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要论精选:第三章 社会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55:00
第三章 社会经济
一、生产关系是经济关系
(一)生产关系是经济利益关系
人们的生活自古以来就建立在生产上面,建立在这种或那种社会生产上面,这种社会生产的关系,我们恰恰就称之为经济关系。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48l页。
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台着,并且作为物出现。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1859 年8月3—15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44页。
私有财产的形成,到处都是由于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发生变化,都是为了提高生产和促进交流——因而都是由于经济的原因。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一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505页。
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
恩格斯:《论住宅问题》(1872年5月一1873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209页。
(二)经济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l一3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739页。
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年12月下半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345页。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具有半封建制度的君主国,然而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归根到底却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恩格斯:《德国的社会主义》(1891年10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93页。
把所有各式各样的人类的相互关系都归结为唯一的功利关系,看起来是很愚蠢的。这种看起来是形而上学的抽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一切关系实际上仅仅服从于一种抽象的金钱盘剥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秋一1846年5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479页。
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1847年上半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21—122页。
(三)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利益有关
……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1842年4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第187页。
土地占有制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正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一样,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250页。
16世纪的所谓宗教战争首先也是为着十分明确的物质的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如果说各阶级的利益、需要和要求还隐蔽在宗教外衣之下,那么,这并没有改变事情的实质…… 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1850年夏一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0卷第482页。
这个革命在英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正像英国发生的一切事件一样,这个革命的开始和进行将是为了利益,而不是为了原则,只有利益能够发展成为原则……
恩格斯:《国内危机》(1842年11月30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51页。
这些起义(指中世纪罗马农民和城市平民的起义。——编者注)同中世纪的所有群众运动一样,总是穿着宗教的外衣,采取为复兴日益蜕化的早期基督教而斗争的形式;但在宗教狂热的背后,每次都隐藏有实实在在的现世利益。 恩格斯:《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1894年6—7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26页。
(四)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的关系
……个别人的私人利益和所谓普遍利益,总是互相伴随着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秋一1846年5 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2—273页。
每一个人的利益、福利和幸福同其他人的福利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事实却是显而易见的不言而喻的真理。
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的演说》(1845年2月15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05页。
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
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1844年9一11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7页。
没有共同的利益,也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
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1851年8月一1852年9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490页。
个人利益总是违反个人的意志而发展为阶级利益,发展为共同利益,后者脱离单独的个人而获得独立性,并在独立化过程中取得普遍利益的形式,作为普遍利益又与真正的个人发生矛盾……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秋一1846年5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3页。
那些有时间从事历史研究的为数不多的共产主义理论家,他们的突出的地方正在于:只有他们才发现了“共同利益”在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是由作为“私人”的个人造成的。他们知道,这种对立只是表面的,因为这种对立的一面即所谓“普遍的”一面总是不断地由另一面即私人利益的一面而产生的,它决不是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历史的独立力量而与私人利益相对抗,所以这种对立在实践中总是产生了消灭,消灭了又产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秋一1846年5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75—276页。
二、社会经济形式
(一)自然经济
在生活资料由社员共同生产和共同分配的原始公社里,共同的产品直接满足公社每个社员、每个生产者的生活需要,产品或使用价值的社会性质这里正是在于其共同的性质。
马克思:《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879年下半年一1880年11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13页。
先前的一切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在本质上是共同的生产,同样,消费也是在较大或较小的共产制共同体内部直接分配产品。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3月底一5月26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174页。
亚细亚形式必然保持得最顽强也最长久。这取决于亚细亚形式的前提:即单个人对公社来说不是独立的,生产的范围限于自给自足,农业和手工业结合在一起,等等。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478页。
在中世纪的社会里,特别是在最初几世纪,生产基本上是为了供自己消费。它主要只是满足生产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在那些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地方,例如在农村中,生产还满足封建主的需要。因此,在这里没有交换,产品也不具有商品的性质。农民家庭差不多生产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食物、用具和衣服。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1月一3月上半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746页。
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1年12月中一1852年3月25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77页。
货币在中世纪早期的典型封建经济中几乎是没有地位的。封建主或者是用劳役形式,或者是用实物形式,从他的农奴那里取得他所需要的一切。妇女纺织亚麻和羊毛,缝制衣服;男人耕田;儿童放牧主人的牲口,给主人采集林果、鸟窝和垫圈草;此外,全家还要缴纳谷物、蔬菜、蛋类、奶油、干酪、家禽、幼畜以及其他许多东西。每一座封
建庄园都自给自足,甚至军费也是征收实物。没有商业来往和交换,用不着货币。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1884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49页。
凡是在货币关系排挤了人身关系和货币贡赋排挤了实物贡赋的地方,封建关系就让位于资产阶级关系。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农村中继续存在着古老朴拙的自然经济,但是已经有整个地区,例如在荷兰、比利时和下莱茵,农民都向主人缴纳货币,而不是摇役租和实物租了;在那里,主与奴都已经向变为地主与佃农迈出了踏实的第一步,因而封建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农村中也丧失了它的社会基础。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1884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50页。
(二)商品经济
1.商品
(1)商品的概念
