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故事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13:13
鹿野苑由來
很久以前,如來曾為鹿王,身毛五色,體型俊雅,統領著上千隻鹿群。一次,一位國王出門狩獵,鹿群受到圍捕四處奔逃,死傷慘重。鹿王看見這種情形,心中非常悲痛,於是獨自進城見國王。城內百姓看到五色金光的鹿王,認為是神鹿出現,所以並沒有人傷害、阻撓牠。
鹿王來到國王面前,跪下說道:「任何含靈蠢動都知道要愛惜自己的生命,今天我們寄居在大王的國境內,遭獵人追逐,死傷慘重。請大王慈悲告訴我每天所需要鹿的數量,從今以後,我們願意每天進獻以供大王享用,但請不要大量的圍殺,使鹿群日日生活在驚惶生死邊緣。」
國王聽後說道:「如果每天都能有一隻鹿供御廚所需,我誓言不再打獵。」
從此鹿群依序每天派遣一隻鹿前去。一天,輪到要去供饌的是一隻懷胎的母鹿,母鹿為了腹中小鹿,前去請求鹿王,希望能夠延遲幾天。鹿王心生不忍,便以自身相代。國王見到這天是鹿王親自前來,便追問原因,在明白事情的經過後,流淚說道:「鹿王尚能如此慈心濟物,我身為人王,卻每天殺害眾生以飽口福。難道我還不如鹿王?」從此斷食一切肉類。並下令:如果有誰傷害了鹿,將受國法。此鹿群之居處,名鹿野苑,此即「鹿野苑」一名之由來。
省思——
慈悲是一種心念,慈能予樂,悲能拔苦。佛法中提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為感同身受的心念,能令我們積極的興悲拔苦;如同鹿王及後來慚愧懺悔的國王。如果悲心深刻,更會積極願代眾生苦,興慈予樂;如同願代母鹿受死的鹿王。
罗睺罗
羅怙羅尊者在年幼時,即追隨佛陀出家修行。初初修行,未滿十歲的他,仍有著童稚愛玩的天性,並且經常說謊戲弄他人。每當有居士向他詢問佛陀在何處,他便故弄玄虛,混淆視聽。若佛陀是在竹林精舍,便告訴對方佛陀在鷲峰山;若在畢缽羅窟,便告知在西尼迦窟,使得這些信眾奔波疲累,無法如願的禮見佛陀。當羅怙羅見到這些居士像傻瓜一樣地東奔西跑時,心中卻覺得十分有趣。
佛陀知道羅怙羅的行為後,心想:只有讓羅怙羅深刻體會說謊的過失,才能真正端正他的行為,否則再嚴厲的嚇阻都只有短暫的效果。
一天,羅怙羅見到佛陀剛從城中托缽回來,立即滿心歡喜地為佛陀準備洗腳水,佛陀便決定藉此因緣教育羅怙羅。當佛陀洗完雙足後,將水倒掉只留下少許在盆中,問羅怙羅:「你看到了嗎?」接著把水全部潑在地上,又問:「你看到了嗎?」然後又把水盆傾斜一邊,再問道:「你看到了嗎?」最後將整個盆子倒蓋在地上,還是一樣問羅怙羅:「你看到了嗎?」
羅怙羅雖然對佛陀的舉動大惑不解,但仍然不斷地點頭稱是,佛陀說道:「羅怙羅,法在你的心中,就像剛剛盆子裡的水,只有那麼一些些而已;現在因為說謊的習慣,你心中的善法就像潑撒出去的水,絲毫不剩半點!你玩笑的戲弄人,就像傾斜的水盆,人們將不再信任你,並且也會輕視你。最後你會像倒蓋的盆子,連自己的善根也泯沒,再也裝不進任何一滴的法水!」
羅怙羅頓時感到萬分羞愧,立即向佛陀懺悔:「慈悲的佛陀啊!沒有您這樣用心的比喻教導,羅怙羅不知道妄語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無量的苦惱,從今以後我一定不再犯!」此時,佛陀微笑、點頭,讚許羅怙羅真誠懺悔的勇氣和不貳過的決心。
人們往往因為無知,才會做錯事情。由於佛陀以巧妙的譬喻,慈悲且有耐心地引導,不僅讓羅怙羅體認到說謊的嚴重性,更進一步學會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從此之後,他精進力行佛的教誨,絲毫不放逸懈怠,因而證得阿羅漢的聖位,贏得佛陀弟子當中「密行第一」的美名。
省思——
教育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更重要是人格的啟發與陶冶。人人佛性本具,遇到好的外緣,有智慧的教導,便能使良善的心性顯發。對於教育者而言,肯定每個人的佛性及禪定的涵養,才能具有啟發他人的智慧;對於學習者而言,懂得慚愧懺悔、知過改過的心,是修行前進趨向圓滿的要因。
佛法的根本建立在心性的肯定,及禪定智慧的涵養;透過佛法的教育,將使人格獲得最大的啟發,也使得教育者能掌握最具體的方向,落實教育。
螺髻仙人
很久很久以前,在釋迦牟尼佛還沒有成道證果的時候,
有一世,名叫尚闍利,也是一位十分精進的修行者。
他經常到森林裡靜坐,一坐就是好幾天,不分晝夜地精進用功。
特別的是,他有一頭長髮,
為了方便用功,他便將頭髮像螺旋狀般地盤繞在頭頂上,
村裡的人,都尊稱他是「螺髻仙人」。
這一天,螺髻仙人如往常般在林間打坐。
中午的日光特別熾盛,
空中的鳥群們正尋找著一個暫時的落腳處,
其中一隻受孕的母鳥即將臨盆,
更是焦急的四處張望,希望能找到一個安穩的地方生產,
在母鳥幾乎疲乏無力之時,
突然看到眼前就有一個充滿毛絨溫暖的鳥巢,
說時遲那時快,
牠便立即向前就位下了蛋。
過了一會兒,虛弱的體力恢復後,
便展翅離去,尋覓糧食準備餵養。
此時,
入定已久的仙人逐漸睜開了雙眼,感覺頭頂沈甸甸的,便往頭頂一摸--
「咦!怎麼有鳥蛋?」
仙人立刻正襟危坐,慎重考量:
「要是我一動,鳥蛋落地,小鳥未出生就命喪黃泉,不行!……
要是我一動,母鳥就知道我不是樹,我的頭更不是巢,就更不可能再靠近我,那麼,誰來孵鳥蛋呢?
