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要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32:39
决策是每个公务员都会碰到的最现实的问题,尤其是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决策能力更是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决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涉及到决策者的群体素质、个人素质,以及所处的宏观环境,所选的基本方法。决策是所有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事业的成败、实践效果的好坏就在此一“锤”。一个好的决策方案的出炉,取决因素很多,包括时空的变换、事态的发展、现有的条件等。决策有重大决策、一般决策、集体决策、个人决策,本文只就重大决策的要素谈一孔之见。
一、解剖麻雀,理论武装,把握大局,控制决策的制高点
要出炉一个漂亮的决策,决策者必定做到情况明、站得高、揽全局,始终控制住决策的制高点。
解剖麻雀、弄清情况是所有决策者的基本功。无论决定干一件什么事,必定要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其自身的现实情况,此件事与其它事的相关因素,以及自身发展规律等等。只有把这些基本情况搞清楚了,心中才有数。切忌情况不明随意决策,孙子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里的“知彼”即是搞清情况的意思。搞清情况的唯一途径是深入的调研,获得大量反映出基本规律的情况,再系统分析、研究、过滤,取其可用的东西。这个过程就是平时说的解剖麻雀。这件事说起容易,实践难。如这一基本功不扎实,其它工作则会相去甚远。
加强理论修养,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指导决策,这是决策者必备的理论素养。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科学的、活的东西,我们只有具备并运用这些科学的而不是教条的、活的而不是僵化的东西用以指导我们决策,决策才不致偏离方向。当然,当今社会是复杂的,我们不仅要有适应决策的理论素养,还应有适应决策的法律知识、科技知识、信息知识,特别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在实践中不断积累而证明是有用的实践经验等。
顺应趋势、把握大局是决策的前提条件。决策任何一件事,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符合所处的大环境。如果连这些基本的、处于前提条件的、必须遵循的原则都把握不住,决策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从谏如流,广开言路,兼收并蓄,把握决策的出发点
为谁决策,如何决策,这是决策的出发点。作为共产党,作为人民政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的一切决策都是为了人民。为人民决策,就要倾听人民的呼声,把人民的事交由人民来出主意、想办法,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使决策有正确的出发点。
从谏如流就是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从谏的主体来讲,要有一种从谏如流的博大胸怀,要养成一种“不耻下问”的好习惯。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很多智慧闪光点蕴藏在百姓之中。决策者凡是有个不耻下问的习惯,很多事不仅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且决策者也会因此变得聪明起来。
从从谏的客体来讲,只要言路大开,会有很多好的意见汇集成流,也会出现无数有责的“匹夫”,关心国家和地方直至一个企业的存亡。《资治通鉴》中讲到晋朝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人隗瑾向凉州刺史进言:“凡百政事,皆延访群下,使各尽所怀,然后采而行之,则嘉言自至……”。意即为政一方的官员,如果处理各种政务都“延访群下”,广开言路,然后“采而行之”,各种“嘉言”也自会源源不断传递到为政的机关。有了纳谏者愿听,又有了一条好的言路,就会出现无数“臭皮匠”,胜过无数“诸葛亮”。这比决策者或闭门造车、或主观臆断、或凭经验办事高明得多,效果也好得多。
兼收并蓄只是方法问题,兼收并蓄的目的是为决策而用。当然在这兼收并蓄起来的仓库里,应将正确精华加以运用,其实有些暂时用不上的东西还可“储备”,留着待用,或移作它用。对一些不能用的东西,也不能弃之,而应从反面加以佐证,反其意而用之。毛泽东在延安时就是因一农民不堪税赋骂“雷公昨不打死毛泽东”而决策组织大生产,从而减轻了农民负担,传为千秋佳话。
三、多案选择,反复比较,择善而施,坚持决策的基本点
决策的基本点是什么?就是必须做到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在反复中比较,在比较中反复,好中选好,优中选优,选择最佳方案而施之。只有坚持方案的多样性,才会有选择的多样性。有比较,就有鉴别,有鉴别,就有优劣,这是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有的重大决策之所以失误,就失误在方案的单一性,没有比较,没有选择余地,是好是坏就一锤子买卖。