能同别的产品交换的产品就是商品。这些产品由以交换的一定比例就是它们的交换价值,或者说用货币来表示,就是它们的价格。
马克思:《雇佣的与资本》(1847年12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346页。
商品首先是一种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14页。
什么是商品?商品是在一个或多或少互相分离的私人生产者的社会中所生产的产品,就是说,首先是私人产品。但是,只有这些私人产品不是为自己的消费,而是为他人的消费,即为社会的消费而生产时,它才成为商品;它们通过交换进入社会的消费。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一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657页。
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谁用自己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就只是使用价值,而不是商品。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1而且……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经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手里。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版第2卷第119页。
一个人生产一个物品要是为自己直接使用,供自己消费的,他创造的就是产品而不是商品。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5月底一6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67一68页。
(2)商品起源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39页。
分工使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因而使它转化为货币成为必然的事情。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52页。
……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版第2卷第120页。
业已出现的对畜群和奢侈品的私人占有,引起了单个人之间的交换,使产品变成了商品。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3月底一5月26 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1页。
分工慢慢地侵入了这种生产过程。它破坏生产和占有的共同性,它使个人占有成为占优势的规则,从而产生了个人之间的交换,……商品生产逐渐地成了统治的形式。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3月底一5月26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175页。
(第三次分工)创造了一个不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3月底一5月26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166页。
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不仅有部落内部和部落边境的贸易,而且海外贸易也有了。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3月底一5月26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163—164页。
(3)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既然商品是二重物——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么,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像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本身,就必然处处都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
马克思:《致恩格斯》(1868年1月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577页。
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19页。
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23页。一个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它表现为“交换价值”而得到独立的表现的。……一个商品,只要它的价值取得一个特别的、不同于它的自然形式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形式,它就表现为这样的二重物。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30页。
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不论财富的社会的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15页。
说商品有使用价值,无非就是说它能满足某种社会需要。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1894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437——438页。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交换价值的前提,从而也是它的价值的前提。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1894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545页。
就通常的出售来说,让渡的是什么呢?那不是所出售的商品的价值,因为这个价值只是改变了形式。……卖者实际让渡的,从而转入买者的个人消费或生产消费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1894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499—500页。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各种使用价值可以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章:商品》(1858年8月一1859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6页。
讲到价值,讲到某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我们指的是这一个商品与其他一切商品交换时的比例量。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5月底一6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66页。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15页。
虽然商品和货币这二者都是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但我们已经看到(第1册第1章第3节),在买和卖上,这两个规定分别处在两端,商品(卖者)代表使用价值,货币(买者)代表交换价值。商品要有使用价值,因而要满足社会需要,这是卖的一个前提。另一个前提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量要代表社会必要的劳动,因而,商品的个别价值(在这里的前提下,也就是出售价格)要同它的社会价值相一致。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1894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435页。 (4)商品的价值和价格
现在,我们放下作为使用物品的商品,来考察商品价值。……如果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撇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劳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21页。
人们使他们的劳动产品彼此当作价值发生关系,不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物只是同种的人类劳动的物质外壳。恰恰相反,他们在交换中使他们的各种产品作为价值彼此相等,也就使他们的各种劳动作为人类劳动而彼此相等。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40页。
我们知道,每个商品的价值是由物质化在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中的劳动的量决定的,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82页。
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的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质化在里面。那么,它的价值量是怎样计量的呢?是用它所包含的“形成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劳动本身的量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而劳动时间又是用一定的时间单位如小时、日等作尺度。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17页。
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商品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但是,……在商品的生产上只使用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17一118页。
生产一个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量,是随着所用劳动的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劳动的生产力越高,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多;劳动的生产力越低,在同一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少。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5月底一6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71页。
在我们当代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力是商品,是跟任何其他的商品一样的商品,但却是一种完全;特殊的商品。这就是说,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的价值的源泉。
恩格斯:《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1891年单行本导言》(1891年4月30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328—329页。
现在应该进一步考察这个独特商品——劳动力。同一切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也具有价值。这个价值是怎样决定的呢?
