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故事十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1 00:38:07
一半的毯子
從前,在波羅奈國曾經流傳著一個不合理的習俗:凡是家裡的父親年滿六十歲時,子女就必須給他準備一條毯子,讓他住在門邊,去看守門戶。當時,有兩兄弟也正在打算著,把他們的父親送去看門。
哥哥對弟弟說:「咱們的父親已經六十歲了,你快去準備毯子,好讓他去看門吧!」不一會兒,弟弟拿了截去一半的毯子來,哥哥覺得很奇怪,就問他:「你為什麼只給父親半條毯子?」弟弟回答:「我們家只有這麼一條毯子,若是整條都給父親,以後還要用,就沒有了。」哥哥更疑惑了:「以後還要給誰用?」弟弟說:「怎麼可以不留給哥哥用呢!將來等你老的時候,你的兒子也要替你做安排啊!」
一聽到這番話,哥哥心中就焦急不安起來,說:「難道沒有人可以例外嗎?」弟弟說:「是啊,每個人都會老,這是誰也替代不了的!」於是,兄弟兩人便共同商量,希望能阻止這樣的陋習再繼續流傳下去。
第二天一早,兄弟二人便前往拜見一位輔佐國王的臣相,並說明自己的想法。輔相聽了,不但完全認同他們的看法,更將此事稟告國王。於是,賢明的國王立刻下令廢除這種陋習,並且宣告全國人民,必須孝養父母。
改寫自《雜寶藏經》卷四
一偈成道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講經說法時,有一年長比丘,名叫「般特」,因稟性愚鈍,所以慈悲的佛陀請門下五百位已證得羅漢果位的弟子輪流教導他,但是三年下來,他連一首偈子也記不起來。漸漸地,般特比丘愚笨的消息傳遍了全國,被大家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
佛陀知道後,心生慈憫,對般特比丘說:「今日我親自教導你一首偈子,你當牢記心底,時時專心誦持,作為你用功的法門。這首偈子就是『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般特比丘聽了之後心領神會,立刻歡喜地誦持這三年來他唯一能記住的偈子。世尊又諄諄告誡他:「你年紀這麼大了,才記得這首一般人早已耳熟能詳的偈子,實在不足為奇,所以你一定要瞭解它的含意,才能用得上功。」於是佛陀為般特比丘開示偈子的意義,說明身口意最常造作的過失,並且叮嚀他要時時保持覺性,觀照心念的生滅。眾生於三界內流轉生死,不管是升天享福、或深陷地獄、或悟道解脫,皆是由這念因心所生。只要能清淨身、口、意三業,自然能證得涅槃解脫。
接著,佛陀又說了無量妙法,般特比丘聽了之後,心開意解,當下證得羅漢聖位。
當時城中有一間精舍,住著五百位比丘尼,佛陀為了教化她們,每日都安排一位弟子前去講經說法。一天,比丘尼們聽說隔日要來為她們說法的人竟是般特比丘,都覺得非常好笑,於是想出一個辦法要來捉弄他,就是故意將他唯一會唸的偈子倒著唸,讓他感到慚愧而不敢說法。
隔天,般特比丘到來精舍,五百位比丘尼雖然仍像以前一樣出來迎接,但在頂禮問訊時卻相視竊笑,等著看般特比丘出糗的窘相。應供完畢,般特比丘一上法座,便慚愧地說:「自己資質愚鈍,薄德才劣,所學不多,只能粗解一首偈子的含意,今天就為大眾講解這首偈子……」這時,有些年輕比丘尼正想開口捉弄他,卻怎麼也發不出聲音,才驚恐地發現自己可能冒犯了聖者,於是立刻慚愧懺悔、禮拜悔過。
般特比丘依照佛陀所說的道理,一一向她們開解,五百比丘尼攝心聆聽般特比丘的開示後,滿心歡喜,當下即證得羅漢果位。
一日,波斯匿王請佛陀及眾僧至王宮應供,佛陀見調伏大眾慢心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特別將缽交給般特比丘,讓他緊隨自己的身後而行。然而,到了皇宮門口,守衛一看到般特比丘,立刻箭步上前攔阻說:「身為一位法師,你連一首偈子也說不出來,你還好意思進去接受國王的供養嗎?我這個俗人,都能隨口說出幾首偈子,而你是法師,竟然這麼沒有智慧,供養你也不會有什麼功德!」於是把般特比丘獨自留在門外。
佛陀入殿升座淨手後,般特比丘突然想到佛陀的缽還在自己手上,心念一動,手臂一伸,便以神通力將缽送至佛陀的面前。在場所有人只見虛空突然現出一隻手,而不見任何身影,驚訝萬分地問佛陀:「這是何人的手臂?」佛陀說:「是般特比丘的手臂。他最近已成道證果,因今日入宮,被守衛擋在門外,所以才以神通為我送缽來。」
波斯匿王問佛:「聽說般特比丘一向資質愚鈍,是什麼因緣使他才聽聞一首偈子,就能得道?」佛陀開示與會四眾弟子:「成道的因緣,不在所學的教理多寡,而是在受用行持上。般特比丘雖然只懂得一首偈子,但是他一心虔敬受持,自然能夠心領神會,當下身口意三業清淨如雨後天霽。反觀世人學佛,雖強記多聞,卻不能時時觀照思惟,在行住坐臥中精進落實,只不過將佛法當成世間知識學習,所以無法受用。」於是佛陀為大眾說了一首偈語:
「雖誦千章,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惡。
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佛陀說完偈語後,在場的三百位比丘心開意解,當下證得阿羅漢果,而國王、大臣、夫人、太子們,莫不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二》
省思——
擁有正確的知見觀念,才是開啟智慧和幸福之鑰。經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修行不在所學的教理多寡,而是要能思惟其義,覺照自心,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如此智慧日增,煩惱日減,心念逐漸清淨,就能「轉識成智」。亦如般特比丘但解一偈,依然能得道度人,不但自受用,亦能利益廣大眾生。
一億里
過去,居住在印度王舍城中的人民,大多過著富裕的生活,王舍城裡的人,依家產多寡分別居住於不同的鄉里。其中有個安樂富足的鄉里名為「一億里」,顧名思義,居住此里的人都擁有一億以上的家產。
當時有一位商人,很嚮往能住進一億里內,為了達成目標,他總是拼命工作、勤儉持家,將畢生的心力投注在累積財富上。就這樣過了數十年清苦的日子,商人算算家產已將近一億了,滿懷希望的他,卻在此時積勞成疾而病倒。臨終前,他告訴妻子,希望年幼的兒子將來繼承他的遺願,成為擁有一億家產的富翁。商人走了之後,妻子含著淚水傷心地告訴兒子:「將來你一定要努力賺錢,等湊得一億元,我們就可以住進一億里,完成你父親的心願。」
兒子聽完母親的話,信心滿滿地說道:「母親,您放心!將財產交給我來處理,相信我們很快就能住進一億里了。」看到乖巧的兒子這麼懂事,母親顯得很安慰,也放心地將財產交給兒子。豈料兒子得到這筆錢財後,竟大行布施,供養三寶、周濟貧戶,不到半年光景,所有的家產幾乎散盡。家產沒了,母親的笑容也不見了。偏偏不幸的事卻接踵而至──兒子竟在此時得了重病,不過短短數日便往生了。商人的妻子瀕臨破產,又逢喪子之痛,傷心欲絕。
往生的兒子因為生前布施而種下善因,不久即投生到一億里的首富家中。這位家財萬貫的富豪,年近八十仍膝下無子,如今喜獲麟兒,真是開心不已。但是,這個剛出生的兒子卻生性奇特,不論誰來餵哺他都不願進食,夫妻倆焦慮萬分,到處探尋良策。事情很快地傳開了,每天都有不少人來試著餵食,然而都是無功而返。
商人的妻子聽聞這個消息後,也好奇地前去富豪家中嘗試。只見嬰兒一到她手上,就馬上開口進食,富豪見狀高興極了,於是和夫人協議,以厚禮為聘,讓商人的妻子到家中居住,就近照顧兒子。商人的妻子果然如願的住進一億里中,但是想到丈夫和兒子終究福薄無緣,不禁深深感嘆……此時抱在懷裡的嬰兒,忽然開口說話:「您不認識我了嗎?」婦人聽到這聲音,又驚又恐。嬰兒又說:「不要害怕,我就是您往生的兒子啊!因為布施財物的福報,所以我投生到一億里的富貴人家,這就是布施功德的不可思議啊!」。
嬰兒長大後,於一億里中推行大乘佛法,並引導鄉里的民眾廣修供養、行菩薩道。
省思——
諸佛菩薩總是以大悲心為體,乘願往來人間,示現種種方便接引眾生,令發菩提心、廣作佛事。我們身旁也可能會出現許多菩薩聖眾,只要肯把握修善植福的因緣,即能和菩薩同行於菩提道上。
疑心的鸽子
從前有一隻雄鴿與一隻雌鴿,共同住在一個巢裡。
秋天,果子熟了,
牠們便一起外出採果,
不久果子就把鳥巢堆得滿滿的。
經過一天、二天、……不斷地風吹日曬,
果子漸漸地乾了,
整巢的水果看起來只剩下了一半。
於是,
雄鴿責怪雌鴿說:
「我們採果子採得這麼辛苦,你卻獨自享用,竟然把果子吃得只剩下一半。」
雌鴿急忙解釋說:
「我沒有獨自享用,是果子自己減少的。」
雄鴿聽了,非常生氣地說:
「如果不是你獨自偷吃,果子怎麼可能自己減少呢!」
憤怒的雄鴿便用尖嘴將雌鴿啄死。
隔了幾天,
突然下起一場大雨,
果子吸收了濕氣,很快地又回復了原狀,
不久又是滿滿的一巢水果。
雄鴿見狀,
後悔不已的說:
「雌鴿確實沒有吃果子,是我自己枉冤了她。」
此時傷心的雄鴿只能不斷地呼喚著雌鴿「妳在何處?」
改寫自《百喻經》
省思——
「疑心」是賊人,
常讓我們失去生命中許多值得珍惜的事物。
因爱堕恶道
過去有一位優婆塞,持戒嚴謹,精進不懈。有一天,這位優婆塞生了重病,群醫皆束手無策。眼見優婆塞已命若懸絲,他的妻子非常地悲慟,依依不捨地對優婆塞說:「我們夫妻多年,一向感情和睦,現在你被病苦折磨,命在旦夕,而我只能眼睜睜地看你受苦,卻無法為你分擔,減輕痛苦。再說,假如你真的走了,留下我和兒子孤苦零丁,無依無靠,教我們怎麼活下去呢?」優婆塞聽了,心如刀割,倍增愛戀,不忍之情油然而生,面對此刻的生離死別,內心更是萬般難捨。無奈大限已到,由於優婆塞對妻子的情執太過深重,死後神識便附在妻子的鼻子裡,化作一隻小蟲。而妻子見優婆塞已撒手人寰,便放聲嚎啕大哭,悲不可抑。
正在此時,有一位已得道證果的比丘從這裡經過,以神通力得知優婆塞持戒修行、精進不懈,本該生天享福,但因臨終時起了一念愛心,墮入畜生道,附在婦人的鼻中,便想藉此因緣度化他。於是上前安慰婦人,勸她不要如此悲傷。不料,婦人看見比丘,哭得更加傷心,這時候,小蟲隨著鼻涕流出來,掉到地上,婦人發現自己的鼻子裡竟然有小蟲,感到很難為情,準備一腳把蟲子踩死,比丘立刻制止說:「且慢,千萬別把小蟲踩死,牠是妳的丈夫所化現的啊!」婦人懷疑地說:「怎麼可能?我的丈夫持戒嚴謹,又非常精進用功,怎麼會變成一隻小蟲呢?」比丘回答:「因為妳的丈夫臨命終時,無法割捨對妳的愛戀,所以才會投生為蟲。」比丘接著對小蟲說法:「你以精進行道及持戒的功德,原本應該生天,得見諸佛;但因為你臨終起一念恩愛、戀慕之想,以致於死後墮入三惡道,將來還會繼續受苦。現在你知道欲愛的過患之後,就要好好地慚愧懺悔,以求早日投生善道,脫離未來的苦報。」小蟲聽了,隨即心開意解,深深地剋責自己的愚癡,不久便捨報,往生天道。
省思——
《楞嚴經》云:「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眾生因愛欲垢重,耽染五欲,遂致迷糊顛倒,縱有持戒功德,然欲心不除,亦不免墮落三塗。
情愛的執著不但是生死的根本,更是一切苦惱的根源,要想脫離苦海,唯有化除欲愛、色愛的煩惱,不受情愛的纏縛,進而將小愛化為大愛。能夠做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心量廣大,自然能遠離諸苦,解脫自在。
因果自受
在佛陀時代,某日,舍衛國國王波斯匿王在睡眠中,聽見自己的左右兩位侍衛官爭論不休。其中一位說:「我是依靠國王才得以活著」;另一位則說:「我沒有依靠什麼,完全是隨著自己業力所牽引而活著」,國王聽了這番對話後便沾沾自喜,驕傲地以為是自己的威德服人,準備賞賜那位依靠國王而活著的人。於是派人告訴夫人說:「國王現在請一個人到夫人您那裡,請您賜與他錢財、衣服及珠寶飾品。」接著就請那位依靠國王而活著的人,拿著喝剩下的酒送給夫人。但是當他一腳才剛跨出門檻,準備前往時,突然不停地流鼻血而無法前往。這個時候正巧遇見那位隨著自己業力所牽引而活著的人,於是就請他代為送酒給夫人。
夫人一見到這個人,就想起國王曾經交代的話,於是將錢財、衣服及珠寶飾品全部賞賜給他。之後,國王看到這位隨著自己業力所牽引而活著的人得到賞賜而心生疑惑,於是叫那位依靠國王而活著的人來,就問他:「我派你去送酒,為什麼沒去呢?」他回答說:「我一腳才剛跨出門檻,準備前往時,突然不停地流鼻血而無法完成國王您交代的事,就請人代為送酒給夫人了。」
國王聽了就感嘆的說:「我現在才知道佛陀所說的話皆是真實不虛的。自己造業,自己承受果報,沒有人可以代替。從這個因果的道理來看,或善或惡的報應都是從自己的所作所為而來,不是上天也不是國王所能賜與的。」
省思——
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過去所種的因牽繫著眾生受苦樂等報,即使父子至親也無法代受業果,能夠了達因果,更要努力殷勤修行,在因中努力,莫讓時光空過,待業果現前,才空自悔恨嘆息。
淫欲坏佛道
一日,鄰近舍衛城的村莊中,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有位婦人抱著孩子、拿著水瓶,準備到井邊汲水。當時離井不遠處,正坐著一位容貌端正的男子在彈琴自娛。婦人聽到美妙的琴音,又看到男子瀟灑的身影,不禁為其所吸引,而這名男子也情不自禁地注視著婦人。
一時意亂情迷、失去理智的婦人,不知不覺中竟錯將孩子當成水桶,懸綁於井中,等到婦人回過神時,才發現孩子已經死在井裡。婦人一時悲憤,懊悔不已,搥胸痛哭地說:「都是因為自己的一念染污心,才犯下這不可挽回的過錯!」
