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公共品不足的表象与现实(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18:07
公共品不足的表象与现实(1)
香港时事评论员 林贡钦: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把公共品定义为,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是,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则该产品效应覆盖范围和区域内的消费者人数多寡,与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成本的变化无关,即新增消费者引起该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消费上的非排他性是,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不管该提供者是否愿意让其它人也消费该产品,在该公共产品的效应覆盖范围和区域内,任何人都能够"消费"该产品。典型的公共品是灯塔和国防。
近有中国国内学者针对内地日趋严重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医保,甚至供水、供电、供油、供气等不足的社会问题提出,中国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从私人品匮乏转变为公共品匮乏。敝人不敢苟同。
我认为,如果要说中国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应是利益集团对社会财富的巨大垄断与广大民众共享社会财富和改革成果的强烈诉求的矛盾。从以下两方面论证。
一.公共品不足只是表像
二.公共品与私人品错位或混淆,人为造成短缺经济
一.公共品不足只是表像
公共品不足只是表像,它掩盖了利益集团对社会财富的垄断,即对公共品的巧取豪夺。
目前中国内地出现的因公共品不足引发的这难那难,对少数富豪和强权组成的利益集团来说根本就不难,因为不足部分可用金钱或权力与私人品交换;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含金量低且数量又少的可怜的货币收入无法交换到所需的价格日益暴涨的私人品,只能减少或抑制需求。人们不禁要问,公共品到哪儿去了?
1. 社会财富增长快速是公共品生产的首要条件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表明,2005年中国GDP总量达22257亿美元,自1979年以来,以每年9.6%的速度增长。据非官方的数字表明,2005年中国的财政收入约为3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约28倍。
同期中国人口从1979年的9.7亿增加到2005年的13亿,人口自然增长率则从1979年的11.61‰下降到2005年的5.89‰。
过往由国家沉重负担的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城镇居民的住房和就业人口的医疗等包袱已甩掉。20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和严重的自然灾害。
这都表明,改革开放近30年来,国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国民收入也大有提高,与我国历年比较,可谓国富民强,是历史最好时期。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构成公共品生产的首要条件。
2. 非生产性支出和投资比重过大
据<<证券时报>>2006年2月9日的一篇文章披露:中国财政支出中最容易膨胀的部分是行政公务支出和直接投资,中国行政公务支出和直接投资占财政总支出将近50%,而美国仅占17%。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事关公民切实利益的部分,成为中国财政支出中最不容易膨胀的部分,只占财政总支出的25%,而美国则占75%。
2005年中国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费用约7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40倍多;行政管理费所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从1978年的4%上升到今天的24%。而在国外,行政管理费一般只占财政收入的3%-6%
3. 腐败的成本巨大
国内报端不时披露,中国每年公款吃喝的招待费1000亿人民币,公费旅游和考察2000亿,公车消费3000亿。豪华办公楼,越盖越多;公务员超编,冗员难减;公款送礼,屡禁不止。所耗费用不仅远远超过军费开支,更比教育和医疗经费加起来还要多。
《财经》杂志披露,"2004年中国药监局受理了10009种新药申请,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仅受理了148种。"<<南方周末>>登载<<"万种新药"背后的诱惑>>一文指出:国家药监局每年受理的"万种新药"当中,绝大部分属于各种仿制药,乃至改变剂型等改头换面的所谓"新药"。
例如,一种核心成分为青霉素的感冒药针剂,成本仅6角钱,加入一点其它药品成分后,价格狂升到150元到600元;又如,几元钱的氟哌酸成分不变,换个包装就变成了100多元一盒的新药。
中国制药企业热衷于申报"新药",因为一旦拿到新药批号,企业可以自行定价,卖个好价钱。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寻租空间,形成"权药交易"。 国家药监局和制药企业连手形成对药品价格的垄断,这不是造成"医疗费太贵,看病难"的最直接原因吗?
这些都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幅度远赶不上腐败吞噬社会财富的速度。社会资源和国家财政的占有和分配出现严重不公,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到弱势群体。更意味着,腐败导致公共品不能有效地应用,生产公共品的社会资源被人为的截留或流失了,公共品不足的表像掩盖了利益集团对社会财富垄断的现实
_xyz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公共品不足的表象与现实(1)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广东倒闭风潮:外资企业的危与机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苗条的法国人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华人电影的外热内冷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冲入中国汽车市场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中国:"世界第一"情结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中国:新生代婚恋新潮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面临巨大政治挑战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长城""竞选""新世界七大奇迹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春运-中国式劫难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希拉克不满英语愤然退场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变化中的俄罗斯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日:破冰?融冰?如履薄冰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分析:美朝热络 中朝趋冷?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分析: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好男人的标准 - 透视:好男人的标准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透视:一个城市的诚信细节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土耳其加入欧盟的国内阻力 中国司法体系的进步与不足 - FT中文网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从“中国威胁”到“中国责任”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清理煤矿“官股”未见积极回应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当局警告豪华饭店会受袭击”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证实首批人类禽流感病例 BBC 中文网 | 中国报道 | 中国官员:富人超生影响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