……不行!我不能動!絕對不能動。」
於是,仙人立刻振奮心力、聚精會神,繼續入定,不理會色身些許的疲累。
就這樣,
一天、二天、三天;
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
一個月、二個月、三個月過去了,
螺髻仙人一動也不動地直到鳥兒孵化、學飛、母子平平安安地離去為止。
此時森林中的氣候已逐漸轉涼,仙人瘦弱的身影逐漸遠行,悄然地消失在風中。
省思——
鳥兒與仙人非親非故,也毫無利益糾葛,仙人可以做到如此,完全放下自己色身的需求;身為凡夫的我們當學習,能夠放下總是以自己為第一優先考量的心態,發出護念他人的慈悲,將是成佛的第一步。
麻油威儀
佛滅度一百年以後,有一位南瞻部洲的大導師,名叫優波鞠多。他是一個具足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當時,有一位一百二十歲的比丘尼,在她年輕的時候,曾經見過世尊。優波鞠多尊者想要知道佛的容貌以及威儀,就想到了這位比丘尼可以幫助他解答疑惑。於是,派遣一位弟子來到比丘尼的住處說言:「我的導師優波鞠多尊者,想要到您這來請教有關佛陀的威儀、容貌。」這時候,這位比丘尼做了一個動作,就是用缽盛滿麻油,放在靠近門的下方,意思是想要試探這位尊者是不是有具足威儀。
優波鞠多尊者來到這位比丘尼的家門口,輕輕的推開門,結果麻油溢了一些些出來,這時的尊者並沒有注意到。尊者坐好位子,向這位比丘尼問道:「聽說你見過佛陀,他的容貌如何呢?是否可以說出來讓我聽聽?」比丘尼回答:「那時我年紀很輕,聽到佛陀來到村子裡,大家都很歡喜,呼喊著佛陀來了!佛陀來了!我也跟著眾人一起出來迎接佛陀,一走出村子,就看到一片光明。我看到這片光明,心中非常歡喜,馬上五體投地的禮拜了;這時頭上的金釵,忽然掉落在地上,原本黑暗的大林子裡,因為佛陀的光明,照耀十方,使整個林子處處光亮,比十五的月亮還要光明。因此,我找到了我的金釵。從這時候起,我做了比丘尼。」
優波鞠多尊者又問:「世尊在世的時候,比丘們的威儀、禮節,又是如何呢?」比丘尼回答:「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群無慚無愧、不懂禮貌,不聽佛的教誨,又沒有精進用功的六群比丘,他們是最不好的出家僧。但是,他們的威儀,卻遠超過尊者您。怎麼說呢?因為六群比丘進入房舍,必定不讓麻油溢出來。雖然他們弊惡不聽從佛的教導,但是比丘行、住、坐、臥的威儀法則,卻都能夠守持的很好。尊者您雖然證得六神通,是大阿羅漢,但在威儀上顯然還不如六群比丘。而就此點來觀察,更可以說明佛在世時,眾生的根機是比現在更為利智啊。」優波鞠多尊者聽到比丘尼如此說法,不僅深刻感受到佛住世時,眾生善根利智的景況,也為自己應在威儀及修行上更加提升而深感慚愧。
原典出處:《付法藏因緣傳?卷三》
省思——
凡夫之心是粗中之粗,菩薩的心是粗中帶細,而佛的心是細中之細。在未成佛道前,我們的心都還不夠細膩。能落實「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則有儀可敬,有威可畏。威儀是發諸於心而呈現於外的細行,言行端正,能令大眾信服,也能自利於自己的修行。
滿願受记释迦摩尼佛
王舍城中住著一位長者,名為瞿沙,雖然擁有無可算計的財富,卻因崇奉外道而不信佛法。當時,目連尊者以神通力觀察長者,發現他將因邪知邪見而墮入惡道之中受苦,於是心生悲憫,希望以種種方便度化瞿沙長者。
首先,目連尊者請帝釋天主將佛陀所在的迦蘭陀竹林,變化成擁有各式奇珍異寶及華麗幡蓋裝飾的巍峨宮殿。宮殿四周懸掛著寶鈴,時時飄揚著清亮悅耳的鈴聲,地上則滿布來自天上的美艷花朵。宮中亦備有數不盡的美味佳餚、珍饈百味供養佛陀及僧眾。此外,伊羅缽龍王還親自為佛陀執持幡蓋,其他龍王也為比丘們執持各式幡蓋;佛的兩側還站著美麗的天女,每位天女都手持精緻的扇子為佛搧風。不僅如此,有數不清的護法天神以精湛的歌舞伎樂來供養佛陀。
瞿沙長者經過精舍時,見到如此莊嚴殊勝的景象,打從心底讚歎,對於受到眾人景仰的佛陀,亦生起虔誠的恭敬與信心。於是瞿沙長者來到佛前,祈請世尊慈悲接受應供,佛陀即默然應允。
長者返家後,立即準備了美味可口的齋飯,等待佛陀的到來。不久,佛陀即帶領眾比丘至長者家中應供,並為其開示種種法要。長者聞佛所說,當下心開意解,即證須陀洹果。
有比丘見到迦蘭陀竹林種種不可思議的奇妙變化,以及天、人、龍、鬼神等以香花、幡蓋、飲食、伎樂等無上莊嚴供養,覺得甚是稀有難得,於是向佛請示:「世尊,請問您以何種因緣,才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
佛陀慈悲地為大眾開示:「久遠劫以前,有佛名為『滿願』。一日,滿願佛帶領弟子,四處遊行隨機教化眾生。當他們來到梵摩王國時,國王立刻率領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並且恭敬地頂禮佛足,祈請佛陀能接受供養。齋僧結束,滿願佛不但為國王開示,並為其授記:『國王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廣度眾生。』當時的梵摩王就是我,因為供養佛陀及僧眾的功德,所以無量世中不墮惡道受苦,天上人間常享快樂,乃至今日成佛,仍有人天供養。」諸比丘聞佛所說,皆信守教誨,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二》
省思——
所謂布施供養福無邊,供養三寶更是無上的大福田。一念至誠供養三寶,不僅在因地上種下護持佛法、續佛慧命的菩提種子,當下也是在對治我慢、慳貪的習氣,福報不可思議。
没脂肪的羊
有一位大臣犯了過失,國王因此嚴厲地對他說:「如果你能牽一隻沒有脂肪的肥羊來,就不治你的罪,如果辦不到,就要定你的罪。」
聰明的大臣找了一頭大羊,每天餵牠吃草和穀物,用心的飼養。同時每天也牽三匹狼來驚嚇牠,使其驚慌恐怖。因此這頭大羊在每天拚命吃著草和穀物的同時,更是戰戰兢兢地防範、注意,避免三匹狼的侵襲,絲毫不敢掉以輕心。雖然每天有上等的草和穀物可以食用,大羊卻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隨時提高警覺。所以這頭大羊得到了充足的營養而日益肥壯,卻沒有一點油脂。
大臣牽著這頭肥而無脂的大羊去獻給國王,國王感到十分地不可思議,如此肥壯的一頭羊怎麼可能一點油脂都沒有呢?便好奇地問大臣:「你是怎麼得到這麼一頭無脂肥羊的?」大臣將自己如何用心的飼養,如何虛心的調教訓練大羊使其肥而無脂的經過,據實回答國王。國王為此十分讚歎大臣的智慧,即原諒了大臣的過錯。
省思——
無常、苦、空正如三匹狼隨侍在側,能夠時時刻刻思惟此理,勤修戒定慧,廣集福慧資糧,才能增長功德、福報,遠離生死煩惱,達清淨彼岸。
美丽的賴提公主
在佛陀時代,有一位波斯匿王,
他的女兒們個個美麗、莊嚴,唯獨賴提公主卻奇醜無比,
凡是見到賴提的人都會受到莫大的驚嚇。
波斯匿王為了不使眾人受到驚嚇,也不讓自己丟臉,
便將賴提鎖在深宮裡,從小就不許她見人。
日復一日,
賴提漸漸長大,到了適婚年齡。
波斯匿王為賴提的婚事傷透了腦筋,
若是將賴提許配給高族大姓,對方一定不肯接受,
因為賴提實在太醜了;
若是嫁給一般的小老百姓,
偏偏賴提又貴為公主,身份不相配。
就這樣,
波斯匿王反覆思量,憂惱了許多天,
終於想出了一個好法子,
波斯匿王私下要家僕去找尋已家道中落的族姓長者子。
家僕尋找多日,
終於在街角找到正在向人行乞的長者子,
家僕大喜,趕緊將他帶回王宮。
波斯匿王見到長者子,即退下兩旁侍從,單獨與他來到後花園,問道:
「我有一個女兒,醜陋萬分,到了不能見人的地步。今日,我打算把她嫁給你,並且附上一筆豐厚的嫁妝,不知你是否願意?」
長者子恭敬的回答說:
「只要是國王的命令,我絕對服從。」
於是國王便將賴提嫁給了這位長者子,
並為他們夫妻建了一座宮殿,
同時,再三的囑咐長者子千萬不能讓賴提出來見人,
出入宮殿一定要鎖緊門戶。
於是,賴提從這一座深宮換到另外一座深宮,
依舊過著幽閉的生活。
而長者子卻從落魄的窮小子一躍成為享有榮華富貴的駙馬爺,
