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3)落日余晖的守望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30:57

腾小松画

     他获奖的评语是“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落日余晖的守望者

          译    名: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

          生卒年月:1870、10——1953、11

          国    籍:俄国

          代表作品:《乡村》

          获奖评语: 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是一位有着顽固贵族情结的俄罗斯作家。

     他于1870年出生于俄罗斯中部沃罗涅什镇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其父是一位出类拔萃的酒鬼赌徒,祖上的家产未等蒲宁中学毕业就被他挥霍殆尽。

     蒲宁经历了贵族生活的奢华,也感受了家族没落的痛苦。

     就在中学毕业那年,他不得不披着家道倾覆的尘埃告别故乡自谋生路。他先后当过图书管理员、报社勤杂工、企业统计员,甚至擦过皮鞋。

     巨大的人生落差,使他看清了生命色彩的红与黑,也使他的生命多了几分坚忍的活性因子。

     他在与命运抗争的突围战中,好在把志趣作为生命旅程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促使他在哥哥的辅导下系统自学了大学课程,深入研究了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俄国古典诗人的创作手法,为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有人说,蒲宁是个幸运儿,上帝为他关上了贵族生活的大门,却为他开辟了通往文学大师的康庄大道。实际上,任何的幸运都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

     1887年,17岁的蒲宁发表了《在曼德逊的墓前》等诗作,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家乡自然风光的挚爱,展现了作者进军诗坛的炽烈之心。

     随后,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在露天下》。该书大胆背离当时标榜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作品风格,尽情营造善感、纯真而又优美的诗歌意境,开一代崭新诗风,得到了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的赏识。

     紧接着他又出版了《落叶》,这部诗集不仅引起了社会反响,而且荣获了他有生以来第一个含金量十足的荣誉——普希金奖。

     蒲宁的获奖是理所当然的。这部诗集是蒲宁努力形成自己风格的力作,从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普希金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也看到了自然主义诗歌的创作手法。在这些诗作中,蒲宁通过家乡的自然风光尽情展示内心的感受和联想,表现作者对贵族生活的留恋以及家道衰落的惋惜,感怀人生路上邂逅的爱与痛、乐与悲。读来令人明显感受到蕴含在诗作中的快慰与忧伤。

     就在他的诗歌创作步入辉煌之时,他却突然改变创作方向,开始向小说进军,时间刚好跨入二十世纪的门槛。

     他先后创作了《冬苹果》、《末日》、《乡村》、《欢乐的庭院》、《兄弟们》、《从旧金山来的绅士》等。这些作品遵循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大师开创的古典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贵族墨守成规最终导致衰败以及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关注。从作者的情绪中,我们看到了蒲宁顽固不化的贵族情结和难以抚平的挽歌式心境,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充盈着这种愁绪,无不给人一种死守落日余晖的遗老印象。

     尽管如此,他还是赢得了俄罗斯人民的爱戴,1909年他被推举为俄国科学院院士。1914年《真理报》把他与高尔基、托尔斯泰并列为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小说《乡村》自然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这部作品以俄国当时社会为背景,通过农民库兹玛的破产和四处流浪的不幸遭遇,突出反映了俄国大革命失败后,农民失去土地,失去自由和希望破灭的痛苦命运。正是这部作品使他赢得了193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严谨的艺术才能,使俄罗斯古典传统在散文中得到继承”。

     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霍尔斯陶穆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一部《乡村》小说,使40岁的蒲宁名声鹊起。在小说中,他抨击了那些有民族自大狂的农民,对那些乡愚的嘴脸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作者虽未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农民的没落,只简述了两位主角的祖父被庄园主纵犬追逼而死,但这个情节耐人寻味,它暗示了一种先天的精神压迫,蒲宁以对这种精神压迫的描写来暗示自己对这种高压手段的鄙视。蒲宁的这部作品完整地体现了俄国文学的本色——阴郁加残酷。”

     普宁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有位哲学家曾经认为,即使是最高的欢乐也不足以和那些撩人的哀伤相提并论;现在我不想在这个晚宴上撩起那些我永远忘不了的哀伤,但我要说,过去50年的经历里,我的哀伤远胜于欢乐;而那些哀伤并非全部是我个人的,绝对不是。”

     他的哀伤不仅来自于失去贵族生活的落寂,更来自于没落贵族的怀旧情绪造成的对新政权的抵制和背井离乡的痛苦。  1920年,在祖国生活了50年的蒲宁,由于顽固的贵族立场和对苏联红军莫名的恐惧,不得不仓惶挤上一艘开往法国的邮轮,开始了他后半生的流亡生涯。

     在充满着浪漫主义文化情怀的巴黎,他试图创作出更加有影响力的作品,结果却因枉顾贵族生活的逝去所引起的忧郁症和长期流亡所产生的思乡病,而失去了敏锐的洞察力和创作激情,终使他的两百多部流亡作品成为平庸之作。

     1953年,蒲宁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至死他都想着回到俄罗斯土地上过上无忧无虑的贵族生活,可惜他的这个愿望终究未能实现。

          蒲宁部分作品年表

          1891年  出版第一部诗集《在露天下》

          1897年  出版短篇小说集《在天涯》

          1901年  出版诗集《落叶》

          1903年  创作小说《末日》

          1910年  发表代表作《乡村》

          1914年  创作小说《兄弟们》

          1915年  创作小说《从旧金山来的绅士》

          1938年  创作小说《幽暗的乡间小径》

          1940年  创作小说《在巴黎》

          1950年  出版自传《回忆与描写》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3)落日余晖的守望者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3)落日余晖的守望者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张扬理想的“碎瓶”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7)拓展自由主义的空间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9)普罗米修斯的圣徒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4)《农夫们》的春夏秋冬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5)堕入费边主义的好人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6)撒丁尼亚岛的风味大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9)德意志民族的天之骄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4)怪诞背后的精神家园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6)唤醒失态的法兰西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55)天风海雨般的灵动思绪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55)天风海雨般的灵动思绪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6)唤醒失态的法兰西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4)怪诞背后的精神家园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9)德意志民族的天之骄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6)撒丁尼亚岛的风味大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5)堕入费边主义的好人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4)《农夫们》的春夏秋冬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张扬理想的“碎瓶”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9)德意志民族的天之骄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5)发自心灵深处的呐喊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2】象征主义戏剧的极致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3】救赎的信念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