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土地走来的习近平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9:07:58

在1998年2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知青老照片》一书中,有习近平同志一篇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1993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回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看望乡亲们并合影)

1969年1月,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离开京城,投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起初周围遭遇的又是不信任的目光,年仅15岁的习近平,感到十分孤独。但习近平想,黄土高坡曾养育了自己的父辈,这片黄土地也一定会以她的宽大的胸襟接纳他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于是,他真诚地去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

 


  1932年在甘肃两当县领导发动兵变时的习仲勋



1949年夏,习仲勋(前右)、贺龙(前中)、李井泉(前左)与第一野战军一、二军部分领导同志在西安合影。

 

习近平说,几年中,他过了四大关:一是跳蚤关。在城里,从未见过跳蚤,而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但两年后就习惯了,无论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二是饮食关。过去吃的都是精米细面,现在是粗粝的杂粮,可不久便咽得下,吃得香了,直到今日,对陕北乡村的饭菜还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三是劳动关。刚开始干活时,每天开6个工分,没有妇女高,两年后,他拿到了壮劳动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四是思想关。这是最重要的,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





   (1947年贺龙、习仲勋、王维舟联名布告)

同时,乡亲们也逐渐把习近平看作他们中的一分子。习近平生活在他们中间,劳作在他们中间,已经不分彼此。他们对习近平坦诚相待,让他做赤脚医生,做记工员、农技员,20岁那年,又选他做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习近平和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发展生产,改变家乡面貌。习近平已认定,这里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1993年,习近平再回梁家河时,有的乡亲提到,当年他在村里创建铁业社,为村民增加了收入,带领大家开挖出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用沼气照明、做饭的事儿。可是,习近平所记得的,是乡亲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他,保护过他,特别是以他们淳厚朴实的形象影响着他,熏陶着他的心灵。

习近平15岁来到黄土地时,他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他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习近平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习近平说:无论走到哪里,我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