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0)播种在大地上的涩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42:00

哈姆生的获奖评语是:“为了他划时代的巨作《大地的果实》。”

                          播种在大地上的涩果

          译    名:克努特·哈姆生
          生卒年月:1859、8——1952、2
          国    籍:挪威
          代表作品:《大地的果实》
          获奖评语:为了他划时代的巨作《大地的果实》。


 

          挪威作家克努特·哈姆生是位经历非常坎坷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学历不高,青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在低贱的岗位上度过,他当过小贩、店员、修鞋匠、售票员,生活十分艰难。从那时起,他脑子里就萌生了对现实社会的仇恨,所以,当他有足够的力量拿起笔来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时,便毫不客气地将一块重重的《饥饿》砸向了现代社会的门面。

          该作品描写了一位年轻作家,因为卖文不成而经常挨饿的故事。有一次一个乞丐向他行乞,他竟卖掉自己的衣服为乞丐买饭。主人公低贱的地位与高贵的精神构成了非理性情景中的英雄形象,由于作品想象力丰富,感情细腻,一经发表便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并很快成为那个时代高度浓缩的挪威生活映像。

          接着,他又陆续创作了《神秘》、《薄土》、《人生之剧》、《最后的喜悦》、《流浪汉》、《奥古斯塔》、《人生永存》、《生活的游戏》、《晚霞》、《荒野的歌声》等20多部小说、戏剧和诗集。

          1917年,是值得哈姆生骄傲的年份。这一年,他发表了扛鼎之作《大地的果实》,并以这个作品荣获了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获奖评语是:“为了他划时代的巨作《大地的果实》。”

          作品着力刻划了一位伊萨克农民,反对现代西方文明、竭力追求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渴望回到自然界中去的精神宿求。这是哈姆生笔下又一个英雄,他反对追求个人享乐的思想意识,也反对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不平等,但他却屈服于大自然,在他看来,人类惟有回到原始的自然生活中去才能保持精神上的纯洁和真诚,相反,现代文明只能毁灭人的本性。

          西方评论界认为,《大地的果实》“是一种劳动的史诗,作者给这史诗画上了不朽的线条。这并不是一个将人们从内部和人们当中分割开来的本质上不同的劳动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神贯注进行劳作的问题,这劳作以其最纯粹的形式把人们整个地塑造出来了,抚慰着分割的精神并使之结为一体,并用一种正规的、未被打断的进程保护着并增加着人们的果实。在诗人的笔下,拓荒者和第一个农夫的劳动历尽千辛万苦,因而也就带有了一种英勇斗争的特性,就庄严而言,那种英勇斗争丝毫不亚于为祖国和同胞作出的高贵牺牲。”

          这实际上是哈姆生回归大自然、回归真实人性的哲学观念的一次大展示,它显然受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尼采思想的影响。

          在研究20世纪初叶世界文学的走向时,我们发现尼采哲学给了文学不可磨灭的思想力量,并形成了文学上的一道风景。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犹如鱼和水。文学是形象化的哲学,哲学是抽象化的文学,二者有着水乳交融的亲缘关系。

          尼采哲学谴责当时的自由经济体制,认为必须否定受理性主义、基督教和人道主义影响而日趋没落的西方文明,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创立新的价值体系。这种观点无疑在自由经济体制走到一定阶段时,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传统的价值观念已无力拯救西方文明,人们开始转过头来重新审视尼采哲学,并把他连同叔本华一起推到了思想阵地的最前沿,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文学界开始关注尼采所宣扬的哲学思想。

          但是,尼采在否定自由社会价值观的同时,又鼓吹“超人”哲学,认为“超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而普罗大众只是“超人”实现自己权力意志的工具。

          在这种观点的误导下,哈姆生在祖国遭受法西斯铁蹄践踏的危机时刻,不但没有成为爱国者,反而沦为法西斯主义的积极拥护者,最终变成投敌叛国的罪人,。

          1945年挪威解放,哈姆生名声扫地。此时,他才幡然醒悟——自己在“二战”中出卖了灵魂。巨大的精神压力使他丧失了正常的精神机能,甚至在审判他的法庭上他也无从答辩。最后,法院判他倾家荡产,以赔偿德国侵略军从他那里得到的精神支持。

          事后,哈姆生试图翻盘,他曾通过《在林荫小径上》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但未能得到人们的同情,直到他1952年病逝,人们的脸色也未能转变过来。但他的作品却未遭受人们的冷遇,而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因为他毕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一位被高尔基和托马斯·曼等尊为文学巨匠的作家。

          就文学而言他无疑做得很出色。

          哈姆生部分作品年表
          1890年  发表成名作《饥饿》
          1892年  出版长篇小说《神秘》
          1895年  发表剧本《国门》
          1896年  发表剧本《生活的游戏》
          1898年  出版长篇小说《牧羊神》
          1904年  出版诗集《荒野的歌声》
          1912年  出版小说《最后的喜悦》
          1917年  出版代表作《大地的果实》
          1923年  创作小说《最后一章》
          1927年  出版三部曲《流浪汉》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0)播种在大地上的涩果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0)播种在大地上的涩果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站在古罗马的废墟上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5)】在戏剧创作的存折上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1)】行走在斯普累河的隧道上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47)镶嵌在法国王冠上的珍珠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47)镶嵌在法国王冠上的珍珠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1)】行走在斯普累河的隧道上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5)】在戏剧创作的存折上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4)民族土壤上的理想永恒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2)大师肩膀上的文学巨人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2)大师肩膀上的文学巨人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4)民族土壤上的理想永恒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张扬理想的“碎瓶”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7)拓展自由主义的空间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19)普罗米修斯的圣徒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4)《农夫们》的春夏秋冬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5)堕入费边主义的好人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6)撒丁尼亚岛的风味大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29)德意志民族的天之骄子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4)怪诞背后的精神家园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36)唤醒失态的法兰西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55)天风海雨般的灵动思绪 百年诺贝尔文学奖漫话(55)天风海雨般的灵动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