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之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58:26
作者:朱永新
推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导读领航
有这样一个人,在这个侈谈理想的时代,对着大众热切地呼唤“理想”,他坚信“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他一直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充满了希望,不懈地追求着他的教育梦想。这个人就是朱永新。
他用一颗诚挚的心,怀着理想的热情,把多年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心得都融会到这本《新教育之梦》中。虽然这只是一个教育的梦,但这个梦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根植于对现实教育的深入剖析和深刻批判,是对理想教育的理性追求。
朱永新在他的作品中,运用活泼的文字,把艰深拗口的教育理论通俗化,并针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时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书中洋溢着的那种理想主义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新教育之梦》就如同一面镜子,我们能从这面理想之镜中反观自身,寻找差距,激发着我们不断地反思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书中还插入了不少照片,丰富了我们的视野,从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自信、敦厚、真实的朱永新。
2.作者简介及该书影响
朱永新的生平富有传奇色彩,1958年他出生于江苏大丰??黄海之滨的一个小镇。“文化大革命”时代开始启蒙识字,高中毕业后做过大队会计、翻砂工、泥水匠小工、搬运工、营业员、棉花检验员、秘书等,尝尽人生百态。高考改革第一年,考入了苏州大学,又先后在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日本上智大学以及复旦大学深造。现任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20年来,他发表了有关教育的论文200多篇,出版了多本论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等,主编《当代日本教育丛书》等30余种,并主持《新世纪教育文库》的编选与出版工作。
在2000年,朱永新出版了《我的教育理想》,这本教育理论专著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理想旋风”。《新教育之梦》延续了《我的教育理想》的理想内容,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使它更加充实。他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此书中诚挚地叙说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抒写出美好的教育诗篇。2002年此书一经出版,便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很多教师都将此书作为学习资料,还组织讨论研究。
3.内容梗概
《新教育之梦》用整整一本书来讲述作者的教育理想。分别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这十个方面来阐述:
理想的德育,应当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适当地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
理想的智育,应当充满民主精神,激发创造,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注重学生的实践性,与社会沟通,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
理想的体育,应当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怀,树立公正、公平的观念,促使学生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为学生打开世界体育之窗,并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联合起来。
理想的美育,应当是一种“自然美育”、“生命美育”、“生活美育”、“艺术美育”、“立体美育”、“示范美育”、“精神美育”、“创造美育”。
理想的劳技教育,应当注重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促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走出校门,加强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在联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把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构建“大劳育”的教育体系。
理想的学校,应当是一所有特色、有品位的学校,应当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远大理想的校长,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理想的教师,应当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敢于创新,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
理想的校长,应当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珍惜学校的名誉,具有独特办学风格,胸怀广阔,能促进学校发展,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为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并能使学校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理想的学生,应当品行端正、富有理想,积极进取、敢于创新,自信自强、乐观向上,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善于与人合作、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
理想的父母,应当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懂得把童年、童心还给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挖掘孩子的潜能,以平等的身份来对待孩子,有着和谐家庭关系,永不对孩子失望,善于学习,努力配合学校、社区对孩子进行教育。
4.教育案例或模式分析及建议
(1)教育需要理想
英国有个名叫布罗迪的退休教师,整理家中旧物时,发现了一叠50年前的练习册,它们是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的作文。作文题目颇诱人:《未来我是》,31个孩子有31个梦想。布罗迪打算把这些本子重新发给这些学生,于是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不久,一封封带着问候的回信来到了布罗迪的手中。
一年过去了,只剩下盲童戴维的作业本,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内阁大臣,他要创造盲人进入内阁的历史。正当老教师遗憾地准备把作文本送进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英国内阁教育大臣的来信,信中的内容令他大吃一惊:
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个本子,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朱 永新以这个真实的故事作为他引言的开头,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谁在保持 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梦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而作为一个教育者,就更应当“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
作者认为“理想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标志”。许多因素推动着一个人的行为,理想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如果一个人还没有达到他的最高境界,这种力量就是他进取的动力,他就会不断地追寻、不断地努力。因而,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得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多远。
书中写满了作者的教育理想,他的教育理想是让学生享有健康成长的快乐乐园,教师拥有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学校具有提升教育品质的平台,父母具有更高的教育素养,学生、教师、父母、学校相互结合,具有更好的、更理想的共同发展空间。
教育是一种永恒的事业,并不是一代教师、两代教师的追求,而是整个教师的追求,只要我们充满理想,只要我们为理想而努力,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应用建议一:教师对未来的工作应有一个美好的蓝图,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教育理想,从而促进自己积极地为理想而努力。
应用建议二:在教育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不能放弃自己的信念。
(2)理想的德育
