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文化与潜规则(全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2:22:45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全本)16-202008-12-07 13:32

第十六章官与机遇

                              十六、官与机遇

    才干+机遇+靠山=飞黄腾达,这是人所共知的仕途公式。

    婚姻本来就是与政治紧紧捆绑在一起的私有制的产物。
    年轻人血气方刚,眼里揉不得沙子,出马一条枪,却偏偏忘记了还有个“投鼠忌器”的处世原则。
    办公室主任是领导的耳目,必须具有细心、小心谨慎等条件。
对于从政的人来说,办公室是一个直达官阶的黄金通道,这里埋藏着丰富的政治资源,只要善于开采和发掘,路就顺了。

    所有成功人士都是阴谋活动家。
    当你超过别人一点点时候,别人就会嫉妒你;当你超过别人一大截时,别人就会羡慕你。
    在一个人的生命中生理生命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政治生命、艺术生命等等,生理生命是其他一切生命形式的载体,没有了生理生命,其他的生命形式也就无所依附了。
    现代化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个道理很正确,但实行起来就未必是那么回事了。如果你的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与领导的关系再好也无济于事,提拔升官也没有你的份儿,那人们自然会把精力用在自身素质的提高上但是,当提高人的素质对提拔晋升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的时候,人们自然就会将工夫用到别的地方。什么地方呢?那就是权力。
    既然能够借助权力的影响力就平步青云,毫不费力地升迁,提高素质的吃苦受累不是多此一举吗?提高素质既要读书,又要思考,还要实践,这是多么漫长的一个过程。现在的情况是,只要你跟领导的关系好,跟上级的门子硬,都可以成为升迁的过硬条件。靠权力只要把领导侍侯好了,让领导满意了,自己的前途命运还不是领导一句话的事情。
    现在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太大,而得到权力影响力的人又太多,相比之下,致力于提高素质的干部不但得不到应有的提拔和重用,反而被一些人认为是“傻子”“看不明白事”。

    领导永远对夸夸其谈的部下没有好感,好部下在领导面前要永远象一个虔诚的小学生。
    对于仕途通畅的人,在艳羡与嫉妒之余,人们似乎总有些固执的偏见,认为此人一定善于拍马,擅长后门之类。事实上,做官跟诗人、画家、歌星一样,是需要天赋和潜质的;就是一个合格的、恰如其分的官太太,也是需要悟性和心智的。
    领导对某个人的印象好坏就决定着这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对人的某些印象往往来自于对方一些语言上的细节。

    地厅级这个台阶被称为“高干”,在权力的金字塔上,这是一个无数官员难以企及的台阶。
    领导们的心思是最难摸透的,所谓的领会了领导意图,是因为那些意图是他们想让你知道而你又必须知道的。
    领导越是强调自己的意见只是个建议,往往那些意见就越是最重要,越是需要你认真执行并严格遵守的。

    一个人当所有的人都说你聪明时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这时候就会有人利用你的聪明,就会有人防备你的聪明了。
    要想在仕途上发展,必须上面有人看重你,替你说话。人们不是常说,要当官首先你自己得行,然后得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还必须自己也行。
    有些事情不是靠批评就能解决的,要靠悟性,没有悟性怎么批评也没用。

    领导是自己当官的决定因素,绝对不能得罪;同事是自己升迁的辅助力量或者障碍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所谓干出名堂就是升官。没有一个赏识你的上司,你工作干得再圆满、水平再高,也是不能进步的。在普遍采用靠人战术中,采取盯住一个人,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走上层路线上,有领导赏识你就够了。
    现实中的许多事情都在于安排和调剂,阳光可以调剂,冷热可以条件调剂,上下级关系和女人依然可以调剂。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表明:目前中国社会分为十大阶层,其中干部即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高居社会顶端,;排在最下面的三个阶层则分别为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阶层。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则指出: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 2.1倍。近年来整个官员阶层日趋精英化,大部分的新进公务员都出身于中上层家庭,他们有条件接受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提拔机会,更容易进入 “国家与社会管理阶层”。
      命运常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的时候,恰恰是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使自己的命运向好的方向发展,还可喜可贺;但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反而使命运走向了反面,这就是悲剧了。
正常的进步道路不是靠机遇,不是靠运气,要靠自己抓住一切机会去努力。所以,弱点就是弱点,不能  因为弱点救了你一次,你就以为弱点就是你的立命之本。是弱点就一定要克服。

    目的和手段是一对矛盾,如果过于注重目的,就会搞乱了手段,手段就会破坏目的。
    一勺盐可以让一杯水变得非常咸,但在一湖水面前,却无能为力了。
    对工作太认真,太执着,本来是个优点,但有时却恰恰成为他最大的缺点。
    凡是喜欢花言巧语标榜自己的人,往往问题最多,大家都要引起重视。
    头脑清醒、心胸豁达,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就是:该敏感的时候敏感,该麻木的时候麻木。
    考虑问题越复杂越好,处理问题越简单越好;实际上把问题考虑得复杂一些就是为了问题处理起来更简单一些。
      没有换位思考的时候,常常表现为一种单向的索取和占有,疏远了亲情、友情,变得自私、贪婪、无知。通过换位思考,对个人的行为及思维方式进行自我反思,抛弃以我为主、惟我独尊的固执心态,以客观、宽容的态度去理解别人、社会和一切。对每一个人而言,换位思考都不失为一副良药,催人奋进,使人进步。
    推荐只要是一种权力,推荐往往就成为不是指示的指示,因为推荐者具有很大的权威性。
    要把精力集中在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世界上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
    你要投机,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知识。

    如果一个人的意志很坚强,如果他的奋斗目标很明确,他的忍耐力是远不能估计的。
    一个人好比分数,他的实际能力好比分子,而他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越大,而分数的值就越小。
    贪心不足是毁灭的根源。
    吃得苦只苦,方无人上人。
      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在自己没有权力的时候就喜欢出名的人,并不是聪明人。
    刚强是立身之本,软弱乃惹祸之胎。
    个人的伟大,只能用长时间耐心的工作去争取。

    没有当官以前非要有本事不可,当了官之后,就用不着什么本事了/
      朋友是一种危险的人物,他们知道你的秘密和不能见人的事情,他们如果与你闹翻,将是最厉害的敌人。
    留心观察别人,并向别人学习。
    要善于利用现有一切手段,争取有地位的人和结构的支持,以便使自己从这些有权力的方面取得最大最有利的条件。
      一个人一旦发现自己受了骗,他的绝对忠诚会变成刻骨仇恨。
      一个人不听劝告不好,但是,如果什么劝告都听,则是一千倍的不好。
      应该经常责备自己,而不要经常责备别人。
      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是懦弱者的自我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解决。
      任何教训都是从人身上得来的,人们直接给你的教训比看书得来的要痛苦得多,常常是残暴的。不过你这样学到的东西将永远牢牢地记在心里。

