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现传统工业新突破?_蚌埠日报_20100129_XPLUS喜阅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26:20
怎样实现传统工业新突破?———“安徽柳工”启示录2010-01-29  


 

■攀大附强,让传统工业焕发蓬勃生机■自主创新,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领军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点睛之笔■盘活存量,期待涌现更多“安徽柳工”

  1月22日下午,刚投产仅一个月的安徽柳工起重机有限公司研发制造基地。

  在机声隆隆、焊花飞溅的结构车间,车间主任张守轩穿梭在一台台簇新的机器间。头戴锃亮的安全帽,一身整洁的蓝色工作服,胸前醒目的“柳工”标志,把这个中年汉子映衬得格外精神。

  “车间里光设备就值一个多亿!看,这是全自动机械手。”片言只语,张守轩内心的自豪感却尽情流露。

  两年前,张守轩还是蚌埠振冲安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一名调度员。和他一样,随着安徽柳工的诞生,几乎所有振冲安利的职工都成为柳工的一员。今天,他们满怀激情继续锻造“起重机”事业,用智慧和汗水描绘着自己和企业的美好未来。

  2008年2月,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蚌埠振冲安利工程机械公司全部股份,重组成立安徽柳工起重机有限公司。时隔短短两年,安徽柳工让“蚌埠制造”迅速成为全国工程起重机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更让我们清晰看到了第一个“百亿级”企业的宏伟蓝图。

  工业是蚌埠的主导产业,经济要实现突破,必须在工业上下大功夫。面对一个全新的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雄厚的品牌实力、强大的研发能力、先进的管理模式、发达的销售网络等,都让我们深受启发。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安徽柳工的跨越式发展,也为蚌埠充分盘活老工业城市的存量优势,实现传统产业新突破,提供了丰富的启示意义。

  重组后的安徽柳工迅速跻身行业前三强,“蚌埠制造”成为重构中国起重机行业版图的重要力量

  启示之一:攀大附强,让传统工业焕发蓬勃生机  振冲安利,前身是曾经显赫一时的蚌埠起重机厂,蚌埠老工业的“代表符号”之一。这家成立于1951年的企业,是原国家机械部生产汽车起重机的主要厂家之一,1999年改制为全资民营公司。  远在西南的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则是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柳工集团的核心企业,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和广西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  安徽柳工董事长李于宁清晰记得,两家企业合作的序幕在2007年10月首度开启。  是时,在北京工程机械国际博览会上,柳工总裁曾光安来到蚌埠振冲安利公司的展位。驻足良久后,他给展台工作人员留下一张名片,请予转交振冲安利董事长,希望就开展合作进行深入商谈。  凭借地域优势互补、市场互补、产品线互补的有利条件下,双方合作迅速升温,并引起蚌埠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初,正值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正月初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冒雪远赴广西柳州,商谈推动合作。初八,柳工集团派遣团队抵蚌,进行细致考察和评估。

