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什么是“和谐” - 一五一十部落 | My15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5:26:02
什么是“和谐” / 农人
2010-07-21 23:23 | 阅读(33) | 标签:读书看电影 | 字号:大 中 小
中国历来就有名实分离的传统,对于一些事政府往往只是光喊口号不办事,这些也足见了一些政府与媒体的虚伪。中国的媒体往往被称为党政机关的喉舌,有利于政绩的事往往被放大,而关于政府丑恶的事往往受到隐瞒,这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总是找不到能确立主张的话题。时下胡锦涛向各党政机关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提议,这给内地的新闻媒体来说注入一剂强心针。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便开始大幅报道所谓的和谐社会。有时,我想是不是光凭几句口号是不是就能达到我们所认为的和谐社会?
 
我向来就不喜欢广州这座城市,原因是在二零零三年初,因为非典的传播对留在城里的野生动物大开杀戒的行为。现在,我常在《广州日报》里看到有关一些街头小贩与城管发生冲突的报道,而该报里经常用“走鬼”作为那些小贩的称谓,其间带有极强的歧视,这更让我对这座城市感到厌恶。对党政机关的喉舌的虚伪一样厌恶,一面不断唱着建立“和谐社会”,一方面却不失时机对社会底层毫无反抗的人们进行欺压,用“走鬼”等歧视性的帽子扣到他们身上。喉舌不停的倡导“和谐社会”,不知道他们可知和谐的含义。
 
中国的孔子曾说:“和为贵”。在今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也出现连续以“和”为主题的节目,可见中国文化里“和”字的份量。除此之外,孔子也同样强调“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等等级制度,在这些等级制度下的“和”是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和”。如果不是,所谓的“和为贵”也只是树立起一些人的权威,让一些人服从这种权威达到的“和为贵”。树立起来的权威并不是依靠真理,思想的深度建立起来,而是以某种的强权,名份建立起来。
 
中国自汉武罢黜百家以来的文化里,真理,思想往往被强权,名份抹杀,强权,名份往往代表了真理。所谓的“和为贵”就是以一些人的权威来压制一些人的思想,让真理屈从于强权的统治。其中的“和”往往是抹杀子的思想,屈从父的权威,压制臣的反抗,树立君的特权。不管“子”说得再好,再对,只要有违父意就永远是错的;不管“臣”的主张再对,不合“君”意就是错的。这样的“和谐”本质就是一种畸形的“和谐”,因为“父”与“子”,“君”与“臣”之间所处的制度环境并不是平等的,不只这些,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等级制度。这样的“和为贵”其实就是牺牲一部份人的基本权力屈从少部份人的特权达到所谓的“和”。
 
如果古代的“和”是一种畸形的“和”,喉舌们倡导的“和谐社会”会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以前那种畸形的“和”?如果不是为何连续用各种歧视性的词语来称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不过在古代我们的先人也比我们更具有民主意识,直接把街头小贩称为“走卒”,而喉舌却直接称为“走鬼”;这点我表示所谓的“和谐社会”只是一种盘剥下层人们的工具。
 
我所接触的那些街头小贩都是一些朴实的农民或一些身有残疾的人组成,他们走到这一步并不是他们自身的错。他们的产生是整个社会发展失衡,制度不公造成的,也是出于一些消费者的需要形成的。当政者不仅不针对事实进行补救,反而成立“城管”将他们驱赶出城市,只是为了维护其“城市形象”。而一些喉舌不断鼓吹“城市形象”的高大不停对社会上的这一阶层进行挤压,试图把他们清除出城市。试想一下,如果一座城市里只剩下高楼大厦,西装革履的人群,我们城市的形象会是什么样?街头上没有人们施行善意的乞者,人们的善良得不到施展,只是行色匆匆走过,这样的城市只会一座表面干净,内心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城市。这样的“城市形象”只是一种狭隘的形象,除了冷冰冰没有人会感受到真正的温暖。因为这样的城市只接纳一些有经济实力的人,排挤了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这样的“城市形象”不过是表面漂亮,内心空虚的形象,因为它失去城市应有的人文精神价值。
 
我曾读过一篇文章,说的是美国的一个小镇有三个乞丐被居民赶出小镇后又被镇里的牧师找回来的故事。故事里镇上的居民很不理解牧师的为什么要把这三个好吃懒做的乞丐找回来,牧师却说,有了三个乞丐,我们可以继续行善,不会因为有善心而没有地方施善变得冷漠。听到牧师的话居民才明白过来,也一样接纳了那三个乞丐。
 
与美国的那座小镇相比,我们的城市应该感到羞愧,不要因为表面上的“城市形象”而失去基本的人文精神价值。更不要因为“正面形象”失去“正常形象”,也不要因为有了一些街头小贩就当成城市的耻辱。与西方的媒体相比,喉舌更应该明白,真正的“和谐”必需是建立平等的基础上,任何存在等级的“和谐”都是不健康的。为了“和谐”,我们无需挤压街头小贩的生存权,更不要用歧视的字眼来称呼他们,其实我们可将他们称为“游商”,而不是“走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