佛陀知道了這件事後,便集合大眾至講堂,將這段因緣宣說一遍。世尊開示大眾:「淫欲熾盛能壞人善根,所以淫欲心重的人,不但無法辨別善惡,不重視道德操守的清白,亦不知尋求解脫之法。這一類的人不知慚愧,寧可受人輕賤侮辱,也不願意斷除淫心。一念淫心起,亦可能會犯下殺害父母等五逆重罪,甚至違背佛法、輕慢佛法。」接著,世尊即為大眾開示一個因淫心而犯下大錯的故事:
曾經有一對夫妻,育有一子,疼愛有加。然而這個孩子不學好,常常犯下姦淫女色之事。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男子淫心又犯,拿著刀準備到鎮上找人尋歡作樂。這時男子的母親正好發現,擔心孩子夜晚出門會發生事情,苦苦哀求,希望能打消他的念頭。但男子色膽包天,鐵了心就是要走,因此大聲斥責威脅,如果不讓他出門,就不顧母子之情。母親愛子心切,寧可不要性命,也不願意見到孩子出事。於是在幾番爭執後,男子執刀殺了母親,頭也不回地前往鎮上。
男子來到一女子家,敲門請求讓他進去,並且誦了一首偈子跟她表明:
「婬恚諸根羸,為想所謬誤,
不慮眾事業,為愚闇覆蓋。
念汝取母害,折伏猶汝奴,
翹立在門外,如客附使役。」
女子知道後,非常憤怒地說:「像你這種忘恩背義之人,連養育自己、對自己有大恩的母親都能殺害,還會有什麼人性可言!快點離開我家!」男子不肯離去,幾番哀求,女子更加嚴厲訶斥:「我寧可投身入火、自跳山谷、為禽獸所食,也不願與你這種人為伴!」男子聽了這一番話後,只好黯然離開,結果在回家途中,被一群埋伏在路旁的賊寇所圍堵。寡不敵眾的男子在打鬥中為賊所殺,死後墮阿鼻地獄,受苦無量。
世尊說完後,再次提醒比丘,淫欲之害,為禍甚大,不但自己造業,更會危及他人,猶如自己飲毒,又教他人共飲,不可不慎。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四》
省思——
古人說:「萬惡淫為首」,可知淫欲是一切罪惡的淵藪,一切的惡行都由最初的一念偏差而來。《四十二章經》亦云:「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立身處世,當端正心念,守道清白,遠離愛欲的垢染。人品方能高潔,行道也才能有成。
鸚鵡度国王
從前在印度的迦尸國,國王名叫惡受,不行善道,百般虐待子民,做了許許多多的壞事,乃至遠從各地來的商人,所帶著的珍奇寶物都被他奪取,也不付報酬。此事被大家相互傳說著,以致惡名遠播。那時,樹林中有一隻鸚鵡王,聽到過路的人在談論國王的惡行,心想:我雖是鳥,尚且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何況是一國之王,反而被譏笑怒罵,豈不是比禽獸還不如?我應當去見國王,勸國王改惡行善。
於是鸚鵡王展翅高飛來到國王的花園,這時國王與夫人正在園裡遊玩。鸚鵡王發出聲音說道:「國王暴虐無道,所有的人和鳥獸,都憤怒難平。你們是人民的父母,怎能如此?」夫人聽了,瞋火大起,於是派人捕捉鸚鵡王。
夫人把捉到的鸚鵡,交給國王。國王問鸚鵡:「你為什麼罵我?」鸚鵡回答:「我說國王做事不對,是想幫助國王,並不敢罵國王。」國王問:「我做了什麼不對的事?」鸚鵡回答:「因為有七件事,會危害國王。」國王問:「哪七件事?」鸚鵡答道:「一沉迷女色,不聽受忠言;二嗜好飲酒,不理國政;三貪愛下棋,不敬賢者;四打獵殺生,沒有慈心;五好出惡言,不說好話;六異常加重賦稅和罰金,違反常規;七無故奪取人民的財產。這七件事,將會危害國王。另外還有三件事,會敗壞國家:一是親近諂媚邪惡的人;二是不接近忠臣良將;三好征伐他國,不體恤百姓。這三件事不除,國家早晚將有傾敗的危難。」
鸚鵡王又道:「國王應如橋樑,濟度萬民;如天秤,對待親疏一律公平;如大道,不背離聖賢的腳步;如太陽,普照世間;如月亮,帶給萬物清涼;如父母,關愛慈祥;如天空,覆蓋一切;如大地,滋養萬物;如明火,為百姓燒除惡患;如清水,潤澤四方;如轉輪聖王,以十善道,教化眾生。如此天下人民自會歸順敬仰。」
惡受王聽了如此至真至誠的話,深覺慚愧,說:「我為人王,所做無道,危害百姓傷及國家聲譽,願至誠懺悔前愆,遵從鸚鵡王的教導,修行正道。」於是國內良善風氣逐漸轉盛,全國上下都生起真誠崇敬之心,所有百姓無不歡喜。國王也因此洗刷了過去的惡名。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八(九五)》
省思——
典故中的國王因被五欲塵境所迷惑,而造作惡業;幸能得遇善知識的真誠勸諫,且惡受王也能虛心的接受忠告,誠心改過,使國家百姓得以安樂。同樣地,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也要像國王一樣,願意誠心地接受善知識的勸諫,並且確實改正,人生自能愈趨光明。
鸚鵡救火
「失火了!失火了!」
盛大的狂歡酒宴中,全村人從迷醉中回頭一望,
朦朦朧朧的視線內,處處火海猛焰;
四下張望,
鬆軟的四肢根本無以支撐自己找出生路。
「這下完了,大家只好等死!」
有人開始扯髮哭泣。
但是,頭腦還清醒的人,卻脫口高呼:
「至尊至聖的佛陀不是正好住在村裡?佛陀啊,請救我們逃脫祝融之災吧!」
眾人紛紛默禱,
佛的身影竟不知從何處來到火場,
莊嚴的聲音剎時令現場一片清涼:
「一切眾生都有三把烈火:貪欲之火、瞋怒之火、愚癡之火。我用無上智慧之水,熄滅這三火。如果,我所說的是真的,這場火災應當瞬間消滅!」
奇妙的事發生了:
火舌就像被周圍的空氣吸乾一樣,
剎時無影無蹤。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村民們彼此相視喜極而泣,對佛陀生起絕對的信心和感激。
此時,
佛陀更啟妙口宣流法語,
眾人聞法立即悟解,證得初果。
隨侍佛陀之側的比丘們,目睹事件發生始末,深感不可思議:
「佛陀,為何有這樣殊勝的因緣,救了他們的身,也救了他們的心?」
佛陀緩緩道來這一段在過去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薩道時,
與村民們結下善緣的故事:
「一天,風勢乾猛,令竹林相互磨擦而起火,焚燒山林遍野,眼見即將奪去一切生靈的性命。這時,一隻名叫歡喜首的鸚鵡,哀愍大眾無翅飛逃,就千萬度往返於山海之間,用牠微薄的雙翼沾以海水,一次又一次灑向漫天火海。如此堅毅、真誠的義行,感動了帝釋天。
天帝詢問道:
『歡喜首啊,你小小身軀如何能解救千萬里廣的火勢呢?』
鸚鵡認真地回答:
『我的心意比火勢更寬闊啊!如果今生滅不了,發誓來生一定把它撲滅!』
帝釋深受感動,施展神通力,傾注豪雨,剎時解救了全山生靈。
這隻鸚鵡就是我的前身,
林中的鳥獸就是村裡的百姓,
當時的我,滅火讓他們脫困得安;
今生一樣,滅卻有形和無形的火,
讓他們遠離災難,得到安穩。」
比丘們深深思惟個中蘊含的深意,又請問佛陀:
「為什麼村人能夠立刻證得初果聖位呢?」
佛陀答道:
「那是因為在迦葉佛出世的時候,他們曾經發心受持五戒的緣故。由於持戒不犯的殊勝善因,今天才能徹見真理,證得初果須陀洹!」
改寫自《雜寶藏經》卷二
省思——
村人們由於持五戒,而有聽經聞法即能成道的福德;鸚鵡由於捨身滅火的大慈悲心、大精進心,而得以於未來成就佛道。我們學佛,是否學到了如此持戒、慈悲和精進的精神呢?
影子佛法
從前,印度有座寺院,裡面住了四位神通廣大的道人。城裡,有四個居士對於道人的修行十分景仰,他們固定到寺裡請法,並且各自供養一位道人。
平日,四位道人分別前往不同的地點弘法度眾,一人到帝釋天宮,一人至海龍王宮,一人到金翅鳥居住的地方,另一人則在世間的王宮中。四位居士常目睹道人們帶回的奇珍異品,對於道人們弘法的處所更是嚮往不已。這一天,他們相互談論著自己的志向。一位說:「我希望將來能生到帝釋天宮。」一位則說:「我希望成為海中的龍王。」另一位說:「我希望以後成為金翅鳥王。」還有一位說:「我希望在人間成為國王。」
果然,四位居士往生後都實現了各自的心願,成為四個地方的領導者。由於過往的薰習,他們仍不忘精進修行。有一天,四位不約而同來到了摩竭王的後花園,他們各自在園中的樹下靜坐,專注地思惟法義。經一日一夜後,四位聚在一塊兒討論了起來,他們談心得、聊近況……此刻,摩竭王正好來到後花園,當看到這四位「貴客」時,他驚訝又好奇地上前一探究竟。四位向摩竭王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後,又繼續著被打斷的話題──誰的工夫最好。
人王說:「我所坐的位置最接近花園外,雖然外頭有吵雜的響聲,但我仍不為所動,所以我的工夫第一!」天王一聽,跟著說道:「我在天上住著七寶宮殿,縱使有貌美的天女、歌舞妓樂的享樂,我卻一點都不想念,而能在此專心用功,所以應該是最有工夫的!」金翅鳥王說:「我最大的喜好是食用龍肉,這對我而言更甚於五欲的享受,但今天我卻能與龍王共處,而且絲毫不起惡念,我的工夫才是第一!」最後,龍王不甘示弱地表示:「龍肉一向被金翅鳥視作美味,我們龍類只要看到金翅鳥就驚恐不已,然而,直到現在我仍然毫無畏懼之意,我堅定受法的心早已超越生死,可見得我應該是第一!」
四王各自堅持己見,誰也不服誰,摩竭王便說:「大家別再爭了,我的國內有一名智慧很高的臣子,請他來裁決看看誰才是第一,各位意下如何?」於是,他們接受了摩竭王的建議。大臣聽過四王的見解後,掛起了青、黃、白、黑四種不同顏色的絲帶,並且問四王:「這四條絲帶在空中有何不同?」四王異口同聲答道:「顏色不一樣啊!」大臣又問:「那麼,地上的影子有顏色的差異嗎?」四王一下怔住了。臣子繼續說道:「如同這四種不同顏色的絲帶,四位大王雖各有不同的色身和體驗,但對法的堅定之心是一樣的,就好比地上的影子,沒有顏色的差別。」大臣巧妙的譬喻,撬開了四王的迷執,他們個個心開意解、充滿法喜,也於當下證得道眼。
省思——
個人修為的高下,存乎一心,若於外相取著分別,則與大道相去遠矣。《六祖壇經》云:「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放下迷執,方能認清真相,進而開顯本具的智慧德性。
優波離尊者
未出家前,優波離尊者是個剃頭匠,既細心又認真,專門為釋迦族的王子們理髮。有一年,佛陀回到故鄉迦毗羅衛城,手藝極佳的優波離自然是為佛陀理髮的人選。對優波離來說,這可是個大考驗呢!想到要面對眾所尊敬的大覺悟者,再想到自己身為「首陀羅」的身份(印度四個種姓中最下賤,相當於奴隸的階級),優波離就不禁緊張起來。
為佛陀剃髮的那天,優波離的母親陪著他一塊兒去。佛陀的慈悲讓優波離鬆了一口氣,不再感到那麼緊張。當優波離正小心翼翼地為佛陀剃髮的時候,站在身後的母親便請問佛陀:「優波離的手藝怎麼樣呢?」
「他的手藝很好,只是身子太彎了。」佛陀回答。優波離一聽見佛陀指正,一心專注,改正姿勢,當下就入了初禪。
過了一會,母親又問:「現在如何呢?」佛陀說:「現在身體又太仰了。」優波離一聽,再調整姿勢,便入了二禪。
「現在怎麼樣呢?」母親接著又問。「吸氣稍微粗重了些。」佛陀回答。優波離立刻專注於呼吸上,又入了三禪。
母親再次請問佛陀,這次佛陀說:「吐氣稍微粗重了些。」當下,優波離連呼吸的念頭也放下,當下就入了四禪。
這時,佛陀便對身旁的比丘們說:「你們快把他手上的刀子拿起來吧!優波離已經入到四禪了,好好的扶著他,別讓他倒在地上。」
由於優波離一心專注敬慎,在聽聞佛陀教導的當下,便證到四禪。
後來,佛陀回到迦毗羅衛城為大眾說法,年輕的王子們聽到無上的真理都十分歡喜,發起了出離心,願意隨佛出家。眾王子們請優波離為他們剃髮,並將身邊珍貴的財寶都留給了優波離,但優波離並不因為得到了錢財而高興。他想:「王子們都能捨下榮華富貴的生活去出家,我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於是,他也決定向佛陀請求出家;但仍然為自己的身份擔心著……
佛陀不但沒有因為優波離的奴隸身份而拒絕他,並且讓王子們向先出家的優波離禮拜。王子們見到優波離出家都很歡喜,也能降伏憍慢的心,向優波離恭敬地頂禮。如此平等和合的行徑,在當時種姓階級分明的印度,實在非常不容易。
出家後的優波離,對於僧團的戒律都能持守得非常清淨,絲毫也不違犯,所以在佛陀弟子中被譽為「持戒第一」,尊為上首,許多比丘們在戒律上有疑問,也常會請教優波離尊者。
有一次,一位比丘生病了,必須以酒作為藥物,但比丘寧願病死也不願意破戒飲酒。尊者知道了這件事,便去請示佛陀。佛陀說:「若為治病之藥需酒,則可開緣。」於是尊者便帶酒給生病的比丘,並為他說法,病比丘不僅身體恢復了,在聽聞尊者說法的時候,當下也證得了四果阿羅漢!佛陀知道了這件事,讚歎優波離尊者是「真持律者」,不僅能持戒,也能懂得戒律的開遮持犯。
佛陀滅度後,迦葉尊者集合五百羅漢結集佛所說的教法,而持戒第一的優波離尊者,被大眾公推上座,誦出律藏部份,尊者對於佛陀制戒的因緣及當時的人、事、時、地都詳細的誦出,共誦了八十次才將律藏結集完畢,也就是後來的《八十誦律》。
原典出處:《佛本行集經.卷五十三》
省思——
「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戒律是維繫僧團運作的準則,三千多年後,佛陀教法仍能源遠流長,戒律功不可沒。
在楞嚴會上,優波離尊者白佛:「……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我是如來眾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眾推無上……。」一生堅持淨戒的尊者,是如來眾中綱紀,更是末世眾生的持戒修身的最佳典範!
