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老区建设促进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5:01:28

适时搞好产业政策前瞻性研究 加快促进老少边穷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

孙连春

 

内蒙古兴安盟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属东北经济区。是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之一,是内蒙古红色革命的摇篮,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防护屏障,这里有阿尔山口岸,是我国对俄蒙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国内外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旦阿尔山至乔巴山铁路早日投入建设和开通运营,这里将是连接欧亚大陆桥西出口的重要交通枢纽。

兴安盟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也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乌兰浩特宣告成立,从而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开创了历史先河,为其他少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回顾内蒙古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辉煌历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指引下,兴安盟的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由于受资源开发晚、区划变动频繁、国家投入少、能源短缺、交通滞后、信息不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里人均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指标仍大幅度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2007年,全盟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61.6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0.9亿元,人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838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534元,机关企事业单位年平均工资额为14412元。人均GDP分别占全区、全国的35.49%和49.2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占全区、全国的1.4%和0.44‰,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全区、全国的21.18%和35.33%,人均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区、全国的32.13%和16.72%,人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占全区、全国的67.74%和60.82%,人均农民收入分别占全区和全国的64.1%和61.2%。现全盟六个旗县市165万人口尚有30万老区农村人口人均年收入不足1300元。为此,神奇美丽而又贫穷落后的“兴安现象”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得到了各级的领导高度关注。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带着对兴安盟革命老区的特殊感情和特殊政策,动员137个厅局和单位,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口帮扶兴安盟,为进一步巩固扩大扶贫成果,还决定从2009年再延长三年帮扶时间,要把帮扶的重点着力放到培训农牧民主体和培育产业发展上来,继续加大扶贫项目的投资力度,从而为实现生态兴安、绿色兴安、特色兴安、多彩兴安的快速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前,兴安盟作为老少边穷地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全国扩大内需的新形势,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中,更好地吃透政策,增强预见性,利用优势,注重差异,找准方向,谋划项目,抢占先机,争取国家的优先投入和重点扶持,必须需要我们精心策划,组织精干力量,强化调研,随时搞好项目储备和项目可研,跟进时代步伐,下大气力,认真做好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政策的前瞻性研究工作,这对落后地区的发展无疑是一剂“良方妙药”。

一、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政策对加快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震撼了全世界,既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又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由此,也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大投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加出口,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自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和重大救市措施,除大幅度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外,还决定从2008年11月份开始起,到2010年年底将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主要用于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在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和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这些救市重大政策的出台,预示着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和对重点产业政策的扶持方向,对今后地方经济特别是类似像兴安盟这样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同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金融危机,作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尤为重视对世界和国家经济形势与宏观产业政策的研究,采取领导带头、邀请专家和专业研究机构与群众调研相结合的办法,确定重点调研课题,整合调研队伍力量,保证调研项目经费,完善调研奖励机制,严格调研决策制度,注重调研成果应用。一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下情;另一方面,要着力研究世界经济趋势和我国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及时了解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动向,以解决各种困难,驾驭复杂局面,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真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越是在严峻困难和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越是要注重政策前瞻性的研究工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越是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越是要加强决策的民主监督,把保证“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兴安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老少边穷地区一定要抢抓有利时机争取国家给予更多的投入

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也使我国经济造成了明显的下滑,出现了不确定因素,同时对兴安盟经济的发展,也或多或少地带来和正在带来负面效应。诸如,楼市价格悄然走低,但购买力下降,许多人持币待购,需求量相应减少,对建筑市场影响较大,导致钢材、水泥、装饰装潢系列建筑材料和家俱、家电等生活用品的价格持续下滑。轿车市场价格下调,销售不景气。今年,兴安盟粮食大丰收,因受出口限制和国内需求的影响,玉米、绿豆、大豆等粮食产品较上年价格相对走低,个别地方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一些企业融资困难,产品销售受阻,效益下降,使城镇就业矛盾尤为突出。大批农民工从南方城市陆续返潮回乡,更加剧了兴安盟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势必影响到农牧民的收入,等等,不一一而足。在看到世界金融危机给我们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家采取扩大内需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信心、机遇和利好的政策与前景。

