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药自注的整理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00:51
4 剂 型
  
  《金匮要略》中用药剂型丰富,计有汤、散、丸、酒、熏、洗、煎、坐等多种,用药方法有内服、外用之别。
  4.1 汤剂 汤剂具有药力强,吸收快,奏效快等特点,《金匮要略》中方药约70%为汤剂。诚如《金匮玉函经》中所说“若欲治疾,当先以汤洗涤五脏六腑,开通经脉,调导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槁,悦入皮肤,益人气血,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丹波元坚《金匮玉函要略述义》曰“汤之为物,煮取精液,药之性昧,浑然融出,气势完壮,其力最峻,表里上下,无所不达,瘁病痼疾,无所不适,故补泻温凉,有毒无毒,皆以汤为便,所用汤最多也”。
  4.2 散剂 散剂一般药味较小,便于制作、使用,又可节省药材。《金匮要略》中的散剂一是用于应急,如治疗胸痹的薏苡附子散、金疮出血的王不留散等;二是用药量少以免伤正,且有些药物不宜人煎剂,如治疗妊娠小便不利之葵子茯苓散,治疗胎动不安的自术散、当归散,女劳疸兼有瘀血、湿邪的硝石矾石散,十枣汤虽名为汤剂,但汤仅煮大枣,方中甘遂、芫花、大戟皆用散剂;三是用于某些病不宜多饮水者,如治疗内有停饮的猪苓散、半夏干姜散等;四是增强药物功效,如治疗虚寒久利的桃花汤中赤石脂一半人煎剂,一半用散剂冲服,久利滑脱用煨诃子散剂粥服,都是为了增强涩肠之力。
  4.3 丸剂《金匮要略》中丸剂约占10%。使用丸剂,一是便于应急,且有些药物峻烈、有毒,以蜜为丸可缓解毒性,如治疗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的乌头赤石脂丸、寒饮腹痛的赤丸、痰浊壅窍的皂荚丸等;二是久病正虚,需长期用药调补者,如治疗虚劳的薯蓣丸、肾气丸等;三是内有干血、瘀积,需缓消瘀血者,如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等,如《金匮玉函经》所说,“丸能逐沉冷,破积聚,消诸坚瘕,进饮食,调营卫”;四是某些药宜人丸剂不宜入煎剂。如赤丸用朱砂挂衣,等。
  4.4 酒剂 酒有活血通脉之功,现代研究表明中药某些成分溶于水,而某些成分溶于酒。《金匮要略》中用酒煎或水、酒合煎药物的有炙甘草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萎薤白半夏汤、红兰花酒、胶艾汤等,下瘀血汤则是大黄、桃仁、酒煎顿服;用酒送服药物的有薯蓣丸、肾气丸、土瓜根散、当归散、当归芍药散、白术散等。上述方剂多用酒助活血之力,或防补药壅滞。
  4.5 外用剂 除内服药外,《金匮要略》中还有一些外用药剂,如苦参汤外洗治狐惑前阴蚀烂,雄黄外熏治后阴蚀烂,狼牙汤外洗治阴疮,百合洗方治百合病,纳药阴中的蛇床子散、矾石丸治阴中冷、内有寒湿或湿热带下。上述外用方药,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力直达病所,多取效速捷。
  
  5 药后反应及调护
  
   5.1 药后反应 仲景在处方用药后,还注意交待药后反应及处理措施、饮食起居等一般医生易忽略的问题。如白术附子汤方后注“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乌头桂枝汤方后注“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说明服用附子、乌头可出现一些反应,古人称为暝眩,若不良反应过重即为药物中毒,当及时解救。逐邪之剂用药后应注意排泄物情况。如茵陈蒿汤用后“尿如皂角汁状”,硝石矾石散用后“小便正黄,大便正黑”下瘀血汤用后“新血下如豚肝”,等等。大、小承气汤“得下,余勿服”,“得利即止”,以免过下伤正。还有一些药物可影响排泄物颜色,如百合地黄汤因方中地黄汁缘故,用后“大便当如漆”,应告知病人,勿使其惊慌。

  5.2 饮食起居调护 大建中汤方后注“可饮粥二升,当一日食糜,温覆之”。强调脾胃虚寒腹痛病人用药后尤应注意调养胃气、护阳气、慎风寒。十枣汤方后注:“得快利后,糜粥自养”,强调下后当注意饮食调理,以养胃气。发汗之剂方后多强调微汗,病人不易汗出则采用温覆、啜热粥等法以助汗出;汗出时当避风寒,以防外邪乘虚而入;若汗多则可用温粉粉之,避免过汗伤正;如桂枝汤、瓜蒌桂枝汤、大青龙汤等方后注。

  《金匮要略》中的方药自注还有不少内容需要探讨。如在方药炮制方面,《金匮要略》回阳救逆用生附子,现在临床多用制附子。近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主要成分为乌头碱等生物碱,生附子中双酯型乌头碱含量高于制附子。有研究报道附子所含双酯型二萜生物碱既是毒性成分,又是有效成分,附子的炮制不但要考虑解毒,更应重视存效。药物的煎服法也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如《金匮要略》对一些方药采用的去滓再煎法,此外用百合的诸煎剂是先将百合与它药分煎,再去滓合煎。对于此种煎法后世多认为可使药性合和,药液浓缩,便于服用,但有报道小柴胡汤再煎法可使药物成分改变,而其它去滓再煎方药的深入研究尚未见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