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书(上)网络出版的两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12:46
◎引起争议的数字图书馆计画
2004年底,新兴网络公司Google打算将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史丹佛大学,纽约公立图书馆和牛津大学图书馆内所有的藏书全部扫描上网供人搜索。这个称之为「Google Print」的计画马上引起喧然大波。
所谓的喧然大波,包含了竞争对手(例如微软)马上跟进宣布类似计画,以及书籍著作权人的群起围攻,认为这是大规模的著作权侵害,美国出版商协会和美国作家工会各自就此事对Google提出诉讼。
面临一波波批评,Google宣布中止对享有著作权的书籍进行数字化工作,并希望能听取出版商的意见,让Google知道哪些书不参与数字化。另一方面,微软则加紧脚步在类似的计画上力图超前Google。
图书馆,是人类智能的汇集地。不论中外,在历史上都曾发生过多起因为战争而焚烧馆藏书籍的事件,造成当代文化的断层,每每令人痛心。将图书馆藏数字化,除了更易保存外,也更利于知识的传播。
令人困惑的是,如果这件事情是对的,是符合公众利益的,甚至引起竞争对手发出「这件事情我们怎么没想到?赶快跟进」的叫喊声,为什么在发展上会如此不顺利?其实,这背后是一个产业的挣扎。
◎书籍的贩售是电子商务敲门砖
细数互联网发展过程,始终和「书籍」,「出版」等字眼纠缠不清。首先,由美国 Amazone.com带领风潮,以致于世界各地都有从网络书店起家的成功电子商务公司(当然,成功后也开始扩大销售项目)。
为什么书籍贩售会成为电子商务的敲门砖?首先是消费者有需求,其次是单价低,降低消费者第一次在网络购物的门槛。书籍运送几乎不怕碰撞碎裂,而且不具时效性。以上种种确实适合早期的网络环境。
由于实体书籍在透过网络销售时总是有配送问题,与网络的虚拟特性相违背。书籍的利润本来就不高,获利却大量被物流成本侵蚀,经营者也苦思对策,于是在2000年的时候兴起一波电子书热潮。
2000年 3月,美国知名惊悚作家Stephen King在各大网络书店推出新的小说。这本售价仅 2.5美元,内容仅有66页的短篇小说仅有电子书版而无实体书本,因为大师的名气而造成疯狂抢购。
基于版权保护,这本书必须用一套称为GlassBook 的软件来阅读。即便如此,上市后24小时内在Amazon仍狂销40万册。然而事后Stephen King却公开表达对电子书发展的失望,并表明从此不再出版电子版。
◎网络出版与实体出版的两难
我们或许难以窥见大师到底有多不满,但却可以想像,如果一个平凡人一如你我,在网络上出版一本书而拥有40万销售量,大概可以坐享「网络畅销作家」的美誉及10万美金版税收入(版税以 10%估计)。
然而这正是问题所在。如果Stephen King早先没有在实体的书籍出版成名,他的电子书上网贩卖大概也不会有人买。电子书已经成为网络书店必要的贩卖项目,然而在书籍目录上却总是找不到知名作者的书。
因为,如果真正是知名作家的书,你会宁可花钱去买一本,以便享受更好的阅读经验(不可讳言,电脑屏幕并不是好的阅读介面,而这也已经证明是电子书发展的最大阻碍)。
也有另一股潮流是反过来的。99年,作家痞子蔡,因为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享誉两岸,接著诞生更多网络作家。在网络上书写免费小说打开知名度,然后靠出版实体书籍来获利,似乎是可行的。
海峡两岸曾经诞生过许多文学社区网站,例如台湾的优秀文学网,大陆的榕树下等等。然而,文章在网络上不能卖钱,搞到后来还是得依靠传统出版才能赢利。谈到这,经营者大概已经疲累到不行了。
◎旧体制受侵蚀,新体制尚未起
培养一个知名网络写手,到能够依靠知名度出版实体书籍营利,真是谈何容易;网络上已经到处转贴的文章还有多少人愿意买也是问题。而从网络成名的作家,大部分会从此以实体出版为主,不愿再回头。
为什么我们从Google的数字图书馆计画谈到网络出版?因为很明显的书籍内容的数字化传播是必然的趋势,然而害怕自身权益受损却成了出版商与著作权人普遍的担忧,因为新的获利模式还看不见。
其实所有的数字内容都有一样的困扰:旧有权益受损,新获利不能保证,只是音乐与电影的创作的门槛较高,而文字创作门槛较低罢了。然而,随著数字化工具的普遍,此类创作的门槛将会越来越低。
Google的数字图书馆计画打算依靠竞价排名广告盈利。这件事情给了我们一个暗示,权利总是某程度和金钱挂上关系。如果书籍的作者能够从Google的广告收入上分一杯羹,是否就不会反抗得如此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