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老区梅州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19:36
编者按:今年元月中旬,《中国老区建设》资深记者陈平与原《光明日报》副总编陈谈强,在广东省和梅州市老促会领导等的陪同下到我市老区采访,写作了 《红色热土绿色崛起--南粤老区梅州行》一文,并于日前在《中国老区建设》杂志2010年第3期刊载。该文章报道了我市党政和革命老区人民同心协力"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中国老区建设》是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主办的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新闻期刊。上述报道在该刊物刊出后引起广大读者关注。现全文转载,敬请读者垂注。
2010年元月数九寒天,我们走访叶剑英元帅老家--广东梅州市革命老区,正是那梅州市花--梅花绽开时节。当今,国际金融危机寒流侵袭环宇逾年,梅州人犹如梅花凌寒吐香,化危机为商机,步履矫健向前。梅州党政大手笔,和革命老区人民同心协力,实施 "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战略,如椽大笔挥就绿色诗章,红色热土染新绿,南粤山区添亮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梅州考察调研后指出:"'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是走出一条与传统发展模式不一样的具有梅州特色的发展新路,是一条探索的路、艰辛的路,但无疑是一条方向正确的路,希望梅州勇敢地担负起全省山区市探索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
新型与适度
在梅州绿色崛起中,以"生态园区、工业新城"定位的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蕉华工业园,呱呱坠地,声名鹊起。这些园区的建设理念,都是以生态保护养育为"前提",以培育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为"导向";而践行这种理念成效最为惹人瞩目的,是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来到梅州市区西南部的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登上一座山丘,四下极目远眺,但见一处处丘陵山峦多是草木青葱,园区内开发建设仍然保留了大量的自然山体和水体作为生态屏障。园区规划用地范围内,建设用地仅占70%左右,整个园区保持养育了一片片绿色原生态。
2009年,园区再次在性投标中拔得头筹,竞得省财政第二个5亿元的产业转移扶持资金;园区首期开发4.03平方公里,进园企业已达61家,计划投资总额30.37亿元。园区总体规划控制面积47平方公里,按照规划全面建成、入园企业全部达产之时,工业产值将达613亿元、税收61亿元以上,在绿色崛起中再造一个"工业梅州",催生一座多达15万个就业岗位的宜居宜业的工业新城。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生机盎然,生逢其时。中心大城市广州得以更好地发挥经济优势,有了拓宽发展的新空间;边远山区、革命老区梅州依托广州,与之战略合作,联手共建新城,有助于山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速,做到"又好又快"。
园区工作人员引为骄傲的,是创造了产业转移对接新模式--"强华模式"。我们在梅州本土的民营企业广东强华无刷发电机有限公司看到,公司生产的汽车与柴油车等充电用无刷发电机、起动机样品工艺精湛,一幅建国60周年阅兵大典彩照说明受阅军用装备上还有"强华"产品哩。
穗梅产业转移合作,给"强华"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2009年2月,"强华"与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对接,按照合作框架协议,"广汽"注资8000万元收购"强华"40%股权,在园区建设自主品牌商用车、乘用车的发电机、起动机"两机"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200万台(套)。这一合作共赢的"强华模式"的核心是,引资合作不是在工业园里"另起炉灶"建一个新工厂,而是充分发挥广州的市尝资金、技术优势,整合梅州本土资源走向产业集群化、经营集约化,各展所长,互补对接。在"强华模式"的带动下,广州目前共有8个项目落户该园区,投资总额达6.4亿元。
实现1+1大于2,这就是"强华模式"。梅州市如此这般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致力于从传统工业向绿色现代工业转型,还创新成就了"宝丽华模式"和"华银模式",同样成为梅州绿色崛起的最好诠释。