優多羅比丘的母親
佛陀時代,有一位長者,家財萬貫。成婚之時,也特別聘娶名門貴族之女以求門當戶對。爾後妻子懷妊生下一男嬰,相貌端正殊妙,雙親見了倍加疼愛,為他取名為優多羅。優多羅從小就在父母親呵護下長大,後因父親往生,讓優多羅開始思惟人生的意義何在?想著:父親終日為成家業販賣經商,忙碌一生,然而一但無常到來,仍是萬般帶不去,如此徒勞一生有何意義?而自己實在無心如此的過一生。倒是佛法的清淨殊勝,能讓身心感到有所安住,令人深信篤敬,不如剃髮出家,尋求人生真義。於是來到母親跟前請求允許出家。母親聽後,便說:「你父親已不在人世,只剩你我二人,孤兒寡母的持守家業,如今何以忍心捨我而去?今後,在我有生之年,是絕不答應你出世入道的。倘若我死了,就隨你去吧!」
優多羅因所求未能如願,而心生懊惱地說:「母親若不能從兒意願,兒寧可撞壁而死、飲鴆而亡。」母親見兒子意志堅決,深怕優多羅當真自尋短路,心懷憂恐,但表面上卻又故作堅定地說:「我無法理解你為何如此堅持,想出家這件事是萬不可行,但倒有一事可以成全你:如果有沙門比丘可請至家中,我將會設食供養。」優多羅聽了,心生歡喜,時常延請眾僧應供。然而,由於母親本非真想發心供養,只是一時敷衍之詞,因此每見眾僧,總是心生厭煩,且在背後口出惡言地罵詈沙門。之後,心生一計:趁優多羅不在家時,趕走比丘,但又怕被優多羅知道,便將米湯潑灑在外,待優多羅返家,便手指地上的米湯,佯裝已供養過沙門。果真優多羅見後心生歡喜,從未生疑心。
不久母親往生,優多羅方才出家。由於精進修行,很快地證得阿羅漢果。一日,優多羅比丘在幽靜的洞窟內攝心打坐。此時,一位面黃乾焦的餓鬼來到比丘面前。比丘慈眼俯視,只見餓鬼開口說道:「兒啊!我是你的母親。」比丘心生疑惑:「母親生前好施眾僧,理當投生善道,何以反墮餓鬼身呢?」餓鬼嘆言:「只怪我自作自受,過去慳貪不捨,經過道場心中毫無恭敬之心,甚而橫加辱罵,所以今日受此身報。如今二十年中,未曾進食一滴一露。縱使看見可口果樹,當我前去,樹即乾枯;若見清澈甘泉,當我靠近,泉水即乾涸。所以,口舌乾燋、飢渴熱惱、痛苦無比。今日望您幫我一件事——如果您能為我設齋供佛及僧,並讓我得以懺悔往昔罪業,就能脫離鬼身。」
比丘憐憫母親於輪迴中受盡苦報,便積極勸化成就法事。法會中,眾僧用齋完畢時,餓鬼便現身會中發露懺悔。世尊藉此因緣為她開示法要。餓鬼聽聞法要後,蒙受法益,心生大慚愧。當夜命終即轉生飛行餓鬼,頂戴天冠,身著瓔珞,莊嚴其身,但終究仍為鬼道眾生。所以又尋求比丘,希望再次施供,並邀四方僧眾,期望得以脫離鬼身。法事後,餓鬼一樣在大眾僧中至誠發露懺悔,當夜即往生忉利天。天人心想:自己以何因緣得以生天享天福?於是以天眼觀察生天因緣,才知是優多羅比丘悲心為她設齋,恭敬供養佛及僧眾,並得以至誠發露懺悔,所得福報的緣故。於是為報答佛恩、比丘恩,天人嚴持香花前來供佛及優多羅比丘。世尊為其開演佛法,天人聞法後,心開意解,當下證得須陀洹果。繞佛三匝後,返回天宮。
佛陀宣說優多羅比丘之母墮餓鬼的因緣時,在座比丘都發起捨除慳貪、厭離生死輪迴之心。當下有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者,也有發辟支佛心、無上菩提心者,大眾聽聞佛說法後,心生法喜,並能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五──優多羅母墮餓鬼緣》
省思——
優多羅比丘的母親,因為受餓鬼報身之苦楚逼迫,而知懺悔往昔所造罪業。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往往在惡報現行時,才知過往皆是錯,而悔不當初。但並非每個人都有此福德因緣,能得家人願意為往生者設齋供僧,或種供養三寶的福田,成就功德。所以應靠自己從因上努力,在果報未現前,乃至念頭未起前就要覺照,且廣修福德,發心捨離貪、瞋、痴三毒煩惱,並勤修拜懺等加行。懺悔功德,能使罪業消滅,當下即得清淨、善法成就,直趨菩提涅槃之究竟安樂處。
優婆斯的過去生
羅閱祇國的一富商家,生有二子。弟弟長大後與哥哥共同經營家中事業。哥哥喜歡上一長者家的女兒,但由於她年紀太小,雖然哥哥派人前去提親,但長者並未答應。哥哥在失望之際,全心全意投入事業,多年遠赴他國從商,與故鄉沒有隻字片語的聯絡。到了女兒適婚年齡時,長者開始心急,眼見日子一天天過去,哥哥卻了無音訊,生死未卜,於是長者想盡辦法要求弟弟娶他的女兒,但弟弟始終不敢答應。長者只好偽造佯稱哥哥已死於他鄉的書信,託人從遠地帶回,迫使弟弟答應這件婚事。可惜幸福美滿的日子短暫易逝,當兩人正歡喜地為即將出生的兒子取名字時,哥哥突然破門而入,歇斯底里的咆哮,並詛咒著這對夫妻!
弟弟晝夜不安,於是決定逃離家鄉。一日,他意興闌珊的走在舍衛城中,正巧遇見佛陀。佛陀問他愁眉不展的原因後,即為其開示佛法,弟弟蒙受法益,頓時心開意解,發願追隨佛陀出家修行,並做佛陀的侍者以報答佛恩。佛陀慈悲答應,並名其為優婆斯。優婆斯出家後發大精進心,依教奉行,嚴持淨戒。
但哥哥始終無法平息報復心,於是重賞五百兩黃金給願意殺害弟弟的人。一位貧窮人家的小孩得知有此重賞,就隨著哥哥來到優婆斯修行的地方。當小孩一見到這位清淨莊嚴的比丘,剎那間善根流露,心想:「我怎麼忍心殺害一位有道行的比丘呢?」然而抵擋不過重金的誘惑,於是又想:「如果我得到了這五百兩黃金,全家人就不用再挨餓、受凍了!」東想西想一閃失,毒劍射中的是哥哥而不是優婆斯,於是哥哥心懷瞋忿而死。
由於瞋心感招,哥哥死後投胎為毒蟲,在比丘住處的門縫中生存,門數度開開關關,沒多久就被夾死了。因著報復未成,瞋忿未消,發願再投胎為小毒蟲。一日,趁比丘出門時,小蟲伺機從屋頂跳到比丘的頭上,並釋放出毒液,比丘因此命終。
舍利弗聽聞此事,立即前往請教佛陀。佛陀便藉此因緣與比丘們開示:過去有一性情兇殘的獵人,為了捕捉山林中所有的飛禽走獸,千方百計的規畫各種陷阱。但事與願違,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仍然一無所獲。於是獵人開始懷疑住在同山林中的一位辟支佛,認為是他將動物嚇跑,並破壞其精心設計的陷阱。獵人越想越生氣,於是瞋心大發,前往辟支佛的住處,將毒劍往辟支佛身上射去!然而,辟支佛不但沒有絲毫怨恨,更以慈愍心為其示現神通,並開示因果的道理及佛法要義。聽聞甘露法語的獵人,頓時善根現前,對三寶升起無上恭敬心,並為自己所犯下的大錯懺悔不已。當時,那位辟支佛雖然接受了這位獵人的誠心懺悔,但因傷害證果聖人的果報極重,獵人死後即墮入地獄道中,地獄業報結束之後,五百世中常被毒死。這位獵人便是優婆斯的過去生,又因其曾至誠懺悔,且發願來世得遇聖人住世,所以最後一世能夠隨佛出家,修清淨梵行,證得阿羅漢的果位;因著過去所造惡業,此生仍因毒蟲而喪命,但其心已斷除一切煩惱執著,所以雖受業報卻不感痛苦,業報受盡,即不受生死,得解脫自在。
省思——
這念心起善念就招感善的果報,起惡念就招感惡的果報;善與惡之間實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所謂「恕」是心如,「怒」則是心奴,了知因果的道理,能夠直下承擔,懂得轉念、化念,自然能作心念的主人,而非情緒的奴隸;時時起善念,人生必定是光明的菩提大道!
有智大臣
久遠以前,有一國王迦步,統領天下,國勢強盛,人民富庶。
有一年,國內突然發生大災旱,
國中精通天文地理的相師們紛紛推算,皆言:
「此災旱將歷時十二年,才能結束。」
得知這則消息,全國上下無不憂心忡忡,
迦步王於是召集群臣,共謀解決之道。
其中一位有智大臣說:
「陛下,要消除此災難,應當打造種種金製容器,盛滿香湯,置於街道兩旁,讓全國人民用以浴沐如來,廣植福田,然後再造佛塔廟,廣修功德。如此,就能消災免難。」
迦步王於是帶領王宮大臣及全國人民,
以虔誠恭敬心,
恭請佛陀慈悲駕臨,並以香湯沐浴如來。
然後將此香湯,裝於八萬四千寶瓶中,
分送遠近各國,並造佛塔廟供養祈福。
由於此浴佛及造佛塔廟的殊勝功德,
即時雷電交加,天降甘霖,災旱解除,五穀豐收,
不僅人民益加安樂,國家也更為富強。
改寫自《雜寶藏經》卷六
省思——
佛陀的大慈悲、大願力和清淨功德,是眾生的福田,因此浴佛、供養能消災免難;然而,我們還要能進一步體會浴佛的深意:「外離身垢,內除心染」,不再造惡業,才是真正的浴自心佛。
愚人拾宝
從前有一個人名叫不凡,
他總是喜愛到處遊玩,搜集各種寶物,
來炫耀自己的財富抬高身價。
有一天,不凡又想去環遊世界、搜集寶物,
於是花了一大筆錢,雇用一艘豪華巨輪,
船上擺放許多寶物,以誇示自己的萬貫家財。
船發動後不久,
不凡隨手拿起一個銀缽,愛不釋手地玩賞著,
正在得意時,一不小心手一鬆開,
銀缽沈入水中,消失不見了。
這時不凡感到非常著急,
但是又不想為了銀缽而耽誤行程,讓別人看笑話。
於是想了一個辦法,
就是先將銀缽遺失的位置記下來,等有空的時候再回來找。
所以不凡就在水上畫了一痕,做記號來提醒自己。
在回國途中,
不凡突然想起前次遺失的銀缽,
便偷偷地雇了小船,想找回那心愛的銀缽。
但是來來回回,找了又找,
卻始終沒有銀缽的下落,只好失望地回國。
回去時,不凡剛好遇到路人,於是就問:
「不知道是誰偷走我的銀缽?它竟然會不翼而飛!」
路人聽完就問:
「請問你的銀缽放在那裡,有否做上記號?你告訴我,也許我能幫你一些忙。」
不凡聽到路人發心要幫忙,心中非常感動地說:
「那個銀缽,在我坐船途中,不小心掉入水中,但我有在水上畫一痕作為記號,以防遺失,所以它絕對不會不見的!」
路人聽完後忍不住大笑著說:
「你真是“聰明”,怎麼會想到在水上作記號呢?難道你不知道水是會因風而產生波動,波紋也會隨著水的波動,而改變的道理嗎?」
這時不凡才恢復理性,仔細去思考路人所說的話,
當下才恍然大悟,明白其中道理!
在旁的人聽到了,沒有一個不哈哈大笑,合不攏嘴。
改寫自《百喻經》乘船失釪喻
省思——
強烈的我慢心,常常蒙蔽了本具清淨的智慧,
使我們深陷無明、愚癡而不自知?
