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故事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54:25
 阿弥陀佛略传     阿弥陀佛于未成佛前,在过去无量劫中,为妙喜国的国王,名为乔尸迦,他的父王名为月上转轮王,母亲是殊胜妙颜。在当时有一尊佛出世,称为世自在王如来(定光佛以下的第五十三佛)。乔尸迦王听佛说法,心怀畅悦,心地开朗,遂发无上菩提心,弃舍了国王位,皈投世自在王佛而出家,赐号法藏比丘。他的修行意志在救度一切众生之苦,而发广大愿力。他自因地起就喜好修持特殊之行,并希望达成最极无上的佛果。又对于沉沦苦海中的苦恼众生,尤欲赐与极上无比的大安乐与利益,才能满足他的心愿。于是他仔细思维,欲达成此目的,必须先建立一殊胜极乐的世界,来摄度众生才可以,又遂复立定一种最简要的行门,能够使一切众生,易于修持而喜欢生到他的国土。尔时法藏比丘唯不知道何尊佛的佛土最为超绝?修持如何法门最为简易,方能达到大愿,克成伟业。于是法藏比丘重诣佛前,顶礼已毕,长跪合掌,以颂赞佛,赞已,禀白佛言:(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唯愿世尊广为宣演十方诸佛如来壮严的净土,并诸修证的法门,我闻已当如说修行,成满所愿,令我速成正觉,拔诸众苦)。    时世自在王佛,感念其壮志及他的高明,即细为开示诸修行门,并广说二百一十万亿诸佛刹土的境界。尔时,法藏比丘仗佛之不思议神力,并其一念真诚感应的心愿,诸佛国土即时悉现于眼前。法藏比丘闻佛所说,更加欢喜踊跃,发起无上胜愿,遂于诸佛国土中,精细选择其胜而舍其劣,则唯有西方净土,最为殊胜,最为适意。又于过去因行中,细心检定,舍其难而选取其最易的行门,莫过于称名念佛一法最为方便。是时即再白佛说:[我已摄取壮严佛土,清净之行]。时佛告法藏:[汝今可说,悦诸大众]。法藏比丘白佛言:[唯垂察听如我所愿,遂于佛前广发四十八愿],创设新的极乐世界,广度九品含灵,愿愿壮严极乐,愿愿拔度众生。尔时法藏深自思维,若非绝胜殊妙的净土,则希望往生者就少,或且是因生难为修持,虽则是殊胜的净土,如何的壮丽,亦不能广摄众生,求生我国。如是奈何能酬兹大愿呢?于是就以壮严西方极乐世界,为一切众生的归宿处之果,提倡念佛法门为一切众生修行往生之因,如此绝世的大业,非是大愿大力,岂容易成就!所以法藏比丘即时发大道心,依本誓愿力,历劫修行,勇猛精进,忍力无倦,善行不退,或生为王,或为豪富,或为比丘,或为天人等,常以四事供养,恭敬一切诸佛,广修万行,多植德本,乃至修诸艰难的苦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苦行都修持过由此可知法藏比丘的用心了。    法藏比丘曾于过去的久远世,在善持劫中,世界的名称为删提岚,当时的教主号称宝藏如来,同时的法藏比丘为转轮王,宝藏如来曾为授记说:[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无量寿,世界名安乐,国土清净。]    须知法藏比丘欲达成此超世绝大的宏愿,已非是一劫二劫乃至百千万劫而修来,宝由无央无数劫中,长期的修积,方能成就此不可思议之万行功德,来壮严此绝胜的西方净土,现时说来已是圆满成就伟业,更在极乐国中,垂手殷勤,说法度生,已是十劫之久,我们为何不尽早发愿求生,而甘心长久的愿作醉生梦死之辈,流浪在生死苦海中呢? 阿保托空钵     佛世時,有一位婆羅門生了個兒子,取名阿保,父母請看相師為阿保看相,結果這孩子其貌不揚,無一相好,註定一生薄福潦倒。父母因此對無福的阿保毫不憐惜疼愛,但仍勉強將阿保撫養長大,到十二歲時,父母認為阿保可以獨自謀生,而將阿保逐出家門,可憐無依的阿保有家歸不得,流浪街頭,靠乞討為生。    一日,阿保行經祇洹精舍,釋迦牟尼佛因愍念阿保的遭遇,便請阿難尊者前去問阿保是否想出家?阿保非常歡喜地答應了。佛以手摸阿保的頭,阿保的鬚髮即自然落地,且袈裟著身,佛為他取法名為羅旬踰。    當時的僧眾每日皆分成五組出門托缽乞食,而羅旬踰所屬的組別每每托空缽而回,佛則請乞到食的比丘僧分食給羅旬踰等人,如此接連好一段時日。目連尊者心想:再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比丘僧自食已不足,又得分食與他人,怎能有人托空缽而回?我如果和羅旬踰同行,一定能化緣到食物。佛知道目連尊者的想法後,便安排羅旬踰和目連尊者同組。    目連尊者和羅旬踰沿戶托缽,然而挨家挨戶都乞不到食,即使目連尊者以神通力飛經幾百億個國家,仍然托空缽。目連尊者心想:今天必定沒飯吃!此時羅旬踰極為飢餓,便留在恆河邊,目連尊者則回到祇洹精舍,佛陀即將缽中所剩的食物分給尊者,尊者面帶疑惑地問佛:我現在非常飢餓,即使將整個須彌山吞下,恐怕還不能飽足,這少許的飯,怎麼夠吃呢?佛告訴目連尊者,不必擔心不足,於是目連尊者便安心地食用,等目連尊者吃飽後,佛缽中的食物並無絲毫減少。    此時,舍利弗尊者想到羅旬踰還沒吃飯,必定飢苦不堪,於是稟告佛,願將所剩的飯菜分給羅旬踰,佛說:我並非吝惜這些飯菜,但由於羅旬踰宿世的因果使然,這不是他所應得的,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分食給他。舍利弗尊者便前往恆河邊,分食給羅旬踰,羅旬踰才接過手準備食用,一不小心,竟然將缽打翻,所有飯菜都散落恆河中,隨流而去。    羅旬踰因此返回精舍靜坐思惟:每當我與比丘僧同行托缽,都是空缽而回,舍利弗尊者慈悲將佛吃剩的飯給我,自己卻不小心將缽打翻,實在是無福消受,這都是自己宿世的因緣果報所應當承受的。羅旬踰如是一心專注思惟,而盡除心中一切煩惱垢染,證得阿羅漢道,明白一切都是自己過去所造的惡業所感,因此羅旬踰吞下地上所抓起的一把泥土,便入了涅槃。    此時眾人都很想知道,是何等惡業令羅旬踰一生貧困不得食?但又以何因緣令羅旬踰能值遇佛世而證道果?佛陀即為大眾說明過去的因果。    在惟衛佛時,羅旬踰是個心懷慳貪,吝惜不捨的人。一次用餐前,他脫下衣服舖地,惟恐飯粒掉落地上。此時有一沙門托缽前來化緣,慳吝的羅旬踰捨不得布施,便以手捧一把土放入沙門缽中,此沙門仍慈悲為他祝願:願你早得解脫。羅旬踰因輕慢三寶的緣故,長久輪迴於六道生死中,受苦無盡。雖因沙門的祝願,今能得道,但仍無福得食,因而食土入滅,當時受土的沙門就是今日的舍利弗尊者!
 阿那律尊     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那律尊者被尊為「天眼第一」;而阿那律尊者最令修行人所景仰的,更是他為法忘軀的決心、慚愧懺悔的堅持,及一段開悟證果的因緣……。    出家前的阿那律是釋迦族的王子,由於過去生曾供養辟支佛,所以生生世世皆感得大富大貴的福報,食衣住行一切不虞匱乏。而善根深厚的王子,並不因此耽溺於五欲之樂,在聽聞到佛陀的開示後,便發心離俗,出家修行。    出家後的阿那律精進向道,謙和不憍,雖常因相貌莊嚴數次受到「女難」的考驗,但他都不為所動,且以智慧法水澆息對方的欲念。如此的定力與修持,使年紀輕輕的阿那律得到大眾所共同的尊敬及讚歎。然而有一次,在佛陀為大眾開示的時候,阿那律卻不慎打瞌睡,佛陀見到此狀,便呵責教誡他:「像你這樣放縱睡眠,只怕要落入螺螄、蚌蛤一類的畜生道中了,一睡下去,不知多久才能聽到佛的名字、聽聞到佛的教法啊!」    阿那律聽了佛陀的呵責十分懺悔,當下涕淚悲泣,生起了大慚愧心,並發願從此以後要精進用功,再也不閤上眼睛。慢慢地,幾天過去了,阿那律的視力愈來愈差,幾近失明,佛陀知道了這件事,便找神醫耆婆來替他醫治。耆婆診斷後,告訴阿那律:「你如果再不睡眠,讓眼睛休息,勢必會失明的!」甚至連佛陀也親自勸他:「阿那律啊!所有萬事萬物都需要食才能留存;涅槃以不放逸為食,眼根以睡眠為食,你應該要睡眠才是。」但阿那律仍然堅持當初的誓願,不願把眼閤上。七天過後,阿那律果真失明了,但他仍舊精進不懈,不因此而後悔憂傷。    有一天,由於阿那律無法縫補自己的衣物,他便高聲喊著:「有誰要修福報啊?來幫我穿針縫衣吧!」這時,慈悲的佛陀親自來到了他的房間,對他說:「我來修福報吧!」阿那律聽出這是佛陀的聲音,大為驚訝,馬上起身恭敬頂禮佛陀,然後問道:「佛陀您已具足無量福報,為什麼還要修福呢?」佛陀回答:「那有人會嫌福報多的呢?」聽到佛陀這麼說,阿那律想:「既然佛陀都如此精進修福了,更何況是像我們這樣的凡夫呢!」他對佛陀的慈悲十分感恩,這時,佛陀便教導阿那律修持「樂見照明金剛三昧」,由於一心專注的緣故,阿那律當下便得了天眼,觀見十方無有障礙,並證到阿羅漢果。
    省思——    阿那律尊者得天眼的因緣,正是「懺悔法門」殊勝的最佳例證,只要誠心認錯,勇於改過,不僅能除滅罪愆,更能得到無比的清涼與功德利益
 阿难化缘     一日,佛陀帶了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兩位侍者一同行腳,近中午時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邊的大樹下休息。佛陀見不遠處有塊瓜田,就請阿難尊者前去化緣西瓜讓大家解渴。    阿難尊者聽從佛陀的指示來到瓜田,見到田裡有位年輕女子在看守西瓜,於是阿難上前客氣地說道:「施主,我的老師釋迦牟尼佛,行腳到此地,又飢又渴,您是否可以布施個西瓜,讓我回去供養佛陀?」阿難尊者話未說完,那位女子便惱怒地拒絕了阿難的請求,並惡言惡語地要阿難趕快離開瓜田。    尊者失望地回到樹下,向佛陀報告方才的過程,佛陀不但不驚訝,且微笑著對迦葉尊者說:「迦葉,換你去化緣!」阿難心想,那女子都已經不肯布施,迦葉尊者又怎能化緣到西瓜呢﹖    迦葉尊者聽到阿難尊者化緣不成的消息,自己心裡也沒多大把握,但因受了佛陀的囑咐,且心知佛陀的一言一行皆有著甚深涵義,便起身前往瓜田。沒想到,瓜田中的女子一見到迦葉尊者,就很高興的站起來向尊者頂禮,並頻頻詢問尊者從那裡來,要往那裡去?是否需要食物以供充飢?迦葉尊者還未開口化緣,女子即主動挑了一顆最好最大的西瓜供養尊者。阿難見迦葉抱著大西瓜回來,心中正感到納悶的時候,佛陀即為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說明兩人過去生的因緣。    數萬大劫以前,迦葉與阿難同為出家眾時,兩人經常結伴去行腳參訪。一天,阿難走在前,迦葉在後,行經的道路上正好有隻死貓,由於時值盛夏,死貓的屍體已出現腐臭的味道,且身上滿是蟲蟻,正在嚙食著死貓身上的腐肉。阿難一見到這隻死貓,立刻摀住鼻子,匆忙地離開;爾後,迦葉看到死貓,即慈悲的為牠三皈依,並在路旁挖了個坑洞,將貓埋葬,祝願牠能早日超生善道。    說完過去生的因緣,佛陀便對兩位尊者開示道:「瓜田中的那位女子就是過去的死貓投胎轉世而來,因為當時迦葉為其皈依祝願的關係,所以得為人身,因此她一見到迦葉就心生歡喜。而阿難因為一念嫌惡的心,所以不但化緣不到瓜,反而還遭受辱罵。」聽完佛陀的開示,兩位尊者更對因緣果報的道理深信不疑。    省思——    佛法中常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要想擁有光明順遂的前途,就要靠平時廣結善緣,具足善因善緣,則作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就  阿难总持的因缘     一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比丘們興起這樣的疑問:「賢者阿難過去生是修持何種德行,今世得以有如此殊勝果報,能將佛陀所宣說的微妙教法,全部憶持不忘,一字也不漏失?」於是眾比丘便前往佛陀的住所,請求世尊開示。慈悲的佛陀於是將阿難尊者過去生的因緣果報娓娓道來。    無數劫前,有位比丘和一沙彌住在一起修行。師父愛徒心切,要求非常嚴格,除了須托缽外,每天還規定弟子精進用功,背誦經典。這位沙彌原本就很喜歡誦經,只是苦於飲食等資具不足,需要外出托缽。托缽若是順利,便有充足的時間用功,若是不順利,回寺時間晚了,便會耽誤功課而見責於師父。    一天,沙彌托缽時間結束得晚,想到今日又無法完成師父所規定的功課,回去必定會被師父呵責一番,於是心裡愈想愈愁苦,不禁落下淚來。這時恰逢一位長者經過,見到這位沙彌邊走邊哭,便上前關心詢問。沙彌回答:「長者,您有所不知,我師父非常關心我的道業,所以規定我要每天誦經。如果誦經足數,師父便很歡喜,如果沒有完成功課,便會加以責備。不過,因為我每天還要外出托缽,所以誦經時間的多寡,就端看托缽順不順利。今日我托缽結束得晚,想到回去無法完成功課,必定會惹師父生氣,所以才忍不住難過掉淚。」    長者聽了之後,很懇切地告訴沙彌:「請您不要再難過了,以後就請您天天到我家來接受我的供養,我很歡喜能供養您飲食,讓您能專心誦經用功。」從此以後,沙彌在長者的供養下,每天都能專心誦學,師父規定的功課再多,也都能如期完成。    佛陀告訴大眾:「故事中的那位比丘,即是定光佛,沙彌即是我,供養飲食的長者就是阿難。阿難由於過去生誠心護持修行人用功辦道,修了大福報,所以今生才能聽聞法音一字不失,獲得如此殊勝的果報。」諸比丘聽佛宣說阿難的總持因緣,都生大歡喜心,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九》    省思——    菩薩行者於護持他人修行中,不僅開闊自己格局,超越自我限制,無形中也成就了菩薩道業。儒家云:「君子有成人之美」,因為有成就他人的心量,同時也成就了自己令人景仰的君子風範。故事中,長者因一念真誠護持沙彌用功,也成就將來聽聞法音一字不失的殊勝功德。俗諺:「量大福就大」,護持他人不計自己得失,這樣的心量就是大。在這廣大的心海中,智慧如日,日光普照能孕育無限生機。無限生機利益了眾生,也利益了自己!  阿耆達王嗔心堕蛇     佛陀住世時,眾僧日中一食,托缽化緣畢,或在山林間經行,或於樹下靜坐思惟諦理,個個攝心專注,精進行道。    一天,有位比丘正安詳地行走在草間小路上,聽得不遠處傳來喑啞低沉的聲音,喚道:「和尚道人……」比丘抬頭張望,猛然看到一條大蛇正逶迤而來,頓時一驚;只見大蛇又說:「道人不要驚慌恐怖,我不會加害於您,我是特地來請您為我說法,讓我得以脫離這醜陋可怕的身軀。」    大蛇問比丘:「您有聽過阿耆達王嗎?」比丘回答曾聽過此人,大蛇便言:「我就是阿耆達王。」比丘不可置信地問:「阿耆達王造立佛塔無數,供養三寶,護持正法,功德廣大,理當受享天福,怎麼會得如此果報呢?」大蛇不勝唏噓,面露愁苦地向比丘哀訴說:「您有所不知,在我臨命終時,為我持扇旁立的侍者不慎失手,致使扇子掉在我的臉上,我不由自主地起了大瞋恨心。一念之間,氣絕命終,心與境相應,便墮落成蟒身,身心不寧,日夜受苦。」    比丘聽完大蛇的話後,心生憐憫,立刻為大蛇開示苦集滅道、因緣果報、自性清淨等種種妙理。大蛇一心樂聽,法喜無比,七天七夜不眠不食,過後命終便生天上,得莊嚴自在的報身。幾個月後,天人為了感念佛法利生的恩澤,特持香花來到佛所散花供佛。現場大眾突見天降香花,不明所以,天人於是在虛空中出聲白言:「我乃過去阿耆達王,幸得道人為我說法而生天上,今日散花以報佛恩!」    典故摘自:《眾經撰雜譬喻卷一》    省思——    命終一念決定受生之處,關鍵至重,不可不慎。不但旁人要能善護念病者之心,莫惱莫亂,病者更要忍心勿動,不忘正念。希冀臨終作得了主,須於平時日常事上用功,不貪不瞋,遇境不動,訓練對治煩惱、降伏念頭的功夫,面對一切境界才能坦然自在。  阿育王和小沙弥     阿育王朝在印度歷史上,是一個全盛的黃金時代,而阿育王更是崇信佛教,每看到出家人就至誠禮拜。    有一次,與大臣們出巡,途中遇見一位小沙彌,阿育王很想向他禮拜,可是一想到自己堂堂一個帝王,又有眾多的大臣跟隨,在眾人面前向一位小沙彌頂禮,有失威嚴。於是就把小沙彌請到無人的地方,向他禮拜,並叮嚀小沙彌說:「請你不要向別人說,我阿育王今天向你頂禮的事啊!」    此時,小沙彌看到路邊有一個小瓶子,就以神通力將自己變進小瓶子裡去,過一會兒,又變現出來。然後,小沙彌也拉著阿育王的手說:「請大王也不要向別人說,我小沙彌能從小瓶子進進出出的事啊!」    阿育王看得目瞪口呆,當下豁然頓悟:即使是小沙彌,也是不容輕視的。    從此以後,對於出家人,更加禮遇不敢怠慢。    省思:——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有其專門的領域。但往往因為自己的自尊心,不願意放下自己的身段請教他人,甚至輕視一些年紀比我們小,或學習時間短的人。    其實他人在生生世世中,或許已不斷地薰修某一法門。所以我們應該有更謙虛的心,這樣學業、道業才能有所成就。  阿育王与龙王     「我這輩子沒有任何事是做不到的。」古印度摩竭陀國阿育王這樣說著。    的確,從小生長在皇宮的阿育王自出世以來,便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切大小事情皆有侍臣奴婢為他用心打點,乃至於成年後登上王位建立孔雀王朝,帶領軍旅南征北討,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因此各地之大小國王亦伏首稱臣,方圓二十八萬里內盡是阿育王的屬地。