  2008年2月,柳工成功并购蚌埠振冲安利。  “看似机缘背后,双方实现合作的幕后推手,源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共同需求。”李于宁说,“柳工的工程机械系列产品中,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叉车等一应俱全,唯独缺乏起重机产品。早在几年前,柳工就已经吹响了进军起重机行业的号角。”   振冲安利从国企改制为民营企业,经历近十年的市场摔打,此时也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虽然产品供不应求,销售连年增长,但掩盖不了潜伏的危机。”安徽柳工市场制造部部长吴磊,20多年在振冲安利的经历,让他清晰看到企业面临的风险,内心充满忧虑:当时公司销售的主要机型仅8吨,而且95%的用户在农村市场,这说明企业已经脱离了起重机行业大吨位、高科技的发展潮流。此外,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融资、并购、重组风起云涌,整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的格局,振冲安利还存在全部股份职工所有的股本结构、新人缺乏年龄断档的人员结构、产品低端难以更新的研发匮乏等弊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难以继续做大,脆弱的抗御风险能力也暴露无遗,一旦遇到政策、市场等因素冲击,可能会发生全局性危机。  “就像小舢板在大风大浪中难以抵御风险。基于此,振冲安利一直在全国范围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市经信委主任彭建说。  “曾有包括资本运作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向振冲安利表达合作意向,甚至出价更高,但全体职工最终还是选择了柳工。”吴磊说,“因为柳工是做实业的,职工们内心都期盼蚌埠起重机能够真正做大做强。”   安徽柳工没有让职工们失望——重组后的振冲安利,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洗礼而焕发青春。  为了让安徽柳工快速并入集团的国际化发展轨道,柳工利用总部强有力的管理和技术平台,全方位对安徽柳工进行资源的共享和输出,先后派遣16个团队200多人次进驻安徽柳工,在注入先进管理、重塑产品线、完善销售渠道等方面实施整合,提高研发、制造、营销能力。  并购当年,安徽柳工就完成了原有起重机产品从设计、生产工艺、制造流程等影响产品质量的全方位改进,顺利实现排放标准从国Ⅱ到国Ⅲ的升级转换,使起重机产品更符合环保需求,柳工产品品牌切换也圆满结束,产品面貌焕然一新,打开了柳工起重机进入销售市场的大门。同时,安徽柳工加大技改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舍弃低端产品,集中优势力量开发市场占有率大的中吨位以上产品,并实现了当年开发、当年生产销售、当年赢利。2009年柳工起重机市场占有率也由行业第五位提升到第三位。  目前,起重机已被列入柳工集团重点发展的三大核心业务。面对良好的起步和发展状态,安徽柳工未来的蓝图在董事长李于宁心中更加清晰——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2012年达到30亿-40亿,2015年突破100亿,并积极推动企业上市。

  企业的迅速崛起让员工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信心。陈军是加工中心的操作工,他和妻子同在一个车间上班。谈及未来,他由衷地说:“柳工家大业大,往后这几十年我心里都有底。”

  在安徽柳工成立半年多时,柳工企业文化管理团队曾对其员工进行民意调查,结果表明超过92%的员工愿意与安徽柳工共同成长,高达89%的员工对柳工发展充满信心。“1999年改制成立振冲安利后,每年一两千万的增长都让我们感到兴奋,一度是全市的明星企业。但今天,安徽柳工每年亿级甚至十亿级的爆发式增长,让我们看到了蚌埠起重机行业更加壮阔的前景。”市招商局局长任生说,重组成立安徽柳工,就如给老企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蚌埠起重机产业迅速融入到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洪流中。

  市经信委主任彭建说,安徽柳工的实践证明,传统产业并非夕阳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然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拿出自己的优势“攀大附强”,是让蚌埠传统工业焕发新活力的有效途径。

  从产品立项到下线仅用十个月,便推出第一台70吨汽车起重机,一个月后再度推出160吨履带式起重机……安徽柳工凭借强大研发能力,实现了蚌埠起重机行业此前遥不可及的梦想

  启示之二:自主创新,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刘国强,安徽柳工汽车起重机研究所负责人。大学毕业后进入振冲安利工作了14年,并担任过企业技术中心主任。

  2009年,刘国强带领新的团队,借助柳工总部强大的研发平台,在汽车起重机领域研发了QY25N5、QY50C、QY70等3个全新产品和7个升级产品,成为企业当年扩大销售的主力机型。“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要靠研发实力。”刘国强说道,“以前振冲安利规模小,研发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年时间可能连一个新产品都开发不了。”

  重组前,振冲安利的技术研发人员屈指可数,产品更新难以为继,生产机型中8吨汽车起重机占60%,12吨汽车起重机占20%,不具备研发和生产50吨以上的较大吨位起重机产品的能力,研发能力匮乏和产品低档次、低附加值,严重掣肘企业发展。

  重组后的安徽柳工迅速对企业产品进行了全新定位,围绕国际化柳工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对起重机产品线重新进行全面规划,成立了起重机研究所,全力开发生产符合国内国际市场需求、能够参与高端客户竞争的中高端起重机产品。