遇佛无法
過去,佛陀在摩竭提國善勝精舍的菩提樹下,以威德神力降伏前來破壞修行的魔軍後,於座上思惟:「我應當遍灑甘露,讓佛法真理弘揚於三千大千世界。在過去的這幾年裡,父王所派遣的五位大臣一直隨侍照料我,供養芝麻、稻米等生活所需,今日能夠成道,他們功不可沒,我應當去度化他們。」於是,佛陀從樹下起身,向波羅奈國出發。
相好莊嚴、具足威儀的佛陀,光照天地,神威震人,凡是看到佛陀的人,都會生起無比的歡喜心。一天,佛陀於途中遇到一位辭親離家、尋師學道的梵志,名為「憂呼」。憂呼一見到佛陀的相好莊嚴,驚喜交集,無限欽慕,於是退至路旁,衷心讚歎:「聖者,您的威德氣度是多麼攝受人心!您的儀表行止是多麼殊特安詳!您是跟隨哪一位大師修行學道,才能成就如此殊勝的相貌呀?」佛陀聽了憂呼的讚歎後,慈悲地為憂呼開示:
「八正覺自得,無離無所染,愛盡破欲網,
自然無師受,我行無師保,志獨無伴侶,
積一得作佛,從是通聖道。」
憂呼聽了還是惘然不解,於是詢問佛陀將往何去?佛陀告訴梵志:「我現在正要前往波羅奈國,擊大法鼓,轉無上****。三界之內的聖賢,從來沒有像我這樣的傳道人,為眾生傳授解脫生死的法門,令眾生親證寂靜涅槃。」憂呼聽到佛陀的回答,高興地說:「太好了!太好了!希望能早日聽到您所說的無上大法。」便向佛作揖告別,準備前往波羅奈國聆聽佛陀開示法要。尚未抵達目的地,憂呼卻因病在露宿的路邊往生了。
佛陀以道眼了知憂呼志未竟而身先死,哀愍他因無知而錯失得度因緣,嘆息地說:「世人愚癡,不知無常,總以為人生百歲,時光常在。遇到了佛,卻甘心捨離而投向死亡;聽到了法鼓雷震,卻如癡如聾、恍若未聞;佛法甘露能滅除生死之苦,卻不知要及時聽聞受持。所以始終於六道中輪迴,生生死死,歷劫無窮,不知何時才能得度?」佛陀發大慈憫,又說偈言:
「見諦淨無穢,已度五道淵,佛出照世間,
為除眾憂苦。得生人道難,生壽亦難得,
世間有佛難,佛法難得聞。」
佛說此偈時,空中五百位天人聞偈有省,清淨法喜,皆證得須陀洹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三》
省思——
俗語說:「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們常常以為「還有明天」,拿著「明天」來遮蔽自己的懈怠和放逸,拿著「明天」來漠視無常隨時都在的警訊,但是,我們?的還有「明天」嗎?如同文中梵志憂呼自以為還有明天、還有將來,未能體悟無常,雖有出離求道之心,卻不懂得珍惜當下見佛、聞法的難得因緣。因此,我們應當秉持難遭難遇的心念,珍惜每一個當下,發心修福修慧,累積福德資糧,成就無上佛果,才不辜負今生得成人身、聽聞佛法、遇大善知識的殊勝因緣。
冤冤相報何時了
過去有個男子娶了兩位太太:大太太膝下無子,小太太則生了一位容貌端正、模樣可愛的男嬰。由於丈夫非常喜歡這個小兒子,大太太因此心生嫉妒;但是,對外卻宣稱自己疼愛這小男嬰勝於親生骨肉。因此,家人也都認為大太太將他視如己出,根本沒有起任何疑心。
然而,大太太始終意圖要害死小男嬰。就在小男嬰大約一歲時,大太太找到下毒手的機會;用針刺入小男嬰的腦門,而且深入顱內的皮肉。小男嬰因此生病,啼哭不止,也不再吃奶,一家大小都不知道原因。過了七天,小男嬰便命終了。大太太啼哭不已,小太太更是傷心欲絕,肝腸寸斷。
過了一段時日,小太太在各種查證下,逐漸懷疑大太太是真正的兇手。由於喪子之痛,加上有仇未報之感慨,尋即命終。心懷怨結而死的小太太,命終後,為報殺子之仇,投生當大太太的女兒,長得容貌端正,大太太自然對她疼愛有加。然而,女嬰才一歲就命終,令大太太每天端坐不食,悲慟號哭更勝於過去的小太太。
往生後的小太太,連續七次投生為大太太的小孩,或二、三年,或四、五年,或六、七年便往生。最後一次投胎時,她長得比過去更端莊;但是,在十四歲正當要嫁出門的夜晚,又不幸命終。大太太憂傷悲惱,終日啼哭;將女兒停屍在棺中,也不肯蓋棺,終日看著棺材中的屍體,不說話也不進食。奇妙的是,已死去的女兒,居然容顏氣色比生前更加煥發,使得大太太更是戀戀不捨。
過了二十幾天,有一位阿羅漢聖者,因為與大太太宿昔的法緣,知道了這件事,要藉此因緣度化此二人。於是聖者前往這戶人家托缽乞食,大太太命令婢女盛一缽飯供養,聖者不肯接受,並告訴婢女,希望見到她的主人。大太太自認為憂悲苦惱的模樣,無法出門見人;因此,命令婢女供養後再請他離開。然而,婢女數次請求,聖者仍不願離開,堅持要見主人。大太太知道對方不肯離去,心中雖然感到愁憂無奈,也只好請聖者進門來。
阿羅漢聖者看見大太太蓬頭垢面、憔悴不堪,並試圖用手遮掩,於是問大太太:「為何如此?」大太太告訴聖者:「我前後生了七個女兒,都非常黠慧可愛,卻一個個死去。最後這個女兒,在要出嫁時也死了!實在令我愁憂悲惱,痛不欲生。」
阿羅漢聖者問道:「家中過去有一位小太太是為何而死的?」痛哭不止的大太太聽了非常震驚,心想:「他為何會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聖者說:「等梳理完,就告訴你。」大太太迅速地梳理完畢之後,聖者又問:「小太太是為何而死?」這時,她緘默不語,心中感到慚愧萬分。「妳殺了小太太的兒子,讓她愁憂悲惱至死。因此,她前後七次投胎成你的小孩,成為妳的冤家,意圖也讓妳悲慟憂傷而死。妳可以去探視棺材中死去的女兒,看看是否完好如初?」大太太一看,屍身居然已經壞爛臭穢,令人難以靠近。聖者問大太太:「如此不淨之身,妳何以貪念不捨?」大太太感到慚愧至極,便立刻將她埋葬,並請求聖者為自己受戒。
次日,依聖者指示,大太太前往寺中受戒。然而,小太太卻化作毒蛇,擋在大太太的路途中,想咬死她。由於毒蛇擋路,大太太無法前行。此時天色已漸晚,她不禁心生怖畏:「我想要到寺中受戒,這條蛇為何一直擋住我的去路?」聖者知道這件事後,即前往大太太的所在處。大太太一見到聖者,便歡喜地恭敬頂禮。聖者告訴蛇:「妳為報殺子之仇,前後投生作大太太的女兒已經七次,彼此互結冤仇,來生勢必又將互相仇害,如此毒害輪轉無有窮盡……,儘管如此,這些罪過,尚可度脫;但是,如果妳現在障礙她受戒,障人受戒惡報甚大,將生生世世墮入地獄,無有出期!」毒蛇聽聞聖者的開示後,知道宿世的因緣果報,心中的煩怨委屈剎時冰銷,低頭思惟不已。
聖者觀察得度因緣已經成熟,隨即為兩人祝願:「妳們兩人由於宿世的業緣,互相惱害報仇。現在彼此應當解冤釋結,不要再惡意相向;過去所造的種種罪過,從此悉數滅除。」最後,一人一蛇互相懺悔前愆,蛇因聞法功德,旋即命終捨去蛇的報身而投生人道。大太太聽聞聖者的開示之後,心開意解,立刻追隨聖者受了戒,此後精進修行,證得須陀洹果。
原典出處:《眾經撰雜譬喻.卷下》
省思——
古德云:「冤冤相報何時了?」大太太、小太太不明因果,仇恨未消,因而彼此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承受無量苦果。幸好有阿羅漢聖者為二人開示化導,教令懺悔宿業,方能前嫌盡釋,轉惡緣成善緣、法緣。
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皆有佛性,皆當成佛。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我們應當學習菩薩慈心廣大,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以冤親平等的心量,化解惡緣,廣結善緣!
月光王
在過去,有一個叫「迦尸國」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國王是「月光王」。月光王雖處王宮,卻不貪求欲樂;容貌端嚴、智慧過人的他,生性坦蕩,從不言說任何不實的言語,而且慈悲地對待任何眾生,一心廣修布施。由於他的德行高潔、心地柔軟,臣民們都願意追隨他,舉國上下也充滿和樂的氣氛。
這時,住在深山裏的一個老婆羅門,聽說月光王廣行布施的聲名,心中生起了無明火,他不但不認同月光王的品德、善行,還認為月光王沽名釣譽。婆羅門心想,一切眾生都最不捨自己的性命,如果我要求月光王布施他的身、命,他一定會退失修布施的心;到時就可以拆穿他偽善的面目了。惡念不斷侵襲著婆羅門,他迫不急待地下山,前往月光王的宮殿。
面目猙獰的婆羅門,一見到月光王,就大聲地說:「久聞大王的盛名高德,今日能親眼見著大王,實在是我的福報啊!聽說大王為了利益眾生,修大布施,願意捨棄一切,我沒什麼希求,只想向大王化緣一樣東西。」月光王說:「只要是您需要的,儘管開口,任何物品我都願意布施。大婆羅門啊!您應當知道,一切眾生都被貪瞋癡所纏縛,生死輪迴不得出離;我之所以住世為王,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告訴他們出離生死的方法。」老婆羅門說:「大王,你講得太好了!可是光說不練,有什麼用?如果能言行合一的話,就拿你的頭來布施吧!」
這時,大臣們聽到老婆羅門口出狂言,都非常不悅地用砂土、石頭朝著他丟擲,並且對他破口大罵,要他趕快離開。老婆羅門呵斥大臣們:「你們怎麼罵人呢,真是愚癡啊!空口說白話,誰不會說,國王自己說出口的話,難道想反悔?他說所有一切都能布施,我今天向他化緣頭,有什麼不對!」月光王轉頭對婆羅門說:「我向臣民們說幾句話,讓他們放寬心,如果不對他們說些好話,恐怕您的生命將會不保!您暫且走遠些,等他們走後,我再去找您。」老婆羅門聽月光王這麼說,就轉身離開。
月光王於是向大臣們說:「以此無常的色身,換取如金剛般堅固的法身;以世間的財寶,換取出世的法財。這不正是我之前勉勵大家的菩薩行嗎?放下心中的執著,才能得到解脫自在。」然而,大臣們仍放不下地說:「大王,這樣布施是不值得的!您是全國人民的依靠,您的身、命也是全國人民所共有,怎麼可以為了他而捨棄性命呢?」月光王告訴大臣們:「我和這個老婆羅門在過去世有宿怨,累劫以來,我都在和他解冤釋結,直到此世,我們之間的業緣還未了結,所以他念念不忘來找我要債;唯有滿足他的要求,才能放下他心中的仇恨。我生生世世恆行正法,即使是為了這個老婆羅門,也要心存正念,只要滿了他的願,他就會回去深山,繼續修行。」
月光王遣退了臣子們,便去找老婆羅門,對他說:「您今天向我要頭,是宿怨所逼,我絕不會起一念嫌恨心。可是您當省察自己的心念,為何因瞋恨而不能作主?修行人要時時反觀自照,如果放縱自己的習氣,隨意起瞋念,就會障蔽清淨的自性,而離道愈來愈遠。」婆羅門說:「大王說得很好,可是我實在無法受用,現在我只要你的頭,其他不必多說!」此刻,老婆羅門把月光王的頭髮綁在樹上,瞋心熾盛地抽出利刃,砍向國王……
自以為已砍下王頭的老婆羅門,縱聲大笑,揚長而去。可是他萬萬沒想到,砍斷的不過是樹枝罷了!其實,這是諸佛菩薩及護法龍天的威德力,才讓老婆羅門的惡行沒有得逞。老婆羅門以為真的殺了月光王,心中的怨恨立刻消解,回到深山中,繼續他的修行;而月光王也平安地回到王宮。
月氏國王
久遠以前,月氏國國王栴檀罽尼吒結交了三位智慧的賢者,第一位是馬鳴菩薩、第二位是摩吒羅大臣、第三位是遮羅迦醫生。國王對這三人非常禮遇,他們常隨左右,時時提供智慧的建議。
一天,馬鳴菩薩向國王說:「如果國王能依照我的話如法修行,來世必逢善緣,永離惡難。」摩吒羅大臣也對國王說:「如果國王採納我的密策,並且守口如瓶,您將戰無不勝,普天下之人皆會前來歸順。」遮羅迦醫生則說道:「國王,如果您能聽從我的建議,這一生不但不會遭遇橫死,並可隨心所欲享用各種美味,身心調適無所憂慮。」
國王果真聽從了良醫的話,身心康泰,沒有任何病苦,於是他採納了大臣的密策,開始擴展國土。月氏國軍隊所到之處,無可匹敵,四海之內,三方咸定,只剩東方尚未降伏。於是國王整飭兵馬,繼續東征,先派遣胡人及大象為先鋒,自己緊隨在後。當軍隊來到蔥嶺,度過了種種險峻關卡,所乘的象、馬卻不肯再往前走。國王甚為驚訝,拍拍馬背說:「我過去騎著你南征北討,如今只剩東方未定,為何你現在不肯再往前走了呢?」這時,摩吒羅大臣對國王說:「微臣先前已奏明國王,不能向外透露任何消息,但是國王您卻洩露了密策,如今性命岌岌可危。」
國王自知死期不遠,心裡非常恐慌,尤其一路南征北伐,殺害三億多人,必定會嚐受惡果,剎時間對自己過去的作為升起大慚愧心、大懺悔心。於是,國王終於聽從了馬鳴菩薩的教導,清淨持戒、勤修塔寺、廣建僧房,並且供養僧眾,修種種功德,精進不已。
朝中大臣見到國王如此顯著的改變,不禁質疑:「國王連年揮軍,殺戮於戰場之上,如今雖然廣修福德,但逝者已矣,又能對過去的錯誤產生什麼彌補與幫助?」國王為解除大眾的疑惑,於是請大臣煮一大鍋沸水,七日七夜柴火不斷,保持沸騰,最後將一只指環丟進鍋中,令大臣赤手撿取。諸大臣聽了,紛紛表示無法取得這個指環,寧願以其他罪名就死。國王問:「難道真的沒有辦法取回這只指環嗎?」大臣們說:「必須先把鍋下的柴薪滅了,再往鍋中注入大量冷水,如此降低溫度,才能不傷人手,撿回指環。」
國王說:「我先前為了擴張國土廣造惡業,就好比那鍋七日七夜柴薪不斷的滾水。現在馬鳴菩薩教導我對過去的罪業至誠懺悔,就像抽掉鍋下的柴薪,使之熄滅;又教導我持戒、精進、廣修供養,增長福德,就像在滾水中注入大量的冷水,滾水自然會漸漸清涼。所以現在修善斷惡,來世可免墮三塗惡道,得人天果報。」群臣聽了,個個心開意解,紛紛讚歎馬鳴菩薩的智慧。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七》
省思——
經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眾生總是看不清世間的真相,而盲目地追求外在虛而無常的事物。就像月氏國國王,只知追求長壽、名利而迷失自己,造作種種惡業。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只要我們能真心懺悔罪愆,從而改過向善,清淨身口意三業,必能重新開拓光明的人生。
赞叹的功德
一日,佛陀與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前往舍衛城弘法。佛陀尚未進城,五百天人早已吹拂香風於各街道巷弄中,使污穢臭糞等不淨物自然隱沒於地;不僅如此,還以香雨飄送潤澤街道,並且散花供養,城內處處清香潔淨。
舍衛城的國王、大臣及人民見到如此瑞相,知道佛陀將要進城,大眾立即放下手邊的工作,歡喜掃地、散花或燃香,也有人以布舖地、解髮覆地、持舉幡蓋,或演奏音樂、表演舞蹈,歡迎佛陀的到來。
佛陀與眾比丘一行進城時,大眾皆一心合掌,至誠恭敬地瞻仰佛陀的莊嚴相好。當時有一位婆羅門見此場景,雖想買香花供養佛陀,卻因貧困無法圓滿心願,於是隨眾在歡迎行列中,以最清淨恭敬之心迎接佛陀的蒞臨。當婆羅門見到佛陀時,以偈讚歎說:
「表容紫金耀,三十二相明,
一切眾生類,睹者莫不歡。
見佛心踊躍,憂愁皆銷除,
永度生死海,稽首禮大安。」
這時佛陀欣然而笑,五色光從口中出,每道光芒又散發出無數道光明,光光頂端皆有七寶蓮花,蓮花上亦有化佛遍照十方;下至諸大地獄,上至三十三天,無處不在佛光照拂中。三千世界諸天人民,見佛光明莫不踊躍,紛紛離開宮殿,來到佛前;當中有聽經聞法得度者,有見其光明得度者,有聞化佛說法得度者,亦有尋光來至佛所而得度者。而在地獄受苦的眾生,亦因此暫時解脫;畜生禽獸善心增長,不相傷害;餓鬼道眾生得百味美食,慳心不起。更有無量眾生盲者得視、聾者得聽、啞者能語、駝背者能挺直、行動不便者能行,身體有疾病者悉皆除癒,牢獄繫閉者全獲解放。而大千世界諸天人民,見此瑞相,內心無不歡喜清淨,有人證得初果、二果、三果、阿羅漢,有人證得辟支佛,也有發大乘心,於菩提道上堅住不退轉,得道證果者不可稱計。
佛光遍照十方,最後繞佛三匝,還入世尊眉間。阿難見此殊勝景象,長跪合掌請示佛陀:「世尊,諸佛如來無因緣是不會身放毫光、破顏微笑的,今日世尊以何因緣微笑?希望世尊能慈悲為我們開示。」佛陀告訴阿難:「你有看到那位以偈讚佛的婆羅門嗎?他以極清淨虔誠的心讚歎如來。往後十三劫中,天上人間自然受生,不墮三塗八難之處,相貌端嚴、辯才無礙、智慧明達,人人讚歎。日後出家修行,將成就辟支佛果,名為『歡悅』。」
大眾聽聞開示後,法喜充滿,歌詠稱揚讚佛的殊勝功德。
典故摘自:《佛說菩薩本行經?卷三》
省思——
古德云:「一言興邦,一言喪邦。」口業能成就無上福報,亦能成墮泥犁惡道之因。日常中,若能隱惡揚善,歡喜讚歎他人,即是以言語行布施。不僅能捨掉心中的忌妒心、慳吝心,使自心清淨,亦能廣結善緣,獲無量福報。故用少分力而收穫大,何樂而不為呢!