許多過去冷漠的親友們又重新熱絡的交往起來,
因此,長者子每天都有應酬不完的宴會。
然而,每一次的宴會長者子總是獨自出席,
不若其他人皆有妻子陪同。
時間一久,眾人也起了疑心:「怎麼從未見過公主呢?」
於是大家想出了一則妙計:
就在一次的宴會中,大眾酒酣耳熱之際,有人開口提議後日聚會每個人都要帶妻子出席,沒帶來的人要罰金,只見大眾此起彼落的附和著,唯獨長者子默然無語。
很快地,聚會的日子又到了,
萬萬沒想到長者子依舊單獨赴約,而且甘心受罰。
於是眾人再次起鬨,說言:
「明天再聚一次會,沒帶妻子出席的人,要罰更重的罰金。」
就這麼接二連三地幾次下來,
長者子始終是單獨赴約,甘心受罰。
這下子眾人可真是起了大大的疑心,
商討了半天,得到了一個結論:
「公主若不是美若天仙,就是醜如妖怪。」
好奇心的趨使,大眾決定一探公主的廬山真面目。
話說回來,
長者子在宴會結束回宮之後,看到了公主,略為感嘆的說道:
「唉!我在這幾次的聚會裡都為了你而被罰啊!」
公主莫明奇妙的問道:
「為了我?!是什麼原因呢?」
於是長者子便將這幾次會中眾人的起鬨,與國王再三的交待娓娓地道出,讓公主明白。
賴提一聽,心中深生慚愧:
「過去不知造了什麼惡業而感得如此果報,真是慚愧啊!」
從此便時時憶佛、念佛、懺悔。
有一天,長者子又獨自赴宴會去了,
賴提一個人在深宮裡倍加懇切地懺悔自己的罪惡,
願佛能夠哀愍,慈光攝受。
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
因為賴提的至誠懇切,感得佛陀從地踊出。
初初踊出時,賴提見到了佛的頭髮,心生歡喜,
自己的頭髮也隨之變得烏黑柔軟;
如是次第見到佛的額、眉、眼、鼻、及至全身,
賴提心中歡喜無量,
不知不覺中,自己的形軀醜陋盡除,相好莊嚴,
此時的賴提可真的是美若天仙了。
而在宴會的這一頭,
只見眾人慇懃地向長者子勸酒,一杯接著一杯,
果然,長者子不勝酒力,很快就被灌醉了,
眾人趁機拿了鑰匙,一路往王宮奔去。
到了王宮門口,緊張萬分地打開大門,
眾人一看,驚得目瞪口呆,
眼前這位傾國傾城、舉世無雙的大美人到底是天女?還是公主?
慌亂中,
眾人又關上了門,一路趕回宴會,
趁長者子仍在昏睡中放回鑰匙。
未久,長者子醒來,
只見天色已晚,急忙趕回宮中,宮門一開,長者子也傻眼了!
「你──你是那來的天女,為何在這裡?」
賴提笑著回答說:
「我是你的妻子賴提啊!」
長者子說什麼也不願相信,
於是賴提便將自己深生懺悔,蒙佛慈愛,親睹如來,
感得自己形體變化的過程敘述了一次。
長者子聽了心中喜悅,便帶著賴提去見波斯匿王。
波斯匿王見了亦歡喜不已,
但對這當中的因緣感到十分疑怪,
於是又帶著長者子與賴提去覲見佛陀。
到了精舍,波斯匿王恭敬禮拜佛陀後,問道:
「世尊,您是世出世間最有智慧的人,請為我們開示為何賴提貴為公主,卻奇醜無比,而今又以何因緣,變得殊妙美好?」
於是佛陀以大悲心為大眾除疑:
「波斯匿王啊!在過去久遠劫以前,有一位辟支佛日日乞食,有一天來到了一長者家托缽,長者女拿著一碗飯準備供養,就在此時,長者女看到辟支佛長的其貌不揚,竟脫口說道:
『唉呀!這人長的真醜啊!皮膚像魚皮一樣粗糙,頭髮像馬尾一樣堅硬。』
過去的長者女便是今日的賴提公主。
因為供養辟支佛的功德,所以今世出生王宮貴為王族;
也因為言語毀辱辟支佛的緣故,所以感得身體醜陋。
但在今生,
由於公主能夠真切懺悔,所以能夠得見如來;
又因見佛心生歡喜,故能轉粗惡身為妙好身!」
在此會中一切大眾,聞佛開示,莫不生起大信心、大歡喜心,禮敬如來,且頂戴奉行如來教誨。
省思——
「懺悔」是提昇心靈最佳的妙藥,它不但令我們能夠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而且更進一步地改進自己的言行,不再重蹈覆轍。
猛火中的清凉
從前有一位常年在外經商的人,因年關已近,於是提著行囊準備回鄉與家人團圓。在路上突然想起妻子終年辛苦持家,應該買個禮物慰勞她一下。於是商人來到了市集,走來走去、東看西瞧,卻不知應該買什麼才好?此時,正好看見一位老先生坐在路旁,身旁掛著一個招牌寫著「賣偈語」三個字。他好奇的趨前探問:「這東西怎麼賣?」老先生向他上下打量了一會,說:「你看來跟我很有緣,好吧!一首偈子就算你十兩銀子,半賣半送!」他心想:「什麼偈子這麼貴!」老先生交給他一首偈子,要他念了一遍:「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時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並且還叮嚀他:「記住哦!日後遇到讓你瞋心憤起的事情時,一定要把這首偈語念三遍,自然就有不可思議的妙用!」由於天色已晚,商人沒時間多計較,聽完老先生的囑咐,拿著偈語,便匆匆地上路。
商人一路上風塵僕僕,回到家中已經是半夜三更,家人早已就寢。於是他輕手輕腳地進到妻子的房裏,卻發現床底下擺著兩雙鞋子,一雙女人的,一雙男人的。此時,商人不由怒火中燒:「這個不守婦道的女人,趁我不在家,竟然作出這種不知廉恥的事情!」怒不可遏地到廚房拿了一把菜刀。回到房間,正當商人要舉起菜刀時,突然耳際響起了老先生賣給他的那一首偈語,不由喃喃地念起來,在床旁前進三步、又退後三步,來來回回地反覆思量。妻子被商人的腳步聲吵醒後,見丈夫站在床前,先是驚愕了一下,接著高興地問:「你怎麼這麼晚才回來?吃過飯了沒有?」丈夫理都不理,氣急敗壞指著她問:「床底下怎麼會有男人的鞋?」太太這時才會意過來,於是半瞋半惱地說:「今天是除夕,等你等到了半夜,也不見你回來。為了討個團圓、吉利,只好把你的鞋拿出來擺在一起,湊合湊合!」
商人一聽,慶幸自己沒有鑄下大錯。心中很感恩老先生賣給他的那首偈語,不禁大聲的說道:「真值得!真值得!真是無價之寶!」
省思——
煩惱的根源就是貪、瞋、癡三毒,這三毒人人皆有。尤其瞋心,發動起來,難以收拾。佛經云:「火燒功德林」,外在的火僅是燒毀財產、住宅;而內心這把瞋火,卻往往讓我們喪失理智,作出令自己後悔莫及的事。所以牢記此偈──「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時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自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吉祥平安。
弥兰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五百个商人结伴入海采宝,其中有个聪明人,名叫弥兰是五百个商人的首领。大海里有位海神名叫摩揭,弥兰他们所乘的船,刚好碰上了摩揭鱼,被它顶破了。其他人都葬身鱼腹,唯有弥兰抓住一块破木板,侥幸逃命。
弥兰抓住木板,随水飘流,渐渐被风吹到一个叫"鼻摩"的地方的岸边。弥兰上了岸,休息一会儿,又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发现一条路。于是他便顺着路一直前进,远远地看见一座银城,树木茂密,中间还有浴池,四周清泉淙淙。
四个天仙一样的美女出来迎接弥兰,说:“您航海辛苦了,又幸而得免大难,请在我们这儿住下吧!这座银城有各种珍宝,我们四人就是您的人了,从今以后负责服侍您,听您使唤,请您再也不要到其他地方去了。”
弥兰进了城住进一座华丽的宫殿,由四名美女服侍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非常幸福愉快。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了一千多年。
有一天弥兰心想:“这四个美女不肯放我到其他地方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于是趁着美女们熟睡时他偷偷地出了城,走啊走地远远地看见一座金城。
城里出来八名玉女,比银城的四美女漂亮多了,说的话却与银城美女差不多;也是让他留下,自愿服侍他的饮食起居。弥兰不知不觉地,在金城住了几千万年。
有一天,弥兰又想:“这些玉女也不让我到其他地方去又是为了什么呢?”
