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故事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3:48:50
鳥聞法生天
佛陀時代,有位精進用功修道的比丘,飯後到祇樹給孤獨園經行,經行完畢,便誦經用功。比丘的聲音十分清揚、幽雅,尤其是誦經時的聲音,更是無比莊嚴。這時候,天空飛來了一隻鳥,這隻鳥聽到如此莊嚴的音聲,感到十分地歡喜,於是就停在一棵樹上,心生恭敬地聆聽比丘誦經,絲毫沒有注意來了一位獵人,正準備弓箭要射殺牠。獵人一箭射來,這隻鳥立即命終。
由於牠在往生前,是一念專注、恭敬法喜地聽著比丘誦經,所以立刻生到忉利天中,而且相貌端正,身上散發著耀眼、奇異的光芒,其他天人都無法相比。天人心想:「我是因何因緣,而能夠生到天上享受天福的果報呢?」於是他用天眼一觀,原來自己過去生是一隻鳥,由於臨終前聽聞比丘誦經,心生歡喜,所以才能有如此的福報生為天人。於是天人懷著感恩的心,帶著無數的天花,來到比丘面前,恭敬地向比丘頂禮,並且以天花供養比丘。
比丘便問:「請問您是何人?為什麼要對我問訊、頂禮、供養天花呢?」天人回答:「我過去生是一隻鳥,因為聽到您誦經的聲音,感到非常地歡喜,所以就停在樹上聆聽您誦經,在那時被獵人所射殺,卻因臨終前的一念法喜,得以生到忉利天,享受天福。這都要感恩您!」
比丘聽了也很歡喜,便對天人闡說種種勝妙的佛法,天人聽了之後,心開意解,立刻證得須陀洹果,十分歡喜地回到了天上。
阿難問佛:「為什麼這隻鳥只是聽聞比丘誦經,就可以生為天人,並且又證得須陀洹果呢?」
佛告訴阿難:「如來所說的法是十分地甚深、微妙、殊勝,像這隻鳥,只因為聽了比丘的誦經聲,對於法音感到法喜充滿,就能獲得無量的福德,更何況是人呢?如果有人能夠對佛法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並且能夠持之以恆地信受奉行,那麼他所獲得的果報是無可計量的,必定是遠遠地超過這隻鳥所受的福德!」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十二——鳥聞比丘法生天品第五十二》
省思——
這個典故,讓我們對於「眾生皆有本具佛性」、都是未來佛,深具信心。鳥只因聽了比丘的誦經聲,最後一念專注、法喜,便感得生天的福報,更因此得道證果,何況是一位能自己誦持經典,並且持之以恆地落實解行的人呢?!
因此,我們要對自己的佛性、對佛法有信心,只要菩提道心不退,發長遠心地依教觀心,終有永離煩惱、自在解脫的一天。
女居士
在古印度有位女居士,是佛教的忠实信徒。她虽然没有出家当比丘尼,但对佛教的教义、法术十分精通,时时修炼钻研,是位功道高深的女居士,很有名望。
一天,女居士前往拘萨罗国游历,在迦旃延婆罗门的尼庵中的罗园里住下。
婆罗门尼的几位弟子外出化缘、拾柴回来,一进罗园,看见一位女居士端坐树下,面容祥和舒朗,心凝神注,一副安宁寂静、超然世俗的样子。弟子们很是惊叹佩服,赶紧上前施礼,恳请女居士赐教。
于是女居士便跟这几个年轻弟子侃侃而谈。她说古论今,讲法释道,还勉励她们潜心修研,必能获得真谛。
女居士讲得娓尾动听,句句透彻。几个弟子听得频频点头,心服口服,她们从来没听过这么中恳切实的教诲,这么高深而又平易的事理,都很庆幸自己有这么一个机遇,而且对女居士也就越发尊敬,越发感激。
弟子们听了教诲,依依不舍地辞别了女居士,背起柴禾,高高兴兴到庵中回婆罗门尼的话去了。
一见师傅,就争先恐后地抢着说:“师傅,咱们罗园里来了一位姓瞿昙的女居士,是位道法高强的人呀!她特别善于讲法说道,而且善解人意,句句话都能说到人心里去,切中我们糊涂迷惑的地方。真是像俗语中所说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哇!”
婆罗门尼见自己的徒弟们如此眉飞色舞地赞叹那个初来乍到的女居士,心中一动,就势吩咐道:“既然她这么深刻高强,这么值得你们讨教,那么,就替我去跟她说,请她明天到庵里来吃饭吧。”
弟子们一听,惊喜万分,这正是她们求之不得的事,高兴得差点儿叫出声来。一个腿快的弟子赶忙跑到罗园去传师傅的话。
女居士听了弟子传达过来的邀请后,依然平静地坐着,没起身,沉默不语。那个正在兴头上的弟子见女居士既不说去,也不说不去,虽然有点儿纳闷,但她心里是唯恐她不答应,所以也等不及女居士的回话,就兴冲冲地往庵里跑,回禀师傅说,女居士接受了邀请,明天准来。
第二天一早,婆罗门尼坐在正堂上,堂门敞开,远远地就看见女居士身穿素衣,手持钵盂,信步朝尼庵走来……
婆罗门尼叫弟子给女居士添了一个座位,然后就吩咐上菜开饭。一桌子的莱,招待客人可谓是够丰盛的了。可婆罗门尼只顾闷头白吃自喝,对女居士既不谦让,也不关照,似乎并没把她当做自己请来的贵客,谁也不敢多说多动。女居士也就自然要自己照顾自己了。
吃过饭,女居士起身出去洗漱净面,又把钵盂清洗干净,然后回到屋里,坐在为自己特设的位子上。再看婆罗门尼,舒舒服服,心满意足地挺了挺身子,穿着鞋侧卧在一张高高架起的床上,用衣角遮住头,摆出一副舒懒懈怠,漫不经心的姿态。她侧着头,平声慢气地问女居士:“我们有些不明白的事情想向你讨教讨教。我的弟子对你的口才、智慧盛赞不已呀,不知你是否有空为我们解答呢?”
看着婆罗门尼傲慢的样子,女居士平谈而和气地回答:“姐妹们有事要问,我尽力解答,何必如此客气呢。不过,恐怕今天不是时候吧?”。
说完,她便起身告辞。婆罗门尼只在床上欠了欠身,草草摆了个送客的姿态,目送着她出了门。弟子们不知师傅到底想于什么,都觉得很不自在,心里很不舒服。
第二天,弟子们外出去砍柴。归途中又去罗园听女居士讲道,回到庵中,又如实地回禀了师傅。婆罗门便又请女居士到庵中用饭,就这样一来二去,连请了四次饭。
到第五次,婆罗门尼终于开口说要请女居士来尼庵说法布道。可女居士还是当初的那句话——“还不是时候”。
婆罗门尼见几请不应,又不知女居士话中之意,很是着急。正所谓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她的渚位弟子倒是明白得很。
“咱们师傅初次见面就对女居士不恭不敬。礼数上怠慢不说,还打心眼里瞧不起人家。到如今师傅又想去向人家求法,人家能相信咱们是诚心实意的吗?是我们先失礼,先不真诚待人的呀!”
弟子们交头接耳,私下里议论纷纷,很快被婆罗门尼知道了。她自惭行秽,面有愧色,心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就更要去请她,而且一定真心真意地亲自恭请。
女居士见婆罗门尼亲自登门拜请,而且大有思过悔悟的歉意,终于接受了邀请,第六次来到了尼庵。
婆罗门尼备下各种各样的菜肴款待贵宾,盛情备至。吃****,婆罗门尼脱鞋端坐在一张低矮的床上,毕恭毕敬地对女居士说:“我有一些不懂的事想向姐姐您请教,不知能不能给指点指点?”
女居士答道:“今天是时候了,您尽管问吧。”
婆罗门尼松了一口气,问道:“为什么说一个人的苦和乐是由自己的言行决定的,又说一个人的苦和乐是由他人的行为决定的呢?还有,为什么说一个人的苦和乐既是由自己,又是由他人所决定的?又说一个人的苦和乐既不是由自己,也不是由他人所决定的呢?”。
“苦与乐是相反相生的呀。正是因为它们对立、矛盾,所以才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而且,苦与乐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此时为苦,彼时则为乐。没有苦,也就谈不上乐;没有乐,还有什么苦可言呢?”
“那么对一个生在世间的人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呢?”婆罗门尼又问。
“世上的事物都有因有果,而因与果都是包含在对苦和乐的追求之中,是由苦与乐的谁多谁寡,谁强谁弱所决定的。”
婆罗门尼紧接着追问:“我现在提问,您随意应答,毫无语塞、含糊之处。那么我再请问,您有眼吗?”
“有。”
“那么,有‘色相’吗?”
女居士回答道:“有!”
婆罗门尼又问:“是不是因眼识、眼触来接触外界事物,而感受苦乐或不苦不乐呢?”
“是这样的。”女居士这时也很感慨地说:“世间万物都是从其因缘而生苦乐啊!”
同时,她暗自赞许婆罗门尼对人生的苦与乐的悟性,又说道,“这正是佛的含义之一呀!”
婆罗门尼顿时开悟,整衣正服,合掌端坐,从此皈依佛门,终生致力于探求更深、更广的佛法道义。
捧沙供佛
「我們來造個塔吧,這邊搭座橋、那邊是城門……」王舍城路旁的沙堆中坐著兩個童子,用沙子堆出各式各樣的造型嬉戲著,甚至變化成飲食、器具,玩得不亦樂乎。這時,適逢佛陀帶領比丘們入城托缽乞食,眾僧們威儀庠序、安然徐步的風範讓城裡的百姓由衷讚歎,為首的世尊身相巍巍,自然散發出眾德齊備的光芒,猶如千日般地耀眼。
其中一位童子闍耶遠遠地就看見佛陀持缽朝自己的方向走來,瞬時被佛的莊嚴相好所吸引,心中升起恭敬供養的念頭。闍耶心想:「我要捧著自己所炒的麵食,放在他的缽中。」待世尊行經闍耶面前,闍耶捧著細沙向佛陀說:「這是剛剛炒好的乾糧,希望您能接受我的供養!」另一個名叫毗闍耶的童子也跟了過來,在旁合掌隨喜。闍耶誠懇發願,希望未來成為統理天下的國王,最後也能像世尊一樣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佛陀慈悲地接受他們的供養,並露出了微笑;佛陀的侍者阿難知道世尊若微笑,必有因緣在其中。阿難為釋眾疑而合掌向世尊請示,佛陀開示:「我今微笑非無因緣,你們看此二童子似在玩耍,以沙奉佛缽,卻不知一念至誠的功德勝過以散亂不淨心供養上妙美味。在我滅度後百年,此地將會誕生一位轉輪聖王,福德具足,統理南閻浮提。彼王族姓孔雀,名叫阿育,將以正法治化天下、安立眾生,並且廣造八萬四千佛塔,供養我的舍利,令人瞻禮獲福無量。阿育王就是這位捧沙童子的後身。」
佛陀指示阿難將缽中的沙遍灑於如來經行之處,為闍耶植下未來獲勝報的福德善根。阿難領受教化,即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法苑珠林?卷四十三》
省思——
佛滅後百年,印度史上真如佛陀記言,出現了大一統的孔雀王朝,第三代國王名為阿育,本是暴虐無道的國王,後為比丘度化成為虔誠的佛教護法,修建八萬四千座佛舍利塔,用正法教導人民清淨自心,持五戒、行十善,史中名為「正法阿育」。佛說一切世間皆是因緣所生之法,想要改變結果,一定要先轉化「因地」,有了善因,再配合善緣,才能真正成就善果。
毘舍離三十二子
佛陀時代,有一位名為毘舍離的婦人,不僅智慧出眾且具賢德,又十分敬信佛法,常恭請佛陀及其弟子來家中供養。當時的國王──波斯匿王,非常賞識她的賢明與智慧,因此以兄妹之名相稱。毘舍離生了三十二個兒子,個個相貌端正莊嚴、挺拔勇健,超絕群倫,所娶妻子皆是國中豪門賢俊的女兒,全國人因此對他們非常敬畏。
一天,毘舍離的小兒子騎著大象出門遊玩,在護城河的橋上,正巧遇到宰相的兒子從城外回來,兩人互不相讓。這時毘舍離的兒子瞋心大發,自恃豪健有力,即捉起宰相的兒子,連人帶車地丟進護城河中,摔得頭破血流,遍體鱗傷。宰相見到兒子被欺負,既生氣又懊惱,但因為對方是皇親國戚又身強力壯,所以敢怒不敢言,於是便暗自思惟了一個借刀殺人的毒計。
宰相知道毘舍離的兒子們,善於騎術,便用七寶做成三十二條上好的馬鞭,並將純鋼製成的軟劍暗藏在皮鞭中,然後親自送到毘舍離家中,對三十二人說:你們英勇善戰,身形威武,普通的皮鞭配不上你們。我特別為你們訂做這些上好皮鞭,以匹配你們的身份。毘舍離的每一個兒子看了都愛不釋手,從此鞭不離身。
當時國家法律規定,晉見國王時不可以攜帶武器。宰相見獻鞭之計已得逞,就在國王面前進讒言:「毘舍離的三十二個兒子想要謀反!」但國王不相信。一天宰相又對國王說:「這三十二人真的想圖謀造反,他們都隨身攜帶武器並藏在皮鞭內,而且他們個個身強力壯,勇猛無比,一人可抵千人,如果謀反,後果不堪設想!」國王這次相信了宰相的讒言,於是對三十二子說:「你們的皮鞭非常莊嚴,可以借我欣賞嗎?」不知情的三十二子獻上皮鞭之後,就此惹上殺身之禍!國王一看,果然鞭內暗藏武器。於是一日,在宮中置妥了殺人力士,便一一地將三十二子召集入宮。可憐的三十二子,就這樣含冤莫白地喪身失命。
三十二子被殺之後,國王將三十二子的頭顱砍下並包裹好,派人送到毘舍離家中。當天,毘舍離正準備供養佛陀及其弟子們,並不知道兒子們已遇害的消息;使者走後,毘舍離以為是國王送來的供僧之禮,正準備開啟,此時世尊卻說:「毘舍離,妳先不要打開,待供養完再看吧!」供養結束,佛陀便為毘舍離開示法要,說道:「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之物,本是無常、苦、空,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人生就像在火宅當中,受種種恩愛離別、煩惱無明層層糾葛之苦,世間的情愛沒什麼可值得留戀的,有智慧的人當急捨離。」毘舍離聞佛說法豁然開悟,即證得阿那含果。世尊離去以後,毘舍離打開盒子,看見盒中竟是三十二個兒子的頭顱,由於她心中已無愛欲的情念,所以並不悲惱,只是以平靜的語氣嘆道:「人生有生就有死,只是人們不能覺悟無常的道理,所以恩愛不能斷,始終沉淪於輪迴中。其實何苦如此呢?」
但三十二人妻子的親族聽聞此事非常憤怒,於是集合軍隊欲討伐暴虐無道的國王,為三十二子報仇,國王知道後,害怕地逃至精舍請求佛陀保護。阿難尊者得知此事,於是長跪合掌,請示世尊,以何因緣,國王會殺害毘舍離的三十二個兒子?世尊回答:「這不只是在今生才發生的事,久遠劫以來一直都是如此,我現在為你說明緣由,你要銘記在心。」
佛陀告訴阿難,久遠劫以前,有三十二人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共同偷了一頭牛,並牽著牛來到一個貧窮老婦人的住所,要求在她家殺牛並烹煮。老婦人不但沒有加以勸阻,而且高興地為他們準備殺牛及烹煮的器具。此時,牛突然跪下求饒,但眾人已被貪欲矇敝了良知,根本無絲毫憐憫之心。牛在將死之前發下毒願:「你們今日殺了我,未來我生生世世都要報這個仇!」眾人殺了牛,烹煮後與老婦人一起恣意享用,老婦人並高興地稱讚道:「比起過去曾來過我這裡的人,你們可算是對我最好的!」當時的牛,就是今日的波斯匿王;那時偷牛的人,就是今日毘舍離的三十二個兒子;老婦人就是現在的毘舍離。因為這個因緣,在五百世中,三十二人常為今日的波斯匿王所殺;而毘舍離由於當時歡喜幫助殺牛的緣故,在五百世中,常為三十二人的母親,飽嚐兒子被殺的甚深痛苦。但毘舍離今生值遇佛陀住世,因其常行供養、聽經聞法的功德,而證得道果,所以現在不再受此苦惱。
阿難合掌再問佛陀:「這三十二人又因何因緣而能得大富貴,豪健勇壯?」佛告訴阿難:在過去迦葉佛時代,有一老婦人,家中非常富有又敬信三寶,時常廣修種種供養。一日,她帶著上好的香油,準備塗飾佛塔,途中遇到三十二個人,於是請他們幫忙共同前去塗佛塔,修無上福報,三十二人聞言即歡喜同去。塗塔供養完畢,三十二個人為感恩老婦人讓他們修此大福德,便與老婦人齊心發願生生世世,生在富貴尊榮之家,常為母子,而且同值佛世,聞法證道果。所以在五百世中,皆一直生在尊貴之家為母子。當時的老婦人,即今的毘舍離;三十二人,就是今日的三十二個兒子。
在場的人聆聽完世尊開示,皆更加肯定因果的道理,也對世尊所說的法,歡喜奉行無有違背。
省思——
經云:「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緣果報之理,是天地間不變的真理,縱經蒼海桑田、物換星移,此理依舊是昭然若揭。所謂「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若能在因地修一切善,未來自然得善果,一切就是水到渠成。能依因果之理而行,人生步步都是踏實、光明!
