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富士康效应对大陆带来的风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4:52:15
(联合早报网讯)台湾中国时报指出,全球最大代工厂─鸿海集团富士康两度宣布调薪,幅度达一倍;而各地方政府的调涨基本工资风潮,及风起云涌的罢工潮,除了宣告大陆将告别低廉劳力的“世界工厂”角色、全球通膨压力增加外,其影响与意义恐怕还不仅于此。富士康引发的这波工潮,也可能让台商版图再重新洗牌,更可能引发大陆经济与社会的负面效益,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由于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富士康先宣布为员工加薪三成,但不出数日,又宣布在十月有另一波加薪,让基层员工薪资由完全未调薪前的每月九百人民币,一举增至二千人民币。消息一出,所有在大陆台商都倍感压力,可谓“哀鸿遍野”。

  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以庞大、低廉又勤奋的劳力,力争上游,创造了经济的高成长,民众所得翻了几翻,也争得“世界工厂”的地位。但不能否认的是,以“泰勒式管理”为主轴的工厂管理,生产线上重覆又乏味的工作,每个员工都是一个小螺丝钉。加上过去十多年刻意压低的薪资,让大陆生产线的劳动力就如在一个大压力锅下,大陆官方一直很注意劳动市场形成的经济与社会压力,中共中央倡导的“和谐社会”,其实就是希望在维系低廉的劳动力竞争力的同时,保有社会的安全与和谐。但富士康的大幅调薪,可谓掀起了这个锅盖。如处理不当,形成燎原,大陆可能付出相当的代价。

  大陆在全球金融海啸之后,开始把出口型的经济,逐步增加国内需求,希望调整为内需型经济;而要扩大内需,人民一定要有钱。加上大陆改革开放三十年,由当年的均贫变成日益严重的贫富不均,社会矛盾上升。因此,不论从经济转型,或弥平社会矛盾与贫富落差,大陆劳工薪资调高,显有其必要,更符合官方立场。这由“工资增长”可望成为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各省市地方政府纷纷调高一到二成多的基本工资,可看出此趋势。如果能平顺的调整,大陆是有可能提升其产业体质、增加附加价值,并转型为出口、内需并重的经济体。

  但问题是“富士康效应”不仅于此,它可能破坏这个进程。富士康薪资原本就优于同业,第一次宣布的调薪三成,已经就超过各地方政府调高的基本工资幅度,虽然对同业造成压力,但仍属“合理可处理的范围”。但再次宣布调薪,且两次调高幅度达一倍时,就已超过正常幅度,其引发的涟漪影响,与带来的风险,恐怕难以预料与掌握。

  原本就在压力锅下的其它企业劳工,可能群起效尤,富士康的“薪水倍增”成为可“追随的目标”;而对规模与对下单大厂议价能力远逊于富士康的大部分台商而言,薪水加倍是一个难以承受的重。劳方有更大的期望,资方又缺乏调涨一倍的能力,劳资双方落差更大,裂痕必起,劳工运动、罢工潮必然四起。这由部分原本因资方调薪已平息的罢工潮,在富士康二度调薪后风波再起,及各地蜂涌而起的工潮,即可看出其影响已逐渐发酵。

  这波“富士康效应”的影响与风险,短期而言,台商生产成本增加,获利下降,大陆社会动荡加剧,离“和谐社会”日远;长期而言,由于劳资双方的和谐与互信因工潮被破坏,必然影响厂商后续投资意愿,甚至就此迁厂、关厂。原本平顺逐步调升薪资,期望达到转型的经济,是否因此难以达成,甚至失去“世界工厂”优势,并付出劳资纠纷大增、社会动荡加剧的代价。这波富士康大调薪引发的后续效应,值得观察。

  两岸经贸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后,依存度可谓越来越高,大陆市场占台湾出口的四成多,上千家上市柜公司几乎都有在大陆投资设厂,不少企业的大陆出货比重早超过公司的五成以上。因此,大陆经济与社会的变化、转型,对台湾当然会有影响。“富士康效应”在大陆引发的波涛,将如何冲击与改变两岸经济型态、台商版图、甚至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竞争力消长,值得各界关注与及早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