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的心理学思考--陈锡林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6:43:18
知识创新的心理学思考 chenxl120 发表于 2008-6-10 22:27:00
0 推荐

知识创新的心理学思考

 

张宏如 陈锡林

 

知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1)。知识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主旋律。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人才,知识创新则是进行创造教育的基础,而知识创新所必须依据科学规律。本文从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全新视角,探讨知识创新的本质内涵和结构等因素。

一 知识创新的内涵。

研究知识创新的内涵,很自然的前题是要探讨知识的内涵。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知识一般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有先后顺序活动的类型知识。包括一般领域策略性知识和特殊领域策略性知识。一般领域策略性知识又称“弱方法”,能跨领域应用,可以通过手段的分析法、分解法、递推法和前推等途径获得。相对特殊领域知识而言,它效果较差,时间较长;特殊领域知识又称“强方法”主要包括自动化基本功能和特殊领域中决策能力策略。陈述性知识则主要是指关于事实性资料的知识,如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规律等,即会说的知识,包括命题形式、表象、次序和认识范畴等。其中认知范畴是通过图式知识即一类事物所共有的特征,来识别外推,从而作出快速应对。陈述性知识学校知识教学的主体。

知识创新必然涉及到创造性,创造性实际上是心理学中最笼统、最含糊的术语之一。创新是指在第一次遇到的情景中,没有现有的知识来利用的情况下,通过决策的举动,将问题转化为可以解决的形式。创新一般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他们都是一种产生某种独创性成品的活动。真创造是针对人类的历史而言,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活动;而类创造则是从个体角度而言,也产生独创性成品,但这种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而是就个人历史而言,其成品才是有独创性。真创造和类创造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认知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创新实际上人人皆的一种潜在的心理能力。

影响知识创新的主要因素有知识、技能和策略等。知识是指有组织的言语信息,即认知结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有利于知识创新。技能是通过辨别、学习规则、运用概念、运用规则的能力。学校的很多学习是规则学习,包括定义的规则、具体规则的获得,这些增加向更加复杂的“高级”规则迁移的可能性,这种累积学习最终能使个体获得一些性能,而这些性能有利于知识创新。策略则是控制、调节的手段和工具。

知识创新是知识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对传统的扬弃,是不断的革新旧知识观,并制定和提出新知识,同时赋予知识新的职能和机制。知识创新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仅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它也涉及到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操作力智力因素和性格、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各种要素之间盘根错节,相互制约,知识创新就是知识集体结构、功能的改善过程,是一个一体化的复杂的系统渐进的工程。所以,知识创新也是一个艰难的递进过程,它必须经历长时间的洗炼和凝结,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  程序性知识的知识创新。

程序性知识可用产生式来表现,即一系列条件与反应的有序结合,从而引发行为,在一个已经形成的有效产生式里,行为之中隐含着控制过程。程序性知识可以通过命题过获得图式和组织化途径获得,所以,程序性知识的创新应从图式即记忆中的命题网络结构着手,增加表象储备,以便更有效的形成图式,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分块,拓展短时间记忆空间,突出提取线索,使知识搜索更富有针对性。明确有关特征,克服无关特征的干扰,并不断的优化、改善原有的图式,以形成创新知识的新图式,通过学会使用知识,并以所为指标,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进而获得知识创新。

掌握子技能是程序性知识中特殊程序知识的知识创新的先决条件。因为自动化技能的获得,其前提便是掌握子技能。如同准备执行一项复杂的认知操作,但若对其中部分技能尚未把握或未达到标准,要成功完成整个操作是不可能的。无论在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层次论,还是适应个别差异的“掌握学习”中都渗透了这一思想。加涅从需要传授的技能中分解出它的子技能,从这些子技能中再分解出他们的子技能,旨在保证让每个学生学会必要的前提知识,从而为复杂的新的知识创新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此次基础上,促进各因素的优化组合,为知识创新创造条件。

程序性知识中特定领域知识是影响知识创新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实验结果表明,不管高知识学生的总体能力水平如何,他们作出正确推证数目几乎是低知识学生的三倍,由此可见一斑。所以,期望在任何领域内部作出合理的知识创新,那么人是否已经具备了特定领域的相应知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条件。人们曾试图通过传授跨领域的一般问题的解决策略来达到培养新能力,但学生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策略迁移到课程以外的领域。正确的策略应从下而上,从知识层面着手,脱离具体知识内容谈创新是不切实际。

三  陈述性知识的知识创新

陈述性知识创新通过组织化和精加工而获得。所以,从总体而言,陈述性知识的知识创新必须理清已有知识的结构,使原有知识有组织性,通过知识编码、处理、贮存,形成科学有序的网络结构知识,从而更加助于形成有体系的组织网络,有利于形成知识创新的前提条件。