毘閻婆佛授记释迦摩尼佛
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在伊羅拔河邊住著一群以擺渡為業的船師。一日,世尊帶領弟子們來到船師們所居住的聚落,想要藉由渡河的因緣,來度化這些船師。船師們見到清淨莊嚴的佛陀,個個滿懷歡喜,虔誠頂禮,並且請示佛陀:「不知世尊明日能否乘船渡水到我們的村子,接受大眾的供養?」佛陀慈悲應允後,村民們便開始整治崎嶇不平的道路,將路面的碎石除去,並且將環境打掃乾淨。接著,又豎立幢幡,以香水灑地,散種種妙花,並將船舫裝飾得非常莊嚴,以接待佛陀及眾比丘。
隔日,世尊帶領眾比丘來到河邊,乘船渡河到他們所居住的聚落。船師們等世尊及眾比丘坐定,便親自供養美味的飲食。供養完畢,船師們齊聚佛前,渴望能聆聽佛陀的開示;佛陀了然於心,於是為其宣說四諦法門。大眾聞已心開意解,有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者,亦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眾比丘見此供養及渡河因緣深感奇特,於是上前請示佛陀:「如來先世曾修何福,今日感得如此殊勝供養及渡水因緣?」佛陀慈悲地為大眾開示:「無量世以前,波羅奈國有佛名為毘閻婆。一日,毘閻婆佛帶領眾比丘遊行他國,教化眾生。行腳至河邊時,正巧一群帶著珍寶的商人也從他國來到這裡。商人們見佛相好莊嚴、六萬二千阿羅漢威儀庠序,為之攝受,發歡喜、敬信心,於是上前詢問佛陀:『請問佛陀是否要渡水呢?』佛即應允。於是,商人們歡喜地準備佳餚美食,供養佛陀及眾僧。在渡船的過程中,毘閻婆佛即為商人開示種種妙法,大眾聞已滿懷法喜,發菩提心。毘閻婆佛更為商主授記:『你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廣度眾生,無可限量。』」
世尊告訴比丘們:「當時的商主就是我,商人們即是今日的六萬二千阿羅漢。由於當時供養毘閻婆佛的功德,所以感得無量世中不墮惡趣,天上人中常受快樂,乃至於今日得成佛道,受人天的供養。」諸大比丘聞佛所說,皆信守教誨,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二》
省思——
果由因生,事待理成,自因自受,絲毫不爽。了知此理,更應深信因果,未來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欲感得良善的果報,就必須靠自己努力開創,將來一定光明無限!
贫女变皇后
過去,有一座名山「晝闇山」,由於山中有眾多賢聖僧眾隱居修道,所以諸方國土都爭相前來供養植福。
一日,諸方耆德長者浩浩蕩蕩攜供詣山,綿延的隊伍讓路旁以乞食為生的貧女驚歎、稱羨不已。她心想:長老們設會供養僧眾,我正可以順路乞食!於是一路隨行,也來到晝闇山中。當長者們施設素餚美饌,供養僧眾時,在一旁靜靜觀察的貧女不禁感傷落淚:
「這群富貴豪勢的長老耆德,前世修福,今生復作功德,福報轉增殊勝。而我,卑下窮困,前世未修,今生又無法修福,來世恐怕更加貧窮下賤……對了!上次我在糞坑裡,不是意外拾獲兩枚錢幣嗎?為避免乞不到食物時挨餓受凍,所以我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這兩枚錢幣。不如,拿來布施供養僧吧!就算一兩天挨餓也不致於餓死啊!」
貧女心意已決,在眾僧應供結束時,把握因緣恭敬地供養自己僅有的兩枚錢幣。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錢,卻是孤苦貧女所擁有的全部。
晝闇山中,當信眾布施後,通常由維那僧於信眾前祝願,然而貧女獻上兩枚破舊錢幣時,上座高僧示意維那僧,自己將親自為這名施主祝願。其餘未得道的下座僧,不禁東猜西疑:平常富貴人家布施重金稀珍,也由維那僧祝願,而這位貧女才供養區區兩枚錢幣,為什麼上座親自為她祝願?真是太奇怪了!
祝願事畢,上座高僧特地留下一半缽飯,分給瑟縮襤褸的貧女。大眾見上座禮遇這位貧女,也競相倣效,將自己的飲食分給她。貧女一下子獲得許多上等飲食,歡喜不已,認為方才的布施功德立刻感召如此福報,就心懷感恩與無比信心,擔著飲食離開晝闇山,走到都城大道旁的樹蔭下,心滿意足地進入了夢鄉。
此時,遠方傳來陣陣馬蹄聲,王室專屬占相師及使者一行人,奉命為國王尋訪合適的皇后人選,正風塵僕僕地行經此地。遙見此處黃雲遮蓋,占相師認為必有賢人,遂帶領眾人來此樹下。樹蔭謐靜、光影分寸不移,正守護樹下一名容貌潤澤,福德相好的女子。占相師立即對眾使者宣布:「這名女子福德具足,堪為皇后!」一覺醒來的貧女,在眾侍女簇擁下,香湯沐浴、華服披身,在千乘萬騎前導下,來到了王宮。
入宮後,深受國王喜愛、敬重的新皇后,反覆思惟:今日榮華富貴、尊豪恩愛,來自於發心布施眾僧兩枚錢幣。晝闇山中的眾僧,實在是我的大恩人!於是稟白國王:「妾原本身分微賤,是國王您提拔厚愛,才能有今天尊榮的地位,可否應允我報答晝闇山賢聖僧眾的恩德呢?」國王欣然答應。
於是,皇后帶領大眾、車隊,滿載飲食珍寶,供養眾僧。然而,這次維那僧依例祝願時,上座高僧僅默然而聽,沒有任何表示。其餘下座僧眾又紛紛驚怪:太奇怪了!先前布施兩枚錢幣的貧女,受上座親自祝願;這次皇后親載稀世珍寶供養,竟似不見不聞!
之後,皇后不解地問:「往昔我貧窮的時候,布施區區兩錢,大德親自為我祝願,為何今日前來供養奇珍異寶,反而不賜片言?」
「佛法注重的不是珍寶,而是一念真誠的善心。皇后您以往雖只布施兩錢,心念純善殊勝,今日雖大施珍寶,卻存我慢心,因此我不親自為您祝願。」上座高僧正色地為皇后如此開示後,又繼續轉對年少僧眾說:「大眾當深解自己出家的這念心才是!」在場僧眾,個個聽聞,發大慚愧,至誠懺悔,全部證得初果。而皇后聽了上座高僧開示,一方面感到慚愧,一方面也因明瞭布施的真義而法喜充滿,亦證初果。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四》
省思——
布施,貴在真誠恭敬,不在於事上的質量多寡。所謂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業障,增長一分福德和智慧;有十分恭敬心,就能消除十分業障,增長十分福德和智慧。藉由事上的布施,捨去心中的慳貪,增長為他、利他的清淨心,便能獲福無量。而人天福報終有窮盡的時候,所以,進一步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布施後,觀一切法皆是緣起性空,沒有布施的人、接受布施的對象及所施的財物,三輪體空,一切銷歸自性。如此自性清淨無染,本具的智慧功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才是布施波羅蜜的真實意義。
貧女施燈
貧女施燈的故事,是大家所熟悉的,難行能行的布施,深深感動了許多人。
一無所有的貧女難陀,生活總是在衣衫襤褸、飢寒交迫中度過,貧乏困頓的命運,使她必須藉著乞討過生活,生命對她而言,只有卑微與貧賤,以及毫無希望的明天。然而,一個因緣改變了她……。
那天,在蕭颯的寒風中,難陀用抖擻的雙手乞討了整日,終於得到了一文錢,這是她用來裹腹支撐生命的唯一。
但是,燃燈供佛的消息,震憾了她的心!目睹舍衛城的王臣百姓,虔誠的用種種名貴香油、精製華燈點燃光明供養佛陀,貧女不禁心生讚歎:「佛陀住世多麼希有難得啊!」此時,點燈供佛的心願,就像一株幼苗快速的在她心中生長起來。「多麼令人慚愧啊!因為過去少植善因,所以今生如此貧窮困苦,即使想要供佛,都是那麼的窘迫匱乏。」她握緊手中僅有的一文錢;並不是不知道,如果沒有這文錢,今夜註定又要在飢餓中度過寒夜,但是她想點燈供佛的願心卻是如此堅定、義無反顧。
這微薄的一文錢,只能買最粗糙、最少量的油,但是難陀至誠恭敬的心卻比燈還光明。賣油的老販見她食不得飽,卻願意為了點燈供佛而忍耐飢寒,心中深受感動,不禁多加了幾倍的油,助成了她的心願。
黑夜來臨了!上至王宮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以至誠的心點燃供佛的燈;如同一條光明的河流,照亮著舍衛城。貧女難陀也在人群中,恭敬的點起油燈。
當微弱的燈火點燃在黑夜中,卑微的生命彷彿也隨著燈光而改變,難陀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富足與安樂。在長跪供養佛陀時,難陀想到自己的貧窮苦難,更想到所有在闇夜流轉的眾生,心中許下心願:「願此光明照徹十方,令一切有情皆得出離生死苦海,得無上大樂!」
隨著黎明到來,不可思議的事情卻發生了!不論再珍貴的油燈,都耐不住長夜而油盡燈枯,所有的燈火都已燃盡,或被目蓮尊者吹熄。唯有貧女的燈,縱使傾最大的神通也無法熄滅,目蓮尊者簡直驚訝極了!是誰點燃的燈火?即使傾聲聞聖者的智慧神通亦不能熄滅!