阿育王這句話,說得可真是名副其實。    然而,這時阿育王卻嘆了口氣:「唉!只是住在北方池裡的龍王獨獨不肯降服於我。」    這真是個令阿育王傷透腦筋的問題。原來在國境北方有一廣三百餘里的池塘,其中龍王因晝夜供養佛舍利一分,而有大威德神力,阿育王三次率軍領象、馬、車、步等四部隊,前往征討皆無功而返。    「嗯……想必是龍王供養佛舍利的功德逾越於我,使得朕用盡了所有辦法,龍王始終無視於我的存在。來人呀!快修立塔寺、齋僧供佛、供養三寶,朕要培德植福。」    在阿育王急切的催促下,全國各地紛紛開始興建寺院,設壇延請高僧講經說法,令全國人民普霑法雨,同生法悅,一時間僧侶來往不息,國內人人法喜充滿,得大利益。    過了一段時日,阿育王思忖著:「不知如今出征的機緣成熟了沒?朕的福德與龍王的福德究竟誰大?」阿育王畢竟是聰明多智、善於變通的。不久,他便想了個絕佳妙計──以同樣質量的金子,打造一尊自身塑像,一座龍王雕像,並分別置於秤子的兩頭稱其重量。第一回合稱時,龍重王輕,於是,阿育王皺著眉頭下令繼續行大布施,請高僧們轉大****。過不了多久再稱,兩像輕重平衡,阿育王終於露出一絲微笑:「看來,我的決定是對的。糧官!開放糧倉,賑濟全國孤苦無依的弱者。」    又過了一段時日,阿育王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將兩座塑像放上秤子兩邊,當他瞧見自己的肖像向下沉時,不禁哈哈大笑,欣喜若狂地宣佈準備出征的消息:「走吧!咱們攻打龍王去,這回必能大獲全勝。」    當阿育王率領十萬大軍行至路半,忽然看見遠方似乎有人擋在路中央。不一會兒前鋒部隊的將領便揮著馬鞭騎著快馬趕到阿育王跟前回報:「大王,龍王及龍族大小眷屬已在前恭候大王多時,準備請降。」阿育王於是駕著馬迎上前去,下馬扶起跪在地上的龍王,並接受了龍王所貢奉的佛舍利。    從此以後,阿育王便以恭敬心供養佛舍利,並建八萬四千寶塔,弘揚佛法,廣闡大乘不輟。    省思——    由於三寶在世間,使得佛法能弘揚十方,讓眾生能夠認識真理,得到出世解脫的利益,為世間人最上福田。恭敬供養者,能得無量福報。今生有幸得遇正法,更應生希有想,把握因緣,精進努力,廣修福慧,期能剋期取證,道業早成!  阿忠     阿忠是個老實人,雖安份度日但不懂得因果。有一天,阿忠在返家的路上,看見路旁有一個小鬼,手拿鞭杖,忿恨不平地鞭打著一具死屍,心中彷彿有著千萬的怨氣。    阿忠禁不住好奇地向前問說:「小鬼!小鬼!這人跟你有什麼深仇大恨,他都已經死了,你還不停地鞭打他?」只見小鬼咬牙切齒的說:「這屍體是我的前身,只因他生前不知孝順,反還處處忤逆父母;對國君不忠、不敬三寶、做盡壞事,害得我現在隨業力牽引受種種苦報,痛苦萬分,不鞭打他,我怨氣難消。」阿忠一聽,不覺毛骨悚然。    才往前走了一小段路,又看見一位天人從天而降,手拿著香花散在一具屍體上,接著又是問訊、又是頂禮,極其恭敬。阿忠又好奇地向前詢問:「清淨莊嚴的天人啊!你長得這麼殊勝美妙,為何要如此恭敬這具腐臭的屍體,還用香花來供養呢?」天人歡喜的回答:「這個人是我的前身,由於生前孝順父母、忠心的事奉君主,而且恭敬三寶、常行善法,於是令我今生感得在天上享福的殊勝果報,為此,我特地來表達感恩之意。」阿忠聽了默默離去,心中卻反覆咀嚼著這番話。    繼續前行未久,又見一位天人相好端正,衣服鮮麗,    卻在路旁摘酸棗吃,阿忠心中大疑,在好奇心的趨使下,再次向前問道:「這位大德,我看您像是一位天人,應該是福報具足、飲食自在的吧?為什麼吃這……」    天人感嘆的說:「唉!我確實是一位天人。由於前世孝順父母、恭敬三寶、喜歡行種種的功德,所以感得升天的果報。但因為討厭布施飲食,所以今日雖貴為天人,卻常常飲食不足,只得在這裡摘酸棗充飢!」    阿忠在一天當中看到了三種截然不同的果報,心中感觸良多,回到家後,便開始皈敬三寶、持守五戒,並且廣行諸善而無偏廢。    改寫自《經律異相》    省思——    世間一切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終有時至歸盡的一天,而我們的色身也有無常吞滅的時候。然而這個有限的色身行善造惡,卻有截然不同的果報。來世一遭,我們是否該思量如何利用這短暫的人生,發揮最大的價值呢?  爱人笑     一日,白雲守端,千里迢迢地去找楊歧方會禪師參學。    當他見到師父時……    師問:「你以前的師父是誰?」    守端答:「茶陵郁和尚。」    師又問:「我聽說他當初在橋上摔了一跤,就開悟了,並且當場作了一首詩,十分奇特,你還記得嗎?」    守端立即背誦道: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師聽畢,便哈哈大笑,隨即起身就走了。    守端愣住!    百思不解師所笑何因,以致於整夜難眠。    翌日晨,    守端迫不及待地向師請教。    師乃問:「昨天你有沒有看到演滑稽戲的小丑?」    守端答:「看到了。」    師又說:「你還比他們差一點!」    守端大吃一驚,連忙問:「這是為什麼?請師父指示。」    師便說:「他們愛人笑,你卻怕人笑。」    守端一聽,立即大悟。    改寫自《五燈會元》卷十九    省思——    怕人笑的是誰?    是「我」?    還是「我執」?  八关斋     佛陀於菩提樹下得道證果後,於羅閱祇國弘法教化,後來又前往舍衛國度化眾生,深得波斯匿王與百官的敬仰。當時,國內有位大商主,名叫波利,帶領五百位商人出海尋寶,正當船隻行駛於一望無際的大海時,海神突然現身於眾人之前。海神雙手捧水,問波利:「海水與我手中之水比較,何者為多?」波利回答:「當然是您手中的水多,雖然大海浩瀚無邊,難以計量,卻不能拯救飢渴的人;相反的,捧在掌中的水雖少,卻能幫助飢渴的人活命,如此植福培福,生生世世受福無盡。」    海神聽了波利的回答,覺得很有道理,連聲讚歎,不僅取下身上所配戴的八種香飾和瓔珞送給波利,還準備了金、銀、琉璃……等七種珍寶,讓他們帶回去。在海神的神通助力下,波利一行人平安抵達陸地,並且快樂地踏上回國之路。    波利回到舍衛國,想到這麼稀有珍貴的香瓔,絕不是自己這種平民百姓所適合配戴的,於是前往皇宮將這些寶物獻給波斯匿王。國王得到這些珍奇寶物,非常歡喜,馬上派人去請諸位夫人出來,並且言明將把香瓔賞賜給當中最美麗的一位。    消息佈達後,宮中的每一位夫人無不極盡全力將自己裝扮得美艷動人,希望自己會是雀屏中選的幸運者。這時,後宮佳麗依序來到國王面前,國王看了看,獨缺末利夫人一人,於是問道:「末利夫人怎麼沒有來?」侍者回答:「今天是十五日,夫人正在持守八關齋戒,因為身著素服,沒有裝扮,所以沒有來。」國王聽了很不高興,派侍者轉告末利夫人:「難道你今天持齋受戒,就可違抗國王之命不出來嗎?」就這樣傳達了三次王命後,末利夫人終於出現於眾人之前,質樸的衣著中未添任何裝飾,素淨的面容上沒有一絲脂粉,全身散發耀眼光采,比平常更加莊嚴。    國王見了非常驚訝,心存敬意地問道:「是什麼樣的修為,讓你看起來如此與眾不同?」夫人回答:「我想到自己累劫以來少修福德,所以今世得為女人,情深業重,穢垢堆積如山。況且,人命短促,若不精勤修行,稍有不慎,便會墮入三塗惡道。所以至誠發心每月持守齋戒,割捨世間種種貪愛,遵從佛陀教法,希望世世皆能蒙受法益,增長福德。」國王聽了非常歡喜,決定將香瓔送給末利夫人。夫人告訴國王:「今日我持守齋戒,不適合佩戴香瓔,請國王將它送給別人吧!」國王說:「我本意要將這些珍貴的寶物送給最美麗的夫人,而你就是後宮中最端嚴者。尤其你奉行佛陀戒法,道心聖潔,令人敬愛,倘若你謙虛不受,我該如何是好呢?」夫人回答:「國王不用擔心,如果可以,希望國王能夠與我前往佛陀的精舍,將香瓔供養佛陀,並且聆聽佛陀的開示,如此生生世世都能受福無盡。」於是,國王立刻派人準備車駕,與夫人前往拜謁佛陀。    波斯匿王一行人來到精舍,向佛陀至誠頂禮,並且謙卑地站立於為他準備的座位旁。國王捧著寶物向佛陀稟白:「這些香飾瓔珞是海神送給商人波利的珍貴寶物,波利又將它獻給我。所有後宮夫人看了無不想要,唯獨末利夫人因為奉持齋戒,心不存貪念,所以辭謝了這些禮物。在末利夫人的建議下,我們今日特地前來將寶物供養世尊,希望世尊慈悲納受。」波斯匿王接著又說:「請問世尊,弟子以如此的誠心護持夫人齋戒,並且真心信仰佛道,不知有無福德呢?」感於國王的誠懇,世尊接受了香瓔,並且為大眾說了一首偈語:    「多作寶華,結步搖綺,    廣積德香,所生轉好;    琦草芳華,不逆風熏,    近道敷開,德人逼香;    栴檀多香,青蓮芳花,    雖曰是真,不如戒香;    華香氣微,不可謂真,    持戒之香,到天殊勝;    戒具成就,行無放逸,    定意度脫,長離魔道。」    佛陀告訴波斯匿王:「齋戒的福德廣大長久,能夠使人得到好的名聲與大眾的敬愛。即使有人將遍滿天下十六大國的珍寶,拿來布施修福,所得的福報,也不及末利夫人一日一夜持守齋戒的功德。與末利夫人的福德相比,須彌山不過如一粒豆子罷了!所以齋戒是福慧雙修之法,可以解脫煩惱,證得涅槃,不是世間福報可以比擬。」國王、夫人及群臣聽了佛陀的開示,法喜充滿,決心遵照佛陀的教導,奉行正法。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二》    省思——    只有華麗辭藻而沒有內容的文章不會感人,如同一具刻繪完美而沒有靈魂的軀殼,無法令人動容。所以,有智慧的人,了解行步人間不可隨波逐流,只求討好他人,而應尊重自己的佛性,並時時莊嚴自己的心性。    嚴持齋戒是莊嚴心性的方便入門,因為少欲惜福不浪費物資,故能增長福報;因為攝心慕道不為境動,故能增長功德。所以齋戒是福慧雙修之法,理事兼備而易行,學人當奉行之。  八关斋戒     一天,有五百位天人一起來到祇樹給孤獨園。他們至誠頂禮佛陀,佛陀亦為他們宣說佛法大意,最後皆證得須陀洹果。阿難尊者見五百位天人因緣如此殊勝,便向佛陀請示原因,世尊於是將過去的因緣娓娓道來。    在迦葉佛的時代,有兩位婆羅門跟隨國王去拜見佛陀。這時,有位優婆塞就勸發他們說:「今日你們有因緣跟隨國王來拜見佛陀,更應該把握機會求受八關齋戒。」婆羅門好奇地問:「受此齋法,有何好處呢?」優婆塞回答:「可以隨意所求,必如所願。」婆羅門聽了非常心動,於是就乞請佛陀為他們兩人受戒。    受戒畢,其中一位婆羅門至心默禱:「願此受戒功德,令弟子來世生為天人!」另一位婆羅門也非常誠心地回向:「願此受戒功德,令弟子來生轉世為王,威震寰宇!」結束後,兩人便一起走回婆羅門的聚會場所。    其他婆羅門看到他們回來,紛紛熱情地招呼他們吃東西。但是兩人因為已經受持八關齋戒,所以只好將今天受戒的經過告訴大家,並且表明過午不食。其他人聽了,驚訝地說:「什麼?受八齋齋戒?你們身為婆羅門,祭祀梵天,持守梵天教示的戒法已經足夠,何必再去受佛門外道的戒法?」在大眾殷勤的勸請下,那位求生天者,只好隨順眾意,吃喝起來。    由於非時而食,婆羅門沒有成就生天的功德,而隨其業緣往生為龍。而另一位婆羅門卻因一日一夜持戒清淨,以持戒功德故,如願轉世為王。又由於當初兩人共同受戒的緣故,所以這條龍乃投生於皇宮的御池之中。    一天,御花園的園丁在池水旁撿到一枚從沒見過的奈果,異香撲鼻,芳美奇特。於是捧去巴結御花園的門監。門監收到這樣的奇珍異果,自己也捨不得食用,將奈果轉送給了後宮權大勢大的黃門。黃門一看心花怒放,立刻呈獻給皇后,表達赤誠。最後,這枚光澤鮮麗、稀有可愛的奈果,由皇后親手呈給了國王享用。    國王吃了這枚奈果,頓覺身心清暢,百憂齊解,興奮地問王后:「這顆奇妙的珍果是從哪來的?」「是黃門供養我的。」國王命黃門入宮報告這枚奈果從何而來,黃門一五一十地回稟。    於是國王召來門監、園丁,斥責他們以皇宮之物私做人情,並指示園丁,從此以後,每天呈送一顆。園丁撲通一聲跪下,哭了起來:「報告國王,這個奇異的果子是在泉水旁撿到的,過去從沒見到過,今後恐怕也不會再出現呀!」「既然撿得到,只要盡心找就不會沒有,如果找不來,那就拿你的人頭來替代!」    可憐的園丁一路來到御泉池畔,呆呆望著池水,愈想愈感到絕望,淚珠不住滾落。    「您為何如此傷心呢?」不知何時,一位青年出現在園丁的身旁。園丁抽抽搭搭地將事情本末說了出來,青年聆聽後,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只見他忽然化身為一尾蛟龍,潛入了泉底,一眨眼的功夫,手捧寶盤,滿滿盛著五顏六色的奈果,連盤帶果送到老園丁的胸前。    「其實,我是掌管御泉的龍。國王和我有前世之誼,我們同為婆羅門,同受八關齋戒。他因為持戒圓滿,如願轉世為王,我卻因為持守不全,隨業轉世為龍。」青年說:「這些奈果請為我送給國王,並轉告國王這段前世因緣,請他為我準備一部『八關齋法』,令我受持,脫離龍身。如果國王不肯,我將以龍族的神力,化國土成汪洋!」語畢,隱身而去。    目瞪口呆的園丁一路捧著奈果衝向御書房,將此奇遇報告國王。    國王聽完,良久不發一語。當時離迦葉佛末法時代已遠,「八關齋法」早已散佚,而龍王卻以家國相脅!國王召來最倚重的大臣,對他說:「龍王求索『八關齋文』,倘若未能如願,就要毀我國土子民!現今你是全國唯一的希望!請你立刻出發尋訪,一旦找到了,國家就有救了。」    「皇上,現在佛法已不住世,就算問盡天下人,恐怕也是了不可得!」    「一定要想辦法找到,否則只好拿你的頭來覆命!」    大臣回到家中,年邁的父親觀察到兒子心情凝重,不似平日。再三追問之下,大臣只好將自己危險的處境告訴了父親。年邁的父親聽了,竟然毫不發愁,反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家族從久遠、久遠前,即世世代代奉佛修法,直到末法盡時遭逢迫害才中斷。    「兒啊,家裡正廳的堂柱一直以來常常放光。你不妨挖開柱壁尋找,或許裡面藏有什麼稀世珍寶啊!」    孝順的大臣不願拂逆父親的心意,召集長工斬柱開壁。果不其然!常令堂柱放光的,豈非傳說中珍貴難得的佛經!大臣打開層層錦布包裹的經盒,一部《十二因緣經》、一部《八關齋文》,正完好地收藏在柱壁之間。    喜出望外的大臣立刻火速返宮。國王將《八關齋文》恭置於金盤之上,親自送到御龍泉畔。龍王感恩不已,將泉底龍宮的寶物傾囊贈與。    龍王獲此法寶後,回到龍宮,與其五百龍子精勤修持八關齋法。命終後,如願脫卻龍身,投生忉利天中。今日這五百位天人,就是當時的五百龍子。眾比丘聽完開示後,心有所悟,亦發菩提道心,歡喜奉行佛陀的教示。    典故摘自:《百緣經?卷六》    省思——    經修行應當親近善知識,確立正知正見,勿受外道迷惑。須知煩惱不斷,生死死生,報盡還墮,所以功德福業,應回向菩提妙果,勿貪求世樂。佛經亦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佛弟子若能持戒修身,堅持淨戒,面對任何境界也不退失,最後定能趣向解脫的康莊大道。  八關齋戒果报     忉利天是欲界六天中的第二層天,又名三十三天,天主為釋提桓因,釋迦牟尼佛曾在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地藏經》。    一日,天上化生了一位天女,此女光明晃耀,冠於諸天,且容貌端嚴超群。釋提桓因知道其中必有大因緣,於是鳴擊天鼓集合大眾,共聚於「善法堂」中。天人們見此天女,皆大驚奇,升起希有難得的讚歎心;天主即當著眾人面前,詢問天女過去生作何善業,今日才能感得「身如真金山,色如淨蓮花」如此殊勝的果報。    天女回答:「我於迦葉佛時代,出世於人間,因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清淨無有毀犯,所以今日才得生天上,獲得端正秀麗的果報。」    釋提桓因聽了之後,讚歎說:「諸佛如來真正是無上的功德福田,能長養最勝的良善果實;只因過去微小的善因,就能獲得如此深厚的福報,受享天福妙樂。若聞此事者,應生大歡喜,恭敬人天師;欲求升天者,應當持淨戒。」    天女感念佛德,手持華蓋,鳴眾天樂,來到精舍頂禮佛陀;佛陀亦為其開示佛法大意,天女當下即證阿羅漢果。在場比丘見此殊勝果報,便請示佛陀天女的得道因緣,佛陀告訴大眾:「此天女於迦葉佛時代,曾受持八關齋戒,種下出世善因,所以今日不僅能生天道,更可得證聖果。」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五》    省思——    「欲得生天上,若生人間者,常當護戒足,勿令有毀損。」人間以王為貴,河流以海為歸,夜晚以滿月為明,聖人以諸佛最上。佛說「戒律」是諸經中王,持戒能使內心回復清淨,由戒生定,因定發慧,所以一切福田不離自性,欲求福滅罪必須以持戒為始。      八隻腳的迷思    從前有一個農夫,    看見別人的麥苗長得非常茂盛,    就問麥田主人說:    「你究竟是如何把麥子種得這麼地茂盛?」    主人回答說:    「先把地整平了,再用糞水灌溉,然後播種,自然而然麥苗就長的茂盛了。」    農夫回家後,歡天喜地,    迫不及待地便依照麥田主人的方法,    先整平了地,再把水肥灑在田裡,準備撒種。    