造塔升天
佛陀時代,在舍衛國中有一長者,非常恭敬三寶,平日不僅廣建塔寺,且常供養三寶。一日,長者突然生病,數日後便安詳捨報,往生忉利天享受天福。其妻由於思念長者,每日憂愁苦惱,為排解相思之苦,決定承繼長者生前的心願,繼續修建塔寺。
有一天,長者從天上觀察自己為何能夠升天、享如此幸運的果報?原來是因著前世興建塔寺的功德,為此,長者心中十分感恩三寶。同時長者又思惟:現在的塔寺由誰來負責維護呢?用天眼一看,原來是過去的妻子。畢竟曾受妻子照顧甚多,雖然天上福樂無比,但眼見妻子由於思念自己而憂愁苦惱,便到人間安慰妻子,使其放心。
當婦人見到長者時,心中非常喜悅,且期待能再續夫妻緣。長者很有正念地表示,現在自己是一位天人,不再是凡人了,畢竟人天有別。因為在世時,以清淨心、恭敬心興建塔寺,往生後才能升天,享受天福。除了要妻子釋懷外,亦希望妻子將心依靠在三寶上,勤修塔寺,且供養三寶等。為了讓妻子心無掛礙及策勵妻子用功,長者並告訴妻子,若按照自己的建議如實修行,將來必能升到天上,那時再續夫妻緣。
長者的妻子聽到這些話後,一改過去的憂愁,積極地供養三寶、勤修福德,且將所有功德回向升天,果然命終後,升到天界,與長者見面。長者夫婦感念三寶的恩德,便前往佛陀所居住的處所,向佛陀請法,佛陀為長者夫婦開示因緣果報、苦空無常的道理,兩人即於當下證得初果羅漢。此時在一旁的比丘們,非常訝異地請示佛陀,二人為何有此福報?佛陀回答,因為長者夫婦在世時,勤修塔寺及蓋寺廟,且供養三寶,所以今日得生天上。比丘們為此皆對佛法真理生起無上信心。
省思——
修建道場能使僧眾安心辦道,令佛法廣為流布,功德自是不可思議。而長者夫婦心存對三寶的至誠恭敬心,當聽聞佛法的無上道理時,自然能夠心開意解,得遠離煩惱、解脫自在的果報。由此可知,最大的財富不在於有形錢財的累積,而是心能保持無欲、無求,這念清淨心才是真正的富貴。
斋僧获报
佛陀時代,有一位長者子,年紀很小時便失去了雙親,一切都必須自食其力,所以生活非常地窮困與孤苦。一天,他聽人說,如果能至誠供養三寶,死後便能往生忉利天,過著非常快樂的日子,不再有人世間的苦難。
長者子心中不禁湧上一股喜悅,於是積極地打聽,究竟要準備多少財物才能供養佛陀及僧眾?一打聽下,需要三十兩金,長者子心中很難過,因為自己不曉得要如何去籌措這一大筆錢?但他並未因此氣餒,一想到自己此生的遭遇,便下定決心,即使再苦也要湊足三十兩金子來供養。
於是他來到一戶非常富有的長者家,長者好奇的問他:「你有何要求呢?」貧窮的長者子說:「您可否讓我為您工作三年,但我希望能得到三十兩金子的酬勞,如果您願意,任何工作我都願意做。」富有的長者見到他如此堅定,便答應了他的請求。
由於他的品行正直,且任何大小雜事都能圓滿完成,因此幫長者賺進了非常豐厚的財物,不到三年,便獲得了三十兩金的酬報。主人於是問他:「你已如願以償的得到三十兩金,將來有何打算呢?」長者子便將自己的心願告訴主人,主人一聽,立刻歡喜地說:「我也很希望能供養佛陀及僧眾,讓我們一起邀請他們,接受我們的供養。」長者子聽完便前往佛陀的住所邀請,佛陀也慈悲地答應了他的請求。
到了供養的這一天,正巧碰到城中節慶,許多人也準備了食物供僧。當僧眾們來到長者子的住處時,雖然有滿桌豐盛的齋點,但因已吃過,所以只用了少許的食物。等到眾僧離開,長者子不禁難過的哭出來,心想三年來的辛苦,就是希望能齋僧,如今僧眾只吃了一些些,看來自己是無福投生天道了,於是他決定去佛陀的住處,將自己的委屈告訴佛陀。
佛陀聽完後,便安慰他說:「你已發心成就此願,即使僧眾都不食用,你的願望也一樣可以實現,更何況僧眾們仍然食用了一些,所以你不必煩惱。」長者子一聽,心中的煩惱及悲傷立刻消除,露出了微笑,滿心歡喜的回家去了。
就在此時,有五百位商人正好來到此地做生意,希望能找些食物充飢,但由於當時鬧飢饉,糧食並不充足,所以無法有多餘的糧食供應這五百位商人。這時有居民建議他們,可以到長者子家,因為長者子設宴要供養僧眾,所以食物必定充足。於是,五百位商人立刻前往並說明來意,長者子心想,這些供僧的食物還剩許多,不如就與這五百位商人結緣。五百位商人為了表示謝意,都各自拿出一顆寶珠及一銅盔要贈送給長者子,長者子卻心有所顧忌不敢接受,便去請示佛陀。佛陀告訴他:「這是你發心的福報,可以收下,不必煩惱,將來也能有生天的果報。」
而這位富有的長者,因為只有一個女兒,見到長者子品行端直,慈心布施,便將女兒嫁給他,並掌管家業,於是長者子成為舍衛城中最富有的人了。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四─長者子客作設會獲現報緣》
省思——
修行學佛,欲解脫煩惱,乃至成就無上佛果,都須具足福慧資糧。供養,即是積集福慧資糧的首要行持。《佛說布施經》云:供養三寶可得五種利益:一、身相端莊。二、氣力增盛。三、壽命延長。四、快樂安穩。五、成就辯才。佛、法、僧三寶即是供養、布施、修福的無上福田,如能清淨供養,既能放下內心的慳貪與執著,亦能藉由恭敬供養,長養恭敬心、慈悲心與平等心,生生世世與三寶結清淨善緣,功德無量無邊。
辗转生死布施仁德教化 斷除生死苦
過去,佛陀在波羅奈國鹿野苑為天人、龍鬼、國王、臣民,以及不可計量的大眾說法。當時有一大國的太子率領其他小國的王子共五百多人,來到鹿野苑頂禮佛陀,並且退坐一旁聆聽佛陀開示。太子們讚歎佛陀,並且問道:「佛法義理精深微妙,自古以來,是否有國王、太子、大臣、長者子,捨棄名利地位,放下世間的榮華、快樂及家庭的恩愛來出家修行呢?」
佛陀告訴太子:「其實世間的國土、榮樂、恩愛,如夢幻、如聲響,生生滅滅,變化迅速,是無法恆常擁有的。國王、太子因為三個原因,所以不能得道:一、不鑽研佛法經藏,以微妙法義來提升自性,反而縱情恣欲,放逸墮落,滋生邪見;二、貪婪不布施,吝於將自己的財物救濟貧困人民,或與大臣、將士分享,所以無法建立國家富強之本;三、不能遠離色欲、愛欲,捨棄流轉三界、令人煩憂的根源,藉由出家修行滅除眾苦,返求自性。但是由菩薩轉世的轉輪聖王,則不會執著這三件事,所以能成佛。另外,若國王、太子能夠:一、年輕時博學多聞,以仁德統領國家,化導人民力行十善;二、經常布施財物給貧窮、孤寡人家及群臣將領,與民同樂。三、時時思惟生命的無常,並有出家修行,斷除生死輪迴之苦的決心。做到以上三事,則能得道。接著,世尊為大眾開示自己過去生的一段因緣:
過去生,我曾為轉輪聖王,名為南王皇帝,能夠飛行於虛空之中,周遊各地,自由自在,無人能抵。出入皆有七寶,擁有宮殿、浴池、行宮、花園及群臣、夫人、宮女、象、馬……等各八萬四千。還有千位兒子,個個勇猛精銳,一人可抵千人。聖王壽命有八萬四千歲,以法制治理國政,從不冤枉人民。
一日,聖王思惟,人命苦短無常,應當多修福德,契悟真道。常行布施,幫助貧困之人,並與人民共享財物,如此修習福德,再出家修行,斷除種種貪欲,才能滅除人生苦惱。於是聖王便命令為自己梳髮的人,一旦發現白髮,一定要向他報告。
過了幾萬年,負責梳髮的人看到聖王已長出白髮,立刻報告聖王這個消息。聖王看著白髮,悲泣地說:「第一使者已到,我頭髮已白,應當出家修行,求解脫道。」於是說了一首偈子:「今我上體首,白生為被盜,已有天使召,時正宜出家。」
聖王召集群臣,立太子為王後,便出家入山修行,等到壽命終了,轉世為天帝釋之子,天壽終了後又繼位為王,統理天下。聖王亦如過去世般,吩咐梳髮人發現白髮時馬上向他報告。當梳髮人啟稟聖王白髮已生,聖王又說了相同的偈子:「今我上體首,白生為被盜,已有天使召,時正宜出家。」立太子為王後,便出家修行,壽命終了時,又轉世為天帝釋提桓因。前一位天帝釋已享完天壽,下生世間,為轉輪聖王的太子。
這三位聖王,互相輪為父子關係,在天界為天帝,在世間為轉輪聖王,兩者之間則為太子身份,歷經數千萬年,如此周而復始,往返三十六次,世世不忘以仁德教化大眾、布施、斷除生死苦這三件事,最後才證得佛果。
佛陀告訴大眾:「當時的父王就是我,太子就是舍利弗,而當時的王孫就是阿難。此後我們三人,累生多世,展轉為王,化導天下。」太子與王子們聽完佛陀的開示後,十分法喜,便受持五戒,證得須陀洹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四》
省思——
《無常經》云:「外事莊彩咸歸壞,內身衰變亦同然;唯有勝法不滅亡,諸有智人應善察。」眾生因執著於虛幻生滅的境界中,一旦無常來臨,便容易怨天尤人,痛苦萬分。所以,唯有認清生命的真實相貌,落實修行,才能契悟人人本具的自家珍寶。
戰迦羅闻法
有一天,佛陀行化到鄔陀延聚落,當時城中有一位老婦人,名叫戰迦羅,不僅家境貧困當人奴婢,而且久育無子。佛陀以佛眼觀察,知道戰迦羅得度證果的因緣成熟了,於是派阿難前去度化。正往河邊打水的戰迦羅,一聽到阿難是為佛陀前來乞水,具足善根的她,裝滿水後立刻跟著阿難前去供養佛陀。
戰迦羅一見到佛陀相好莊嚴、功德巍巍,恭敬之餘,還生起一份愛子之心,忍不住地舉起雙手,想上前擁抱佛陀,弟子們見狀連忙阻止,佛陀示意他們退下,娓娓道出過去的因緣:「戰迦羅過去五百世都是我的母親,所以她一見到我,就會生起愛子之心,如果現在阻止她,她會心生憂惱,口吐熱血。」佛陀憫念戰迦羅,特地伸長頸子,滿足她擁抱愛子的心願。戰迦羅如願以償心生歡喜,聆聽佛陀演說四聖諦理,以大智慧破除煩惱,證須陀洹果。隨後立即返家,徵得丈夫同意,出家修行,精進辦道,最後證得四果阿羅漢。戰迦羅聽聞佛陀開示,便能為他人分析法要,佛陀稱讚她是比丘尼眾中「分析經法第一」。
之後,佛陀受到弟子們的請求,為大眾開示了戰迦羅證果的因緣。原來,戰迦羅過去五百世雖然是佛陀的母親,但是因為愛子心切,阻礙佛陀布施、精進、行菩薩道,並且墮胎犯下殺罪,而在迦葉佛時,又辱罵有學、無學證果的比丘尼,犯下惡口業,所以今世貧賤當人奴婢,久育無子。但是因為宿世的善根,廣集福慧資糧,改惡行善,在迦葉佛時,也曾經出家修行,聞佛說法,所以今世能夠出家證果,善說法要。
典故摘自:《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
省思——
所謂「眾生歡喜,諸佛歡喜」。佛陀恆順眾生,示現大智慧,滿眾生願,令戰迦羅心生歡喜,進而悟道證果。
同是起心動念,可以度化眾生解脫善惡輪迴,也可能惱怒有情沉浮三界火宅。是以時時不忘正念,乃行者本份,亦是無上功德。
长寿王的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名叫长寿;他有个儿子,名叫长生。
长寿王以法治国,但从不对臣民滥施刑罚,国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
邻国有个国王凶狠残暴肆意妄为搞得天怒人怨国困民穷,大家都称他为恶王。
有一天,恶王对大臣说:“我听说长寿王的国家离我们不远,国家富饶,财物无数,又没有多少军队,我们发兵去把它攻下来吧!”恶王听大臣们纷纷赞成,就带领军队扑向长寿王的国家。
边境的官员得到了消息,星夜派人向长寿王示警,要求速做准备,增派援兵。
长寿王召集群臣对大家说:“恶王之所以攻伐我国目的不过是要抢夺我们的粮食、珍宝、财物。我如果发兵抵抗我方军队必有死伤。这样的事我不能做!”
大臣们说:“我们有熟悉战略、战术的将领,勇猛善战的士兵,一定能打败敌人,而不会有多少伤亡,请大王放心。”
长寿王说:“如果我们能胜利对方就一定会有大批人员伤亡。对方士兵的生命同样可贵,你们为了爱戴我,而去伤害他们的生命,这同样是不应该的。”
大臣们见国王坚持不肯发兵抵抗敌人,只好自己先行组织起来,带领军队奔赴边境。
长寿王对太子说:“恶王贪图我国的财富而来攻打我们现在大臣们为了保护我,要与恶王作战。两国交战,必有死伤,还不如我们两人偷偷地扔下王位,逃往其它地方吧!”
太子说:“遵命!”
于是父子两人在半夜偷偷地翻墙出走隐居到深山里。
长寿王父子出走后,大臣们也就不再抵抗了。
恶王顺利地占据了长寿王的国家,他派人到处搜寻长寿王的下落宣布说:“有谁能捉住长寿王献来赏给黄金万两。”
但一直没能抓住长寿王。
有一天,长寿王在路旁的一棵大树下休息,恰好碰到一个从远方来的婆罗门,也在大树下休息。
婆罗门问长寿王:“您是哪国人?怎么会在这里?”
长寿王说:“我就是这个国家的人,随便出来玩玩而已。您从什么地方来?准备到哪里去?”
婆罗门说:“我是个住在穷乡僻壤的修道人,听说你们国家的长寿王,一向乐善好施,救穷济贫,所以特地赶到这儿来希望得到一点布施。您是这个国家的人,应该了解情况长寿王还像过去那样乐善好施吗?”
