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继东:杂文是思想者的文字——序《2007年中国杂文精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19:20
作者:向继东
一 、有人说过,随笔是思想者的文字。其实杂文也是思想者的文字。没有思想的文字,是不能叫杂文的。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过:“作家不一定是思想家,但作家不能没有思想。”同理,杂文家也如此。
二、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说:“人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在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着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杂文,或许就是“不幸福”的衍生物。
三、鲁迅是“不幸福”的,也是杂文集大成者。
我曾听到一种批评声音:“说鲁迅是思想家,但谁能说出他是什么思想?其思想成何体系?”我非研究者,自然无力回答,但我是赞同朱学勤先生“鲁迅思想短板说”的。
鲁迅的杂文或许是他的“长板”?
他“对当权势力的不合作”姿态成就了他的不朽。
他能“不合作”而存在,无须合唱,自然是他的幸运。
四、有人感叹当今杂文萎靡。
其实,最好的杂文是那些没有刊布出来的;最精彩的段落和句子是那些不得不被删去的。
五、偶然有一天,我忽发奇想,问那时正读高一的女儿:假如某一天上学,一布道者把你们劫持在教室,说:“同学们,今天是大清乾隆十五年二月二十日……”你们肯定会说“不是”。这时布道者突然掏出一支手枪,说,“你们错了!再说‘不是’就毙了你!”开始,也许你们还不相信,待到第一个说“不”的倒下了,你们还敢说“不”吗?女儿说:“他说什么,我就跟着说什么。”
回答在我意料之中。同时,又让人深感教育的彻底失败——从小学起,老师和课本不是天天在灌输吗?不是要他们“捍卫真理、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为真理献出生命”吗?
也许,世界上有许多事是不可深究的。生活的逻辑不一定就是事物本身的逻辑。
六、中国人 “骂贪官”,西方人“骂权力”。这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也是两种文化积淀的后果。
“骂贪官”其实也是中国一千多年来“清官情结”的延续。如果不在制度上创新,贪官不绝,清官也是绝对靠不住的。
道德偶像的时代已经终结,主流意识却仍在叫卖。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对权力说“不”,什么时候开始“骂权力”了,那才是真正“把历史翻过了一页”。
七、 中国人讲道德自律,克己奉公,泯灭个性;而西方人追求个性张扬与法律公正、秩序。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被古雅典不公平地判处死刑。本来他有逃跑、越狱的机会,但他拒绝以有失尊严的方式逃生。
从苏格拉底想到谭嗣同。前者是为程序正义而献身,后者却被“救国情结”所误。谭嗣同死了,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虽是豪迈、英勇而壮烈,但未免单纯而天真。
看《大国崛起》可感知“妥协”的重要。欧洲联盟仅仅五十年,差点通过了《欧盟宪法条约》。而我们自谭嗣同时代始,一百年过去了,为什么还不能学会妥协?
八、哈维尔要求 “生活在真实中”,争取到“无权者的权力”;米奇尼克提出“只有一个波兰”,终结了极权主义。
为什么我们没有哈维尔,没有米奇尼克?
中国曾经有过诸子百家,抑或那是唤不回的遥远的绝响!有人断言,中国是不配出大思想家的。信然。
难怪有人感叹“鲁迅的思想短板”!
编后记
这本“杂文精选”原是杂文家刘洪波兄选编的,并由他连续编了五年。今年洪波兄也许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分不开手而推辞了。当然,关心洪波先生的朋友,也可在博客上去找到他自己的权威说法了。现在由我来选编,是责任编辑黄海阔先生经杂文家鄢烈山兄介绍,要了我的联系方式来谈的。合同签订后,我真有点诚惶诚恐,心怕有负烈山兄的雅意和洪波先生开好的头。
我是个做事还算认真的人。受命以来,一面向与我有联系的作者约稿,一面借助网络的便捷,大量阅读今年在纸面媒体公开发表的杂文,初选了五六百篇之多。然后经过筛选、经过出版社终审,最后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个样子了。
我把本书分成“世相”、“众议”、“杂感”、“温故”和“新观察”五辑,自然有我的理由。也许,在形式上前四辑是大家熟悉的杂文,而第五辑略有不同。我在序文里说了,杂文是思想者的文字,没有思想的文字是不能叫杂文的。这也是我在选编此书时取舍稿件的标准。“新观察”一辑大都是以观点见长的。文章有大视角,也有小角度;有冷静分析,也有他山之石。最难得的是笔者的问题意识和建设情怀,既有内省,又能发人深长思之。有些见地,似比庙堂谋士高明,且很有建设性。
大概在六年前,《杂文选刊》约请编辑笔谈杂文,限三百字以内。当时我应约写了几句,命题为《革命、全球化和杂文》。记得有这么一段:“有人说,二十世纪是鲁迅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胡适的世纪;也有人说,二十一世纪依然是鲁迅的世纪。二者孰是孰非,可以讨论,能否达成共识也无关紧要。不过 ,我却赞同,二十世纪的潮流是革命,而二十一世纪的潮流是全球化。如今再有“格瓦拉式”的革命,准会被国际社会谴责为恐怖主义。也许,二十一世纪是建设重于批判了……”
“建设”什么?当然是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现代的和谐社会了。
(此书2008年1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转自作者的博客: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55/1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