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芬兰是怎么反腐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34:52
转载
标签:评论
热点
杂谈
揭密
文化
经济
反腐
在中国,反腐可以说是个天大的问题。反腐败进行了几十年,如何管住官员的嘴、腿、手?出台的措施不可谓不多,公布的手段不可谓不严厉,专职防治腐败的机构不可谓不庞大,防治体系不可谓不健全,惩处的官员级别不可谓不高,惩处的官员数量不可谓不多,但就是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无法彻底杜绝前腐后继的腐败现象。有人说中国的官员阶层已经形成了整体腐败,或许有些夸张,但很严重却是不争的事实。可否借鉴国际反腐败的他山之石?象以官员廉洁著称的新加坡、新西兰、香港、丹麦、芬兰等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的反腐败将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根据媒体介绍,笔者将芬兰的情况学舌一番。
在“透明国际”近期公布的《2007全球腐败排行榜》上,芬兰与丹麦、新西兰并列第一,在这项排名中,芬兰已多年名列前茅。
管住官员的“腿”。说来你可能不相信,芬兰的整个公务员系统中,除总统外,只有总理、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和国防部长4个人享有固定的专用公车待遇,而且他们也只能用于公务。政府在所有的公务用车上都安装了两个发射器,一个刻着“公务”,一个刻着“私事”,其他公务人员如果公务需要也可以临时申请用车,私事用车则要按下“私事”按纽,自觉承担费用。据说芬兰总统虽然贵为一国元首,私事出门也常常骑自行车。这与我们的差距显而易见,芬兰一个国家的公车甚至不如我们一个普通的机关用车的数量,更何况我们是官员公用三分之一,私用三分之一,司机私用三分之一已成基本概率,难怪我们一个公车费用高达几千亿元!
管住官员的“嘴”。其实芬兰人很是热情好客,民间互相请客送礼也很平常,但对官员来说,因公受礼和吃请绝对是天大的事。公务交往必须谨守分寸,法律规管十分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一不小心就把前途和事业搭了进去。因此,芬兰的公务员进入政府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赶快向有经验的公务员请教,到底界线在哪里,以免误触法网。老公务员会告诉他们,一般的经验是:可以喝一杯啤酒,或者吃一个三明治,但如果不小心喝了别人的葡萄酒都可能出问题。这是公务员受请的规定。如果是公务接待,需要公款请客,上至总理下至普通的科员,一起吃饭的有些什么人,点了什么菜,花了多少钱,都要巨细无遗地在网上开列清单,接受公众监督。媒体发现问题可以曝光,公众发现不妥可以举报、起诉。法律不仅细化可操作,更重要的是法律非常严肃,你绝对不能当它是摆设。芬兰就曾有中央银行行长级别的高官,在公务接待中一不小心上了一道鹅肝,传媒上网查阅菜单后曝了光,行长为了这道鹅肝而下台!这样一来,官员们不敢“越雷池一步”,节约了多少国家资源?相比之下,中国官员每年公务吃喝每年的花费高达3、4千亿元人民币,而且吃得理直气壮,酣畅淋漓!
管住官员的“手”。芬兰的法律规定公务员不能接受价值较高的礼品,而他们对价值较高还有细化的定义:根据物价指数随时调整,一般在24美元(20欧元)左右。芬兰的物价水平较高,在一些餐馆里,一杯白开水可能都要收你5美元,这样看来就算你在餐馆里请公务员喝白开水,也要数一数能喝几杯才可以。曾有作者在报上发表文章,讲述他应在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工作的叔叔之邀去芬兰,得知了这样一件事:每年的新年前夕,当地民间也有送礼的习俗。中国使馆的礼很简单:一瓶茅台酒一筒茶叶,另外再加一瓶红酒,略表对他们一年来给予帮助的感谢。事后才知道他们用自己的薪水买回了礼物。芬兰的公务员的确需要小心。因为在芬兰,不仅接受金钱和实物算作受贿,就算是接受低于市场利息的低息贷款,甚至是接受不花人家一分钱的荣誉头衔,也可能被视为受贿。芬兰的人口少,生活圈子小,政府的人员也少,公职高薪,但谋职不易。一旦公务员被坐实了腐败,不仅会被立即革职,严重的话还会入狱,私营机构不愿雇佣,也会被社会上的人看不起,更重要的是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面前永世不得抬头。腐败成本是十分高昂的。
反腐败形成的良性机制,让芬兰的官员们遵纪守法成为习惯。很多芬兰人都说,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听说过有什么腐败的事情了。最近的一桩案子,还是发生在3年以前。2002年5月芬兰《晚报》披露,文化部部长苏维"林登批准向一家高尔夫公司提供17万欧元的政府资助,而她和她的丈夫及数位亲属都拥有该公司股份。政府司法总监闻讯立即展开调查。事件见报一周之内,林登便旋风般被迫下台。这种在我们看来小儿科的案子,已经算得上是芬兰几十年间惟一的一个大案。
历史上芬兰也曾经是一个贪污受贿横行,腐败成为习惯的国家。芬兰治理腐败的经验,其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发扬民主与法治,加强权力制衡与社会监督,实施公开与透明,辅之以教育等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关键是有没有决心去落实,用科学的方法使之良性运行起来。如果是只限于写在纸上,掛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甚至于“束之高阁”,那么,再好的办法也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