长寿王听后很感动心想:“你为了我才从远方赶来却不知我已经丧失王位,一无所有了。你这样白跑一趟,实在太可怜了!”想着,不由得掉下泪来,对婆罗门说:“我就是长寿王。因为邻国的国王来攻打我国所以我抛弃了国家隐匿在这里。如今您大老远地来找我,我却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可布施给您,实在是很对不起。”
两人不禁相对垂泪。
突然,长寿王想起恶王悬赏捉拿他的事,便说:“我听说新国王正在悬赏捉拿我,您只要提着我的头去见他,一定可以得到一大笔钱。”
婆罗门说:“我听说大王济贫救穷所以不远万里来到这儿,想得一点布施以支撑度日,谁知大王已失去王位,这也只能怪我自己太没有福气了。让我杀了您去领赏,那是我万万不能做的!”
长寿王说:“您本是有所求才从远方来找我的我无论如何都应该帮助你。人总是要死的,如果我的死,能对您有所帮助,您又何必谦让呢?即使您拒绝了,以后如有其他人来要求我帮助,我同样会把脑袋交给他的。与其那样,还不如您今天就把我的脑袋拿走。”
婆罗门说:“我实在不忍心下手杀害大王如果大王如此大慈大悲,执意要杀身帮助我,那请您自行投案,我跟您一起去吧!”
于是两人一起来到王宫。
长寿王让卫士把自己捆绑起来,并马上去禀告恶王。
恶王听说长寿王已找到,喜出望外,取出赏钱赏赐婆罗门。
婆罗门便回国了。
恶王派人在街头搭起行刑台要在那里当众烧死长寿王。
长寿王以前的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跑来向恶王哀告:“这是我们的故主他今天就要死了,希望大王允许我们最后一次为他送行!”
恶王答应了。大臣们便准备了各种酒食、饭菜,送到行刑台上,一个个痛哭不已;旁边围观的群众,都说长寿王死得太冤枉了,连城外的农民、樵夫都呼天喊地,伤心不已。
太子长生听到传言说“父亲已被恶王抓住了"
连忙挑了一担柴,假装到城里卖柴,也挤在围观的人群中。他看到父亲就要被处死了,心里悲痛欲绝。
长寿王一眼看见儿子也挤在人群中,惟恐儿子以后会替自己报仇,便仰天长叹,高声喊道:“当儿子最大的孝顺,就是能让父亲死后无恨。儿子啊!你千万不要为我报仇,那我死后才会快乐,没有忧愁;如果你不听我的话,一定要杀人报仇,那我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安心的。”
长生不忍心亲眼看着父亲被活活烧死,便挤出人群,回到山中。
长寿王就这样被活活地烧死了。
长生回到山中,心里忿忿不平一直宁静不下来心想:“我父亲仁重义深至死不变;而恶王却胡作非为不明善恶害死我父亲。虽然我父亲心存仁慈,至死仍不怨恨恶王,不让我报仇;但我做人儿子的,如不能杀了恶王,报此杀父大仇有什么脸面再活在这世界上?”打定主意后,他偷偷地潜回城里,装扮成打零工的,以寻找报仇的机会。
恶王手下有个大臣家里有座菜园正需要一个种菜的。
管菜园的人在街上遇到长生,便雇他来种菜。
长生干活认真负责技艺又高满园蔬菜长得茁壮旺盛生机蓬勃。
一天,大臣来巡视菜园,看见蔬菜长得这么好,心里很高兴,便叫来管菜园的人询问原因。
管菜园的回答说:“前不久我在街上雇了个小伙子这些菜都是他种的。”
大臣便把长生叫到面前,交谈之下,觉得这个小伙子知识丰富,什么都懂,便问他:“你会做饭菜吗?”
长生说:“会!”
大臣便提拔长生当厨师。
长生做的饭菜香气扑鼻,花样别致,味道甘美,大臣十分高兴。
一天,大臣请恶王到家里作客。
恶王一尝到如此精美的饭菜欣羡极了,忙问:“你的这些饭菜是谁做的?”
大臣说:“前不久我雇了个小伙子,厨艺好极了这些饭菜就是他做的。”
恶王说:“你把他送给我吧!”
饭后便把长生带回王宫让长生专为自己做饭烧菜。
长生曲意奉承恶王,得到恶王极大的欢心和信任。
有一天,恶王问长生:“你会武艺吗?”
长生说:“过去学过。”
恶王便提拔长生做自己的贴身卫士对长生说:“我有个仇人,就是已死的长寿王的儿子长生。我一直防备着他,怕他来找我报仇。现在我提拔你做我的贴身卫士,希望你帮助我、保护我,防备长生前来暗杀我。”
长生说:“遵命!我一定为大王效力,以死相报。”
又过了些日子,恶王问长生:“你喜欢打猎吗?”
长生说:“我从小就喜欢打猎。”
恶王便命令手下牵犬驾鹰,与长生一起出城去打猎。入山不久,便看到一头羚羊在前面拚命逃窜,恶王就与长生一起驱马追赶;一直追到山林深处,两人都迷失了方向,在山林中转了三天,也没有找到返回的道路,他们又饥渴、又疲乏。
恶王跳下马来解下佩剑交给长生说:“我实在累坏了。你坐下,让我枕着你的大腿睡一会。”
长生说:“行!”
恶王就枕着长生的大腿,渐渐地睡着了。
长生心中暗自思索:“我为了报仇,想了多少办法吃了多少苦,今天总算老天爷保佑报仇的机会到了。”便拔出剑来,正要砍去,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不觉又犹豫起来心想:父亲临终前再三命我不可报仇我怎么能违反呢?”想着,便把剑插入剑鞘。
这时,恶王突然惊醒,对长生说:“我作了个恶梦,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要来杀我,把我吓坏了!不知怎么突然作这样的梦?”
长生说:“这一定是山中的恶鬼见大王在这里休息所以前来作祟吓唬您。有我在这里守卫,大王您安心睡吧!不用害怕。”
恶王又渐渐地睡着了。
长生听着恶王打呼的声音心中的复仇之念不住翻腾,不由得又拔出剑来。但一想起父亲的遗嘱,手又软了,再次把剑插入剑鞘。
恶王第二次惊醒浑身冷汗淋淋,说:“我又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要来杀我吓得我心都要跳出来了。今天是怎么啦?尽作恶梦!”
长生说:“一定是刚才那些恶鬼们还在作怪大王不必害怕。”
恶王就又躺下。长生见恶王渐渐熟睡,心中的两种念头互相斗争着第三次拔出剑来但想来想去父命不可违最后他长叹一声,把剑扔在地上,再也不打算杀掉恶王了。
这时,恶王一下子蹦起来,对长生说:“真奇怪!我又作了个梦,梦见长寿王的儿子说原谅我了,再也不来杀我了。”
长生说:“我就是长寿王的儿子长生。我到你身边来实意是想杀死你为我父亲报仇;但我父亲临终时再三叮嘱不准我报仇。我本想违背父亲的遗嘱,非杀了你不可,但想到父亲临终时殷勤恳切的模样,又实在不忍心不听他的话,所以把剑扔在地上,决定不再杀你。我今天虽然不杀你,但今后也许会恶意再起,又来杀你,这就会使我犯下不听父命的大罪。所以我现在把一切告诉你,请你杀了我吧!这样,你从此就安全了;我也免得做了不孝之子。”
恶王听了以后非常感动,也非常后悔,说:“我做事糊涂,不分善恶。你们父子俩行为高尚,仁至义尽;而我行事残酷,还毫不自觉。今天,我的命本来已握在你手中了,但你心怀仁慈,牢记父亲的遗言,不来伤害我,我真是感激不尽。现在让我们回城去吧!可是,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走呢?”
长生说:“这儿的路我很熟,起先我是为了报杀父之仇才故意引你迷路的。”说完,便领着恶王出了山林。
大臣们正在等待、寻找他们,见他们回来,十分高兴。
恶王下令准备宴席在宴席上恶王问群臣说:“你们有谁认识长寿王的太子长生的?”
大臣中有的根本不认识长生,就回答不认识;有的认识长生,也知道恶王身边的年轻人,明明就是长生,但他们都受过长寿王的恩德,唯恐说穿了,长生性命难保,因此也个个都说不认识。
恶王便指着长生说:“这就是长生啊!”说毕,恶王站起身来,郑重宣布:“从今天起,我回到我原来的国家去,这个国家就交还给长生。我将与长生结为兄弟,以后若有其它国家敢来侵犯,我一定前来救援。”
宴会之后,恶王便率领自己的部下,返回本国。
从此,这两个国家相互通好,和睦往来;人民也都安居乐业,享受太平。
长高的药
國王今天真的太高興了,因為小公主誕生了。小公主長得人見人愛,國王寸步不離的看著小公主,看著、看著……「公主這麼小,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呢?」於是把御醫找來。
「你有沒有什麼良藥,可以讓公主吃了,明天就長大。」國王問。御醫回答:「當然有囉!但是現在缺少的就是藥草,必須要到遠方去尋找。」國王聽完,就迫不及待地催促著御醫快去尋找。
啟程前,御醫慎重地交待國王:「從現在起直到我回國,您千萬不可再去見小公主,否則即使找回了藥草,也無效。」國王果然將他的話緊記在心,至此,再也不去見小公主,一心只盼著御醫快快歸來。
一年、二年……經過了十二年,御醫果然風塵僕僕的回來了,並且將找回來的藥草,讓小公主服了下去,然後將小公主帶到國王的面前。國王看到眼前亭亭玉立的小公主,不禁高興地誇讚御醫:「真不愧是一位良醫!」
為了謝謝他的辛苦,就賜給他許多金銀珠寶。在旁的大臣們,不禁暗笑國王的愚癡,難道不知道,經過了十二年,小公主自然是長大了,跟神藥有什麼關係?
改寫自《百喻經》
省思——
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所謂「迷聞經累劫,悟在剎那間。」沒有「累劫」的用功,何來「剎那」的頓悟呢?
长寿的秘诀
從前,有位羅漢,
收了一位小沙彌為徒。
一日,
羅漢入定,
觀察到小沙彌只剩下七天的壽命,
於是慈悲地叫他回家探望父母,
七日後再回來。
小沙彌辭別了師父,
就背了簡單的行囊下山。
回家的途中,
小沙彌看見眾多的螞蟻,在水中漂流,
眼看就要被淹死。
於是生起一念慈悲心,
立即脫下身上的袈裟,盛土來堰水,
並將螞蟻放到高處乾燥的地方,
就這樣,所有的螞蟻都得救了。
七日後,
小沙彌高高興興地回到寺裏,
師父見到小沙彌回來,甚感驚訝!
「明明只有七天的壽命,為什麼卻好端端地回來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於是又入定以天眼觀察,
原來是小沙彌一念慈悲心,救了螞蟻,
而得以增福延壽。
改寫自《雜寶藏經》
省思——
自古以來,
人類為了求長生不老費盡心力,還是一無所得,
小沙彌卻輕而易舉的增福延壽,
為什麼呢?
凡事離不開因果,
種了因,一定有果;
沒有種因,只在果上求,當然是求不到。
找金子
有一位傻子,
走到大池塘邊,看見水中有金子的影像,
口裏喊著有金子,
且迫不及待地跳入水中東翻西找!
可是,
任由他怎麼找,
就是不見金子的蹤影!
筋疲力盡的傻子,
只得失望地爬上岸邊休息。
不一會兒,混濁的水面,漸漸地恢復澄清。
水面又出現金子的影子,
傻子一看,高興地又跳入水中,
繼續地努力找尋,結果依舊毫無所獲。
最後,
傻子只好沮喪的爬回岸邊,
望著水中的金影發楞。
此時,
傻子的父親,正忙著找他,
見他一身疲憊,便問:
「你為什麼會這般疲累?」
傻子失望地告訴父親:
「水底有金子,可是我跳進水裡找了半天,就是找不著!」
父親一看水中的金影,
就知道金子是在池塘旁的樹上,
而不是在水中。
於是告訴他:
「金子,一定是鳥兒銜到樹上去的。」
傻子一聽,欣喜地爬上樹,
終於取得百尋不著的金子。
改寫自《百喻經》
省思——
想想,
現在我們所追求的,是不是也只是「水底的金影」?
那麼,
真正的金子,又在那裡呢?
