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决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07:40

有效的决策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曾对管理下过这样的定义: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对管理的重要性,就有这么大。

   

在这篇经典文章中,德鲁克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框架,希望以此来辅助他们做出有效的决策。这个框架,由5个步骤构成:

   

1.      对问题进行分类。

一共有四类问题。

第一类是真正的普遍性问题,管理者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数可以归入此类。这些问题常常通过诸多的表面事件表现出来,但如果只是去处理这些表面事件,不去追究问题的根源,不仅问题得不到根治,而且还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要解决普遍性问题,管理者首先要制定规则,然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规则,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二类问题,对当事者来说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已经在很多企业中发生过,也具有普遍性,比如并购,这就要借助别人的经验来解决。

    第三类是真正独一无二的问题,这类问题必须个别处理。但是这类问题少之又少。

    最后一类问题隐藏着新的普遍情况,这类问题需要建立新的规则来解决,千万不要把它们当成没有普遍性的意外事件。

   

2. 对问题进行定义。 这一步要搞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哪些因素与此问题相关。美国汽车业以前认为,之所以会发生交通事故,是因为道路修建得不安全,以及驾驶员的技术不过关所致。因此,他们在加强公路安全和培训驾驶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实际问题却不仅限于以上两个方面,汽车设计方面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正确而全面地定义问题,惟一的办法就是:对照观察到的所有情况,不断对已有的定义进行检验,一旦发现该定义未能涵盖全部情况,就立即将它摒弃。

   

3. 明确问题的限定条件。 也就是说,要明确列出决策所要实现的目标。这一步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设定了几个本身就相互矛盾的目标,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决策比赌博还没有理性。另外,决策虽然一开始是正确的,但是后续过程中前提条件却发生了改变,如果不随之调整决策的话,就必然导致失败。因此,决策者必须一直牢记决策所要实现的限定条件。一旦现实情况发生大的变化,就应该马上寻找新的办法。

  

 4. 判断哪些是“正确”决策,而不是先考虑决策可否被接受。 一开始就考虑“什么样的决策才会被接受”对决策者毫无益处。因为在考虑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决策者往往会丢掉重点,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决策。正确的做法是,先判断出正确的决策,然后再采取折中的办法,让大家接受决策。

  

 5. 在制定决策时将实施行动考虑在内。 不实施,决策不过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在这个步骤中,管理者要确保任务和责任已经明确地落实到具体的人,另外,还要确保任务执行者能够胜任工作。如有必要,还必须调整对执行者的考核方法、任务完成的衡量标准以及激励机制。将决策告知相关人员也很重要,否则,很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6. 对照实际执行情况检验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决策者需要报告和数据等系统化的反馈信息。但是,信息总是抽象的,并不能准确反映具体现实。因此,他们的反馈信息若不以亲眼所见的实际情况为核心,他们若不经常走出去看看,就容易落入教条主义的桎梏中。

 

 

管理自己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

彼得·德鲁克早在1959年就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并预言这个群体将成为新型社会的主导群体。德鲁克认为,知识工作者的工作难以监督,因而组织效力将取决于组织成员能否对自身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首次发表于1999年的这篇文章中,德鲁克对“自我管理”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和发展。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社会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机会。以前,人们的选择很少,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一生的地位和职业。比如一般来说农民的儿子也会当农民,工匠的女儿会嫁给另一个工匠。甚至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的知识工作者还指望着公司的人事部为他们做职业规划。而今天,人们只要有雄心和智慧,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管从何处起步,都能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攀上事业顶峰。实际上,知识工作者应该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把自己放到一个能对组织和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的位置上,在可能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保持着警觉和投入,一有恰当的时机就设法改变自己的发展道路。

 

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更容易取得成就,这是个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是,在德鲁克看来,许多人只是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而对于自己擅长什么并不是很清楚,也就更谈不上利用自己的所长了。因此,人们首先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文中德鲁克列出的几个自问自答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认清自我:我的长处是什么?我是如何工作的?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属于何处?我该做出什么贡献?

 

德鲁克认为,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的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你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进行比较。德鲁克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专注于自己的长处,而且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尽量少把精力浪费在不能胜任的领域,因为从无能到平庸要比从一流到卓越需要人们付出多得多的努力。

 

一个人的长处具有独一无二而且基本固定的特点,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也是如此——虽然它可以略微有所调整,但不可能完全改变。德鲁克的忠告是:不要试图改变自我,因为这样你不大可能成功。但是,你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

 

价值观是自我管理中最后必须要问的问题。个人的价值观应该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容,否则人们工作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沮丧,自然也就干不出成绩。我们还需要认识到,虽然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自己的长处很少出现矛盾,一个人的价值观有时却会与他的长处发生冲突。而在面对这种冲突时,价值观应该是最终的检验标准,指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德鲁克谈到他早年在做投资银行业务时工作得非常出色,但认为自己的人生志向并不在此,于是虽然当时大萧条仍在持续,他还是毅然辞去了那份工作,去从事自己认为更值得贡献毕生精力的事业。

 

在人们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后,就能够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工作,该身属何处,并确定自己应该做出什么贡献。此外,人们还要认识到共事者具有不同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必须通过与他们的沟通来做好自己的工作。

 

  最后,德鲁克认为,在知识工作者的寿命一般已经超过组织的寿命、人员能够自由流动的今天,人们还应该及早发展第二兴趣,管理好自己的后半生。他预言,人们对自我管理的需要将掀起人类事务中的又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