忽然農夫困惑起來,    「我的腳踩在田地裡,會把田地踩硬,如此一來麥苗就長不出來了」,    不禁眉頭深鎖,左思右想,想不出一個好方法。    突然,靈光一現,有了!    「我可以坐在一張床上,叫人抬著,我就在床上面撒發種子,這樣就行了。」    於是他叫來四個人,    一人各抬一隻床腳,把他抬到田裡撒種,    結果反而把地踩得更硬。    人們見了,忍不住笑他:    原本怕自己兩隻腳踩壞了田地,    結果反而多添了八隻腳來破壞田地。    改寫自《百喻經》  白淨比丘尼因缘     在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代,舍衛國中有一戶富豪人家,他們都是佛陀的在家弟子。這位富豪的女兒生得相貌莊嚴、端麗,最奇特的是,她一出生時身上就裹著一件雪白的柔細軟毯,所以雙親特為她取名為「白淨」。隨著她日漸成長,這件與生俱來的雪白軟毯也隨著變化而非常合身。    時光流逝,白淨一天天地長大,不僅她的美麗無人能比,她典雅的氣質更讓許多人仰慕,舍衛國很多長者之子爭相來禮聘,想要娶白淨為妻。白淨的雙親也早早的請工匠打製莊嚴華麗的飾品,為白淨準備豐富的嫁妝。這時,白淨告訴父母,自己想要出家跟隨佛陀修行的心願。由於白淨的雙親本來就是護持佛法的居士,知道出家修行是出離三界、不受輪迴的正確途徑;既然愛女有離欲修行的心願,雙親更是歡喜的祝願,希望女兒能早日道業成就,於是就吩咐縫匠為白淨製做僧服。白淨向父母說:「不用為我做僧衣了,我身上所穿的就是了。」    富豪長者夫婦帶著女兒前往佛所,向佛請求出家。慈悲的佛陀答應了白淨的祈求,對白淨說:「善來,頭髮自落,所著白疊,即成五衣。」白淨現了莊嚴的出家相,身上所著的雪白柔毯即刻變成了僧服。佛陀囑咐白淨比丘尼隨著大愛道比丘尼精進用功修行;不久,白淨比丘尼就證到了阿羅漢果。    僧團中,大眾在討論著白淨比丘尼的殊勝因緣。這一天,佛陀的侍者阿難,合掌請示佛陀:「世尊!白淨比丘尼是什麼因緣?為什麼出生時會有這麼奇特之相?出家後又能這麼快就證得羅漢果位?懇請佛慈悲為大眾開示。」    佛陀說:    久遠劫前,在毘婆尸佛的時代,有一對非常貧窮的夫妻,他們真正是家徒四壁、一無所有,能典當的東西早就賣光了,最後只留下一件破舊毯子;白天,夫妻二人輪流裹著這件唯一的毯子出門乞食,另外一人就在屋角的乾草堆裡遮掩身體。    有一天,一位比丘來到這極為貧窮的夫妻家門口托缽勸化,適巧婦人檀膩伽裹著破舊的毯子出來。比丘不僅為檀膩伽說布施供養三寶的功德,並且勸檀膩伽到毘婆尸佛說法的地方去聽佛開示以種植善根。    檀膩伽聽了比丘的說法,既感到歡喜又覺得羞愧,因為她連遮身的衣服都沒有,怎麼去到大眾當中聽佛開示呢?比丘看出檀膩伽的遲疑,慈悲的詢問緣由。檀膩伽說出她們夫婦的困窘,同時問道,何以她們會貧困到這步田地?比丘便為檀膩伽說慳貪的果報。檀膩伽聽了以後,恍然大悟,回到屋裡向丈夫說:    「我聽了外面這位比丘所說的道理,感到非常法喜,也覺得很慚愧,今生這麼窮苦是自己過去所造作的因果。所以我想把握佛住世的因緣,將我們唯一的這張毯子供養佛。」    檀膩伽的丈夫說:「這張毯子是我們僅有的財產,沒有毯子遮身,以後怎麼外出乞食呢?豈不是要坐以待斃了嗎?」    檀膩伽回答:「人生難免一死,縱然是有這張毯子裹身乞討,早晚也是會死去的。我們這麼窮困,就是因為過去生不喜歡布施,慳吝的緣故,今生可千萬不能再錯失供養佛的因緣,來世才能不再這麼窮困潦倒啊!與其生生世世不斷的受著貧窮的煎熬,我寧可因布施而餓死,也不願放棄改變命運的因緣。」丈夫想一想,檀膩伽的話不無道理,今生的困窘誰知道要煎熬到何時呢?實在是苦到極處了啊!    於是檀膩伽將僅有的一張毯子請比丘代為供養毘婆尸佛,並且發願生生世世都能聽聞佛法、解脫煩惱。當比丘持著這件毯子來到佛前時,佛親手接過檀膩伽的供養,並且為他們夫婦祝願。    來聽佛開示的國王、大臣及大眾們覺得疑惑:「這麼一件垢穢不堪的毯子,佛為什麼要親手持取?還給予這麼深厚的祝願呢?」佛知道大眾心裡的疑惑,就說:「雖然這件毯子看起來又舊又髒,但卻是檀膩伽夫婦的全部財產,除了這件毯子,他們一無所有。至誠的供養,是最清淨的大布施。」這時,在場的所有大眾紛紛將隨身的衣物、用品,布施給檀膩伽夫婦。    過去的檀膩伽就是現在的白淨比丘尼;由於檀膩伽是以至誠懇切的清淨心供養佛,在往後的九十一劫,每一世出生之時,都有雪白的柔細軟毯裹身,並且生生世世衣食豐裕無缺;又由於檀膩伽曾發願要解脫煩惱、聽聞佛法,所以今生能於佛陀住世之時,隨佛出家修行,真正的解脫煩惱,證到阿羅漢的果位。    省思——    「中台四箴行」第一即是「對上以敬」,用恭敬心去除我慢、消除業障、增長福慧。檀膩伽恭敬的布施,來自於對因果的深信、對生命充滿達觀的遠見;恭敬、虔誠的心超越世間可數的外財,在供養的當下即是清淨法喜的果報,更為未來深植解脫的正因。    生活中處處都是實踐布施的因緣,一個善意的微笑、真誠的柔軟語、體諒的眼神、對於別人習氣的寬容……,都是一種布施與供養。心中深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都是未來佛,從恭敬心中至誠流露的布施;相信這份法喜與清涼,一定能感染周遭的人,宛如置身安樂淨土。  百头鱼     清早,佛陀與弟子們經過犁越河畔,要前往毗舍離城時,發現有一艘漁船捕到大魚,可是怎麼也拉不上來……最後,五百位漁夫召集了五百位牧牛人,連同牲口們,拚著命、氣喘吁吁的,總算把大魚拉上岸。一看,大家不禁倒退了好幾步,寒毛直豎,因為這條魚身上,竟然長了上百個頭!有的像驢,有的像馬、駱駝、虎、狼、猿猴、狐狸,豬頭、狗臉……叫得出名字的、從未見過的,一應俱全。    佛陀獨步安詳地走到百頭魚身邊,殷殷詢問了三次:「你是迦毗黎嗎?」魚皆答:「是。」世尊又問:「當初教養你的人,現在在什麼地方呢?」魚說:「她墮入阿鼻地獄,苦不堪言……」聽到百頭魚會說話,大眾的疑惑更深了,於是多聞第一的阿難,恭敬地走向前去,請世尊為大眾開示百頭魚的因緣果報……    在迦葉佛時代,有一位婆羅門之子,名叫迦毗黎。迦毗黎非常聰明好學,從小到大,無論在任何團體中,他的表現都非常傑出,從不曾讓老來得子的父母失望。不久以後,迦毗黎的父親過逝了,年老的母親對迦毗黎有了更深的冀望。一次,她問迦毗黎:「孩子啊,你這麼聰明,天底下沒有人比得過你吧?」迦毗黎誠實的回答:「母親,迦葉佛的智慧太廣大了,我實在追不上他啊!任何人有疑問去請教迦葉佛,都能得到滿意的回答;可是,這些問題,我卻都答不出來。」    母親說:「那麼你何不去學佛法呢?這樣,你就不會輸給他了。」「母親,您不明白,一切佛法,以恭敬為本。為成無上大道,必須發恭敬心出家,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才能真正體悟佛法的奧義。」迦毗黎回答。迦毗黎的母親有些猶豫了,因為她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怎麼捨得讓他出家呢?但她又忍不下這口氣,於是一咬牙:「好,就讓你去出家學佛,可是我們約定在先,一旦學好了,你就要趕快回來孝順我。」    單純的迦毗黎進入了僧團,開始研讀佛法,以他的聰明才智,很快就能了解經典的道理。他的母親也時常去探望他,每隔一段時間,母親就會滿心期待地問:「孩子啊,你現在學得怎麼樣了,可以勝過迦葉佛了吧?」可是迦毗黎一次又一次搖頭回答,讓她的心情跌落谷底……    終於,迦毗黎的母親忍不住對他說:「我教你,以後只要有人說法勝過你,你就用不屑的口氣回罵他:『你們真是太愚癡了,沒見識!比豬頭還不如……』這樣,就沒有人敢再說下去,或者譏笑你了。」    迦毗黎雖然知道生氣罵人不對,但是,一想到自己一向都拿第一名,現在卻怎麼追、也追不上迦葉佛,他的心裡不禁急躁了起來。所以他真的開始用罵人的方法,來掩飾自己的不足。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原本善良的迦毗黎,變得愈來愈傲慢,愈來愈口不擇言,用他能想到的一切動物來罵人,如:豬頭、狗臉、驢頭、馬臉、猴臉……等來侮蔑一位又一位的聖者。    「如此深重惡業,使迦毗黎招感墮為水族的惡果,身上長滿了百餘顆畜生頭,猶如無數毒瘤。」佛陀的音聲中,流露著無限的悲愍,教化了一旁聽法的大眾。    省思——    聰明才智可能帶來一時的榮耀,但是卻無法克服侵蝕理性的惡念;清明的智慧,是煩惱暗宅中的明燈,能破除惡見。正知正見猶若良藥,而善知識則如調配藥方的醫者,欲除心中煩惱之毒,須先識得良醫,並按部就班的服藥。切莫輕信來路不明的「秘方」,否則,非但無法袪毒,反倒加重了病情。行者!當以恭敬之心淨信正法──皈依佛,禮敬一切有情本具的佛性;皈依法,以謙卑心修學無量法門,深信因果;皈依僧,反省檢討,自淨其意,恆修戒定慧三無漏學。相信,化度了自心的貪瞋癡慢疑,清淨的智慧必能現前。  寶天     舍衛國中,有位長者的妻子生了一個兒子。這孩子誕生時,天上降下了金、銀、琉璃、水晶、硨磲、珍珠、瑪瑙等奇珍異寶,遍滿整間屋子。長者見到如此殊勝的瑞相,連忙請占相師來為孩子看相。相師仔細端詳後,告訴長者:「您這孩子相貌殊勝,絕非平凡之輩。」長者聽了滿心歡喜,於是請相師為孩子命名,相師問:「這孩子出生時,有什麼瑞相嗎?」長者回答:「這孩子出生時,天降七寶,遍滿屋子。」相師便說:「這孩子福德廣大,可以為他取名為『勒那提婆』,也就是『寶天』的意思。」    寶天漸漸長大,不僅聰穎靈敏、博學多聞,對於威德具足舉世無雙的佛陀,亦是打從心底崇敬,渴望承其教化。一天,寶天辭別了雙親,來到祇園精舍,以至誠恭敬之心頂禮佛陀,懇求出家。佛陀慈悲地對他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寶天馬上示現比丘相,並且在聆聽佛陀微妙法音的同時,證得阿羅漢果。    阿難尊者見到寶天比丘如此殊勝的果報,亦感歡喜,於是請示佛陀:「世尊,寶天比丘過去生修何福德,今世不僅出生時七寶隨身,衣食無缺,亦能在聽法當下,開悟證果?」世尊告訴阿難及在場大眾:「無量阿僧祇劫前,毗婆尸佛住世,度脫無量眾生。一天,眾比丘出外行腳,來到一個村落。居民見到威儀庠序、進止有節的僧眾非常歡喜,紛紛供養飲食珍寶。有位窮人雖然也很歡喜,但因家中貧困,除了一把看起來很像珍珠的白石,根本沒有東西可以布施。於是他以無比恭敬之心,將自己最珍貴的白石供養僧眾,並且發大誓願,希望將來也能出家修行,成道證果。」    佛陀告訴阿難:「當時以白石供養僧眾的貧人,就是現在的寶天比丘。由於過去生本著至誠恭敬心,以石為珠供養僧眾,過後九十一劫,世世財寶充盈,衣食具足,無有乏少。今生有因緣隨我出家,並且在聽聞法音的同時,證得道果。」    與會大眾聽完寶天比丘的得道因緣,個個生起無上信心。有人證得初果乃至四果,更有人速證菩薩不退轉位,對於佛陀所說教法頂戴奉行,信受不渝。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二》    省思——    佛法在恭敬中求,在無私無我中成就。寶天比丘之所以生生世世七寶隨身,乃是緣於對三寶堅定至誠的恭敬心。這一份最珍、最貴、最恭敬的供養心,如珠之圓,似玉之潤,所以感召生生世世珠玉相隨。其得道證果亦然,因一念赤誠,對法百分之百信受,所以能夠一聞法音,與法相應,即刻得道證果。    「三界唯心,萬法為識。」法界感召之因,在心,不在物質。染污之心感召染污之果,心地清淨自然感召清淨無染的法界;我們的果報如何,全在一念之間。     波耶王的故事     从前波罗奈国有个国王,名叫波耶。他当政时以仁慈之心治理国家,从不用武力,老百姓也都遵纪守法,国内太平无事。武器、监狱等全部废除了,大家丰衣足食,连天神也赞叹波耶王的善行。    邻国的国王,听说这个国家如此繁荣富足,便与大臣们商量:“那个国家如此富足我要占领它,我一定要得到它。”大臣及王妃们都表示非常赞同。    于是,那个国王便调集全部兵力,发兵攻打波罗奈国。    波罗奈国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纷纷动员起来,准备抵抗外来的侵略他们加紧训练制造兵器储备粮食和水做好了抵御强敌的一切准备。    波耶王看到两国随时都有可能开战,形势紧迫,难过地说:这是因为我一个人的缘故啊!打起仗来,双方都会死伤无数百姓、毁掉大批物资,这么多无辜百姓要遭殃!为什么不能以德服人,却非要用豺狼虎豹一般残忍的办法呢?我宁可失去自己的性命也不能放弃自己的慈悲心。”    于是他对聚集的大臣们说:“请诸位退下,明日再来商议。”    当夜,波耶王换了衣服,悄悄地出城,走到一座山里。    月亮弯弯地挂在树梢,发出冰冷的银光,波耶王坐在一棵大树下沉思着。    这时,在朦胧的月光下,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过来一位老婆罗门。见树下有人坐着,老婆罗门上前问安并道:“你们的国王安然无恙吧?”    波耶王答道:“他已经死了。”    老婆罗门听到这句话,伤心得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波耶王见他这样悲恸心里有些奇怪,就问他:“您为什么这样悲伤呢?您是谁啊?”    老婆罗门说:“我早就听说波耶王对百姓非常爱护、仁慈如同天帝释对众生一样。我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就是要去他那里,可真没想到,他竟然已不在人世了。我又老又穷,为了到波耶王那里去,已经花掉毕生的积蓄,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波耶王说:“您别难过我就是波耶王。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让您发财:邻国的国王知道我的国家丰足富饶,钱财众多,下了命令要攻打我的国家。现在,他已经占领我国的首都,并悬赏要我的首级,说:‘凡是得到波耶国王头者,赏男女仆人各一千人、马一千匹、牛一千头、金银各一千斤。’您要是割下我的头,带着我的金王冠和宝剑为证,送给那个国王,那么丰厚的赏赐,就可以供您使用,并且可以传给后代子孙,他们再也不会受穷了。这样,我心里也愉快。”    老婆罗门马上回答:“大王!您是一番好意,但这种不仁不义的事,我宁死也不会做的。”    波耶王心里想:“看来这位老人宁可穷死、饿死也不会杀害我的。    可是如果我自己把头送给他他不是就没罪了吗?”    于是,波耶王拜了拜十方,泪流满面地说:“在百姓遇到危难时,我应该拯救他们、安抚他们;在百姓不懂道理,而走向邪路时,我应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但现在面对这位老人我要用自己的头,来帮助他摆脱贫困,又让他无罪。”说完就拔剑自杀。    老婆罗门拿了他的头,带着王冠和宝剑,进城去见邻国的国王。    在王宫门口,一位大臣带他进去拜见国王。    国王奇怪地向波耶王派来的大臣询问道:“大臣啊!那个波耶王力大无比,能独挡千人,难道是这个老头一个人捉到的?”    大臣哀恸地伏倒在地,无法回答。    国王又问老婆罗门:“那么他是你杀死的吗?”    老婆罗门将事情经过详细地讲一遍。    这件事很快地传遍全城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知道了都涌上街头,痛哭哀悼,有些人甚至因哀伤过度,而吐血或休克而死;连那些雄赳赳的武士们,也都失声痛哭。    国王深深被波耶王的行为感动了仰天长叹道:“我真是太残忍了!是我杀害了这位仁慈的国王啊!”    随即取来波耶王的尸体,将头与身体用金牌连在一起,放在正殿上;又立波耶王的儿子为王。    全国上下都很热爱波耶王的儿子。    后来这两个国家世代和好,再也没有打过仗。  播种真理的人     佛陀上了年纪之后,变得越来越美,凡是见过他的人,都会倾心于他的美貌。因为他们知道所有从自我而来的恶念见到佛陀时都会在他的面前逃窜,这样,他们就可以与佛陀合为一体,从而也就和真谛融为一体。没有一个见到佛陀的人不是这样,而且,在他的面前人人都会沉溺于爱的大海里。佛陀的面容娴雅而平静,好像是皇家的牙雕像,他的鼻子突出、纤细,显露出雅利安人的血缘特征他的眼睛深邃、湛蓝,显露出他言行举止所恪守的信条。他是一个王子,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王子能和他相比。因为在他左边行走的是般若,右边是爱,周围是一片阳光。他的言词睿智、犀利,即使那些原来抱有讥讽之意的人见面后也会为之倾倒。    有一次佛陀托着大钵,来到一块正犁着的田边,远远地站着等候施舍。犁地的是个富人,一见到佛陀那乞食的样子,就说“我又耕地,又播种,然后才得食。你也应该耕地播种,闲者不应得食”。    “婆罗门,我也耕地,也播种。”佛陀这样答道。    “但我们怎么看不见尊敬的乔答摩的犁呀!”那个人轻蔑地说道。    世尊回答说:“我播下的种子是信仰,犁是理解,鞭子是温柔,果实则是不生不死。这样种地的人绝不再受痛苦的折磨”。    那位婆罗门倒了一碗奶糊(米粉和牛奶的混合物),递给佛陀,说:“请佛陀吃了这碗奶糊,因为您是一位伟大的播种者”。    