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大陆极限扩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15:45
 
 
针对近日香港媒体报道“台湾上市公司鸿海将在短期内分拆另一业务鸿富锦来港上市”的传言,10月10日,鸿海(2317.TW)发布了一则简明的澄清公告,称“本公司并无该等规划”。
尽管如此,与鸿海在大陆投资企业———富士康———有长期生意往来的何先生(化名)依旧没有打消疑虑。他透露,今年以来,富士康在物料采购及出货量上都有惊人的增长,其在大陆的投资也在以同样惊人的速度扩张,“富士康规模的增长每天都在冲刺极限”。
他说,从去年分拆内地手机业务富士康国际(2038.HK)赴香港上市以来,鸿海内部就有说法还会分拆第二家公司上市。“否则按照现在每个月都保持30%以上增长速度,鸿海的后备资金肯定不够。”何先生说,鸿海位于内地的公司已经多达几十家,每一家规模都在急剧膨胀,“不是鸿富锦(分拆上市),就是其它———鸿准、富鸿”。
实际上,鲜为人知的是,富士康近期正在低调而疾速地增加在大陆的投资,新增项目遍布深圳、北京、昆山、烟台、中山等全国各地,投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着力之重,令人窒息。
9个月增资15家公司
每天穿梭往来于深圳皇岗口岸与龙华富士康保税区工厂之间的货柜车,以越来越频繁密集的速度将富士康的产品送往各个港口码头。在这个据称从下订单到交货时间只需3-5天的EMS(电子制造服务)厂商纺织的生产大网中,工人每天依旧在繁忙而有序地赶工,但是生产的速度似乎赶不上订单的速度。
根据鸿海今年中报显示,鸿海全球营业额1-6月已经达到3594.48亿新台币,比去年的2761.2亿新台币增长超过25%。按照过往的规律,下半年的增长速度还要翻倍,疯狂的订单给鸿海大陆各大工厂制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扩产、再扩产。
何先生说,位于深圳宝安区的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近期正在计划扩产,这个以生产机壳、电路板等手机零部件的公司,是鸿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投资所建。记者查阅鸿海公开资料,证实了何先生所言:该公司今年以前的实际投资额为5852万美元,鸿海今年4月28日发布公告,决议通过第三地区公司转投资的方式追加1亿美元的投资,使其尽快扩大现有产能。
令人吃惊的是,鸿海在大陆正在增加投入或者新建的公司远非富泰宏一家。今年1-9月以来,鸿海正在疯狂追加其在大陆的投资。短短的9个月中,富士康在大陆新投资总额达到14.2亿美元,布局8座城市,新建了7家公司,增资了8家公司,并且在增资项目中,不少项目的新增资金远远超过以前的投资总和。
富士康,这个蛰伏大陆18年之久的隐形巨人仍在极速地膨胀和长大,尽管在2005年底之前,它已经是产值高达上千亿元的庞然大物。
从挑战“规模极限”到资本扩张
台湾业界认为,分拆大陆手机业务的子公司富士康国际香港上市,是制造巨人鸿海从“规模扩张”到“资本扩张”的一个标志。
鸿海的成长在台湾被视为一个奇迹:鸿海1991年6月18日上市,每年保持高速增长,但鲜有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据台湾公开报道认为,其资金来源相当部分是依靠自己赚的钱,盈余转增资。
根据鸿海公布的最近三年的投资大陆获益金额分别为:2003年新台币95.9亿元,2004年新台币118.5亿元,2005年新台币211亿元;而此三年获利汇回台湾金额不多,分别为3677.2万美元、1508.5万美元、100万美元———可见,富士康遵守了鸿海掌门人郭台铭“不停地赚钱,不停地再投入”的一贯作风。
但是自有资金的滚动难以达到富士康每年70%的增长速度。
从鸿海公开资料看,其今年在大陆新增投资的15个项目中,依靠自有资金转增投入的仅有鸿富泰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的3000万美元一项,其余都依赖鸿海在第三地子公司转投资方式投入。
资本道路是最好的选择。2005年2月初,富士康国际上市受到投资者追捧,让富士康为布局于大陆、芬兰等地的手机业务募集资金33亿港币。上市四个月后,富士康国际旋即巨资收购了在手机研发设计上有深厚功底的奇美通信,从而将手机制造业务来了个“垂直整合”。
2006年上半年,富士康营收43亿美金,比去年同期的23亿美金几乎提高了一倍,纯利润亦从去年上半年的2.3亿美元提高到3.4亿美元,良好的业绩使富士康国际股价从上市以来不足每股4元港币,7个月翻升了超过5倍。
香港方面消息认为,拆分鸿海在大陆另一家子公司———鸿富锦———上市亦是基于极度扩张的资金所需,香港证券业人士指出,鉴于台湾“政府”一向不容许台商把本地上市集得的资金全部转往大陆,加上近年台湾的经济因政治问题停滞不前,选择在香港上市而方便资金流通为务实之举。
实际上,富士康在大陆基于PC和3C的零组件、PC准系统、整机组装的业务远比业务量只占总体营收1/6左右的手机业务扎根更深。郭台铭近年正在着力鸿海从3C向6C进军(除了通讯、消费电子和电脑,还有汽车、电子和数字内容),此方面的扩张更为急需。
300亿美元的帝国:上下游通吃?
鸿海增长可以视为一个神话:2005年,其全球营收达到6757新台币,比上年同期增长63%,这样的增长速度已经保持了多年。
鸿海的公开资料还显示,预测到2006年,员工规模将超过20万人,销售额将达到300亿美元。
在完成规模扩张的同时,郭台铭也正试图从“制造的鸿海”向“科技的鸿海”转型,以免碰到“规模极限”的天花板。
业界质疑,由于追求成本竞争力的极限,鸿海往往选择在价格低至业界不可为时杀入,销售额虽在上升,利润率却同时下降。以手机业务为例,2004年之前毛利率达到12%左右,此后即降到了6%上下。
而郭台铭近两年的策略已经在力图改变此种状况,尤其是“逆向整合”,通吃下不少产链处于制造前端的技术型公司,包括奇美通信、芬兰艺模公司、摩托罗拉墨西哥厂、国鹮电子、汤姆生深圳光碟机厂。
“鸿海的做法是上下游通吃。”前述何先生说,即向上整合上游零组件厂,向下整合整机厂家,包括研发和服务。他认为,鸿海正在全方面地挑战生产和规模的极限:比如包揽了全球80%以上PC联接件和机壳的生产,从PC零组件全面深入到PC的准系统生产;包揽了手机业巨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分别超过60%和20%的手机代工业务;还包揽了几乎所有知名IT厂家产品模具的一半等等。
郭台铭的扩张野心似乎还远远不是规模,跨行业扩张也已经进入他的版图。继2004年重力投资TFT—LCD生产线后,今年郭还宣布进军汽车零组件行业,并已计划投资东风安泰(武汉)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按照过去的做法,他接下来是会做汽车的。”何笑称。
显然,对这位不知疲倦的台湾强人郭台铭而言,随着他的版图越来越大,其对大陆的倚重也越来越强,而留给业界的惊奇与困惑也将越来越多。这样的扩张,就像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