于1993年12月成立的广东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在梅州绿色崛起中堪称开路先锋。"宝丽华"旗下的梅县荷树园电厂,是被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认定的新能源环保项目。我们踏步这生态园林式电厂,看到"宝丽华"的生态理念不是限于花园式工厂"花儿艳、草木绿"的浅层表面上,而是外化于电厂运营全程绿色的深层内涵中。
按照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绿色导向",这里火力发电厂是以煤矸石和劣质煤作原料。我们欣喜地了解到,电厂的2×13.5万千瓦、2×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运营良好。总投资13.33亿元的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已先后于2005年5 月和9月建成投产,目前已经成为业内连续稳定运行时间最长、经济效益最好的机组;总投资29.16亿元的二期工程项目,是梅州市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定向增发融资最大的项目。驻足电厂中的"绿色砖厂",只见那专"吃"电厂煤灰渣的建材厂生产线终端,一垛垛灰渣砖下线,彰显了变废为宝的绿色理念。荷树园电厂是领先于国际的循环流化床洁净煤燃烧技术发电的能源综合利用电厂,是在梅州绿色崛起中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生力军。
"华银模式"也别具特色。广东华银集团有限公司原来的主业是煤炭开采,广东省整体退出煤炭开采的政策调整,集团受到重创而毅然转型,进军生物医药行业。兵分两路,抖擞进击:一路直奔广州科学城,建立一家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常见医学病毒应用基础研究、快速诊断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研发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以及相关的应用技术服务;一路进驻梅州扶大高新开发区,按照国家最新技术要求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园。"华银"研发的流感病毒诊断试剂,2009年8月通过国家药监部门的审查,成为国内流感病毒诊断试剂研发领域的先驱,一跃而成国内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新秀。
梅州在绿色崛起中,打造绿色现代工业基地,建设工业园、产业转移园,以生态保护养育为"前提",严守两条底线红线、做到"两个不":第一是不把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机制和能力破坏掉;第二是不引进排他性强的产业或项目。
梅州市对低碳经济情有独钟,拒斥高耗能、高污染,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坚持淘汰落后产能。近两年,淘汰落后钢铁企业179家(生产能力234.72万吨),淘汰落后水泥生产线14家(生产能力123 万吨),同时关闭一批造纸、漂染等行业的落后企业。2009年,预计全市化学需氧量(COD)减排0.10 万吨、二氧化硫(SO 2)减排1.41 万吨,全面完成省里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
走新型工业化和适度工业化之路,这"新型"与"适度",凸现高端产业集群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促进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向前发展。
特色与规模
梅州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犹如打造行将直上蓝天的火箭,即以绿色为引擎,以推进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的绿色崛起为双翼,而以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旅游业续为尾翼。
走马观花,也探秘笈。我们在梅州梳理其推进第一产业农业绿色崛起的奥秘,一言以蔽之:遵守自然规律而独创特色,注入工业理念而讲究规模。
驱车沿着206 国道疾驶平远县长田镇,很快便到了镇上由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曼陀山庄万亩油茶产业园。这个种植规模世界第一的油茶产业园,是"广东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新大地"采取"公司+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无偿地为农户提供油茶种苗、基肥和技术咨询,并给予每亩120元的无息贷款,所产茶籽则由公司保价收购。"新大地"建成并投产的生产线,年加工山茶籽1万吨、精炼山茶油2000吨,年产茶皂素500吨和山茶籽洗涤系列产品1000吨。"新大地"生产的"客味浓"高山茶油,有"东方橄榄油"的美誉!
