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报道创新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4:28:06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肆虐,并重创实体经济,全球几乎所有的国家、各个行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波及和影响。纵观国内媒体,这几个月以来,无论是日报,还是晚报、都市报,对金融危机的报道都远比以前增加了许多,有的加大了版面或报道量,有的还开辟专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相当多的经济报道,尤其对这次全球经济危机初期的报道,内容大多不到位,显得比较零乱和滞后,更缺乏一些权威性、深刻性的分析性力作。当今的世界,是个经济型的社会,不论是当前,还是今后,经济新闻都是我国各种媒体报道的重点。透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报道,笔者认为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值得探讨。
创新的前提:增强全球化的意识,做到“全球化视野,中国化思考,贴近化报道”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资本流动更加频繁的当今世界,中国的崛起无疑给世界经济增加了活力;然而,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遭受波及和影响。经济全球化,不仅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影响,而且也深深影响了普通百姓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选择。人们既有兴奋和欢乐,也有无奈和痛苦,需要经历碰撞、调适和整合的过程。当然,这是个渐进的、有选择的、理性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媒体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首先必须具备更为宏大的全球视野,即能够把国内的一个经济事件与活动放在国际舞台上来加以审视和认知,然后紧扣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展开报道。
针对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新华社打破藩篱,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报道,除了大量报道世界各国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外,更把中国的经济放在全球的视野里加以定位,贴近老百姓的普通生活,进行全面细致的报道。这种娴熟的报道模式,让人称道,也体现了新华社记者具备的全球眼光,驾驭经济新闻报道的高超水准。比如,新华社全景式报道了美国持续一年的次贷危机,向受众剖析了这场带着些许现代荒诞色彩的“美国式危机”的酝酿、发生、传播、扩散的过程,指出了这个“巨大的黑洞”中的一个又一个的漩涡及深层次原因,让受众在轻松之余,领略了这场危机发生的过程;同时,又利用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记者网络,广泛报道世界各国遭受危机的情况、为应对危机的“各自为战”,以及到全球“携手应对合作”的过程;而在国内,新华社所辖各部门和各分社,则紧紧配合危机对出国型产业的冲击、中央扩大内需的举措以及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的影响等等,展开全方位的报道。新华社所推出的“华尔街日记”、“震荡华尔街”等系列报道,让人印象深刻。
创新的要素:把握和彰显实用性,经济新闻报道的价值在强化服务中得到延伸和“增值”
经济新闻报道的目的,除了担负着传播的功能外,更重要是讲究社会效益、满足公众需求,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过去,经济新闻报道更多强调的是为行业、为特定的受众群服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加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我国经济领域各部类之间越来越相互渗透和融合,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趋势也愈发强烈,老百姓的投资和理财观念和行为越来越普遍。可以说,目前经济新闻报道的受众,与过去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各种经济成分、各行业,各种不同的企业,各阶层的人士,自然都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受众。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多挖掘、刊登集新闻性、实用性、信息性、服务性于一身的经济新闻报道,必须扩大信息量,想受众之所想,通过尽可能多的各种渠道,为受众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注重发现和剖析经济问题、预测经济走势,在为受众解疑释惑的同时,更好地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服务,让他们在错综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面前,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增强决策的理性与科学性,并最终从中获益。
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尤其是沿海地区实体经济影响很大。我国广东珠三角地区,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加工出口型企业比较密集的地方,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所受到的影响最为深刻。面对金融危机,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信心的恢复问题。2008年10月以来,“企业倒闭潮”、“民工返乡潮”、“外企老板人间蒸发”等流言,不断在珠三角地区流传着,也引发了部分民众的恐慌。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及广东《南方日报》等媒体,为此派出记者,深入一线采访。《金融危机凶悍,珠三角倒闭潮流言真相》、《广东推出八大举措化危机为加速转型契机》、《广东创新当先突围金融危机 玖龙扛起抵御危机大旗》等报道,不但很快破除了这些流言,还印证了“现在倒闭的总体都是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广东省化危机为契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这样的报道,释放出了“帮忙”和“不添乱”的善意,给人们送来了寒冬中的温暖,让人颇感欣慰。
创新的落脚点:专业化和大众化并重,建立一支专家型的采编队伍
专业化是经济新闻报道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谓的“专业化”,不仅包括新闻信息选择、发布与提供的专业性,也包括新闻信息分析的专业性以及新闻信息服务方式的专业性。对于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尤其在危机爆发的初期,一些专业术语,比如,杠杆操作、CDS合同、“次级债”、次贷危机以及对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西方,也许司空见惯,而我国广大民众则对其不甚了解;而且受众需要媒体提供一些权威的分析和相对专业服务信息。因此,经济新闻报道专业化和大众化并重,在可读性、趣味性、生活化、社会化以及人性化方面下工夫,以平民化的视角,以吸引大众的兴趣,更好让他们所理解和接受。由于经济新闻报道的专业化和大众化并举的力度不够,国内媒体对这次危机的报道,大多显得力不从心、凌乱和滞后,转摘且千篇一律的稿件较多,独创或上乘的力作较少。这些情况的出现,与我国众多媒体,缺乏建立强有力的专家型采编队伍不无关系。
专业化的客观报道是媒体公信力的有力保证;而大众化,则能够更好吸引受众。西方国家大多数比较有影响力的报刊,不仅拥有内设的经济研究机构,还拥有一支能征善战、高素质的专家型采编队伍。比如,《日本经济新闻》在上世纪60年代就陆续成立了“日本经济研究中心”、“日经广告研究所”、“日本经济数据开发中心”、“市况情报中心”、“消费经济研究所”、“日经产业研究所”等众多经济研究调查机构,专业化程度很高。英国的《金融时报》拥有一支在全球享有广泛声誉的专家型记者。这些研究人员和记者的调查、撰写,内容涵盖工商管理、金融与投资、个人理财、出口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评论与分析、个案研究和解释性数据与图表等,不仅为报纸提供源源不断的稿源,也成为国际许多商界精英的重要信息来源。同样,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财经新闻、经济资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经济新闻专业采编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各种形式培养或培训,造就一支真正素质好、专业技能过硬的经济新闻专门人才,应当成为国内各大媒体目前面临的一大紧迫任务。这些采编人员,不仅具备良好的新闻伦理与职业道德以及新闻专业能力,更必须具备较强的多学科经济专业知识背景、复合素质与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新闻报道的真正创新,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完备的服务。
小议经济新闻创新
经济新闻乏味,是因为它给读者留下的是一个个专业术语,一串串呆板、枯燥的数字;年复一年的“冬运生产开门红”、“首季”、“半年”、“全年”几个时段的成绩快报。经济报道很难活起来,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经济报道难,难在其工作性、综合性、专业性上。实践证明,好的经济新闻必须要讲究创新。
什么是经济新闻?按“新闻”定义推理:经济新闻是“关于经济方面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就性质而言,经济新闻和其他新闻一样在实质上是一种信息,传达出经济领域的最新变动。从表现形式上,它是把经济领域最新变动的信息用新闻报道形式表现出来。它报道的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了工业、农业、财贸等经济运作行业的经济活动,也包括科技、文教、体育等非经济运作行业的经济活动。
综上所述,经济新闻涉及范围广泛,归根结底离不开经济工作。那么,谈经济工作就不能不分析森工的新形势。当前,森工正面临新的经济转型期,天保工程实施后,国家限额采伐,我们由过去的“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过去吸引外来人到森工创业,那时的口号是: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现在是输出劳动力,鼓励“雁南飞”,提倡外出打工光荣。森工发生了及其深刻的历史变革,形势和任务都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拿过去的老面孔,来看待今天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这就为我们提出了经济新闻必须创新的问题。
