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思潮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02:45
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超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创新,还有人们对与工业化时代相关的传统的学习观点和方式以及相应的教育、教学、培训形式所存在的问题的认真反思,力图通过技术的支撑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创造适合于知识时代的新的学习方式以及相应的全新的教育、教学、培训形式的努力。不同于行为主义观点侧重于外显行为的学习目标,也不同于类似于计算机运作的认知的信息加工模型,建构主义是一系列相似的有关学习与教学的新观点的集合,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学习理论。持建构主义观点者强调,学习者只有通过对自己经验的解释,才能建构自己对真实的理解;学习者只有通过广泛的社会协商,才能创建具有社会意义的新知识;学习者只有浸润于人类文化的脉络之中,才能获得具有完整意义的知识。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迅速流行的建构主义思潮对教学设计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承认,在教学设计研究领域中,所发生的意义最深远的变化就是因建构主义的缘起而产生的。他们认为,建构主义的原理能提高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尽管建构主义范型并没有颠覆认知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客观影响,但是它对一代教学设计者的影响确实是值得瞩目的,而且它和其他有关学习的创新思想一起还必然对该领域在新千年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习理论的新世纪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与建构主义思潮同时产生的还有有关学习的情境理论、社会文化理论、活动理论、学习的生态理论、日常认知与推理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等。所有这些创新的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一样都建立在与传播学、行为主义和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义完全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础上,而且它们彼此之间在理念与方法上惊人的一致,并具有很多相同的假设和共同的基础,这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学习理论的新世纪。有关学习的隐喻也从学习是反应的强化、学习是知识的获得,转变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学习是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是实践的参与,由此,与之相对应的新的教学隐喻也凸现出来,即教学是创建优化的学习环境、教学是组建学习者共同体、教学是构建实践共p-]体等。显然,正是全新的学习理念大大更新了教学设计研究者的学习观、知识观以及相关的教学观,拓宽了他们的研究视野,使教学设计进入了一个更加重视回应学习者的需求,更加关注发掘学习者的潜力,更加重视学习现象的社会性、实践参与性,更加面向真实性、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宽泛的研究领域,各种争奇斗艳的崭新的教学设计理论、设计模型也已经如雨后春笋般被创造出来。
正如乔纳森所指出的,学习理论与所有的理论一样都是信念系统,它们试图描述或解释什么是学习,人是如何学习的。但是,90年代,在这场学习的革命中涌现出的许多不同于传统的客观主义学习观的新颖的建构性的学习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具有一致性、共同性和连贯性。对于人的学习,他们都作出了根本上相同的假设,共享着有关学习的相似的信念。这是继20世纪初学术界达成有关行为主义的共识之后,在世纪末又一次形成有关知识建构性、意义协商性、认知的情境脉络性的学习观的共识。这必然对教学设计领域研究的拓宽与深化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90年代以来教学设计领域已经发生了从关注教学到关注学习的研究基点的战略性转移,从教学设计研究与学习心理学的互动联系拓展至教学设计与有关学习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的互动联系、从关注教学与培训场景中的教学大纲的制定到广泛关注实作场景与日常生活中非教学的干预等意义深刻的变化。
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研究的新议题
在过去1O年里,学习科学已经成为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设计与技术研究议程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新的研究议题。学习科学将真实意义上人的学习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鉴于人的学习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所以有关人的学习的研究不可能成为任何单独学科的研究领域,只有将各个不同学科有关学习研究的观点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解释人是怎样学习的。学习科学正是作为一个有关学习的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而诞生的。学习科学专注于对支持不同境脉和终生学习中的心理过程、社会过程、技术过程的系统研究与设计。学习科学的研究试图揭示广义的教育环境中发生的学习的本质与条件。学习科学领域采用多重理论观点,其研究纲领源于与人有关的一切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理解与学习、认知和发展相关的复杂性。学习科学的研究包括学校、工作场所、网络环境、博物馆、校外俱乐部以及家庭中的学习。学习科学尤其关注两个方面的研究:其一是有关学习、认知和发展的本质、过程和实践的研究;其二是有关从这一研究中获得的对于设计与教育的洞察。显然,学习科学的诞生无疑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人的学习上,它加强了有关人的学习的多学科协作的基础研究,它促使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创新性学习工具的开发与支持在有意义的境脉中学习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创建。它试图将有关人的学习的基本理论的研究与学习技术的设计密切结合起来,并以培养出不但具有多种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能够整合学习、研究与设计的高级科研人才作为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挑战。
