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35:40

青田地处浙江中南部,位于温州的西部、丽水的东南部,东接永嘉、瓯海,南濒瑞安、文成,西连景宁、丽水,北靠缙云县,丽水的东南部,全县总面积2493平方千米。政府所在地鹤城镇距浙南中心城市温州仅约50千米,离浙中南新兴城市丽水70千米,到杭州350千米,是温州的后花园,也是丽水对外开放的窗口。330国道、金温铁路、在建金温高速和瓯江航道贯穿全境,到温州机场仅需1小时,交通便利,有海陆空立体优势。境内括苍、洞宫、雁荡等山峦起伏,“华东漓江”之称的瓯江流淌全境,可谓群山倚天,湍流踞险,山水相映,风光锦绣。境域林木茂密,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生态环境优越,属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丽水市的一部分。

目录

·                                 • 行政区划

·                                 • 历史

·                                 • 气候

·                                 • 名人

·                                 • 名优特产

[显示全部]

青田县-行政区划

 


全县有31个乡镇,其中21个乡、10个镇。分别为鹤城镇、温溪镇、东源镇、高湖镇、船寮镇、海口镇、腊口镇、北山镇、山口镇、仁庄镇、万山乡、黄洋乡、季宅乡、高市乡、海溪乡、章村乡、祯旺乡、祯埠乡、舒桥乡、巨浦乡、岭根乡、万阜乡、方山乡、汤洋乡、贵岙乡、小舟山乡、吴坑乡、仁宫乡、章旦乡、阜山乡、石溪乡。436个行政村,27个居民委员会,4763个村民小组。

青田县-历史

 


青田县建于唐各宗景云二年(711)。

“青田”之名,始见于南朝宋郑缉之《永嘉郡记》青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

(清孙让校集注明:南朝宋时青田未有

至于县名的自来,历代史书中有如下记载。
《北宋太平寰宇记》:“青田县本松阳、括苍二邑之地,景云中析置,因青(田)山以为名。”

清康熙《青田县志》:“青田山,县北一里。旧志:山下有四,产青芝,故名。”

《清史稿·地理志》“青田,府东南百五十里,北青田山,县以此名。”
清光绪《处州府志》“青田山,县北一里,叶法善栖此学道,田产青芝,故名。”

据此,因山下田产责芝而得名“青田山”,县治设在青田山下而命名“青田县”,别名“芝田”。

春秋战国时期,今青田境域属瓯越地。

秦统一六国后,征服欧阳和闽越,置闽中郡,今青田境城在其中。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五月,瓯越首领驺摇因助汉灭秦有功,封为东海王,都东瓯地,世称东瓯王,辖地包括今温、台、处(丽)地区。始元二年(85),以东瓯地回浦乡建立回浦县。今青田境城在回浦县境内,属会稽郡。

东汉初期,改回浦县为章安县。建安八年(203),分章安县南乡建立松阳县,今青田境域是松阳县的一部分,仍属会稽郡。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章安、临海、始平、永宁、松阳、罗阳等六县另设临海郡,今青田境城随属临海郡。

东晋大宁元年(323),分临海郡温桥岭南的永宁、安固、松阳、横阳四县置永嘉郡,包括今温、处(丽)地区,今青田境域随属永嘉郡。

南朝时,今青田境域隶属不变。

隋开皇九年(589)废郡,改永嘉郡为处州,分松阳县东乡建立括苍县,今青田境城为括苍县的一部分。开皇十二年,处州改称括州。大业三年(607),改括州为永嘉郡。唐武德四年(621),复改永嘉郡为括州。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刺史孔综奏请分括苍县建立青田县,隶属括州。天宝元年(742),改括州为缙云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括州。大历十四年(779),又改括州为处州,青田县隶属处州。

五代、宋,青田县隶属不变。

元时,青田县属江浙行中书省处州路。

明时,青田县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处州府。

清康熙六年( 1667),浙江省设杭嘉湖、宁绍台、金溜严、温处四道。青田县属温处道处州府。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浙江成立军政府,青田县属处州军政分府。

