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DBR(网络上整理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01:41
教育技术研究活动中,思辨和实证的研究范式一直占据主导,特别是思辨研究。有人对对近年来的教育技术研究论文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研究以文献和理论辨析的研究方法为主流。这也是教育技术理论与教育技术实践相脱离的原因之一吧!
在过去的10年中许多学习科学家(以及正在与日剧增的教育技术学家)已经把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作为一种方法论试图解决教育领域的这一问题。
设计研究是技术学和工程学的重要方法。它是一个形成性研究过程,采用“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在国外教育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设计研究的步骤:
1、确定一种需求——问题解决
2、构造——模型、范例
3、评价——检验、验证
4、学习——当前的、新出现的
5、理论化——一个新的理论
个人倾向于把设计研究过程看成是一个开发过程。开发也需要建立在需求分析基础上,需求的满足,本质上是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开发过程中应用设计研究的思想把开发过程视为研究过程,不失为一种借鉴吧?
本内容是根据研究室semianr 的内容和Tjeerd Plomp的报告得出: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梁文鑫,余胜泉,2006)提到:
“设计”具有三方面的特性:首先,设计是有目的的,而且是创造性的,设计源于实践中的具体的问题,因此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而问题解决本身即是对各种理论的创造性应用。第二,设计是可扩展的,即设计是随着研究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可扩展的设计允许设计人员或者研究人员随着环境的改变及来自实践的反馈对设计作出适时的更改与修正。第三,好的设计是循环迭代的,这种迭代的思想在很多研究中都有所欠缺,但是这点对于我们检验所涉及的干预却是十分关键的。
这个过程中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研究具有针对性,直接指向设计所给学习系统带来的改变;其次是研究注重形成性的流程,研究关注过程中的每个关键性的要素与设计,以及他们实施的结果,并作相关记录。所以这种研究是“设计”与“研究”的综合体,它将设计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之中,又将研究得到的结论反馈于设计,检验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这种寻求设计中缺陷并不断改进设计的方法,目前我国一些学者也有相关的认识,如北京师范大学杨开城博士就明确提出了教学设计的“缺陷分析”法。
该研究的适用领域及局限性: 首先,由于该研究的“情境化”,使得出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局限性,不具有普遍的规律性。其次,由于该研究的迭代式流程,这使得研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与物力等,而且无法保证一定会产生很理想的研究成果。关于这一点Dorr教授也提到过,但是国外的一些基于设计研究支持者认为, 这个研究过程本身就给我们带来了认识与研究学习过程的宝贵经验,并积累了宝贵的研究资料。再次, 该研究的可重复性也面对着很大的挑战, 因为背景客观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使得研究者无法再次重复相关研究, 所以全面的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信息成了克服这种局限的主要手段, 但是这也仅能使研究在相类似的情境下起作用。
Tjeerd Plomp的报告:
如何执行设计研究:严格的调查、相关联的实践、同专业人员合作、强调形成性评价
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提出重要的可以调查的问题、将研究同想关联的理论连接、使用方法能够对问题进行直接调查、提供一个连贯清晰的推理过程、复叙和总结同类研究、公开研究让同行批评指正
产品的质量标准:
有效性(当代的科学见解,一致性和连贯性)
实践性(清晰,相关,稳定)
效果(有满意的结果,性价比合适)
设计研究的两难局面
1、研究者的多重角色(设计者,评价者,实施者)
2、向专业人员的调查开放
3、从创造性的设计者评论研究者转向
4、质量研究设计同强大的逻辑推理联系在一起
设计研究与行动研究:
都是研究真实世界问题,目的在于提高实践能力,本质上是循环不断的,强调参与性。
但是设计研究目的在于促进理论发展,关注不断产生的可概括性的设计原则。
终于弄清楚设计研究和行动研究的区别了,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好久~~
昨晚的seminar小胡介绍了课程材料,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课程材料和教参的区别在于教参只是给出了专业知识,但是缺少教学法知识。课程材料的得出应该会有实践而得出来的,而不是某些专家坐在办公室想出来的。
基于设计的研究的过程与特征
分类:读书笔记
n       作者 文章是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梁文鑫, 余胜泉