面对劳动力转移后,外出打工余下的众多富余人员,如何度过森工经济转型期,如何掌握种树本领,发展林下经济,在自己的管护区里搞多种经营,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新要求。结合森工形势,经济新闻版力图在四方面做了尝试性探索。
一、 在服务上创新:
遵循“三贴近”原则,由单一经济新闻就经济报道经济,向服务职工群众、服务社会、服务森工大局转移。以传播新技术、推广新项目、新品种、介绍新经验、解决新问题为宗旨进行大胆尝试。开辟了“实用技术”、“致富金钥匙”、“教你一招”、“经济杂谈”等栏目,受到读者欢迎。
根据广大职工群众的要求及总局多种经营发展需要,林业报社在版面上做了相应调整,报社决定每月多拿出四个版面出一期“实用技术”专刊,改革过去由专版零散小块报道为专刊集中大面积报道。请林业、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方面的专家、业内人士,根据不同季节,提供不同稿件,增强了专刊的权威性、指导性、技术性,为职工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经济新闻充其活量,拉近了报纸与职工群众的距离。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林区职工群众在致富路上缺少的不仅仅是致富经验、技术、手段,而是对这些经验、技术、手段、进行剖析,我们新增设了对这些致富经验、技术、手段进行剖析、评议的栏目,就事论事来讨论其成功的原因,进而使读者从中得到启迪。“致富金钥匙”专栏就是针对林区致富难题设问,我们在森工内外选取一些典型例子加以分析探讨,进而为职工群众解决类似难题,寻找到了一把致富金钥匙。
“经济杂谈”专栏是近年来新开辟的一个言论专栏,围绕林区职工致富,利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大量的致富新观念。如:《有感于鸡蛋上做广告》告诉人们,在生活中离不开的鸡蛋上做广告既投资小,又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收看率;《赞买不到商店》告诉人们把逆向思维方式运用到商品零售使自己在商场中独树一帜;《致富要不断创新头脑》说的是兰西县农民张春秀,1988年开始种葫芦,2002年她在葫芦上画了各种图案,葫芦一下子就变成了艺术品,身价倍增。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创新要有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发挥好自身优势,才能在市场上掘到金子。
二、在内容上创新
新闻最重要的是要素新,翻翻经济新闻,多数不新,稿件多是总结报告式的陈述。如:“近几年来、”“去年以来”、“今年以来”的事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济报道中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少,所发稿件主题、角度雷同,重复报道的稿件举目可见,这是其一。时准效性差,是经济报道中另一值得注意的问题。
《构建智囊团,搞活大市场——绥棱局放活政策大力培养经纪人》、《定单式种植,产业化经营》、《让绿色资源增值,用山水景色赚钱》、《出山门,走两步》等稿件都是新闻创新氛围逐步浓重的具体体现,因为他们改变了以往的报道模式,大胆创新。立题新颖,写法各异、视角多元、内容超脱,都从不同的角度,另辟新路,读后让人眼睛一亮,增强可读性。
三、在易读性上创新
在语言上对易读性进行探索,力争通俗而不媚俗,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所谓易读性,是指报纸具有的比可读性更重要的一种属性,它虽然也要可读性做前提,但文章语言通俗,版面简洁明快,图片画面清晰,引人注目,整体风格又平易近人,明白易懂,让读者愿意读,且读起来也感到方便、容易。
经济新闻立足林区职工群众,平民化定位,力争成为职工群众的知已,读者的挚友。在字词形式上尽量不用生僻词,标题通俗易懂,让人一目了然,老百姓喜闻乐见。如《大红公鸡卖好价》、《网络生意火起来》、《瓜籽没下地,蜜蜂来订单》、《废物利用真环保,六旬老太创收忙》、《林有人造,家的人看,娃有人管》、《红蓝绿白黑,绘出致富路》……这些标题,在版面上显得亲切自然,通俗易懂,大大缩短了与职工群众间的距离。
四、在版面上创新
力图在版面上创新是我们遵循的原则。在编排格式上打破常规,不拘一格,经济新闻版面全部采用横标题、横文,新式编排版面,标题字体统一,多用新闻照片,大而清晰,视觉效果好。对图片说明进行尝试性改革,力图用一句话新闻,使人一目了然,简明易懂。
总之,经济新闻的创新是多方面,我们还应该从题材选择上、从特色宣传等方面去寻求创新,在领导关心的、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大做文章。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市场的开放,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火热的森工经济生活为经济报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上可以看出,只有寻找到推进经济新闻创新的动力所在,并使之灵活创新,多方求变,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新闻稿件,吸引读者,引导读者。
广播经济新闻报道创新策略
——以《大突围——金融风暴下的珠三角制造业》为例
■   吴 丹
经济新闻历来是各类媒体重要的报道内容之一。但是,经济问题的复杂性与专业性使得经济新闻报道难以在抽象性与形象性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对于以听觉信息为唯一传播符号的广播媒体来说,这一点自不待言。而2008年度广东省广播电视节目评选活动中获奖的广播节目却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经济新闻作品。这些节目除了在形式方面体现出了较强的多样性特征之外,在表现为可听性方面的形象性探索也进行了不少的努力。这里,笔者拟以一等奖获奖作品——广州电台的系列报道《大突围——金融风暴下的珠三角制造业》为例,就其题材选择、形式设计、音响表达、舆论引导、人文关怀等五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探讨广播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
一、选择热点话题 挖掘本土资源
经济报道一直为新闻媒体所重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管部门曾把经济报道的数量作为检验考核新闻媒体宣传工作的重要指标,甚至要求经济报道占全部宣传报道的65%以上,足见对经济报道的重视程度。时至今日,经济报道仍是新闻媒体主流的宣传内容。
2008年末由美国的次级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经济衰退。作为全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中国,对外依存度非常高,且很大程度上融入了国际经济循环中。因此,全球经济衰退很自然地影响着中国经济,对经济发展前沿地带的广东影响则更加明显。在广东,出口贸易是支撑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大量企业生产的产品用于出口,美国、欧洲、日本进口需求一旦减少,原本依赖出口订单的企业便难以维持生存,这种企业的困难状况,特别是在珠三角一带尤其明显。
但金融危机毕竟题材较大,我国各地区由于自身经济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实体发展水平的制约所受影响皆有所差异,在危机中呈现出的状态与应对危机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市级台驾驭此类公共危机事件时,本土化运作十分必要,因为地域的接近性直接影响人们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关注程度。市级电台立足于本地客观实际、联系把握大环境,以当地听众为中心,大力开发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新闻资源,才能避免覆盖范围、听众集中度不及中央台与省台的劣势,凸显频率本土化服务的优势,体现经济新闻的实用性与服务性。
系列报道《大突围——金融风暴下的珠三角制造业》就是立足于珠三角这一本土进行素材挖掘,对国际金融危机下身陷“倒闭潮”的珠三角企业进行客观、理性的报道。事实上,面临亏损、停产、倒闭困境的仅为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坚持自主创新、拥有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有自主品牌的中小企业仍然有着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广州电台将题材锁定在民众兴趣与注意力集中的金融危机话题,旨在通过客观理性、积极正面的平衡报道,消除人们心里恐慌情绪,树立起战胜金融危机信心。与以往只披露问题不提供建设性意见的经济报道不同,系列报道《大突围——金融风暴下的珠三角制造业》选取了较高的视角,剖析了珠三角企业存在的落后生产力弊端,反思现代企业发展新模式,对其他还在危机中挣扎的同行们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指导意义。这种从个案背后寻找规律性,探求更为深刻、更为开阔的报道视角的传播理念,也能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上的有用、见效。
二、加强报道策划 创新报道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然而好的报道形式却能更好地表现内容。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的深度报道突破了新闻媒介对消息的信息化处理方式的报道形态,开拓了新闻媒介的报道空间,发展至今,依然是各类媒介新闻报道展开竞争的着力点。广播的即时性和便捷性对于事件的动态把握与同步跟踪具有先天性的优势,但广播信息转瞬即逝、传播符号单一的特点,又使得广播新闻报道极易因篇幅长和缺少形式变化而令听众产生疲劳感。由于题材的局限,广播经济题材的深度报道更会常常显得费力不讨好。
因此,要增强广播经济新闻的可听性,应该首先考虑运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使经济新闻生活化、故事化、形象化,也可尝试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对一个新闻主题做全面、深入的透析,挖掘出更丰富、更具感染力的新闻价值。