这个人听到真谛以后,再也无忧烦之事打扰,从此一心悟道。 波羅脂國二比丘    佛陀時代,波羅脂國有二個比丘。    一日,聽說佛陀在舍衛國大開法筵,演說妙法,    二人便相約一同前去聽佛陀開示法要。    收拾了簡單的行囊,二人便向舍衛國出發了。    烈日下,    二人揮汗如雨的低頭疾行,走著走著,    覺得口乾舌躁,但一路上卻沒有半點水源,    二人只得耐著口渴,繼續往前走……    正當二人走得筋疲力竭,    突然,眼前一亮!    一口井就在前面不遠處!    二人宛如沙漠逢甘霖般,欣喜地前去汲水。    當他們把水汲出井後,卻發現水中有蟲,    此時其中一位比丘,顧不得水中有蟲,就迫不及待地一飲而下。    而另一位比丘,只是默然地站立於井邊,    喝了水的比丘見狀就問:    「你不也是很渴嗎?為什麼現在卻不喝了呢?」    這位比丘答道:    「佛陀有制戒,水中有蟲不得飲用,飲了即犯殺生戒。」    喝了水的比丘就相勸說:    「您還是喝了吧,不然渴死了,連佛都見不到,更別說聽經聞法了!」    比丘聽完,不為所動的說:    「我寧可渴死,也不願意破戒而苟活!」    這位堅持不喝水的比丘就因此而喪命了。    但由於持戒的功德力,比丘往生後立即生到天道,    當天晚上就以神通力抵達佛所,頂禮佛陀,    佛為他說法,便得到了法眼淨。    喝了水的比丘獨自一人繼續趕路,直到隔日才來到佛所,    一見佛陀,立刻五體投地的至誠禮拜。    佛陀以神通智慧力得知先前發生的事,他詢問道:    「比丘!你從何處來?有沒有同伴隨行?」    比丘即一五一十的把路上發生的事稟告佛陀,佛即呵斥說:    「你這個愚癡的人!你雖然現在眼睛見到了佛,但是卻沒有真正地見到佛,那位持戒而死的比丘已先你一步來見我了。」    佛陀更進一步說:    「如果有比丘放逸懈怠,雖與我同住在一起,也能常常見到我,但我卻不曾見這樣的比丘;若有比丘離我數千里,能精進用功、不放逸,雖然彼此相隔千里之遙,而這樣的比丘卻能常常見到佛,而佛也常常得見比丘。」    比丘聽完佛的教導,若有所悟,羞愧地頂禮而退。    省思——    金剛經言:    若人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修行學佛,如何才是真正的見到佛?  捕象记     久遠以前,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精舍為天人、國王、大臣及四眾弟子宣說無上大法。當時,在舍衛國南方的深山中,經常有身具白、青、黑三色的野象出沒。國王心裡盤算著,若派人前往捕捉大象,再交由馴獸師調伏三年,不僅可為坐騎,亦可用來戰鬥,顯赫威勢。    當時在象群中,有一隻為龍所生的神象,不僅身白如雪,尾巴赤紅,象牙亦如黃金般耀眼。獵人看到這隻曠世稀有的神象後,火速回宮向國王稟報:此象形體奇特,可為國王的坐騎。國王聽了非常心動,立即派遣捕象師三十餘人前往捕捉。    捕象師一行來到深山象群出沒的地區,設下獵網準備圍捕神象,這隻神象知道眾人的來意,便故意落入陷阱之中。這時,獵人們蜂擁而上,將神象團團圍住;神象怒由心生,奮力向前衝撞踢跳,使得在旁的獵人非死即傷。    當時,山中有一位學道多年、未得禪定的年輕比丘,從遠處看到神象追逐傷人,心生憐憫,於是倚仗著自己身強體健,決定以一己之力去救人。當時佛陀觀察因緣,知道這位比丘可能會被神象所殺,於是立刻前往深山,抵達後全身大放光明。神象見到佛光,立即息滅怒火,不再追逐殺人。一旁的比丘恭敬地頂禮佛陀,佛陀也為比丘開示一首偈子:    「勿妄嬈神象,以招苦痛患,    惡意為自殺,終不至善方。」    比丘聽到這首偈子後,為自己魯莽救人的行為感到懊悔,誠心懺悔謝罪;由於專注一心,即於佛前證得阿羅漢果。而那些捕象師也都因此得到解救,聞法後亦了悟佛理。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四》    省思——    佛法以智慧為體,慈悲為用,唯有真智中才有大悲。若慈悲沒有智慧為前導,容易流於愛見大悲;只有智慧,沒有慈悲,則易淪於世智辯聰,甚至危害世間。學佛之人應當悲智雙運,將心安住於定慧當中,才能自利利他,廣度有情。  不平衡國     這是一個名叫「不平衡國」發生的故事。    這個國家有一個相當奇特的特性──人民就如國名一樣,這裏的人們幾乎都喪失了平衡感。其實喪失平衡感似乎不是那麼嚴重,但是這裡的人不只是身體無法平衡地走路,連心理也常因為失去平衡而互相衝突。在不平衡國裡,人跟人相處永遠像是歪一邊的天平,這也是每一任國王都感到苦惱的問題。    「不平衡國」的歷任國王,都是以傳統的選拔方式選出來的。這個選拔方式是在兩個懸崖中間搭起鋼索,只要能走過去的人就可以被選為國王。而在最近的日子裡,國內上上下下,瀰漫著一股特別的氣氛,因為五年一度的選拔將在十天之後展開!其實對於這件事,國內的人個個都懷著不同的心態:有的人積極想當上國王,所以興奮地爭取名額;有的人則是害怕得要死,因為,一走上鋼索,不是走了過去,就是掉到深不見底的斷崖下。並且,按照傳統,每個城鎮都必須派出一位代表出席選拔。    規定的日期到了,每一個城鎮都按時派出了一位代表,只有一個城一直找不到適合的人選,人們既不想冒死貪那個王位,也不願意嘗試。最後,大家在商討時想到一個人──臼隋亦──不是因為這個人很會走鋼索,而是這個人容易被說服。    在名單確認之後,各方人馬開始展開如火如荼的訓練。有的人在自己搭設的鋼索下擺設鋼釘床,以警惕自己即便是練習也不能疏忽;有的人則是在鋼索下放彈簧軟墊,讓自己不會在練習時受傷;然而,臼隋亦從開始就完全沒有任何的訓練或練習,反而照常過他本來的生活。    十天下來,參選的人死的死,傷的傷,最後只剩下三位,其中的一位即是臼隋亦--他這一個月什麼都沒做。    選拔的日子終於到了,抽了順序籤,臼隋亦是最後一個上場的。    緊張的時刻終於到來了,三個人的臉有了截然不同的風景:    一個自信,因為經過了無數次失敗跌在軟墊上的訓練,他想這一次一定可以走過去﹔    另一個擔心,他深怕自己就這樣把命丟了;    而臼隋亦呢?    從清晨一早起來便如往常一樣,喝了杯茶就悠閒地走到選拔場就位,坐著等待,又請旁邊的人替他倒杯熱茶。    旁人不免有疑,他怎能這樣悠閒?    他說:「我知道得很清楚,我對走鋼索一竅不通,一時也無法作任何努力,所以幾乎可以確定的是--我將會死。那麼,為什麼我不睡好一點?為什麼不如往常一般地自在就好了呢?死亡是這麼確定的了,為什麼還要去麻煩自己呢?」    終於輪到他上場了,他走在非常細的鋼索上……    現場的人看傻了眼,他走得非常好!    沒有人敢相信,就連平日訓練有素的人也在一旁看呆了,    他們直說這一段實在是不好走、太長、能成功的機率太小、危險度也太高了!只要走錯一步,稍有一點不平衡,死亡之手就會在下面接住你的……。    然而,臼隋亦走到了對面時,自己也嚇了一跳,他也沒料到自己竟然可以走過來。    就這樣,臼隋亦即將成為不平衡國的新任國王。結束的時候,早就有一堆等著參加下一次選拔的人排好隊,等著請教他走鋼索的技倆,希望他能夠傳授一些秘訣。    他說:「"就隨意啊!"如果要我說個方式也很難!    我只知道剛剛那樣的感覺,就如同自己在生活中學習平衡一般:永遠不要流於極端。當我略偏左邊的時候,我就馬上向右邊靠來平衡自己,其他的我什麼都沒做,也什麼都不會做。    不過,我所說的這個方法,對你們不會有太大幫助,因為這不是說了馬上就可以學習到、體會得到的,但是,如果你們也能嘗試用這種方式來生活,很自然地,當你走到那一扇竅門前,你不用敲門,它自然就會為你而開。」    省思——    當我們的心中對人事物預先存有看法,往往就已落入了兩邊,是善是惡、是好是壞、是成是敗……,這念心就有取捨、得失,得不到平靜。平常心是道,臼隋亦人如其名;然而,隨意並不代表消極、放縱,而是這念心離開了兩邊,在一切境界中無入而不自得,不為物役、不為境遷,「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就是真正的自在、解脫。  布施的果报     目犍連尊者的弟弟是城中的大富長者,他的金銀財寶、僕從、奴婢多到不可稱計。一天,尊者為了度化弟弟,來到他家:「弟弟,聽說你不喜歡布施,但是佛陀常教導我們:『若能樂善惠施,必能獲福無量。』所以,你若能從現在開始廣修布施,福報必定不可計量。」長者聽了非常心動,於是開始廣修布施,幫助貧困的人;並且還加蓋了許多倉庫,準備收藏因布施而得的福報。    過了幾天,長者的財產已經快要布施竭盡,卻還得不到任何回報,於是懊惱地去找目犍連尊者:「之前聽你說布施會有大福報,所以我才不敢違逆,努力地去幫助需要救濟的人。如今財寶盡空,卻還是一無所得,你所說的是不是有錯誤呢?」尊者告訴他:「你千萬不要這麼說,我所說的都是千真萬確。若要將福德以具體的形象來比喻,連廣大的虛空也無法容受,現在我就帶你去看你布施所獲得的福報。」    這時,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力帶長者至欲界的第六重天。那裡的宮殿以七寶所成,非常富麗堂皇;前後的浴池散發出陣陣香氣,庫房裡的寶藏更是多到不可稱計;僕從、奴婢皆為莊嚴的女眾,多達千萬人。長者見此異相,感到疑惑,於是問目犍連尊者:「為何這麼雄偉的宮殿裡,獨獨只見女眾,而沒有男眾呢?」尊者請他自己去詢問,便可得到答案。    於是,長者問天女:「是誰有如此大的福報,可以來享受這裡的一切?」天女回答說:「在閻浮提內迦比國境中,釋迦文佛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連尊者,有一位非常賢能富貴的弟弟,平時樂善好施、周濟貧窮,他命終之後會生到此天,成為我們的主人,並且享用這裡的一切。」長者聽了之後,善心增長,即向尊者懺悔之前所生的疑心、惡念。回到世間後,更力行布施,廣修福慧,無有疲厭。由此可知,布施能獲得無量的福報,是真實不虛的道理。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二十五》    省思——    心中若藏恚怒,如同藏毒在內,時常伺人之惡,惱人之善。大富長者由於未能了達甚深因緣,於布施後對現前的困境生起疑、恚之心,幸有尊者之引導,一念善心升起,慚愧懺悔,終能截斷煩惱之流,使不復生。  不为所动的須賴     佛陀住世時,舍衛城中住著一位赤貧如洗的佛弟子,名叫須賴。他雖然貧窮潦倒,卻十分深信佛陀所開示的教理,因此絲毫不把貧苦放在心上,日日寡欲知足,修持梵行,並且時常到僧團當中聆聽教義,恭敬地供養禮拜佛陀。    須賴堅苦卓絕、一心向道的願行,使他善名遠播,許多人常跟隨著他到精舍禮佛、聽法,就連忉利天主釋提桓因也知道了他的修行,不禁憂心地想著:「世間居然有這麼一位罕見的行者,假若他繼續積善修福,將來恐怕連我天主的位子都要不保了!」於是釋提桓因以其神通力,化作一群人,向須賴住處走去。須賴在家,突然聽到門外有一群人正對著他謾罵嘲笑,極盡屈辱之能事。然而,出乎釋提桓因意料之外地,須賴絲毫不為所動,不發一語地繼續禪修著。    於是,這群化人改以刀杖、瓦石破壞須賴的住處,甚至危及他的色身。沒想到,須賴竟然安忍於眾人百般的迫害與侮辱,甚至心懷悲愍地看著他們。兩次試驗都沒辦法動搖須賴的心志,眼看自己的天主地位即將要被奪去了,這時釋提桓因可急壞了,於是化身成另外一個人,對須賴惡狠狠地說:「好哇!這麼多人侵害你,你都不為所動,倘若他們要來殺害你了,看你怎麼辦?」沒想到須賴竟以平穩的口氣回答:「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假若有人想要將我殺了,我對他既不憤恨,也不會想報復,反而十分同情他們。因為將來他們會自作自受,得到墮落惡道的果報。」    忉利天主釋提桓因的計謀失敗了,於是決定採用利誘的方式,企圖動搖須賴的修行,他變化成許多人與一座金光閃閃的七層寶塔,向須賴勸說:「你就收下這座金塔吧!不但可以用它來布施,將來你的食、衣、住、行都不用憂愁了,享受人生不是很好嗎?」    「謝謝你的好意,但我自知今生的貧困乃是過去生所種下的因。假若現在又輕易接受了這座金塔,來世恐怕會更加困苦了。所以,我是不會收下它的。況且,不義而取是盜賊之行,為智者所恥。為了虛妄不實、無常的色身,而鬼迷心竅,做出不智之舉,將來勢必要嚐受無量的苦果。」    顯然,財寶無法迷惑須賴的心。於是釋提桓因又現另一個化人,試圖以人情說服他收下價值連城的珍珠,無奈又被拒絕了;再派遣嬌豔無比的天女下凡,以美貌來誘惑須賴放棄修行,同樣是無功而返!    最後,釋提桓因終於按捺不住了,親自來到人間問須賴:「請問大德,究竟你所追求的目標是什麼?是怎樣的願心,讓你對修行如此堅定呢?忉利天主之位是大家所渴愛的,莫非你也想追求?」只見須賴搖搖頭,然後說道:「縱然忉利天主位高無比,終究還是免離不了生、老、病、死苦呀!既然都是無常的世間法,為何還要渴求它?我所衷心企求的,就只是令世間所有苦難的眾生出離苦海而已,再沒有別的了。」    忉利天主聽到須賴的答覆,深受感動,歡喜讚歎他能以無比的悲心願力,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即發願帶領諸天,護持須賴的願力及修行。    省思——    須賴因其修持忍辱的因心是為了眾生,而不是為自己,因此不論遭遇威逼殺害,或是名利財色,種種的順逆境考驗都無法動搖他的心志。    修行學佛路上,最重要的就是因心,因心正確了,則不論遇到何種境界,都必定能夠圓滿忍辱波羅蜜,成就佛果。  不用辩驳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經常為大眾開示。    有一位摩那祇女,    宿業深重,不曾受佛法的熏陶,    見到世尊在祗園精舍為大眾說法,卻想當眾毀辱世尊。    她拿了一個木盆藏在衣服裡,    跑到精舍,指著佛陀,對大眾說:    「這個說法的人,你們不要相信他,看,他讓我懷孕了!」    當時在座聽法的大眾,    有許多對佛法仍了解不深、信心不足,    聽了摩那祇女的話,就信以為真;    然而,正信佛法者,心裡一想就明白,    佛陀貴為太子,    既能捨離王宮中無數的美女而出家修行、成道,    豈可能因如此一女子而破壞梵行。    天帝釋提桓因這時也化身為人,在精舍中聽法,    看到有人謗佛,立刻化身成一隻白老鼠,    一下子咬斷了摩那祇女身上綁木盆的繩子,    突然,    ㄎㄨㄤ!!    木盆應聲落地。    大家都看到了,事情的真相:    摩那祇女根本不是個孕婦!    所有對佛法還心存懷疑的人,都為之一震。    還有一人起身,拿起木盆,問摩那祇女:    「這就是妳的孩子嗎?」    這時,地面自動裂開,    摩那祇女由於毀謗的惡業,即身陷入無間地獄。    目睹摩那祇女的果報,    曾對佛陀起疑的人,紛紛在佛前至誠懺悔。    改寫自《出摩那祇全身入地獄經》    省思——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一切聽到的消息,我們是不是具足定力和智慧來判斷事情的真相,還是立刻人云亦云,不知不覺中跟著毀謗、造業?  财宝如毒蛇     在一個風和日麗、萬里無雲的晴朗天氣,佛陀與阿難尊者正在田間小路經行。忽然,兩人都看見了路旁有一堆閃閃發亮的寶物,佛陀對阿難尊者說:「阿難!你看,那裡有大毒蛇。」阿難尊者回答:「世尊!您說的沒錯,的確是最凶惡的毒蛇。」    當時田裡有一位正在耕種的農人,聽到佛陀與阿難尊者的對話,非常好奇,心想:「真的有毒蛇嗎?」於是他前往一探究竟,沒想到看到的卻是價值連城的金子被棄在路旁。農人喃喃自語:「唉呀!這出家人所說的毒蛇,原來是可以讓我享用不盡的黃金。」於是農人趁四下無人,便將黃金據為己有,從此生活富足,衣食無缺。貧窮的農人一夕致富,令旁人眼紅,消息也很快地傳到國王的耳中。國王懷疑農人不法謀財,才會一夕致富,便派人將他逮捕入獄,以國法治罪。    農人在獄中悔恨地說道:「世尊說是毒蛇,阿難尊者也說是惡毒蛇啊……」獄卒見此狀,覺得非常奇怪,即將事情稟告國王。國王聽了,便派獄卒押解農人到宮裡來詢問原因。農人後悔地表示:「之前在田裡耕種時,正巧佛陀與阿難尊者到田邊經行,因為聽到他們說有毒蛇,便走過去探探究竟,才發現這些價值連城的黃金。被貪心蒙蔽的我,於是將它據為己有,如今為此入獄,我終於明白黃金真是害人不淺的毒蛇!」    篤信佛法的國王聽完農人的回答後,知道他已信受佛陀的話語,並懺悔改過,所以不但不要他歸還所拾獲的黃金,還賜給農人許多財寶,並恢復他自由之身。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經卷六》    省思——    黃金真如毒蛇嗎?對不懂因緣果報的人來說,的確如此。因為只為一己享受,又不懂得植福培福,甚至違背法律來取得錢財,後果就不堪設想。若能了達因緣果報之理,少欲知足,不僅自心能清涼自在,亦能運用現有福報,供養三寶、建設道場,可謂福報再增福報,自利利他。所以若能將錢財運用在正確的地方,則錢財就不再是毒蛇,而是菩薩道上的助緣。  