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空间同步互动运动与时间速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09:19
作者:元君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179    更新时间:2010-6-25              【字体:小大】
【复制本文】【下载本文】
不规则空间同步互动运动与时间速度
---发个让主流精英和主流专家痛恨不已的贴子
田忠国
近期看到一则报道,说霍金这样说, 为了让这一切从虚幻变成现实,我们应以物理学家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时间——即第四维。这个问题没有听上去那么晦涩难懂。每个好学的孩子都知道,任何物体都以三维形式存在。一切物体都有宽度、高度和长度。此外,还有一种长度——时间的长度。而我们则认为,物体在系统空间空间差存在时是存在的,但系统空间的空间差消失,物体长、宽、高的概念就错了,因为,物体长、宽、高因系统空间的空间差而存在,也因系统空间空间差的消失而消失。
所以,人类一直沉迷于美丽的幻觉:时间是一维的。
时间是不是一维呢?我们认为,首先应搞清什么是时间,或者说,时间是怎么形成的,这是一。其二,还必须搞清空间的维度。其三,系统空间是平面的还是折叠的。我们一直认为,时间是系统空间同步互动和同步异动,空间差形成,时间随之形成。回答了第一个问题,我们再接着思考:人类目前所认识到的三维空间是对的,但如果系统空间并非是平面的,而是多层结构的折叠体,如果再以三维空间的观点看问题,人类必然走不出智慧的障碍。因为,系统空间折叠就意味着空间维度的折叠。当然,我只是我们从发散式系统闭环程序逻辑的角度,对系统空间的猜想,而非科学实验的结果。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可以实验的才是科学,无法实验或无法重复实验的都是不科学的。其实,这种观点是反科学的,因为,人类全部科学史证明,科学发现源于科学猜想或者叫科学哲思,而非实验。实验不过是科学猜想的继续与细化,也就是说,是对科学猜想的可操作化。扯远了,回到当前话题。
回答了前三个问题后,我们不妨继续思考:
系统空间是均等的吗?或者说,系统空间是规则的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规则。不规则的系统空间,但却有对称制衡联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运行轨道。系统空间在各自的轨道中,同步互动或者同步异动,维持系统空间相对距离的合理。如果按照发散式系统闭环程序逻辑推理,在系统空间之外,必定有多个负系统空间,才能形成空间折叠关系。
多正负系统空间同步互动或者同步异动的过程,就会形成系统空间的空间差。
空间差,即时间速度。
不同的空间维度,或许存在不同的时间速度。
系统空间的弯曲与折叠,形成了多维度的时间和时间速度,同时,多维度的时间也并非霍金所言,只是“流速”的不同,而是,即有“流速”的不同,也有流向的不同。因为,系统空间的弯曲与折叠,必然形成空间差的相反。空间差的相反,时间流向必然与之同步。
系统空间,也即宇宙是怎么形成的呢?
按照已有的宇宙科学,人们相信是宇宙大爆炸的结果,但我们认为并非如此,而是系统空间空间差归零,又重新形成空间差的必然现象。当然,在系统空间的空间差归零或形成新的空间差过程中,系统空间有爆炸、分裂、聚合的过程,但其主体或许是系统空间同步互动、同步异动归零,又重新形成空间差。早在数百年前的邵子就曾对此有深入的思索。
在读霍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霍金不止一次提到虫洞问题,也即时间的缝隙或者叫孔洞问题。对于时间有缝隙的观点我们是赞同的。但与霍金不同的地方是,霍金所说的时间缝隙,是不同系统空间的交汇点。当速度超越A系统空间时,人类即可进入B系统空间,也即时间的另一维度。另外,我们猜想,在不同的系统空间,时间速度不仅不同,而且,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时间速度状态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也就是说,由于空间组合形成的不同时间速度,有可能使同一种物质形态变成不同的物质形态,并在回归到原来的时间速度回归到原来的物质形态。
同时,我们还认为,再小的物质也有空间非均衡对称结构,而这种结构从逻辑上说,是物质分裂或聚集的媒介。在空间非均衡对称结构中,同样存在时间记忆与时间速度,同样有时间的不同流向和时间裂隙。我们所说的空间非均衡对称结构,即是指弥漫于宇宙空间的各种不同物质,也是指无穷无尽的系统空间。
或许,将来有一天,人类会制造出穿越空间运动的摄像机,捕捉到时间速度的运行轨迹。
到目前为止,人类制造的太空望远镜,最多捕捉到遥远的空间影像,但却无法捕捉到微物质的空间运动,更不用说时间速度了。我们之所以说人类将来有可能捕捉到时间速度的根本原因,在于时间是空间运动时的另一种物质形态,而且,时间运动速度揭示的恰恰是空间组合形态。
有人可能说,我们以上所说不过是疯子的胡言乱语。
但是,如果你研究过八字中的天干地支,“奇门遁甲”,“六十四卦”或者“玄空风水”,你就会发现古人对空间与时间的理解,与现代人的理解是多么不同。
是古人理解的错误?还是古人的思维逻辑揭开了科学逻辑?
