人才培养不是机械过程?怎么让拔尖人才“冒”出来?--科技--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41:14
人才培养不是机械过程 怎么让拔尖人才“冒”出来?
本报记者  赵婀娜
 
2010年03月22日08: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点击播放按钮,可以“听”新闻
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是很多专家学者对当下教育的追问,也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战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陈省身教授生前,有人向他请教,“拔尖人才是怎么出来的?”陈省身说:人才是“冒”出来的。好学生不是按部就班地计划出来的,而是在学习和研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将下一阶段高等教育的任务确定为从规模发展转入质量提升,明确提出“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专家呼吁,让我们的教育多培养一些创新人才,少留下一些遗憾。
改革体制 增强活力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积极性
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任务,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最高阶段,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格外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水平大学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南开大学副校长许京军强调,现在不少大学往往以“规范管理”为目标,把人才培养的方式规定得无微不至。培养出的人才,好像是同一条“生产线”出来的产品,规格、型号都一样。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没有办法得到有效发挥,以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理念,很难培养出杰出人才来。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吴可教授指出,教育规律的内在是“人”,教育应该崇尚真理、追求卓越。大学应充分尊重学术与教师的发言权。人才培养不是机械的过程,这就要求人才培养的过程人性化,在师生不断的沟通交流中,随时调整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吴可同时指出,应给予学校管理者以更多的独立管理责任,让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主权以及对教师、对学生充分负责的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想方设法调动教师在人才挖掘和培养上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拔尖人才。
专家们认为,目前我们缺乏拔尖创新人才,这同我们国家缺乏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缺乏有活力又各具特色的高等学校不无关系。
改变观念 激发兴趣 让教育脱去“功利”的外衣
孩子就读于清华附中的北京市张先生反映:素质教育推行这么多年了,我们的学生还是缺少“素质”。教育承载了太多功利的色彩,应该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专家认为,这背后的原因不能仅仅归咎于一位老师或者一所学校身上,而应该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上找原因。
南开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社科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朱光华强调,当全社会都将目光聚焦在升学、高考、评优等人才培养的通用标准时,人们往往将教育冠以明确的目的性,即为了高考而学习,渐渐地忽略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魏群说,教育,尤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把人的潜能开发出来。教育初期,老师和家长最主要的责任是挖掘学生的兴趣,而不是为多学一些知识反而把学生的兴趣磨灭。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举一反三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实践动手的能力、预测科学发展趋势的能力等等。
魏群还强调,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一定要从小开始:我们目前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到拔尖人才的选择环节,是不能完全把那些具有创新潜力的人才选拔上来的,这就涉及到人才的选拔机制问题,探索多元的、科学的人才选拔办法是我们应大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副所长葛墨林强调,要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急功近利”,教师的责任不是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而应该把该学科最本质的内容讲给学生听,用自己研究中的体验影响学生。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回归教育本质。
因材施教 个性培养 “培养模式创新”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一些高水平大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如北京大学“元培计划”、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计划”、北京师范大学的“励耘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四川大学在2009年招收的本科生中开始实行“拔尖”人才计划,大幅增加了基础科学类学生试验性课程的学分和学时数。增加的这些课程并不是为了多出论文,或帮导师多做些课题,而重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体验和训练,营造出平实优良的学术氛围。
朱光华说,长久以来,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但教材、教师、课程等培养方式大同小异,且考分、升学等评判标准也完全相同。尽管这样的培养模式对于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有所帮助,但对于培养创新型拔尖人才是非常不利的。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刘宝存教授说,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模式创新”将是未来我国大学教育创新的难点与关键,我们各办学主体应该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进一步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体制的综合性改革,探索个性化、多样化、国际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责任编辑: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