真心的供养
在南天竺,有一個濱海的國家名叫私呵絜。當時鄰近有個小國,因兵荒馬亂,人民流離失所,其中有位老婆婆名叫阿龍,她一個人,飄泊來到私呵絜,不但沒有住處,還有賴行乞過日子。乞討的生活,畢竟非長遠之計,何況年紀也已老邁,於是當阿龍聽說當地有一位大富長者,為人很慈祥,便前往長者家,懇切、謙卑地懇求他們的收留。長者夫人端詳著阿龍,問她說:「你是哪裡人?沒有其他親人了嗎?」提到了親人,阿龍便難過的哭了起來說:「我並非本國人,家鄉因為兵災,親人有的被殺,有的不堪旅途勞累,都先後離我而去,剩下我孑然一身,靠著乞討過日子。」說著說著,阿龍更加的悲傷。
看到阿龍這般模樣,長者也感到愴然,說:「你快別哭了,就住下來吧!我們不會虧待你的。」阿龍高興地不斷稱謝:「我這把老骨頭,也沒什麼可報答的,就請派個小差使讓我做,我不怕勞苦,一定盡力而為。」夫人笑道:「只要你不嫌棄,咱們也可算是一家人,快別客氣。」此後,阿龍便安心的住了下來,幫忙做些雜務。
有一天,阿龍奉主人之命,上街買日用品,就在遠遠的對街,看到了威儀端整的沙門們托著缽,緩緩地踱步而來。沙門,使得阿龍回憶起從前自家的盛況,原來,阿龍的家,曾經也是小有局面的人,又是虔誠的佛教徒,經常設宴布施供養三寶。而今,竟然窮到想供養,都心有餘而力不足。想著想著,阿龍暗自感傷的同時,恍惚地走近沙門群,等回過神來,她則忙著合掌問訊,這時,阿龍看到沙門們的缽裡是空的,便問:「請問你們早起去托缽嗎?是否得到供養了?」沙門回禮說道:「早上入城托缽,一無所得,現在正要回去!」阿龍心裡想著,真想供養他們,但自己了無所有!怎麼辦呢?阿龍便說:「讓我回去看看,能找到願意供養的人,我立刻就回來;若沒有辦法,我也會告訴各位的。」沙門們感受到阿龍的誠心,慈悲應允之後,就一齊到附近樹下端坐等候著。
於是阿龍很快的回到長者家,對夫人道:「夫人!我有急用,需要數千錢,我願意賣身,終身當婢女,我們可以立個契約。」夫人聽了之後詫異的反問:「你在這兒吃穿不缺,要數千錢做何用途呢?」阿龍靦腆的低下頭說:「我私人有急用,不能說。」夫人則慈藹的笑一笑,命人拿錢給阿龍說:「拿去用吧!有錢時再還,我要契約做何用呢?」阿龍拿著錢,又趕到城裡,找了約六十幾戶的人家,把錢分別散發給他們,並告訴他們如何做。
接著,阿龍回到樹下並告訴沙門們,城裡有好多鄉親們,正等著供養他們。沙門們聽了,便持著缽又折回城裡。過了幾天,阿龍又奉主人之命上街去,剛好又遇到沙門們,沙門便叫住了阿龍說:「老婆婆,你究竟住在哪?怎麼這幾天我們走遍城內城外、大街小巷,都見不到你呢?」阿龍起先還支吾其詞,沙門們又問了一遍,阿龍只好從頭到尾,將自己的身世與自願賣身以作供養的始末,據實以告,沙門們聽了,為之動容,稱歎道:「施主!你真可說是盡信施啊!」沙門們互相說道:「我們為了這五陰所積聚的色身而乞食,想不到,今日所乞的食物,竟是施主賣身所換來!我們該如何報答施主的恩惠呢?」
於是,眾沙門商量的結果,決定大夥一齊在禪定上精進不懈,因為眾沙門精誠感應,很快獲得禪定,證得神通,神威震動私呵絜舉國上下,全國的樹木也都彎曲,狀如跪拜。沙門們將證悟的功德,也都回向給施主。
私呵絜國的國王,對於國內特異的現象甚感驚訝,急忙召集群臣共同商議。對於這些祥瑞的感應,沒有人說得出緣由,於是便派人四處查看。不久,有人回報國王,說城門外,一群沙門聚集著,許多的人們虔誠的禮拜、供養沙門,而國內所有樹木的瑞應,正是因此而來。
國王疑惑地問:「他們為什麼要供養那些沙門呢?」這人便將所聽到有關阿龍的事,一五一十全報告給國王聽。國王聽了,便下令召阿龍入宮來。阿龍見到國王派來的侍衛,心中畏懼,只怕有橫禍臨頭,便戰戰兢兢的告訴侍衛:「我已經賣身給長者夫人了,並非自由之身。恐怕不能跟你們去。」侍衛只得回宮報告國王,國王說:「就連夫人一併帶來!」於是,夫人和阿龍在侍衛的引導下進到了王宮,國王問阿龍供養沙門的緣由,阿龍便將虔誠供養沙門的始末又再細說了一遍。國王聆聽完之後,感嘆的說道:「我貴為一國之王,何等的富有,竟全然不知道尊敬三寶、供養沙門,真是不如這位老婆婆呀!老婆婆實堪當我的老師!」
國王於是下令:「尊阿龍為師,即刻命婇女們帶阿龍去沐浴更衣,坐於師位。」國王更下令禮請沙門入宮,為國王受戒為優婆塞,阿龍和婇女們兩萬餘人,受戒為優婆夷,舉國上下皆發無上道心。
典故摘自:《雜譬喻經.卷一》
省思——
「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唯有真誠心可以感動萬物。典故中,老婆婆真心地虔誠供養,感動了沙門們發起精進用功的求道心,因而證得神通,使舉國出現瑞相;也因此感動了國王及百姓得以敬信三寶,甚至皈依三寶,成為護法護教的佛弟子,足見真誠的可貴。我們也當學習以真誠心待人處事。
真正的财富
佛陀入涅槃五百餘年之後,在古印度地區有一位國王,修學佛法非常精進,並且還以最好的飲食供養出家眾。在他所供養的出家眾當中,就有一位已經不受生死輪迴、解脫自在、得知宿命的阿羅漢聖者。
距離不遠的地方,還有另一個國家,該國的國王,也以各種美食供養當時印度的婆羅門修行人。這位國王用金玉珠寶和綵綢流蘇,製作了五百支傘形的精緻寶幢,極其珍貴華麗,但是卻沒有人會舞弄這種寶幢。於是,國王慎重地宣布:凡是有人具有耍舞這種大寶幢的技藝,就要送一支這種珍貴無比的寶幢給他。
當時,遠方許多國家中的貧苦百姓們,都聽到了這個消息,競相走告。其中有五百位窮人從各地匯集至一處,共同切磋了舞弄把耍這種寶幢的各種技巧,然後邀約一起出發,要到該國去獻藝,以領取價值不菲的寶幢,希望從此大富大貴。
當他們一路辛苦地走到半途,盤纏、糧食即將用盡,恐怕無法到達目的地了。其中一位同伴建議說:「聽說這附近有一個國王,供養許多的出家人,我們不如先到那裡去,假裝跟著出家,等吃、住都不成問題了,再想辦法到另外那個國家去賺取寶幢。」大家一致贊同,於是便前往到那位已證阿羅漢的比丘處,要求出家。
這位證果的阿羅漢,一見這群貧人,馬上明白了這五百人的宿世因果。原來他們的過去生,在惟衛佛時代,曾經全都是一位長者的家奴。這位長者敬信三寶,經常供養出家法師,而每一次的供養,都是由這五百個家奴負責料理烹煮、恭敬侍奉,並且在長者家中,又常常聽聞法師們講經說法。這五百人往生之後,因為供養僧寶的功德,升到天界去享福。現在,雖然天福享盡了,但是,曾經聽聞過佛法,善根種子萌芽,因此,這一生才有前來出家的因緣。阿羅漢雖然知道這五百人求出家的目的,並不是真正發心要修行,只是為了要接受供養,然後籌措旅費去他國賺取寶幢。但是,阿羅漢觀察到他們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了,於是就為他們剃度,並傳授戒法。
受完戒法,阿羅漢便帶這五百位剛出家的法師到皇宮接受國王的供養。應供結束之後,阿羅漢告誡五百位法師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所以,如果你們沒有精進修行的決心,將來就得生生世世當牛馬、奴婢來償還國王的供養。」這五百位法師聽了都非常地害怕,於是日夜精進修行,禪坐、觀行,一點都不敢放逸懈怠。經過了九十天之後,全都證到阿羅漢,遠離了所有的痛苦與煩惱。
這五百位阿羅漢在通徹了一切的因果後,發心要向世人說明他們入道證果的始末,就一起到了要送寶幢的王宮,向國王及在座的婆羅門修行人說:「我們已經破除了貪、瞋、癡三毒,也熄滅了色、受、想、行、識五陰熾盛的痛苦,更遠離了色、聲、香、味、觸、法六衰的執著。您們可以嗎?」
在座的人都很驚訝地看著他們,無言以對。
阿羅漢接著說:「我們原本是為了改善我們的貧窮,要來貴國耍藝、賺取寶幢,求取大富貴,沒想到途中因盤纏用盡而出家。由於精進不懈,如今都證得了阿羅漢果,所有的煩惱火焰都被我們的智慧法水撲滅了,身心得到了大自在!這真是無上富足的快樂啊!」
原公案出自《雜譬喻經卷十》
省思——
公案中的五百位窮人,追求財寶、富貴,是芸芸眾生的縮影。譬喻著一般世間人的生命價值,大多是在無常中追求豐裕的物質生活。然而,執著於物質的富貴,只會帶來更多不安和心靈的貧窮,況且世間的財富即便得到,轉眼之間亦會消散,無法長久擁有。
聽聞佛法,讓我們明白人生的真理,體悟到這一念真心,心境保持安詳自在,這才是超越世間一切的真正富貴。
智慧的父亲
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時,曾為比丘們講述了一個孝順的長者子的故事:過去,在印度波羅奈國流傳著一個陋習──
當父母年老時,就將他們活埋,以節省食糧來養活子息。時間一久,竟成了這個國家的法律規定。
波羅奈國中有一位長者的兒子,十分孝順,因此,對國內有這樣一條法律實在不能認同,總希望有一天能夠導正它。
歲月不饒人,長者逐漸老邁了,兒子為了孝順父親,便偷偷在地下建了一座密室,將父親藏在裡面,每天以上好的飲食供養父親。他這份孝心,感動了天神現身前來協助。天神手中拿了一卷紙,來到波羅奈國王的面前,對國王說:「這張紙上有四個問題,如果七日內能夠解答出來,我就擁護你和你的國家;如果答不出來,我就把你的頭劈成七塊!」說完,就立刻消失了。國王緊急召集群臣共同商議,然而,大家望著紙上的四個難題,絞盡腦汁卻還是束手無策,期限一天天的逼近,國王急如熱鍋上的螞蟻。於是,將問題昭告天下,凡是能夠找到解答的人,就能得到最大的獎勵:「不論什麼要求,國王都答應他。」
天神到底給了國王什麼難題呢?「什麼是最大的財富?」「什麼是最大的快樂?」「什麼是第一美味?」「什麼最長壽?」
長者子見到這四個問題,立即跑回家詢問密室中的父親,果然,長者一一給了圓滿的答案:「信用是最大的財富。」「修行正法是最大的快樂。」「誠實語是第一美味。」「法身慧命最為長壽。」
長者子向國王稟告這些解答,於是國王順利通過了天神的考驗,國王高興極了。便問長者子:「這些答案是你自己想的嗎?還是誰教你的呢?」長者子回答:「是我父親教導的。」國王非常詫異:「你父親?他不是已經很老了嗎?他現在在那裡?」「請大王饒恕,我的父親確實已經老了,而我違反國法,私自將他藏在家中的密室。」長者子接著說:「大王,父母對我們的深恩,如天地一般:十月懷胎、辛苦的撫養長大、還要教育一切為人處事的道理,才能成就今天的我們。縱使有人能左肩擔父、右肩擔母,行走一百年,並且無微不至的事奉、供養,這樣做,都還無法報答父母的深恩啊……!大王,我別無所求,只希望大王能廢除『活埋年老父母』這條法律。」
當然,波羅奈王必須遵守諾言,答應長者子一切的要求。而事實上,國王也深受感動,不僅廢除這條法律,還增加另一條法律:「凡是不孝順父母的人,將治以重罪。」
佛陀對比丘們說:「能夠孝養、恭敬父母,即是孝養、恭敬一切佛及賢聖,這是非常殊勝可貴的。」佛陀接著說:
「當時的長者子就是我,由於當時能夠去除不孝的陋習,更成就孝順的法律,這份功德福報,也就是今日成佛的資糧!」比丘們聽了都讚歎不已,紛紛發心效尤。
改寫自《雜寶藏經》卷二
省思——
古今中外,無論任何宗教都是提倡孝道的。父母養育子女,終其一生,心念都繫在兒女身上,這種恩情是用盡一生的生命也無法報達的。
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無量眾生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所以我們應將這感恩的心,推及一切眾生,人人皆能如此,這個世界必定更詳和。
智慧的供养
昔日,在舍衛國有一富可敵國的婆羅門長者,名叫藍達。為了彰顯自己的名聲,連續五年,不惜竭盡家財,以外道祈福之法,設大齋會,廣行布施,供養五千多位婆羅門無數珍貴的寶物、醫藥及飲食衣具。接受供養的婆羅門在這五年裡,亦為長者祭祀諸天、山嶽與星宿等地衹神靈,以持咒作法,希望為長者祈求無量之福。
到了圓滿五年大供養的最後一天,藍達長者更行廣大布施,除了以金銀打造的精緻食器盛滿金粟、銀粟外,更準備了七寶服飾、鹿皮大衣、牛馬羊車、奴婢及日常所需物品,共八萬四千件供養大眾。莊嚴無比的會場,令與會的鬼神、國王、大臣、梵志、貴族等,無不歡欣喜悅。
此時,佛陀正在精舍為天人說法,見到如此情景,喟然嘆言:「藍達真是可憐的愚痴者!布施這麼多珍貴的財物,卻只能得到微薄的福報。若不立即教示,將永離勝妙法門,無法得到真實的利益。」於是世尊特地前去度化藍達長者,並以神通力從地湧出,放大光明,普照與會大眾。
藍達長者及大眾立即至誠頂禮佛陀。世尊見眾人皆有恭敬之心,於是為大眾說偈:
「月千反祠,終身不徹,不如須臾,
一心念法、一念造福,勝彼終身。
雖終百歲,奉事火神,不如須臾,
供養三尊,一供養福,勝彼百年。」
佛陀說:「布施有四種層次,就像農地有肥沃貧瘠之別,收成自然就會不同:一者、施多得福少,也就是愚痴之人花費大量錢財,卻以殺生的方式祭祀鬼神,並且還喝酒跳舞,不僅無法增長福報,亦沒有智慧。二者、施少得福少,即是以慳貪惡心,布施給心外求道的修行者。由於二者都是愚痴之人,所以沒有福報。三者、施少得福多,就是以善心供養精進、有德行的修道者。布施雖少,福報卻很大。四者、施多得福多,是指覺悟到世間無常的賢者,以清淨心布施錢財建造塔寺,供養三寶衣食、臥具、醫藥等。這種清淨圓滿的布施,具足無上福德,如五河流入大海,生生世世長流不斷。」
此時,藍達長者及與會大眾聞佛開示,皆大法喜。諸天人神心開意解,即證須陀洹果,五千多位婆羅門發心隨佛出家修行,與道相應。藍達長者全家亦受持五戒,發願勤修正法,廣積福德。國王及眾臣也歡喜地受持三皈依,明瞭佛法真理。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二》
省思——
六度萬行,「布施」為首。布施如同在田地播種,因緣和合時,就會開花結果。然而,發心布施要有智慧,若能以清淨心供養三寶,如同在沃土播種,果實必定豐碩肥厚。三寶,是度脫眾生捨離老病死海之堅牢船,以清淨心、恭敬心、歡喜心供養三寶,令正法久住,必能為自己及大眾開創光明的未來。
中国佛教简介
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汉地佛教:佛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历来均以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派使去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传播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中国内地营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洛阳市东10公里处的白马寺。相传有匹白马驮经而来,建白马寺纪念。东汉时绝大部分佛经都是在洛阳白马寺翻译的。
佛教在中国的三国、魏、西晋各朝代时,主要传播活动仍是佛典翻译,魏都洛阳和吴国的都城建业是传播活动的中心。这阶段的译经工作和对佛教教义的宣传、研究,为以后佛教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阶层人普遍信仰佛教,到处建有佛塔、寺院。举世闻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如敦煌、云冈、龙门等古代的雕塑、壁画,都是这一时期开始建造的工程。这时有成就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344—413年)所译的佛典有384卷,内容正确,技巧精湛,对佛教发展贡献极大。还有西行取经最有成就的法显(337—422年),他游历了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30余国,所取回的佛典和撰写见闻,为佛教发展和研究古代中、南亚诸国史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图为我国著名古刹灵谷寺。位于南京中山陵东侧。初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该寺是梁武帝为纪念宝志和尚而建。传说宝志和尚有神通,预言事往往得中,梁武帝崇敬备至。

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笃信佛教,他在位14年中,4次舍身入寺院为寺奴都由国家出钱把他从庙里又赎回来。梁武帝亲自讲经说法,撰写经文。梁朝有寺院2860所,僧尼82700余人。
唐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太宗在清除割据、平息骚乱时曾得到僧兵的援助。他即位后下诏在全国建寺院,设释经处,培养了大批佛教高僧、学者。这时最著名的僧人之一是玄奘(600—664年)。他历时19年,长途跋涉5万余里,去到印度取经,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见闻录。唐太宗推崇玄奘为“法门之领袖”,“千古而无对”。
北宋朝廷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中国和印度的僧人间传法交往络绎不绝。天禧五年(1021年),北宋佛教发展到顶峰,全国僧尼近46万人,寺院近4万座。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佛教仍保持一定盛况。元朝蒙古民族崇尚藏传佛教,但对汉地佛教也采取保护政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僧侣,即位后自封“大庆法王”,亲自讲佛法,度僧道。利用佛教帮助他巩固初建立的明朝政权。清朝各位皇帝都崇信佛教,皇室崇奉藏传佛教,汉语系佛教仍在民间流行。清朝末年中国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佛学研究学者,如杨文会、欧阳竟无、大虚等。近代思想家如康有为、谭嗣同、章太炎、梁启超等都受过佛学的影响,并对佛教思想提出了新的见解,把佛学思想研究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喇嘛藏语意为“上师”。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都带去了佛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到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最后形成了独特的,政教合一的藏传佛教。
西藏最著名的佛教建筑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文成公主入藏时为公主建的宫室,但建成现在的规模,是到17世纪才完成。
图为我国佛教名塔——崇圣寺三塔。位于云南大理苍山麓。建于公元824—839年。受到唐塔的影响,呈方形,中空,类似西安的小雁塔。主塔高69.13米,为16层密檐式砖塔,每层正面有佛龛供佛一尊。主塔又名千寻塔。千寻塔南北各有一小塔,实心,8角10层,为傣族佛教建筑的代表作。
巴利语系佛教(上座部佛教)流传于我国云南省傣族、布朗族等地区,那里人民的佛教传统信仰与南亚佛教国(泰国、缅甸等)大致相同。大约是在7世纪中叶,佛教从缅甸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那里若干世纪以来,都能保持依照原始佛教的佛法、戒律和进修学的优良传统。傣族男童到了入学年龄必须出家为僧,在寺院学习文化知识,接近成年再还俗。
重姓比丘
從前在舍衛國中,有一個大富長者,他的倉庫裡堆滿了無量的珍寶。他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兒子可以繼承他的家業,於是他每天向天地諸神祈禱。不久,因為他的至誠,長者的夫人終於懷孕,十月足胎,生了一個健康、莊嚴的男嬰。
長者夫婦喜獲麟兒,笑得嘴都閤不攏了,於是就在江邊舉辦盛大的喜宴,宴請親朋好友。長者夫婦倆輪流抱著兒子向諸親友誇示。誰知走到河邊時,一不小心,失手讓小嬰兒掉進大河裡,這時長者夫婦嚇得面無血色,四處派人去河裡打撈,卻怎麼也找不到他們的寶貝兒子,夫妻倆傷心地昏倒在地……。
再說這個不幸落水的小嬰兒,掉落到大河中,隨著水流載浮載沉,居然毫髮無傷;河中有一隻大魚,一張口就把小嬰兒吞了進去,可是小嬰兒在大魚的肚子裡,也沒事!