民国初期,废清代道、府、厅、州制。民国3年(1914),浙江省设钱塘、会稽、金华、瓯海四道,青田县属瓯海道。16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制。21年6月,实行县政督察制,青田县先后属第十一区、第二特区、第九区、第七区、第六区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均驻丽水)。37年5月,青田县划归第五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温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田县隶属温州专区。1963年5月,改属丽水专区(1968年11月改丽水地区),迄今未变。
青田建县以来,县境经历三次变迁。

明景泰三年间(1452),巡抚孙原贞以青田地广为由,奏请分本县鸣鹤乡和柔远乡的仙上里、仙下里等地建立是宁县。青田县由己个部减为18个都。“其广轮之数,不下二百里”(清光绪《青田县志》。

民国37年(1948)7月1日、南田区的南田、西境.三阳、黄坛、岙里5乡和万源乡一一部分划给新建立的文成县。”同
年8月1日,永嘉县的温溪、贵岙、黄坦、霞师4个乡和林福、界坑2乡的一部分划归青田县。当时青田县的面积为2779平方公里。

1961年10月,西岙、上横2个公社划给永嘉县。

青田县-气候

 


青田属中亚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因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存在着垂直带。据县气象站1971-1987年观察统计,县城平均气温18.3度,是全省年平均最高的地区之一。

县内100米以下的河谷低丘地区,年平均气温18度;200-300米的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17度左右;400-600米的丘陵低山区年平均气温15-16度;8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14度以下。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降低0.59度。
青田县年平均无霜期为279天,平均初霜期为11月30日,终霜日期为2月23日。

青田县-名人

 

陈诚

陈诚(1898.1.4—1965.3.5),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国民党一级陆军上将(1947.2),军事统帅。

陈诚系浙江省青田县高市乡外村人,于1898年1月4日出生在一个世代农家。祖父陈锦云、曾祖父陈贵芬、高曾祖父陈生善,均以耕种为业。父亲陈希文,晚清秀才,家有薄田,但不甚富有。“戊戌维新”后,改习新学,毕业于杭州初级师范学校,任教于青田县初级小学,后升任校长。叔父陈一鹏,系前清贡生。母亲洪氏,性甚节俭,勤于家务,生有三男一女,陈诚居长,次子正修,幼子勉修,女佚名。她八十五岁那年,寿终于台北。

幼年时的陈诚,体弱多病,直到八岁才从堂伯父课读。翌年,进了青田县高市小学。课余常和村里一班少年朋友上山砍柴,赶牛吃草,下地劳动,到江边游泳,体质渐强。他性格倔强,非常调皮,跟人斗殴,从来都不服输。经常背后插着四面令旗,三个跟斗便到台前,村里人说他象个戏台上的武生。因调皮出格,常被父亲痛骂,但却天资聪明,读书成绩优良。距高市三华里许,有一名胜古迹石门洞,高峰插云,飞瀑奔泻,风物绮丽。山上有座“刘文成公祠”,据传是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刘伯温)读书的地方。陈诚经常去那里游玩,每听到老人讲述刘伯温辅佐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建立大明朝野史逸事时,即为之神往。他则取了个“石叟”的别名,矢志以刘伯温自勉。

章乃器

章乃器(1897—1977)浙江青田人。原名章埏,后改名乃器,字子伟。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的爱国民主先驱。

30年代章乃器任浙江实业银行副经理时,创立国内首家中国人办的信用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他主张实现国家币制的统一,创议以“信用扩张”代替通货膨胀,加快资本流通,建立现代化的资金市场和证券市场。1935年与宋庆龄、沈钧儒等组织救国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因此被捕入狱,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但因反对损害中华民族权益的《日苏中立条约》,于1939年退出救国会。

40年代章乃器创办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张建立“立体工业经济体系”, 避免平面发展和重复建设,合理利用外资,倡议财产实名制和西部开发。1945年与黄炎培、胡厥文等发起民主建国会,主张民主和平,反对一党专政和内战。1948年底应毛泽东之邀,舍弃香港的企业秘密北上,参与筹备新政协。

1949年以后,章乃器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52年出任国家首任粮食部长。作为一位杰出的理财家,他参与制定粮食统购统销的重大政策,首创粮票制度,基本解决了六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他提出粮食的科学加工、储运等管理目标,确立了经济核算制。半个世纪来的中国粮政史上,只有50年代有利润赢余。