採花人供养佛     一天,佛陀在羅閱祇城中經行,正巧一群為國王採花的人們,甫自城外歸來。他們遙見相好莊嚴的佛陀,其所散發的慈光,如同日出般照破黑暗大地。    這群人手捧著剛採下的鮮花,向佛陀走來,非常恭敬地禮拜佛陀。其中,有名採花人心裡暗自思忖:我應當將手中的鮮花供養佛陀,可是國王個性那麼嚴急,連交付鮮花的時間都不准延遲,更何況是沒有收穫,這樣做一定會危及我的性命。但是想一想,我今世如此貧賤,又為官府所奴役驅使,能夠在此遇見尊貴的佛陀,若能供養,甚至聽經聞法,不知有多麼殊勝!於是他恭敬頂禮說道:「偉大的佛陀,我們是奉國王之命,負責出城採花佈置王宮的人,能夠遇到您,猶如病者得醫,實在形容不出我們的歡喜,請佛陀接受我們的鮮花供養!」    佛陀知道採花人已發起無上道心,即使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於是慈悲地為他宣說六度等大乘法,並且為他授記:「汝後當作佛,號曰妙花。」其餘採花人聽了之後,也都深解佛意,非常歡喜。    採花人回到家後,便與家中的父母妻子辭別,表明國王將會取其性命。父母聽了之後非常驚訝,連忙問道:「你到底犯了什麼罪,怎會惹來殺生之禍呢?」採花人於是向家人交代事情的原委,並且表明自己的心意。雙親聽了之後,面對兒子未知的命運,也深感擔憂。    正當全家人籠罩於愁雲慘霧中時,屋中忽然傳出陣陣馥郁的花香,他們仔細探尋來源,發現盛花的空箱內竟又裝滿了各式珍奇的花朵。父母非常高興地告訴採花人:「兒子呀!你可以拿這些花跟國王交代了。」採花人說:「如果別人知道我們有這些花,必然會去稟告國王,如果時間又延遲了,恐怕生命還是會有危險。」    遲遲等不到鮮花的國王,瞋心大起,派遣士兵將採花人縛來。採花人雖然知道命在旦夕,不但沒有面露恐懼,態度反而從容不迫。國王見其異狀,好奇地問他:「你難道不曉得你的性命已經不保了嗎?」採花人回答:「萬物生滅是必然的軌則,無數劫來,我總將生命浪費於非法之事,今早採花回來,正好遇到莊嚴慈悲的佛陀,於是決定把握因緣,寧願有德而死,不願無德而存,便將鮮花供養給世尊。」    國王聽了之後,於是向佛陀求證事情的真假,結果得到證實後,面對如此虔誠恭敬,願意犧牲自己寶貴性命的人,國王不禁心生慚愧,立即將他釋放,對於過去的作為也深表懺悔。佛陀勸勉國王:「能夠知道自己的錯誤並且改正的人,其實就已經沒有過失了。」    典故摘自:《經律異相˙卷八》    省思——    我們若能深信因果,以真誠心恭敬供養,護持三寶,必能獲得佛法的真實利益。再者,因為心的不圓滿,所以在修行的過程或者為人處世中,必然會有過失。因此,我們若能秉持佛陀的教導,真心懺悔、斷惡修善,罪業必能消滅,人格必能提升,最後達到圓滿的境界。  藏耳環     從前有一對父子,    一日,在旅途中行走,    前方突然出現一群強盜,朝著他們而來。    父親看見兒子耳朵上戴著一付金耳環,    深怕被搶走,    便急忙用手想取下兒子的金耳環,    經過一番東拉西扯,    一時之間竟取不下來。    眼看著強盜一步一步地逼近,    做父親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於是,    為了保有金耳環,    情急之下,便取來身邊的利刃,    一刀便把兒子的頭砍下並藏起來。    一會兒,強盜走近,    見無一物可取,只好悻悻然地離去。    父親見強盜遠去,    滿心歡喜地取出兒子的頭,趕緊放回兒子的頸項上,    可是卻怎麼也不可能復原了。    改寫自《百喻經》    省思——    一味地貪求財色名利,往往吞沒了我們的理智,而不自知。  藏六如龜     過去佛住世時,有一比丘發心遠離塵囂,來到鄰近河邊的僻靜森林,獨自一人於樹下靜坐,心中滿懷希求能在道業有所成就。不過這位比丘,身雖處於僻靜的林中,過著寂靜的生活,外表看似無求,但心中的欲望總是蠢蠢欲動,當今日食用到好蔬果,飲用到甜美的泉水,景色怡人,身心就舒服暢快,若遇到氣候不佳、或飲食粗糙,便心生煩惱,甚至怨天尤人,心念隨著色、聲、香、味、觸等外境起伏不定,時而歡喜、時而憂愁,心中始終無法安定。如此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匆匆十二年的歲月過去了,這位比丘依然沒有得道,於是心生煩惱,想著:我如此的用功,為何還是凡夫一個?    佛陀知道這位比丘得度的因緣即將到來,就化作一位沙門,來到比丘所居住的森林,與比丘一起精進用功。一日,當夜幕低垂,明月高掛之際,兩位比丘共同看見一隻烏龜從河中慢慢的爬上岸邊,而遠處正來了一隻饑餓的狐狸急於尋找食物,狐狸看見烏龜,張口就咬;烏龜為了保命,急急忙忙將頭、尾、四肢往殼內收。狐狸以前爪撥弄龜殼,發現莫可奈何,就漸漸遠去,當狐狸離開之後,好不容易保全性命的烏龜也緩緩將頭尾、四肢向外伸展,最後又爬回河中。    兩人皆看到這一幕,比丘告訴佛陀化現成的沙門,烏龜有保護生命的龜殼,所以狐狸無法傷害牠。化沙門回答說:世間的人,還比不上這隻烏龜呢!烏龜遇到危難,知道收頭尾、四肢。而世間人完全不知無常殺鬼時時窺視,要想奪取自己的生命,反而恣情放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追逐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造做種種惡業,使得煩惱魔、死魔、病魔有機可趁,就這樣隨著業力的牽引,在六道的輪轉中,無有止盡受百千萬種的苦難。這一切都是由於心念無法作主,才會感招生死流轉的苦果。    化沙門接著以一首偈勸告比丘:「藏六如龜,守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比丘聽聞此偈語心開意解,斷除對世間色、聲、香、味、觸的種種貪求,專注一心修行,不久便證得阿羅漢果。    原公案出自《法句譬喻經》    省思——    修行要從六根門入,把這念心不斷地向內收。    平常六根向外攀緣、分別造作,而今反聞聞自性,反過頭來觀察這能見能聞的到底是誰?每日當中,這念覺性都在起作用;耳聞聲、眼見色、鼻嗅香、舌辨味、身的觸受、意的思慮;這一舉一動,乃至揚眉瞬目,都是「覺性」的殊勝妙用。    世尊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曾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凡夫眾生也都在起覺性之「用」,可是背覺合塵,堅執五蘊為實有,起貪瞋癡、造殺盜淫;凡聖之差僅在於此,若能提起覺性,緊守六根門頭,時刻反省,不攀緣、不執著、不起貪、瞋、癡的煩惱,自性本具的慈悲、智慧,必然光耀十方  禅学故事    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快乐之道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料到无德禅师会向他们提出问题。    过了片刻,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    乙说:“我现在拚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    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    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信徒们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禅坐救母     明朝末年時,有一位出家比丘,大清早便望著山門發楞,他時而走到門口,時而徘徊在禪堂前,一副坐立不安的樣子;原來比丘心中正想著:「在這裡參禪打坐已經八年了,也該到各處參學,反正都是用功,增長一下見聞,也沒什麼不好。」想著、想著拿定了主意,趁著天還亮著,匆匆忙忙打點了簡單的行囊,便出了山門,往下山的路疾行而去。    不知不覺太陽已西下,比丘正巧行經到半山腰的地方,附近連一戶人家都沒有,眼看天色已昏暗,只好就近找了一塊平坦的大石,倒頭便睡。    睡著睡著,耳邊忽然傳來一陣婦人的啼哭聲,比丘心中納悶著:在這荒山裡,怎麼會有人半夜在這裡哭?循著哭聲看去,原來人就在石頭旁邊的草叢中。比丘慈悲地問著這位婦女:「老人家,大半夜的,怎麼一個人在山裡哭?有什麼事讓你想不開?山裡不安全,我看你明天一早趕快回家去吧,省得家人擔心。」沒想到老婦人哭得更傷心。「怎麼,我說錯了嗎?先別哭,你說說看,也許可以幫上一點忙。」老婦人哽咽地說:「我沒有家,我是出來找我兒子的。」比丘心想雖然這位老婦人沒家,不過還好有個兒子,這就有辦法幫她了。    「那你兒子在那兒?」比丘話剛結束,老婦人哭得更大聲,比丘這時趕緊安慰老婦人,好不容易才讓老婦人止住了啼哭,於是老婦人開始述說她的遭遇:「不瞞您說,我不是人,我是冥界的鬼魂;在世作人時為了生活,養兒育女,造了種種惡業,所以死後墮到地獄中,我和其他罪人們每天被獄卒用鐵叉推到血湖受刑,日夜不曾停止。」比丘這時好奇地詢問:「那找你兒子做什麼呢?他能救你嗎?」老婦人接著又說:「原先我已經不用在地獄受苦了;獄卒們告訴我,因為我的兒子出家修行,安住在道場,並且每日禪修靜坐,精進辦道,所以仗此功德,赦免我在地獄的惡刑。」「那不是很好嗎?」比丘又問,婦人停頓了一下,顫慄地說:「可是就在今天,獄卒們又來捉我了。」說到這裡,老婦人忍不住又開始哭泣,比丘勸慰著:「這倒是奇怪,你先別哭,把話說清楚,我才能幫得上忙。」老婦人幽幽的說著:「獄卒們說我兒子已離開道場,退失道心,所以限我三日內,回到那腥臭污穢、苦不堪言的血湖繼續受報。哇……」婦人此時想到還要再回到哀號聲不斷、受極大苦的地獄,便再也忍耐不住地放聲大哭了起來。這時候比丘心中開始有了一些些疑惑,便問:「老人家是那裡人氏?叫什麼名字?」    婦人答非所問的說著:「只有他回道場安住,繼續用功,我才能脫離地獄的業報,只要找到他就好。」「老人家先別傷心,你總得說個姓氏,才有辦法找人。」經比丘這麼一提醒,婦人才回過神似地一一告訴比丘。比丘一聽,羞愧地喊著:「娘!我正是您要找的不孝子」,便悲慟地哭了起來;就在這時候老婦人突然消失了蹤跡。    此時比丘生起大慚愧心,有所省悟的自語著:「原來我在道場參禪用功的功德,可使得母親不用受地獄罪報。今日因自己的妄想,懈怠放逸,而離開常住,卻連累往生的母親受地獄的苦報。我連基本作人的孝道都沒有盡到,還參個什麼學,談什麼修行?」眼看著天色微微露出魚白,比丘便邁開腳步循著來時路往回走。回到寺中立即慚愧懺悔、痛改前非,發願日夜精進禪修以報母恩。後來這位比丘明悟心地,成為當代的大善知識,其所度化的僧俗四眾弟子不計其數。有一天,往生的母親托夢告訴法師:「因為您修行的功德,我已得生人道了,特來感謝。」    省思——    禪修靜坐的功德實殊勝、難思議,古德云:「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透過禪修靜坐,幫助我們返照自心,進而達到無念、無住、無為的境界,才能以清淨智慧利益眾生,此方為真實報恩者。  常思已过,莫论人非     佛陀住世時,毘舍離城中有一位長者,他的妻子自從懷孕之後,便全身散發著難聞的臭氣。    十個月後,他們的孩子呱呱墜地;這個男孩一生下來,哭聲羸弱,不但瘦骨嶙峋,而且全身沾滿了糞屎,臭穢不堪,讓滿心歡喜迎接新生命誕生的所有人,都不禁大嘆一聲:「天啊!」立刻退避三舍,衝到戶外。    從此大家在提到這個孩子前,都會多呼吸幾口新鮮空氣,作好心裡準備。看在為人父母的眼裡,心如刀割,可是他們從不放棄希望,用盡所能,給孩子最好的照顧,暗自期待,這個孩子長大後,一樣能夠成為人中龍鳳。    奇怪的是,這個孩子在襁褓之年時,每當經過污穢的地方,人人都掩鼻而過,他卻歡喜地笑個不停,反倒要離開時,便放聲大哭,吵著不肯離去。當他學會走路以後,常常放著滿地的玩具不理不睬,讓家人找不著他,最後,竟然在廁所裡發現他,手裡捏著污穢的東西,玩得十分高興,甚至還放進嘴裡,吃得津津有味。這個發現,對一向受人尊敬的長者夫婦來說,無異是非常沈痛的打擊!    有一天,長者的孩子又溜去玩污穢的東西,回來後,長者面色凝重地對他說:「孩子啊!親戚們一直說你是個奇怪、不祥的人,如果你再不能改掉這個怪癖,叫我們如何面對宗親呢?希望這是最後一次了,否則,你就要被趕出家門了!」    然而,這孩子並沒有記取教訓,仍然沈溺在污穢物中無法自拔,不久,真的被趕出家門,開始過著流浪的生活。他到處找拾糞屎維生,而且就像看到美食佳饌一樣,一到手就立刻囫圇吞嚥,所以大家就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叫「嚪婆羅鬼」,意思就是「吃東西像餓鬼道一樣的愚人」。因為,只有餓鬼道的眾生,受業力驅使,才會把糞屎當美食一般,迫不及待地囫圇吞食。    當時印度有一群外道,看到雞犬死後生天,不知道這是因為牠們過去世勤種善因所得的善果,就開始學雞單腳站立、學狗噉糞。當他們看到嚪婆羅,立刻驚歎不已。而嚪婆羅從出生以來,第一次聽到有人如此地稱讚他的行為,喜獲知己,立刻請求外道們讓他加入。很快地,外道們發現他並不懂得修行,只知貪戀糞穢不淨之處,便紛紛呵責他愚癡,甚至鞭打他。可憐的嚪婆羅受不了,只好離去。這次他選擇住在污水溝匯集的河畔,因為這裡很容易就可以撈到那些污穢的東西。    然而岸邊早已住了五百名餓鬼,但他們從沒遇過像嚪婆羅那麼臭的人,所以也沒有鬼願意接近他。嚪婆羅卻是非常快活,常常向餓鬼得意地說:「你們看,住在這兒多快活啊!不再被挨打挨罵。」過了不久,這些餓鬼受不了他的穢臭,也一個個離開。留下嚪婆羅獨自愁憂苦惱。    這時世尊觀察到嚪婆羅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於是走到嚪婆羅的身邊,慈悲地為他開示。嚪婆羅看到世尊相好莊嚴,散發著如日月般和煦的光明,不禁心懷歡喜,五體投地的禮拜世尊。並恭敬地問世尊:「像我如此卑賤的人,能夠出家嗎?」世尊答道:「在我法中,不論貧富貴賤,只要因緣具足都得以出家。」於是嚪婆羅便哀求世尊應允他出家,此時世尊舉金色臂,為他祝願:「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嚪婆羅便成為威儀詳序的沙門。不可思議的是,當下嚪婆羅身上的惡臭也立刻消失。從此,嚪婆羅勤勉修持,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為人天所共敬重。佛弟子們深覺疑惑,於是請求世尊,慈悲為大眾開示嚪婆羅樂處不淨的因緣。    「過去,在迦羅迦孫陀佛的時代,有一位國王設齋供養佛陀及諸比丘達三個月,還蓋了一座房舍,請一位比丘擔任寺主,代為管理寺務。一天,有位羅漢比丘經過這裡,威儀詳序,令人見之心生歡喜,於是大家便請他進來沐浴,並以香油塗身。但是寺主從外面回來見狀,因心生嫉妒,口出惡言:『你是個出家人,怎麼可以接受世間如此奢華的供養,這就像用人糞塗在身上一樣,臭穢不堪!』當時羅漢僧人見狀,心懷憐愍,立刻踊身空中,現種種神通,寺主一看,知道自己錯罵聖者,當下深懷慚愧,並向羅漢懺悔。寺主因為這樣的業緣,五百世以來,始終常處於惡臭之中,沒有人敢親近。」    「那位寺主,就是嚪婆羅的前世;但由於過去世曾出家的功德,及已經向聖者懺悔過罪,今生才能隨我出家,成道證果啊!」當佛陀說完嚪婆羅樂處不淨的因緣後,大眾都深感嫉妒心的禍害,慚愧懺悔過往的不是,從今以後各各自護身口意三業清淨,捨離嫉妒心,勤求出離生死輪迴之苦。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五──嚪婆羅似餓鬼緣》    省思——    《十地毗婆沙論》云:「於諸福德中,懺悔福德最大,除業障故。復次,懺悔如如意珠,隨願皆得。」懺悔不但能消除一切罪業,且能增長善法,乃至生一切功德,所願成就。    典故中的寺主,由於嫉妒心而毀謗聖者,幸能即時真誠懺悔,而得以免墮地獄之苦,但因這樣的業緣,五百世常處於溷穢惡臭之中。即便如此,這一念真誠的懺悔心,已使寺主重報輕受,並種下日後成道證果的因緣,足見懺悔除罪之殊勝  長者子的供养     舍衛國中,有位長者的妻子產下一名相貌端正的男嬰,這孩子出生才沒幾天,竟然就會開口說話。男嬰問父母:「世尊還住世嗎?」長者夫婦回答:「是的。」又問:「那麼舍利弗尊者、阿難尊者等人呢?」長者夫婦亦答道:「也都在。」長者夫婦非常驚訝,知道這孩子絕非常人,於是決定去請示佛陀。    夫婦倆帶著孩子來到衹園精舍,恭敬禮拜佛陀後表明來意。慈祥的佛陀注視著襁褓中的嬰兒,微笑地說:「這是個有福報的小孩,用不著疑慮或害怕。」夫婦倆聽了佛陀的話後,不禁鬆了一口氣,便歡喜地帶孩子回家。    回家之後,長者子向父母表示,希望能請佛陀及諸大比丘到家裡應供。父母親聽了,答道:「若能供養佛陀及諸大比丘,是我們無上的福報與榮幸,但還是得先詳細籌畫,準備好齋僧的器具與食物才行,並非馬上就可成辦。」長者子告訴父母:「只要將屋舍內外打掃乾淨,準備好比丘們的坐具,再設三個高座,美味豐盛的齋點自然就會現前。」