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与陈碧英的革命情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3:34:23
肖伟俐 孙晓鸥; ^8 B, c; N* b( \
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环境的艰苦和条件的恶劣,使得很多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分开。董必武与妻子陈碧英的情感经历令人慨叹。# |% v( W; H2 n8 t
陈碧英是董必武的第二个妻子。说起来,董必武与陈碧英的恋爱和结婚很有些传奇色彩。
,  当年董必武在江西瑞金时,已经47岁。他先任中央党校(当时称作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教务主任,后任副校长,工作很忙。同志们看董必武年纪很大,工作如此繁忙,整天东奔西跑的,晚上回到住处还要自己洗衣做饭,实在是辛苦。于是一些热心人便开始为他做起红娘。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有人把当时24岁的陈碧英介绍给了董必武。% I2 n" ^; _, [- r1 ?
陈碧英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随母亲乞讨,忍饥挨饿,受尽磨难,15岁时认识了共产党人肖石庆,从此投身革命,并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年底被党组织派往福建省汀州市开展地下工作,第二年便担任了中共汀州市委宣传部长。9 e' m. r& R6 y5 O7 l. D6 F) ]
当时,毛泽东是中央红军的党代表。当听说有人将陈碧英介绍给董必武时,非常高兴,还特地把陈碧英从汀州调到瑞金,安排在邓颖超所在的苏区中央局宣传部工作,并要邓颖超尽快玉成这桩好事。0 V1 ~; v. B3 m5 a1 q
董必武当时住在叶坪洋溪村。一天傍晚,邓颖超和贺子珍、李坚贞几位大姐,硬拉上陈碧英来到叶坪洋溪村看望董必武。为让陈碧英和董必武能单独多待一会儿,邓颖超她们打过招呼之后便悄悄离开了。, J# y! j  V$ C
由于是第一次与董必武这样地位和年纪的人单独在一起,陈碧英刚开始时有些拘束。但聊了一会儿之后,她觉得眼前这个男人虽然年纪比自己大许多,而且政治地位也高,但为人却挺温和,做事也干脆利落,尤其对年轻人非常关心,而且没有一丁点架子。那一天,他俩谈了很久,聊了很多事情。董必武还毫不隐瞒地告诉陈碧英,他在湖北老家曾经结过婚……
就这样,董必武与陈碧英确定了恋爱关系。9 I, c1 F8 W3 I4 s
当然,最后促使董必武与陈碧英很快走到一起,是因为之后不久发生了一件意外事故。有一次,董必武到长汀去做调查工作,当天晚上骑马返回瑞金。途中在穿过一座大山时,不慎马失前蹄一下掉进山谷,董必武大难不死,但却摔成了重伤。当时苏区缺医少药,董必武的摔伤久治不愈,后来又不幸染上了疟疾,这下病势更加危重,于是陈碧英便每天守护在病人身边悉心照料。8 w& N1 Z* b: [" O2 {
疟疾在当时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病人时冷时热,间歇性发作,而且病程长。当时的苏区也没有医治疟疾的特效药——奎宁,体质弱的人更经不住这种病的长期折磨。为了尽快治好董必武的疟疾,陈碧英不顾危险,独自冒雨上山采集草药并亲自熬好,坚持每天盯着董必武把汤药喝完,然后再把特意为他碾制好的跌打损伤药敷在伤痛处。一切安顿好之后才悄然离去。2 V- l6 V  H+ b# Z
在陈碧英的精心照料下,董必武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身体开始恢复健康,心情也愈加好了起来。作为一个男人,最感无奈和最脆弱的时候,往往是在病魔缠身之时。而陈碧英虽然没读什么书,但在董必武最虚弱和需要人照料的时候体现出了对他最大的体贴、温柔、善解人意,这一点使董必武很受感动,也使他俩的情感旅程加快了脚步。这天,董必武直截了当地对陈碧英说:“碧英,我们结婚吧,就在叶坪村。”对董必武为人仰慕已久的陈碧英沉默点头,欣然同意。' U1 ~! s8 s! S* i- E7 b# D