于是又趁半夜玉女们睡着之际偷偷地走出金城,走没多远他看见一座水晶城出来十六名美女比金城的玉女更美丽。
她们把弥兰经进水晶城,拿出许多金银珠宝,都是弥兰生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美女们伺候着弥兰的吃喝住睡十分殷勤小心但就是不愿让弥兰离开。
这样过了几千万年弥兰又耐不住了,再次出走。
这次碰上的是座琉璃宝城,有三十二名美女,把他迎入城中。无论是生活、房屋、装饰、珠宝,还是美女们漂亮的程度,琉璃宝城都远远超过前面几座城。在琉璃宝城中住了无数年之后,弥兰又逃了出来。
这次他遇上一座铁城,城门紧闭,不见有人迎接。弥兰心想:“第一次是四个美女,后来是八个,然后是十六个,再后是三十二个怎么现在却一个出来迎接的美人也没有呢?是不是因为这个地方,比前面几座城市更高级,所以不派人迎接呢?”一边胡思乱想,一边绕着城走了一圈。
这时,只见一名鬼卒把城门打开。
弥兰进了城,刚进城,就看见一个鬼,名叫俱引,头上顶着一具铁轮,正在快速旋转。
站在旁边监视俱引的另一个鬼,看见弥兰走过去,一把抓起俱引头上的铁轮,顶在弥兰头上。
铁轮飞快地旋转,像火烧一样,脑浆都被磨出来了,万分痛苦。弥兰哭着说:“由四到八,由八到十六,由十六到三十二我还以为可以得到更好的享受没想到是受这种罪。这都怪我自己贪心不足啊!请问鬼卒大哥这种罪要受多久啊?”
看守的鬼卒说:“你已享了多少年的福便在这儿受多少年的罪。”
就这样,弥兰头顶铁轮,一直顶了六亿年。
獼猴
從前有一隻獼猴,
手裡抓了一把豆子,
高高興興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著。
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滾落了一顆在地上,
為了這顆掉落的豆子,
獼猴馬上將手中其餘的豆子全部放置在路旁,
趴在地上,轉來轉去,東尋西找,
卻始終不見那一顆豆子的蹤影。
最後獼猴只好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土,
回頭準備拿取原先放置在一旁的豆子,
怎知那顆掉落的豆子還沒找到,
原先的那一把豆子,
卻全都被路旁的雞鴨吃的一顆也不剩。
改寫自《百喻經》
省思——
年輕時,對於某些事物的追求,如果缺乏智慧判斷,而只是一味地投入,不也像故事中的獼猴只是顧及掉落的一顆豆子,等到老來,身體衰耄,親人不再時,終將發現所損失的,竟是所有的豆子!想想,我們現在的追求,是否也是放棄了手中的一切,僅追求掉落的一顆!
獼猴救人
過去在一座深山裡,住著一隻獼猴,這隻獼猴不但有過人的力量,更有著出眾的智慧,同時心中時時懷著普濟眾生的悲願。
有一天,獼猴爬上樹梢採集果子,遠遠地看到有個獵人被困在深谷之中,並且發出哀號求救的聲音。獼猴聽到了求救聲,便悲傷地流淚說道:「我曾經誓願成佛,就是為了要濟度眾生,今天我如果不救這個人,他必定會因此而死……」。
因此,獼猴就攀著崖壁到了谷底,將獵人一肩背負在身上,沿著草藤叢生的崖壁攀爬上山,踉蹌地移到平緩的坡地,並且慈悲誠懇地規勸說道:「你為了捕殺生靈,不慎跌入山谷,今日好不容易才獲救;希望你能藉此得到教訓,改過自新,切莫再造業捕殺動物、屠害生靈了。」
飢寒交迫的獵人躺在草地上喘氣休息,卻完全不顧獼猴苦口婆心的一番勸言,心裡頭不停地盤算著:「先前在山谷底當中,因為沒有食物而快要餓死;而如今枯躺在這片草皮上,也還是只有餓死的份。倒不如,一股作氣將獼猴殺來吃,就可以保全住自己的性命」。剎時,恩將仇報的獵人早已拿起石頭,往獼猴的頭頂砸了過去!
獼猴對此突如其來的攻擊毫無防備,血流遍地、驚嚇欲起,但卻不支倒地;此時,受到突擊的獼猴,心中雖有著萬分的驚訝,卻毫無悔恨,反倒更加慈悲地憐憫獵人如此心懷惡行、不知悔改的舉動,並為他感到悲傷難過。於是,獼猴便說道:「我今日無緣度化此人,但願他來世能時時蒙受佛菩薩的慈光加被,信受佛法而得度。」
在此篇故事當中的獼猴,就是佛陀在修菩薩道時的前生,而山谷中的獵人就是提婆達多。
省思——
一個慈悲有智慧的修行人在遇到任何事情時,總是站在利益他人的角度,希望眾生能夠改惡向善、離諸煩惱;然而一個愚痴的人,凡事卻往往只想到自己,甚至為了自身的利益,不顧他人的性命安危、造諸惡業。
佛陀歷劫修行,時時刻刻都只為了利益眾生,縱使遇到別人的加害、辱罵、毀謗,都忍可於心,甚而擔心一切眾生未來能否值遇佛法,修解脫道。
反思時下世人,是否常在芝麻綠豆的事情上,爭得面紅耳赤?是否凡事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是否一直因為自己的貪瞋痴而枉受輪迴?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摩登伽女
佛陀的侍者阿難一日持缽行乞,看見一位女子在水邊取水,阿難慈悲為了讓這位女眾有種福田的因緣,因此走上前向其乞水。這位名叫摩登伽的女子一見阿難相好莊嚴,遂生愛慕之心,回家告訴母親:「剛才在水邊,遇見一位名叫阿難的修行人。母親,我見他長相極為莊嚴,決定今生非阿難不嫁,您一定要幫我。」於是母親將女兒的心意轉達給阿難,阿難聽了回答:「請告訴您的女兒,我是出家眾,出家的目的在了脫生死,出三界;而欲愛、色愛皆為流轉生死的根源。佛陀一再告誡弟子要遠離欲愛,修清淨梵行,所以我絕對不會娶妻的。」
摩登伽的母親返回家中,將阿難說過的話回覆給女兒,請女兒打消此念頭。然而摩登伽女並不死心,慫恿母親以咒術誘騙阿難。其母由於愛女心切,決定幫女兒達成心願。於是當阿難再次托缽化緣行經摩登伽女家門口時,以幻術迷惑阿難,使阿難不由自主地走進她們家,就在摩登伽的母親逼迫阿難娶摩登伽之際,幸逢世尊請文殊菩薩持楞嚴神咒護持,使阿難得以免難。
但摩登伽女還是不死心,每天跟著阿難,阿難走到那兒,就跟到那兒,阿難回精舍,摩登伽女就守在門口,阿難不堪其擾,於是向佛陀稟告。佛陀知道之後,就請摩登伽女來精舍,佛問:「妳為何每天跟著阿難?」摩登伽女回答:「佛陀,聽說阿難沒有娶妻,我亦未嫁,我想要嫁給阿難,作阿難的妻子。」佛說:「阿難沙門無髮,妳既要嫁給他,也要跟他一樣剃髮,如果妳剃髮來,我就請阿難當妳的丈夫。」摩登伽女回答:「好。」於是心滿意足的回家,將自己與佛陀的對話告訴母親,並請母親為自己剃髮,好作阿難的妻子。母親雖然心如刀割,但禁不住愛女的苦苦哀求,便含淚揮刀剃去愛女的頭髮。