大魚從上游游呀游地,游到了下游,下游村裡住了一戶富家長者。這位下游的長者也是沒有子嗣,正到處祈求諸神保祐,希望能得到一個兒子。這天他正命令僕人在河邊捕魚,正巧捕到這條吞了小嬰兒的大魚,僕人心想:「我捕到這麼一條大魚,老爺看了一定會多給我許多賞金!」於是僕人手腳俐落地把魚殺了;誰知剖開魚腹,居然發現一個可愛的小嬰兒,於是抱給主人看。
長者看到這麼一個莊嚴的小嬰兒,心裡想:「這一定是我平常很誠心,所以老天爺賞給我的孩子!真是謝天謝地!」於是就把小嬰兒當成自己的親生兒子來撫養。
這時,小嬰兒的親生父母--也就是住在上游的長者夫婦,聽說下游的長者,捕魚得子的奇事,心想這必定是他們日思夜想的寶貝兒子,於是焦急地來到下游的長者家,希望長者能歸還他們的心肝寶貝。
下游長者好不容易才盼到這麼一個兒子,那裡肯輕易答應。於是兩家爭吵了起來,為了爭奪小嬰兒,便告到了國王那兒去。
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樣奇特的事,國王也不知該怎麼判才公平……。
「啊!有了!」國王靈機一動,自認為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於是國王告訴爭論不已的兩方:「朕判給你們任何一方,都不公平;不如這樣,你們兩家就合力把孩子養大,再給他安置田產,各娶一房媳婦,將來,上游媳婦生的孩子,就屬上游長者的子嗣;下游媳婦生的孩子,就屬下游長者的子嗣。」因為這小嬰兒有兩對父母,所以大家都叫他「重姓」,而「重姓」就在兩對父母的細心呵護之下長大,兩家也都為「他們的兒子」置產、娶妻。
長大之後的「重姓」有一天十分認真地對他的「父母們」說:「我初出生就命運坎坷,苦難重重,意外落水,還被魚吞食,實在可用『九死一生』來形容,這些坎坷離奇的遭遇,使我體認到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啊!今天我認真地考慮了我的將來,希望能夠出家,也請求你們能夠答應我!」
兩對父母因為愛子心切,所以不忍心拒絕「重姓」的要求,只好萬般不捨地答應了。
於是「重姓」便辭別了父母,到佛陀那兒請求出家。
佛因為「重姓」的誠心請求,答應剃度「重姓」為僧,於是慈悲的佛陀對「重姓」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自著!」
「重姓」於一剎那就現了清淨的僧相,佛陀更為重姓比丘說法,利根聰慧的重姓比丘馬上就證得阿羅漢,漏盡煩惱,神通自在。
這時,阿難尊者問佛陀說:「這位重姓比丘,累劫以來修了什麼福報?為什麼剛出生不久就意外落水,還被大魚所吞食,卻可以命大不死?請佛陀慈悲開示。」
佛告阿難:「從前有一尊佛,名叫『毗婆尸佛』,常常集眾,開演妙法。有一次毗婆尸佛說法時,有一位長者聽佛說布施持戒可以獲得大福報、大功德,於是心生歡喜,發心受三皈依,受持不殺生戒,又拿了一錢至心供養佛。因為他至心供養佛的緣故,九十一劫中,生生世世都投生在大富大貴的家庭,沒有經歷貧窮困厄,乃至到了這一輩子,也是由兩戶殷富之家所扶養長大,生活上不虞匱乏。因為他受持不殺生戒的緣故,雖然出生不久,意外落水,還被大魚所吞噬,卻大難不死。因為他發心受三皈依的緣故,可以生值佛世,遇佛出家,聞佛說法,了生脫死,成阿羅漢。
這時,阿難尊者及與會大眾,聽到佛說出「重姓比丘」前世因布施、持戒、受三皈依,所以今生得證聖果的因緣,都發了大道心,聽從佛陀慈悲的教誨,精進不懈地廣修一切善法。
省思——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大部份的人只會從果報上去希求,卻忘了從因地上去努力,所以佛陀慈悲,方便說出「重姓比丘」種善因,得善果的事蹟,希望眾生因為想得善果,所以努力行善,種解脫因、結出世緣,將來就有機會可以了生脫死,這是佛陀的苦心啊
紫金缽
從前有一位高僧,名叫金碧峰,
他有很深的禪定功夫。
有一天,皇帝送他一個紫金缽。
他心裡非常高興歡喜,於是對缽起了貪愛。
由於他禪定功夫已經到達無念的境界,
只要一入定,任何人都找不到他。
一日,
他陽壽將盡了,閰羅王就派了二個小鬼來找他,
可是任他們東尋西找,就是找不到!
二個小鬼不知道該怎麼辦。
於是,去找土地公幫忙,
土地公對小鬼說:
「金碧峰已經入定了,你們是沒辦法找到他的。」
二個小鬼央求土地公為他們想個法子,
否則不知如何向閰王交差?
土地公想一想說:
「金碧峰他什麼都不愛,就愛他的紫金缽,如果你們想辦法找到他的紫金缽,輕輕地彈三下,他自然就會出定。」
於是,二個小鬼東找西找,找到了紫金缽,輕輕地彈了三下。
當紫金缽一響,
果然!金碧峰出定了!
說:「是誰呀!在碰我的紫金缽。」
小鬼就說:
「你的陽壽盡了,現在請你到閰王爺那裡報到。」
金碧峰心想:
「糟了!自己修行這麼久,結果還是不能了脫生死,都是貪愛這個缽害的!」
於是,就跟小鬼商量:
「我想請幾分鐘的假,去處理一點事情,處理完後,我馬上就跟你們走。」
小鬼說:
「好吧!就給你幾分鐘。」
於是,金碧峰將紫金缽往地上一摔,砸得粉碎。
然後,雙腿一盤,又入定去了。
這一回,任二個小鬼再怎麼找,也找不到他了。
紫磨金盤
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貿易為生,常常到異國採購。這一天,邊境上的界河水深波湧。少年守著二人的貨物,舅父先行過河。
岸旁一戶貧窮人家,母女二人相依為命。舅父叩門表明身分之後,母親示意女兒拿家中污損的舊澡盤來交換幾顆珍珠。女兒將澡盤恭恭敬敬遞上,母女二人屏息以待。
澡盤年久垢深,烏黑油膩,混雜著屋裏寒酸簡陋的氣味。經歷人生風浪、成熟練達的商人,他早已學會不依膚淺的表相去判斷價值--抽出防身短刀,使力刮開積垢,探究本質。
「紫磨金!」他險些驚叫出聲。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寶貝啊,為何淪落在這戶不起眼的人家?人生的塵浪,其實也早就掩埋了他曾經天真正直的寶貴心靈。不動聲色的,他假裝毫不在乎,隨手將澡盤扔擲在地。「真是,把我的手染髒了。沒什麼嘛!」言畢揚長而去,留下身後母女淚眼相望,羞愧難當。
舅父一出門就眉飛色舞,難掩心中狂喜。回到對岸少年身旁,卻又只是一言不發,翻箱倒篋找尋前些時日剩餘的劣質珍珠。二人一路早已培養默契,少年打聲招呼後,也過河去談生意。
少年坐著喝茶等待,母女倆在茶水間低聲商量。
「剛才的恥辱,足以令我們警惕了。」母親無限委屈。
「媽媽,這人面相仁厚慈悲,和剛才那位完全不一樣。我們不妨再試一次!」女兒再次將澡盤取出。
少年是舅父一手培訓的年輕貿易商,重覆一模一樣的刀法。不同的是,他身為虔信三寶的佛弟子,持戒清淨。
「紫磨金!」少年脫口而出,母女倆嚇呆了。「這是天下至寶,稀有難得。懇請二位容許在下以所有貨物換取,請您們答應好嗎?」
母親瞪大雙眼喃喃說了聲好,就接不了下文。她太意外了。女兒鬆口氣,理智地問:「可以借兩枚金幣讓我們僱船運貨嗎?」
少年一口答應:「不用說借,這是我分內該做的啊!」於是,少年回到對岸,向舅父借了兩枚金幣,並約定下次會面的時間和地點,便請船夫將貨物全部送至母女住處,然後離去。
此時,舅父拿了一些劣質珍珠回到母女住處,窮陋小屋積滿了少年的貨物,推門而入的舅父暗自驚奇。他職業性地擺出老練的身段,冷漠地遞出褪盡光澤的珍珠:「髒兮兮的澡盤呢?」
母親溫和的臉變了色。她拿起掃把,喝道:「有位善良的年輕人用名貴的珍珠百袋換走了,還不停地道歉,說抵不上紫磨金盤。你這狡猾的奸商,識趣一點,趕快離開吧!否則我就不客氣了!」
舅父沿著約定好的路線,披星戴月趕路。終於在海邊追上了少年。他貪婪的心充滿污紫磨金盤的影子,邊奔向少年邊聲嘶力竭大喊:「還我寶物來!」由於氣急逼心,一腔熱血上湧,竟就倒地不起;少年見狀,趕緊飛奔向他,但已回天乏術。少年從衣袋掏出兩枚金幣,輕輕放入他溫熱的掌心,淚水如決堤般滴落下來--
「親愛的舅父,何必為了貪念而斷送寶貴的生命呢?」
原公案出自《六度集經》
省思——
紫磨金盤是稀世珍寶,劣質珍珠是廉價飾品,市場上它們的價值是相對的,天壤之隔。
每個人,不都也擁有紫磨金盤和劣質珍珠?
健全的身心和虛泛的功名,真摯的親情和表面的利益,美好的品格和邪僻的言行,誠實的心行和欺誑的謊言,謙和的美德和狂傲的惡習,利他的善意和自私的詭計,持戒的淨心和毀戒的貪心……
它們也是相對的,天壤之隔。
這念心,在三千大千世界旅行。這念心,不斷在貿易;智慧練達的商人啊,請布施您如名貴珍珠般的美好品德,並將紫磨金盤上的貪瞋垢染刮盡,還它光耀純澈的尊貴自性。
尊者降龙
佛滅度後的七百年,在罽賓國,有一隻惡龍王,名叫阿利那。這隻惡龍經常興風作浪,釀成災害,危害百姓,惱害賢聖。罽賓國的人民,都非常害怕阿利那。
當時,國內有二千位阿羅漢,都想把這隻惡龍驅逐出境。其中的一千位羅漢,以神通力,震動大地。又有五百位,放大光明。而其他的五百位羅漢打坐,入甚深禪定。每一位羅漢都想盡了辦法,用盡了自己的神通力。但是這隻惡龍卻動也不動。
這時,罽賓國來了一位阿羅漢──祇夜多尊者。祇夜多尊者知道了這件事,就來到龍王住的地方,對惡龍三彈指,並說:「龍王!你現在就離開,不要住在這裏。」龍王聽了,二話不說,馬上掉頭就走,一步也不敢停留。
當時,二千位羅漢,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很訝異地問祇夜多尊者:「尊者!你與我都是煩惱漏盡,得到解脫的阿羅漢。但是,我們各盡了自己最大的神力,都不能令阿利那龍,動一隻指頭。而為什麼尊者,你只是三彈指,就令阿利那那隻惡龍,走得遠遠的,乖乖地回到大海。」尊者回答說:「我從凡夫已來,就很努力地持守淨戒,甚至連突吉羅這樣小小的戒律,都能持守得非常清淨,和持守四重波羅夷淨戒一樣。」
佛法云:「一切清淨慧,皆由禪定生。」想要啟發內心的智慧,就必須修定,修定要有所成就,就必須持戒。《楞嚴經》也提到:「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可見戒定慧三無漏學,是以戒為根本,能持守淨戒,才能得到真正的禪定、智慧。
省思——
古德因持戒所感的威德,能攝化眾生,自利利他,持戒的功德殊勝。我們更當發願倣效古德,持守淨戒,時時起善念。不僅身行清淨,也使得意念清淨,於事於理都能落實。
註:突吉羅
「突吉羅」為梵語,中文的意思為「惡作」。又可稱為「式叉迦羅尼」,中文意思便是「應當學」。許多制戒因為罪重,當有所犯罪業深重,容易察覺並且持守。而突吉羅皆是微細難持之戒,例如威儀不當,雖然罪輕也都是容易犯的過失,常須念茲在茲努力學習,故不列罪名,但言「應當學」。
做贼心虚
從前有一個人,
家境貧窮,而且債臺高築,
因無力償還,便逃到他鄉。
在一個空曠無人的地方,路旁有一只寶篋,
裏面裝滿了珍奇寶物,
在寶物上覆蓋了一面鏡子。
此時,
窮人剛好路過這裡,
看到四下無人,便撿起寶篋,
打開一看,
裡面盡是珍奇異寶。
「這下發財了!」
窮人心裏歡喜得不得了。
正在高興之際,突然發現鏡子裡有個人,
不由得嚇了一大跳,
急忙的跟對方賠不是的說:
「我以為寶篋是空的,應該什麼都沒有,不知道您在裡面,請不要誤會,我不是有意要拿您的東西。」
話一說完,
窮人也來不及弄清楚怎麼回事,
就飛也似地逃跑了。
原來窮人所見到的,
不過是鏡中自己的身影。
改寫自《百喻經》
省思——
凡夫在煩惱的人生中得遇佛法,正如窮人得到寶篋。然而,如果放不下「我相」的執著,則所修的一切善法、功德、果報都不能成就,正如窮人因為自己的影子,捨寶而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