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民众的荷包可以随着GDP一起增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3:03:19
什么时候民众的荷包可以随着GDP一起增长! (巴菲特的成功告诉我们如何成为最后的赢家)
什么时候民众的荷包可以随着GDP一起增长!
2006年03月21日  中财网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有7625人参与的调查显示:85.3%的人感觉自己的生活负担比10年前重了。(3月20日《中国青年报》)
老百姓的“感觉”似乎与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不一样。按权威部门的计算结果,10年来物价上涨幅度并不大。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涨幅远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涨幅,甚至还出现过负增长。
还有,统计指标力图证明公众“内需不足”,花钱不够多;而公众感觉自己早已为“拉动内需”作出了极大贡献和牺牲。眼下,胜利的天平倾向于后者,因为统计数据的缺陷很明显。现行的CPI计算标准是20年前制定的,而居民消费结构和主要消费品早已今非昔比。20年前,居民住房、上学、看病基本不花什么钱,现在这三项即成了民众沉重的包袱。美国人计算CPI,权重最大的一项就是住宅消费(约占42%);而我们计算CPI时却“依据国际惯例”将住宅消费排除在外———仅此一项,足见我们遵循计算标准的滞后。无论是在决策者还是旁观者眼中,新鲜的公众感觉远比落伍的CPI数据可信得多。
不过,即使我们及时更新统计标准,不断完善指标结构,数字与感觉之间的争议似乎仍然不会消停。比如美国的CPI指标每两年调整一次,但公众感觉始终与数据不同步。到底相信哪一方,始终是摆在政府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我所在单位的食堂是外包给餐饮公司经营的。这家餐饮公司相当重视“指标数据”,每天都详细开列出每顿饭、每道菜的所含营养元素的比例,各类数字和看不懂的英文字母一大堆,显得十分“科学”。然而,大家并没有被科学的数字打动,每顿饭必以抱怨佐餐。年底重新选聘承包商,后勤服务部门在科学的数字与食客的怨言中做取舍,最后还是选择让科学的餐饮公司出局。
因为无论对方的营养结构表如何科学完善,后勤部门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我们这些食客。
在我看来,行政决策者的角色和后勤部门差不多,在统计数据与公众感觉之间,如果必须选中其一,那么败下阵去的只能是统计数据。如此绝对的判断看似过于武断,但确实是政府自身性质所决定的、无可变通的结论———政府最终是服务公众的,满足公众的诉求是至高无上的行为法则。饭菜的设置再科学,只要食客不爱吃,就得让做饭的换人;政绩指标体系再完备、统计数据再完美,只要公众对现实的一些情况不满意,就得重新设计未来的社会管理政策。
在我们的公共管理领域,人们对于指标体系和统计数据的关注程度一直有增无减。“GDP崇拜”正在江河日下,各类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层出不穷,“绿色GDP”、“幸福指数”成为最新的字眼。然而,对于政府而言,任何业绩指标都不能压倒“公众满意”这个具有“一票否决”效力的最高指标。
□ 北京公务员毛飞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