長者子又說:「我前生的母親尚在人世,目前居住於波羅奈國,希望您們能派人將她接來。」長者夫婦聽了,馬上派人去波羅奈國將孩子前世的母親接到家中。長者子所設的三個高座,就是為了感恩佛陀,以及今生、前世的母親。    當一切準備就緒,佛陀與眾比丘也威儀庠序的來到長者家應供。佛陀與弟子們依序入座後,種種美味豐盛的飲食自然現前。用齋畢,佛陀為大眾開示無上妙法,聽聞者莫不法喜充滿,長者全家及長者子前生母親亦因此殊勝因緣,皆證得須陀洹果。長者子長大後,更發心出家修行,精進道業,不久即證阿羅漢果,獲六神通。    阿難尊者見長者子果報如此殊勝,不僅出生富貴人家,出生沒幾天就會開口說話,長大後出家修行,最後還得道證果,便向佛陀請示原因。於是世尊為大眾開示長者子的過去因緣。    長者子的前世是波羅奈國人,雖然也是出生於長者家中,但因父親早逝,家道中落,逐漸窮困。所以即使生值佛世,有心供養三寶,也沒有多餘的能力。    長者子對於無法供養三寶,始終耿耿於懷,於是毅然捨下貴族的身份,到富貴人家委求作奴,供人差使。一年後,長者子向主人請求千兩金的報酬。富豪好奇地問:「這筆錢是你要用來娶妻的費用嗎?」長者子回答:「這些錢是要設齋供養佛陀及眾比丘的。」富豪聽了之後非常讚歎,於是主動提供自己的舍宅,讓長者子設齋供佛。    由於這段至誠供養的因緣,長者子命終後,得以生至富貴人家。今世亦發供佛齋僧之心,並於聽法當下,心開意解,得道證果。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一》    省思——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云:「三界中安樂,皆由三寶生,故求安樂人,常供養三寶。」諸福田中,以供養佛、法、僧三寶為最。因為有三寶住世,佛法才得以流布,眾生才有所依怙。所以,我們若能以清淨心、恭敬心至誠供養三寶,必能獲福無量。更進一步,若能了達緣起性空之理,修無修修,回歸這念清淨自性,即是耕耘自性福田,定能成就清淨解脫之果。  吃鹽巴的     從前有一個莊稼漢,    一生沒有看過鹽巴,也沒吃過鹽巴,    有一天有一個機會到顯貴人家去做客,    他第一次看到人家把鹽巴加進去飯菜裡一起煮,覺得很好奇,就問他們說:    「為什麼要加這種東西在飯菜裡面呢?」    「因為加了鹽巴,吃起來才會好吃,就像天上的佳餚美饌一樣呀!」顯貴人家說。    莊稼漢聽了心裡頭便想:    「這種白鹽巴,加一點點在飯菜裡面,就這麼好吃,如果單獨只吃鹽巴,吃的愈多,味道一定愈美味。」    於是他迫不及待地,便抓了一大把的鹽巴,    一大口就往嘴裡面吞,    唉呀!    沒想到又鹹又苦,實在是難以下嚥。    他氣不過去,馬上跑去問這位主人:    「你不是說鹽巴很好吃嗎?」    主人說道:    「你怎麼這麼笨呢,鹽巴不是這樣吃的,應該要適量使用,才能增加食物的美味。哪像你只有吃鹽巴的!」    改寫自《大智度論》卷十八    省思——    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要懂得進退。    如果進退得宜,就能有所成就;    若不知進退,過與不及,反而會弄巧成拙。    人常常有許多的小聰明,如何適時而為,應當好好深思!  吃羊变羊     從前,有一個家財萬貫的老翁,生性貪婪,但非常吝嗇,喜愛優渥的享受,卻捨不得花錢。    一日黃昏,彩霞隱隱泛著紅光,微風輕輕地吹著,庭園中的老柏樹,也挲挲地喝著;老翁佇立在園中,遐想自己大快朵頤地吃著羊肉。突然,心中暗生一個既能免費吃肉又不失尊嚴的計謀。    老翁命僕人前去叫喚自己的兒子來,然後佯裝虔誠地站在老樹前,雙手合十,喃喃地禱告:「樹神啊!望您庇佑我代代富貴,世世吉祥。」隨後,老翁對兒子說:「兒啊!我們之所以巨富,都是蒙老柏樹的庇蔭,你們每年要以羊做為牲品,隆重的祭祀樹神。」兒子們便依父親之意,屠殺羊群,並蓋了一座祠堂來祭祀樹神。就這樣,老翁總有吃不完的羊肉,很是得意。    年復一年,老翁逐漸衰老,並生了一場大病,臨終前,夢見羊群來索命,結果,往生後竟投生到自家的羊群中。    這一天,又到了祭祀的日子,老翁的兒子正巧選中了老翁所轉世的這一頭羊,這時,老翁才心生後悔:「兒啊!這老柏樹並非樹神,只是我貪圖口腹之慾罷了!兒子,別再一錯再錯,否則果報難逃啊!」當老翁的兒子拿起屠刀正宰向這頭羊時,恰好有一個羅漢到這裡來乞食,阻止了這場殺戮。    羅漢指著羊,對老翁的兒子說:「別殺!這頭羊是你父親!」並以神力,使他見到這頭羊的前生,老翁的兒子看了,不禁慟然淚下,悔過萬分,並誓言:「從此之後,不再殺生!願盡形壽能廣植褔田、廣修供養」。    改寫自《雜寶藏經》卷九    省思——    六道輪迴、因緣果報歷歷不爽;佛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是我們過去生的父母。面對眾生時,我們是生起貪欲,還是慈悲心呢?  除糞比丘尼提     在佛陀住世的那個時代,舍衛大城中有一位賤民,名叫「尼提」,因為種姓卑賤,只能為人做除糞的工作以養活自己。    這一天,佛陀在祇洹精舍中,觀察到除糞人尼提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於是帶著阿難進城,要來度化尼提。    尼提這時正拿著盛滿便溺的瓦罐準備要去城外傾倒、掩埋,遠遠地望見世尊朝向自己走來,世尊安詳的步履,莊嚴的儀表,眉宇間綻放金色的毫光;不由得讓他自慚形穢,立刻避道而行,悄悄地離開。當他快要走出城時,卻又和世尊不期然地巧遇,端著盛滿便溺瓦罐的尼提,心急的想要再次迴避。但是心裡一慌張,轉個身,瓦罐正好撞擊到牆壁,立刻破碎,屎尿濺了他一身,在世尊面前如此,使尼提感到既羞愧,又惶恐。    這時,佛陀已走到尼提的面前,慈悲地對他說:「你想不想出家修行?」;從未曾有人用這樣溫和的聲音與尼提講話,他既感動又慌張的回答:「世尊,您是尊貴的剎帝利種姓出身,您的弟子們也都是和您身份相稱的貴族;我……我是卑賤的奴隸,怎麼能和他們一樣成為您的弟子呢?」佛陀對尼提說:「佛法的殊勝,就像清淨的泉水,能夠洗除一切污垢;而又好似熊熊的烈燄,不論是巨大或是微小、細緻或是粗劣之物,都能焚燒殆盡。佛法的慈悲與平等是廣大無邊的,不論是貧、富、貴、賤、男、女,只要發心想修行的人,都能從佛法獲得最究竟的利益。」    佛陀的開示就像黎明的曙光,讓尼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光明與希望,心中也萌生了想要出家的願心。於是,佛陀便請阿難帶尼提到城外的大河邊沐浴清淨,再將他帶回祇洹精舍。在精舍中聽聞佛陀開示,尼提心開意解,立即得證初果,於是懇切地請求出家,佛陀對尼提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自著!」尼提於一剎那間,現出清淨的僧相,正式成為佛陀的弟子。佛陀更為開示四聖諦,尼提比丘立刻證到四果阿羅漢,無始劫來的煩惱,一時滅盡,證得神通自在。    舍衛國的人民聽說低賤的除糞人「尼提」竟然出家了!心裡都懷著輕蔑的想法,也不了解佛陀為何要度奴隸出家修行?於是街頭巷尾議論紛紛,國人們都說:「這樣低賤的人,怎麼配受我們的禮拜、供養!」「假使尼提進城托缽,我們家都會被他弄髒了!」這樣的流言訿語總是傳播得特別快,連國王也知道了這件事,心中一則輕蔑,一則疑惑,於是乘坐著寶車,帶著僕從們,到祇洹精舍,想請佛陀為其解惑。    一行人馬到了精舍門前稍作休息,這時尼提比丘正坐在山門外的巨石上縫補衣物,七百個天人周匝圍繞,散花供養。國王看到了這個殊勝的景象,心中讚歎不已,走至尼提比丘面前,說:「朕想見佛陀,麻煩尊者為替通報。」尼提比丘立即全身沒入巨石之中,出現在佛陀面前,向佛稟告:「波斯匿王現在正在精舍門外,想來向佛陀請法。」佛向尼提比丘說:「你用你剛剛所現的神通出去,請國王入內。」尼提比丘立刻又從巨石之中出現,就好像水能自由出入一切的孔隙一搬,沒有絲毫障礙,他向國王說:「已經幫國王通報過了,請大王入內。」國王看到尊者無礙的神變,心中既驚奇又讚歎,先前的疑惑及惡念一掃而空,決定先不問「除糞賤奴出家」的事,想先問佛陀:這位尊者為何能有這樣自在無礙的大神通?    國王想著想著,走到了如來的面前,頂禮佛陀,右繞三匝,恭敬地退坐在一旁,向世尊說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之前為朕通報的那位尊者,有大神通,他可以全身沒入巨石,猶如水流滲入石中;也可以自在地從巨石中出現,不知這位尊者上下如何稱呼?」佛陀告訴波斯匿王:「這位神通自在的比丘,正是目前舍衛國中,人們所流傳的「除糞人-『尼提』,我已度化他出家證阿羅漢果。」波斯匿王一聽,高傲驕慢的念頭馬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欣慕歡喜。佛陀再次向國王開示:「一切世間萬事萬物,總離不開『因果』,人生在世為何會有貧、富、貴、賤、尊、卑、苦、樂的果報,完全是過去生中自己所種的因;過去生中心常懷仁愛、慈悲、謙讓、敬順之善念,身常行尊敬三寶、長輩,愛護晚輩及一切眾生之善行,今生就感得尊貴富有;過去生中兇殘暴虐、貢高我慢、放任隨順自己的習氣,生生就感卑賤貧窮的果報。所以『因果』就是世、出世間的真理。」    波斯匿王再次問佛:「請問佛陀,尼提尊者,過去生中種了什麼樣的因,今生才感得貧窮下賤的果報?過去世中又是種了什麼因,今世可以遇佛得度,成就聖果?祈請佛陀慈悲開示。」    佛告波斯匿王:「過去迦葉佛滅度後,有十萬比丘僧,在這僧團中,有一位比丘,擔任僧團中的執事,這位比丘因為身體有病,常常腹瀉、頻尿,但他並不外出至架房如廁,而是排泄在金、銀打造的器具中,仗著權勢命令他的弟子處理排泄物,因為他在僧團中擔任重要的執事,便放任自己的習氣,高傲自大,身體稍微有一些不舒服,就懈怠墮落,指使弟子替自己除糞,然而他所命令的弟子,是一位已經證到初果的聖人,因為這個緣故,他在五百世中都生為下賤的人,以替別人除糞來養活自己,一直到了這一輩子,還是為人除糞的賤民。但是由於他曾經出家、持守戒律,所以這一生因緣成熟,得遇如來,聽聞法要,即能漏盡煩惱,證阿羅漢果。大王!你知道剛才說的那位驅使聖人除糞的執事人是誰嗎?他就是尼提比丘的前世!」    波斯匿王聽了佛陀的開示,茅塞頓開,法喜充滿,高慢之心消失殆盡,讚歎道:「如來出現於世,真是太殊勝難得了!無量無邊的眾生都可以蒙受法益,離苦得樂。」並從座而起,走到尼提比丘前,恭敬長跪,頂禮尼提比丘,至誠懺悔先前所起的惡念。    此時佛陀見波斯匿王已除慢心,更為彼說微妙法義:「執相修布施、持戒,乃至希望生天,這些都是生滅的法,並不究竟;唯有不住相修一切善法,心無所住著,才是最究竟的大樂。」    這時在場的大眾,聽到佛陀微妙的開示,皆有所體會,大眾一心聞法精進,依教奉行。    省思——    尼提比丘的前世因為貢高我慢、隨順習氣,驅使聖人為自己除糞,所以感得五百世卑賤貧窮,以除糞為業;卻也因為前世出家修行、持守戒律,今生方能生值佛世,得佛化度,聞法證果,所以「因果」確實是世、出世間的真理,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了解因果的道理,可以更積極地運用有限的生命,創造無限的未來。  慈悲的象王     久遠劫前,在一處邊地的森林裡,住著五百隻大象,群象之中,有一六牙大白象王。象王志向高遠,雖處象類,心中了知有佛、法、僧三寶,常自皈依三寶,時時弘慈濟眾,並發願要成佛度一切眾生。    象王有一妻一妾,常隨不離。有一天,象王在池沼中,摘到一株非常美麗的蓮花,就賞賜給正妻,並佩戴在她的身上。象后欣喜萬分,嬌滴滴地說:「現在天氣如此寒冷,象王怎麼能找到如此莊嚴的蓮花呢?」在一旁的象妾看在眼裡,妒火中燒,憤恨地發下毒誓:「我將來一定要用鴆毒殺死象王!」象妾從此結悶於心,始終無法釋懷,日久積鬱成疾而身亡。    象妾死後,轉世投生為一相貌絕倫、聰明有智、博通古今、能觀星宿、知時興衰的女子。當時的國王聽說有這麼一個奇女子,心生愛慕,便聘納為妻。王后善言治國之道,並且能使大臣們和合共事,國王也因此而更加寵信夫人,對於夫人所說的每一句話,無不百般順從。    有一天,王后告訴國王:「昨夜,我夢見一隻大象,牠有六根美麗的象牙,真希望能獲得那種質地淨潔的象牙,製成配飾。如果得不到此寶,我就寧願死去!」    「夫人呀!不要說這種傻話,人們聽了會譏笑的。天底下那有這種奇特的大象呢?」國王滿臉疑惑。    「國王!您一定得想辦法,否則我就不想活了!」王后驕縱地說著。    眼看著王后整日憂愁,茶不思、飯不想,身體日漸瘦弱,容貌枯槁。國王心裡發慌,乃召集群臣會商,其中有一位臣子表示,他曾聽聞有六牙白象。國王立即下達命令徵召全國獵士,進一步探問此象蹤跡。結果,一位南方射師說,他去世的父親確實見過這種白象,但在非常遙遠的地方,很難找得到!於是,夫人指示這位射師:「你向南走三千里,將會看到一座高山,往山裏再走二天就可以遇到這隻白象,當你發現白象出入必經之地,就在道旁挖掘坑洞。你必須剃除鬚髮,穿著袈裟,裝扮成出家人的模樣,躲在坑裏,因為這隻白象對三寶十分恭敬。等到白象經過時,你就可以射殺牠,拔取象牙回宮。」    獵人奉命前往,並依計執行。果然,象王一見到這一位在坑洞裡的出家人,馬上升起恭敬心,在失去警戒的狀況下,為獵人所射殺。無辜的象王在臨終前疑惑地低頭輕語:「至誠皈依僧寶!不知為了何事,遠道來此取我的生命?」獵人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都說了出來,只見象王疼痛難耐並且說:「我曾經發願要成就菩薩道,行大慈悲、大忍辱,就算剁我的骨、醃我的肉,我也不退悔!我不在乎這無常的色身,因為修持仁心德行,必能速證涅槃。」於是象王便向大樹撞去,並以鼻子將象牙拔起交給獵師,且發願:「但願藉布施此牙,將來可拔除眾生的貪、瞋、癡三毒牙。」獵人遵照慈悲象王的叮嚀,逐一滅去足跡,以避免被象群報仇追殺。象王一直等到獵人走遠了,才閉目死去。這時,象群從四處集來,找不到殺象王的人,便守在象王身邊嚎啕大哭,哀慟不已。    射師帶著象牙回宮,國王見到象牙,心生巨大恐怖。而夫人拿到象牙,正想仔細看清楚時,一陣雷電霹靂大作,打擊在她身上,當場吐血而死,落入地獄。    慈悲的象王正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原公案出自《雜寶藏經》    省思——    菩薩從因地發願行菩薩道,依教奉行,永不退悔,世世生生,乃至盡未來際持三皈、五戒,行十善、六度為己任,為法忘軀,就是如此點點滴滴填滿菩薩行的願海  慈童女     過去佛陀曾對弟子開示:「為人子女孝順供養父母,縱使微薄亦獲福無量;若是忤逆父母,即使一次、兩次,罪亦無量。」弟子們想多了解罪福的事,於是佛陀又開示了長者子慈童女的因緣……    久遠世前,波羅奈國境內有位長者早逝,留下獨子「慈童女」和寡母相依為命。慈童女每天辛苦工作,以賣柴所得微薄的工資奉養母親;從初初一日兩錢、四錢、八錢、十六錢……全都如數地交給母親。孝名遠播的慈童女,不但深得大眾信任,也累積了大量的客源。    「慈童女,你既聰明又有福報,為什麼不效法父親航海尋寶呢?」眾人的勸諫打動了慈童女。    「媽媽,爸爸生前從事什麼行業?」慈童女問。    「你爸爸在世時,常常出海探勘採寶。」母親答。    「爸爸以出海採寶為業,為什麼我不再出海了呢?」慈童女認真地問。    「你想去就去吧!」母親半開玩笑地說,認為溫厚孝順的孩子不可能捨她而去。    「就這麼說定了!」慈童女心想。    幾天後,一切準備就緒的慈童女,整裝肅容向母親辭行。    「我只有你這麼一個孩子,無論如何都不會讓你離開我的身邊!」母親不捨地說。    「媽媽,當初您若反對,我便不敢多想;如今您親口答應了,怎麼能出爾反爾呢?」慈童女堅決地表示。    「……我還沒死,你怎麼忍心拋下我孤單一人?嗚嗚……」母親老淚縱橫,撲上前去抱著獨子的腳放聲痛哭。    慈童女掙扎扭動,想掙脫母親的臂膀,一拉一扯間竟拔下了母親數十根蒼髮。年邁的母親既疼痛又傷心,深怕得罪固執的獨子,只好無奈地鬆手,放子遠行。    航程十分順利。取得珍寶後,一行人決定由陸路返鄉。經過異國時,當地人好心地提醒他們:「這兒的國法規定:如果商隊被盜賊打劫,商主不幸也被活捉,一切財物歸於賊首;相反地,如果財物全被盜走,只要商主逃過一劫,日後便可全數取回。」慈童女為商隊之首,權衡利害之後,決定每晚單獨外宿,不和眾人一起紮營,隔天清晨,再派人接他歸隊一起前進。有一天晚上,全營遭到風暴突襲,離去前,一陣匆忙混亂,忘了接回慈童女,從此慈童女獨自留在異鄉,飄泊流浪。    走著走著,飢渴疲憊的慈童女來到一座荒山,山上有一座琉璃色的華麗山城,城內四位手執如意寶珠的天女,載歌載舞地趨前歡迎。慈童女從此定居城中,過了四萬年快樂的生活。有一天,他突然心生厭離,決定離去。    「哎!閻浮提人的心念真是反覆無常,和我們生活了四萬年,為什麼好端端地說走就走呢?」天女們百思不解。    慈童女全無貪戀,顧自前行,又看見遠處有一座水晶雕琢而成的精緻城郭,八位手執如意珠的天女,歌舞曼妙地趨前相迎,八萬年後,慈童女心生厭惡,不告而別。從此以後,慈童女在白銀城和十六位天女度過十六萬年,在黃金城和三十二位天女共度三十二萬年,最後都心生厭患,遠走他方。