摩登伽女回到精舍告訴佛陀:「我已剃髮,請世尊履行諾言。」佛問:「摩登伽,我問妳,妳愛阿難的什麼?」摩登伽女回答:「我愛阿難的眼,愛阿難的鼻,愛阿難的口,愛阿難的聲音,愛阿難行步的樣子……。佛陀,總之阿難的一切我都愛。」佛說:「人的眼中有淚,鼻中有涕,口中有唾,耳中有垢,身中有屎尿,這些都十分臭穢不堪。如果兩人成為夫妻後,便會有小孩出生,有生便有死亡,伴隨著親眷的生離死別,是無止盡的淚水,這些對自己又有什麼幫助呢?」摩登伽女思惟佛陀所開示的道理,深覺人身臭穢不淨,而自己所執著的愛欲,是無邊生死的根本,由於宿世善根、慧根成熟,豁然徹悟,當下證得阿羅漢道。
佛陀知道摩登伽女已證聖果,便告訴摩登伽女現在可以去找阿難,摩登伽女慚愧低頭,長跪於佛前說:「自己過去實在愚癡才會追逐阿難,今承蒙佛陀慈悲開示真實之道令得證聖果,現在我已心開意解,斷除種種煩惱,永出三界,不再受生死流轉之苦。」
省思——
世人貪求種種情愛,眼前看起來是快樂的事,無常到時轉眼消失;所以沉迷其中,只是讓自己輪轉於痛苦中,無法自拔。若能捨下向外馳求的貪著,歇止狂心,安住正念,自性中自有無量法喜、禪悅,當下便是解脫、便是淨土!
摩訶盧
佛陀時代,有一國家名為多摩羅,在都城外七里處有間精舍,五百位比丘在此研讀經典、精進行道。有位年老比丘,名叫摩訶盧,生性愚鈍、不解事理,比丘們都會熱心地教導他一些法理。但是幾年下來,摩訶盧卻連一句偈語也記不得,久而久之,大家都開始瞧不起他,不願和他同進出,只敢讓他留守精舍,做些清掃的工作。
一天,國王迎請所有比丘到宮中接受供養,唯獨摩訶盧比丘一人留在精舍。他心想:「我生來就是這般愚昧痴笨,連一句偈語都記不起來,大家都看不起我,活著還有什麼用處?」於是找了根繩子,走到後院的一棵大樹下,想要上吊自殺。
此時,佛陀在遠方以清淨道眼觀見摩訶盧比丘的舉動,隨即化現成半人半樹的樹神,大聲斥責這位老比丘,問他為何要輕賤自己的性命?摩訶盧比丘便將委屈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樹神告訴老比丘:「你千萬不要想不開,先聽完我的話再說。在迦葉佛時代,你是一位通達經律論三藏的比丘,有五百位弟子跟隨你修行。然而,你自恃智慧高超,而輕視他人,不願教導大眾法義,所以才感得世世根機愚鈍的果報。你現在所應該做的是慚愧懺悔,而不是這樣結束自己的生命。」於是,佛陀現出光明無量的身相,為他說偈:
「自愛身者慎護所守希望欲解學正不寐
身為第一常自勉學利能誨人不惓則智
學先自正然後正人調身入慧必遷為上
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調體正何願不至
本我所造後我自受為惡自更如剛鑽珠」
摩訶盧比丘見到佛的光明相好,又想到自己過去生的作為,歡喜之中更感慚愧,於是向佛至誠禮拜,並且思惟偈語的意義,入到甚深禪定。不久,即於佛前證得阿羅漢果。證道的摩訶盧比丘,通曉自己過去累世的因緣,三藏教法剎時貫注於心。佛陀告訴摩訶盧比丘說:「你現在趕緊著衣持缽,前往王宮接受供養,並且坐於五百位比丘之上,他們就是你前世的五百位弟子。你要把握此次因緣,為他們開示說法,令其得證道果。此外,還要讓國王信受佛法,明白因果的道理。」
於是,摩訶盧比丘來到皇宮接受供養,並且主動坐於上位。其他人見到摩訶盧比丘如此的行為,雖知他愚鈍頑固,仍不免忿怒不解,卻又礙於國王在場,不敢當面斥責。國王發現了這位晚來的比丘,便親自為他添加飯菜。
摩訶盧比丘接受供養後,於是為大眾開示法要,法音如雷貫耳,法語甘露滋潤了在場的每個人的心。五百位比丘聽完開示後都非常驚訝,深生慚愧,即證阿羅漢果。接著,摩訶盧比丘又為國王詳細地說明法義,當下許多大臣、官員,也都證得須陀洹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三》
省思——
老比丘因生性愚鈍、受人輕鄙,而欲自盡。後因佛陀開示,得知過去世吝法不施、輕慢他人,才感得此生果報。於是,在佛陀的善巧指引下,老比丘懺悔過去偏邪之心,思惟法義而證道果;並且開展心量,教導大眾,令得解脫。
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凡事有因有果,現今社會中,因生命困境而自殺的事件層出不窮,此種行為不但無濟於事,也會傷害自己的法身慧命。當知困境本身不離因果,現今遭遇皆是自作自受,若以自殘方式來面對,永遠也跳脫不了痛苦的輪迴。所以我們在面對困境時,唯有懇切懺悔、改過遷善,才能轉化業報、趣向善果,開展光明又有意義的人生。
摩訶羅
舍衛城內的大長者家,近來喜氣洋洋,好事連連:長者的商隊入海採寶滿載而歸;國王封賜土地;夫妻喜獲麟兒;而且恰逢比丘僧前來應供。
比丘用齋畢,上座長老舍利弗如法祝願功德主,高聲唱誦道:
今日良時得好報財利樂事一切集
踴躍歡喜心悅樂信心踴發念十力
如似今日後常然
長者聽舍利弗誦出如此吉祥的偈子,歡歡喜喜供養了兩張上等毛氈。一旁的摩訶羅瞧著羨慕不已,回到寺裡就哀求舍利弗把咒偈教給他。舍利弗表示,這咒願不能常用,也不見得適用於任何場合;但摩訶羅執意要學,舍利弗只好傳授給他。學了咒偈,摩訶羅每天勤加練習,準備一旦輪到自己擔任上座時,立刻派上用場。
很快地,機會來了。大長者連逢禍事--商隊遇難失寶,妻子被捲入訴訟;兒子意外身亡,哀痛不已的長者齋僧以消災植福。這時,身為上座的摩訶羅如法炮製,誦出學來的咒偈。結果,悲憤交加的長者大受刺激,不但沒有供養,還連罵帶打將摩訶羅趕出宅門。
頹喪懊惱的摩訶羅,不知不覺走入胡麻地,一路踐踏,滿園狼籍。看守的人見狀不由分說,揮鞭就打。摩訶羅拔腿飛跑,撞上麥田裏一隴隴的麥屯(割麥之後積聚如小丘狀的麥堆),以逆時針方向繞行而過,氣喘如牛。說時遲那時快,麥田主人棒棍如雨點般,紛紛落在摩訶羅早已烏青黑紫的皮肉上。原來,此地風俗,應該順時針繞行麥屯,並口誦:「多多益善!」才能祈求年年豐收。麥田主人訓斥一番,放走了摩訶羅。
遠遠的,一行送葬的隊伍緩緩迎面而來。「多多益善!」摩訶羅咬著牙、忍著痛以順時鐘方向繞棺。下場可想而知,喪主又哭又罵,捉住摩訶羅拳打腳踢,強迫他說:「希望再也不要發生這種不幸,真令人同情!」
全身傷痕累累的摩訶羅一心趕路,只想趕快回到寺院,見到前面一行迎娶的隊伍,不分青紅皂白就依樣畫葫蘆:「希望再也不要發生這種不幸,真令人同情!」新郎一聽火冒三丈,打得摩訶羅頭破血流,落荒而逃。不料一腳踩上獵人的陷阱,驚散了獵物。獵人瞋心一起,又痛打摩訶羅,警告他應該靜悄悄地匍匐前進。
「那麼只好爬行了!」為脫險境,摩訶羅已經六神無主,竟爬到婦人洗衣服的地方,被誤認作偷衣賊,結果又是一場好打,十分悽慘。