「目蓮,供養這盞燈的主人,發了救度眾生的大願。即使引取四大海水來灌注,也無法將之熄滅。這是一盞用至誠大願點燃的燈,由於至誠懇切,所以燈明無盡。」佛陀指著貧女的燈,微笑著解開目連尊者的疑惑。
此時,難陀再度來到精舍,虔誠恭敬地頂禮佛陀。佛陀知貧女發了無上道心,便為之說法,並授記說:「二十劫後,你將得作佛,廣度眾生,名號燈光,具足十號。」感動的淚水自貧女的眼角緩緩滑落,想到佛陀住世的難遭難遇,貧女即刻長跪合掌,祈求佛陀准許她剃度出家。之後,她精進修持,成為德行高潔、受人景仰的比丘尼。
省思——
安定富足的生活,或許難以想像貧女施燈的無畏與堅定;但我們卻願意發願在生活中日日施燈,即使是最貧乏困頓的時候,都要難行能行,布施、供養、禮敬一切眾生,如同燃燈供養諸佛的心,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每天清晨不論再怎麼煩惱,也願意對週遭的人,微笑祝願,只為相信有人比我更需要施予微笑的鼓勵。生活,雖然有著這麼沉重的壓力,但我仍願意盡力的幫助,因為相信有人比我更需要,關懷與溫暖……。即使在最糟的時候,還是願意為別人付出,只因為相信別人比我更重要,是一份看重眾生的心,一份用心燈恭敬供養未來諸佛的願心。
人生是一種實踐的過程,當我們擁有什麼樣的心,便擁有什麼樣的人生。一株含容廣大的樹根,會長出枝葉繁茂的樹蔭庇蔭行人;一顆能施予的心,能為別人點燃無盡光明;一份看重眾生的心,不需等待時節因緣才能實踐,我們用什麼心來實踐佛法,便有怎樣的身行與言語。力行慈悲與智慧,將如同燈的光明,遍照十方無有障礙。
贫穷施毯
舍衛城中,有一位虔誠且富有的須達長者,為了祈請佛陀至國內弘法,讓國人也能聆聽佛陀的開示,以誠心感動祇陀太子,共同捐獻園林,建造精舍、僧房,成就「祇樹給孤獨園」。須達長者了知佛法真理,不僅廣行布施、救濟貧困,更勸化大眾廣修供養,增長福德。
當時,波斯匿王知道須達長者的懿行後,由衷地感動,心想:「須達長者身為一介平民,都能如此行善積福,勸化大眾,而我身為一國之君,更應身體力行,教化我的子民,讓他們也能廣行布施、捨離慳貪,累積福德。」
於是,波斯匿王到國內各處,廣為宣說布施供養不可思議的功德,並向人乞索物品。一天,波斯匿王遇到一位貧窮潦倒的人,這個窮人唯一擁有的財物就是一條布毯。他聽了波斯匿王的殷切勸修,深深有所體悟,於是至誠地將布毯呈給波斯匿王,再由波斯匿王將此布毯轉供養佛陀。
後來,窮人壽命已盡,因供養布毯的因緣,投生至天上。天人為了感念佛陀的恩德,特地前來供養佛陀,並且禮拜請法。佛陀法音宣流,天人當下契入法義,證得須陀洹果。眾比丘見其因緣殊勝,於是請示佛陀:「這位天人,以何因緣得生天界?」佛陀說:「他過去生雖貧窮困苦,遇到波斯匿王勸化,仍將僅有的一條布毯供養佛陀,故能以此善因得生天道,種下今日聞法證果的因緣。」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七》
省思——
於順境之中學佛,猶如光明再添光明;於逆境之中學佛,則能帶領我們從黑暗步向光明的未來。佛法如暗夜明燈,引導我們渡過煩惱長河,直抵涅槃彼岸,只要我們深信因果,如實修行,廣行六度,必能開創光明美好的人生。
貧窮布施
釋迦牟尼佛有一次在靜坐時,
看見一對七世都貧窮,名叫須達的夫婦。
他們這一世更貧窮,住的是黑洞洞的茅棚,
每天在垃圾堆裏尋找果皮或其他腐爛的食物,
以維持生命。
須達夫婦有一天在垃圾堆裏,意外地撿到一塊牛頭旃檀。
牛頭旃檀是一種非常名貴的香木,
它所燃燒的香氣在十五里外仍然清香可聞,
世間上任何的香氣都無法跟它媲美。
夫婦倆撿到這塊珍貴的寶貝,非常的高興,
就用牛頭旃檀,換來了三碗白米,
因為他們這一生當中還不曾吃過米飯。
時近中午,
夫婦倆就決定把第一碗米下鍋,一嚐米飯的滋味。
就在這個時候,
佛對舍利弗說,須達夫婦已貧窮了七世,
現在因緣成熟了,要舍利弗去度化他們,改變他們貧窮的命運。
於是舍利弗就到須達家化緣去了。
須達夫婦見到舍利弗尊者來化緣,非常的興奮,
夫婦倆也自知過去未曾修福德,所以今日才落得如此窮困不堪,
今天佛的大弟子來化緣,正是供養種福德的大好機會,
千萬不可錯失,
就將第一碗米煮成的飯恭敬地供養舍利弗尊者。
供養了舍利弗後,夫婦倆又將第二碗米下鍋,
二人正準備要食用時,佛又叫迦葉尊者前去化緣。
夫婦倆見是佛的首座弟子來化緣,
又很恭敬地將第二碗米飯供養了迦葉尊者。
須達夫婦供養了兩位尊者後,
心裏既歡喜又舒坦地將第三碗米下鍋,
準備好好享受生平第一次的美味佳餚。
飯剛煮熟,佛陀已出現在須達家,
夫婦倆見佛親自來化緣,這種曠劫難逢的機會,
即使要挨餓一整天也值得,
於是真誠恭敬地將第三碗米飯供養了佛陀。
佛見須達夫婦一片真誠,看著須達夫婦說:
「一切罪滅盡,百寶從地生。」
剎時須達所住的茅棚充滿了金銀財寶。
此時,須達夫婦也心解意開,得了淨法眼藏。
夫婦倆看了看滿屋子的金銀財寶,心想:
「縱是華廈千間,夜眠還是八尺,如果失眠的話,恐怕連八尺都無法受用呢!唯有修行才是究竟。」
於是央求佛陀收他們為弟子。
佛就為他們說四諦法門,
須達夫婦因而悟道、證果。
所以供養的功德真是不可思議呀!
省思——
所謂「貧窮布施難」,當我們有能力時,如果都無法深信因果,真心供養三寶,那麼貧窮的時候又怎麼做得到呢?
婆持加長者嗔恚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城中有一長者,名叫婆持加,他常起瞋恚,亂發脾氣,所以沒有人喜歡親近他。不過,婆持加卻對外道非常地崇信與恭敬。
後來,婆持加生了一場重病,沒有人願意來探視他,照顧他的飲食、湯藥。婆持加奄奄一息地躺在床榻上,心想:「若有人能醫好我的病,我將竭盡壽命,盡心地供養他。」就在婆持加輾轉思惟之際,突然想到人們常讚歎佛陀是大醫王,任何煩惱病痛都能醫治,心想此時唯有世尊能救得了自己。所以婆持加以殷重渴仰之心,希望能到精舍求見佛陀。
悲愍度眾的世尊,時時以神通力觀察眾生,若有受苦者,即前往救拔,為其說法解惱,令其歡喜;若墮三塗惡道者,則施設方便,化導拔濟,令其超生人天,得道證果。此時,佛陀觀察到婆持加長者為病所困,身心俱苦卻無人照料,於是放大光明,遍照婆持加全身。在佛光普照下,婆持加感到身心清涼,頓時省悟這必是佛陀的慈悲力加持所致,喜不自勝,於是以至誠感恩心頂禮,發願皈依佛陀座下。
佛陀知道婆持加度化因緣已經成熟,於是前往長者家中。婆持加見到世尊突然造訪,非常驚訝,立刻從床上起來恭迎如來。佛陀坐定後,問婆持加:「今日你所受的苦痛中,何處最劇?」長者恭敬地回答:「世尊,我今身心俱受苦惱,片刻難安。」佛自念言:「我從曠劫以來,修大悲願行,誓當療癒眾生身心苦惱。」此時,天帝釋提桓因已然覺知佛陀心意,即往人煙罕至的香山,採拾珍貴難得的白乳藥草,現身供養世尊。佛陀得到此藥後,立即給婆持加服用;長者服用後,身心一切病苦頓時消除,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對佛陀亦生起恭敬、信受之心。
後來,婆持加準備了上等美味餚膳,前往給孤獨園齋僧;齋畢,亦供養價值百千兩金的上好袈裟予佛陀及大比丘眾。最後,婆持加發廣大願心:「願以此供養功德回向來世,願我也能像今日佛陀治癒我身心病苦,療癒一切眾生苦惱,令其身心安樂!」
婆持加發願完,佛陀露出了微笑,並以大神通力從口中發出五色祥光,繞佛三匝後,還從頂入。這時,阿難尊者上前合掌請示佛陀:「尊貴的世尊,諸佛如來威儀莊重,從不隨意微笑,今日何故破顏微笑?懇請世尊為我們開示其中的因緣。」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阿難,婆持加長者因其病癒,廣設珍饈,供養我及諸大比丘。來世他將成就佛道,亦號『釋迦牟尼』,廣度眾生,不可限量。我因見此因緣,甚感欣慰,所以破顏微笑。」此時諸大比丘們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一》
省思——
婆持加因生性瞋恚,即使身染重病,也無人願意照料,致使身心俱受苦惱。然而因一念懺悔,感得佛陀慈悲救拔,對佛法生敬信心。《佛遺教經》云:「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修行之人,豈能不引以為鑑,勿縱瞋恚,損害道業!
婆竭多尊者
定光佛入滅後的末法時期,有位窮人因無一技之長,只好賣柴維生。
一天,窮人前往沼澤區撿柴時,遠遠地看見一座雄偉的塔矗立於前方,於是他快步地走向塔邊,想要瞻禮佛塔。然而,當滿懷歡喜的窮人走近塔前,卻只見四周荊棘叢生,狼狐鳥獸到處棲止,整座佛塔杳無人跡,甚為淒涼。
見到定光佛的舍利無人供養,佛塔無人照料,窮人心中十分感嘆。於是他馬上挽起衣袖,開始鋤草,並將佛塔四周打掃得煥然一新。看著清淨莊嚴的佛塔,窮人歡喜地繞塔八匝,並且頂禮佛塔後才行離去。
因為這樣的功德,窮人命終後生至光音天中,居住於光明晃耀的七寶宮殿。天壽享盡,更於天上人間往返百回,於九十劫中不墮惡道。或投生為轉輪聖王,統領天下;或生於國王、長者等富貴人家,財富無量。不僅相貌端嚴,人見歡喜,所到之處道路自淨、天雨寶花。
釋迦牟尼佛出世時,這位窮人值遇佛陀,於是捨棄人間榮華富貴,毅然出家修行,最後證得阿羅漢果。這人就是婆竭多尊者。
典故摘自:《法苑珠林?卷三十八》
省思——
古人以「福」與「善行」同義。佛法中也明確地指出:所謂「善行」,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行。所謂積德得福,長樂無窮。一如《六祖壇經》云:「不離自性即是福田」,以至誠清淨供養之心灑掃、頂禮佛塔,即是布施身口意三業,種最上福田。所得之福即為究竟清淨安樂之德。福不異德,直心布施的當下,福德即自具足。
婆羅門寻子
佛陀時代,有位婆羅門,年邁得子。對於這位獨生子,婆羅門甚是愛憐,照顧得無微不至,一心希望聰慧的兒子繼承家業,光宗耀祖。可惜好景不常,這孩子在七歲時因病驟逝。老婆羅門傷心欲絕,連續數日都伏在孩子的屍身上痛哭,最後因難以承受而暈厥,當甦醒時,親友們都勸他要將獨子安葬,但老婆羅門萬般不捨,親友們只好不顧他的阻止,合力將往生的獨子埋於城外。
晝夜思念愛子的婆羅門,一日突然心生一計──
「我這樣哭泣流淚也無法喚回孩子的生命呀!不如趁現在前往閻羅王所,向閻羅王乞回兒子的性命吧!」心意已決的婆羅門不顧親人的勸阻,齋戒沐浴後就動身前往獄所。
婆羅門一路上馬不停蹄,拚命趕路,逢人便問如何才能到達獄所。行經數千里路之後,來到一座深山中,好不容易遇到一群梵志,婆羅門趕忙趨前問道:「各位耆德啊!您們可知如何到達獄所嗎?我的兒子聰明伶俐,不幸卻在幾天前被病魔奪走了生命。我希望能趕到閻王所,向閻王乞回兒命。」梵志們聽到他的要求,悲愍地回答:「大德呀!閻王獄所不是活著的人所能到達的地方。不過,如果您執意要去,向此西行四百里有一條大河,河中的城是諸天仙行經人間停宿的地方。再過幾天閻王將經過那座城,您只要嚴守淨戒,必能如願見到閻王!」老婆羅門謝過他們的指點,又開始千里迢迢的路程。
歷經千辛萬苦後,老婆羅門終於如願抵達目的地。閻王被老婆羅門的誠心所感動,便要守門人帶婆羅門入城。一見到閻王,婆羅門立即跪下,叩頭如搗,涕淚悲泣地哀求閻王:「閻王!我年邁得子,本來希望此孩兒能繼承家業,無奈他才年滿七歲便因病往生。懇求大王,發慈悲心,把兒子還給我吧!」閻王聽了婆羅門的要求,含笑指著東邊說:「你的兒子現在在東園玩耍,如果他願意,你就可以帶他回去!」婆羅門聽後欣喜至極,立刻直朝東園奔去。
東園裡花果茂盛,流泉潺潺,孩童的嬉笑聲此起彼落。婆羅門抵達東園,一眼就看見昔日的獨子,正在林間與玩伴們嬉戲。於是馬上衝過去,抱住男孩說道:「我因為思念你的緣故,每天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你難道不想念父母嗎?」不料這男孩用力推開老婆羅門,並正色說:「你這不明世理的愚癡老翁,我只是暫時寄住在你家,所以被稱為你的兒子。現在我在這裡已另有父母,你還是打消妄想,早點回去吧!」說完就轉身離開,留下老婆羅門滿臉驚愕,悵然離去。
滿懷悲痛的老婆羅門,心想:曾聽人說佛陀有大智慧,無事不知曉,相信他必能解答我心中的疑惑。於是他繼續動身前往舍衛城的祇園精舍,到了精舍,婆羅門恭敬地頂禮佛陀後問說:「世尊!我在閻王的獄所見到我已死去的兒子。我原本滿心歡喜地希望帶孩子回家,沒想到兒子恩斷義絕,非但說他自己只是寄住我家,還訶斥我為愚癡老翁。佛陀啊!究竟是什麼原因,竟使我兒子不顧父子之情呢?」
佛陀聽完老婆羅門的陳述後,開示道:「你真的是愚迷無知啊!一個人來到世上,只是暫時的因緣聚合,故有夫妻、父子之名。這樣的關係就如同寄居一處的旅人們般,不久便會離散,展開各自的旅程。眾生因為迷惑,將非我當做我,將非我擁有,妄認為我所擁有,因而沉淪於永無止盡的生死輪迴當中,始終無法認清真實的自己!而有智慧的人能夠滅除恩愛的欲求,精進修行,達到生死永脫的境界,這才是真正的自在。」婆羅門聽了佛陀的開示,頓時心開意解,即請求佛陀允許他出家修行。佛陀慈悲答應,才說完「善來比丘」,婆羅門的鬚髮立刻自然落下,身上的衣服也化成袈裟,成為一位威儀具足的比丘。這位比丘專注思惟佛陀的開示,不一會兒即斷除所有煩惱,成就阿羅漢的果位。
省思——
一般人認為深情歷久不渝,然而到了生死交關之時,卻又只能各自高飛。不明白真理的人在當中沉陷、無奈、傷感,為情所縛,無法自拔。但明白真理的人就能透達幻滅的真相。「如人隨路行,中道暫相逢,須臾各分析,乖理本自然,合會暫成親,隨緣理自分,深達親假合,不應生憂悲。」了知無常,則能捨去對情愛的貪著,時時刻刻善護念自己的本心本性,最終必能得到究竟解脫的安樂。
破戒之后
世尊佛在世时,有一个女子出家修道,修习多年,得到六神通,获得无穷的力量,最后得到罗汉果。
一天,得到罗汉果的比丘尼,到城中的贵妇人家中,用出家人之语,劝说身分高贵的妇人们出家,众贵妇人回答说:“我们这些人年轻俊美,姿容艳丽,很难持戒。如果我们出家,耐不住寂寞孤独,恐怕就会破戒,而一旦破戒,也就堕入地狱中,受到各种惩罚,这怎么可以呢?”