众所周知,系列报道是通过系统、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实的新经验、新成果、新理念、新问题等,以多篇报道的方式对复杂的新闻事实进行理性拓展和深度开发。广播系列报道则是以创新理念对传统的深度报道进行广播式的可听化处理。长期以来,广播系列报道已形成了“时段性”、“累积式”的传播特色。系列报道《大突围——金融风暴下的珠三角制造业》便是以“问题呈现——原因分析——寻找出路”为思路进行策划的。从第一篇《萧条——返乡潮提前出现》、第二篇《怵目——倒闭潮涌珠三角》、第三篇《警示——淘汰落后制造业》、第四篇《共识——引导扶持促升级》到第七篇《憧憬——经淘炼开拓明天》,该节目在操作层面上对经济题材进行了“非经济视角”的处理方式,即跳出了经济看经济,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观察经济现象,通过走访东莞、广州等地的港资、台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走近外来务工人员,采访工厂厂长、企业家、经济学家、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逐步揭开珠三角部分中小企业关闭的事实真相,并通过典型案例,反映珠三角制造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探讨珠三角制造业的前景。
在采访设计上,策划者没有拘泥于经济新闻即“专家+数字”的传统报道思维,而是选取“平民化”视角,从社会不同层面的典型人物口中获得第一手材料。报道的第一幕为广州火车站内,记者对外来务工人员杨帆和杨学军进行采访,由大批外来工提前返乡过春节的这一信息引出下面的金融危机话题。随后,场景转换至东莞望牛墩镇扶涌村工业区时,但记者并没有急于走访当地的企业,而是先采访了靠楼房收租为生的周春林一家,从租房人数骤减这一信息反映金融危机给普通社会民众造成的经济影响。在之后对玩具制造、纺织服装、五金塑料、电子产品、陶瓷建材等工厂、企业有关负责人的采访中,节目均适时加入了企业的信息、场景介绍,使不同被访者的交替与场景空间的转换更加条理清晰,听众无论何时开始收听节目都不会一头雾水。
三、坚持听觉本质 彰显广播特色
广播唯一的信息符号是听觉信息,主要包括人物的话语信息、音响信息以及音乐信息等,其中居主体地位的是人物的话语信息。广播新闻报道中的人物话语,除了传递语义信息之外,音调、音质、语感也能引发听众更丰富、更细腻的听觉感受。听众收听广播,往往由半收听状态进入选择性收听。只有精彩、有用的节目内容,才能激发听众的收听兴趣,给他们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新闻表达音响化是广播媒介特性的基本要求,是广播区别于其他媒体的独特的话语方式,也是广播新闻独特魅力的来源。系列报道《大突围——金融风暴下的珠三角制造业》中,记者采访工厂厂长、企业家、经济学家、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大量运用了现场人物话语,通过个性化语言展示危机给不同角色的社会公众带来的影响。第二篇《怵目——倒闭潮涌珠三角》中,记者采访中玛玩具厂的工人周春林,他说:“大部分的厂都没事干,隔壁的厂倒闭了。现在退房的人多,中途退房的房子一直都空着。生意很难维持。到年底可能要空一半的房子。”厂长陈萱补充说:“以前我们订单是从来不愁的,只是愁交不了客人货。我们一个月的订单最高的时候做过50万、60万。现在平均每个月几万。我们主要的市场是欧美,(订单)减少四分之三到三分之二。”工人周春林和陈厂长满怀惆怅的声音即刻传递出危机给企业造成何种程度的影响,两人所处的立场不同,听众从他们风格迥异的话语内容与语调中便能直观地感受到不同人物角色的心理。此外,节目恰当适时地加入了大量音效,如第一篇的开头部分的火车站同期声,包括车站话务员的声音、火车离站的声音等,既增强了节目的现场感、真实感、生动性,又体现了广播的媒介特色。
四、正确引导舆论 稳定社会情绪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社会心理和价值取向等受到一定冲击。而各种利益矛盾冲突以及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又会导致经济事件的不断出现。由于经济新闻存在某种预测性与暗示作用,有可能会带来连锁反映。考虑到金融危机状态下的社会公众,容易形成集体无意识、甚至失去自控力。广播媒体应客观、理智地报道经济危机,建立起有效的舆论导向机制,引导听众科学分析和理性反思。否则,不仅没有帮忙反而添了乱就有背报道的初衷了。
系列报道《大突围——金融风暴下的珠三角制造业》,虽然在开始两三篇中介绍了金融风暴给珠三角制造业带来的种种问题,但并没有片面地停留在表象化描述金融危机下企业陷入困境的窘态,而是通过客观理性、积极正面的报道,对经济大局准确分析,将本土企业在危机中挖掘机遇的理念、经验系统地介绍给听众,力求呈现金融危机的双面性,即危险与生机并存。报道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分析危机出路,即整个珠三角产业升级宏观发展需要政府政策引导。为了说明这一点,报道还采用了众多专家的观点,大大提高了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如在第三篇《警示——淘汰落后生产力》中,介绍了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的观点:“金融风暴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珠三角制造企业有八到九成都是粗放型,本身抗风险能力就极差,一旦遇上营商环境恶化,连片倒闭几乎无可避免。价值最低、利润最低,因此最扛不住风险,很不幸,又在这时候遇到宏观调控,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又从这些企业中收回大量的资金,又在这时候推出劳动合同法。”这番对危机的理性预言与企业倒闭原因分析的原音重现令整篇经济报道的权威性即刻提升。第七篇《憧憬——经淘炼开拓明天》中也加入了企业家、经济学家、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采访音响,如广东中小企业局局长刘焕泉说:“3—10月广东新增近10万户企业,足以说明企业对在广东投资充满信心。”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专家丁力教授认为:“广东制造业仍然有明显优势,比如说我们已经有很好的制造业基础,我们的产业配套能力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的,也有较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这些都是很难动摇的。”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总结道:“今天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所调整。”行业专业人士对全球金融危机下,珠三角制造业企业的明天做出清晰的展望,无疑是为身陷危机面临行业大洗牌的制造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五、硬新闻软着陆  体现人文关怀
经济报道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才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计划经济时代,在政治观念的影响下,反映经济工作的经济新闻大多是以公式化、程式化的方式进行,因而往往是见数不见物,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思想。这种经济报道难免显得枯燥乏味,没有可听性。随着经济对生活各方面渗透及影响力的逐日增加,经济新闻最终都可转化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这就要求经济报道不仅要从经济工作的角度去报道经济问题,更要关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人。此次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造成空前的影响,但在危机中最直接的受害者是人,《大突围——金融风暴下的珠三角制造业》一开始就把关注点聚焦在提前返乡的农民工、工厂工人身上,巧妙的体现了作品的人文关怀。
第一篇《萧条——返乡潮提前出现》中,记者在广州火车站从来自云南昆明的外来务工人员杨帆和杨学军口中了解到,他们到东莞大岭山镇打工已有两年之久,但在春节前的1个月就提前回家这一现象是罕有的。杨帆说:“现在大岭山镇外来打工(者)都返乡了。平时那里很热闹的,现在都冷冷清清的,我感觉。”当报道中提及由于返乡潮的提前导致火车票紧张,杨帆和杨学军费尽心思也买不到直达昆明的车票时,插入了一段画外音:“挤在长长的进站人龙,满头大汗的杨帆和杨学军此刻却心有寒意。”报道中,记者极少使用主观性语言与煽情的语句,旨在通过客观中性的报道呈现事件。但这里记者却站在他们的角度,结合实际情况,对他们的心理感受进行适度揣摩,使心有寒意的内在感受与满头大汗的外在形象形成强烈对比,尽管运用了不鼓励使用的假设性描述,但为经济报道增添了些许人情味也是情有可原的。
总之,广州电台的系列报道《大突围——金融风暴下的珠三角制造业》以其鲜明的创新观念和先进的传播理念在题材选择、形式设计、音响表达、舆论引导、人文关怀等五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和具体的努力,既征服了听众,也征服了评委,获得了较大的成功。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系列报道《大突围——金融风暴下的珠三角制造业》为广播经济新闻报道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范本。
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创新经济报道回眸
提升主流媒体的新闻影响力——
作为省内主流传播阵地,浙江卫视在过去的一年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浙江新闻联播”阶段性、高密集地推出一系列新闻述评和连续报道,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声势,凸显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使得报道“正确而好看”、“生动而深刻”。
让导向在报道的影响力中自然流淌
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浙江,最先感受到了阵阵“寒意”。作为主流舆论媒体,更应该义不容辞地围绕大局、引导舆论,服务中心工作。“浙江新闻联播”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思路,在特定时间内密集播出了近百篇系列经济报道。这些报道切中浙江经济攻坚克难、越坎升级的关键时刻,针对浙商的信心危机,坚持客观报道,突出以人为本,做到见“人”见“情”,体量大、有气势、可看性强。
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是2008年的重大主题,领导者重视,社会大众关注。针对“转型升级”,4月份起,“浙江新闻联播”播出“迎难而上扎实应对”系列报道50多篇;7-8月份推出系列述评“没有迈不过去的坎”12篇,随后又是“转型升级进行时”连续报道;8月底,结合北京奥运会中的浙江元素,连续播出了三篇经济述评“五环浙江风”;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上送央视“新闻联播”陆续播发了6篇“聚焦浙江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经济系列报道;9月中旬,在省委全会前推出了“十一市市委书记的专访”;10月份,“提速中的浙江服务业”系列又相继出炉;11月,推出专栏“坚定发展信心推动转型升级”以及系列述评“万亿元投资的加减乘除”。