反复比较,这不是一个简单动作的重复,而应是内涵的反复,是质量的比较。经过反复的比较,比较中反复,找到内涵的、质的优劣对照,在对照比较中敲定正确方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照比较中不能是简单方案甲、乙、丙的取舍,而是甲、乙、丙方案取长补短、相互补充、相互完善。通过这一过程,可谓集各家之长,弃各家之短,方案就会日臻完善。
择善而施是任何决策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选择最好方案,其次是选择最好时机实施,再次是组织一支好队伍或交给一个好的、有战斗力的队伍来实施。有的地方出现了好事难办或好事没办好等问题,其原因要么时机选择不对,要么实施的队伍不好。
四、审时度势,相机而行,适时拍板,抓住决策的关节点
拍板容易,拍一个好板难,拍好板的最关节点是审时度势,相机而行。
审时度势,就其基本原意是审慎地对待时机,深刻地分析和把握形势。时与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时间,一个是事件(物),在纯自然中的关联不大,但在决策的过程中两者又是完全密不可分的。两者把握不仅是决策本身成功与否的问题,而且是事业成败的大问题。这里的关键是把握时与势的统一,促进时与势相宜。当然这里的时机,一是指决策过程的拍板时机,一是指决策方案实施中的时机。关于决策过程的时机,主要要遵循程序性的原则,如深人的调研,透彻的分析,广泛听取意见,重大问题个别协商,决策群都充分发表了意见,而意见又都比较集中时,可以拍板。如果意见出现分歧时,不能急于求成,即使不同意见是少数时,也不能简单地少数服从多数,而应重新把不统一的环节找出,再一次把情况弄清楚,再一次认真分析,再一次交换意见,终会出现有利时机。在决策方案中的时机把握,要做到时与势的结合,时与势的统一,前提是要求认真分析形势,把握形势发展的态势。态势在一定时间里相对稳定,只要这一态势于行动有利,就可决定时机。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势要宜时。反之,势的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在变势的过程中,总会有处理或落实这件事的有利时机,只要时机有利,“该出手时就出手”,这里强调的是时要利势。时与势把握好了,它们还是相互促进的。有的情况,势不利,但时选得准,可以推动势朝有利方面转变;有的情况,时不利,但势的变化又提供了有利时机。时与势总是相互变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把握住动态时与势,捕捉双方最佳的结合点。有的时机早了会带来负面影响,譬如打仗,会打草惊蛇。有的大势已去,时机再好亦无法力挽狂澜,如处突、处暴、处政变等。
时与势既是联系的又是变化的,有时是两者都不利,有时两者会基本有利。利与不利,要在比较中利者取其大,弊者取其小。一旦利弊权衡,一定抓住时机,果断作为,牢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决策,首先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这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势要求打破这个桎梏。恰好安徽风阳的一年大旱中,出现了包干到户的庄稼获得丰收,而老体制照样不行,两个鲜明的对比,为决策者提供了决策时机,由此一场以家庭联产承包的政策,在中国大地兴起。
五、实践检验,跟踪信息,优化方案,修正决策的基准点
决策总是为了实践,反过来决策也受实践的检验。无论大大小小的决策都必须是这样。一项政治性决策,要受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检验,一个经济性决策,要受到千变万化的市场的检验,一本教材要受到学生和教育规律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检验一项重大决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检验决策,目的不在只检验,还在检验没有中的的偏差有多大。这就要注意跟踪了解,在渠道上:可以从信息的反馈系统,也可从群众中直接了解情况;在效果上:从与当初提出的预期目标上找差距;在原因上:从实践的周围环境、宏观形势的变化中进行分析,在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的了解中检验决策效果不佳的原因。
其实,决策正确与否,第一是相对的,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决策;第二是决策本身也发生变化。一个好的决策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来检验。在检验中,要扬长弃短,扬善补拙,不断实践,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完善。循环往复,不断修正基准点,可能就会有比较好的决策效果。同时对一些重大决策也可在小范围进行试验,情况好推之,情况差修正之。这本身也是重大决策不可缺少的过程,即决策试验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