比丘尼见她们有所顾虑,就说:“破戒就破戒,也没什么,只要坚定出家;入地狱就入地狱,转世仍可以从地狱中出来。一切都有因缘所定。”
贵妇人听此言,都笑着说道:“愿听详细。”
比丘尼就说:“我的前世,是一个戏女,穿各种美丽的衣服,说各种各样的戏中话。有时穿着比丘尼的衣服,戏笑一番,供人观看,因为这种缘故,那时迦叶佛就劝说我出家为尼。迦叶佛当时是一个比丘尼,然而,她自认为出身高贵,容貌端正,骄气傲慢,就破了禁戒,所以堕到地狱里,先被鞭挞,又被锤子击身……受到了种种惩罚。后来,他随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得到阿罗汉道。所以,虽然先有破戒之事,但后学法修道也能得道果。“又有一次,佛祖在寺里讲法时,有一个婆罗门喝醉了,带着醉意来到佛的住处,对佛说他要出家当比丘。佛祖答应了他的请求,就让侍者阿难为他剃发,穿上法衣,出家当了比丘。“过了多时,醉汉渐渐醒了,他慢慢睁开双眼,见自己在佛的住处,先吃了一惊,随即又看见自己身穿法衣,摸摸头也光了,感到惊骇恐怖,转身就走开了。
“众比丘见此,就问佛祖:‘佛祖,为什么要答应这个醉汉出家的要求呢?他本无此心,现在又逃到世俗中去了’。”
“佛祖回答道:‘这个婆罗门,在以往的无数劫中,都没有产生过出家的心思,现在,他因为喝醉了酒的缘故,微有一点儿出家求道之心了。因为有了这种因缘,他以后一定能够出家得道。”’
比丘尼说到这里,看了众贵妇人一眼,又接着说:“像这样种种因缘,说明出家的好处,功德没有限量。因此,在凡俗中虽持五戒,但终究没有出家的功德大啊!”
破戒的舍衛國人
天色已晚。
燈光下,來客端正而年輕的面龐透露著遠行的疲憊。
主人關切地詢問陌生人:
「年輕人啊,怎麼會大老遠來到這裏?」
來客回答:
「我是舍衛國人。在我們的城內,不論男女老幼,都尊奉佛法,持守五戒、廣行十善。然而,我在一次拜訪昔日同窗的因緣下,無法婉拒對方家人殷勤勸酒,於是喝酒破戒。父母知道我毀犯佛戒,又違逆兩位老人家的諄諄教誨,所以,把我趕出家門……。我能在這裡借宿一宿嗎?」
主人欣然同意,來客也就住了下來。
事實上,這戶人家並不尋常,
好客的主人長久以來侍奉三位鬼神,
經年累月,即使散盡家財,也依舊虔誠如初。
鬼神為報答主人的恩德,
遂盜取國庫裏的珍稀寶物,搬運到庭院裏,歸主人享用。
收留來客的這一晚,
主人正忙著打點飯食祭拜鬼神,以表示謝意。
這些事,來客自然是毫不知情。
夜半時分,月亮高懸天際,鬼神依約來接受祭祀。
還沒踏入大門,
一見來客正在客房中休息,就驚慌失措狂奔而去。
「各位大神,請留步!怎麼轉身就走?」
主人又是跪拜又是追趕,氣喘吁吁的問道。
誰知,鬼神們也上氣不接下氣,驚恐的回答:
「你貴客光臨,我們那能越雷池一步?」
說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天亮了。
一邊用早齋,主人一邊將昨夜的情況一五一十告訴來客,想知道鬼神畏懼來客的原因。
來客笑答:
「我雖然破酒戒,尚守其他四戒,天神衛護,自然鬼神不敢有所侵犯!」
主人聞言,立刻請問三皈五戒的含義,
來客歡喜地為他一一說明,並告訴主人,
舍衛國中有佛住世,可以前去親近供養並求受三皈五戒。
於是,主人收拾行李,當天就動身啟程。
這一路走來實在不輕鬆,眼見天色不早,但一路上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只有不遠處孤伶伶的一戶人家,主人決定叩門請求收容。
門咦地一聲打開了,是一名貌美少婦,婦人一開口便拒絕:
「我的丈夫是噉人鬼,這裡很危險的,你快點走吧!」
主人想起「三皈五戒」的妙用,情急之下便稱說:「我受了三皈五戒,沒什麼好害怕的!」硬是住了下來。
少婦確實有說不出口的苦衷,
她本是良家婦女,卻被噉人鬼強擄到此處,結為夫婦。
但是,這天,噉人鬼丈夫竟一夜未歸,
少婦甚是意外,但也不便多說,次日,默默送主人出門。
主人環顧四周,大驚失色:
一地盡是碎散的屍骨!
而且,處處可見啃食過的痕跡!
「真是後悔啊!」
假如留在家裏,過豐衣足食的太平日子,根本不會遇上這種恐怖的怪事。
但是,被少婦的美貌所吸引,貪染不捨,於是起了邪念:
「不如順便帶走這名少婦,遠離這個陰森駭人的地方,打道回府!」
念頭一動,主人又開口要求再留宿一晚……
少婦喃喃說道:
「也許真如你說的,受了三皈五戒就有善神守護,昨晚真是幸運,但是你必定逃不過今夜,我丈夫就要回來了,你還是趕快走吧!」
主人不但不相信少婦的警告,連戒律都置之腦後。
然而,護戒善神也在主人心起惡念這當下一個接一個離去,
一但失去戒神的衛護,噉人鬼立刻衝進家門。
千鈞一髮之際,少婦將主人藏到一口大甕裏。
狼狽步入家門的噉人鬼,敏銳地嗅出滿室新鮮的人肉味,立刻問道:
「妳那來的人肉?」
少婦故作鎮靜,緩緩回答道:
「我足不出戶,那來什麼人肉?你昨晚怎麼沒回來?去那兒了?」
「妳還問?就是因為妳留佛弟子過夜,護戒神把我趕到四十里外的地方,都是妳害的!」鬼嘟噥著抱怨起來。
躲在甕中的主人聽到這裏,已經六神無主,渾身發抖,把三皈五戒忘得一乾二淨。
少婦也不反駁,再度開口:
「那就算是如此,你怎麼空手而還?」
「被戒神驅趕,又露宿荒郊野外,受這麼大的刺激,心神不寧,那來多餘的精力去找人肉?」鬼覺得少婦不體貼,開始生悶氣。
少婦不理會鬼的情緒,試探性地問:
「什麼是佛戒啊?」
「妳別再問東問西,我餓死了,趕快把人肉端上來再說!這佛戒是無上真實的戒,我那敢隨便說?」
「你說說看嘛!說完我就把肉送上來。」禁不起少婦再三央求,鬼便將五戒一一說出。
噉人鬼每誦一戒,聰明的少婦和甕中的主人就誠心受持一戒,
等鬼誦完,二人均已正心皈依三寶、信受五戒了。
天帝釋知道二人真心向佛,馬上派遣五十名善神保護他們。
這樣一來,鬼馬上又疾走他方,轉眼不見蹤影。
二人明白逃過劫難,決定一起動身前往舍衛國覲見佛陀;
在路上,遇到四百九十八位旅人,
彼此打過招呼之後,方知一行人剛從佛身旁離開。
「佛說的經教,我們實在聽不懂,只好各自回家。你們呢?」
二人把上述奇遇詳加敘述之後,強調鬼神對戒行清高的人十分敬畏。
眾旅人聆聽完,對佛法充滿信心,決定一起回去覲見佛陀。
於是,這五百人,見佛、聽法、出家,斷除所有煩惱,同證阿羅漢果。
省思——
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
佛陀親制的戒法,近能保護佛弟子,消災解厄、遇難呈祥;遠能作為清淨三業、得道證果的基石。受持戒律,頂戴奉持,真心敬信三寶,功德果報如是殊勝、不可思議。除了自身持戒清淨,更能轉勸親友、同事一起學佛、持戒,不但自己獲益,也能福佑他人。戒法能真實利益人生,值得每個人學習、受持、推廣
僕人
有一戶大富人家,養雇了許多僕人,
每一位都想討主人的歡心,每當看見主人往地上吐口水,
個個爭先恐後地用腳去抹拭。
其中有一人動作不太敏捷,常常撲個空。
有一次,他看到主人的嘴角一噘,
好像要吐口水的樣子,便二話不說,抬起腳向主人踢去。
主人挨了一腳,氣極敗壞地問:
「蠢才,你想造反嗎?為什麼踢我的嘴?」
僕人唯唯諾諾地說:「主人,我是好意,豈敢造反?」
主人說:「如果不是要造反,你幹嘛這樣做?」
僕人回答:「主人,您每次吐口水時,我都很想幫您揩去。可是您的口水剛一落地,大家就爭上前去,老是輪不到我,所以就趁還在您嘴裏時搶先一步。」
省思——
急進的人,唯恐失利,倉皇行事;
遲緩的人,行事緩慢,敷衍了事。
不是操之過急,便是失之過緩,該如何拿捏分寸呢?
菩提樹神
悉達多太子經過六年的苦行,漸漸明白苦行並不能令自己解脫。執著身苦,意味著自己還不能忘卻身體;以為身苦才是修行,這也是執著與分別;真正的道是應該超越苦樂兩邊、超越一切的,這念心不能超越一切,又如何解脫?
於是,悉達多太子放棄了苦行的生活。在尼連禪河邊接受牧羊女的供養,恢復了氣力後,走到山邊的一處樹林裡,看見一棵枝葉繁茂的菩提樹,決定在這棵樹下繼續打坐,並且堅定的發願,若不成就正等正覺誓不起坐!
當太子發出這樣的大願時,身心都充滿了光明和希望,就連樹林裡的眾生們也都感受到無比安穩喜樂。最歡喜的莫過於菩提樹神,想到能護持太子在樹下用功,「這是何等難得的殊榮啊!」
樹神以至誠歡喜的心散開頂上的髮髻,解下身上的瓔珞,恭敬的供養於太子座前,並且五體投地的禮拜。菩提樹神與他的眾多眷屬們,在太子祥和的光明當中,也發了大願,要寸步不離地護守著太子成就他的道業。菩提樹神將枝葉交叉分布,濃濃密密的交織成如寶網一樣,既可以遮住酷陽,又能防止大雨打在太子的身上。白天,他輕柔的搖擺細枝,讓微風驅走熱惱;晚上,他垂下茂密的枝葉,讓涼風透過枝葉成為和風。菩提樹神以自己的細心,歡歡喜喜的守護著禪坐中的太子。
樹林裡大大小小的樹神,好奇地從各處現身,都來到菩提樹這裡,他們問菩提樹神:
「在樹下打坐的人到底是誰啊?他是這麼樣的安詳,這麼樣的端嚴,就是天上的梵王也沒有他這般相好莊嚴,令人心生歡喜,令人由衷的讚歎。在他和煦的光明當中,讓我們生出清淨安定的感覺!」
「他是悉達多太子,太子為了利益眾生,生生世世都是以慈悲、平等之心對待一切眾生,並且累劫精進修行;如今已屆滿三大阿僧祇劫,今世將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為無量無邊的眾生指出一條究竟解脫的大道。他將是三界的導師,人天當中至尊至貴的覺者啊!」
「啊!難怪我們一靠近他就感受到身心安定!我們趕快去告訴大家,把握這稀有難得的因緣,一起來供養這位大覺者!」
樹神、眾生們各各奔相走告,樹林裡的飛禽走獸、乃至微小的蟲蟻,都來圍繞在太子座前禮拜、供養。他們靜悄悄的、默不出聲,深怕打擾了太子的修行,在下半夜將破曉前,太子終於體證到中道實相的理體,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整座樹林悄然無聲、萬籟靜寂。悉達多太子知道這些眾生護持自己的心意。「是的,即使是小小的蟲蟻,牠們也有覺性,有牠們自己的感受;可悲的是,牠們常常面臨死亡的威脅,雖然知道畏懼、恐怖,卻又無從選擇。如何才能使牠們免於輪迴的痛苦呢?如何才能讓一切眾生脫離煩惱的桎梏,得到永遠的安樂呢?」悉達多太子沈靜、專注的思維著。
菩提樹下的悉達多太子,在甚深的禪定當中;他知道久遠世以來,自己曾經在不同的眾生界中;早先,自己也曾犯有過失,但是後來,發願世世行菩薩道,以幫助眾生為志業,從幫助大眾當中,自己得到了處理事情的智慧。他也知道眾生在輪迴當中,曾互為親屬、師生,隔世卻又互相殺害、互相噉食而不自知……。悉達多太子思維著,眾生也可以像我一樣從煩惱和生死當中解脫啊,只要他們不再陷入種種妄想、分別和執著的泥淖當中就可以了。是的,我必須把這個真實的道理傳播給有心追求真理、並且願意努力的人!
