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客:博士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34:27
金陵客:博士为何“一代不如一代”?时间:2010-07-14 16:14 作者:金陵客点击:786次
  有调查显示,六成人考博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2009年7月18日的《中国青年报》用了一个疑问句做标题:“博士一代不如一代?”标题后面的这个问号,大有深意。报道还引用了某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的“直言”:“我没有量化的数据,但我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
  决定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我赞成许多受访博士的观点,即“导师不仅影响博士的在读阶段,也会影响其一生”。这份调查报告说到在读博士的诸多困惑,比如“杂事多,无法专心工作;得到的指导不足;经济压力大,生活需求不能满足”等等。理由虽多,然导师是否尽心尽力,恐怕是最根本的一条。说“杂事多,无法专心工作”,请问“杂事”到底从何而来?说“得到的指导不足”,请问导师不尽心尽力指导学生,到底在忙什么?所以,与其说学生“一代不如一代”,不如找找别的更重要的原因。
  比如说导师“一代不如一代”。2009年7月3日《南方日报》报道北大硕士跳楼身亡事件,引用专家的观点“师生关系的功利化,已经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就是证明之一。导师当“老板”,学生一声不吭充当廉价劳动力的现象,并不少见,师生关系,有时变得比雇佣关系还要残酷。今日高校有的老师,早已是名副其实的“老板”,甚至是“血汗工厂”的老板了。至于学生抄袭,导师署名,就更不足怪。学风败坏,文风败坏,导师之责任无可推诿。
  当然还有培养模式的问题。不久前去世的任继愈先生,生前也带博士生。任先生说:“社会普遍反映现在的博士不如从前的大学生顶用,学位贬值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培养人才不能像蒸馒头,个个都一样。”任先生又说:“人的天性禀赋是不一样的,用一种模式培养人才,只会削足适履,造成‘南橘北枳’的结果。”
  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儿子八斤,孙子还有七斤,曾孙女儿只剩六斤,她天天感叹“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不懂基因学说,不知道根子在哪里,她只以为自己既然是九斤,当然很有本钱批评别人。今天的学者不会只有“九斤老太”的水平吧。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sxpl/pl/article_20100714133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