现阶段,从兴安盟三次产业的结构看,2007年,兴安盟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6.65:25.84:37.51。这说明兴安盟工业化的程度比较低,还是一个农业大盟、工业小盟、财政穷盟,每年出口创汇不足1000万美元,根本不存在着对外资的依赖性,且在国外经营的企业和打工的人员寥寥无几。从这一现象分析,当今世界发生的金融危机对兴安盟不会有多大影响,而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大政策却恰恰给兴安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机遇再好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抓得到的,它只是给有准备的人,否则会稍纵即逝,擦肩而过。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兴安盟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理应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当前国家采取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防止经济下滑,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对兴安盟经济社会发展极为有利。关键是我们要抓住机遇,选准项目,出手要快,找到成熟项目的对接点、结合点和增长点。就目前情况看,改变兴安盟落后的现状,不论是经济项目,还是社会项目,都需要大上快上,但一定要搞好前瞻性的政策研究和各类项目可操作性的研究,紧紧盯住项目不放,选好突破口,突出重点,明确主攻方向,立足资源优势,围绕研究吃透国家产业政策、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这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打好差异牌,充分利用国家赋予老少边穷地区的优惠政策,着力做好重点扶持的文章,努力走出一条有利于兴安盟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和特色经济的道路。

兴安盟农牧业资源条件较好,水资源比较充足,生态条件优越于全区其他盟市,这是今后兴安盟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优势,如何完善设施,夯实基础,扩大优势,趋利避害,在哪些方面发展优势项目,防止盲目上马、重复建设,使之更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需要全盟上下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科学谋划,通盘考虑,合理布局,及早拿出产业发展规划,搞好项目可研或项目建议书。在着手制定“十二五”兴安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应把工作的重心放到明后两年工作上来,应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为着眼点,全力抓好重点项目的培育、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品牌的打造,让绿色兴安的主题成为每个领导干部和群众研究的重大课题,尽快变成现实和可能。

结合国家强调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兴安盟的盟情实际,在“十一五”后两年,兴安盟应着力抓好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和扩大农牧林区危房改造试点;要加大农村牧区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力度,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搞好农村牧区商贸流通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农村牧区电网、兴修水库、水利工程建设,围绕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发展绿色、有机、特色食品,搞好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搞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以在短期内消除贫困、解决贫困人口为目标,切实加大扶贫力度;加快能源电力、煤化工、交通等基础产业设施建设,力争早日开通“锡乌”铁路、“两山”铁路,要融入东北,打开俄蒙贸易市场,必须首先破解制约兴安盟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而为加快推进全盟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加快农村牧区小学初中校舍改造,卫生医疗点和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要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对重点河流水源保护、草原湿地保护、科尔沁风沙源头治理、黑土地治理保护以及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全面搞好禁牧,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创新生态功能示范区,搞好节能减排工程建设;要相应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镇和农村牧区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要有重点地搞好农牧民和职工劳技培训,为鼓励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鼓励中小企业搞好技术更新和技术改造,千方百计地减轻企业负担,安排下岗职工,拓宽就业门路。抓好上述重点项目工程,需要统筹城乡关系,培育优势产业,抓住项目发展主体,关键是要加快培养当地人才,引进外来高尖端人才,加快个体、私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确定非公有制经济在县域经济的主体地位,放手、放脚、放开政策,继续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设立企业发展基金,启动奖励机制,让企业真正进入市场,发挥作用,扮演主角。这样,各级领导在决策中,就必须坚持问计于职工群众,依靠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集中民意民智民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智慧和力量,敢于决策,善于决策,不要贻误发展时机。要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分清工作主次,本着“要快不要慢、先急后缓”的原则,按要求有序抓好整体项目的推进工作。同时要分清哪些是涉及公共产品、公益事业的项目,由政府主导推进,哪些是由企业自己搞的项目,就应该交由企业自己来搞,对于已经确定的成熟项目,都由谁去做合适,怎样做好,如何有效对接,在什么时间完成,都应明确责任,细化目标,按程序及时申报,盯住跟进,提出日程进度表,以争得国家更多资金的投入和支持,确保每个重点项目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对盯跑下来的项目资金要专款专用,严格使用,严格监管,严格审计,严格考核,发现问题,一查到底,不论涉及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以党纪、政纪、法纪论处。既要跑好项目,又要用好资金,既要用好干部,又要管好人,真正让每个操作运作层面、每个程序、每个细节、每个重要环节都不能出现任何纰漏,关键是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好项目,以确保每个项目的运作成功,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为兴安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议国家在扩大内需中应继续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扶持力度