菩提樹神恭敬的合掌,仰望著已成就大覺世尊、三界導師悉達多太子,「大覺尊者!我也要追求這宇宙的真理。我要盡最大的力量,護持每一位發心求無上菩提的行者,直到他們都能圓成佛道!」菩提樹神靜靜的在心裡發了恢宏的大願,以願供佛……。
省思——
菩提樹神由於過去累積的善根福德,當他知道悉達多太子將要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不僅把握殊勝難得的機會,頂戴供養;並且發廣大心護持一切行者成就道業。因為行者的道業成就了,聖人住世,眾生得度的因緣便成就了,如此,自利利他悉皆圓滿。
普达王
佛陀時代有一位普達王,每逢六齋日便奉持八關齋戒,並至高台遙向佛陀所在的方向頂禮。但他的臣子們從未聽過八關齋戒,更不知有聖者佛陀的存在,對於國王這樣的舉動,感到非常怪異,私底下議論紛紛。
眾人雖然議論紛紛,卻無人敢當面向普達王提起。一日國王到城中巡視,見到遠處一位比丘,便向他頂禮供養。這位比丘是一位大阿羅漢,觀察國王宿世的因緣後,便提到先王旁執幡蓋的侍童,正是現在的普達王!因為生前奉行正法、清淨守意不犯諸惡,以持受八關齋戒的功德福報,投生為一國的國王。眾人聽聞比丘的開示,對佛法升起了信心,希望比丘能為他們受八關齋戒。
比丘回答:「我的師父是三界至尊的佛陀,有大威德,你們應該依止他才對!」就在此時,佛陀以神足力現在眾人面前。大眾見到佛陀的相好威儀,歡喜攝受,皆五體投地至誠頂禮,求受八關齋戒。佛陀慈悲為大眾授戒後,並宣說佛法,自此全國百姓皆信受佛法,受持齋戒及五戒十善,過著清淨安樂的生活。
省思——
《優婆塞戒經》云:「若有人以四大寶藏滿中七寶持布施,人所得功德不如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除五逆罪,餘一切罪皆悉消滅,是則得無量果報至無上樂。彌勒出時,百年受齋,不如今日五濁世時一日一夜。」
修行要在因中努力,持戒便是清淨的因地,捨離五欲垢染,最後因緣成熟必能菩提花開,明心見性。
祇樹給孤獨園
祇樹給孤獨園是佛陀行腳弘化當中的一個重要的道場,它的由來也有一段殊勝的因緣。
波斯匿王統治的舍衛國,在城外幾里的地方,有座奇花異樹、林木蔥鬱的美麗林園,是太子祇陀私人所擁有,也是太子最流連忘返的地方。有一天,經常救濟孤苦無依、貧窮困苦的舍衛國首富,給孤獨長者來見祇陀太子。
「祇陀太子,我是您父王的大臣,名叫須達。因為我不久之前,我到王舍城去看望好友首羅長者,因此遇見了莊嚴又安詳的佛陀。非常幸運的是我聽到了佛陀的開示,佛陀所說的道理是人間無上的智慧,我聽了以後,感受到人生充滿光明與希望。為了讓我國的百姓也能有機會聽到這麼難得的真理,所以,當時我就懇切的邀請佛陀來到我國,慈悲的佛陀已經應允。現在,我希望能在這美好的祇園中興建精舍,請佛陀在此宣說無上的妙法;因為我在國內已經找尋很久,只有太子您這座園林最為理想。所以,為了我國的百姓將會得到心靈的利益,懇請太子將這座園林賣給我,無論多少錢,都隨您的意思。」
須達長者向太子說明來意。可是,這是太子最鍾愛的地方,太子怎麼會捨得呢?於是太子回答:「長者!這麼美妙的林園它的價值是極高的,除非你能用黃金鋪滿這整個林園的代價,否則我是不會出讓的。」太子心想,這個林園這麼大,那要非常非常多的黃金才能鋪滿,孤獨長者聽了應該會打消原意吧!
但是,出乎意外的,過了不久,一列壯觀的大象隊伍滿載著黃金來到祇園,隨即開始以黃金鋪滿園林的地面。因為,在須達長者的心中,任何有形的財寶都無法與佛陀所說的真理堪比擬,財寶畢竟無法永遠相隨,甚至會失去;而佛陀的教化,不僅能讓國人解脫煩惱,更能提升國人的智慧,現世可以令國泰民安,智慧更是生生世世所相隨的。
太子看見須達長者是這樣的真誠,心想,這位佛陀一定是非同凡響的了不起的大威德聖者,才能感動須達不惜以黃金佈地這麼誠心的供養。而且,須達這樣的供養,全然是為國家的百姓的利益著想,更是令人感動,就對須達長者說:
「長者,您一心繫念大眾的廣大心量,讓我慚愧,比起您來,我應該更有責任照顧人民才對。好吧!這座園林就賣給您了,但是園中的所有樹木不賣,並不是我要留著,而是我也要為這件事貢獻我的心意,這些樹就做為我對佛陀的供養好嗎?」
於是就這樣,太子供養祇園的樹、給孤獨長者供養園林,並且在園林建設了莊嚴的祇園精舍,這就是「祇樹給孤獨園」的由來。
見到佛陀的太子,真正發起了無上恭敬護持的心,並且發願:「願祇園內的樹,生生不息,遮蔭眾生,助佛弘化,廣度有情,若遭災變,願樹重生,世世供養一切覺者,護持道場永不退轉。」
太子深切的大願,果然感召龍天的護持;祇園千百年來,雖曾遭遇多次火焚與摧毀,但卻不斷地抽芽、重生,為後世留下佛法流布的歷史見證。
省思——
《過去現在因果經》言:「於諸福田中,佛福田為最;若欲求大果,當供佛福田。」祇陀太子與給孤獨長者,因為發心供養佛陀弘法用的精舍,令「祇樹給孤獨園」的聖名得以流芳萬世;而佛法因正法道場的落成,更得以落地生根、流布弘揚。不僅利益當時的眾生,更庇蔭後世,為末法眾生種下出世得度的因緣。助人是快樂的,而布施最大的意義,便是放下內心的慳貪與執著,換來心靈更廣大的安樂與光明,這樣的滿足與法喜是擁有再多的房屋舍宅都比不上的。
祇夜多尊者
從前,罽賓國有位戒德高尚、神力自在的祇夜多尊者。
南天竺國有兩位比丘,因慕祇夜多尊者的盛名而前來求法請益。
二比丘到達尊者住處前的樹下,見一形容枯槁的僧人,正在地窖前燃木取火。二比丘即問:「您認識祇夜多尊者嗎?」僧人回答:「認識。」「請問在何處可見到尊者?」「在這山上的第三個石窟中。」兩名比丘立刻上山,抵第三石窟時,見到方才燃火的僧人已先到達此地,二人不禁感到疑惑。其中一比丘恍然大悟地說:「具大威德神通力的尊者,必然能比我們早到啊!」於是比丘便請示祇夜多尊者:「尊者具有自在變化的神通力,何須自己燃火?」尊者答言:「我念念不忘過去沉淪生死苦海的痛苦,如果自己的頭、手和腳都能用來燃火,我也願意以此供養眾僧,更何況只是燃薪燒柴之事。」
二比丘接著又問:「尊者所言過去的生死之苦,意指為何?請為我們開示。」尊者說道:「過去生我曾五百世墮入畜生道,生而為狗,常處於饑渴交迫的困厄環境,只有兩次機會曾經吃飽過。一次是有人酒醉吐了滿地,我吃了那穢吐物而得安飽。另一次則是在一對夫婦的家裡,當時丈夫到田裡工作,妻子在家作飯,趁著妻子暫時外出的因緣,我即時跑進去偷吃他們的食物。由於盛食物的容器瓶口很小,起初我能夠將頭伸進去吃,後來就伸不出來。雖然飽餐一頓,但是卻付出了代價──正巧丈夫從田裡回來,一氣之下就把我的頭砍斷了!」
二比丘聽了尊者的開示,當下起了厭離生死輪迴的心,證得須陀洹果。
改寫自《雜寶藏經》
省思——
在長久的輪迴裡,我們也經歷過如祇夜多尊者所受的苦報,但是我們都忘了。今日,我們得以聽聞正法,更該常常居安思危,隨時警惕自己,從心靈上不斷提昇,廣積福慧資糧,才能出離生死輪迴之苦。
乞儿当国王
一日,舍衛城裡的兩個乞兒,來到僧眾聚集的地方,希望向比丘們乞討用剩的菜餚。其中,有一乞兒見到齋主為諸聖眾準備種種上妙飲食,突然心生忌妒,便發了個惡願:「這些道人憑什麼受用這麼好的東西?如果來世我成為國王,操縱人民的生死,我一定要用車輪輾斷你們的頭!」但是,另一位乞兒卻想:「出家人個個具足威儀,殊妙莊嚴,將來我要是成為國王,有大自在力,一定要籌辦最好的飲食、臥具、醫藥供養僧人,使他們不虞匱乏!」
等到比丘用齋畢,兩位乞兒也各自乞足離開。心懷惡念的乞兒飽脹睏臥於路邊,不一會兒,數百輛的車隊從遠而近快速地駛過,揚起了滿天的塵土,一個不注意,竟從乞兒身上輾過,轢斷了他的頭。結果,魂喪黃泉的惡心乞兒墮入地獄,受無量的苦報。而懷著善念的乞兒,飽食後心中滿是歡喜和感恩,出城尋得一棵大樹,便於樹蔭底下休息,心中恬靜無雜亂想。
此時有一國家,新喪國王,又無嗣主,王位虛懸令群臣憂心不已。一天,群臣百官共同商議,國家不可一日無君,否則人心大亂將各自散去。這天,有一智慧明達的大臣提出外訪賢人,推擁新君的建議,於是大家開始分頭尋找威德福相具足之人來繼承王位。使者出了國界後徐徐而行,忽然看見一棵濃密的大樹底下有一人熟睡,雖然日光早已偏移,但是樹蔭仍覆蓋著他,好似有寶蓋在上一般。使者大奇,趨近一看,只見此人面容殊好,神態貴不可言;使者心想:「此人若是作我國君,定能使民富足、國土安樂!」便令僕人喚醒乞兒,前呼後擁地帶回宮中,群臣百官拜稱「萬歲」,擁戴為君。
世尊知曉此二乞兒迥然不同的遭遇後,即為大眾開示:「諸法從心起,心是萬法的根本,心中懷惡不捨,罪報如影隨形,將為自己帶來無盡的苦惱,如同惡念乞兒發了毒誓,所以葬身輪下。若心懷善念,身體力行,福報慶喜自然相隨,亦如善念乞兒今生即成就善果。由此可知心念之力,強大如是!」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廿八》
省思——
古人常說:「為惡之人必有餘殃,禍雖未至,福已遠離;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福雖未至,禍已遠離。」為善作惡都是「一念」之差,善念存心則面如菩薩,惡念一起即形同夜叉。佛法又稱為「心法」,意指時時刻刻都要反省自心,斷惡修善,才是最積極地「創造人生」。
弃王修道
過去有一摩天羅國,國王名叫日難,常自思惟︰「這個身體終有一天會毀壞,縱為一國之王,終究難逃無常生死的逼迫,王位又有何值得珍愛?」於是,放棄榮華富貴,獨自一人到杳無人煙的山中修行,每天只吃一缽的食物,就這樣獨自居住在山林約三十年的時間。
一日,行經一棵大樹下,看見旁邊有個深坑,深坑中有位因追捕鹿而掉入坑中的獵人,及誤落坑中受傷的蛇和鳥。恐慌無助的獵人一看到修行人,便難以自制地放聲大哭。修行人靠近坑邊告訴獵人:「不要悲傷,現在你已經安全了,我馬上就會救你起來!」
因為修行人的救助,獵人得以保存性命,於是非常感恩地對修行人說:「因您的慈悲救獲,自己才能脫離險境,為報答救命之恩,希望您能接受我終身的供養。」修行人說:「我過去曾為國王,擁有寬廣的土地、人民、無數的金銀珠寶、貌若天仙的女眷。可是,這些欲樂都是使人們墮入三塗惡道的因,受對我而言猶如怨賊,所以,我決定捨離一切入山修行,希望能成就佛道,再來度化眾生,令眾生得以解脫。救護你們是佛弟子所應做,不足掛齒。趕快回去吧!願你們回去後,都能秉持佛陀的教誨,為善去惡精進修行。」
修行人的慈悲願力,讓獵人深深感動,說道︰「你就如聖者一般,懷著寬恕的心,救濟大眾又不顯揚自己;假如你有任何需要,請一定到我家接受我微薄的供養。」烏鳥就說︰「我叫缽,如果您有難時,只要呼叫我的名,我一定會馬上出現。」蛇也說:「我叫長,如果您有任何憂患,呼叫我的名字,我必定立即前去以報答您的恩惠。」大家說完便告辭而去。
有一天,修行人行經獵人舍宅,獵人遠遠地便看到他走過來。於是急著告訴妻子:「有一位不祥的人正走向我們家,我會假裝命令你快去準備菜餚,你記得要面有難色地回答:『已經過了日中,不可食了。』」於是他們便假裝熱忱地演了一齣看似供養,實際卻極盡虛偽的戲。
修行人沒有得到供養於是又回到山上。看到烏鳥,便喊:「缽」,烏鳥聽到問說:「您剛從哪裡來?」修行人說:「剛從獵人住處回來。」烏鳥又問:「您吃飯了嗎?」言:「因為他們過午不食,我去時已過了正午,所以只好離開了。」烏鳥說:「這個惡劣的人,完全沒有慈悲濟世的心,而且還違恩背義。雖然我沒有食物可以供養,但您請坐著等我一下。我飛去般遮國,一回兒就回來。」
烏鳥飛到般遮國,看到王后寢宮中有一顆明珠,便將此珠銜回,供養修行人。王后小憩起來找不到明珠,急忙告訴國王,國王於是立刻下詔,如果有拾獲此珠者,賞金銀各千兩;如果有知而不報者,則受重懲。修行人得到此珠並不貪著,便拿去轉送給獵人。獵人一見此珠,也不問來龍去脈,便將修行人綑綁送到王宮。國王生氣地責問修行人:「從哪得到此珠?」修行人心想如果說出來處,國王一定會將全國的烏鳥都殺害,讓這麼多的眾生喪命,實非佛弟子所應做。所以無論國王如何審問,修行人始終一言不發,於是國王便命人杖打修行人。雖身受苦楚,修行人心中卻非常平靜,既不怨王,也不恨獵人,並慈悲地發願:「願我成佛度化眾生,令皆離苦得樂。」國王在施以苦刑仍得不到任何答案的情況下,便將修行人關進牢裡,待明日處死。
修行人在獄中想起蛇臨別時的叮嚀,於是呼叫「長」,蛇聽到有人呼叫自己,心想︰「天下無人知我之名,只有修行人一人知曉,叫我必定有事。」於是速速循聲前往。蛇見到修行人明白個中原委,感嘆流淚地說:「您如此仁慈,還感召到這樣的禍難,難道沒有天理了嗎?」。於是想了一個辦法,說︰「我入宮咬殺太子,到時候你再拿這個解藥去救他,或許便能因此而脫困。」夜晚蛇便潛進宮中,咬了熟睡的中太子,太子馬上毒發,陷入昏迷。
太子昏迷後三天,王下令:「只要有人能救活太子,就把國家分給他治理。」修行人得知此消息便說:「我可以救活太子。」王一聽心中非常歡喜,趕緊將修行人招來,用藥治癒了太子。
國王依承諾要將國家分於修行人,修行人說︰「我受知有愧。」於是將事情的本末告訴國王,王聽了以後感動地淚流滿面,便下令召獵人:「你有功於國,趕快前來,寡人將好好賞賜。」等到獵人到來後,國王即因他違背仁義,又欺瞞國王,於是將他治罪。然而,修行人仍未接受國王的慰留,又獨自一人回到山中,於道業上繼續精進不懈,壽終便往生天上。
省思——
眾生的心總是隨者境界起伏波動,逆境瞋惱、順境歡喜,在不能作主中徒增貪瞋癡的煩惱。修行就是要「忍」,定力從忍耐中涵養出來,有了定力自能彰顯本具的慈悲智慧,真正做到「逢苦不憂,遇樂不喜」,生活無處不是定力與智慧的妙用。
千兩賞金
從前,
有一位樂師,琴藝絕倫。
國王久聞其名,
一日,請他至王宮演奏,
並答應演奏完後給與他千兩的賞金。
樂師聽到「千兩賞金」,便一口答應,
並使出渾身解數,賣力的演出。
悠揚的樂曲、精湛的琴藝,贏得滿堂喝采。
演奏完後,
樂師向國王深深一鞠躬,
請求獎賞,
國王卻後悔自己的承諾。
於是國王狡黠的說:
「你所演奏的音樂,只是使我的耳朵短暫的快樂一下而已;
所以我說要給你『賞金』,也只是讓你的耳朵暫時快樂一下罷了!」
省思——
世間上的種種亦如同故事中的「賞金」,
我們常自以為得到了些什麼,
然而究竟能擁有多少?