屋漏偏逢連夜雨,鼻青臉腫、體無完膚、死裏逃生的摩訶羅,在接二連三的磨難後,跌跌撞撞地回到寺裏,終日煩惱憂愁,心想:「都是舍利弗教的偈子惹的禍!」比丘們憐愍他,將他扶到佛陀身邊,詳細報告事情的始末。
佛陀慈祥地安慰身心受創的摩訶羅:「如果想說法咒願,應該細心觀察因緣時節,合適的才說出口。好好用功,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表現憂悲喜樂要視時機恰不恰當,以後別再輕率說話了。」
原公案出自《雜寶藏經》
省思——
想要成就人生的夢想、圓滿學業事業道業,一方面要靠學習和累積經驗,一方面要有洞悉真相的智慧。
善用學習而非誤用或濫用,善用語言而非損人害己,以清楚明白、處處作主的心仔細觀察,就能夠切合實際需要來作智慧的揀擇、慈悲的決策。
不但說話是一門心靈藝術,無量無邊的法門亦然。護念自心、也護念他心,則喜怒哀樂的表現和文詞語彙的傳遞,處處都能利人益己。
摩頭羅瑟質
舍衛國中,有位名叫師質的婆羅門,雖然擁有萬貫家財,卻始終沒有子息。煩惱的師質跑去請教當地的外道,外道觀看他的面相後,便斬釘截鐵地告訴他沒有子女的因緣。師質回家後,一想到沒有子女繼承家業,死後所有財產便會通通歸入國王手中,不禁愁眉不展,鬱鬱寡歡。
一天,與師質之妻相識的比丘尼,剛好到婆羅門家托缽,見到師質如此憂愁憔悴,關心地詢問:「你的丈夫為何看來如此憂愁,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妻子便將事情原委一一道出。比丘尼一聽,告訴婆羅門夫婦說:「這些外道的智慧還未究竟圓滿,怎能了知人的三世因果呢?你們可以去請示尊貴的佛陀,他是一位證道開悟的覺者,能夠了達諸法實相,洞徹過去未來,事事無所障礙。」
聽了比丘尼的建議,師質心中升起一線曙光,滿懷希望來到祇樹給孤獨園。他以至誠恭敬之心頂禮佛陀,並且表明來意。世尊觀察因緣後,告訴他:「請不要擔心,你將來會有個福德具足的兒子,長大後還會出家修行。」師質聽了欣喜若狂,歡喜之餘,更祈請佛陀與眾比丘隔日到家中應供。
第二天,師質夫婦盡心準備了豐盛的齋點供養僧眾。結束後,佛陀一行人於歸途中,經過一個湖泊,湖水清澈甘美,於是大眾便停下來歇息,並至湖邊清洗缽器。正當大眾在樹下休息時,忽然有一隻彌猴跑到阿難尊者身邊向他索缽。阿難見狀,不曉得彌猴的用意,也深怕牠會弄破缽,便不加以理會。佛陀告訴阿難:「你就將缽交給牠吧!不要擔憂。」
彌猴拿到缽後,飛快地跑到有蜂窩的樹上去汲取蜂蜜,並以清涼的泉水調和,供養世尊。慈悲的佛陀將蜜水分給大眾享用,也讓彌猴的福報再增福報。彌猴看到自己能有此殊勝因緣供養佛陀及眾比丘,不禁歡喜非常,手足舞蹈,一不小心竟跌落至大坑中,因此命終。
彌猴往生後,投生至師質家中。等到足月,師質的妻子產下一名相貌端嚴的男嬰。最不可思議的是在生產過程中,家中所有的器皿都湧滿蜜汁,其瑞相讓夫婦倆高興不已。初為人父的師質特別請了幾位相命師來占卜兒子的命運,相命師除了為他取名為「摩頭羅瑟質」(義為滿蜜)外,也都說這位孩子具足無上福德,將來必有光明的前程。
摩頭羅瑟質長大後,非常嚮往出家的生活,於是央求父母讓他出家修行。但是愛子心切的師質夫婦,面對唯一的兒子,卻始終無法割捨放下。心意已決的摩頭羅瑟質,於是告訴雙親:「出家修行是我今生最大的心願,如果你們還是不能成就我的願行,我將結束我的生命,離開人世。」父母一聽,回想起當初世尊所說的話,發覺再阻止也沒有意義,便答應了兒子的請求。
摩頭羅瑟質拜別父母,來到祇樹給孤獨園,以至誠恭敬之心頂禮佛陀,懇求出家。世尊知道摩頭羅瑟質的因緣已經成熟,於是慈悲說道:「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摩頭羅瑟質由於自身的願力與佛的威神力加持,馬上示現比丘相,在聆聽佛陀微妙法音的同時,即證阿羅漢果。日後,眾比丘每每到人間行腳教化時,只要口渴,摩頭羅瑟質便將缽擲向空中,缽裡自然就會湧滿蜜水,讓大眾解渴。
阿難尊者見摩頭羅瑟質如此殊勝的果報,感到非常好奇,便向佛陀請示原因,世尊於是將他過去生的因緣娓娓道來。阿難尊者聽了之後又問:「世尊,為何摩頭羅瑟質前世會投生為彌猴呢?」佛陀告訴阿難:「在迦葉佛時,有一位年輕比丘,因為無知而取笑一位證果沙門跳躍溝渠的動作像彌猴。比丘知道自己的過失後,誠心懺悔,雖然免墮地獄之苦,但仍要承受五百世彌猴身的果報。這隻彌猴由於之前出家修行,執持淨戒的善根,所以歡喜以蜜供養佛陀,又因供養累增福德,才能脫離苦難之身。這位年輕比丘,就是摩頭羅瑟質。」
眾比丘聽完開示後,深深體會戒行的重要,世尊亦勸勉大眾於日常中當勤護身口意三業,心垢除盡,必能斷除煩惱,了生脫死。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十一》
省思——
所謂「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戒法為佛教的基本精神,不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眾都須嚴持戒律。摩頭羅瑟質過去世因業的過失,所以墮畜生道;又因懺悔,才能得遇佛陀,出家證果。所以修行首重持戒,唯有透過戒法的規範,時時覺察覺照,六根不隨六塵所轉,保持三業清淨,必能產生定力,長養智慧,獲無上善法功德。
墓魄太子
久遠以前,在印度的波羅奈國,有一位墓魄太子,天生具有無礙的智慧,能夠知道自己的宿命,以及過去未來一切善惡苦樂等事,舉國上下都很愛戴這位智慧圓滿的太子。
然而,在太子十三歲的那一年,卻忽然閉口,一句話都不說,就如同是一個木頭人一般。國王和皇后見到即將繼承王位的太子,突然間判若兩人、形同木石,心裏非常地焦急擔心。正在苦思之際,國王突然心生一計,派人找了一位知名的婆羅門來替太子看病。
心急如焚的國王問道:「太子為什麼不說話了?」
占相的婆羅門從來都沒有見過如此的症狀,便胡亂地東扯西掰:
「稟告國王,太子的相貌雖然端正,但卻身藏禍害,日後恐怕傷及父母、禍害國家。其次,國王沒有能夠再繼續生育兒女,其實都是因為這個惡子的緣故!按照習俗應該要將他活埋,才能保全國家的和平,以及讓國王再生貴子。不然,恐怕國王和國家都將會陷入危難之中!」
國王聽了婆羅門的諫言之後,心中非常地憂愁,坐立難安、食不知味,只好召集了王后與大臣們,共同商量這件進退兩難的國家大事……。
一個愁苦的夜晚過去了,眾人最後仍是不得已地決定在一處荒郊野外,挖一個深坑將太子活埋。