      任何事情,只要有一条理由站住脚,就可以做;只要有两条理由站住脚,就可以放心去做; 只要有三条理由站住脚,就可以放心大胆甚至毫无顾及地去做。三足鼎立、三角形的稳定性就在这里。

      机会都每个人来说,都不是平等的,如果平等了,就不是机会了。机会是人创造的,人之所以要创造机会,就是因为有人需要机会。而创造出来的机会,绝不是为所有需要机会的人创造的。所以,只有那些多数人需要,而只有少数人获得的机会才是真正的机会。
    人是有主动性的,所以人可以选择机会,把握机会。但是,机会也同样在选择人,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条件的。机会不是普遍存在的,不是常有的;所以,社会永远不会把机会平等地分配给每一个人。
      机会永远是由少数人享受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就不是机会了。于是,机会就必然象计划经济时代的特供商品一样,只供给那些权势阶层的人,有能力投入的人,普通老百姓和机会永远无缘。那些所谓的抓住机会、把握机会的人,不是因为他有能力去把握,而是有人为他量身定做了机会让他去把握。
      许多权势部门在行使自己职权的时候,暗箱操作、以权谋私。所谓暗箱操作、以权谋私,其实就是人为地给不该有机会的人创造了机会。

    如果好好翻一翻历史,也许会吃惊地发现,历史上的许多帝王和有作为的人物都是非常善于韬光养晦的,他们十分懂得审时度势,十分讲究策略,甚至可以说,不懂得韬光养晦的帝王和官员很难在封建官场左右逢源,甚至是难保性命的。
    韬光养晦是封建官场中极为重要的策略。还要善于把握时机,该进就进,该退就退。
   
    时间是最了不起的东西,世上任何东西都禁不起时间的考验。
    时间可以改变一件事情的性质。比如阿拉法特建立巴勒斯坦国,以及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的关系:从第三者插足、到包二奶,最终演变成伟大的爱情。

    一个人要做到看破红尘爱红尘是不容易的。看破红尘不难,爱红尘也不难,难的是看破了红尘还仍然爱者。

      到党校学习是每个想走仕途的青年都有的梦想。到党校之前,恐怕以为党校是个世外桃源,可以暂时远离权力,远离斗争。到了党校你会发现,没有世外桃源,你永远无法逃离,而且你会看到,越往上,有些事情越离谱。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实人。所谓聪明,就是能看透事物的本质;所谓老实,就是看透了以后,仍然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做自己不应该做的事情。
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会是白干的,付出了总有回报,今天不回报明天也会回报,物质上不回报,精神上也会有回报。
      天下的好事,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要自己去拼、去抢,或者好事先到了,也得事后去弥补。
      在工作中,吃亏不怕,关键要看这个亏吃得值不值,是亏在脸上,还是亏在心里。

      衡量一个干部的能力,靠一些表面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十分妥帖、十分婉娩、又十分谨慎小心地处理好更多更为复杂的巨细事务。
      官场上有这么一句话:“出经验不出成果照升,出成果不出经验没门”。这就是说经验比成果更重要。成果从何而来,从实践中总结概括,谁来总结概括,这就得靠一支过硬的笔杆子。
官场上有这样的说法:“烧冷灶难,炒热饭容易”。耗尽柴草烧冷灶,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目标,而且烧冷灶前途莫测,风险很大,没有耐心和毅力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冷灶”一旦烧热了,烧冷灶的人就是属于久经考验的忠诚的铁杆了。“炒热饭”往往是猛攻炙手可热的当权者,目标明确,实用性强,火候一到,立竿见影。但是,炒热饭的人成群结队,因而投资大,火力要猛烈,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很难上去的。

        只要你是成功者,历史就只会记住你的光辉一面;只有当你变成失败者时,丑陋的一面才会被人想起。
      人生就是这个样子,要想得到,首先你就得学会失去。人们常说有所得必然有所失,但这个失与得往往是不成正比的,而且失什么得什么,失多少得多少,在人的一生中也是没有定数的。相反的,人生的每一步却充满了变数,紧要处也只在一瞬间,无从预料、无从把握。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有些岔道口,比如政治上的岔道口、生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男人有一种悲哀,就是每一步都走在别人的设计中。

      没有选择就谈不上价值,没有选择的余地就谈不上机会,没有机会也就谈不上成本。成本就是你必须舍弃的东西。
      世上只有坐轿子的人才有轿子,抬轿子的人将轿子抬好了,抬到位了,坐轿子的人自然就会给抬轿子的人一顶轿子,最后抬轿子的人也会成为坐轿子的人。如果不抬轿子,那是一辈子也别想坐上轿子。就是最终坐不上轿子,能抬一辈子的轿子也是你的福气。抬上了轿子,就归到了坐轿人的门下,就有了保护伞。
第十六章关于机关问题