现实教育中存在着一种现象,父母和老师都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是分数。这样过度提高智育的地位,而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对孩子的道德教育。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了三名19岁罪犯的犯罪经过,他们的作案手法就是结合了《福尔摩斯探案集》和《加里森敢死队》的犯罪手法。当记者问这三个学生,学校是否组织学生评论一些小说、电视或电影时,罪犯之一韩旭回答说,学校根本就不管这些事,进入了高中,学校只管学习,学生有啥思想,根本没有人管。高中毕业时,韩旭对人生、理想等许多问题不清楚,但是很少遇到谁在思想上给予他正确的帮助。韩旭的父亲是位工程师。他在写给上大学的儿子的信中却说:“积我三十年经验,不要对人轻易说真话。”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浙江金华的中学生徐力杀母,中央音乐学院的大学生陈果自焚,云南大学的学生马加爵疯狂杀死四名同寝室同学……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摆放在面前,不时地提醒着我们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学校教给孩子的不应当只是知识,还应当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教师应当怎样进行德育?理想的德育是:注重从自然的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德,让学生重视与书本为友,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情趣和才艺,寻找生活中的榜样激励学生,分阶段、分层次地完善学生的品德,不时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增强学生的自觉性,从而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发挥合力的作用。
应用建议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首先自己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发现母亲》一书的作者王东华曾这样说“智力教育是‘教’给孩子的,但品德教育是‘教’不给孩子的,而只能做给孩子的”。
应用建议二: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法官,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忠实的听者,对学生心灵上的困惑给予必要的帮助。
应用建议三:多与家长联系,相互交流学生的情况,做到家校合一。
(3)理想的教师
谁不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怎样的教师才算是理想的教师呢?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理想的教师首先就必须具有高的理想,是一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人,要不断地给自己提出前进的目标,充满激情地生活。
理想的教师,应当认清自我,正确地对待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最基本的条件,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还有谁能相信你。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自己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在《五体不满足》中,讲了一个名叫乙武洋匡的日本人,一生下来就没有手脚,但他却凭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入了日本早稻田大学,并成为日本畅销书的作者。
理想的教师,应该善于合作,在竞争与合作中取得双赢,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换位思考,在工作中、生活中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教师;二是尊重,尊重他人尤其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最敏感的角落;三是互惠,在人际交往中学会给予,学会奉献。
理想的教师,都充满了爱心,善于发现教育中的乐趣,全身心地爱学生、爱教育。这种爱不仅表现在信任每一个孩子,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使他们的才华淋漓尽致地发挥,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中。
理想的教师,必须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个有心人。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的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理想的教师,要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充实自我。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能离开前辈的教育财富,还需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来理解孩子的世界,与他们更好地沟通。
理想的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应当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这些都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
理想的教师,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必不可少,有毅力、有恒心才能坚持下去,达到目标。
虽然这些都只是理想,但是只要我们朝着这些方向去努力,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得很好。
应用建议一:做一个自信的老师,相信自己是优秀的老师,相信自己的学生都是最优秀的学生。
应用建议二: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中,对学生充满爱心,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应用建议三:利用工作之余给自己充电,多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
5.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启迪
学校管理者首先应对学校有一个明确地认识,认清学校的状况、优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树立学校独特的品位。建立起一个广泛的教育合作网络,让学校、家长、社会、学生都参与其中。
组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充满活力的 师队伍,在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没有被忽视,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
培养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良好的习惯能使学生终生受益。
6.精彩语言辑录
(1)要把理想插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
(2)教育者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使儿童、少年和青年形成关于人的美、关于人的思想、情感和体验中的高尚和神圣的东西的观念。
(3)德育和智育不同,假如我们反对在知识的传授中实行单向传递,那么德育更是绝对不能实行单向灌输的。道德的教育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的,是在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心灵沟通中进行的。
(4)我主张智育同生活相联系,决不是反对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习,而是希望教师们能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把知识学活用活,同时把这种活的知识变成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5)我们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教会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生命。如果一个学校能在对学生的人格和品德的发展上下工夫,教会学生追求理想,能关心民族命运,能时时提醒自己永不停滞、永不失望,那就是给了学生真正的点金石。
(6)人要会做梦。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
(7)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使教育成功的基础。
(8)创造性的个性特征并非天生的,它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只要做个有心的人,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形成创造性的个性特征。
(9)教育很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通过培养成员(尤其从学生期开始)健全的人格与完善的道德,来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如果教育不能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培养的人即使再聪明、再能干、智力再发达,也只能成为社会的破坏者和社会发展的障碍。
(10)我们培养一个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我们摧毁一个人也就是摧毁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