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土地中生发(名家在线)——靳之林的艺术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0:16
从黄土地中生发(名家在线)
——靳之林的艺术史
岳洁琼《 人民日报 》( 2010年07月18日   08 版)

罗盛教(油画)靳之林

白玉兰之三(油画)靳之林
靳之林受教于徐悲鸿、齐白石、董希文等先生,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南泥湾》等作品而崭露头角,中年以后则从民间剪纸中发现中国本原文化符号,转向研究和寻找中国文化的精髓。
靳之林从感悟民间艺术,到扑入民间艺术全身心地探究,是一种主动的发掘吸收,在考古、民俗学、文化学、美术创作方面都有成果,这些成果在靳之林的血液中融会贯通,汇聚成他独特的艺术人生和艺术面貌。
有两幅画影响了靳之林的人生道路。一幅是徐悲鸿的《箫声》。1947年,靳之林在展览会上看到这幅作品,画面细腻丰富的色彩,悠远诗意的情境令靳之林无限神往,他当即决定,放弃就读医学院的机会,改学油画。这一年,他如愿考入国立北平艺专。另一幅是古元的《菜圃》。古元响应《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下乡与人民群众融合在一起,他吸收了陕北窗花剪纸的手法,创作出浓郁的陕北风情的作品,真实感人,让靳之林从此对延安心向往之。
1959年和1961年,靳之林在为《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和《南泥湾》收集素材时先后两次到延安深入生活。他创作的《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和《南泥湾》进入了那个时期现实主义创作精品之列。
靳之林对农民感情深厚,尤其对延安的农民更加热爱。1967年,靳之林和其他八位画家一起,自愿要求到延安枣园落户,体验生活进行艺术创作,组成“延安文艺座谈会集体户”。1969年至1973年冬,靳之林是在吉林青沟五七干校度过的,但他对延安的感情始终不变,终于在1973年的冬天得偿夙愿来到延安落户,他在延安生活工作了13年。
靳之林落户延安后的第一课就是沿着毛主席转战陕北的路线进行全程考察。第二课是实践美术如何为延安人民服务,学习户县农民画。第三课是挖掘传统文化。他在延安地区开展民间剪纸普查,后来,他把对中国民间剪纸的研究和延安石窟的发现成果整理成展览在北京展出,引起了对于中国民间美术的广泛关注。1980年,法中友协艺委会主席布瓦西埃邀请靳之林带展览到法国展出,从此,靳之林开始向国外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历程。
作为画家,他在“文革”前创作出了一些表现新中国现实主义作品。1973年底到延安之后,他画了一批反映延安和延安人的写生作品。这些作品多是现实主义风格油画。1987年到1997年,靳之林主要进行民间美术的研究和教学活动,不遗余力地向世界推广中国的本原文化精华。1997年香港回归,靳之林的创作激情被激发,又重拾画笔。他走遍陕北,画情画景,从此进入绘画创作的盛期。
从靳之林重拾画笔后的油画作品中,可以找到浓重的中国印迹,这不能不说是他对中国本原文化的研究滋养了他的心怀。他更加关注体现中国这块土地上自然观的题材。玉米叶旋转生发,蓬勃生长以通天通阳,靳之林被这种生命的状态感动。他用从本原文化中求索的符号,幻化成“S”形变化的线条,跳跃地涂抹在画面上。他把自己的生命激情和玉米地的顽强生长凝结在一起,讴歌这种生命的力度和张扬。
靳之林开创了油画四条屏的探索,把他对于自然的热爱,抒发为对生命绽放的歌颂。他画各种盛开的花卉,以及“寒来暑往”四时的变迁景观。靳之林在油画里用笔很自然,笔未到气已相接,每下一笔和气连接、贯通。他在画荷花时,感觉普通油画尺幅不足以贯气,荷秆延伸,接天接地,无意中画幅尺寸成了中国画中四尺整纸的条幅。中国画素养为他的油画创作打开了新天地。
靳之林1997年之后的作品,无论是黄河还是玉米地,或是雪景,都是豪放的对大自然生生不息精神的赞美。画面的景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观物取象”,而是“心象”寄寓于眼睛所见之形象,把对自然的理解凝固在画面上,用符号性的线条组成画面,把“天人合一”的中国山水画观念运用到油画创作中,这是对中国人的自然观的传达、一种激情和精神的记录、一种“激情大写意”的画风。
靳之林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给油画这个外来画种增加了独特的面貌,也造就了他独特的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