真的能快樂多久呢?
悭贪长者
「去去去,別停在我家門口!我這裡什麼都沒有……」「唉!好一個吝嗇貪財之人!」王舍城的賢面長者大聲地驅趕所有靠近他家門口的人和物,上至修行沙門,下至貧困乞討之人,乃至飛鳥雀子等,皆不許其靠近。人人都知道賢面長者家中府庫充盈,財寶糧食多到溢出門牆之外,卻總是嚷嚷著:「怎麼就只有這些?誰可以讓我發財?」為了聚斂財寶,賢面長者攀附權貴、苛刻下人,無所不用其極地收攏財富;甚至臨命終時,因不甘一生的努力將化為烏有,慳吝怨毒的心,招感了可怕的果報──長者的神識墮落到畜生道中,變成一條毒蛇,爬回原先的舍宅內看守財寶。毒蛇瞋恚熾盛,口噴毒氣就能致人畜於死。
此事輾轉傳到頻婆娑羅王的耳裡,國王憂念毒蛇傷人,心想,唯有佛能化此惡物。當下便率領眾人前往釋迦牟尼佛所在的迦蘭陀竹林精舍,稟白此事,具說原委,請佛慈悲降伏毒蛇,莫使害人。世尊聽完,默然應允。
過後某日,世尊觀察此蛇得度因緣已經成熟,獨自搭衣持缽前往賢面長者的舊宅。守在門口的毒蛇看見世尊,瞋心大作,吐信前行欲傷如來。世尊入慈心三昧,伸出手掌,於五指端放出五色祥光,照在毒蛇的身上,毒蛇頓感遍體清涼,身中熱毒消除,心不惱不恨並且喜悅舒暢,抬頭仰望想著:「是什麼人有此大福德,能放瑞光,讓我得清涼?」
佛陀知道毒蛇的心已經調伏,堪受法益,於是對牠說:「賢面長者,你由於前身慳貪苛刻,所以受此醜陋的果報身,人見人怕;今日不僅不生懺悔,還恣意縱毒傷人,更造新惡,未來必當下墮更不如意之處,受苦更深。」毒蛇聽完心生懊惱,深自悔責,業力消除,智慧增長,對佛陀信敬非常。世尊以他心通曉知蛇意,便說:「你若調順,現在入我缽中,隨我回寺聽經聞法。」毒蛇即乖順地入佛缽內,盤曲而住。
佛陀帶著毒蛇回精舍的消息傳遍大街小巷,頻婆娑羅王隨即趕來一探究竟,竹林精舍被臣民們擠得水洩不通;缽裡的毒蛇看到這麼多人都是因牠而來,更是慚愧得無地自容,厭惡自己醜惡的外形,便自取命終。因為臨終前皈依三寶的善根,賢面長者脫離蛇身,投生到忉利天中,頭戴天冠,身著瓔珞,思衣衣至,思食食至。天人自忖:「我造何福,而能受諸快樂?」用宿命通憶起往昔的因緣,心生無比感恩,便齎持香花來到佛所,頂禮供養,並聆聽佛陀說法,心開意解,證須陀洹果。隨後,天人以偈讚佛:
「巍巍大聖尊,功德悉滿足,
能開諸盲冥,尋得於佛果。
除去煩惱垢,超越生死海,
今蒙佛恩德,得閉三惡道。」
這天夜裡,頻婆娑羅王適巧於宮殿樓閣上遠眺竹林精舍,只見晃耀的光明環繞精舍,久久不散,以為是梵天八部鬼神天眾前來謁佛,隔日即整裝至佛所求證。佛陀向國王說:「昨日的光明不是其他的神祇,而是之前眾人唾罵的慳貪長者──賢面,他已經轉生天上,特別回來修諸供養。」與會大眾聽完世尊詳敘此事因緣本末後,各各生大信敬心,不僅有得證四果者,更有發無上菩提心,欲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者;諸比丘亦歡喜踴躍,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六》
省思——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無量的眾生樣貌雖則不同,卻都有不生滅、自清淨的佛性,只是因為貪、瞋、癡煩惱覆蓋,所以長久沉淪六道無有休息。一念回光便能覺知苦海無涯、回頭是岸,轉心即能轉境;修行的意義亦在於此──降伏妄心,佛道可期。
乾夷王施头
从前有个国王,名叫乾夷,他为人忠厚,聪明能干,是个热心人。他对百姓的疾苦,也非常关心,常常想尽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因此,方圆千里的百姓听说了,纷纷从四面八方前来投靠他。但是,他的善行、为人,尤其是得到众多百姓的拥护,却使得有些人极为恼恨。
邻国有个修道的婆罗门,生性狠毒、心胸狭小,出于对乾夷王的嫉妒心,便千方百计地想要害死他。
一天,他来到乾夷王住的宫殿前,对国王说:“陛下!您的恩泽遍及四方,无人不晓;有识之士,无不称赞您的伟大德行。您是否能满足我的愿望呢?”婆罗门见国王欣然同意狡诈地笑了笑,接着又说:“陛下崇尚施舍,总是有求必应现在我有一事相求。我要举行一次祭祀已是万物齐备只差一颗人头。希望求得大王的头,来实现我的愿望。”
国王奇怪地问:“难道我的头有什么特别的一定要有它才能完成祭祀吗?你知道,没有头我就活不成了。我有很多宝物,这样吧!你要什么宝物,我就给你什么,要多少给多少,行不行?”
婆罗门摇头说:“我什么也不需要只要大王的头。大王!刚才您已答应过,要满足我的愿望,您应该讲信用,遵守诺言。”
国王想了想说:“好吧!请你等几天。”国王连忙下令召集能工巧匠,拿出仓库中的珍珠、珊瑚等七宝,做了好几百颗与自己的脑袋一模一样的人头,又叫来婆罗门说:“这些人头与我的人头一模一样,你把它们带走吧!”婆罗门仍摇着头说:大王我来找您并不是缺少钱财;您送这么贵重的礼品,我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我只要求您遵守诺言,把您的头交给我,别的我都不要。”
国王从来没有拒绝过别人的请求,更不曾料到婆罗门的真正目的,便决定要满足对方的要求。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走到殿外,把头发缠在树上,说:“好!我将头施给你。”
婆罗门见时机已到,嗖的一声,抽出腰刀,快步走向大树。
这一切事情,都被树神看在眼里,心中恨透了这个无耻的婆罗门。就当婆罗门举刀正要靠近国王时,树神冷不防地用手猛力抽打婆罗门的脸颊,抽得他踉踉跄跄、连连倒退。
婆罗门晕头转向的,连刀也掉落在地上,无论他怎么尝试,就是无法接近大树一步。婆罗门心知不妙,连刀也顾不得拿,仓皇地逃走了。
国王得到树神的保护,安然无恙地回到宫中。
全国百姓听到这件事,无不以手加额,庆幸不已。
乾達多
過去有一個無惡不做的壞人叫作乾達多,
有一天他路過一個地方,定眼一看,腳下有一團黑黑的東西,
再仔細瞧瞧,原來是一隻蜘蛛,他忽然生起了一念慈悲:
「蜘蛛雖然是小小的生命,但是我又何必把牠踩死呢?」
於是提起了右腳,向前跨出了一步,
終於挽救了蜘蛛的一條生命。
由於乾達多窮凶惡極,做盡壞事,
因此死後就墮入無間地獄接受刀剮火煉的痛苦。
正在受苦的時候,
突然從空中飄下一條銀光閃閃細如鋼針的蜘蛛絲,
他彷彿身陷大海突遇浮木一般,趕忙攀著蜘蛛絲奮力地往上爬,
想要脫離無間煉獄的痛苦。
那裏知道低頭一看,
有許多的地獄眾生也跟在他的後面攀爬了上來。
他轉念一想:
「這麼細小的蜘蛛絲怎麼負荷得了眾人的重量,萬一蜘蛛絲拉斷了,我不就萬劫不復,永無解脫之期了嗎?」
於是伸腳把尾隨而來的同伴,一個一個踢了下去。
當乾達多用力踩踢同伴的時候,
突然蜘蛛絲從空中斷裂,
乾達多和所有的地獄眾生,一起掉入黑暗無底的地獄之中,
再度接受地獄無盡的熬烤之苦。
省思——
一念慈悲即是天堂,一念惡心即陷地獄,
「天堂」、「地獄」就在一念間。
强盗得度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給孤獨園宣說佛法時,城中住著一位名叫樓陀的搶匪。樓陀經常在腰際間配帶著一把利劍,並且手持弓箭,不時地在街上搶奪別人的財物,以求自活。一天,他覺得饑渴難忍,遠遠地看見一位比丘手捧著缽,前往一棵大樹下歇息。樓陀心想:「這位比丘的缽中必有食物,我現在就去搶來飽餐一頓;若他已經吃完,我就將他剖腹,把食物從肚子裡取出來食用。」
樓陀起了這個念頭後,就往比丘的方向走過去,並在相近不遠的地方停了下來。當時,比丘知道樓陀的來意,心想:「我今天若不叫住他,他一定會來殺我,種下殺害僧寶的罪過,將來必墮惡道,不如我先招呼他過來用齋。」於是,比丘遠遠地招喚樓陀:「你快過來,我這邊有食物可以讓你享用。」
樓陀聽到比丘的呼喚,心想:「這位比丘竟然知道我很飢餓,還讓我食用他的午餐。」於是樓陀來到比丘身邊,吃完缽中的齋飯後,精神煥發,氣力充足,心中非常歡喜。這時比丘即為他宣說種種佛法大意,樓陀當下心開意解,即證須陀洹果。後來樓陀出家修行,精進用功,滅除煩惱,出離生死,最後證得阿羅漢果,具足六種神通。天人、國中臣民見到這位聖者,無不敬仰讚歎。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四》
省思——
眾生因為不覺,常為五欲所苦惱,故公案中的比丘,面對惡性匪徒,「先以欲勾牽」,再予法施,因此方便善巧開啟樓陀日後漏盡煩惱,得證聖果因緣。
一念慈悲心,能接引有情向上提升,轉迷成悟。生活中,我們亦宜珍惜恭敬人人本具佛性,以慈悲心、喜捨心成就大眾,不僅自己善緣日增,一切有情亦能因此得大利益,共成佛道。
清净莲花
佛陀在羅閱祇耆闍崛山時,一日,城中有五十位長者子親詣佛所,禮拜佛陀,並且請佛為眾說法。佛陀慈悲應允,為大眾開示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佛言:「世間夫妻即使恩愛白頭,終不免生離死別;縱有榮華富貴,仍不免憂戚煩惱,難得自在。汝等當知,世間之苦當急捨離,唯有清淨涅槃,方能永斷生死;唯有滅除眾惡,才能永恆安樂。」長者子聞法歡喜,個個發心隨佛出家修行。佛言:「善來比丘,鬚髮自墮,法衣具足。」言畢,五十位長者子立即現出清淨比丘相。
城中親友聽聞此一盛事,相約來到崛山供養讚歎,並且祈請佛陀及諸大比丘於次日午齋接受大眾的齋供。次日,佛陀親領法師到城裡應供,用齋完畢,即為大眾開示妙法,聽聞者莫不法喜。然而,甫出家的長者子回到城中,看到親眷,一時卻萌生了戀家捨道的微細心念。佛陀知道後,於回程途中,恰見田溝的污泥糞壤裡,有五色蓮花生長其中;花香溢滿四周,掩蓋了所有臭味,於是佛陀饒富深意地宣說一偈:「如作田溝,近於大道,中生蓮華,香潔可意。有生死然,凡夫處邊,智者樂出,為佛弟子。」語畢,便與大眾返回崛山。
回到精舍,阿難尊者向佛請示:「世尊在田溝旁所說的偈語,弟子未能了達其義,願世尊慈悲開示。」佛言:「阿難!你有看到那朵生於污泥糞壤中的蓮花嗎?」阿難答言:「有。」佛陀又開示:「人於世間展轉相生,壽命或長於百歲、或不滿百年,世世苦樂齊受,飢渴寒熱交替,熱惱逼人,不得自在,猶如田溝中所蓄藏的糞壤污泥,臭穢不淨。若人能覺悟世間無常之理,因而發心學道,捨諸妄念,修清淨行,亦如泥中能生香潔蓮花。一旦修行成就,不僅能令自己得到解脫之樂,亦能救度宗親族人,乃至一切有情眾生;猶如此株香蓮芬芳遠揚,能掩遠近臭穢惡氣。」
五十位比丘聞佛說法,頓捨妄情染想,生堅固道心,精進不退。不久,皆證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二》
省思——