n       介绍  基于设计的研究是在迭代设计过程中研究教育实践的一种研究, 目前在国外教育研究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明介绍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并指出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应用该研究的必要性与价值, 其中着重强调了基于设计的研究中“设计”的研究思想以及“迭代”的研究流程, 旨在引起国内教育技术领域中研究人员对于该研究的“设计”的思想与“迭代”的流程关注。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 Based Research) , 旨在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 采用“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施, 检测效果, 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设计, 直至排除所有缺陷, 形成一种更
为可靠而有效的设计。
笔者认为这种研究对于教育技术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借鉴:
第一, 强调研究不同的情境或背景( contextualize)
, 形成情境化的应用理论, 为教育技术的理论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二, 理论、研究与IT产品的开发三者之间关系在该研究中体现值得借鉴。现有的理论为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基础, 在开发过程中又蕴含了我们所无法想象的很值得挖掘的数据点, 也就是我们教育技术领域一直忽略的潜在的研究领域, 这确实是我们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作为研究者或者开发者, 或者是我们这个领域中的每个团队与个体, 都要有这样的敏感性, 善于把握过程, 充分重视过程, 挖掘其中的所有可能的数据点进行研究, 从而为我们今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构成支持。
第三, 注重对现有学习环境的改善, 提高参与者的设计能力, 积累相关知识, 对于我们教育技术研究人员的研究素养有很好的锻炼价值。
基于设计的研究对研究人员的设计能力而言是个很大的考验, 它提供了让不同领域的人, 如教师、管理人员、研究者及政策制定者等通过这样的研究过程进行交互的机会。通过交互, 可以把握在复杂的情境中, 到底是什么因素起了作用, 使得每个参与者都能清晰地把握创新或者改变给系统带来的变化流程。这样的基于设计的研究给参与者带来了设计、实施、分
析和再设计的流程体验, 每个参与者的创新、设计的经验和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积累和提高。教育技术领域目前研究人员的设计能力主要体现在各课程以及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对于内容的设计等, 很少体现在研究本身的设计上, 所以, 可以借助这样的实验的开展来增强我们这方面的能力, 也可以积累我们设计和研究的经验和能力。
第四, 注重对于研究过程的记录, 使得整个研究过程清晰而完整, 对我们教育技术的研究的科学化发展有借鉴意义。
科学的研究范式的基本原则就是可重复性。在基于设计的研究中主要是尽可能地详细记录研究过程来实现这一点。然而, 因为教育中本身充斥着各种不可控的因素, 研究者再次遇到相同的情境的可能性并不大, 所以, 只能保证研究结果在某些相类似的情境中具有可操作性。这种记录通常称之为设计叙事, 它不但要描述所开发的工具的诸多功能的设计缘由, 也要描述这个工具在不同的环境的使用的情况, 以及为使用者所设计的活动与活动实践所发挥的作用等, 最重要的是记录伴随环境的发展工具的相关特性的改进, 主要关注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事件、原因与结果。我们的多数研究很欠缺对于过程的记录, 这也和研究者更关注研究结果的态度有关, 但是往往是研究
过程中包含了很多在研究最初无法预测的因素, 这些因素对于我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与更改研究假设都很重要。
n  结论 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对于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的关注还是欠缺的, 包括对研究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工具的掌握, 如数学知识的缺乏、统计工具的使用都需要加强。当然, 笔者也强调, 并不是基于设计的研究就是最好的研究, 然而我们不得不关注到这种研究对于一些具体问题有它独到的适应性, 如果不掌握它, 我们就可能失去一些宝贵的数据点, 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里我们也将缺失一笔宝贵的财富。“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所以, 笔者认为我们的研究设计能力有待加强, 以便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与研究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