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北大,我的经验和教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06:09
跨专业考北大,我的经验和教训
复试结束很久了,之前被教务老师告知:不出意外的话,我要被调剂去深圳研究生院。虽然多少有些遗憾,但这也是我意料之中的事。这一年里我整天在论坛上混,得到了很多东西,却并没对论坛回报什么,很是惭愧,所以决定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教训,希望能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我本科是英语专业,因此对中外文化的东西很感兴趣,这次大概是去文化心理学方向,所以这个结果也不算太坏。在这里要对初次考研的同学说几句题外话,看到论坛上很多想考心理的同学都打算报咨询方向,我无权指责大家的选择,但是心理咨询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某些学校的心理咨询方向只是徒有其名,正规些的临床心理方向要求又太高,比如北大临床方向就要求考生有心理学或医学背景,而且要经受非常严格的训练,毕业出国也不容易,国外临床方向的PHD几乎都是留给native的。心理咨询跟开导人差的太远,不是“我善于开导别人”就可以来读这个方向,也不是读了这个方向,就能解决任何问题,学术大牛如Freud者,年轻的时候也因为感情问题试图自杀过。我始终相信做心理咨询是要讲天赋的,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刻板印象,呵呵。其实如果真喜欢咨询的话,可以去考咨询师,完全没必要浪费这么多时间来考研
(附: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方向研究生指导手册http://www.psy.pku.edu.cn/labs/c ... uates%20Nov2006.pdf)
关于专业课的学习,我觉得把书看透、看细是最主要的,而不在看书数量的多少,或者资料的多少,要做到每次看书都能有新的理解。我复习期间看的书大概有以下几本:普心: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实验:孟庆茂《实验心理学》、朱滢《实验心理学》、郭秀艳《实验心理学》(这本有电子版下载,而且看了这本大概就不用看杨治良的书了);统计: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甘怡群《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发展: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教育:冯忠良《教育心理学》、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测量: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此外还要推荐一下《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看书的方法没什么特别的,只是一定注意要把内容背熟,背诵的时候也别想什么素质教育的问题了,只要背过就OK,争取复习到最后阶段的时候做到只看大纲就能把它的条目背出来,这其实算是很典型的应试了,但一个连心理学基本理论都说不出来的人,很难让别人相信他的学术水平。书读完了就可以做题了,07年的真题自然是要好好研究的,其他题目可以在网上搜一下,或者翻翻论坛的旧帖子,另外,梁宁建老师的一本全、北师的历年真题、金圣才模拟题的某些选择题我认为还是比较有价值的。今年最后一个大题是实验设计的题,我个人感觉应该按照书上的前测后测设计来做,但是当时实在想不起来那个协方差分析,所以做了个二因素混合设计,比较混乱,所以强烈推荐大家看一下本科生的实验报告之类的材料,提高一下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统计不用做太多题,要把每个概念都理解了,然后有选择地练习。
关于资料的问题,我觉得市面上只有北师大那本书相对来说还算可以,其他的资料貌似都比较渣,我第一次考研失败就是栽在过分相信资料上,当时我整天看甘老师、吴艳红老师和侯老师的讲义,本科生的统计作业和实验报告,唯独不看课本,失败自然是在所难免的。参考资料顾名思义是用来参考的,而不能把它作为主要复习内容。
英语政治没什么好说的,论坛上有些同学也知道,我政治考了52分,貌似是所有去复试的人里最低的。英语虽然客观题得了56,但最后总分只有66,这两门如果多考点的话,我就有机会留北京了。考北大的同学尤其要重视英语政治,北大的这两门课每年压分压的都有些变态,还是尽量要把这两门学好,不要想着过线就OK了
复试今年增加了笔试,基础的笔试是文献阅读,文章是Turk D J, Heatherton T F, Kelley W M, Funnell M G,Gazzaniga M S, Macrae C N. Mike or me? Self-recognition in a split-brain patient. Nature Neuroscience, 2002, 5 (9) 这篇的brief communication ,复印在两页B5纸上,内容不多,读完要求写出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自己的评价。应用的笔试是二选一的大题,一个是实验设计的题,另一个问中国文化的哪些因素影响创新。面试是分方向进行的,基础方向大概有十多个老师面试,首先是self-introduction,中英文皆可,老师开始问本科有没有学过统计、研究方法之类的课程,还问了我“被人研究”(做被试)的经历。之后随便聊了一会,然后吴老师问你本科是英语,那你对中西文化比较有什么看法,后来还问了我对面子问题的看法,最后韩老师让我设计个实验证明一下自己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假设,这个题我回答的比较菜,只是说可以用内隐联想测验来做,没有提出具体的实验设计。整个面试过程气氛很轻松,老师不断跟我开玩笑,所以也没感觉特别紧张。
几点忠告:
1 就像开头说的,心理学不等于心理咨询,更不等于心里学,它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也并不比其他学科高尚,心理学研究是提出假设-实验-数据分析-验证假设的过程,是比较科学和严谨的,如果认为心理学有什么romantic and magic power,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艺术家拿来忽悠人的。现在大家都在转向cognitive neuroscience,这更需要大量的理科知识,陈霖院士招硕士生的初试科目就是数学二和物理,文科生基本跟这个无缘。所以选择心理学之前,要问一下自己,你真的了解这门学科吗?还是仅仅对它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
2 跨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尽量找机会做一些相关研究,不成熟也没关系,老师相当重视这方面的能力,要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自己对心理学的理解可能很快就过时了,而且会有先入为主的嫌疑,只有研究方法才是王道。这里推荐几本书:王重鸣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万千心理系列的《心理学研究手册》和Shaughnessy的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后两本也是周晓林老师重点推荐过的
3 还是那句老话,考北大要随时做好被刷的准备,我认识的一些朋友复试被刷了,真的替他们难过,几乎都是考了两三次的,很难说他们努力不够,只能说运气不好吧
4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多读一些论文,这次应用的面试就问到了杨中芳老师的论文。此外还要注意心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老师的研究方向,比如这次负责基础面试的韩世辉老师目前的研究兴趣是社会认知,如果面试时能提到这方面的内容,老师肯定会比较喜欢
5 所有政治、英语、专业课辅导班都是bullshit
Special thanks to:所有战友,hehelily,艾儿,还有smallville,谢谢你这一年的帮助,真诚地希望你明年能够考上北大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里Red说过关于Andy的一段话,每当我复习到审美疲劳的时候,总是用这段话来激励自己,现在把它送给大家,祝大家都能梦想成真:
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that‘s all,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