消息傳開了,舉國上下的百姓全都哀痛不已,就如同家中至親往生了一般。而王后更是傷心欲絕,淚流滿面地說:「我的兒子命薄、福薄,才會遭遇這種災殃啊!」悲傷中的皇后,悉心將珍貴的珠寶、華服替太子準備好,差人送往野外的地洞,做為自己心愛孩子的最後陪禮。
此時,太子正在被送往郊外的途中,心想:「父王、母后和百姓都相信我癡啞了,並且還是個大禍害,卻不明白閉口不說話的我,是為了淨化口業、避免造業。如今反而被邪人誣害,如果我再不說清楚,恐怕就要危害到更多的人。」
於是,墓魄太子靜靜地拿著瓔珞寶珠及華服,到河水邊沐浴後,穿戴著華服、珠寶來到挖坑造室的地方。
太子見到工人便問:「你們在這裡做什麼?」
工人眼見是一位舉止得體的貴人,便毫不隱瞞地回答說:
「我們的太子由於癡聾瘖啞,對國家很不吉祥,而國家又不能沒有太子,所以國王採納婆羅門的建議,命令我們挖洞將太子活埋,這樣皇后就可以早日生下健康吉祥的新太子了。」
太子聽了之後,就告訴在場所有的工人說:「我就是墓魄!」
工人們全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便三步併作二步地跑到太子的馬車上去看──太子確實已經不在車內。
回過神來才又發現,在眼前的這位「太子」神情安詳、談吐文雅、和藹誠摯,實在不像是會危害父母、禍亂國家的人……。
在場的工人們起先是只驚訝、懷疑,繼而才驚覺到--自己差點錯手殺害了無辜的太子!大家馬上惶恐地匍伏在地,哀求太子能夠赦罪……。
朝中的大臣們火速地通報這個好消息,國王和王后聽了都心生大歡喜,立刻驅車去迎接太子。
國王和王后抵達後,太子趕忙起身,恭敬地五體投地頂禮,至誠懇切地迎接。
國王、皇后看到久違的太子如此舉止安詳、出言和悅,欣喜無比,便對大眾說道:
「朕今日有這樣的太子,實在是一件令朕及全國人民歡喜的無上好事,我們要重新迎接太子一起回國,好讓他將來登基王位、造福國民。」
話畢,太子卻向後退了幾步,懇切地告訴國王:
「敬愛的父王,我明白在過去生中,自己也曾經是一位國王,名叫須念。當時,我以仁德治理國家幾十年,向來惠施仁愛、救濟貧窮、奉行諸善,並嚴禁使用殺人凶器,以致全國上下一片祥和、無人怨懟,乃至監獄裏更是一個犯人也沒有,而鄰近許多國家也都前來真誠歸順。
但是,有一天,為了接待遠來的賓客,御廚前來請示是否要屠殺六畜大設宴席宴請貴賓時,當時我念及面子,一時疏忽就點頭應許。然而,就因為這一句話,使我死後墮於大地獄中,以償還殺生的血債,六萬年中,遭煎煮剝皮等罪報,慘苦難忍、求死不得。我本有眷屬無數、百官群臣和成千上萬的資產,集富貴與享受於一身,可是有誰知道我在烈煮剝裂地獄所受的種種苦痛?又有誰能替我分擔或代受?
每當墓魄想起這些無量無邊的大苦,就會心寒膽戰、冷汗直流、毛骨聳然,『因一言之失而受眾苦』的因果業報,不時地在提醒自己……,為謹守口業,所以決定不再開口說話。但是,今日念及父王將會因為偏信邪說而殺害生命的過失,墮到地獄當中受苦,所以才又開口。
墓魄因為了達了這些宿世因果,所以希望往後能如法精進學道修行,永斷眾生生老病死等一切痛苦,懇請父王不要怪罪我才好!」
語畢,天雨香花,帝釋天神歡喜擁護,並當下將太子身上的寶衣化做一縷袈裟。
國王在聽完墓魄太子述說過去因緣之後,歡喜贊同了墓魄太子出家修行的選擇,並說道:
「你過去為人國君,勤政愛民,仁德治國,操守高潔,道德崇高,修持了種種善法,只不過說錯了一句話,而致招感了無量無邊的地獄苦報。如今我也是一國之主,卻都隨順自己的喜好來做事,甚至於不行正道、不以正法治國、不行善法,在我死後,不知要墮到何處受苦啊!」
國王回國之後,便努力改惡修善,實踐以正法治國、勤修善法愛護百姓的德政,因此國家從此昌盛不衰、豐衣足食,全國上下一片和樂。
墓魄太子最終也因為精進求道,而圓成佛道,並且廣開法筵接引眾生,普度有情。
當時的墓魄太子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而國王、王后就是世尊出家前的父母──淨飯王與摩耶夫人。
原公案出自《六度集經》卷四
省思——
「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一念的差池使得為善修福的墓魄應許廚師殺生害命,命終之後身陷苦痛地獄,求出不得,哀淒難堪;於是今世攝口謹言,持守清淨口業。
在您我反覆無常、微細紊亂的思緒當中,也有著太多的「一念差池」,讓自己遠離光明,招感苦果。
因此,唯有心存慚愧,謹言慎行,念念觀照,處處留心於萬物有情,才能夠重現生命本具的大光明。
木師与画师
以前,有一個修行人,
雙手捧著一束鮮花,以最虔誠的心供養佛。
佛陀一眼即看出他的來意,便問:
「你今天來此供佛,是否心有所求?」
修行人就講:
「世尊,我只是個修道人,我什麼都不求,我只是求道。」
佛陀就告訴他:
「好!你既然是來求道,那就放下吧!」
於是,
修行人就把花放下,雙手合十。
佛陀又告訴他:「再放下!」
修行人覺得奇怪,
於是,把兩手也放下,
佛陀又說:「還要放下!」
此時修行人不解地說:
「世尊!花和手我都已放下,還有什麼要放下的呢?」
佛陀說:
「你有求的這念心也要『放下』。」
修行人,當下大徹大悟。
牧羊人
從前有一個很會牧羊的人。
他的羊繁殖得很快,一下子就有成千上萬頭,
但他生性非常吝嗇,所以沒什麼人願意跟他交往。
另外有一個人,善於狡詐,
便設計了一個計謀,去和他交朋友,對他說:
「我知道有一戶人家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兒,我去幫你提親,把她娶來作你的媳婦。」
牧羊人聽了很高興,便交給了他很多的羊和種種財物。
隔了一陣子,這人又對牧羊人說:
「你那媳婦現在已經生了一個兒子。」
牧羊人還沒見到自己的媳婦,
聽說已生了個兒子,自己做了祖父,
更高興,又給了他好些財物。
再隔一陣子,
這人又跑來告訴牧羊人說:
「你的孫子生下來不久,就不幸死了。」
牧羊人聽了便大哭起來,傷心不已。
改寫自《百喻經》卷第二(三○)
难报父母恩
有一次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精舍,與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薩摩訶薩三萬八千人聚集,世尊引領大眾往南而行,忽然看見路邊聚集了一堆枯骨。這時,世尊至誠恭敬地向這些枯骨五體投地禮拜。阿難尊者見狀,合掌請問佛陀:「如來是三界導師,四生的大慈悲父,是眾生所皈止敬重的人天師,您為何要禮拜這堆枯骨呢?」
