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斗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27:53
略谈阶级斗争- -
1832年圣西门派首创社会主义这个词,它创立时就是以与“个人主义”对立为内涵的,1834年圣西门派的法国人比埃尔.勒鲁著《论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诠释了这个内涵。随后,各种社会主义就像文革时期的“战斗队”一样钻了出来,它们基本上都主张“你有我有大家有”。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则主张“你没有我没有大家都没有”,也即暴力与阶级斗争夺取政权,于是冠以“科学”之前缀。恩格斯说:“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 既然“成为科学”,那么,按照恩格斯的主张,它理所应当接受任何挑剔性的审视与批判。
便如我们姑且认定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那么,它的结论应该是缜密的、无懈可击的。其结论A:“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恩格斯:《国际社会主义和意大利社会主义》)结论B:“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存在的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马、恩:《共 产党宣言》)推论:按照结论B,马主义以消灭阶级、于是也消灭阶级斗争为宗旨;延及结论A,也就是要消灭“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这符合悖论成立的条件。
因为这个悖论,马主义发生分化。首先是恩格斯临终前创立、伯恩斯坦继承与发展了的修正主义;它抛弃了暴力原则、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回归了“你有我有大家有”,也即今日欧盟之社会民主主义。列宁这边继续坚持“你没有我没有大家都没有”,以比中世纪更血腥的手段从事阶级斗争夺权、专政。问题接踵而来。既然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也就消灭了“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托洛茨基主张“继续革命”,不承认阶级已经随着私有制的失灭而消灭;斯大林则以专政填补阶级消灭之缺位。恰如罗素所言:“两位科学家,如果他们的见解不一致,他们不会去乞灵于世俗的权力,而是等待更多的证据来决定结果,因为作为科学工作者,他们深知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永远正确。但两位神学家见解不一的时候,除了彼此仇恨或明或暗地求助于武力解决之外,便一筹莫展,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缺乏一种双方都能信赖的判断标准。”把持了“世俗的权力”的斯大林,本能地靠杀戮异见维持“大家都没有”的“公有制”。所有关于“科学”的论断,都被血和泪冲刷干净了。
到老毛这里,同样无法解决悖论问题。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改造”以后,阶级从经济地位概念变成政治地位概念:地主富农资本家与贫下中农工人之间几乎没有经济差别,大家都一无所有,中国实现了“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社会,也失去了“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老毛的智慧就是把斯大林的专政和托洛茨基的继续革命粘合起来,叫做“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自个儿偷着乐,算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立了块“里程碑”。阶级与阶级斗争理论成为掩饰罪恶的遮羞布、制造新罪恶的麻醉剂,人性、良知、道德、尊严、法律等统统被视作垃圾,就连中国文化最后一条亲情底线,也被践踏得不成样子。还记得老毛那个南巡讲话么?他老人家对那种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揭发互相批判互相斗争,乐得眼都眯了。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国,居然发生了杀“阶级敌人”并食其肉的惨剧。不是因为饥饿,而是为了显示阶级立场坚定!“科学”发展到第三块里程碑便如此,第四、第五块又将如何?
邓公以来,中国获得的发展举世皆知,中国人会旅游了,坐飞机走四方也不稀奇了,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房子住了。变化是巨大的,都是不搞阶级斗争才获得的,难道这一切堪称无孔不入的进展,还不足以证明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荒谬吗?有次翻阅北京大学的政治教材,专讲社会主义的教科书也把这个理论给隐藏起来了,小孩子一懂事就不愿穿开裆裤,知道把自己见不得人的地方隐藏起来也是一种进步,可喜可贺。然而,正像我们义正词严指责日本的一样,不能正视历史何以获得未来?我们正视了自己的历史吗?日本右翼与中国左翼秉性相同,都是没有勇气面对历史的懦夫。
所以我想,只满足于不再穿开裆裤是不够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的理论不清算,它迟早还要作祟。人类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保障,这是“每个人的自由”的基础。倘若指望“劫富济贫”,社会是发展进步不了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未来也将继续证明它。和谐社会总得有个基础,这个基础必不可少的首先是弱势群体有生存保障,不可忽视的还有修复被毛时代糟蹋得不成样子的道德观念。非如此,“昔日刘郎今又来”总还是堪忧的。(2005.10.13华知跟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