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蚱蜢和蝗虫 - FT中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2:25:47
2010年06月04日 06:23 AM

蚂蚁、蚱蜢和蝗虫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马丁•沃尔夫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收藏 电邮 打印 评论[21条] 英文 对照 

然而在我看来,全球体系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蚂蚁企图向蚱蜢提供如此多的“卖家融资”。最终,蚂蚁和蚱蜢都会失望。利用年长蚁巢盈余储蓄和生产力的更有成效的方法,是借钱给更年轻的蚁巢。因此一般来说,资金应该流向新兴国家,尤其是新兴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新投资的最佳机会应该存在于后者,也正是后者最有可能产生能力,以偿还自己得到的贷款的利息与本金。

这个看似合理的建议遭遇了两个巨大的困难:第一,过去30年间,推动巨额资本净流入新兴国家的几乎所有努力,最终都导致危机;第二,结果是,新兴国家决定运行经常账户盈余,并把那些盈余投入规模越来越大的外汇储备:例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10年,新兴国家的经常账户盈余将达到42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累积达到6300亿美元。

因此,整体上新兴国家正把经常账户盈余和私人资本净流入投向外汇储备。这些盈余几乎全部来自新兴的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尽管这些国家拥有最好的投资机会。

只要仍然保持上述情形,发达世界的蚱蜢窝就可能仍然是资本的净接收方,而它们肯定会继续浪费这些资本。然而,由于危机本身的压力,许多昔日的蚱蜢窝正被迫变得“更像蚂蚁”。如果今天的富裕蚁巢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就可能积累起巨额盈余。要么新兴国家整体开始将这些盈余吸收进具有生产力增长空间的年轻蚁巢,要么全球将陷入需求陷阱——大家都在寻求出口盈余。

出口推动型的蚁巢向发达的蚱蜢窝的资金流动以失败告终,从年长蚁巢向年轻蚁巢的资金流动也没有成功。如果找不到办法解决这些失败,开放的全球经济本身可能会消失。

*1998年《外交事务》5/6月刊,《资本神话》(The Capital My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