世尊告訴阿難尊者及大眾:「這堆枯骨,是我前世的祖先,多生的父母。因為這個緣故,所以至誠頂禮跪拜。你們現在將這堆枯骨分作二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輕。」阿難尊者疑惑的問:「為什麼男骨是色白且重,女骨是色黑且輕呢?」世尊回答:「男子在世的時候,常到寺院聽經聞法,禮拜三寶,念佛名號,所以骨頭是色白且重;而世間女子,耽著沈溺於情愛中,故喜歡生男育女,認為這是天職,每生一小孩,須用乳水養命,乳由血變成,所以身體憔悴,死時骨頭變成黑色,重量也比較輕。」
阿難尊者及大眾聽到這些話,心如刀割,垂淚悲泣的問:「世尊!母親的恩德要如何報答呢?」佛說:「母親有許多恩德是無以回報的。例如懷胎時百般照顧保護胎兒,任憑胎兒拳打腳踢,晝夜難眠;生產時,生命交關,務必要先知道孩子平安,勝過自己所受極大劇烈苦痛,乃至命在危旦也不顧;為養育孩兒長大,不惜自己受飢受凍,一生奔波勞苦;孩子遠行,父母天天擔憂掛念,直到看見平安歸來,才放下不安的心;遇逆境時,願代孩子受苦,無限體恤愛憐;從小孩出生到自己兩眼閉上,不能照顧了,這份愛仍永無休止。這樣的深恩,就算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繞須彌山走,擔子將皮肉磨破,又穿透骨髓,也不叫苦,鮮血流下淹沒了足踝,經過百千萬劫,仍報答不了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生於飢荒,為了不讓父母挨餓,割下身上所有的肉,供父母充飢,經百千劫還是難以報父母恩。因為父母恩重,所以我至誠頂禮父母遺骨。」
典故摘自:《父母恩重難報經》
省思——
由佛陀於《父母恩重難報經》中,對父母照顧孩子的描述,為人子女者,可以靜心回想看看,是不是如此?但是往往,我們總將此重逾須彌之大恩,視為理所當然,而對父母的付出與照顧,總是百般要求,不知珍惜。《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世間所高莫過山岳,悲母之恩逾於須彌。世間之重大地為先,悲母之恩亦過於彼……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天下最幸福、最富貴,莫過於父母親都能健在,如有句話說:「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其實,父母所求並不多,只需子女的一念真誠問候,都能撫慰過往的含辛茹苦,做子女的,怎忍心吝惜這一簡單的問候?
又佛經云:「若有孝子能勸父母,於佛法僧因果等法,未信者信信者增長,無淨戒者勸受持戒,有慳貪者勸行惠施,無勝慧者勸修勝慧,令善安住以自調伏,乃名真實報父母恩。」所以,如果能度化父母歸依三寶,修行學佛,能令得解脫安樂,也是報答父母恩德的一種最好方式。
難陀出家
「我就要回家了!」
難陀比丘在森林裏人煙罕至的小路上急行,
掩捺不住的興奮寫在年輕的臉上。
想起家中熟悉又溫暖的一切,
同時,也勾起難陀終身難忘的那一天……
清晨在鳥聲歡唱中揭幕,
難陀為美麗絕倫的妻子──孫陀利調勻香粉妝點眉間;
妻子的美貌,讓身為王子的難陀既陶醉又驕傲。
忽然,叩門聲輕響起。
難陀一見,竟是世尊親自來托缽,
急忙喚童役準備上味珍饌,
難陀恭敬地捧著,要來供養世尊,一踏出房門,
「咦!才一會兒功夫,世尊怎麼不見了?」
再仔細一瞧,可不是在街口嗎?
難陀追隨在後,
儘管腳程愈加愈快,卻始終趕不上世尊安詳和緩的步伐。
這一追,竟追到了精舍。
難陀終於將缽飯送到世尊手中,
出乎意料的,世尊一開口竟說:
「理髮匠!替王子落髮!」
難陀又驚又怒,向理髮匠揮拳咆哮。
對方的剃刀停在半空,
看看佛又看看難陀,左右為難,根本下不了手。
接著更令難陀無法理解的事發生了:
世尊接過剃刀,親自削落王子一頭烏黑的尊榮;
阿難尊者遞上袈裟,就像早已預知一樣。
「我一定是在做夢!」難陀嚇呆了。
僧團中的生活和王族的排場大相逕庭,
難陀有心不甘情不願的委屈,
有適應的辛苦,浮躁不安的心無法得到片刻的寧靜。
然而,最讓他牽掛的,是全不知情、不告而別的妻子:
「唉,孫陀利不知道怎麼樣了?」
美麗的妻子令他朝思暮想,
難陀無心修行,一心等待機會偷溜回家。
這一天,終於被他等到了。
盤算再幾個轉角就能看見城門,
難陀的胸膛炸開無言的歡呼……
且慢!
前方出現巍巍金光、慈和溫雅的身影……
「那──那──那不是佛陀嗎?」
自知策略失敗,難陀哭喪著臉走向佛陀。
佛陀笑了:「難陀,你思念妻子嗎?」
難陀猛點頭,臉上流露出壓抑不住的苦惱。
「難陀,你的妻子生得莊嚴美麗嗎?」
難陀再度拼命點頭,腦海中盡是妻子的倩影。
佛陀帶著難陀,轉身朝山坡的方向行去,
路旁,蹲踞著一隻瞎了眼、毛爪稀落的老獼猴。
「難陀,你的妻子比起這隻獼猴,如何?」
難陀皺著眉,內心十分不悅:
「怎麼能比呢?孫陀利可是城中第一美女!」
才興起這個念頭,
難陀發現自己已經被佛陀以神通力帶往忉利天宮。
這裏笙歌處處、仙樂飄飄,
天子天女各自娛樂,奢華美好遠勝人間。
此時,難陀注意到有一群天女守著宮殿,殿中並沒有天子。
於是請教其中一名特別可愛靈巧的天女。
天女用銀鈴般的聲音回答:
「佛陀的弟子難陀,被佛逼著出家,由於出家的福報,命終升天,將來這裏當天子;我們都已經準備好要迎接他了!」
回到僧團,難陀不禁感慨:
「孫陀利比起天女的美妙莊嚴,就好像是老獼猴一樣,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啊!」
自此,難陀放下對妻子的眷戀,
一心一意修行,巴望能早日升天。
過了一段時間,佛陀又來探視難陀。
這一次,佛陀帶他到鑊湯地獄去。
地獄中一鍋鍋的沸湯,烹煮一個又一個哀嚎哭吼的罪人。
難陀注意到,有一鍋沸湯滾滾卻空無一人;
便順口問一旁的獄卒這是怎麼一回事。
獄卒回答:
「這是準備留給佛陀的弟子難陀,他雖然出家修行得以升天,但因發心不正,天福享盡後,就會墮到這裡來受報。我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了。」
難陀一聽汗毛直豎、冷汗直流,
決心再不貪戀天福而受輪迴三惡道苦。
短短七日內,難陀就證得了羅漢的果位。
改寫自《雜寶藏經卷八》
省思——
修行首重因地發心。若只貪求人天福報,福報盡時終究要再輪迴六道、於三界火宅中受瞋惱之火燒炙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