台州的民营企业飞跃集团遇到经营困难后,我们立即派出记者赶赴台州,独家采访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剖析飞跃目前的困境,透露其突围之策,这也是邱继宝在传闻纷至后的首次公开亮相,因此备受关注。“浙江新闻联播”推出了《邱继宝:飞跃转身期待新飞跃》,报道了这家全国缝制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领头人邱继宝,敢于挑战的勇气和决心以及科学有效的应对之道,报道信息量的有效性、独家性增强了权威性、可看性。
类似这样的一系列经济述评推出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普遍反映“效果很好,起到了鼓劲、导向的作用”。
在追求“生动而深刻”中展现经济报道的影响力
卫视新闻肩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这种宣传,应当是按照新闻规律要求,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进行有效的解读,并注意结合实际在第一时间转化成新闻选题,做到自觉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紧密贴近实际,有力引导舆论。
在金融危机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商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金融危机挑战浙商,转型升级考验浙商,科学发展引领浙商,浙商何去何从?新闻中心策划推出了“没有迈不过去的坎”经济系列述评。
该组系列,挑选了一批在浙江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突出贡献,在全国有相当知名度的领军人物。通过对这些“不倒翁”和“常青树”的访谈,展现他们面对困境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勇气与胆识、执着与毅力、智慧与果敢,共同分享他们的精神财富。通过报道,给人以信心、力量、启迪和希望,鼓舞共克时艰、“保稳促调”的士气,促进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又比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有力措施。浙江省委省政府积极跟进,公布了今后两年一万亿元以上社会投资的保增长计划。政策一出台,“浙江新闻联播”立即推出了系列经济述评“万亿元投资的加减乘除”。报道从“加”大民生投入,“减”轻企业负担,“乘”数效应撬动民间资本,消“除”落后制造这四个方面,全面生动地解读了我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的内涵外延,深度阐释了这些政策对浙江经济和百姓生活即将带来的深远意义和深刻变化。
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2008年经济报道的一大亮点。经济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善于从社会热点中汲取新闻报道的素材。“浙江新闻联播”针对不同阶段的主题,集中聚焦浙江企业在危机中保生存,求发展的举措,展现克难攻坚的破解招术,介绍企业解困突围,开拓市场,抢占资源的创新之举,传递浙商的信心和力量,就是要告诉全国:浙江如何应对?浙江如何化解危机?浙江如何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
彰显经济报道的竞争张力
要发挥经济报道竞争张力,首先是报道内容传递的信息含量要给人以冲击力;其次要挖掘思想深度和提炼观点的震撼力;第三是追求个性化,创新报道形态的感染力,引发思考,启迪思想,追求可看性。
北京奥运会刚闭幕,“浙江新闻联播”立即连续播出了三篇经济述评“五环浙江风”,分别以《北京奥运,彰显浙江元素》、《北京奥运,浙江制造升腾的推动力》、《北京奥运,浙江制造任重而道远》为题,以北京奥运会浙江元素的精彩亮相为述评基点,聚焦浙江制造在奥运赛场与国内外品牌的同台竞拼,浙江制造的优势和浙江企业在这个世界瞩目的舞台上展示实力和形象的气度,实事求是分析浙江制造的劣势和不足,提出了浙江制造转型升级仍然任重而道远这样的主题。这是浙江卫视新闻中心的独家视角、独家述评,广受好评。由此,我们体会到:将新闻事件放在大背景、大时代面前思考问题,想人之未能想的视角,做人之未能做的报道。
在许多经济报道中,我们采用了“典型事例+本台短评”、编后话、组合式、记者感言、专家点评、连线采访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在发挥电视特色上下功夫,避免“声画两张皮”,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让观众入耳、入脑、入心,从而使经济述评报道大气、有份量,加强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高度、深度和亲和力。
2004年新闻媒体经济报道创新回眸
创新中经历着蜕变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如今,经济报道已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但由于经济报道涉及经济领域的生产、技术、流通、管理等多个环节,又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工作性和专业性,因而,数据化、术语化、篇幅过长等毛病都或多或少地在很多媒体的经济报道中存在着,有的报道甚至过分强调理性色彩,导致内容“学术化”、文字“贵族化”。尽管“改进经济报道,写好经济报道”的呼声在新闻界一浪高过一浪,但经济新闻仍被贴上了曲“疏”和寡的标签,常常处于“外行看不懂、内行不屑看”的尴尬境地。
究竟经济报道怎样才能与读者产生“共振”,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呢?2004年,在各媒体新闻报道手法不断创新的大背景下,经济报道作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创新中经历着蜕变,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
跨媒体联合运作 资源嫁接互惠双赢
竞争的时代往往也是催生合作的时代,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观念的不断成熟;竞争不一定非得是你死我活, “竞合”观念已逐渐被人接受和认可。在竞争中寻找合作机会,在合作中展开合理竞争,共同做大市场蛋糕,然后再竞争市场份额,这才是产业发展的正道所在。
2004年11月29日至12月14日,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和《经济日报》牵头,联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 《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济时报》、 《经济参考报》、《中国经营报》、《财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等全国10多家主流经济媒体,共同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中推出了“年终特稿”——《记者见证:2004中国经济》。这次在各大主流经济媒体间进行的跨媒体合作,不仅制造了一次媒体联动的媒体事件,同时,也搭建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经济宣传的主流传播平台,使经济报道领域中的各竞争主体能够在策划、制作、推广、发布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合作,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重组,最终在影响力更大的组织联盟范围内互相扬长补短,取得更优的传播效应。
在操作方式上,此次参加合作的各家媒体共同策划选取了宏观调控、民工短缺、油价攀升、汽车降价、房市起伏、央行加息等2004年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以各家媒体奔走于报道一线的资深记者亲历讲述的方式,使节目贴近百姓、生动活泼;同时,将各媒体老总请进演播室对话题进行点评,并对2004年中国经济的脉络加以梳理,使节目大气权威、深刻理性。此外,在节目播出期间,每期节目的内容都由《经济日报》等平面媒体在要闻版进行改编,并开辟专栏进行评述,实现了报台联动。
这种运作模式,改变了以往成就报道单兵作战的套路,既主次分明,又强调互惠双赢,合作双方不再是我做节目你配合的简单模式,而是充分整合各种传播力量,对彼此的资源进行嫁接重组,各出其力,各得其所,使各方面的利益都得到了尊重,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了调动。这种主流经济媒体间的强强联合,为形成宣传合力、统一舆论氛围、强化传播效果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宣传效益的最大化,无疑为经济成就报道探索了一条报纸与电视立体互动、主流媒体与相关媒体联手打造的全新报道思路。
中宣部《新闻阅评》对此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节目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我国2004年经济形势及发展足迹,找出了经济工作带规律性的经验,为明年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参照和借鉴,10余家媒体联合采写录制,资源共享,既有利于提高报道质量,又有利于形成较强的舆论合力和较良好的舆论氛围。
其实,各新闻媒体间加强互动、密切合作在2004年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成功召开了全国经济媒体合作座谈会,与新华社的《中国证券报》、人民日报社的《市场报》、 《中华工商时报》、 《国际金融报》等十几家经济、财经媒体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一年中,这些专业经济财经媒体的编辑、记者多次通过连线走进“经济之声”的节目,极大地提升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报道的深度和广度,播出的广播节目稿件多次在这些媒体上刊发,形成了媒体宣传合力,扩大了社会影响。
都市报数字解读 经济报道另辟蹊径
数据在经济报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没有数据的运用,就难以看出经济报道中所要反映的成就或问题,也就难以增强经济报道的说服力。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有些经济报道简直是在用数据充文字,试图用数据来说明某一经济现象,好似一份统计部门的年报表。而且越是重大经济题材的报道,这种倾向越严重。可以说,数据举目皆是的经济报道有可能引起上级决策部门的关注,却很难吸引平民百姓的“眼球”。
如何攻克经济报道中数据数字多、专业术语多这个难关呢?2004年6月,善打“民生新闻”牌的《羊城晚报》另辟蹊径推出“数说财经”版,从经济和社会的结合部位寻找切入点,解读、活化数字,将抽象的经济现象、琐碎的数字具象为赚取老百姓“眼球”的热点问题,为都市报做活经济报道开辟了新的思路。
比如,随着鸡年的临近,广东多年来流传的鸡年不宜结婚的说法也被传得沸沸扬扬,一时间,广州10个区抢着年前结婚的新人不计其数。于是,群众忙着结婚、摆酒、租花车、买婚纱,商家忙着数钱,更是乐不可支,最终拉动经济15个亿。 《羊城晚报》就从15个亿的这个数字人手,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剖析这一社会现象,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再比如,2008的北京奥运中,基建投资达8000亿,直接用于场馆建设资金也达到2500亿,《羊城晚报》抓住这个数字做文章,在“数说财经”版组织策划了“要分享北京奥运这块蛋糕,广东企业家能够做什么”,报道引起很多企业家的关注。