4.来自于非教学视角的反思——实作绩效技术的影响
由于教学设计大量应用于企业,企业对教学设计的影响也日益增大。产生于组织发展领域研究的人的绩效技术(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HPT)的影响日益增大。90年代,教学设计者开始意识到并非每一个实作绩效问题都可以通过开发更多的教学来解决,事实上,大多数的实作绩效问题是不能通过培训解决的。与此同时,在教学系统设计领域之外,实作绩效技术运动蓬勃开展,如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工程学和变革理论的提出,以及用“质量控制”或“零缺陷”等表达的原创思想也已发展成为组织持续改进的工具。鉴于人的实作绩效技术开发的影响,教学设计者开始突破原有专业领域的局限,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在专业之外表明自身实践的有效性。他们在将更多的努力集中在分析与评估的同时,也开始作出非教学的干预(如工作流程的再设计、激励性的计划、沟通的改善等)以解决实作绩效问题。
90年代,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实作绩效的实际需求共同促进了对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以及快速原型教学开发技术(rapid proto typing in一structional development techniques)的兴趣。电子绩效支持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它包括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库、活动指南与模拟形式、智力训练与专家意见系统。该系统可以在执行各种活动时为工人提供指南并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绩效支持工具,从而使很多工作得到简化和自动化。精心设计的绩效支持系统可以减少培训的需求。因此,一些培训组织和教学设计者在过去的10年中开始从设计培训大纲转向设计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快速原型化是近年来影响教学设计实践的又一种趋势。快速原型化过程包括在教学设计项目的极早期阶段对一种原型产品的快速开发,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快速的尝试与修正的循环直到制作出合格的产品的版本。90年代,教学设计人员对这一技术的兴趣不断增长,因为这种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能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进行高质量教学材料制作的手段,而且许多传统的教学工具都可以采用。
关注人的绩效的研究极大地拓宽了,并由此铺设了通往教学领导者立场的道路。教学领导者出场的直接结果就是以达到组织进步为宗旨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出现,以及相应的高级职位如首席学习官CLO(Chief Learning Officer)的应运而生。知识管理是影响教学设计领域的最近的趋势之一。与传统的管理相比,知识管理更侧重于创建信息系统、共享知识、传播显性与隐性知识、组织学习、管理智力资本、增强实作绩效等。有关知识管理的研究与技术开发所涉及的是存在于企业中知识工人头脑之中占知识真正价值百分之九十的技能、经验,因久经沙场而获得的洞察力和直觉,他们对组织的信任以及从中获得的回报。在这一时期,用于知识管理(如知识的采集、过滤、发布等)的新技术如数据库编程、群件、内部网等也得到开发与使用。这一趋势的形成使得一些教学设计者从设计培训大纲转为创造知识管理系统。教学设计者和培训专家不仅要负责改进人的实作能力,而且还要负责改进对有用的组织知识的访问。这种对知识管理的兴趣很可能改变和扩大期待教学设计者去承担的任务类型。
当研究表明组织持续有效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共享、团队合作、组织生长的学习文化与保持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的关系后,首席学习官的职位呼之而出。首席学习官负责对组织中智力资本的管理与增扩,努力提升组织的集体思维的能力与质量。首席学习官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识别隐蔽的组织心智模型的多样性并根据组织的愿景加以排列。
上述变化也同样出现在学校中。20世纪80年代,教学领导曾经是学校领导的主要范式,因为研究表明一所好的学校通常有一位真正关注课程与教学的校长。但是,90年代上半期,这样一种看法被有关基于学校的管理和激励型领导所取代。但是到了90年代末,在世纪交替之际,明晰的学习标准的制定以及提供真切的成功证据的压力使有关教学领导问题又重新受到关注。不过,今天有关教学领导的定义不仅较之80年代更为充实和宽阔,更重要的是有关教学领导的立足点的转移:从主要立足于教学转移到对学习的关注。为此,有人提出用“学习领导”代替“教学领导”。2001年全美小学校长联合会则将“教学领导”定义为“对学习共同体的领导”。
显然,这样一些与人的绩效研究相关的新的领域与职场需求的出:在挑战传统的教学设计研究的同时,也大大拓展了教学设计研究与相应技术开发的空间,教学设计人员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认为,在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时,过于狭窄的路线会导致思想僵化,同样,过于宽泛的路线则会由于精力的分散而丧失关注的中心。因此,我们主张在关注学习技术的正确使用与理解和支持有效教学的共同目标上,通过两者的兼容并蓄来维持这两条路线在一定水平上的一致性。们希望教学设计与技术领域能够在根植于核心思想和寻求保持一种共同份的同时,将自身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支撑的,促进入的学习、发掘人潜力、支持社会协商与合作的,鼓励实践参与和创新的、开放的、包的,具有反思精神与自我更新能力的一个不断发展的创新系统。我们也望有更多的人在关注这一未来趋势的同时,能参与本“译丛”的选编翻译工作,从而使本“译丛”能真正成为及时、准确反映教学设计领国际最新研究动向的载体。
(作者:高文,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2004年夏,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