董必武和陈碧英的结婚申请报告很快得到瑞金县苏维埃政府的批准。他们没有举行婚礼,叶坪村一间破旧的民房就是新婚洞房,新婚用品也只有一床夹被单和一床旧毛毯。只有新娘子陈碧英的到来,第一次带给董必武这个职业革命家一个真正的“家”的感觉。
陈碧英没有正规上过学,她几乎没有什么文化。于是董必武坚持每天晚上陪她学习一个小时。碰到自己有事外出,董必武便请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给陈碧英当导师。在这两位大名鼎鼎的老师教学下,只半年多时间,陈碧英的文化水平和工作水平都大大提高。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对于董必武和陈碧英这样的革命夫妻,贫困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因共同的革命理想,他们并没有感觉到“百事哀”,夫妻二人反而相互取长补短,其乐融融。
贫苦出身的陈碧英认识很多可以吃的野菜,更有一手加工烹制野菜的好手艺。对此很感兴趣的董必武经常跟随妻子陈碧英上山去挖野菜,董必武边跟着挖边学习识别哪些野菜能吃,哪些有毒会吃坏肚子,甚至有生命危险。而这些知识,使董必武在后来的长征路上受益很大。多年之后的董老在回忆这些往事时曾说:“我从碧英那里学到了识别野菜的本领。如果没有这套本领,我可能会饿死,也可能被那些不能吃的野菜毒死。”) U6 X6 A  n! X. t4 W9 E/ B
1934年7月,中央机关开始从叶坪、沙洲坝西迁,董必武夫妇住进了云石山梅坑村一户大祠堂里。到这一年的9月,革命形势逐渐恶化,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处处被动,根据地也不断缩小,紧张不安的气氛笼罩着红色都城——瑞金。* f# i# x, K0 o+ Y
不久,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而开始长征。当时中央要求所有参加长征的人都要检查身体。体重不够的人按规定不能参加长征。, g- y4 W* y; ^4 |' e- b
新婚不久的董必武非常希望妻子能同自己一起参加长征,毕竟陈碧英也是红军战士啊!但他带着妻子到医院进行体检时,没想到陈碧英的体重只差一斤,结果被刷了下来。董必武的心情也很沉重。但党组织的规定是原则,大家都要严格遵守。于是董必武便耐心地劝导妻子:“分离是暂时的,到时我一定回来接你。”0 b: H! J- Z, @5 x' P* Z" o2 W
长征的部队出发了,陈碧英怀着沉重的心情跟随着董必武一直走了三天,实在是舍不得离开丈夫。当时还有很多红军家属也像陈碧英一样,跟随转移的红军部队走了一程又一程。然而,中央做出的规定谁也不能违犯,尽管大家跟随部队一起走了这么多天,但按规定还是要留下来。组织上便专门指定董必武出面做这些家属们的工作,负责劝说那些依依不舍的亲人们回去。讲求原则的董必武便首先坚决地劝说妻子陈碧英回去。在董必武的一再劝说下,陈碧英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丈夫和部队,返回了家乡。谁知董必武在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再也没能得到爱人陈碧英的消息。/ A1 r# _, @% S, C0 c, G
陈碧英返回瑞金后,便按照组织规定回到广东坪石兴梅地区开展地下工作。不久,中央革命根据地全部沦陷,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开始对共产党进行疯狂的屠杀,中共组织遭到空前破坏。陈碧英回到兴梅地区后,一直没有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只好一路乞讨回到老家,在兴梅山坝口找到了她的母亲。母亲生怕女儿被敌人认出来,便劝她改嫁。但钟情于董必武的陈碧英死活不肯就范。心疼女儿的母亲急了,一下跪倒在陈碧英的面前哭着说:“你一天不答应,我就一天不起来。”陈碧英实在没办法,只好答应母亲的要求,在乡亲的介绍下,与村里的一名老光棍结了婚,开始了她并不愿意的新的生活。从此陈碧英与董必武天各一涯,但这份革命情谊一直永存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