有用信息深挖掘 变身经济会议报道
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然,经济类会议报道在党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岁末年初,各个部委办局都要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总结上年的成绩与不足,安排下年的工作计划。然而一直以来,很多党报的经济类会议报道如同其他会议报道一样,内容空泛枯燥、形式老套陈旧,一概被写成“xx工作会议昨日召开,XXX参加会议并讲话;XXX指出,XX强调,XXX还要求”,报道缺乏对有用信息的挖掘与提炼,读者对此极为不满。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2004年年末, 《河南日报》从梳理此类报道的通病和原因人手,寻找革除这些通病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实现了从报道领导讲话到报道有用信息的转变,使经济会议报道的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为党报告别内容空洞、套话连篇的经济会议报道,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成为2004年新闻媒体改进经济报道的一大亮点。
2004年12月21日,河南省省委工作会议召开。按照往年惯例,省报发一条长消息即可,但这次《河南日报》却发了四条消息、一篇评论和两个整版的“会议解读”。会议开幕第一天,省委书记徐光春宣布:从2005年起,将对全省所有县(市)免征农业税。省长李成玉在讲话中宣布:从现在起,省直各部门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副省长一律不准出席。对这两条全省上下共同关注的新闻,《河南日报》在次日的一版头题和二题位置作了突出报道,还配发了评论。次日参会记者又从省委书记的讲话中发现另一条新闻:除安全生产和国家法律规定的检查评比外,省直各部门原则上一律不准进行检查评比活动。同日,报纸又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对全省2004年工作的主要成就和省里对2005年经济工作的安排作了重点突出、全面深入的梳理、解读性报道。
对于这些报道,读者反响良好。一位市委书记说,《河南日报》的报道,从大家共同关心的角度,将会议中的亮点提出来报道,比回去给大家读几遍文件效果都好。
会议结束几天后,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召开,这是省长宣布副省长一律不准出席部门“总结会”之后的第一个省直部门年度会议,各界对此非常关注。当会议召开,而省领导一个没参加时,记者立刻意识到这样一个事情背后挖一挖,也许新闻价值比会议内容本身更大。于是一篇题为《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主题内容外的“新闻”/没有一位省领导出席》的消息成为当日头条,并立即被各大网站转载。第二天,省长对记者说:“你们这个报道抓到了点子上,马上省直厅局都要开部门年度会,这个报道对转变会风很有好处,主流媒体就要起这样的导向作用。”
振兴老工业基地 巧做特刊打持久战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中央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后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振兴”是重大主题宣传,又是一个长期战略,要形成声势,形成热度,还要有一定的深度,不是简单依靠几篇专题报道,开辟几个专栏就能实现的。而报纸的版面尤其是一版又是寸土寸金,一版头题还有很多要被中央报道、省委重要政务活动报道占据着。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方式和报道观念都无法适应。
对此,《辽宁日报》创新报道思路,巧做特刊,既扩展党报的一版和一版头题,解决了版面问题,又放大振兴报道这一特殊经济报道的宣传效果,出色地完成了老工业基地振兴报道的阶段性任务。同时,也为党报做好重大主题、长期战略报道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2004年,《辽宁日报》在继2003年10月底连续推出13期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特刊《新辽沈战役》之后,为增强实效性和可读性,策划推出了新特刊《新辽沈战役进行时》,每期4个版,连续推出49期。 《新辽沈战役进行时》特刊中包括社论、时评、事实报道、图表数字照片、专家评论、相关资料等,报道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翔实。比如,第一期报道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出台过程,内容就涉及有关政策措施、重大意义、历届辽宁省委、政府振兴的努力和实践以及省委、省政府振兴的思路措施等。特刊报道分专题进行,振兴的专项推进、就业和再就业、民营经济发展、振兴重大典型、中直高校服务振兴、14个市振兴实践和探索、振兴战略实施一周年回顾等等,在社会各界及广大读者当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沈阳市市长在给编采人员的信中,称报道增强了市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锦州市委指示当地媒体转发有关报道,并加印6万余份,作为学习资料。中宣部《新闻阅评》先后6次给予肯定,认为这是深度报道和新闻背景报道的有益探索。
人性化品牌传播 软形态带动硬内容
在电视传播规律与经济宣传报道的结合关系中,前者是手段,是工具,后者是内容,是主体。当面对抽象的经济政策理念和阶段性的经济发展形势时,电视媒体往往能够凭借视听兼备、声画结合以及线性动态传播等优势,以更为人性化、形象化的传播方式,全面满足受众的视听感受。
2004年,CCTV经济频道就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这些优势,以“内容为王,形态取胜”为传播原则,以“软形态”带动“硬内容”,用丰富多样的节目形态和灵活具体的表现方式,突出人本因素,使抽象甚至枯燥的经济报道鲜活生动、赚人眼球。
比如,2004年;已有4年历史的《小丫跑“两会”》继续在“两会”期间跑起来,用个性化、人性化、感性化、生活化拉近“两会”报道与普通观众的距离。利用名牌主持的亲和力吸引观众,再通过小丫的跑动,把“两会”渗透到百姓之中,又把百姓的视角带入“两会”。 《小丫跑“两会”》不仅成为电视观众的“两会”新闻收视焦点,同时成为媒体报道转载的一大热门,出现了“小丫跟着‘两会’跑、记者跟着小丫跑、观众看着小丫跑”的有趣现象。与此同时,经济频道还对《小丫跑“两会”》这一品牌栏目进行延伸和拓展,在同一概念下推出——《马斌读“两会”》和《老姚说“两会”》,用前者的热效应带动后者的新鲜度,形成同一频道同一概念主打、不同载体表现、系列品牌集群的整体效应。这样, 《小丫跑“两会”》、《马斌读“两会”》与《老姚说“两会”》就形成了经济频道“两会”报道的人性化传播品牌系列,反响强烈,达到了极佳的传播效果。
多栏目协同运作 规模传播整合营销
电视竞争已经进入以频道为基本竞争单元的时代,靠一个节目和单个栏目打天下已经不可想象。在经济宣传报道方面,如果说此前的力量更多地体现在某个栏目的单打独斗,那么在2004年,随着频道制改革,CCTV经济频道则更多的是以频道整体的力量部署相关多个栏目多层次、多角度地协同作战,开发整合频道资源,以规模传播实现整体效应。
比如,历时近3个月的“2004CCTV城市中国”系列活动,就是全频道运作的一个以系列报道为主线,以“2004CCTV城市中国——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颁奖晚会”为落点的系统工程。
在活动开展期间,经济频道根据相关栏目的定位,分期部署了整个系列活动的内容宣传: 《经济信息联播》及早、午间资讯节目推出“候选城市市长访谈”、 “提名城市展播”、 “城市调查”;《经济半小时》推出6集政论片《走出疆界的城市》。《对话》推出“对话市长”; 《生活》推出“城市DV”等系列报道∶“2004CCTV城市中国——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揭晓颁奖典礼”做最后收官,邀请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的市长齐聚北京参加颁奖典礼。
这种在统一主题下协同作战的报道模式,强调整体作战部署的详略得当、亮点纷呈、滚动有致,通过规划形成整体布局,通过调度突出宣传重点,既凸显各个栏目定位的特色又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形成同一主题在宣传上的联动互补,既独立成篇又交相辉映,使整个报道活动在空间上宏大,在时间上连续,通过频道整体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使系列活动有特色、有亮点、有声势、有效果。而作为收官之作的颁奖典礼又以晚会的形式,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消化”了相对抽象的经济理念,回顾了2004的中国经济。
用眼睛来写新闻 平民视角下贴基层
“坐着车子转一转,找个领导谈一谈,弄些材料翻一翻”,这是对当今一些记者采访作风的概括。这种跑“上”多,跑“下”少,听领导、专家“指出”的多,听人民群众反映的少的采访方式,往往难以真正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把握和报道经济现象。以至于,很多经济报道不是“越写越长、越写越专业、越写越高深”,就是“理论化”、 “学术化”倾向严重,缺乏应有的生活气息,枯燥无味,最终削弱了经济报道的可读性。
为改变这—状况,2004年,不少媒体在经济报道中,都要求记者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以平民的视角,观察捕捉具有现场气氛的事实和生动鲜活的细节,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使经济报道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即所谓的,“要想三贴近,必须三深入”。
去年初,中央在事隔数年后第一次下发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其核心内容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文件下发未久, 《经济日报》就推出了“走东西南北,话农民增收”大型调查报道,由报社派出资深记者,深入全国东、西、南、北的江苏大唐村、延安小张沟村等经济发展进程各具代表性的农村,走村串户,深入农家,采访了解当地农民的生活情况;连续以四个整版推出了记者的专题报道: 《在沿海的村庄里》、《在陕北的窑洞里》、《在粤北的群山中》、 《在肥沃的土地上》。每篇报道都以记者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以及农家生活的具体数字引导读者去目睹今日农村的深刻变化和提高农民收入依然存在的问题。报道同时配发了记者蹲点手记,叙述当地的变化和农民的甘苦。由于都是现场采写,有感而发,语言感人肺腑:建议切中时弊,读者非常爱看。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的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如何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 《经济日报》组织策划了“走京九沿线,看科学发展”的大型专题采访活动。派记者乘越野车从北京出发,一路直奔深圳,记者边走边看,整整一个多月时间,一天一篇稿件,报道了很多新鲜生动的事物,提出了大量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深入实地采访是发现不了也是写不出来的。