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生产从而再生产这种独特物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72—173页。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5月底一6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76—77页。
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劳动力的承担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他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量的价值,也就是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7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75页。
价格本身不过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5月底一6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72页。
市场价格只表现在平均的生产条件下供给市场以某种数量的某种物品所必需的平均社会劳动量。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5月底一6月27日)。《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72页。
市场价格的波动,它们的背离价值,它们的上涨和下落,都是互相抵消和互相补偿的。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5月底一6月27日)。《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73页。
固然,商品的实际价格始终不是高于生产费用,就是低于生产费用;但是,上涨和下降是相互补充的……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年12月下半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341页。
经济学家们说,商品的平均价格等于生产费用;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规律。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年12月下半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341页。
调节一般商品价格的那些一般的规律,当然也调节工资,即调节劳动价格。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年12月下半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342页。
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它是由买者和卖者之间的竞争即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的。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年12月下半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338页。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的改变,时而引起价格的上涨,时而引起价格的下跌,时而引起高价,时而引起低价。
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1847年12月下半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340页。
这样平均起来的价格把社会剩余价值按资本量大小的比例平均分配于资本量之间,这种价格就是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市场价格围绕着摆动的中心。
马克思:《致思格斯》(1868年4月30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第74页。
2.货币
(1)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当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迫使建筑在它们之上的社会采取这种迂回途径的时候,它们同时也迫使这个社会尽可能地缩短这条途径。它们从一般的平常商品中选出一种权威性的商品,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可以永久由这种商品来表现,这种商品被当作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所以能够直接地无条件地同一切商品相交换,这种商品就是货币。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一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63卷第658页。
交换过程同时就是货币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8年8月一1859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41页。
物物交换的逐步扩大,交换次数的增加,进入物物交换的商品种类的增多,发展了作为交换价值的商品,促进了货币的形成,从而对物物交换起着瓦解的作用。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8年8月一1859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39—40页。
货币作为商品流通的媒介,就是流通手段。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提纲》(1868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281页。
只有社会的活动才能使一种特定的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因此,其他一切商品的社会的行动使一种特定的商品分离出来,通过这种商品来全面表现它们的价值。于是这一商品的自然形式就成为社会公认的等价形式。由于这种社会过程,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被分离出来的商品的特殊社会职能。这种商品就成为货币。 马克思:《资本论》策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44页。
随着商品交换日益突破地方的限制,从而商品价值日益发展成为一般人类劳动的物质化,货币形式也就日益转到那些天然适于执行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的商品身上,即转到贵金属身上。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45页。
货币在质的方面,或按其形式来说,是无限的,也就是说,是物质财富的一般代表,因为它能直接转化成任何商品。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60页。
(2)货币的职能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想像的或观念的货币。
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46—147页。
作为价值尺度和作为价格标准,货币执行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职能。作为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它是价值尺度;作为规定的金属重量,它是价格标准。作为价值尺度,它用来使形形色色的商品的价值转化为价格,转化为想像的金量;作为价格标准,它计量这些金量。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48页。
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货币取得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54页。
商品的转换形态受到阻碍,不能再作为商品的绝对可以让渡的形态或作为只是转瞬即逝的货币形式而起作用。于是货币硬化为贮藏货币,商品出售者成为货币贮藏者。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版第2卷第159页。
一个商品占有者出售他现有的商品,而另一个商品占有者却只是作为货币的代表或作为未来货币的代表来购买这种商品。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由于商品的形态变化或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在这里起了变化,货币也就取得了另一种职能。货币成了支付手段。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61—162页。
在世界贸易中,商品普遍地展开自己的价值。因此,在这里,商品独立的价值形态,也作为世界货币与商品相对立。……
世界货币作为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购买手段和一般财富的绝对社会的物质化执行职能,它的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64页。
(三)产品经济
商品生产决不是社会生产的唯一形式。在古代印度的公社里,在南方斯拉夫人的家庭公社里,产品都没有转变为商品。公社成员直接为生产而结合为社会,劳动是按照习惯和需要来分配的,产品只要是供消费的,也是如此。直接的社会生产以及直接的分配排除一切商品交换,因而也排除产品向商品的转化(至少在公社内部)和随之而来的产品向价值的转化。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一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659—660页。