1957年,章乃器通过独立思考,对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新时期的阶级关系及个人崇拜等问题提出意见,遭到批判和罢职,但他坚持自己的政治见解,拒绝在“右派”结论上签字,最终于1963年被开除出民主建国会和全国政协。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章乃器受到残酷迫害,晚年在逆境中仍时时以国家民族为念。1977年5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1980年“右派”错案平反。遗著有:《章乃器论文选》、《中国货币金融问题》、《激流集》、《出狱前后》、《论中国经济的改造》、《章乃器文集》等。

汤思退

汤思退(1117—1164)南宋著名政治家,官至宰相。字进之,号湘水,龙泉人氏。据《汤氏宗谱》记载,汤氏二世祖永高于北宋初自青田徙居剑川石笏,即今龙泉市八都镇瀑云安田村。北宋末其曾祖父汤高由此徙龙泉县龙门乡汤侯门村,民国年间,该乡被划归云和县,现已变为库区,沉没仙宫湖中。所以汤氏称自己系处州龙泉人。宋绍兴十五年(1145)考取进士,任龙泉邻县——建州政和县令,后又考取博学宏词科第一名,任秘书省正字。绍兴25年(1155),升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秦桧病危时,召见参知政事董得元和汤思退,嘱咐后事,各赠黄金千两。思退“虑其经我期其死”,不敢接受。高宗闻知,以为思退不是秦桧朋党,升任同知枢密院事。绍兴27年(1 157)升任尚书右仆射,两年后改任宰相左仆射。绍兴三十年冬,侍御史陈俊卿谴责他“挟巧作之心,济倾之术,观其所为,多效秦桧,盖思退致身,皆桧父子恩也”,于是思退被免去相位。孝宗兴隆元年(1163)北伐失败,孝宗再任思退为相。金元帅纥石烈士宁遗书宋廷,索取海、泗、唐、邓四郡,思退主张割弃四郡议和。隆兴二年,右仆射张凌上奏反对议和,请求迁都建康,以图进兵,孝宗准奏,传谕制止议和,思退 深为不安,上疏力辩,排斥主战派张凌,致使张凌被罢官,死于谪途。孝宗则命思退修书,答应将四郡割给金。不久金又挑起战事,孝宗甚为后悔,下令抵抗,并命思退督江、淮军,思退推辞。金兵自清河口渡过淮河,宋军节节败退。朝野强烈谴责思退议和撤备之罪,思退被罢官, 在贬往永州途中,忧悸而死。

刘基


刘基(1311~1375) 明初大臣、文学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任高安丞,有廉直声。又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

元至正年间,方国珍起兵海上,被辟为江浙元帅府都事以招安,又任为行枢密院经历。因忤执政意弃官还乡。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下处州,闻刘基及宋濂等名,次年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优礼。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不久,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人惮其严。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为资善大夫、上护军,封为诚意伯,岁禄二百四十石。刘基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天下,太祖比之为张良,呼为“老先生”。基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屡劝朱元璋修德省刑。为政颇有知人之明。四年,赐归。

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后涂节谓其死实为胡惟庸投药所致。正德八年(1513),加赠太师。

刘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其文与宋濂齐名,诗与高启并称。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洽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有《郁离子》十卷,《覆瓿集》二十四卷,《写情集》四卷,《犁眉公集》五卷等,后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青田县-名优特产

 

四大美女

 

青田县-美食

 


索面

面粉用盐水拌和,经两三次“醒面”并逐次加细搓条,最后以一厘米左右的面条,交叉“8”字绕在索面箸上。在醒面柜中再经两三次“醒面”拉抻后,插在两米来高的面架上,最后一次拉抻到面架下端,晾晒干后盘束收贮,索面有咸味,故柔软可久贮,是家庭贮备的待客食品,韧柔适口别有风味,以北山索面最闻名。做索面也是专业户或作坊产品,一般多在冬季或早春制作。

粉干
米经浸泡后磨浆,装入布袋挤压沥干,再揉搓成有韧劲,做成大块上笼,蒸半熟后放入石臼内反复翻捣,有韧性和粘性后,压扁卷成圆筒状粉干坯,放入干粉车压槽内,用千斤杠挤压,经槽下面的铁篦子,挤压出已成细粉干的粉千盘,再上笼屉稍蒸即成水粉干。将水粉干折叠成帖风干,就成粉干帖。水粉干不经久藏,粉干帖可贮藏经年,是待客“点心”或送礼食晶。做粉干多为专业户、作坊所为。青田以海溪粉干最闻名。

