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05:25
无锡太湖新城建设研究初探
无锡太湖新城建设研究初探
内容提要:无锡单中心的城市结构日益暴露出诸如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及城市管理等诸多弊端,而新城建设作为一种能够合理引导城市空间、重构城市发展框架的有效方法得到了高度重视。本文简要分析了无锡建设太湖新城的意义,并在总结西方大都市新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太湖新城建设有益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城建设;太湖新城;城市空间格局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无锡的城市发展,已进入了工业化后期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期[1]。当前,无锡城市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矛盾是中心城区向心力作用过强,而外围城区缺少发展的集聚中心。为了实现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和城市发展定位的转变,无锡提出了建设太湖新城的战略举措。本文对无锡太湖新城建设的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论证,并对西方新城建设的主要经验作一归纳,以期获取对太湖新城建设的有益启示。
1、无锡建设太湖新城的意义
就当前的城市空间而言,无锡是典型的“单中心”模式:解放环路内及站前商贸区构成的2.44平方公里传统老城区,是无锡的政治、商业、商务、文化中心,集中了市区大多数市级机关、商业网点、文化娱乐场所和高档写字楼。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老城区环境容量迅速饱和,内部各系统如交通、公共设施等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太湖新城的建设无疑成为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外向拓展、重构城市原有发展框架的一条有效途径。
除此之外,太湖新城建设还具有如下意义:
(1)有利于城市结构重组,优化城市空间
单中心蔓延式发展模式不利于城市人口的疏散,同时也限制了城市经济发展所要求的空间需求和人们的生活需求,束缚了城市整体的发展。而太湖新城的建立有利于无锡城市结构的重组,并有助于多中心、组团式城市形态的实现。太湖新城规划定位为行政商务中心、科教创意中心和休闲生活中心,按照“五年成框架、十年出形态”要求,计划用十年时间,打造无锡新的空间增长极和新的城市中心,并有效地解决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
(2)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无锡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期,城市产业功能亟需再定位。由于“路径依赖”效应,上述转型在老城区实施将面临诸多的桎梏。而将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平台聚集于太湖新城,以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逐步成长为具有各种产业功能的新城,无疑是理性的选择,并对无锡未来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3)有利于“名城战略”的实施
无锡城市发展的现状是新城市功能产生于老城市空间范围之中,这使得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散布于城市的老城区[2]。而太湖新城的建设,有利于充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形态化、个性化、人本化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名城战略”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有利于统筹无锡城乡发展
在“单核”模式下,中心城区对农村发展形成强烈的“阴影效应”,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自我发展。而通过太湖新城建设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能有效地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西方大都市新城建设的主要经验
虽然国情有别,但西方大都市新城开发的经验对无锡太湖新城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西方大都市新城建设的主要经验包括:
(1)制定完善的配套法规作为政策保障
为保障新城建设的顺利进行,西方政府大多以“专案立法”的形式制定了相关法律条文和配套政策。如英国在新城开发建设之初,就制定了《1946年新城法》,整整实施了30年。后来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其进行了必要修改,制定了《1976年新城法》。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在土地征用、财政税收、住房建设、吸引人员入住新城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以推进新城建设计划的顺利实施[3]。例如在土地政策方面,英国制定了“土地强制征用”的法律政策,即地方政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黄晓峰(1980–),男,无锡市7+1产学研项目引进博士,注册房地产估价师。
有权征用城镇或乡村的土地用于“行动地区”的发展,可以强行要求土地所有者出让土地等。
(2)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作为资金保证
新城建设是一项需要巨额资金、有序进行的复杂工程,能否筹集足够的资金是直接关系新城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从国外新城建设的资金筹集模式来看,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但不同国家之间有所差异:英国主要由中央政府全权负责;法国则中央政府承担主要费用;日本为多方筹资(国民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各出资1/3)。由此可见,政府依然是新城建设费用的“主要承担者”。但为减轻政府负担,国外新城建设也积极拓展民间投资的渠道,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如在伦敦密尔顿凯恩斯的开发成本中,中央政府直接投资占49%,地方政府投资占21%,私人投资占30%[4]。