从陈述知识的内部要素而言,加强知识创新必须优化命题网络,研究表明,人脑中存在着命题网络,但必须进行有效的提炼组合,突出“知识汲”,促进联想,从而促进知识创新。若个体虽获得大量的言语信息,但却没有将它们表现出井然有序,那么连起码的理解、调用,筛选都做不到,就更谈不上知识创新了。同时,注意知识的表象和次序,这样有利于节省记忆空间,有利于知识之间的联结,当然,图式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一定范畴事物的定型着手(图式),包括自然范畴图式和事件图式和文本图式,实现推论的功能,知识创新关键是找到知识“槽”(slot),这如同船靠岸的码头一样。建立知识有效通路,激活网络。因为人不可能整天与具体琐碎知识点打交道,而通过知识槽,就可以了解知识的方式和功能,形成对一类事物的认识,然后类推进而形成知识创新思路。当输入的信息激活了人脑中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并使与输入信息中新命题和人的陈述性知识网络中相关的旧知识贮存在一起时,便获得了新命题的意义,并力图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各种联系的基础,作出种新的推论或补充,为今后知识创新提供可选择的通路。

知识创新时常需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即头脑中已形成产生式规则,经过相应学习,将原理的陈述表征能分为体现在产生式规则中程序性知识,要知识创新,必须学会使用知识,由战术学习向策略学习转变,通过练习,将一定规则的言语陈述转为指示自己解决某个局部问题的程序。

四、知识创新与教学

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创新必须建立在一定知识基础上,也就是说创新离不开知识。同样,具有创新知识的人,离不开知识创新的技能和策略,这为我们今天的学校教学提出了一个现实性的课题。纵观欧美的学校创新教育,大都围绕知识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和创造性这三方面展开。换言之,他们均没有超出吉尔福特的三维框架,从这点可以看出,知识创新是知识的发散性加工和转化。所以,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重视教学创新情境的创设和发生机制的生成

知识创新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操作系统。认知心理学认为:仅向学生呈现抽象定义而不提供具体实例,学生就只习得“死知识”,掌握这种死知识的学生是不能进行知识创新的。而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必须在一定的情境和环境中进行,这种情境的创设需要教育者,特别是教师的努力。知识创新教育下的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创新人格的具有者。只有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情境,努力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展,使学生形成自我发动、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辅导和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尤其是要注重程序性知识,即动手能力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右脑具有填补和产生直觉突破的创造性,左脑则可检验直觉和把直觉转化成其它逻辑语言。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改变那种传统单纯重视左脑的言语思维的做法,加大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则“人们不仅能够体验到生命智能方面的力量,也能够体验到生命的情感方面的意义。”

(二)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创新的表象储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没有足够表象储备,知识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创新的表象储备,是知识创新的前提条件。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基本功,必须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扩大知识面,这对学校的学生来说尤为迫切,因为许多学生知识面不够宽广。若忽视这一点,只追求表面的创新,那么这种浮躁的创新是没有根基的,甚至根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创新。因此扩大学生知识面,应作为基本出发点之一贯彻落实到日常具体教学工作之中。

(三)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

  从创造过程的心理机制而言,创新的关键是思维,而创新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统一。聚合性思维又称求同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发散性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只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类型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但同时,创新思维不仅仅是依靠逻辑思维来推断发现的,创新思维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时常表现为直觉思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感,即在头脑中突然出现的“顿悟”。因此,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操作,在认识的基础上探求规律,鼓励、激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勇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手工制作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激发创造性动机,培养兴趣与求知欲。

兴趣能激励人们深入地钻研和思索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有着重要作用。求知欲也是激发创新的因素,求知欲旺盛的人,对于新面临的问题一般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或结论,而是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试图作出新解释,求知欲与好奇心有关,好奇心是激励人们探索客观事物奥秘的一种内部驱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可以给学生创设变化而能激起新异的学习环境,如在专业实验室里更新设备,模型,结合教学向学生提一些熟悉而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思考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自觉遵循这一原则,把知识创新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

 

[张宏如单位: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常州213016;陈锡林单位:苏州大学,苏州215006]

 

参考文献:

[1]“两院院士大会在京隆重开幕,江泽民总书记作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    1998—08—02

[2] 俞国良 创造心理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3] 吴庆麟 认知教学心理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

[4] 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5] 刘伟   当代心理学关于创造性才能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人大复印资料2001

[6] 创新、教育创新、创新教育     华东师大学报 99—04

[7]岳晓东 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教育研究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