                                  关于机关问题
    机关原是一个生态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的善于攀高枝,有的喜钻深洞,有时狐假虎威,有时螳螂捕食。在这个生态场里,随时都有竞争和挤压,人人都面临着出局的危险,维持着这里的生态平衡同样是残酷的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至于谁是适者,不仅仅看能力,还要看能量;不仅仅看工作,还要讲操作;不仅仅懂卖力,还要懂卖乖。
    机关里的人格外依赖屁股下的位置和手中的那点权力。无职无权呆在机关是抬不起头做不起人的。机关人的全部本事,就是没有位置要争个位置,没有权力要争个权力,权力不大要耍出大权来。位置是前提,有了位置一切就好办了。那么,位置是领导给的,首先必须取得领导的青睐,你在领导心目中有了位置,领导自然就会给你位置。有了位置就有了权力,反过来又有了谋求更好更重要位置的可能。这叫做有位才有为,有为才有威,有威才有位;换一种说法,就是有位置才有作为,有作为才有权威,有权威才有地位。
    机关的习气是:当面应承,背后拖延;私下责骂,背后告状。
    在机关工作,要深知“祸从口出”这句话的正确性,不该听的坚决不听、不该问的坚决不问、不该说的坚决不说;在机关,说废话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人人都会说,人人都必须说,但是如何把废话说出水平,说出挡次,说得美妙动听,天花乱坠,这就要看每个人的本事了。
    在机关工作并不轻松,这里被紧张、严肃、竞争给紧紧包围,这种紧张是暗地里的,深层次的,表面平静如水,波澜不惊,而暗地里却风云变幻,刀光剑影。
    “办公”二字含义深刻,“办”主要是出力,所以“力”在中间,占最重要的位置,两边则一边是汗水,是心血;另一边是泪水,是委屈;而“公”字,上面是人,下面却是私字。
    办公室实际就是领导的后宫,就是为领导服务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只对上负责,下面只有听喝的份。
    办公室主任必须是个精细人,要处处琢磨领导的心思,领导想不到要替领导想到,领导做不到要替领导做到。
    都说办公室主任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但不合领导意图的谋,你最好不要参;助手倒还合适,专帮领导做一些领导不便出面的事情,情是领导领了,一旦有什么麻烦,就是你这个助手的不是了
    在机关里,能力水平固然重要,但机会更重要。
    在机关工作,最重要的是政治头脑,政治的敏感,政治的嗅觉,这是机关中每一个人(特别是新人)要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的。
    在行政机关工作,最可怕的不是领导当面批评你,而是暗中踩你,那种滋味最难受。
    在机关工作,该保密的一定要保密,哪怕是自己的亲人,最知心的朋友,说话也要注意分寸。
    在机关里,个性变得意味深长:如果你是领导,说你有个性,那是说你工作有胆量、有魄力,敢作敢当;如果你是群众,说你有个性,意思却不相同了,那是说你能力小,脾气大,死脑筋,不会通融。
    在机关工作,跟人不能跟得太紧,也不能跟得太松,官场上一旦站错了队,很难洗得掉,你永远是某某的人。
    在机关里,如果不寻找机会与领导多接触,多向领导靠拢,傍牢一个领导,那是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机关里的游戏规则是,能办的事情不给你办,这是权威;不能办的事情给你办了,这是权力。机关里的人都是善于用权的,往往能办的事情办不了,不能办的事情只要方法得当,倒还办得成。
    机关里的事情,谁都知道,级别相同,位置和职能不一样,其能量往往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官场中人最懂得避实就虚,谁也不愿意从实权部门调到虚职部门去。

    机关就是关于位置的学问。要想得到上司的认可,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行。在机关,最大的忌讳是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就会象无头苍蝇一样,乱冲乱撞,令人讨厌。要找准位置,这里的学问可大啦,一辈子都学不完。
 
    在机关有很多事情是,你只能有想法,但你不能有说法。因为在机关什么事情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如果你的意见跟一把手的想法不一样,你最好不要想,更不要说,说了很容易出问题;轻的是一把手不高兴,重的是一把手说不准什么时候给你小鞋穿。这是你的意见跟一把手不一样时,如果你的意见跟一把手的一样,你说了也白说,因为正确的永远是一把手的,真理永远都是一把手的。
    在机关有一种信号,就是一把手带人出差不是随便的,是有选择的,凡是被选到的人,很可能就有一种幸运对他降临。跟领导出差,或许就是某种幸运即将降临的信号。在机关有多少人把跟领导出差,尤其是跟一把手出差当作是自己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生仕途的一个追求。
    在机关里,人与人的关系,除了工作各种就是政治关系。机关里人们讲究的、热衷的、追求的、崇尚的,也就是政治。政治是机关干部的生命。政治关系在上下级之间比一般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尤为复杂和微妙。工作关系一般不会出现多大不正常的关系,而政治关系就会经常出现不正常的关系。而且都是以一种十分微妙的形式出现。
    在机关所有的关系中,最复杂、最敏感的关系莫过于人事关系。人事问题不出问题都没关系,一旦出了问题,最后你就是没有关系也有关系。说白了,这种人事关系在机关里就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关系。
    在机关里不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叫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否则,吃亏的不是领导,肯定都是群众。
    在机关里领导确实不喜欢你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虽然领导口口声声地说他很喜欢大家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有创新的思想意识,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但你千万不要信以为真。他能让你超过他吗?他能看你比他强吗?他能容你比他神吗?所以,只要你进了机关,领导永远都是你的导师,永远都是你的长辈。你有水平他没有水平你也要听他的,你有本事他没有本事你也要听他的;你就是浑身都是水平和本事,他就是浑身没有水平和本事,你也要听他的。因为领导你不是凭能力,而是凭权力。权力永远大于能力,主宰能力,甚至扼杀能力,毁灭能力。
    机关里的干部大多希望领导能找他们谈话,尤其是喜欢一把手找他们谈话。因为有谈话才有接触,有接触才有交流,有交流才有献媚,有献媚才有希望。
    很多领导不讲真话,都讲假话。领导做得越长,官当得越大,就越虚伪。机关干部为什么不敢讲真话,都讲假话?那都是领导要求他们并教导他们要讲假话,不要讲真话。机关干部讲假话,不讲真话,原则上都是跟领导学的。
    对于领导来讲,领导人的兴趣非常重要,有时甚至比党纪国法都重要。领导对你感兴趣了,你有问题也可以说你没问题;反之,如果领导对你没兴趣,小问题也是大问题,没有问题也能找出问题。
 