针对兴安盟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现状,盟委、行署在深入全盟各地认真调研和多次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于2007年提出了“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七年大变化”的全盟经济社会阶段性的基本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以践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实现绿色兴安快速崛起作为发展主题,关注和改善民生为己任,努力转变发展理念和方式、注重发展生态经济、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生态经济规模、质量和效益,决心在短时期内,把兴安盟建设成富裕、文明、和谐的地区;建设成东北地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生态防护屏障;建设成东北地区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成东北地区重要的能源接续基地。

兴安盟要实现上述新一轮的发展目标,起码需要做好两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要立足现有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集中打造生态经济。着力在破解交通、资源能源制约瓶颈上狠下功夫,着力在培育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上狠下功夫,着力在改善自然、人文、政策环境上狠下功夫,以科学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发展项目为重心,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继续加大对招商引资引智的力度,主动承接沿海、内地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多方融入民间资本,接受先进管理技术和吸引各类人才。不等不靠,争分夺秒,扎实工作,不断提高自我挖潜、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真正做到上脑、上心、上手,聚心聚力谋发展;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国家和自治区赋予给老少边穷地区的现行优惠政策,争取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方面得到长期有效扶持。建议国家结合扩大内需、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深入到老少边穷地区进行调研,为中央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并抓紧制定优先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若干政策,真正把扶持老少边穷地区、改善贫困落后面貌、缩短同先进地区的差距,作为践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老少边穷地区在全国为数不少,贫困人数也占很大的比例,这里并非是没有资源优势和经济增长级,并非是一切都落后,贫穷落后也不是一层不变的。究其落后的普遍原因,主要是这里城乡基础设施特别薄弱,生态条件更为脆弱,缺乏优势特色产业、重大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名优名牌产品的支撑,但根本的原因,还是长期得不到国家对重大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即便是上一些中小型项目,国家又要求地方配套相应项目资金,由此造成新的负债,则加之受制于资金匮乏、人才短缺的困惑,从而导致老少边穷地区经济与先进地区经济的差距持续拉大。若不改变这种“越肥越添膘”、“嫌贫爱富”的投资导向,老少边穷地区也就无法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在增加出口、扩大内需、拉动需求、安置就业、提高效益等方面,兴安盟应该有许多文章可作,而且也完全可以做优、做大、做强、做好,尽管目前兴安盟自然资源优势较好,但基础差,底子薄,企业进驻成本高,势必增加招商引资和民间多方融资的难度。在这种情形下,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要改变兴安盟贫困落后的面貌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诸多方面给予优先扶持,要在更高的层面,更宽的领域,采取更加有力的帮扶措施,加大对兴安盟扶贫投入的力度,建议自治区和国家将贫困兴安盟革命老区801嘎查村其中的390个年人均收入低于1300元的嘎查村纳入整村推进扶贫规划,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一村一品”的重点项目给予扶持。建议将兴安盟绰勒水库下游灌区项目和全盟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尽快纳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这样,兴安盟可新增粮食50亿斤,总产可突破100亿大关。建议将兴安盟整体纳入东北地区生态功能试验示范区,并将阿尔山市纳入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增加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额度。相应增加投资比例,减少或免除国家项目配套资金,每年帮助兴安盟培育发展几个大项目、好项目,重点培育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拉动兴安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进而逐步缩短同全区、全国先进地区的差距。使兴安盟在摆脱贫困中迅速崛起,在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中找到发展优势,在扩大内需中形成新的增长点,在融入东北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重要角色,为维护巩固祖国北部边疆的长治久安和构筑起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生态屏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