经济问题社会化 百姓话题通俗易懂
一直以来,媒体的很多经济宣传都是报道面上的东西多,点上的内容少;报道一个省、一条战线经济成就、发展措施多,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报道分析少;抽象系统枯燥的报道多,鲜活生动具体的内容少,使得很多经济报道看起来与老百姓的生活素无瓜葛。
2004年,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尤其是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渐深入,很多新闻媒体开始将经济宣传的视角从单纯的经济工作宣传引向广阔的社会大背景,把经济问题社会化,社会问题经济化。一批定位百姓经济话题的栏目创办,将经济宣传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报道做到既宏观又具体,使百姓感受到国家的每一个经济建设成就,都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从而缩短了报道与群众感受的距离,引起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
如2004年12月一档民生新闻栏目《经视直播》在湖北电视经济频道正式开播。这档节目,我们要求编辑记者深入采访报道衣食住行、劳动就业、供电供水等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搞活经济报道的同时,把观众关注的视角引向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开阔了观众的视野。 《经视直播》开播不久就深受观众的喜爱。目前,许多观众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收看《经视直播》,《经视直播》的同时段收视率在武汉地区电视媒体中名列第一。
经济新闻创新思考
长期以来,经济新闻留给读者的是一幅“专业、数字、呆板、枯燥、生硬、乏味”的面孔,往往“业内人不愿看,业外人看不懂”,经济报道很难活起来,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鲜见佳作。经济报道难,难在其工作性、综合性、专业性上,难免有些枯燥。实践证明,好的经济新闻必须要讲究创新。
按照“新闻”这一定义推理,经济新闻就是“关于经济方面新发生的重要事实的报道”。就性质而言,经济新闻和其他新闻一样在实质上是一种信息,传达出经济领域的最新变动。从表现形式上,它是把经济领域最新变动的信息用新闻报道形式表现出来。它报道的范围极其广泛,既包括了工业、农业、财贸等经济运作行业的经济活动,也包括科技、文教、体育等非经济运作行业的经济活动。
经济新闻由于涉及经济工作多,因此除了具有一般新闻必须具备的真实、重要、及时等特点外,还具有政策性强、社会性强、业务性强等特点。然而,见物不见人,见数字不见人,充满套话、空话或常人难懂的行话、术语,缺乏实质内容,仍是目前经济新闻的常见病。而这些常见病的实质与记者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有很大关系。
笔者认为把握好以下二点,是经济新闻创新的有效途径。
观察角度上,重视“经济观察的非经济视角和非经济现象的经济视角”,以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所谓非经济视角,并不是指经济报道不谈经济,而是就经济报道的切入点而言。经济活动不会是纯粹的经济方面,而是与社会、精神、文化等现象联系在一起。在报道中,借用思想、文化、社会等角度去描述经济现象,这样的新闻才有浓度,才入木三分,容易吸引读者。
1986年9月2日《经济日报》报道《谁是最紧张的观众?》看上去好像写体育报道,实际上也是一篇生动活泼的经济新闻。
在体操大赛中,谁是最紧张的观众?有人也许想到教练员,有人也许想到是运动员的亲属,而记者在这里写得却是体育器械生产厂厂长。这一经济报道的成功之处在于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利用悬念吸引读者。往下看,这位记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直接去写这家工厂生产的体育器械质量如何好,而是通过体操大赛和世界冠军、亚军对这些器械的赞扬客观表现出来的。这种“不言又在此言中”的表现手法是新闻表现最为巧妙的技巧了,也是记者灵活创新的很好表现。
在报道形式上,灵活创新,激活语言元素,运用各种手法,满足读者审美和娱乐需要。
(一)做好术语的“翻译”工作
经济新闻因为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外行人看经济新闻容易闹得一头雾水,看不懂。
因此,记者在写经济新闻时,对专业术语一定要做好“翻译”工作,对业务性较强的名词、术语运用巧妙的解释或俗称。
比较以下两则报道:
中新社报道:沈阳某县气象站,不仅能准确地作出短期、中期、长期的气象预报,而且能作出超长期的气象预报。
法新社电:世界上大多数气象站能作出一天、两天、乃至一星期的气象预报,中国的一个县气象站却能做出更长时间的气象预报。
法新社记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用一天、两天、一星期这类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概念通俗地表达了短、中、长期的气象专业术语的含义。这种通俗的表达方式具体、形象、读起来顺口,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
(二)巧妙使用数字
经济新闻的一大特色就是数字多。数字,经济新闻离不开它,记者又怕它。因为数字是闪光的,数字又是枯燥的。数字使用如果不恰当,容易让读者感觉枯燥无味。反之,数字如果使用得恰到好处,却能为新闻增光添色。
2003年的5月,是“非常”的5月,受“非典”的冲击,经济曾一度受到影响。在中央“两手抓”方针的指导下,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为了报道5月份江苏经济运行情况,新华社记者采访来了200多个数字。这些数字都是非用不可的,如果全文照用,那不是新闻,而是数字的堆砌,谁能看得懂?又有谁要看呢?记者将这些数字制成了6幅图表,每幅图表后面配上一小段解读性的文字,取名为《读图看经济》。这样形象具体,一目了然。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报纸进入了读图时代,通过图表把数字具体形象化,是活化经济新闻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对于必须在经济报道中出现的数字,记者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手法,活用数字,从而使新闻“动起来”。这些方法有:图表法、对比手法、形象的比喻以及通过折算把数字形象化等等。
请看下面新华社转发的稿子:
1000亿究竟是多少?《华盛顿邮报》作了一番有趣的形象说明。以时间为例,1000亿秒等于31700年。以体积来比喻,1000亿张面值为1美元的钞票,需装15743辆货车。再以每张1美元的钞票长度来计算,1000亿美元的钞票可以排列1.5472亿万公里。那就是能够从地球排列到太阳还多余380亿张钞票。
这条消息从时间、长度、体积等方面对1000亿美元进行折算,读者读来不但不感觉枯燥,相反因为数字的运用显得新闻更加活泼、说明问题。
(三)巧用语言艺术
在新闻报道中,高超的语言艺术有时可以使一条干巴枯燥的新闻变得生动形象,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手法等语言艺术可以极大地增加新闻的吸引力。
《北京青年报》在报道北京电话号码升位时写道:
升8位 电话号码最后一次“长个”
添功能 电话并未渡过“青春期”
拟人手法的运用,让人读起来颇有感觉。
法新社报道的《日内瓦湖污染》的消息是这样写的:法新社日内瓦 1981年8月25日电 如果一名大夫把日内瓦湖当作病人,他下的论断是:“严重的慢性消化不良和呼吸道感染。”据生态学家说,日内瓦湖仍可以从“因污染导致死亡”中挽救出来,不过要立即采取措施。
记者把日内瓦湖比作病人,把污染比作慢性消化不良和呼吸道感染,这种拟人的写法,幽默中让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市场的开放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火热的经济生活为经济报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记者只有灵活创新,多方求变,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新闻稿件,吸引读者、引导读者。
经济报道创新的三个趋势 评第22届“湖北新闻奖”经济报道作品
最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新闻媒体的经济报道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参加第22届“湖北新闻奖”评选工作时,我深刻感受到我省新闻界在经济报道的改进与创新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本届“湖北新闻奖”评选,报纸系列共有32件作品获一等奖,除去两个专栏,还有30件一等奖作品。30件作品中比较明确可归类为经济报道的有18件,占了一等奖作品中的6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经济报道在整个新闻传播中的突出地位。
新闻是时代的记录,也是社会的镜子,社会的重大变革和发展都会在新闻报道上留下鲜明的印记。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也必然会随着社会实践的进步而发展。从“湖北新闻奖”获奖稿件中,我们发现,我省的经济报道在深刻反映社会新变化、新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
一、从生产到分配、交换、消费,乃至到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全过程,经济报道的领域不断拓展
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的影响),我们过去经济报道偏重于生产环节。视野的狭窄导致了领域的局限,这样,我们的经济报道也就避免不了单调:农业报道往往是在“四季歌”中循环,工业报道也常常翻唱“年初力争开门红,年中实现‘双过半’,年底各地传捷报”的“三部曲”。纷繁复杂的国民经济运行被简化为按时序出现的生产报表,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被凝固成一串串枯燥的数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工作者的目光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投向了流通、交换、消费等经济运行的其他环节。这样,我们发现经济运行原来是这样纷繁复杂,经济报道的领域原来如此宽阔!