    在大机关,领导的亲信是能得到提拔的因素,比才干更重要。人是很难排除感情因素的。
    进入了政府机关,事业是与权力和职务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权力和职务,也就谈不上成就一番事业。再大的机关都是鱼龙混杂,精英与草包共存,职务并不代表才干。
    在国家机关,事业的标志通常体现在职务上,没有相应的职务,也就谈不上什么事业。进入公务员行列,没有权力将一事无成。
      在机关工作,职务升迁是绝对的大事,几乎很少有人在这类问题上能保持心境平衡。职务升迁不仅是个权力大小、待遇多少的问题,关键还涉及对人的能力和工作状态的评价,涉及领导对人员的亲疏。
    在机关工作,被资历不如自己或者才干不如自己的人领导,没有几个人会心安理得。看着不如自己的人变成了上级,一般人都会生出不服气。
有才能领导为什么不用你?要么你有问题,要么领导有偏见,使你怀才不遇。
    我们这个社会,谁的官大谁就正确,谁的官大谁就有水平,你比领导还高明,领导心里就会不舒服,这不是怪事。
    在老同志面前低调一点,才会得到帮助。人都有好为人师的癖好,特别是那些自视很高又被冷落的人。
    在官场上有这样一个道理,只要领导真正要启用你,同事的妒忌与小报告根本算不了什么。领导对部下的看法也有个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问题。聪明人是吸取别人的教训,等到吸取自己的教训时也许时光已经流逝,无法再重新开始了。
    现在的社会比任何时候都复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最怕的不是在明处的敌人,而是那些与你处在同一战壕的战友。
    中国有句老话:欺老不欺少。正在机关走红的年轻人,谁也无法判断他仕途会到什么程度。
    在平淡的机关工作中,如何认识人用人,是每个领导者最大的难题。
    在机关,业务上取得的具体成绩是一个方面,但更容易给领导留下好印象的恰恰是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形式就是量化标准,开过多少次会,做过多少次思想政治工作,都可以统计为数字。每个领导都讲注重实效,反对形式主义,但在具体评价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工作时,你没有那些没什么实际内容的形式,上级就会认为你的工作没有做好,认为你自以为是,另搞一套。
    形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真正的实质内容。政治需要形式,官场要需要形式。
    想当官不是坏事,进了公务员序列,不想当官的人不多。特别是自己认为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恐怕都想当官。
    当官的愿望越大,心灵的扭曲就越大,官升得越大,自我失去的就越多。
    京城的人,得天独厚,走南闯北,有条件见识各种各样的官场,认识各种类型的地方官。而且最高深莫测的官场是京城。
    人生最大的可悲是:当你已经成为他人猎获的目标时,你还一无所知,洋洋得意。
    聪明人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但从来没有谁能真正掌握得了。生活自有它的逻辑,强求就只能被它彻底戏弄,唯一的办法是顺其自然。
    仅靠埋头苦干是不够的,要走出困境必须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必须敢于否定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观念甚至感情。
    在官本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辉煌人生的唯一途径就是官位带来的权力。
    中国的官场特别讲究人脉,关系比真才实学重要得多。
    要想有非常的成功,就得采取非常的手段。聪明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目的,往往不择手段,而这个社会又恰恰以成败论英雄。当一个人被成功辉煌的光环照耀时,他的手段再卑鄙可耻都将被人遗忘。
    中国是个官本位的社会,官是人最主要的追求,是人生价值的最大实现,几千年都是如此,所以金榜提名成了人生三大喜事之首。
    虽然商品经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金钱的魅力越来越大,但这个社会仍然是个官本位的社会,。当官的想赚钱比起那些经商办企业的容易得多,轻松得多。官越大,赚钱越轻松越容易。
    在中国这个社会,不管金钱将起到多大的作用,官位仍然起着主要作用。
    市场经济的法则是:谁能带来利润,谁就是上帝。发育不完全的畸形的市场经济,有权就能搞到紧俏物质,有权就能享受国家的优惠,有权就能带来利润,有权就是上帝。在中国这块有着几千年官本位传统的社会,权力仍然是社会的主导,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
    追求权力是为了随心所欲的自由,但权力又必定带来另外一种不自由。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从来没有人得到过完全的自由。
    所谓仕途,步步升官之途。带着这个目的做人,自然会吹捧逢迎,丧失人格自尊,严重的会不择手段,巧取豪夺,背信弃义,买官卖官,玩弄阴谋诡计,走火入魔,步入迷途。
    把职务权力置于可有可无之间,置于可得可失之间,置于可为可不为之间,不争不求,不抢不夺,以才华和实绩顺其自然,看淡点,什么事情都会超然处之,心境平静。
    人生是由无数个选择组成,有的选择一旦错了,生活再也不会回复到原来的起点。人生又是由无数诱惑组成,每当需要选择时,十字路口就站着诱惑。没有诱惑就没有选择,也就没有人生。因此,人很难战胜诱惑,有时理智是诱惑的产物,有时感情是诱惑的奴隶。在十字路口的人,很难评判什么才是正确的方向。
    世上的一切都以利益为基础,根本不存在什么超越了物质利益的感情。
    机关工作,实际上与书生的善良愿望大相径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会使书生的善良愿望落空。
    领导一旦对你有了看法,本来正常的工作状态在他们眼里也变成不正常的了。已经不被信任,已经有了那么多成见,让人继续在后边指指点点,还不如早点把位置让出来。从事任何事业,必须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尤其是作为官员,现管对你信不信任,往往会影响到你工作的质量。
    人生价值的体现,实际上就在他人对你的尊重程度上。
    人实际上是活在两种感觉之中,一种是他人的感觉,一种是自己的感觉。他人对你的感觉,体现的是你的社会价值,是由权力、金钱、地位、才干等诸多因素形成的,但关键是权力和金钱。他人的感觉影响着自己的感觉,特别是在生命力旺盛的青壮年,最在乎他人的感觉,拼命去获取权力和金钱,似乎他人对自己的感觉良好,自己在这个社会的生存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人本身就是一个容易封闭的系统,所以沟通是人际间的难题,特别是到了一定的地位,顾虑会越来越多,自我封闭就越来越严重。位高权重的人,能说心里话的朋友会越来越少。
 
    在机关,工作是简单的,人事才是复杂的。
    机关是什么?就是国家机器的关口。
    作为一个国家干部,如果不用好用活他手中的政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干部。
    机关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程序。宣传工作尤其要注意走好程序。