曼陀山庄万亩油茶产业园,是梅州绿色崛起、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典型。梅州作为农业大市,把推动颇具特色的 "八大产业"(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的繁荣兴旺,作为农业绿色崛起的抓手。
梅州在发展绿色现代农业过程中,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用办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通过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强"的龙头企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从2007年起,每年安排1亿元贷款的贴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对新认定的盛市农业龙头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的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奖励10万元。梅州现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26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3家,市级152家),带动农户 36.6 万户,2008 年总产值50.8亿元,农户平均年增收2950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92个,其中3个为农业部试点单位,18个为省试点单位,成员总数达1.5万人,带动农户9万多户。
2009年,梅州农业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局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增收。全市农业总产值 183.96 亿元,比上年增长6.3%;农业增加值 104.98 亿元,比上年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比上年增长7.2%。
梅州市把第三产业旅游定位为推动绿色崛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先锋产业,努力发掘梅州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和客家文化遗产,积极打造"客都之旅、红色之旅、休闲之旅"三大品牌。
如今,梅州已建成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叶剑英纪念园,以及雁南飞茶田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村、阴那山旅游度假区等4 个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拥有兴宁神光山、梅县雁鸣湖、平远南台山、蕉岭镇山4个国家森林公园。近年来,梅州举办了国际山歌旅游节、"广东(梅州)首个自驾旅游"等系列主题活动;兴办的五华荔枝节、丰顺温泉节、蕉岭金桔节、平远脐橙节、梅江区山歌节、梅县金柚节、大埔民居风情节,亮点连连,各具特色;还有一个旅游文化精品--反映客家原生态民俗的大型歌舞《客家意象》隆重推出。
梅州市与广东省旅游局和省中旅联手共建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基地),建设市内"百里休闲长廊"和区域内"千里客家文化长廊"。 我们到"客天下"游走一番,看到这座面积约2000 公顷的旅游产业园,通过山水生态资源和客家文化历史资源的整合开发, 正在建设成为一座集旅游、度假、教育、商业、文化、居注生态等多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相兼并容的 "城市中的城市"。在广东,在全国,这都是一种创新。
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使梅州旅游业独具魅力,成为拓展旅游市场的绝佳卖点。2009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达5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4.8亿元,分别增长20%和17%。自2005年以来,梅州全市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超过20%,成为梅州经济的一个增长极,是梅州绿色崛起的一个大亮点。
宜居与宜业
"以宜居带动宜业,以宜业提升宜居",是老区梅州绿色崛起的突破口。连日在梅州走马千里观花,大致看到了梅州正在形成"人文生态、文明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城乡新格局。
梅州绿色崛起,以建设广东的"三名城一基地"(生态、文化、平安名城和绿色现代产业基地)为目标定位,而创建生态名城居于目标的首位。近几年来,梅州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执着追求打造"最佳人居环境",以优美自然生态山水为依托,把市区乃至县城作为景区来经营,走出了一条独具绿色生态环境的宜居城乡建设之路。
植树造林,"森林围城"。我们贴脸亲近梅州城区"绿带"中的两颗"明珠"--归读公园和院士广场,置身其中别有一番感受:那绿色草木裹着清新的空气,四处飘逸,沁人心脾;那园林雕塑和碑刻和多种多样的人文景观,弥漫着浓重的人文气息,陶冶游人情操。公园取名"归读",缘于叶剑英元帅著名诗句"会当再奋十年斗,归读阴那梅水滨",用以寄语梅州莘莘学子潜心读书、立志成才,客家四海乡贤归读故里、奉献家乡。在院士广场公共绿色园地,我们看到的石碑上, 一边铭刻着客家人从小吟诵的励学童谣文字,一边镌刻记述了梅州籍李国豪、王佛松等22位当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骄人成就。而2009年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的廖万清正要添上记功碑,那就共有23 位祖籍梅州的院士了。
院士广场是梅州东山文化教育基地的一部分,而这个文教基地几年前还是令人侧目相视、掩鼻而过的"脏乱差"一片。2004年底,梅州市将东山片纳入市区规划,开发依山傍水的东山片提到议事日程,商家闻风而动,睁大眼睛盯住这黄金地段。但是,市委、市政府决定:"黄金地段留给读书人"、"勒紧裤腰带斥巨资办教育"。大气魄,大手笔,终于成就了在东山片集文化、教育和城市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教育基地。
2007年5月,东山文化教育基地里的东山中学剑英校区、市职业技术学校、院士广尝亲水公园正式投入使用。2008年9月,随着亮胜客家艺术中心的落成启用,标志着总投资6亿元、总体规划近千亩的东山文化教育基地各项工程全面完工。