湖北日报的消息《2.4万吨钢考问产业链》就是记者综合观察经济运行诸环节后挖出的一条好新闻。
武汉民生银行大厦在汉口修建了几年,凡是路过它身边的人大概都会注意到它高高的“身躯”和桔红色的钢梁结构,然而,湖北日报记者黄磊、卢平川却关注到钢结构背后的新闻:湖北有一流的钢铁企业,但却没有相应的钢材加工能力,因而修建民生银行大厦用的2.4万吨钢,必须从武汉拉到杭州的萧山加工,然后再拉回武汉安装。
这篇稿件涉及到钢铁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多个环节,记者视野之宽、立意之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长江日报的消息《江城大螃蟹期待“收编”》,与上述稿件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作者从武汉市副市长招待外地客人,席间的螃蟹却是“苏州阳澄湖蟹协监制”这一新闻事实出发,然后将目光扩展到螃蟹生产、流通等诸环节,揭示了武汉虽然地处“鱼米之乡”,而农产品却是“零品牌”的尴尬,发人深省。
记者视野的扩展,报道领域的延伸,不仅可以使我们挖出更多的新闻,甚至可以使一些看似不像新闻的事情也能如新闻一样吸引读者。
楚天都市报的一组系列报道《你我陌生的新武汉》就是如此。严格地讲,这组报道应该算是形势宣传稿件,但作者们精心策划,选择了一般市民平时不太关注(或接触),而对武汉的发展又影响深刻的几个“点”,如沌口汽车城、光谷、白沙洲大桥及新兴的商品房小区等,从“熟见而陌知”这个角度切入,以简约的文字、生动的细节和精美的画面相组合,形成了较强的冲击力,读来也觉得有很强的新闻性。
二、从简单地报成绩、报经验,到注重思想含量、注重揭露矛盾,经济报道的内容不断丰富
经济报道曾经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难点。因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基本上是生产或扩大再生产的简单重复,新闻报道大多只能一厂一店地报成绩、报经验,也是一种新闻生产的简单重复,很难出新。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日益明晰,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各种矛盾不断涌现,从而也启发着我们新闻工作者开始注意揭露经济工作中的矛盾,增加经济报道的思想含量。
武汉晚报的消息《不种粮食不种菜专“种”房子高价卖》是一个信息含量相当丰富的稿件。农民种地通常不是种粮食就是种蔬菜(果树),而某些城市郊区的农田,既不种粮食也不种菜,而是被人专门“种”房子--用于出租或等着政府拆迁。这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需大量占用郊区农业用地而出现的新情况,既是新闻却又很普遍。文中“种”房子一词的使用形象生动,精当传神,深刻提示了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城市发展的这一矛盾。不过,此稿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作者并未仅仅就此打住,而是通过市长李宪生之口指出:“城中村里乱搭乱盖的恐怕不全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一点地位、没有一点权力,他是没有办法来实现这个目标的。”这一句话道出问题的实质。作为本篇稿件的“点睛之笔”,大大增加了稿件的思想深度。
湖北日报的系列报道《正视这份耻辱》则是一组敢于揭露矛盾、解决矛盾的好新闻。
改善投资环境是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的问题,然而,投资商遇到具体问题怎么处理,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级政府的诚信水平和行政能力。不少外商在这个问题上对我省一些地方政府颇有微词,这也是我省招商引资工作赶不上一些兄弟省市的原因之一。湖北日报以诚信问题为切入点,用《一起典型的赖帐案》和《温柔陷阱》为题,在一版同时披露了两例外商投诉案,并旗帜鲜明地配发了《正视这份耻辱》的评论员文章,矛头直指不讲诚信的企业和地方政府。此举在我国报界实属鲜见,应该是经济报道的一次大胆创新。
更为可喜的是,湖北日报不仅仅以揭露两个赖帐案为满足,而是顺势在一版开辟“投资环境大家谈”,引导读者从思想观念、政策措施、政府行为等多方面为改善投资环境、建设“信用湖北”献计献策。报道所涉及的两个地方政府也接受批评,敦促企业积极还款。这组报道以大胆揭露矛盾开始,以基本解决矛盾结束,既是舆论监督的成功,也是经济报道的成功。
三、从简单地报“事”、报“物”,到注重写“人”、传“神”,经济报道的人文精神日益彰显
长期以来,我们许多媒体在经济报道中比较偏重对“事”和“物”的报道,如“某企业建成投产”,“某企业实现利税超历史最好水平”,“某企业生产出一种新产品”,“某地引进新设备”,等等,而对经济活动中“人”的报道比较忽视,一般以“干部职工”复数形式出现居多,缺乏对经济活动主体--人的具体命运、生存活动状态的描述或反映,更谈不上生动、深刻地反映人们的精神面貌了。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省一些有志于创新的新闻工作者的关注。他们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深入到经济生活的最基层,将目光聚焦在普通劳动者身上,并从他们的工作延伸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推出了一批彰显人文精神的经济报道。
湖北日报的通讯《青藏没让女人走开》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代表。
青藏铁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修建1000多公里长的铁路,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从事这个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10万建设者要克服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
如何报道这个伟大的建设工程?湖北日报的记者没有按惯例去写工程的宏大场面,更没有按老套去写一个个的施工环节或过程,而是选取了一批普通而又特殊的工程建设者作为报道主体,那就是中铁十一局的一个女工班。
而且,作者们撇开传统的写人物通讯的思维定式,对女工班的主要工作内容--开天车,只简单几笔带过,而将大量的笔墨用来写她们的高原反应,写她们对夫妻生活的向往与克制,写她们对孩子的思念及愧疚……总之,作者将目光放在她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她们在艰苦条件下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反映出她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展现她们淳朴而高尚的情怀,真可谓独具匠心!因而,这篇报道发表后受到多方好评也就是自然的了。
楚天金报的《下岗女工打工十年为诚信》,则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经济人物。一个小型企业的厂长胡天富,因生意伙伴拖欠货款,导致企业破产,生意伙伴欠他10余万元,他自己也欠工人和亲友10余万元。这种事情在当前经济生活中并不鲜见,然而,可贵的是这位厂长说:“别人欠我的钱还不了,我欠别人的钱一定要还!”一句承诺,使他和爱人一起打工10年,终于将原企业欠工人的三四万元工资基本还清。和胡天富的诚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欠他钱的三个债务人均举家搬迁,难觅踪影。
在当前社会信用普遍缺失的背景下,胡天富这位诚信的下岗厂长带给我们多少震撼、多少感动!
这些优秀的新闻作品告诉我们,经济报道可以避免简单枯燥,可以做得有声有色,只是需要我们拓展视野,注意开掘,需要我们贴近生活,对经济活动中的人增加一些应有的关怀……
从“五个创新”透视《新疆经济报》的新闻改革
2008年6月20日,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人民日报社,做客人民网 “强国论坛”,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就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五个必须”: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的新格局;必须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个必须”当中,关于“改革创新”的论述最为引人注目,总书记用了“五个创新”,对新时期党报的改革创新提出了立体的、系统的、全方位的要求: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是针对现实问题的。“五个创新”,高举以人为本的旗帜,为党报的新闻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持。不仅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的行动纲领。
在今年4月出版的 《主观新闻——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种新闻实验》一书中,新疆经济报系管委会主任、新疆经济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苏继赏对新疆经济报18年来新闻改革创新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苏继赏先生对主观新闻作了这样的解释,主观新闻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歪曲事实真相,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不可动摇的。所谓主观新闻就是新闻中有主体性存在。新闻从广义上说是属于信息范畴,但新闻和信息又有区别,信息是无主题的原发性动态,没有主体性存在,比如粮油涨价,就是信息,如果记者在稿件中分析出物价上涨的原因,有了主体性存在,那就是新闻。新闻事实只有一个,但表现事实的角度却有多个,用哪个视角看,就和记者的主观作用有联系了。再说新闻事实都是感性和意义的统一,意义是记者提炼出来,是记者赋予的,意义就是新闻的思想内涵。过去我们不提主观新闻,记者都不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不动脑筋,照猫画虎,描摹新闻事实,大多停留在事实的感性层面,没有上升到意义层面,稿件内容苍白,非常缺乏感染力。《新疆经济报》就以主观新闻作为我们新闻改革的指导思考。
可以说,《新疆经济报》从出生那时起,就站在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西部开发的大潮中,在新闻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新疆经济报》一路疾行。对站在时代潮头、面临着新一轮大发展机遇和挑战的《新疆经济报》来说,“五个创新”是一面宝贵的镜子——反观《新疆经济报》创刊18年来的风雨历程,《新疆经济报》的改革创新是符合“五个创新”的要求的,是“五个创新”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五个创新”又为《新疆经济报》进一步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一观念创新:实现新闻观念的“三个突破”
所谓观念创新,实际上就是转变观念,就是用能够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的新观念去代替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的旧观念。
《新疆经济报》创刊于1991年,曾是机关报,也是党报,创办之初沿袭的也是一整套党报的采编、经营的方法,所有党报遭遇的问题和弊端,《新疆经济报》几乎也都遇见了,其中最为突出和沉重的问题就是——时代在飞速发展,办报观念却在“原地踏步”。
被时代大潮惊醒的《新疆经济报》,闻到了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气息。《新疆经济报》的创新,首先是观念的突破:一是突破了党报单一工具性的认识,明确党报的商品属性;二是突破了新闻与宣传不分的误区,明确了宣传不等于新闻;三是突破了新闻与实际工作不分的误区,明确了 “实际工作中有新闻,实际工作不等于新闻”。
按照传统的新闻观念,作为党报首先是宣传工具,即使是改革开放之后,党报的“商品性”仍然是个讳莫如深的话题。
“党报不管是机关订阅还是市场上零售,它首先是商品。”新疆经济报敏感地认识到——用商品形式表现工具性特点,这是一个时代的新要求。党报能否进入千家万户,关键要看党报的办报思想是囿于 “自我感觉”中,还是走进“读者心里”。只有把报纸的商品性放在第一位来考虑的时候,才能办活、办新鲜、办得有声有色。
按照传统的新闻观念,把报纸的工具性放在了商品性之上,很容易就用“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政治宣传掩盖、甚至是代替了新闻。
“用新闻去表现政治宣传,把政治宣传巧妙地化解为新闻。”十几年来,《新疆经济报》强化新闻性、淡化宣传性,用新闻性去表现政治宣传,以 “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宣传,在报纸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政治宣传的功能实际上也得到了强化。
按照传统新闻观念,党报是指导工作的工具,进而党和政府部门的实际工作就被当成了新闻,工作总结和新闻等同起来,长篇大论报道党和政府部门实际工作的过程。至今,仍有众多的报纸没有走出这个误区。
“实际工作中有新闻,但实际工作不等于新闻。”这一观念的突破,使《新疆经济报》打开了新闻报道的广阔天地。记者不再机械地盯着领导活动、部门工作,而是通过这些活动和工作去寻找线索,挖掘新闻。
对《新疆经济报》来说,“三个突破”的实现,实际就是新闻观念的不断创新、不断与变化的实际相符合、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过程。事物是发展的,人的观念也应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行为都是受行为执行者的观念支配的,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新疆经济报》之所以能够开创出今天的局面,观念的创新是第一要素。二内容创新:抓住社会转型之母题
观念的创新,必然带来报纸面貌的改变。作为一张身处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党报,应该用什么样的内容来吸引读者、打动读者、启发读者、引导读者?今天的读者,他们关注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他们的兴奋点在哪里?