    大人物的话也不是句句都有意味的,只是体会的人多了,就有了意味。
    大人物的语调也有着特殊的意味,是非常重要的信息。
    事实都是跟着大人物的意愿走,权力真是个好东西。
    别把自己看得那么小,到了下面你就是大人物了,你不把架子端起来,下面的人反而不自在。
    以前人家尊重你是尊你那个权,被尊久了,你就产生了幻觉,以为人家真的尊你这个人。没权了就得把自尊心甩到厕所里去,也别抱怨什么世态炎凉。大多数时候虚拟的尊严比真实的尊严更有尊严。
    身份是多么重要,没有身份而想拥有自尊,那不可能。身份就是这么重要,这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说是人人平等,那是安慰小人物的神话,一个温柔的骗局。一个人必须依据实力与他人对话,这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有些人看你顺眼不顺眼都无所谓;可另外一些人就非同小可了,平时看不出,关键时刻他心里转一下弯,就是你一生的命运。
    失去身份后的恐惧,会使你感到对面有一种自己看不透也无法把握的神秘力量,令人莫名其妙的恐惧。
    世界上的道理可以象捏软泥一样捏成人们愿意的形状,就看谁来捏了。你没有说心里话的权利,连沉默的权利都没有。
    在机关有一条做人的原则:就是要看得惯。
    在机关里工作,有机关的特点,不是什么话想说就可以说的。
    不表态在别人看来就是态度。凡人的原则就是明哲保身。
    在一种氛围中,不正常已经被大家视为正常,人们对此习以为常,熟视无睹;这又是一种真相,被遮蔽得更深却意义更为重大的真相。
    人与人之间的感觉总是对应的,一个人你本能地感到亲和,那么他对你也感到亲和;你感到别扭,他对你也一定感到别扭。
    领导身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一句话、一种神态就可以使人充满勇气和自信,也可以使人感到沮丧和卑微;一个人的分量,他的人格定位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定了下来。
    机关是一个圈子,圈子里有一条基本的游戏规则。这个规则是什么?就是要站在掌权的那个人的角度考虑一切问题。这个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掌了权,财权、特别是人事权。机关里谁不想进步?有了进步才会有一切。但谁能让你进步或者不进步?总理吗?省长吗?都不是,就是那个在机关里签任免文件的人。你面前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条规则。如果是一个人,换一个人就改变一切;是一条规则,换了谁也不行。你只能顺势而为,这个势是什么?孔子说君为臣纲;文化大革命前说驯服工具;后来又说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都是在说这个游戏规则。你违背了规则肯定要碰壁。碰了壁你不要埋怨任何人。
    在机关,经验就是不要做瞎子,要把事情看清楚,也不要做聋子,该听到的信息要条到;但是要做哑巴,看到了听到了,心中有数就行了,可千万别张口说什么。在机关里,有些话想说也得忍着,不忍不行,祸从口出。
    装聋作哑就不配做一个知识分子,可是你不装聋作哑就让你不配做一个人。
    人生并没有什么最好的选择,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全部的问题是自己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
    在机关,天天想的就是谁和谁是怎样的一个关系,你不把关系吃透,随口讲一句话就坏事了,搞得不好就玩完了。谁在本单位,潜意识中都有一种表演的本能。
    小人物想从别人设计的“局”里跳出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出无数的办法变成大人物。
    在机关里说你是个技术型人才,就等于说你是个工具,不配当领导。说你是人才,你还能有意见?软刀子不见血,杀伤力并不弱。
    谁不知道离领导近的地方什么都有,远的地方什么都没有。
    人生在世,就是跟世界打交道,口说无凭,有东西才是真的。真正把东西抓在手里,那才是大自由。有了小自由,丢了大自由,大自由要付出小自由的代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刚从学校毕业的人,书生意气,血性未凉,反过来说就是教条主义严重,守着几条原则以为那是真的。殊不知人间真实从来不是从原则出发,利害才是真的,原则只是一种装饰,一种说法。这样都几千几万年了,不会因谁而改变。
      改变世界是青年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而产生的想法,以为世界是可以改变特别是由他自己来改变的,用虚伪的悲壮自欺欺人。以为世界可以按自己的设计而改变的人是可怕人物,是狂妄分子。
世界上没有比钱更浅薄的东西了,可也没有比钱更深刻的东西。人活着要解决一大堆问题,解决问题就需要钱,这是怎么也绕不开的硬道理。
      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自己设想的那么难,问题是自己的脸要放得下来,把手伸出去,要做得出,,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
    一个人在他特别关注的事情上,由于情感还有利益的遮蔽,总会有盲点,使他不可能客观地去认识事情。人就是有偏见,有了偏见就不可能有客观性,也不可能有自觉的公正。
    世人都有一些生活原则,可又都本能地把自己当做这些原则的例外,原则的手电筒都是用来照别人的。自我是人性的盲点,人太爱自己,本能地从自我的立场去体验一切,评判一切,本能地排斥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东西。人们对事情的态度总是由自己的情感和利益决定的,没有什么客观性可言。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赞成和反对,可那些缘故的依据又是什么呢?不论事情转了多少个弯,说到底那些缘故只能是自己。偏见无法依据逻辑来纠正,它本身就是一个逻辑起点。人有脑袋,可脑袋是由屁股决定的,屁股坐在哪里就说哪里的话,而且坚定不移。道理是假的,利益是真的。道理是随着利益转的,因此各有各的说法。小人物如此,大人物更是如此,不同的是小人物没有力量左右事情的方向。
    原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活人做不到的事情,原则只能罩住普通人。
    权和钱,这是世界的主宰,是怎么都绕不过的硬道理。
    权和钱,这是两个俗物,硬邦邦的挡在路上,你能绕得过去?人活着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就要靠这两个俗物。世界上的事情你看得越是清楚,就越是无可奈何。
    人在哪个份上,钱也跟着在哪个份上,这也是游戏规则。
一个人在精神上再坚挺,也不能创造一套价值来对抗潮流,而只能象浮萍一样被裹挟着,随波逐流。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决定别人命运的人,一种是命运被别人决定的人。
    一千条一万条,把决定你命运的那个人伺候到位了是第一条;关键人物只要一个就够了。钻到他心里去还不够,别人也会钻,要钻就要钻到他的潜意识里去,要在他的潜意识中把他自己还没有想到的需求挖出来,象开发市场一样开发他的潜在需求。领导跟前不能少了明白人,领导他也是人,是人就有要解决的问题,自己不好解决,也不好说,这就需要明白人悟到了去替他办。这是跟领导拉近感情距离的一条重要途径。大人物有些话不好说,需要小人物来说,他们默认就行了。
    这个世界是个讲功利的世界,要求大人物不讲功利,那是不可能的。什么事情来了先考虑哪些人该受益,然后量体裁衣去制定政策和细则,总之要保证事情落实到关键人物身上去。这是一个操作的年代,操作的过程非常复杂,动机却很单纯。操作的目标就是要让别人出局自己入局。操作只讲结果,而不能讲原则进公正,也不能讲人格讲良心。
    说的是一套道理,做则按需要操作,习惯了也就脸不红心不跳气不喘了。大家都这样,反而成了一条游戏规则,不懂得规则的人用说的话去看问题,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当虚伪成了一条规则,人就不再会有虚伪感,也不会有心理压力,不过是按规则办事罢了,社会也因此对一些事情视而不见。
      现在是个体生存的年代,生存是生存年代的最高法则,是绝对命令,我们的前面除了生存什么也没有。当一切都在现实的平面上展开的时候,那些虚幻的东西,如什么精神之类的东西,其实很苍白,也许迷人,但还是苍白,不能跟现实发生真正有效的联系。有些东西,一定要在那个位置上才会有,分之什么都没有,连尊严也没有。尊严不能建筑在一种空洞的骄傲之上。世界就是这样冷漠,甚至说是无耻。
    活着就是生存,生存就要解决各种问题,解决问题靠什么?靠权和钱这两个王八蛋。这是选择,只有软弱无力的人才把责任推给历史。
    一个骗局要形成也不是那么难的事情,关键是形成一种氛围。人的尊严都是建立在有权有钱的基础上,你在空空洞洞上面能建立什么?
    尊严感是靠权力撑起来的,而不是别人真的对你有多么崇拜。他们崇拜的是权力,能解决因为问题的权力,而不是哪个人,因此换了谁在那个位置上,也会有一样的效果。