田鱼干

将田鱼剖肚抹盐后,放在锅里,下垫稻草用慢火蒸熟。再放在竹笼上用炭火、糠烟熏干。可久贮藏,口味松脆鲜香。田鱼干炒粉干是待客佳品。以方山田鱼干最闻名。 青田县-旅游 
太鹤山公园
太鹤山位于青田县鹤城镇北隅,因古时白鹤栖息得名。相传唐朝道士叶法善在此炼丹试剑,丹成得道,跨鹤升天而去,故被列为道教胜地第三十洞天。这里以古松奇石为,特色上百年树龄的古松有205棵,形态各异,挺拔苍翠;主景混元峰----试剑石,高约15米,面积50平方米,一分为四,宛如剑劈一般,相传叶法善丹成试剑劈石而成,甚为奇异。整个公园有谢桥春晓、丹山溅玉、仙乡问鹤、环翠孕秀、扶松听涛、滴露点易、混元试剑、望江舒啸等八景,各具特色,相互媲美。 
中国田鱼村

中国田鱼村--方山乡龙现村是青田县一个具有浓郁田鱼文化的特色村落,以养田鱼、吃田鱼为主农家乐休闲游。田鱼村在青田的东南部,三面环山,是方山盆地向奇云山过渡的一个缓坡,走进村口,“中国田鱼村”五个大字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于1999年10月为方山乡龙现村所题,650多人侨居世界24个国家,是青田华侨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鱼村已有600多年稻田养鱼的历史,龙现村歌谣“有水有田鱼,有家有华侨;耕田无牛绳,四季无蚊子”是它的真实写照村。口朝西北面,龙源坑小溪贯穿全村,民居依东南面的山体而建,有730多年历史,总人口1300余人300多户,全村共有水塘140多个,农田120余亩,水塘农田星罗棋布,村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有水皆有鱼,仿佛走进鱼的世界。龙现村还是一个景点文物众多的风景名胜村和华侨村,有奇云山、龙现十八潭、情侣松、鸳鸯潭、龙蛋石、延陵旧家、吴氏宗祠及乾奎陵祠、聚龙山庄等景点,其中以延陵旧家、聚龙山庄等建筑最具有特色。

千丝岩风景区

千丝岩位于青田县城东南部,距县城6公里,区域内有57省道贯穿。与中国田鱼村、金鸡山、奇云山景区相连。千丝岩景区内有千丝潭、天梯、天门、罗汉壁、幽园、阴阳床、青蛙石、蛙洞、千丝组桥、千丝庙宇等近20处景观。千丝瀑面朝西南,落差约28米,上窄下宽,水口处宽约4米,下端水散开宽约15米,瀑布水口处凸起岩石分成二股水流,高处飞流而下,撞击山体岩石,形成千丝万缕,故称“千丝瀑”。千丝瀑飞流直下,形成千丝潭,平均深度约2米,面积约200平方米,呈半圆形,水质达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紧依千丝瀑的东侧是天门岭、罗汉壁。天门由天梯和天门构成,天梯陡峭如立,有148级台阶,天门狭窄一人可侧身而过。罗汉壁高豹150米,宽约120米,有十八罗汉像立在岩壁腰部,神态各异,由艺术大师林耀光用花岗岩雕刻而成。这里山奇、石奇、水奇,再加上人民高超的雕刻技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千丝岩属花岗岩岩性,在中生代地壳抬升过程中,地质发生断裂,山体受张断裂带控制,相互排斥断裂而发生断层,水流沿断层面长时间侵蚀。久而久之,水流沿断层面倾泻而形成瀑布景观。千丝岩景区入口“千丝岩”三字是全国著名书法家沙盂海先生所题,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景区内题“罗汉壁”三字。千丝岩南面约500米处有中国石雕城,是青田石雕和全国各地名石的集散中心。东面是500米处有封门山,是我国三大雕刻石之一“封门青”的产地。千丝岩景区2001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