(3)重视人口和产业导入
西方政府在新城建设初期,为了将人口和产业导入新城,往往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来提高新城的吸引力:一方面通过提高中心城区的生活成本,形成人口产业流出的推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新城的生活质量,形成人口产业流入的拉力,从而汇聚新城人气。如伦敦采取开发简单廉价住宅(初期)、住宅免费供暖等措施;而日本政府为了动员单位和居民从市区迁去筑波,在筑波新城内创造比东京市区优越得多的工作和居住条件。如设置相当规模的可供各单位使用的技术情报交流中心、执行较高的住房建设标准等,吸引中心市区人口和产业的进入。
(4)注重社会和生态平衡
要建成一座成熟的新城,需要不同的建设时期和阶段,并需要逐步完善相关功能,但其最终目标都是构筑相对独立、功能完善、环境舒适的城市新核心。西方新城建设中注重实现自身结构平衡,以便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这种自我平衡主要表现在:①人口和就业岗位的平衡,即就业和商业以及其他服务方面与人口规模的平衡;②居住分散化和就业岗位集中化的平衡;③提供广泛的不同种类的就业、城市服务,使不同的社会、经济群体与阶层之间达到平衡;④自身功能平衡,也就是注重居住、就业、商业、购物、办公、文化娱乐、休闲、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平衡协调发展,满足当地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聚集发展;⑤交通组织平衡,主要表现为奉行步行街、人车分流等措施,就业区与居住区相分离,使居民能够很便捷地接近交通设施等;⑥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大多数新城规划都采用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念,注重绿色公园、步行街、林荫道、绿化带等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尽力塑造建筑与环境景观、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郊外田园风格;⑦历史文化的平衡,即西方国家的新城建设都非常珍视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精心保护和开发利用当地的传统街坊、古建筑、古村落等,增强新城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内涵价值,提高其特有的“吸引力” [3]。
3、简要的政策建议
总结西方新城建设的经验并结合无锡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
(1)采用“专案立法”的形式,制定与太湖新城配套的地方性法规
建议制定旨在保障太湖新城顺利开发建设的《无锡市太湖新城开发管理法》,依法明确新城开发建设主体、建设资金使用、开发程序、规划建设等事宜,为新城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应根据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不断完善该项法律,使其不断适应新城建设的内外生态环境,发挥其长效保障作用。
(2)建立包括政府、民间、外资等为主的多元化筹资渠道
太湖新城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新城规划起点高,任务重。无疑,建设资金的顺利筹措成为新城建设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应通过“政府规划,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个投资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共建机制,尤其要吸引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积极参与新城的开发建设,为新城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同时,要把握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及其发展态势,创新项目融资方式,推行基础设施特许权经营、发行建设债券、国内外直接投资等举措,最大程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将“平衡发展”的理念贯彻于太湖新城建设的全过程
在太湖新城的建设中,要树立“平衡发展”的理念:一方面,要注重新城混合多样性建设,强调整个新城城市功能开发平衡,重视居住、就业、商业、购物、办公、文化娱乐、休闲、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平衡协调发展,为新城居民提供多元化、综合化的城市服务,满足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人口规模与就业容量之间的平衡,防止人口盲目增加,给新城带来极大的就业压力。此外,要特别注人与自然之间平衡,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色生态的新型社区。总之,通过构建“和谐、平衡”的城市大环境,创造出相对独立、功能齐全、结构完善、环境良好的城市新核心。
(4)鼓励公众参与
在太湖新城的建设中,通过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可以提高居民对自己家园的热爱与认同,使得居民凝心聚力,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保证公众能够全程畅通无阻地参与:涉及各阶层市民切身利益的决策,从新城发展规划的提出到新城建设成果的客观评估,必须事先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形式听取意见或建议,以保证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城市的追求(卷首语)[J].无锡经济,2008, (4)
[2]黄晓峰.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思考[J].无锡经济,2007, (12):22–23
[3]王玲,慧万勇. 国际大都市新城发展特点比较[J].城市问题,2004, (2):66–70
[4]李疏贝. 杭州都市区新城发展特点与发展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