    在一个看重权钱的社会,市场把一切都平面化、现实化了,谁都明白要面对自己,要抓住今天。大概念变了一切都变,浅薄就是深刻。读书人不可能在现实之外依托逻辑建立一套价值体系,建立起来也只能停留在书本上,无法跟现实产生有效联系。
      在一个按实力分配利益的社会高唱理想是可笑的,由既得利益者来主唱更是滑稽。孔子是讲君子和小人的,可市场和权力场只讲强者和弱者。活着是唯一的真实,也是唯一的价值。历史决定了我们是必然的庸人,别无选择。人们因此看清了真相,解放了自己,却跑开了良知,放弃了世界。
      权和钱是没有限度的,无限的目标才具有无限的魅力,有了这样的目标就永远不会有停留在某一点上而找不到方向的茫然无聊和厌倦。
    有权不愁没钱,有钱不愁没权,随时可以转换。
    潮流中有一种神秘的摧毁性力量,也有一种强制性的同化的力量,这是现代与传统的合力,它不怕你精神有多强大;最深刻的道理从来就改变不了最简单的事实,到今天更是如此。
    每个人还没有进入角色之前就被一种神秘力量预设好了,不论这个人是什么样子,他入围以后都只能是被预设的样子。他只能在既定的舞台上按既定的程式表演。他不能对抗,因为他对抗的不是哪一个人。不论是谁,都必须按预设的程度进入既定的轨道,神秘的力量从来都不怕谁聪明谁掘犟,孙悟空也不能跳出如来佛的手心。
    改变不了世界就只好改变自己,这才是最实在的。
    市场唯一的原则就是利润最大化,清高和善良那是怯弱和无能的另外一种说法。市场也好,官场也好,奉行的都是操作主义的法则,每一次操作都是为了让别人出局而自己入局。
      现在是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数字就是他们的命。上面的人往下看,看人看不清楚,就得看数字。你要改他的数字就是要他的命。你要他的命不一定要得了,他要你的命你就完了。
    要知道天下有多少事情并不是人们看到的那个样子,我们看到的世界原来是别人愿意让我们看到的样子。大人物的意志就有如此之大的力量。
    奉承首先是自己要有承受力,千万不要怕肉麻,也不必担心被奉承者会承受不了。要办成事情,就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性的弱点。
      好人坏人的判断是无所谓的,利害关系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生活是不怕你跟它赌气的,反正输的是你。
      世界上的事情实在很简单,谁对你负责,你就对谁负责。当官没有别的门道,对给你那张交椅的人负责就行了。只要对他一个人负责,老百姓一万个都没有用。这话有点“有奶就是娘”的味道,可是吃奶是人的生存本能。首先是生存,然后才是生命,如果你连生存问题都没有解决,就奢谈什么生命,就太不现实了。
    现在这个年代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得到了就是胜利,而且是最后的胜利者。
    人生只看过程,不看结果,谁的结果都是一个永恒的死亡。
    人只有一辈子,这一句话把所有的道理都说完了。这个道理最简单,也最深刻。
    人不能站在世界的立场上看自己,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世界。
    好人已经越来越难以成为一种对人的评价方式了。抓到手里的就是全部的真实,这是当今社会的逻辑。
    事情的重要是假的,自己的重要才是真的。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天地不限人,人自限于天地。多年的事实证明,自己按心愿去做的事情,一定不是什么好事;只有使自己难受了,别扭了,才是希望所在。
    大丈夫以屈求伸,伸着的人谁不是屈过来的?做个大丈夫不容易,不然怎么叫大丈夫?一个中国人,能把屈伸这两个字放在心里琢磨透了,他就有办法了。屈就是蓄势,不蓄势怎么能有力?把自己看得太金贵就金贵不起来,这是生活的辩证法。不把自己看成什么,才可能成为一点什么,一开始就把自己看成什么,那到头来什么也不是,这也是生活的辩证法。
    人有偏见,人永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所以人从来是不讲道理的;因为他只从自己的角度去讲道理。可能没有谁整你,没有谁说你一句坏话,甚至一个难看的脸色都没有,你就出局了。
    这个世界是讲功利又讲实力的,没有实力,你看清了又如何?只是白看一眼罢了,还能动摇什么改变什么?你想讲道理,可道理实际上不是书本上那样讲的,另外有一种讲法。
      世界不是不讲道理,而是道理实际上有另外一种讲法,报纸上看不到的讲法。
    世界上的道理真是个讲不清的东西,话语权在谁手中,道理就是谁的。人抓不住印把子可不行,没有这个东西,人不可能有自尊,也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上帝的问题其实是人间的问题;永恒的问题其实是现实的问题。哲学家说,有了死亡,人们向往的一切东西,名声、金钱都成了渺小的事情。这实在是太不对了,正因为有了死亡,那一切才如此重要甚至神圣,否则人们可以无限等待。我们是时间之中的小人物,在这之前或者之后,就什么也不是了。
    人一辈子踏中一步,满盘皆赢,否则满盘皆输。这输赢之间的差别,不是钱可以测量的。人达到了一定的境界,好处直往你身上钻,挡都挡不住。什么叫踏中一步?就是要跟上一个关键人物。一个小小的科长、处长,省委组织部门不会管吧,全凭掌门人的一个念头,他的一个念头,就是你的两重天,你说重要不重要?
    几乎每一个有了进步机会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机会是谁给的,自己的根本在哪里,是谁在对自己负责,而且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机会。公事公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个人化的时代改变了权力存在的方式。于是人们知道自己应该感谢谁、报答谁。世界上的利益就是这样分配的。权力左右着资源分配,谁还敢于说自己无需在分配中得到照应?照应不照应的结果是天上人间。
    人人都想抓别人的把柄,又都怕自己的把柄被别人抓去了。
    谁到了那个份上都会得到一份相应的利益,这是游戏规则。有了这点东西也就上了轨道,入了局,就得按规则办事,否则就要出局。身份不同了,在结构中的利益关系也就不同了,想法自然也不同了。到了那个份上,谁也得变。这种立场决不是一种良心和公正的逻辑能够摧毁的。
      反正要得罪一头,总不能得罪大头吧。如果有人能给你一切,又有人一切都不能给你,你说你凭着良心就站在后面这个人的立场上,这可能吗?
      要让那些关键人物欠下自己的人情,欠得越多越好,要让他们感到歉疚,这样他们就被套住了,以后自然会有回报。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要什么有什么,另外一种人要什么没有什么。世界其实是设计者为自己设计的。要求设计者设计游戏规则时不考虑自己的需要,那符合人性吗?权力唯一难以达到的地方就是更高的权力。
    大地方看得细,小地方看得粗,这才是战略家。解决一个问题就解决了一切问题,所以政治家从来不为枝节问题而焦虑。
    人是个可怕的东西,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甚至一点面子,就不怕要别人作出重大牺牲。希望世界凭良心来运作那就太可怕了。凭良心?说凭良心这个话本身就是没有良心。良心只在少数人的少数情况下才是有效的。凡事说凭良心那不但是幼稚,简直就是欺骗。人在不凭良心的时候根本不会意识到良心还是一个问题,个人的欲念和情感趋向已经把良心重重叠叠地遮蔽起来。
      掌了权就有了特殊权威的要求,自尊心极度敏感,除了上级,其他人谁碰一下都是不行的。同时也有了特殊利益的要求,最中抓着资源,谁不想多分点给自己?有特殊权威、特殊利益就有了特殊标准,自己就是标准,就是价值尺度。为了维护这个标准,就千方百计把别人的嘴巴封起来。
    一个有远见的领导,不能太相信自己,自己是人,是人就有弱点有偏见,有特殊利益的冲动。
    世界上的事情,有几件是从道理出发的?上面的人只知道讲政策,可这些政策在下面操作起来难度有多大,他们就不管了。
    有了更高位置的人就该有更多的利益,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不论用什么方式,这一点一定要体现出来。这也是游戏规则。路径可能有千千万,目的只能是一个。你要堵别人的路,就违背规则了。说到底,道理是道理,事情是事情,碰上了事情,道理说上千千万又万万千也没有用,最后还是要回到那个唯一的结果上来。
    一切好处都以职位为标准,向权力集中,这就是官本位的逻辑。领导和群众都心照不宣,配合默契,这也成了一条游戏规则。
      在白色地带和黑色地带之间,有一个灰色地带,这是权力者的利益空间,又是他们的运作空间。这个空间经过他们长期的安排,已经形成默契,众志成城,铜墙铁壁,想打破是不可能的,利益就是利益,就是生存空间。争取空间的冲动是人生的大根本,不是几条道德可以压制、几点理性可以约束、几个榜样可以说服的。在重大的利益面前,大道理说得再多也没有用。这不是谁道德不道德的问题,更不是懂不懂道理的问题。利益关系不同,说法就不同,归根结底,说法还是要按着游戏规则来说。不要说凡人,就是上帝,只要损害了人们的利益,他们也会有勇气站到上帝对面去。