我们浮光掠影看基地,那扩建的东山中学剑英校区、迁建的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梅州市艺术学校的一幢幢教学楼和学生宿舍、办公楼宇,鳞次栉比,眼前闪亮,印象深刻。教育功能区建成后,可扩大招生8540人。文化功能区由东山书院、"世界客都"城标、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广东汉剧院、市山歌剧团、院士广尝亲水公园、剑英图书馆等组成,反映出客家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迅猛崛起的东山文化教育基地,佐证了梅州绿色崛起以崇文重教强市为"支撑"的正确选择。
看看梅州宜居宜业的绿色建设工程,我们甚是敬佩梅州人那种 "不因善小而不为"的可贵品格!建设免费公厕,也许"善小"吧,而梅州大手笔做出了大文章。梅州公厕,扬名海外,中外人士接二连三来考察取经,"国际能源与环境考察团"、"俄罗斯住宅公用事业访华团"的专家们也翘大拇指。梅州市城市公厕可持续发展新模式项目,2008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我们来到了梅州城区江南文化路公厕。只见名叫"雪芭蕾"的一座三层楼小饭店,2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中,一层一角盲道连着残疾人厕间。到二层楼上,看到饭店厢房连着公厕。厕间里边,别开生面:空气流通,光线充足;手及之处,一尘不染;地板洁具,干净锃亮。厕间洁白墙壁上,挂着在星级宾馆酒楼里常见的那种镜框美术作品。
梅州城区公厕建设实施以"厕"养厕的管理方式,采取 "公厕+店铺"、"公厕+饭店"、"公厕+垃圾中转站+办公楼"、"公厕+老人活动室"的"二(三)位一体"五种建设模式。这既降低了建筑成本,节约了土地资源,又提高了环卫设施的综合利用率,还方便管理,使公厕与商铺或餐馆等达成了完美结合。
梅州市努力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扎实推进住房保障及城中村改造工作。梅州市筹集资金30多亿元,实施了江南东片等一大批旧城区和城中村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城区11.5万人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达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
梅州城乡宜居宜业,虽然任重道远,但已大力启动。梅州山区新农村建设,年年也有新进展。市委、市府"以小财政办民生大事",已决定财政资助农户住房保险,全市农村87.7万常住农户可以受益。
安居方能乐业,就业才可安居。梅州市把推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列为"五年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全市合力打造了4所超万人和6 所超5000 人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同时积极整合中职学校资源、拓宽中职学校生源,促进全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上规模、上水平。梅州市各地全面实施了"三百"培训工程(在100个镇举办100 个班,每班100 人以上),要求全部培训机构都与"三百"工程挂钩,出师资、出教材、出教具,与镇一级约定时间、地点就近办班培训。梅州举全社会之力办职业技术教育,力求回乡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谋业人员"一技在手,就业不愁"。
梅州绿色崛起以崇文重教强市为 "支撑",在职业技术方面成效显著。2009年,梅州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2.53%,全市共培训农村劳动力9.1万人,实现转移就业12.5 万人,经过培训的"梅州的哥"、"客家大嫂",成为劳务输出重要品牌。
"有业可就,皆大欢喜。"梅州各县市区常住人口中的 "有收入的人群"(当然首推就业者),接受媒体《宜居宜业.绿色崛起新梅州--2009 梅州"幸福指数"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衡量民众具体感受"的幸福指数提升。在中国城市力研究会首次发布的"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排行榜上,梅州名列第八,成为广东唯一入选的城市。在2009年广东全省21个地级市公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梅州市分别以92.5和92.09高分独占鳌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寒流逼人之际,梅州人身手不凡。他们不惧"苦寒",苦苦求索,多多"磨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激荡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博弈格局中,显身亮剑,锋芒甚剑
梅州绿色崛起以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骄人的数字浓缩了所取得的新成就:2009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逐季上行,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11亿元,比上年增长9.8%;人均生产总值12360元,比上年增长9.5%。来源于梅州的财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首次突破 30 亿元, 比上年增长13.5%,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5 个百分点;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70.57亿元,比上年增长 24.7% , 占财政总支出的72.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老区梅州,是开拓创业的一方热土。
老区梅州,是文化悠久的一方厚土。
老区梅州:是宜居宜业的一方乐土!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梅州网(包括梅州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梅州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日报社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日报社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③如您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15天内来电或者联系mzrbw@meizhou.cn。
国家有关部门将于6月底前对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