途中,慈童女想起最後一群天女們告訴他的話:「離開這裡之後,再也遇不到這麼好的地方,不如就住下來。」    「她們只是捨不得我罷了。」慈童女暗暗思忖:「只要往前走,一定有更好的地方等著我。」    不久,慈童女看見遠方一座暮氣沉沉的純鐵城。「奇怪了!怎麼是鐵打造的,不過裏頭一定非常美好。」慈童女加快腳步;然而前方沒有溫柔的天女,只見大門下站著一個怪人,頭上戴著熊熊的火輪。怪人抬頭,瞧了慈童女一眼,便將頭上滾燙的火輪摘下,放到慈童女頭上,一言不發地走了。    慈童女納悶著四下張望,發現獄卒向他緩緩走來。「請問這個火輪要戴到什麼時候?」慈童女問。    「世間如果有人,跟你造了一模一樣的善業惡業,航海尋寶,遍歷諸城;當他來到這裏時,就可以把火輪交給他,這是純鐵打造的火輪,絕對不會掉到地上。」獄卒自信滿滿地回答。    「我到底修了什麼福?造了什麼惡業?」慈童女問。    「你在世間每天辛苦工作,以兩錢供養老母,感召於琉璃城內與四天女共度四萬年;以四錢供養老母,感召水晶城內與八天女共度八萬年;以八錢供養老母,感得白銀城內與十六天女共度十六萬年;以十六錢供養老母,感得黃金城內與三十二天女共度三十二萬年。後來,因為起惡心,拔下年邁母親的白髮,所以註定要戴著火輪,直到有人來取代你為止。」    「這座大鐵城,除了我以外,還有其他人在受罪嗎?」慈童女再問。    「成千上萬,數不盡的,多得不可數!」獄卒答。    「這麼說來,我脫離此地的機會十分渺茫」,慈童女心想:「希望所有一切應受的苦難,都由我一個人承當。」才剛起心動念,匡啷一聲,鐵輪就自動掉在地上。    「您不是說,這個熱火鐵輪絕對不會掉下來嗎?這又是怎麼回事?」慈童女不解地問。    「囉嗦!」惱羞成怒的獄卒用大鐵叉重擊慈童女的頭部,慈童女就此命終,剎那間即投生到兜率天。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一》    省思——    一生境遇奇特的慈童女,是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的某一世。善惡業如是;因果昭然如是。為人子女,當從根本孝道做起,體念親恩,反哺報答父母深恩,實踐佛法慈悲喜捨的菩薩心量。父母是一切人子的大福田,除了事上盡心奉養之外,若能進一步接引他們親近善知識、親近正法道場,修行學佛,明心見性,這不僅是為人子女的福報,也是圓滿孝道的具體表現。  打扫精舍的贫妇     祇園精舍裡的僧眾在佛陀的教導下,和合共住,用功精進。每天,僧眾莊嚴的諷誦、攝受的威儀,讓精舍呈現出一片肅穆祥和的法界,同時也讓住在精舍旁的貧窮人家,在耳濡目染下心生歡喜,和三寶結了善緣。    「多麼莊嚴的佛陀,多麼和合的僧眾啊!如果能夠供養他們,不知該有多好呢!」貧苦的婦人望著祇園精舍,陷入了沈思。但,再看看四周──「唉!」婦人嘆了口氣,自己的家中一貧如洗,拿什麼來布施供養呢?「難道就這樣放棄供養三寶的機會嗎?」婦人心想。這時,她突然靈光一現:「我雖然沒有錢,但我可以盡我的心力做為供養,不是也很好嗎?」於是,婦人當下即決定要發心每天打掃祇園精舍。    婦人說到做到,所以隔天一早就來到精舍,把精舍整理得一塵不染,令僧眾有清淨莊嚴的環境能安心辦道,也讓所有來到道場的人生起歡喜讚歎之心。婦人日復一日從未間斷,至誠之心始終如一。    祇園精舍的附近還住了一位長者。有一天,長者出門遊玩,馬車不知不覺地行駛到一個奇妙的地方,在這裡所見到的景象,讓長者歎為觀止──因為他看見遠處的水澤中,竟有數十間以七寶砌成、高廣妙好的房舍,在陽光的照映下,更顯金碧輝煌。這時,長者看見房舍旁彷彿有個人影,由於難忍驚訝之情,便歡喜地大聲詢問道:「請問您,這一大片殊勝莊嚴、美侖美奐的房子,是屬於誰的產業啊?」這時,果然有聲音遠遠傳來,回答說:「有一位貧窮卻具足德行的人,因為灑掃佛陀的精舍,種了無上福報,未來會投生到這裡,我現在正在為她建造這一片房舍。」長者聽了,十分歡喜地說:「太好了,我一定要去找這個大福報的人,向她求取這些房子。」    長者立刻駕著馬車繼續前進,前方出現的竟然就是貧婦又小又破舊的家。長者於是向婦人請求:「您有一件好東西,是不是能給我?我以五百兩黃金做為報酬。」婦人聽了大為不解:「我一直都是如此貧窮,哪裡會有什麼好東西呢?」長者說:「沒關係,您只要答應我就好了。」婦人雖然疑惑,但還是答應了他:「好吧。」於是,長者便給了婦人五百兩金,歡喜地離開。看著長者雀躍的背影,再看看手中沈甸甸的黃金,婦人覺得簡直像在做夢:「究竟是什麼好東西呢?這個東西可真是幫我圓滿供養三寶大願的功臣呢!」    婦人意外地獲得五百兩金,卻始終沒有用來添置家中所需,反而以這些黃金廣修供養,種大福田。因為她的清淨發心,廣積福德,圓滿布施,不久便在一次聽聞佛陀開示的當下,證得道果。    典故摘自:《經律異相?卷十九》    省思——    公案中的貧婦身貧心不貧,虔誠清掃精舍,以清淨的環境供養僧眾安心辦道,立即成就七寶宮殿的果報,說明以清淨心、護持心、讚歎心供養三寶福田,因緣殊勝。及至獲得長者的五百兩金,仍然不生起希取之心,全部廣施供養,更證明貧婦供養三寶深心堅固,難捨能捨,全無慳吝之情。因此果報更上層樓,聞法清淨,獲得解脫。    關鍵布施供養之功德利益者有三:布施供養之心、布施供養之物、布施供養之對象。日常生活中,若能秉持清淨心、歡喜心、供養心,耕耘敬田、恩田、悲田,自利利他,廣結善緣,則所行皆是殊勝的布施──雖是小施,亦獲大福。  大力毒龍     久遠劫前,有一隻大力毒龍,牠擁有無與倫比的強大威力,雖然能在指掌間毀滅一切,但牠卻不隨便傷害生靈。特別的是,牠對寂靜的修行生活十分嚮往,也想要尋求解脫之道。    有一天,毒龍前往道場求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牠以虔誠敬慎的心受完戒後,身心感到無比清涼,來到一處寧靜的樹林裡思惟法義。經過一段時間的用功後,毒龍感到有些疲倦,不知不覺地在大樹下睡著了。睡眠時的毒龍身體盤曲,變得像蛇一般,而且表皮鱗片的花紋更顯得光彩斑斕。正當此時,有個獵人經過,他看到熟睡中的大力毒龍,驚訝不已:「想不到這世界上竟然有花紋這麼漂亮的大蛇,實在是稀有難得啊!」轉念一想:「這大蛇的皮如此罕見,倘若獻給國王做成衣飾,說不定還可以獲得一番獎賞呢……」獵人越想越高興,他一步步地接近毒龍,小心翼翼地拿著木杖,靠近毒龍身邊,深深吸了一口氣後,舉起木杖大力一揮,朝毒龍的頭部重重敲下並壓著不放,另一手則拿出他平日打獵用的刀子,迅速地向毒龍身體劃了下去。    一陣錐心刺骨的疼痛從皮膚透至心髓,皮與肉撕裂的痛楚讓大力毒龍難以忍受,瞋怒之火油然生起:「到底是誰這麼大膽,竟然敢動我,以我的神力,要消滅整個國家可說是易如反掌,難道他不想活了嗎!」忿怒的毒龍正想反擊時,突然起了覺念:「我現在正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應當承佛恩囑護守淨戒,縱使再痛也要忍下來,絕不可因此而破戒、傷生害命。」毒龍護戒的心意堅決,牠忍痛讓獵人活生生地把皮給剝下來,一點也不後悔,甚至,又怕獵人因靠近牠而中毒,不但不敢睜開眼睛,也閉著氣不呼吸,深怕毒氣傷害了他。毒龍失去了皮膚的保護,身體血肉直接碰觸在粗糙的地面上,刺痛不堪。    豔陽高照下,天氣燠熱難耐,毒龍原本想到大河裡舒緩一下身體,可是,正要起身的時候,卻看見許多小蟲在自己身上爬動,牠心想:「到河裡泡水,雖然可使痛苦稍微減輕,但這些小蟲必定會因此而淹死,那豈不又犯了殺生戒嗎?」於是,牠決定留在原地不動,任憑小蟲啃噬。種種的煎熬,並未使毒龍生起一絲悔意,反而激發起牠那深藏內心的悲願:「為了成就道業,我寧可布施身體給小蟲們;將來,若我成就佛道,更要以正法布施給這些眾生!」發了這個誓願後,大力毒龍便往生了,由於持戒的殊勝功德,牠投生至忉利天上。    大力毒龍,為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獵人則是提婆達多,而那些小蟲就是釋迦牟尼佛成道時最初度化的八萬天人。    省思——    菩薩在成就佛道的過程中,修行六波羅密,廣度眾生,為了守護淨戒,即使犧牲自己的性命亦不後悔。《華嚴經》說:「戒是無上菩提本。」持戒除了能防非止惡,更積極的是行善利他。持戒當下,似乎與自己的「惡念」、「習氣」衝突,卻也正是降伏我執的重要動力。  點那一個心?     唐朝時代,有一位德山大師,精研律藏,而且通達諸經,    其中尤以講《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得意。    因俗姓周,故有「周金剛」的美稱。    當時,禪宗在南方很盛行,德山大師就大不以為然地說:    「出家沙門,千劫學佛的威儀,萬劫學佛的細行,都不一定能學成佛道,南方這些禪宗的魔子魔孫,竟敢誑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我一定要直搗他們的巢窟,滅掉這些孽種,來報答佛恩。」    於是德山大師挑著自己所寫的《青龍疏鈔》,    浩浩蕩蕩地出了四川,走向湖南的澧陽。    一日途中,突然覺得飢腸轆轆,    看到前面有一家茶店,店裡有位老婆婆正在賣燒餅,    德山大師就到店裡想買個餅充飢,    老婆婆見德山大師挑著那一大擔東西,便好奇的問說:    「這麼大的擔子,裡面是裝什麼東西?」    「是《青龍疏鈔》」    「《青龍疏鈔》是什麼?」    「是我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作的註解。」    德山大師對於自己的著作,現出很得意的神情。    「這麼說,大師對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很有研究?」    「可以這麼說!」    「那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您若能答得出來,我就供養您點心;若答不出來,對不起,請您趕快離開此地。」    德山大師心想:    「講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我最擅長的,任妳一位老太婆,怎麼可能輕易就難倒我!」    隨即毫不在意地說:    「有什麼問題,妳儘管提出來好了!」    老婆婆奉上了餅,說道:    「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大師您是要點那一個心?」    德山大師經老婆婆這一問,    呆立半晌,竟然答不出一句話來。    心中又慚愧又懊惱,    只好挑起那一大擔的《青龍疏鈔》,悵悵然地離去。    德山大師受到此次的教訓後,再也不敢輕視禪門中修行人,    後來來到龍潭,至誠參謁龍潭祖師,    從此勇猛精進,最後大徹大悟。    省思——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當下把握這念清楚明白、作主的心,    清淨的智慧便能現前。  調御自身     佛陀時代,有一位二十歲的外道青年,天資聰穎、智力超群,不論學習什麼,只要看過就能學會。他憑恃這種過人的天賦,發誓要學遍天下所有的技藝,於是他四處尋師訪道,無論天文、地理、醫術、藥方,乃至棋藝、奏樂、裁縫、烹調等等,世間種種技藝無不精通。他心想:「我如此多才多藝,世上應該無人能及!不如前往各地找人較量,來展現我高超的才能,一定能揚名天下、流傳百世。」    一天,他來到熱鬧的市集,發現一處人潮聚集的攤位,走近一看,原來是有人正以敏捷的速度與高超的技藝在製作弓箭,大夥兒都爭先想要購買。年輕人心想:「我以為所學已經足夠,從沒想過要學作弓箭,如果要較量這項技術,必定會敗下陣來,所以我應當向他學習才行。」於是,年輕人跟弓箭師傅拜師學藝,每天都用心地研習,沒多久便學會製作弓箭的訣竅,技術甚至還超越了老師。學成之後,他以財物禮謝老師的教導,隨即又整裝出發。    年輕人來到渡口搭船,欲前往另一個國家。航行中,他看到船夫搖櫓的技術神妙,船隻輕飄河面好似飛行一般,進退之間迅速無比,心裡又想:「雖然我擁有許多技藝,卻還不會駕駛船隻,這種技術雖然不算高尚,但為了不時之需,學起來總是比較穩當。」於是,年輕人跟著船夫學習駕船的方法,沒有多久時間,技術就比老師還更勝一籌。離去時,年輕人也以財物餽贈船夫,表示感激之意。    接著,他又來到另一個國家,看到王宮如此富麗堂皇,可謂舉世無雙,心想:「建造這座宮殿的工匠,技術必然非常巧妙,自我遊歷各地以來,建築技術已經生疏,若要較量此一技藝,必然落敗。所以我應當重新學習,才能不落人後。」於是年輕人請求殿堂的工匠收他為徒,學習操持各種建築工具與技巧。天賦異稟的他,很快就知曉尺規量製、木造雕刻等建築技術,並且還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學成後,他將自己所有的財物都送給工匠,表達深深的謝意。    就這樣,年輕人的足跡遍及十六個國家,每每展現自己獨步天下的技藝後,就沒有人敢站出來與之較量。也因為如此,年輕人傲慢的心念愈加熾盛,他心想:「天底下已經沒有人能贏過我了。」此時,佛陀在祇園精舍以天眼觀看這位年輕人,知道他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便運用神通力化現成一位比丘,手持錫杖來到年輕人面前。由於年輕人生長的地方沒有佛法,所以當他看到比丘緩緩走近時,好奇地詢問:「我從未見過像你這樣的人物,也沒看過這樣的穿著,你手持的東西也不像是宗廟的法器,請問你到底是什麼人?為何裝扮與常人不同?」比丘回答:「我乃調御自身之人。」青年又問:「什麼是調御自身呢?」比丘知道他過去所學種種,便為他說了一首偈子:    弓匠調角水人調船巧匠調木智者調身    譬如厚石風不能移智者意重毀譽不傾    譬如深淵澄靜清明慧人聞道心淨歡然    比丘說完偈子,飛至空中,恢復成莊嚴的佛身,展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頓時佛光普現,朗照天地。接著,佛陀回到地面,對年輕人說:「我能有如此神通妙用,都是因為歷劫修行,調御自身的結果。」年輕人看到佛陀的神通變化,佩服地五體投地,於是請教佛陀調御自身的要領。佛陀對他開示五戒、十善、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四種禪定境界、三種解脫法門等殊勝妙法,並說明製弓、駕船、建屋等技術,都只是虛華不實、有生有滅的東西,若讓自己耽溺其中,終究無法脫離生死輪迴之苦。    年輕人凝神傾聽,豁然領悟,遂發心出家修行。佛陀即言:「善來比丘,鬚髮自落,即成沙門。」年輕人即現清淨比丘相。佛陀又重新為他開示四聖諦及八解脫之道,年輕比丘至誠專注聆聽,思惟此理,當下即證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二》    省思——    故事中的年輕人,雖然資質過人、好學不倦,但所學皆為枝末細節,動機亦是為了爭強鬥勝,反而增長自己的驕慢心,身陷名利牢籠而不自知。    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的就是讓眾生能正本清源、就路歸家,了解人生的真相。所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知識的學習是一種方便,最後還是要落實於修行道上,斷除貪瞋痴等無明煩惱,達到解脫自在的境界,才是真正的究竟。所以,我們應當時時內觀,明白所學、所知、所聞,非為顯己之能,而是一份自利利他的菩提資糧。自性本自清淨,本具萬法,若能塵盡光生,智慧必當顯發,毋庸外求  斗争的弟子     有一位長者收了二名弟子。    一日,長者患了腳疾,    喚來弟子二人,    各令他們一人按摩一隻腳,以減輕疼痛。    這二位弟子平日彼此就憎恨嫉妒,    此時更是冤家聚頭,分外眼紅,    於是二人一邊為師按摩,    一邊互相你瞪我、我瞪你。    左搓搓、右揉揉……    突然甲弟子聽到有人叫喚,    即起身離去。    乙弟子看看四下無人,    高興地喃喃自語:    「機會來了!非得好好教訓教訓你」,    於是取來石塊,用力地往長者的腳上砸去,    把甲弟子負責按摩的那隻腳打斷了。    甲弟子回來後見狀,    二話不說,    憤怒地拾起地上的石塊,    也往乙弟子負責的那隻腳使勁砸去。    可憐的長者,    原本的腳疾不但未復原,    反而因為二位弟子的相互憎恨而更添新傷。    改寫自《百喻經》    省思——    憎恨與嫉妒也像故事中長者的兩位弟子般,    常常砸斷我們的「雙腳」,    讓我們諸事難行! 度化的智慧     清晨,佛陀率領著五百僧侶,由舍衛城緩緩的往摩竭國邁進,一路上莊嚴的隊伍,吸引了大批群眾前往頂禮供養。乞食畢,佛陀與五百比丘僧於摩竭國界邊緣的一片樹林下歇息用齋。結齋後,佛陀上座為弟子們說明此次至摩竭國的因緣:「諸位知識,所謂『凡事必有因』,這回我們來到此地,主要是要使摩竭國國人修布施供養之法,並將佛法的義理傳揚至鄰國──迦師那國。