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行为主义对教学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48:54
新行为主义关于学习与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的关系是值得重视的。强化是由强化物实施的,当某一刺激物加入到某一情景中,加强了某一操作性反应的概率,它就是正强化物,当某一刺激物从某一情景中被排除时,也能加强某一操作性反应的概率,它就是负强化物。两者的作用效果总是增进一个反应的概率。其中要注意的是负强化物与惩罚的区别,惩罚是通过呈现负强化物或排除正强化物去降低某个反应,它只能压制反应率,却不能减少消退过程中反应的总次数,不能使行为根除。传统的教学中,完全的竞争模式是由教师个人以分数来控制学生的学习及各种行为表现的,教师具有控制学生的学习及各种行为表现的权力,个体并不总是以成功作为正强化物刺激其学习的,一旦失败而受到的惩罚进入到学习情景中,并不能使学生降低导致失败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的反复出现,更不能使学生快速的从失败的刺激中摆脱导致失败的因素。如:通过反复的抄写作为对学生错误使用词汇的惩罚只能暂时的降低学生的错误率,肯定不如学生因某次正确的使用该词汇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加强了对该词汇的正确反应率。如果我们采取适当的学习形式,使这种学习在任务结构上也就是在教学的方法方式、教学组织形式上是利用异质性小组的合作形式,各小组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在奖励结构上也就是在强化学习的方法上(它涉及到奖励的类型、奖励的频数、奖励的可接受性、奖励的对象)合作学习是奖励的共同体结构,个人的努力能使集体成为受奖励的可能,集体的共同成功才是个人的成功,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才能成功。同时让学生不是通过单一的分数而是通过自己的内在动力和内在约束力及同伴的激励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主动的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力获得学习上的成功的。
其次,个体的行为方式的获得是通过两种方式的强化取得与其成员相一致的行为。一是模仿,个体由于发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协调一致而被强化;二是增强个体在群体中的效应从而使行为得到强化。如小伙子全副武装、服饰鲜艳、在阅兵队伍里昂首阔步、风度潇洒,人群的欢呼使他的行为得到强化,而如果他一个人独自正步行进,人们就不会对他欢呼。其行为也不能得到强化。所以个体的行为依赖于群体间紧张的状态,从而使群体成为一个“动力整体”,激励群体达成共同的预期目的。即所谓的社会互赖理论。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考夫卡(Kafka)指出:群体是成员之间的互赖性可以变化的动力整体。勒温(Lewin)则进一步阐述:群体的本质就是导致群体成为的成员之间的互赖,在这个动力整体中,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戴卫"约翰逊(Johnson,D"W.)和容"约翰逊(Johnson,R"T)则假定:社会互赖的结构方式决定着个体的互动方式,依次决定着活动的结构;而没有互赖则无互动;积极互赖可以使个体之间相互鼓励和促进彼此的发展,消极的互赖则产生反向互动,个体则彼此之间妨碍取得成绩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