    机关是干什么的?是全体公众委托他们为公众服务、管理社会秩序的,包括管理企业。他们是花钱的部门,但钱只能源于国家税收;而以挣钱为目的的机构只能是企业。如果机关一边行政一边挣钱,必定会受到金钱以及金钱带来的好处的优惠,必定会以钱为中心,让一切权力为利润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定会放弃一些法定的行政职能,降低管理和服务效率,滋生腐败,同时与公众和企业争利,自己捞了好处,却影响整体经济发展,削弱国家税收。从动机上看,某些机关与企业没有多大差别,除了“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罚款”外,他们热中于各种经济活动,表面上看,是为了改善小单位的办公条件,弥补经费不足,制造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唯一和真正的企业不同的是,这些“企业式”的机关独立于市场竞争之外,利用手中的行政权、执法权、财政权、收费权强买强卖,获得比行政垄断的国营企业更大的利润。所以有人说,看看谁的生意做得最好?是机关。只赚不赔,利润走大。这就是行政机关企业化的苗头。
    一个人一旦进入机关,那么他的人生就与机关联系在一起了。人生总是有奋斗目标的。在机关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几乎人人都在等待着升职,升职在机关是最大的荣誉。如果你在机关干了好多年,结果没有弄到一官半职,那么,不仅社会不承认你,就连你的配偶和亲友都会说你不行。虽然中国的官职多如牛毛,其含金量值得怀疑,但是,在机关,人们仍然把他当成一个人成败的尺子。
    在机关,升职是大喜,而被撤职则是大悲。一旦进入机关,很多人的终身目标就是升职,此外别无他求。可结果呢,大多数以悲剧而告终。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在机关,官职是有限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职数限制。在机关,不能大家都当局长,也不能让大家都当科长,官总得有一定的比例。如果大家都是优秀的,也不能都当官。在机关,你一生当不上官,就可能在失落中度过一生。就是你奋斗了一生当上了科长、主任之类的官,或者是再大一点的官,想想看,一生就是为了这点东西,是不是有点太可怜了?
      在机关,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往往不是能力和品德,而是性格。一个人,如果性格内向、老实又耿直,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他都注定是个失败者。当然也有例外,当极少。在机关,总是说工作最重要,干好工作是最大的本领;按说,谁干得好,谁有能力提拔谁才对。可是在机关,领导就是伯乐,伯乐说谁是千里马谁就是千里马,千里马跑得快慢在其次,关键是能否被领导相中。在机关,有了职位就是人才,没有职位就是庸才。一个人长久得不到提拔,不论是什么原因,大家就会认为你不行。大家在乎的是事实,而对游戏规则之类的关键因素,却常常被忽视,或者说一些人已经对机关不公平的规则认同了。
    一个人在机关工作,光靠个人奋斗往往行不通。机关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它联系到社会各个方面。在文学上,讲功夫在诗外,在机关,功夫也往往在机关之外。机关看似独立,其实它正处于社会关系网的核心。一个单位要提拔一个干部,决策者说不定会接到上百个电话和条子。一个人因为一个电话或者条子被提拔,这并不是天方夜谈。在机关,提拔干部总是要暴冷门,大家异口同声认为应该提拔的,常常提拔不了;大家想不到的人,人家会突然杀出,令人刮目相看。所以在机关,如果你除了自己有双手外,没有其他任何可以依靠的,那么就要现实一点。所以,面对不平,最好的方法就是装糊涂,千万别装明白。你要知道,沉默是金,言多必失。除非你不想在机关干了,如果你还想在机关干,最为聪明的做法就是闭嘴。
    至于有的机关把职位明码实价地出售,实行市场化,这个机关就肮脏不堪了。要当这样的官,有两条就行:第一条,就是不知廉耻,一切尊严、人格、良心都不要;第二条,要有钱,大概少了还不行。因为现在官这东西处于卖方市场,热带卖官的不愁官卖不出去,所以其中的规则应该是谁给的钱多就卖给谁。如果你认为你的人格很重要,钱又不多,那么人家买官你就不必眼红。
    你想举报领导以权谋私,一般成功率是很低的,这是公开的秘密,必须三思而后行。比尔。盖兹有一句名言:“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要坦然面对它”。