迦師那國因地處偏遠,缺乏教化,民風尚未開化,人民性情野蠻、不講道理,國內人人造惡,時常搏鬥爭執,剛烈凶暴,更是遠近皆知。」    「然而佛法講的是慈悲──無論再怎樣難以教導的人民都要度化;而且佛性人人本具,人人都能因聽聞佛法得到開悟、解脫。正法說的是平等,因此將我的教法傳入迦師那國是件理所當為之的事。諸位知識,你們願意前去傳布正法,化導迦師那國的人民嗎?」佛陀說到這兒,眾弟子都充滿了信心,他們這樣想著:「我們已是斷盡三界見思惑的大阿羅漢,只要拿出從前除滅貪瞋癡的智慧與勇氣,相信沒有什麼是行不通、做不到的,相信一定能令迦師那國人信受佛法!」此時神通第一的摩訶目犍連尊者站起身來,走向世尊座前,恭敬地長跪合掌:「偉大的佛陀,弟子願意前往迦師那國度化當地的人民。」佛陀聽了,慈悲地點頭表示讚許。於是目犍連尊者便向迦師那國走去,經過了一整天的奔波,終於到達目的地,然而當他踏入城門時不禁驚駭的停下了腳步,首先他看到一個婦人拿著菜刀一面揮舞,一面追著一個懷裡抱著一隻雞的男人,接著他又見著兩個血氣方剛的少年交拳相打,然後他又看見……,摩訶目犍連尊者忽然有種身陷地獄的感覺,幸好尊者修行功深,很快地他便將心安定下來,走向城內……。    由於迦師那國是佛法尚未開化之地,因此國人普遍沒有見過僧眾,他們對於目犍連尊者的出現感到相當詫異,於是他們竟停下了爭執打鬥,注意起目犍連尊者來了。「喂!你看那個人,怎麼剃著光頭又穿著這麼破舊的衣服呀!」「是呀!不知打那來的漢子。」大伙兒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這時目犍連尊者在一棵無憂樹下坐了下來,一群迦師那國的人民也因好奇而湊近,目犍連尊者開口了,他說道:「你們這樣剛愎粗野的行徑是愚癡的,你們若不改惡行,將來的果報必定是在三惡道中受苦,快止惡行善,廣結善緣吧!佛陀曾說……」怎知目犍連尊者話還沒說完,群眾已怒氣沖沖地叫罵起來:「你是存心來教訓我們的嗎?你還不夠格,快滾!」從來不曾團結過的迦師那國人,此時卻一塊兒將目犍連尊者攆出城外,又「砰」的一聲迅速地將城門閉緊!目犍連尊者站在城門外楞了一會,才回過神來──原來自己被迦師那國人趕出來,「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呀!我,目犍連向來是為人所尊崇的,為何今日卻受到這麼大的屈辱呢?」目犍連尊者一面不解地思索著,一面往回程走……。    當目犍連走近佛陀與五百弟子歇息的樹林時,遠遠地便看到有位師兄弟在那兒向他躬身合掌,原來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目犍連,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迦師那國的人們可和善?」「唉!別說了,我被他們攆了出來呢!」舍利弗尊者聽了便向目犍連尊者說:「目犍連尊者,你應當以『智慧』化導他們呀!」說完,舍利弗尊者便來到佛陀的跟前,向佛陀稟告自己的想法:「世尊,弟子有信心能以自己的智慧感化迦師那國人。請應允弟子前往迦師那國,讓佛法能在此弘揚!」這時佛陀也如之前一般,微笑地點頭表示同意,沒有多說什麼。    舍利弗尊者滿懷著信心朝迦師那國出發了!在途中,他不停地思索著自己該用什麼教法教化迦師那國人,最後他得到了答案──戒法。舍利弗尊者以為迦師那國人就是因為沒有規矩,所以才會胡作非為,一旦只要有了戒法的規範,他們定能自守本分、安居樂業。然而,事情卻沒有舍利弗尊者想得那般順利。舍利弗才剛在畢缽羅樹下開演戒法:「戒,就是戒毒,戒掉我們的貪瞋癡……」,一群原本站在後方聽講的迦師那國人立刻衝到他跟前大聲的怒罵:「別想束縛我們!」臨走前,這群人還朝舍利弗尊者的臉上吐了口水……,爾後乃至於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以及其他五百位大阿羅漢一一前往度化,並皆不為該國人民所接受。    佛陀的侍者阿難得知此事,很替迦師那國人擔心,於是他便向佛陀說:「世尊,迦師那國人民性情粗糙、心口俱惡且不受善教,還對勸導他們改邪歸正的善知識惡言相向,侮辱一阿羅漢罪已難當,何況是以輕慢心對待五百大羅漢,他們所造的惡業可說是天地不容呀!慈悲的世尊,我們應該怎樣幫助迦師那國人,將他們導向正道呢?」佛陀慈悲安詳的望著阿難,開口說道:「阿難,你所發的悲愍心是很好的,但是不用擔心。雖然迦師那國人看來似乎無藥可救,但我及諸大菩薩看待他們與看待五百比丘的態度是不二不異的,你們都同樣有著清淨無染的佛性!阿難,你不須煩憂,我已看到了這件事的始末因緣。」說完,佛陀立刻派遣諸大菩薩中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前往迦師那國度化當地的人民。    與五百羅漢所不同的是,文殊師利菩薩沒有一入迦師那國便急著宣揚聖教、傳布正法,反而以讚歎法門為先,稱譽迦師那國的每一個人,文殊師利菩薩這樣說著:「賢者,您們的作為真令人感到歡欣喜悅。」接著,文殊菩薩來到王宮晉見國王,並在國王的面前讚歎每一個子民:「大王,住在東海漁村的若嘉工作勤奮,恭敬父母;在西城守門的連尼伽盡忠職守,不辭辛勞;國境北方的打鐵匠頗具膽慧,總能為人們平息爭執,消弭煩惱……,大王呀!必定是您的德政彰顯,使得人民如此純樸善良。」    由於文殊菩薩的話語是那般的令人歡喜,因此不過幾天這些軟言慰語,便傳遍了迦師那國的大街小巷,舉國人民皆歡騰不已,大伙兒不約而同的說道:「這位菩薩真是太了不起了,居然能那麼貼切地說出我的義舉,這麼精準地看出我的優點。」於是眾人便各各手持金寶香花、美食佳餚或錦緞綾羅,來到文殊師利菩薩的面前至誠供養。此刻迦師那國人皆發無上菩提心。    文殊師利菩薩觀見時機已成熟,於是便告訴前來供養的居士大德們:「你們供養我,不如供養我的師父——釋迦牟尼佛,佛陀是人天導師、四生慈父,具足福德、禪定、智慧,若能誠心供養,其福報必倍於此。」迦師那國人的善根已現前,聽了文殊師利菩薩的勸導生大喜悅,他們說道:「菩薩,人間竟有如此不可思議的福田,真是太殊勝了,煩請菩薩帶領我們前去供養吧!」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前往佛所,向佛陀恭敬頂禮供養。世尊便為他們闡演經法,迦師那國人應時得不退轉。此刻三千大千世界國土作大震動,一切世間山神、林神、藥草神皆開口讚言:「文殊師利菩薩真不愧是已登地的大菩薩,竟能善用權巧方便廣度眾生,真是令人激賞呀!」    諸大阿羅漢看到這樣的情景,慚愧不能自己:「世尊,菩薩的威德神力已如此廣大難測,更何況是佛陀您呢?自今以後我們誓以最虔敬之心向十方諸佛菩薩學習!」    省思——    佛法中強調「人人皆有佛性」,只要一念覺悟,煩惱即菩提。且經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凡修自利利他菩薩行的行者,必須本著慈悲喜捨之心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其中,「愛語攝」即是先認同對方,給予適時的讚美與鼓勵,當建立良好的關係後,對方才容易接受勸導,認同佛法的道理,進而信受奉行,如此才能成就普度眾生的目的。      法施太子的故事     以前有位国王,统治着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他有一个太子,名叫法施。    法施太子性格纯孝,行为规矩,从来不做非礼之事,办起事来小心谨慎,很注意防备瓜田李下之类的嫌疑。    有一次,法施太子由丞相带领去拜见国王的宠妃。太子进退一切按规矩办,一点也没有失礼的地方,但国王的这个宠妃,却是个脾气暴躁、性格淫荡的妇人。她看见太子相貌堂堂、唇红齿白,不禁动了邪念,伸手就把太子往怀里拉。    太子吓坏了使劲把手挣脱拉住丞相说:“快跑!快跑!”一不小心就把丞相的帽子给碰掉了。    原来丞相是个秃头,平日全凭帽子遮羞,以便在女人面前装风流。太子把他的帽子碰掉,露出大光头,惹得宠妃哈哈大笑,丞相觉得很丢脸,恨死了太子。所以,太子虽然逃掉了,却得罪了宠妃和丞相两个人。    太子走后,宠妃越想越生气。当天晚上,就哭闹着对国王说:“我哪怕再低贱毕竟是大王的妻子,太子竟然敢对我动手动脚的有非份之想。大王要是不惩治他我绝对不依!”    国王说:“我这个儿子品行高洁,非礼勿行、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为。人人都赞他是个少有的君子,他绝对不可能干这种事,你不要胡说八道。”    国王虽然不相信,但经不起宠妃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枕边进谗言;加上朝廷中又有丞相帮腔,国王也就将信将疑起来。宠妃逼着国王,非要他处死太子。    国王说:“虎毒不食子骨肉相残是天底下最可恶的事,我绝对不能做。这样吧!我让他离开首都就是了。”    于是,国王派太子去镇守边境,那个地方离首都有八千里路。临行前,国王告诫太子说:“你在外镇守边境,做事一定要顺天理、合人情要仁慈地对待百姓不能残害人民;要尊老若亲、爱民若子;行为要检点不能有丝毫松懈放肆。世上有很多奸诈之徒、不法之事,你要小心注意!”    太子哭拜着说:“我一定把父王的教诲,牢记在心!”遂告别父亲,来到边境。    太子在边境紧衣缩食,日夜辛苦,把城市治理得井井有条,使老少皆安、长幼有序。远近居民听到太子的善政,纷纷到这儿来定居。    太子来了只不过一年这儿的居民便增加了一万多户,使这座本来人烟稀少的边境城市,变成繁荣昌盛的大城市。    消息传到首都,国王及后妃都很高兴,觉得太子真有治国之才,百年之后,可以放心地把国家交给他。    但宠妃心中却十分怨恨、害怕她想:“如果不趁国王健在时除掉太子等到太子继位那就对我太不利了!可是现在国王很喜欢太子即使再进谗言也没什么用,怎么办呢?”    她秘密地把丞相召来,两人商量了半天,想出一条毒计。    他们趁国王外出不在王宫时用蜡假造国王的印信再派人到边境假传国王的圣旨说:你有欺君之罪朕不忍心当面杀你。圣旨到达之日,马上剜下你的两个眼珠,交付来使带回。    圣旨传到太子那里,太子手下的官员们谁也不相信国王竟会下这道圣旨,处罚完全无辜的太子。大家都说:“这个使臣一定不是大王派出来的。”    太子却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了爱惜自己的身体,而违逆父亲的意思,这是最大的不孝。我的主意已定,你们不必多说。”    于是太子大摆宴席与官员们欢饮了三天。    在这三天中还在城里大量布施,救济那些贫穷孤寡的人。三天之后,太子让手下的官员武士,动手把自己的眼珠剜下来。    但官员武士,没有一个忍心做这么残酷的事。    太子只好到处寻找愿做这件事的人,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卖草的孩子,许诺给他重赏才把眼珠剜下封在盒子里交给使者。    使者回到首都,把太子的眼珠交给丞相,丞相又把它交给宠妃。    宠妃这才算心满意足。她把太子的眼珠挂在床头,天天对着眼珠骂道:“不肯顺从我我让你尝尝剜眼的滋味!怎么样?痛快吧!”    那天夜里,国王作了个梦,梦见一只非常大的马蜂,螫伤了太子的眼睛。国王从梦中惊醒,越想越不安,不禁流下泪来说:“莫非我儿子遭到什么横祸了?”    宠妃唯恐事情败露假意安慰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定是因为你白天思念太子过度,晚上才作这样的恶梦。太子哪里会有什么祸事呢?以后你白天少想一点,晚上也就不会再作恶梦了。”    国王想想也有道理,便把此事放下。    再说太子把眼珠剜下后,就没法再处理政事,只好四处流浪,靠弹琴乞食,苦度时光。    太子有个未婚妻,是另一个国家的公主。有一天,太子辗转流浪到这个国家,在街头弹琴卖唱。因为国王很喜欢欣赏弹琴,所以有人就把他领进宫,让他弹琴给国王听。太子先弹奏了一曲,歌颂国王的功德;接着又弹了一曲,诉说孤儿的痛苦,在这首曲子中,太子寄托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弹得如哀如怨、如泣如诉,听到的人都不禁流下泪来。    公主当时正好陪同父王一起听这个盲琴师弹琴,她非常聪明,妙解音律,听懂了太子寄托在琴声里的哀思,明白面前的这个盲琴师,原来就是自己的未婚夫法施太子,不禁痛哭流涕说:“我的夫君,原来竟落到这种地步!”    国王觉得很奇怪,忙问是怎么回事。    公主就把法施太子用琴音叙述的悲惨遭遇讲述了一遍。    国王起先还有点不信,一问盲琴师,果然和女儿所说的丝毫不差,眼前的这个盲琴师,正是自己的女婿法施太子。    公主对父亲说:“我的命运,已经与夫君联结在一起了,贞女不事二夫。他现在遭受冤枉,流落到这个地步,更需要我来照顾他。希望父王同意,让我跟他走。”    国王和王后都很伤心,但见女儿的决心这么坚定,只好依从她。    法施太子夫妇,又辗转回到本国。    法施的父亲听说本城来了个弹琴高手就把他唤进王宫。    虽然这个盲琴师的面容,十分憔悴,但他越看越觉得像是法施尤其是声音更像。    国王就问道:“你是不是我的儿子法施?”    法施再也忍不住了,伏在地上嚎啕大哭。    国王、王后及宫女们,看见原来那么英挺的公子,被折磨得如此凄惨,都伤心地流下泪来。    法施的妻子就将法施如何奉命剜眼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国王。    国王马上下令追查,搞清楚原来是宠妃与丞相合谋搞的鬼,便下令将他们抓起来,痛打一顿之后活埋了。    此后法施和他的妻子在他父亲的国家里平安地生活白头到老。  梵行佛受记释迦摩尼佛     佛陀於王舍城迦蘭陀竹林弘化,在一次入定當中,察知鄰近的拘毗羅國人民得度因緣已經成熟,於是率領阿羅漢弟子六萬二千人前往彼國。拘毗羅國的百姓個個心性淳厚,孝順仁慈,不慕榮利,志向高遠,佛陀心想:「我今當以牛頭栴檀香樹建一高大、清淨的重閣講堂,用來弘揚佛法,化導賢善的拘毗羅國百姓們。」    正當佛陀起了這ㄧ個念頭,天帝釋提洹因已了然世尊的心意,於是和天龍、夜叉、究槃荼等,帶著稀有珍貴的牛頭栴檀香樹前來供養世尊,為佛陀建設大講堂,並且供養欲界天最尊貴的床榻、臥具、被褥及美味的天人飲食。    拘毗羅國的百姓目睹此未曾見過的稀有奇事,紛紛說道:「今日如來能感召天神至誠地供養,一定具足大功德力!」百姓們讚歎佛陀的威德,並且爭相走告,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全國百姓競相前往佛陀的住所,恭敬瞻禮佛陀、頂禮佛足,齊聚一旁,靜候佛陀為大眾開示無上大法。    佛陀為在場大眾開示四聖諦法,闡述苦、集、滅、道的真理,善根深厚的拘毗羅國百姓們,聽聞妙法心開意解,當下有人證得初果須陀洹,或證得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甚至發無上菩提心。    當時佛陀的弟子們見到諸天所供養的各式稀有珍物,讚歎前所未見,殊勝無比,皆欲知曉此事之因緣,於是請示佛陀:「不知如來於過去世如何廣植福田,今日能感召諸天歡喜供養各種珍貴之物?」於是世尊即為諸大比丘開示前世宿因。    無量劫前,有一波羅奈國,國王觀頂王非常恭敬三寶,樂善好施。當時有梵行佛出世,常常率領諸大比丘遊化各地,弘揚佛法。一天,觀頂王聽聞佛陀一行來到波羅奈國,立即率領六萬二千名大臣到城門外迎接,並且親自恭敬頂禮佛陀。他竭誠地邀請梵行佛及諸大比丘到皇宮接受供養,並且發願要以上等的房舍、衣服、臥具及湯藥,供養佛陀及眾僧長達三個月的時間,諸大臣也紛紛表示要一起供養。梵行佛對於觀頂王及大臣們至誠的心意,慨然應允。    觀頂王立即命人建設清淨的重閣講堂,並且供養上好的床榻、臥具及美食,還派人以最好的布料製作袈裟,供養梵行佛及每一位僧眾。後來,佛陀為大眾開示種種妙法,個個法喜充滿,踴躍無比;觀頂王更發無上菩提心,願生生世世護持佛法,弘揚佛法,令一切眾生都能出離苦輪。梵行佛即為觀頂王授記:「你於今日發此廣大願心,未來世必當成佛,號『釋迦牟尼』,度化眾生無量無邊。」    說完這段前世因緣,佛陀便告訴弟子們,當時的觀頂王就是我的前身,而隨著國王歡喜供養的六萬二千名大臣就是你們,由於虔誠供佛的功德,使你們於無量世中未墮入惡道受苦,常於天上人間享樂,乃至今世出家修行證果,而未來世也必當成佛。此外,因為我當時虔誠供養的功德,所以感得今世天人以四事供養的果報,正所謂:「如是因,如是果,真實不虛。」諸大比丘們聽完佛陀所說,更加堅定對修行的信心,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二》    省思——    所謂「修一分得一分,修十分得十分」,因緣果報絲毫不爽。觀頂王因虔誠供佛,發廣大願心,所以感召今世修行成道及天人供養的果報。雖然修行學佛不圖功德福報,然而在修善法的當下,自會累積福德資糧,成為修行的增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