  两年过去,最初成立的起重机研究所即将升格为“研究院”,凭借柳工的品牌实力和先进激励机制,众多国内外起重机研发领域的高端人才和博士、硕士纷纷加盟,研发人员从最初的18人扩充至50多人。同时,安徽柳工主动与大连理工、上海同济等高校和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在行业高端技术领域获得多项专利,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2008年,安徽柳工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QY50汽车起重机被认定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QY25N汽车起重机被柳工集团评为2008年度最佳开发奖;2009年,QY25N5汽车起重机、QY50C汽车起重机成功面世,QY70汽车起重机和160吨履带起重机试制成功,即将实现销售……“去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安徽柳工的生产销售却逆势上扬,不仅实现批量出口的历史性突破,而且全年整机销售1300台,同比增长75%,销售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72%。”董事长李于宁感慨,“在功劳簿上,自主创新当记头功!”

  在未来三年技术发展规划中,安徽柳工将以大吨位汽车起重机和200吨以上履带起重机为突破口,加快汽车专用底盘项目开发,实现产品线全方位参与市场竞争,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安徽柳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创新成果及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蚌埠起重机在原有基础上迅速迈入了全新的发展境界。”市经信委主任彭建认为,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高新产业必然走向主导地位,传统产业也必然面临如何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抢占制高点,掌握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掌握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当前,蚌埠正在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安徽柳工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鲜活例证:创新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安徽柳工落户蚌埠,汽车驾驶室、工业物流等投资近2个亿的项目迅速实现“门对门”配套。随着企业专用汽车底盘项目加快推进,将和蚌埠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紧密配套体系

  启示之三:领军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点睛之笔  装备制造业产业链长、配套多,带动性强。有资料表明,汽车制造业与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的关联比例约为0.65:1:2.63,换言之,汽车工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产业带来2.63元的增值。例如芜湖奇瑞,就带动30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聚集,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因此,有人把安徽柳工和芜湖奇瑞相比较,其意一方面在于探讨装备制造行业的产业配套,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对安徽柳工担当领军企业重任的期待。  事实上,安徽柳工强大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正日益显现。紧邻安徽柳工起重机有限公司研发制造基地,广西裕龙机械制造蚌埠分公司和上海凡越物流蚌埠分公司已经落户,专门为安徽柳工配套生产驾驶室、结构件和提供工业物流服务。  “这两个项目的总投资接近2个亿,充分体现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力和大企业的聚集效应。”高新区招商一局局长董磊说,“围绕产业配套进行招商,不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招商的成功率。对此,高新区规划设置了柳工配套园,力争通过政策引导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吸引更多配套企业入驻。”

  经过多年发展,蚌埠机械制造行业已经形成相对齐全的产品配套,滤清器、刹车蹄(片)、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汽车钢圈、汽车轮辋钢、压缩机等,具备较强的配套能力。如何围绕柳工的龙头带动作用构筑紧密的配套体系,已经引起市委、市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去年10月,市政府专门组织召开“安徽柳工起重机产品配套对接会”,推动建立配套供需对接平台,并提出要启动全市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努力培育形成以巨人型企业为核心、小巨人企业为组团的若干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全市产业的凝聚力、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

  随着安徽柳工“专用汽车底盘”研发和资质申报工作顺利推进,企业上游产品的突破将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同时为蚌埠汽车零部件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市经信委主任彭建坚信: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培育的产业链,企业间的相互依存度更高、合作方式更紧密,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更加明显。

  “从一定意义上说,安徽柳工给了我们一个觉醒的机会。”市招商局局长任生表示,安徽柳工对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的点睛之效,也引发了招商部门推动产业链招商的深刻思考。

  目前,市招商局围绕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加强项目编制和推介力度,主动寻求与三一重工、厦工、山推股份等重量级企业的合作,努力借助产业配套优势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集团,不断拉长产业链,把装备机械制造业打造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构筑安徽装备机械制造基地。

  “我们提出要招大商、培育大企业,不仅要把一个企业搬到蚌埠,关键在于让其发挥领军企业的联合带动作用,横向配套、纵向协作,形成以大带小、共同发展的行业架构,加快行业规模化集聚。”市委党校副教授张敬瑞直言,目前拉动蚌埠工业经济的支撑相对单一,财政收入对地产、烟草等个别行业依赖较重,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隐忧”。我们要积极引进和培育更多大企业,让财政收入的来源更多,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营销能力。