《達磨二入四行觀》云:「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而安?」眾生久處生死火宅中,熱惱煎逼,無有清涼,不得出離。有智之人,莫為俗世假相所縛,當急捨離,堅持其心,勤求出道,方能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穷人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非常贫穷,无以自立,但志行高洁,从不做非法、非礼的事。因家里实在太穷,无法生活,他就去给一些商人当仆人。
这些商人带着这个穷人,一齐入海采宝。他们采到了不少宝贝便张帆返航但是到半路不知怎么船停了下来无论怎么划桨也无法让船前进半步。
所有商人无不惊恐万状,知道是因为采宝而得罪了海神,海神来惩罚自己了。于是连忙跪下祈祷,请海神放他们一条生路。
而那个穷人,因为自己平生不做亏心事,所以没有参与他们的祈祷。
船之所以开不动,果然是因为海神作怪。海神有心想惩罚这些亵渎了自己的商人,但船上的这个穷人可是好人,不应连累他。他想来想去整整想了七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海神想:“让我考验一下这些商人吧!如果他们经得起考验我就饶恕他们;如果他们经不起考验,那我施行惩罚时,也不会连累了那个穷人。”
船在海上整整停了七天,一动也不能动,商人们都急坏了。
第七天夜里,一个商人作了个梦,梦见海神对他说:只要你们把船上的这个穷人送给我当牺牲品我就放你们走。
他醒来之后,把这个梦告诉了其他人。
他们正秘密商议如何处置时,穷人知道了这件事。
穷人慨然说:“好吧!就让我做海神的牺牲品吧!不要因为我一人,而连累你们大家。”
商人们一听穷人自愿牺牲,高兴极了,因为这样便少了许多麻烦。他们扎了小木筏,在木筏上放了些水和粮食,让穷人上了木筏之后,就扬长而去。
海神见到这情况便卷起一股大浪把商人们的船打翻使他们个个葬身鱼腹。同时,又吹起一股顺风,把穷人的木筏直送到岸边。
穷人就这样安全地回到家乡,与妻儿团聚。
据《六度集经》
穷人施麦
久遠以前,有一名窮人靠打零工賺得六升麥子,正想拿回家維持家計時,在半路遇見一位正在托缽的沙門。窮人心想:這位沙門容貌莊嚴、威儀具足,令人生起恭敬之心。若能供養,不知有多麼殊勝!沙門察覺到窮人的心念,跟隨他來到河岸邊。
窮人請示:「我有麥子想要供養您,可以嗎?」沙門回答:「當然可以。」窮人立即在地上敷衣,請沙門就座。窮人取一升麥子,和成一麵團,供養時起心動念:如果這是位持戒清淨的得道聖人,請讓我現世成為一個小王國的國王!
沙門食用畢,嘆言:「為什麼這麼少、這麼小?」窮人以為法師食量大、還沒吃飽,於是馬上再取一升麥子,和成麵團,並於供養時又起了念頭:如果這是位持戒清淨的得道聖人,請讓我現世成為二個小王國的國王!
沙門伸手取回麵團,依然感嘆不已:「為什麼這麼少、這麼小?」窮人內心不禁思惟:這位修行人食量真是大得驚人!已經供養兩升麥子,還嫌太少。不過,既然我已經決定供養,就應該讓對方吃飽!邊打著妄想,窮人邊取出二升麥子,和成一個大麵團,恭敬地供養對方,同時在內心暗暗祈求:如果這真的是一位持戒清淨的得道聖人,請讓我現世成為四個小王國的國王!
沙門領受後,喟嘆如前:「唉!為何這麼少、這麼小?」窮人一聽,將剩餘的二升麥子悉和成團,全部供養道人,並在內心祈願:如果這確確實實是一位持戒清淨的得道聖人,請讓我現世作波羅奈國王,統領四小國,證得初果。
沙門取得最後兩升麥子,仍嘆息不已:「為何還是這麼少、這麼小?」窮人恭敬地回答:「請您盡量食用,假如不夠,我願意變賣身上的衣服,換取飲食再供養您!」沙門聞言,便將缽中五升麵團悉數退還給窮人。
此時,大惑不解的窮人不禁問道:「尊者,您原本嫌麵團太少、太小,現在為什麼只吃一升,不全部吃完呢?」沙門回答:「你供養我一升麵團時,內心冀求成為一個小王國的國王;供養第二升麵團時,只求作兩個小王國的國王;供養第三、第四升麵團時,只願現世成為四個小王國的國王;供養剩餘兩升麵團時,亦僅僅發願作波羅奈國國王,統理四個小國,並於其後證得初果。所以我一次又一次提醒你:你的願怎麼這麼少、這麼小?並不是因為所供養的麵團數量多寡啊!」
窮人一聽,產生種種自我懷疑:現世成為統理四小國的波羅奈國國王並非小事啊……恐怕不會應驗吧!可是,能夠知道我的心思,必定是得道聖人,是殊勝的大福田,應該不會欺騙我才對呀!
沙門察覺到窮人種種心念,於是將手中的缽拋擲到空中,騰空飛起,化成量齊虛空的巨大身形;隨之又縮小如微塵,一化無量,無量化一,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行走在水面上如同行走在地上一般平穩,行走在地上如同在水中滑行一樣迅捷輕快。在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之後,沙門對窮人說:「好好發願,發大願,內心不要懷疑憂慮!」言畢隱身而去,不見蹤跡。
窮人親眼目賭聖者示現神通變化,對佛法、布施功德信心大增,於是決定出發到波羅奈國首都去。在半路上,碰巧遇見波羅奈國國王的宰相,宰相仔細端詳衣衫襤褸的窮人,開口問道:「你莫非是某某人的兒子吧?」窮人老實回答:「的確。」宰相再問:「怎麼會淪落到這種地步呢?」窮人不禁悲從中來:「少時失怙,家道中落,孤苦無依、無親無故,一生都在窮困苦惱中度過,才會潦倒落魄到這種地步!」
宰相親自帶著窮人,來到國都王宮,入宮向波羅奈國王稟報:「國王,您某某親戚的兒子現在正在宮門外,憔悴貧苦。」波羅奈國國王敕令臣下引進窮人,問明身世原委之後,證實的確是親人的獨生子,再三叮嚀務必親近自己,切莫遠離、流浪異鄉。
七天之後,波羅奈國國王重病不治,捨報往生。眾臣商議:此王素無子嗣,僅僅這名窮子,是現存唯一至親,宜應推舉他作波羅奈王,統領四小王國。
窮人先前布施聖者所發的願實現了,然而登上王位之後,卻不行仁政,廣肆暴虐,令百姓苦不堪言。此時,當年應供的得道沙門忽然現身於波羅奈王宮宮門前,於虛空中結跏趺坐,對惡王開示:「你先前發願要證得初果,為何現在廣造惡業,違背本願?」隨後對他廣說種種妙法。惡王見恩人示現,懺悔自責,慚愧悔過,行善修道、精進不退,終於證得初果。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四—-貧人以糗團施現獲報緣》
省思——
三寶福田誠不可思議!布施供養之福,現世得天人福報,進而得道證果。點滴善法,隨願力不同,所感果報個個殊異。因此我們不僅要發願,更應該發大願、發善願、發無上悲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以堅定信心,於學佛路上勇健不退,終必能圓滿心願,福慧具足,廣益群生。
窮夫婦的布施
從前,有一對貧窮的夫婦,靠著做傭工來維持生計。
一天,丈夫看見一些長者們前往寺院裡參加供僧法會,回到家後,想著、想著,不禁哭了起來,妻子覺得很奇怪,就問他:「什麼事讓你這麼傷心呢?」丈夫回答:「唉!看到別人能夠滿心歡喜的供僧修福,而自己卻是貧窮下賤,連修福報的機會都沒有!」妻子便安慰他:「別再傷心了,於事無補,不如把我賣了,賣來的錢就可以布施供養!你看怎麼樣?」丈夫更傷心了:「如果把你賣了,我豈不是更加難過!」於是,妻子想了想,又說:「乾脆我們一起賣身為奴,不僅可以供養,還也可在一起修行。」這下,丈夫也同意了。
於是,夫婦倆找到一個富貴人家,向主人借一筆錢,來辦一場供僧法會,這筆錢如果無法在七天內還清,他們就必須永遠在這戶人家當奴僕。得到了錢後,貧窮的夫婦便開始不眠不休地籌備法會,並且互相勉勵:「現在還能夠隨自己的心意來修福,應該好好把握因緣,往後的一切就很難預料了!」
到了第六天,眼看所有的事都已就緒,寺裡卻收到了一個訊息:國王也要在同一天舉行法會。比丘們都認為,應該先將機會讓給窮夫婦,然而,國王知道後,非常憤怒:「是那一家小民,膽敢跟我搶日子!」立刻命令他們改期。這對窮夫婦雖然無奈,卻是堅持不改。
國王不得不召見窮夫婦,要他們說出個理由。窮天婦便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的稟告國王,並懇求國王:「我們今生如此窮苦,就是因為過去沒修福報,這輩子恐怕只剩這一天還能自由作主,以後,就沒有機會了,所以我們極力爭取!請求國王成全。」聽了這對夫婦真誠的發心,國王不禁心生憐憫,不但准許他們如期進行法會,更賞賜財寶,還劃了十個村落讓他們居住和管理。
改寫自《雜寶藏經》卷四
省思——
經云:「貧窮布施難」,今世貧窮乃是過去生未廣修福報,布施供養。但也往往因為貧窮使我們更加慳貪,難以割捨,而不斷在貧窮中輪迴。若能清楚明白個中因果,難捨能捨,才能從貧窮中跳脫而出。否則也只有徒自空嘆,又有何用呢?
求子杀子
有一位中年妇女,曾经养育了一个儿子,还想再生一子,苦于不知求子的方法。她问其他的女人:“谁有本领使我能再生养一个儿子?”
女人中有一位老妇人,回答她说:“我可以使你心想事成,再生一个儿子。但是,你必须去行祀天之礼。”
她见有希望,忙不迭地又问老妇人,“祀天之礼一定要行的,但以何物来做祀品呢?”
老妇人不紧不慢地告诉她:“把你儿子杀死,取其血以祀天,肯定可以再生几个儿子。”
这位中年妇女信以为真,求子心切,准备杀死她的儿子来祀天。一位智者知晓此事,忍不住耻笑,大骂起来:“世界上也真还有这样的愚人,傻到这种地步,为了求生一子,为了一个未出生的儿子,而去杀死身旁活着得儿子。”
愚蠢的人就是这样,为了转瞬即逝的快乐,竟然作茧自缚,自投火坑。他们正在做着形形色色损理害己的事情,却又痴心、地以为这是去往净土西天的途径。
求不死之火
在佛陀時代,有一位婦人,她只生了一個兒子,因此,她對這唯一的孩子百般呵護,特別關愛。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婦人的獨生子忽然染上惡疾,雖然婦人盡其所能的邀請各方名醫來給她的兒子看病,但是,醫師們診視以後都相繼搖頭歎息,束手無策。不久,婦人的獨生子就離開了人世。
這突忽而至的打擊,就像晴天霹靂,婦人完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她天天守在兒子的墳前,夜以繼日的哀傷哭泣。她形若槁木,面如死灰,悲傷的喃喃自語:
「在這個世間,兒子是我唯一的親人,現在竟然捨下了我先走了,留下我孤苦伶仃的活著,有什麼意思啊?今後我要依靠誰啊?……唉!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婦人決定不再離開墳前一步,她要和自己心愛的兒子死在一起!四天、五天過去了,婦人一粒米也沒有吃,她哀傷的守在墳前哭泣,愛子就此永別的事實如錐刺心,實在是讓婦人痛不欲生啊!