我们还认为,空间同步互动或同步异动是通过时间呈现出来的。或者说,没有时间就无法体现空间运动,反过来说,没有空间运动,同样没有时间可言。只是,物质的大小,决定了空间的大小和时间速度。而且,我们还认为,物质越小,空间速度和时间速度或许朝相反的方向运行,即,空间速度越快,时间速度就越慢。时间速度越慢,在常态时间速度下,物质寿命越长。
与此相反的是物质在空间穿行中的速度:
速度越快,时间长度越短。
邵子在“皇极经世”一书中曾说,一年即一昼夜,一秒亦一昼夜。或许,邵子描绘的是不同空间的时间速度。所以,我们认为,速度可以改变空间,或者说可能可以进入多维空间。而多维空间,我们认为就是科学家所说的通过时间隧道所要进入的空间。
现代科学界认为,最快的速度是光速。
假如光速是最快的速度的话,人类进入时间隧道的可能几乎等于零,因为,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光速在运动过程中有弯曲现象。这一现象证明,空间和物质对光速有一定的阻碍力量。所以,我们认为,最快的速度不是光速,而是超越物质和空间阻碍的,人类尚未发现的速度。因为,我们认为,速度只有打破空间和物质的影响,才可能进入“时间的裂隙”。
所以,我们虽然认为霍金的猜想最终会变成现实,但变成现实的时间比霍金想象的要长得多。因为,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发现比光速更快的速度。
没发现不等于不存在。
从逻辑上说,无法证明其不存在的,都有存在的最大可能,这是一。其二,即便现代科技证明不存在,并不证明客观上的不存在,因为,现代科技对未知的验证,或许连亿万分之一的零头都没有。其三,已知存在的物质不等于永远存在,而客观上不存在的物质同样不等于未来没有。因为,零为万物生长之源。由此推论,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有生命周期,只是有时间长短之分而已。所以,人类只要有想法,就不要轻易关闭未知之门。
关闭未知或者说猜想之门,就等于拒绝已有科技之外的发现。
宇宙生于零,也必定归于零。
所谓宇宙的零度空间,即是系统空间空间差消失。
所以,我们认为空间差是物质形成之母。不同的物质必然存在不同的空间差。空间差是由两元或多元不规则对称空间运动形成的。所以,物质没有最小,也没有最大,只有相对大小而已。相对大小,从逻辑上说,物质就没有穷尽的时候。但是,没有穷尽不等于物质永远稳定在某一属性状态。或者说,在某一个时间速度和空间运动状态,物质属性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当空间与时间速度发生巨变时,某种物质随之分裂出另一种物质。
同时我们还认为,哲学逻辑只有转化为数学逻辑,科学哲学才进入有望实验的阶段。
或者说,哲学逻辑是人类伸向未知的智慧的眼睛,而数学逻辑则是敲开未知之门的锤子。所以,我们认为科学源于哲学逻辑对未知的叩问。所谓哲学逻辑,也即我们常说的“发散式系统闭环程序逻辑”,简单的说就是“易经”、“玄空风水”。因此我们认为,简单的否定“易经”和“玄空风水”就等于拒绝人类的最高智慧,因为,“发散式系统闭环程序逻辑”是发现未知的有效思维方法。同时我们认为,一个伟大的数学家,必定成就伟大的科学家。
同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必定是伟大的哲学家。
成就伟大科学家的不是满足私欲的自由,而是忘我的自由状态。相反,满足私欲越自由,人类就越失去科学创新能力。因为,私欲是智慧的天然障碍,无私或者说忘我是智慧的最高状态。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前后三十年科学成果悬渊的根本原因。当然,专家不同于科学家,因为,专家是对某一领域知识超过大多数人的熟悉,而科学家则是在哲学逻辑状态下(思维)的自由飞翔,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创新活动。专家的偏执狂使其更追求自我、追求感官的疯狂满足,而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科学和自然科学界中,专家们不是成为兽的代名词,就是成为卖国者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才导致真正的专家总是成为主流专家迫害与排挤的对象,而真正的科学家,也总是成为兽类专家们驱逐的对象。
进入自然科学领域的,是程序逻辑。
进入社会科学领域的,则是价值逻辑。
有朋友批评我,说我的文章太过尖锐,但我却认为,文章并非是单纯的交流工具,而是交心的载体,是灵魂对真理的追逐与守望,是智慧之眼对未知的叩问,也是良知对人类现实的审视。现在主流精英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经济科学和法学不讲道德。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没有道德与良知,就必然没有经济科学,更没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因为良知与道德是照亮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科学规律的灯光。所以,不讲道德良知的经济学和法学,必定是兽类满足兽欲的工具,而不是经济发展规律和法学,因为,经济学是个如何搞好创造与分享,并激活社会创造潜力的学问,法学则是如何维护价值目标共识,促进社会高质量的共同生存的学问,而价值目标共识,一是社会成员平等的共同利益。二是文化,也即共同追求、遵循的价值标准。价值标准的基础则是社会主义的道德与良知。基于以上两点,才能形成社会价值秩序。
社会主义价值秩序是社会主义法制运行的基础,失去基础法律就无法运行。
有人可能认为本文又扯远了。但科学发现与发展,虽然直接与科学家的忘我精神有关,以上所谈却是产生伟大科学家的社会基础。
20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