    人和人之间是需要一种东西来润滑的,否则就只有互相摩擦、互相伤害。清高傲慢是机关干部之大忌,不尊重领导更是要不得的。
    你和领导不感冒的人来往,领导对你也不会感冒。
    当领导的就是使用干部,你要有胆量使用有争议的干部、要有胆量使用有错误的干部。从理论上说,衡量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可这些概念靠什么来掌握?靠的是领导的感觉。而领导对下级感觉,最重要的是能不能驾驭,能驾驭的就是好干部。

    人这一生,无非是名利二字,名与利比名更重要;利留不下来,名能留下。其实,经商也能留下名,最关键的是找对自己的位置,不是经商的材料,就不要经商,不适合从政的人勉强从政,不光留不下名,反而倒可能把名给毁了。
    野心也是一种动力,没有野心不能干大事,没有野心也干不了大事;野心可以把人变得更狡猾,说假话、做假事,报喜不报忧,哪一样不是被野心教唆出来的?在这个世界上,在野心勃勃的人之间,利益才是根本的纽带。

    人们向来都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可是在官场,命运却掌握在领导手上。
    机遇象个小偷,到来时无声无息,走时你却损失惨重。
    仕途就象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但是每一个树枝却各不相同,有的粗壮,有的细小,有的笔直,有的弯曲。仕途一时荣誉啊。

    一个没有口才的领导干部可能会因此失去“威信”,不能让人“敬畏”,甚至会让人看成不是当官的材料,这已经成为官场共识。观察很多领导讲话,不论是即兴发挥还是照本宣科,都是滔滔不绝,每次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味道。讲话成了许多领导干部的主要工作,许多领导都泡在讲话这个情结上了,讲话成为一种 “官场风俗”。为了讲话,没必要开的会也要开,小会要开成大会,中层会要开成全体会。无非是为了增加听众,为他的讲话捧场,为他的口才捧场。这种开会风,讲话风也就是许多官员的工作作风,他们就是以讲话来体现工作,体现为官的“政治生命”,他们中的许多人,迷恋这个开会讲话情结,以此体现个人的政治舞台和官场活动基础。以口才体现官才,这不是一种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十七章官与法律

十七、官与法律

    法律的本质是正义的守护神、公民的保护者。在中国,法律却一向被认为是“一个阶级压迫另外一个阶级的工具”,这种阶级斗争的工具论,扭曲了数代人的法律价值观,直接影响了法律人士共同的法律实践。
    从缺乏正义观念和公民观念的法律意识,再到无限膨胀的司法权力,中国的司法人员享有其他国家的司法结构没有的执法权力。不仅如此,在中国独特的政治背景下,中国的司法结构往往受制于党政部门,缺乏真正的独立精神,一旦有政治需要,在党政结构的压力下,极易将法律操作得变形走样。

    华盛顿说过:“知识是公共幸福的最可靠的基石。”那么,作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律应该是其“第一块基石”。
    英国哲学家萧伯纳将法律比作“蜘蛛网”,“小虫给粘住,大虫却冲过去了。”这正是法律的不公正的最明显特征。
    在社会事务中,法律永远是被动的、保守的,它规范着人们行为的法律底线,而不是抑制大家的创新热情,即“法无允许皆不行”。

    法律的优点在于它的稳定性和明确性,它的优点也恰恰是它的缺点,它不能朝令夕改。在“法律至上”原则的约束下,法官也不能随机应变。所以法律所追求的只是普遍性的正义,一旦遇到特殊的个别的案件,法律的正义就可能大打折扣。法律的特性就是持平如一,不因人而异、因事而异,这才是法治的本意。

    关于法治和人治
    制定更多的法律和条例并不表明更多的法治,人治比法治甚至需要更多的规则。这是因为法治是由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般规则发挥作用,而人治则要根据权力种种变化的需要,经常制定新法,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发布命令。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权力可以不执行它不想执行的法律,致使原有的条例和法律经常失效,甚至从来就不曾生效过,只好把停地签发新法令。
    法治和人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体系,它们治理的原则大不相同,实现的目的迥然相异,赖以生长的社会基础完全两样,因此法治不是在人治的树上嫁接,而是要在新的土壤中长出新苗。法治需要的新土壤就是多元化社会。
    法治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这个社会存在最低限度的利益竞争。它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利益集团,任何一方的势力都不能强大到绝对压倒其他各方。法治之下,每个人、每个利益集团都放弃了给自己当法官的权利,最高统治者也必须放弃这一权力。法治之下每个公民都可以自信地坚持,除了屈服于法律而不屈服于任何人。
    法治出现并不具有必然性。利益集团的竞争出现在所有社会。在中国,军事集团为争夺统治权而投入血与火的大海,却没有使它们之间出现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利益共存和竞争的局面。
    排斥利益竞争最有效的手段是排斥权力竞争。当获得利益不是依靠,而是依靠攫取时,带有武装性质的权力就是能带来最大利益的资源。军事——权力集团的统治机器通过一个有无数细小分支的总软管连接社会的方方面面,依靠它输出权力,同时又汲进利益,这使统治集团能自成体系,既居于社会之上,又对社会封闭。体系内部的权力变动就象军队的换防,虽然频繁挪动位置,集中和分散,但始终不与社会发生联系,而只是它的内部事务。
    人治并不排斥法律,而是指它把暴力作为解决利益冲突的手段,使事情总会有利于掌握了暴力的人,它具有控制最后结果的能力。不利用任何法律、完全依靠暴力的统治几乎是不存在的。不论是民主统治还是专制统治,都有处治谋杀、强奸、抢劫的法律。但达到特定目的的人治之法与普遍适用的法治之法有本质的区别,后者是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法官独立的应用法律,保证法律公正实施;而前者是行政权自己当自己的法官,表面上的司法判决实质上仍然不过是权力判决。
    在单极社会,权力精英不但难以具备法治观念,更不具备自觉遵守法律的动机。中国王朝的人治制度实际上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形式。历代王朝一次又一次地应对危机,克服危机,然后积累经验修补制度缺陷。当最高权力为一个家族所垄断并世代承袭时,它从生产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中获得长期绝对利益,因此最高统治者有强烈的动机看好国家,改良其统治。
    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依赖,就象狼对于羊群的依赖,它也需要军事和管理上的同盟者,既要依靠农民发展生产,又这样将军保卫政权、官僚从事管理。在绝对利益链条上,人民创造利润,提供统治者分享。但是,绝对利益总是招致造反、革命和动荡。绝对利益所形成的强烈刺激,一方面激怒被压迫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