這時,遠方的佛陀在定中觀察到這個情形,就帶領了五百位清淨比丘前往墓塚。佛陀與比丘們是這麼樣的安詳、莊嚴,當這一行清淨的隊伍寧靜的從遠處走過來時,婦人遠遠的就感受到佛陀的慈光攝受,她認出了佛陀!她忽然想到世尊的大威德力,正可以解除她的煩憂。於是她迎上前去,向佛陀五體投地行接足禮。佛陀慈愍地望著她,緩緩的問道:「妳為什麼一個人孤單的在這墓塚之間呢?」婦人忍住悲痛回答:「偉大的世尊啊!我唯一的兒子帶著我一生的希望走了,他走了,我活下去的勇氣也隨著他走了!」
佛陀聽了婦人哀痛的敘述,便問道:「妳想讓妳的兒子死而復生嗎?」「世尊!那是我的希望!」婦人彷彿是水中的溺者抓到浮木一般。
「只要妳點著上好的香來到這裡,我便能咒願,使妳的兒子復活。」佛陀接著囑咐:「但是,記住!這上好的香要用家中從來沒有死過人的人家的火來點燃。」
婦人聽了,二話不說,趕緊準備上好的香,拿著香立刻去尋找從來沒有死過人的人家的火。她見人就問:「您家中是否從來沒有人過世呢?」「家父前不久剛往生。」「您家中是否從來沒有人過世呢?」「妹妹一個月前走了。」「您家中是否從來沒有人過世呢?」「家中祖先乃至於與我同輩的兄弟姊妹都一個接著一個過世了。」婦人始終不死心,然而,問遍了村裡的人家,沒有一家是沒死過人的,她找不到這種火來點香,失望地走回墳前,向佛陀說:「大德世尊,我走遍了整個村落,每一家都有家人去逝,沒有家裡不死人的啊……」
佛陀見因緣成熟,就對婦人說:「這個娑婆世界的一切萬事萬物,都是遵循著生滅、無常的道理在運行;春天,百花盛開,樹木抽芽,到了秋天,樹葉飄落,乃至草木枯萎;這就是無常相。人也是一樣的,有生必有死,誰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並不是只有妳心愛的兒子才經歷這變化無常的過程啊!所以,妳又何必執迷不悟,一心尋死呢?能活著,就要珍惜可貴的生命,運用這個人身來修行,體悟無常的真理,從苦中解脫。」老婦人聽了佛陀為她宣說無常的真諦立刻扭轉了自己錯誤的觀念知見,頓時斷盡見惑入聖人之流,證得聲聞乘四果中的初果——須陀洹道。此時圍繞在塚間觀看的數千人群,在聽聞佛法真理的當下,也一起發起了無上菩提心。
省思——
情愛、名利、權勢、地位、錢財……,這些人們所樂愛及追求的,沒有一樣能逃離無常的侵蝕。
如果我們能在每一個剎那,用心體會無常的相貌;一定能深刻了解,每一個因緣、境界都像虛幻的水月、雲煙,稍縱即逝。因此,何不將煩惱與執著放下,讓生命重新回歸到平靜、慈悲與智慧,學會專注的活在當下。
全都放下
從前印度有一位修得五種神通的梵志,
人人都稱他為「五通梵志」,他很善於說法,
常常感動天女來散花,天龍八部來護法,
連閻羅王也來聽法。
有一天閻羅王聽法後,卻在一旁哭泣,
梵志就過去安慰他,並且問他為什麼在哭?
閻羅王說:
「法師!您雖然善說法要,但是尚未得到漏盡通,生死還未了,幾天之後,就會和我一樣墮到地獄道來。」
梵志聽了大驚,請求閻羅王告訴他如何才能解脫,閻羅王說:
「我也沒辦法,但是您可以去請教釋迦牟尼佛,他可以救您。」
於是梵志拿了兩瓶花來供佛,佛陀看見他一進來,便說:
「梵志,放下!」
於是他放下右手拿的花,佛陀又說:
「梵志,放下!」
他又放下左手的花,佛陀再次說:
「梵志,放下!」
梵志很納悶不解地說:
「我已兩手空空了,為什麼您還叫我放下呢?」
佛陀說:
「我並不是要你放下手中的花,而是要你將你的六根、六塵、六識,全都放下。」
五通梵志終於聽懂了佛陀的話,立刻通身放下,頓證阿羅漢果位,解脫自在。
改寫自《佛說黑氏梵志經》
省思——
我們忙碌了一輩子,到底真正擁有了什麼?
能擁有的,就一定會失去,
唯有放下,捨離一切雜念、妄執,才能達到解脫自在、了無牽掛的境界。
所以學習如何放下身心的執著,
是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課題!
雀王与老虎
森林中有一雀王,以慈悲心對待一切,視眾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不僅除去眾生的苦、給予牠們安樂與希望,並無微不至地慈愛教化眾生,當看見眾生因為佛法的薰陶而得到法益時,雀王內心也感到無比的歡喜!
有一天,一隻老虎正虛弱地趴在地上,不時發出痛苦的呻吟聲,原來這隻老虎吃獸肉的時候,不小心把骨頭刺進牙縫中,於是數天無法進食。雀王看見了這情景,感嘆著說:「每一尊佛都將『吃』當作是禍害,真的一點也沒錯!」慈悲的雀王不忍心老虎繼續受苦,決定將頭伸進老虎的嘴裡將刺拔出。雀王日復一日地幫老虎拔刺,即使自己的嘴因此生了瘡傷,身體也漸漸羸弱,仍不間斷地持續努力,最後終於將刺拔出來。
看見老虎回復健康,雀王也很欣慰,於是飛到樹上為牠演說佛法:「佛經上提及,殺生是凶狠殘暴的行為,世間的罪惡沒有一個大於殺生之過。試想看看,如果是自己被殺害,難道會快樂嗎?應當忍耐,絕不做殺生的事。慈悲利益眾生的仁者,就如同春天般帶給眾生希望與快樂,自己也能增長福德。而殘害虐待眾生的禍害,將如影隨形,始終不會遠離。因果是絲毫不爽的,因緣成熟時必定果報還自受。你應該想一想我所說的道理啊!」
雖然雀王如此慈悲的勸導,然而老虎對於雀王的勸誡不但聽不進去,反而大發雷霆地說:「你以為你是什麼?竟然敢對我說教!剛剛真不該讓你離開我的口中,否則我一定馬上斷除你的性命」雀王見老虎如此難以教化,並且恩將仇報,想到老虎惡業果熟時甚可怖畏的惡報,深深地為其感到悲傷,隨即快速地離去。慈悲的雀王是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而兇殘、不聽勸化的老虎即是提婆達多。
原公案出自《六度集經》
省思——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貪瞋癡的煩惱,枉造種種惡業;菩薩了知此理,發大慈悲心,忍辱精進濟拔眾苦,廣宣佛法度脫一切。深知眾生為惑所縛不得自在,所以雖遭毀謗辱罵亦不退轉;心中清明作主智光朗耀,恆於自心常安樂。
人生与佛法
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常听说舍卫国人民多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往,便想去舍卫国观光并学修佛法。
到了舍卫国,他看见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种。忽然,有一条毒蛇爬到那儿子的跟前,将他咬死,然而那父亲不但不管儿子,反而接着干活,连头也不抬。
这个婆罗门大觉惊奇,便上前问他原因。
耕种者反问道;“你从何方来,来此为何目的?”
这个婆罗门回答说:“我从罗阅祗城来,听说你们国家多孝养父母、信奉三宝,所以打算来求学修道。”
接着,婆罗门又问道:“你儿子被毒蛇咬死,你为什么不但不难过,反倒接着耕地播种?”
耕种者说:“人之生老病死及世间万物成佳坏天,皆为自然规律,忧愁啼哭能有什么用呢?如果伤心得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什么也不干,那不跟死人一样,活着的意义就不大了!你要进城,路过我家时,请替我捎话给我家人,说儿子已死,不必准备两人的饭菜了。”
这个婆罗门心里暗想:这个人可真不像话!儿子被蛇咬死,竟然不悲哀,反而还想吃饭,真没有人情味啊!
他进入舍卫城,来到耕种者的家,见到那人的妻子,便说道:“你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的父亲让我捎话说,准备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那妇人听后,说:“人生即如住店,随缘而来,随缘而去,我这儿子也是一样啊!生是赤条条来,死亦赤条条去,任何人都不能违反这一规律。”
这个婆罗门又告诉了那死者的妻子,谁知她的回答也是如此。
他心中非常生气,对那女子说道:“你的丈夫已死,你难道一点儿也不痛心吗?”
那女子默然不答。
这个婆罗门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国家,他心里暗道:我听说这个国家人民如何慈爱、如何孝顺、如何供奉三宝,所以才、想来这儿学习修道,没想到如今碰上这等没有人情味的人。这种人怎配信佛修道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去请教伟大的佛陀。这个婆罗门来到佛所,向佛顶礼,退坐一边,一脸的愁云。佛陀已明白他的来意,故意问他为什么忧愁。
他回答说:“遇事不合我的想法,故而忧愁。”
佛陀又问:“遇上何事不合你所想呢?”
他如实向佛禀告了他路上所见之事。
佛陀说道:“善男子,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啊!他们知道人生无常,伤心悲哀无济于事,故能正视世间及人生的自然规律,也就无有忧愁!尘世之人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互相贪著爱恋,等到突发事件一来,即懊恼、痛苦、甚至痛不欲生,无以自制。正如人得了热病,高热谵语,恍恍惚惚胡说八道,只有经过良医诊治下药后,热退病愈,才不会再说胡话了。”佛陀接着又说:“世间俗人长时间被贪、嗔、痴三种烦恼袭扰,不能自拔。如果自己能明白无常之道理,能明白佛法苦、集,灭、道之道理,那么自然烦恼尽除。这些人皆可以证道啊!”
这个婆罗门闻佛所说,即自责道:“我真愚痴,不明佛法大义,现在一经佛说,如黑暗中见到光明,恍然大悟!”
于是他皈依佛法,并受持五戒,精进而修持出世之法。
人蟒
一向和風日麗的舍衛國,有一天忽然陰風慘慘,烏雲密佈。幾個時辰之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陰暗的烏雲中竟落下血水,全國都籠罩在腥風血雨之中。舍衛國的國王感覺惶惶不安,趕緊召集群臣、占卜師詢問原因。與會中有一位占卜師起身說道:
「古書上記載,如果有人蟒出生於世時,當地就會下起血雨。所以,由此推斷,今日新生的嬰兒當中,必定有人蟒!」
於是國王命令屬下,將那一天出生的所有新生兒,全都送往宮中檢查,以免危害無辜百姓。果然其中有位嬰孩,當他張口吐出唾液時立即化成火焰,而且是含有劇毒的火焰!大家都感到驚慌恐怖,於是儘快將人蟒送到隱密的森林中,以免傷及無辜。
從此以後,舍衛國當中,只要是犯下重罪的死刑犯人,就被送到人蟒所住的林中處決。瞋心深重的人蟒,一見到有生命的任何眾生,就會吐出毒氣,毒死對方。多年來,被人蟒毒害的罪犯有七萬兩千多人。這期間,人蟒也曾為國家除掉兇暴的獅子。但毒殺了七萬二千人的殺業,使得國王聯想到:「人蟒的罪業深重,必定免不了受地獄之報吧!」
當人蟒命終之後,舍衛國的摩竭王特地前往佛陀的精舍請法:
「敬愛的世尊,瞋心深重的人蟒已經命終了!造作極惡罪業的人蟒,它的神識將墮於何處?」
面對國王的疑惑,世尊不急不徐地回答:
「人蟒由於臨終一念慈心,今日將生到天上。」
原來,世尊觀察到人蟒的壽命將盡,同時人蟒得度的因緣也已成熟。於是,世尊請舍利弗前往救度。
即將命終的人蟒,一看到舍利弗,依然瞋心忿起,拼命釋放毒氣;良久,卻發現無法傷及舍利弗,愈加氣憤。此時,舍利弗尊者便入慈心三眛,全身大放光明,以神力與慈愍心,降伏了人蟒心中的瞋火。人蟒看著尊者,心中忽然生起了慈悲;就因為人蟒臨終這一念善念而往生善道。
摩竭王聽了世尊的開示後,不禁心生疑惑:
「世尊,您常說因果是人間的真理,人蟒毒殺七萬二千人的重罪,難道無須償還嗎?」
世尊回答:「摩竭王,因果是世間和出世間的真理,無庸置疑!人蟒在天福享盡後,最後將至人間修行學佛。由於他的精進不懈而證辟支佛果,當他在樹下入定之時,身體猶如紫磨金般充滿光耀。此時,有七萬二千名大軍路過,看到辟支佛所放的金光,誤認為是一座金子打造的人像,上前用刀斧奮力砍斫。待大軍們各自分取後,才發現所割取的,原來是人肉,並非金礦。於是,將之丟棄一旁,揚長而去,辟支佛也因此而般涅槃。人蟒今世所造的罪業,他日必將償還。
摩竭王!人蟒雖犯了極重之罪,但因為遇到善知識,縱有積山之罪,亦有冰消之期。由此可知,在修行的路上,能有善知識的指引是極為重要的。千萬要切記呀!」
摩竭王聽完世尊的開示,心開意解,知道因果報應是歷歷不爽的。也更為清楚修行的重要,慶幸自己今生能親近大善知識,能聽聞無上甚深微妙法。摩竭王由衷的生出感恩之心,非常恭敬地頂禮世尊,滿懷法喜的踏上歸途。
省思——
佛法就是因果。經上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人蟒雖毒殺了那麼多人,但因臨終的一念善心,得以重報輕受,此即說明心念的重要。
一切法由心所生,不僅能載舟,亦能覆舟;心生慈心、清淨心、懺悔心之善念,就能滅罪消愆;修行不離因果,起心動念即是「因」。應當把握此難得的人身,跟隨大善知識,在菩提路上廣積福慧資糧,戒慎心念,自利利他,進趣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