  蚌埠是老工业城市,基础雄厚、配套齐全,产业人群“兵多将广”,嫁接大企业大集团的资本和技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启示之四:盘活存量,期待涌现更多“安徽柳工”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不少政府官员和企业家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安徽柳工的成功实践,对蚌埠工业企业整合资源优势、扩大对外合作、快速做大做强,具有可资借鉴的“范本”意义。

  近年来,我市围绕发挥工业基础优势,积极谋求与央企、省企等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迈出了坚实步伐。中建材光电产业基地项目、国电蚌埠电厂、丰原生化生物化工扩能升级项目、中集安瑞科压缩机基地项目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成果,成为蚌埠工业强市的新亮点和生力军。2009年,应市委、市政府邀请,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中石油集团、中粮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铁股份、恒天集团等多家央企负责人来蚌,就有关合作事项进行洽谈并达成广泛共识。在去年12月底举行的安徽省与中央企业调整结构合作发展会议上,蚌埠市与央企签订合同、协议、意向性项目20个,投资总额532亿元。

  蚌埠的工业存量优势越来越受到外来资本的青睐。

  以“振冲安利”所在的我市装备制造业为例:目前我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82家,近年来通过改制或引入战略合作伙伴进行重组,在一定程度上盘活了存量资产、激发了企业活力。如,蚌埠机床厂改制组建安徽晶菱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后,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扭亏为盈,成为全国铣床生产骨干厂家;蚌埠压缩机总厂通过改制成立安瑞科压缩机有限公司,由生产普通压缩机逐步发展到燃气、通用、专用压缩机三大系列;蚌埠液力机械厂与安徽合力集团重组后,通过一期二期改造,具备了年产油缸20万根、变矩器5万台的生产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虽然我市装备机械制造业有一定基础,但弱项依然明显——— 产业集聚度不高;研发能力薄弱,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核心技术;机械制造业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下端,成套设备、主机产品少,配套、零部件产品较多,缺乏市场竞争力等,制约着产业的加快发展。“和装备制造行业一样,走过计划经济时期的蚌埠工业,在轻纺、化工等诸多传统优势产业,都面临着近乎相同的优势和弱项。”市经信委主任彭建表示。“要实现蚌埠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高速发展,充分盘活现有企业在市场、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积累的优势,积极引导骨干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无疑是一条捷径。”市招商局局长任生说,“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加快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摸清蚌埠工业存量的家底,梳理分类,进而包装成合作招商项目,结合本地的产业结构和优化升级,瞄准国内外‘产业地图’,按图索骥,以小带大,有针对性地以商招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双赢效果。”市委党校副教授张敬瑞认为。

  盘活存量、招大引强,除了政府部门要继续营造亲商安商的软环境、打造吸引投资的政策洼地,还需要更多企业家们热情参与合作,勇于在更大舞台上成就事业、实现价值。

  在安徽柳工采访时,不止一位职工都主动谈到振冲安利领导层在企业重组中所做的贡献。“跟柳工合作虽然是发展潮流和民心所向,但领导班子的集体决策功不可没。他们在企业面临抉择的关键时刻,果断退出了历史舞台让位给后来者,这种大胸怀、大气魄令人敬佩!”一位老职工动情地说,我们同样对振冲安利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但重组换来了职工、企业和社会“三赢”,值得!

  年初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引领,以与央企省企合作发展为抓手,积极引导大企业进行开放式资产重组。”、“要注重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央企、省属大企业、上市企业合作,引进产业关联度大的龙头企业和战略性投资项目。”

  随着科技进步和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克短扬长、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深度合作,已经成为市场力量推动资源配置的趋势。

  我们坚信,打好蚌埠工业存量的“优势牌”,以存量引增量,必将吸引更多的“安徽柳工”落户蚌埠,助推蚌埠传统工业实现突破,焕发出新的活力。到那时,蚌埠将拥有更多令人引以自豪的“工业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