先前的一切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在本质上是共同的生产,同样,消费也是在较大或较小的共产制共同体内部直接分配产品。生产的这种共同性是在极狭小的范围内实现的,但是它随身带来的是生产者对自己的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支配。他们知道,产品的结局将是怎样:他们把产品消费掉,产品不离开他们的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4年3月底一5月26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174页。
社会一旦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把它们应用于生产,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的有用性质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直接成为社会劳动。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底一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660页。
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1875年4月一5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303页。
三、社会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它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个个别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且只有在完成这种研究以后,它才能确定为数不多的、适用于生产一般和交换一般的、完全普遍的规律。同时,不言而喻,适用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形式的规律,对于具有这种生产方式和交换形式的一切历史时期也是适用的。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一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489—490页。
(一)一般社会经济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2页。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1847年上半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41—142页。
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t com—毗Icel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
马克思:《致帕·瓦·安年科夫》(1846年12月28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532页。
2.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
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
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年7月11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第580页。
(二)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
1.商品生产的一般经济规律
劳动生产力越高,消耗在一定量产品上的劳动就越少,因而产品的价值也越小。劳动生产力越低,消耗在同量产品上的劳动就越多,因而产品的价值也越高。因此,作为一般的规律,我们可以这样说:商品的价值与生产这些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而与所耗费的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1865年5月底—6月27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71—72页。
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是:劳动的生产率和劳动的价值创造成反比。这个规律,像适用于其他任何产业一样,也适用于运输业。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1885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07页。
商品生产以商品流通为前提,而商品流通又以商品表现为货币,以货币流通为前提;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的这种二重化,是产品表现为商品的规律。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1885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41页。
交换规律只要求彼此出让的商品的交换价值相等。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237页。
2.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一切人类劳动由于而且只是由于都是一般人类劳动而具有的等同性和同等意义,在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价值规律中得到了自己的不自觉的,但最强烈的表现,根据这一规律,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计量的。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一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446页。
“劳动和劳动根据平等估价的原则相交换”——这句话如果还有某种意义的话——也就是说,等量社会劳动的产品可以相互交换,就是说,价值规律,恰好正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从而也就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即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一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历3页。
我们知道,每个商品的价值是由物质化在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中的劳动的量决定的,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82页。
3.资本主义生产的经济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编者注)的绝对规律。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247页。
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主义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258—259页。
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205页。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从而同被推动的总资本相比,会相对减少,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1894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450页。
在劳动剥削程度不变甚至提高时,剩余价值率会表现为一个不断下降的一殷利润率。……
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规律,或者说,所占有的剩余劳动同活劳动所推动的对象化劳动的量相比相对减少的规律,决不排斥这样的情况:社会资本所推动和所剥削的劳动的绝对量在增大,因而社会资本所占有的剩余劳动的绝对量也在增大;同样也决不排斥这样的情况:单个资本家所支配的资本支配着日益增加的劳动量,从而支配着日益增加的剩余劳动量,甚至在他们所支配的工人人数并不增加的时候,也支配着日益增加的剩余劳动量。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1894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451——452页。
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根,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地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削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268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趋势和发展规律,是使生产资料越来越同劳动分离,分散的生产资料越来越积聚成大的群团,因此,劳动转化为雇佣劳动,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适应于这种趋势,土地所有权同资本和劳动相分离而独立,换句话说,一切土地所有权都转化为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土地所有权形式。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867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587—588页。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在资本的外部运动中作为强制性的竞争规律发生作用,并且以这种形式成为单个资本家意识中的动机;……
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一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5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