这是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国家正经历着伟大的历史转型。这就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单一的国家经济向世界经济一体化转型。
“转型就是我们报道的母题,一切报道都要围绕这个母题进行,我们有责任用最生动的事实,最精美的语言、最恰当的形式表现这个母题,在大大小小的报道里表现出这个母题。”在新闻内容的创新上,《新疆经济报》抓住社会转型这个母题,并扛起“主观新闻”这面大旗。
主观新闻的提出,是以社会转型为时代背景的。这里的 “主观”是哲学意义上的主观,意味着记者强烈的主体性,意味着记者的认识、记者的思想、记者的智慧,不仅报道新闻事实,更要在报道中揭示事物的意义。从事实层面到意义层面,这是一个飞跃。主观性、意义空间的挖掘,使新闻像一切人文社会学科一样聚焦于人,文学是人学,新闻也是人学,写普通人的命运成为《新疆经济报》报道的一个重要特色。同时,“主观新闻”又强调要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的性格、感情、灵魂深处。这又是一个飞跃。
在社会转型期,可以找到鲜活的具体内容,在新闻的规律内体现社会转型期的总体趋向,这就大大地拓展了新闻表现的空间,在有形的和无形的新闻空间,《新疆经济报》不断进行着创造性开拓:进入领导干部的生活画面,在困难群体中发展新闻空间,踏入常人罕见的空间,走进少数民族生活领域,给读者描绘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在无形的世界里开辟新的空间……从有形空间拓展到无形空间,从表象空间拓展到意义空间,从客观空间拓展到主观空间,从人的外在行为空间拓展到人的内在心理空间,《新疆经济报》正在进行着一场实验,就是要把读者阅读兴趣从事物的现象世界引导进意义世界、情感世界,这是对报纸的一个根本性改变。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新阅读时代,不断创新党报的内容,是一项紧迫的历史使命,《新疆经济报》以积极稳健的步履承担起了这一历史使命,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打开《新疆经济报》,一篇篇新鲜、生动、充满激情、又富于理性的报道,把新疆社会转型期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示得大气磅礴,又细致入微;把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新闻人物描绘得逼真、形象,又个性鲜明——这一切,正是《新疆经济报》一步步走进千家万户,受到读者喜爱的秘诀。三形式创新:用多种形式表现多彩时代
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又离不开形式。社会转型时期的丰富主题,决定了新闻报道形式必然走向多样性。抓住了社会转型的母题,明确了“主观新闻”的内涵,又一个新的问题随之而来:用什么样的形式来承载?
在《新疆经济报》的新闻改革,是从新闻形式入手的。其指导思想是:单一的新闻形式是对记者新闻思维的限制,多开发一种形式等于多开辟了一个新闻空间;只有多开拓出多种形式才能提高记者的表现力,并有利于记者个性的发挥。
在多年的实践中,传统的本报讯、通讯、特写、评论逐渐被抛弃。如今,体现在《新疆经济报》上的新闻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越来越“花开烂漫”:新闻报道、记者感受、新闻观察、新闻纪事、新闻速写、时政专论、纵横评论、新闻作品、新闻文学、人物评传、社会心态透视、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评议……
这些崭新的新闻形式,是对传统新闻文体的一种“颠覆”和“再造”。新闻作品,最高的新闻形式,必须做到主题新、内容新、结构新、语言新“四新”;记者感受,最不拘一格的形式,可以夹叙夹议,可以议多叙少,如果语言清新又富于哲理,也可以全是议论,稿件中必须要有记者主观的东西,要有记者“我的存在”;新闻速写,要求忠实地扫描有新闻性的人、事、景、物,捕捉新闻事实;新闻观察,包括社会观察、经济观察、文化观察,要求记者编辑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议论,要求一定有理性存在;现象透视,包括社会现象透视、经济现象透视、文化现象透视等,靠叙事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表态……
内容的创新与形式的创新结合起来,水乳交融,赋予了《新疆经济报》从表到里的美丽和从外到内的魅力。打开《新疆经济报》,品读那一篇篇个性鲜明、活灵活现的新闻作品,让人看到的是时代的波澜壮阔、社会转型的生动细微、人生命运的多姿多彩…… 四 方法创新:抓住人的提高这一核心
观念的创新,内容的创新,形式的创新……承担这些活动的主体是人,也只能是人。
没有一批又一批朝气蓬勃、深爱党报事业、善于创新、勇于创新的记者编辑,没有他们的不断提高,没有源头活水的注入,没有一条条“鲶鱼”的加入……就不能承担起《新疆经济报》的改革和创新。多年以来,《新疆经济报》正是抓住了人的提高这一核心环节,才使得改革创新不断推进,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多年来,苏继赏把培养人、提高人、塑造人作为一项关系《新疆经济报》前途命运的战略,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作为改革创新的推动者,他身体力行,亲自为记者编辑树立业务上的标杆;他要求记者编辑发挥个性色彩,为记者编辑的成长解开束缚;他鼓励记者大胆创新,为优秀记者组织作品研讨会……
多年来,《新疆经济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编辑记者认识到,没有知识,创新就是空话。买书、读书蔚然成风,文学、哲学、历史……他们的目的就是在读书中吸取营养,寻求突破。而且,在新闻写作的创新上出现你追我赶的好势头,业务上的互动成了同事间的核心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新疆经济报》成长起来了一支善于写新闻的队伍,他们把《新疆经济报》的新闻质量推上一个个新的台阶,报纸表现出多姿多彩的风格;同时他们还带动了一批批新人的成长。一批批新人的成长,使原来的先进者不得不继续进取——这个良性循环的形成,使地处边陲的《新疆经济报》解决了人才不足的问题。五 手段创新:改革是推进创新的动力
深化改革,是提高记者素质的根本途径。深化改革的过程,也就是展现新闻内涵的过程。改革每推进一步,新闻业务的难度就更上一层,新闻人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增强了。
早在1993年,《新疆经济报》就冲破各种“规定”的罗网,对报社内部分配制度进行了大胆创新,职称由编辑和记者自选自定,按稿件的数量和质量打分,按分取酬,形成了一种自动筛选机制。同时还对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工作人员能进能出,使报社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并积极创办各种实体,增加报社经济来源……
1999年,新疆经济报系创办《都市消费晨报》,成为奔驰在新疆报业市场的黑马,以高密度发行进入寻常百姓家;2003年,与阿克苏地委、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党委联办《阿克苏日报》、《巴音郭楞日报》,使这两家地州党报面目焕然一新……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建立在新疆经济报系多年来新闻改革创新的基础之上。
多年来,新疆经济报系在报业经营管理上也不断探索创新,适应早报战略、扩版战略、市场战略的需要,在全疆报业率先大胆走出自办发行之路,成立新疆第一家大型物流配送公司——新疆今日送网络速递有限公司;成立新疆欣文媒体投资有限公司,实现了新疆经济报系三报新闻采编和报纸经营的彻底分离,开创了新疆新闻界办报的新模式……
18岁,对一个少年来说,正是阳光灿烂的青春。
18岁,对一份报纸来说,正是意气风发的时节。
《新疆经济报》的改革,每一步都走得很坚决,很有力,但是也不免忐忑——报纸的改革,尤其是党报的改革,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全是“摸着石头过河”,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五个创新”的提出,则如同一场“理论的甘霖”洒落,它告诉《新疆经济报》:党报必须要走改革创新之路,要从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党报,不仅可以创新,还必须创新!
经济频道新闻创新的几点思考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就是不断探求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传播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新鲜经验。探寻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最新动向。新闻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尤其需要创新精神。因此,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创新可谓新闻工作的灵魂,更是新闻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永不停止的发现和创造,不创新,就得不到有价值的新闻精品,我们的工作就只能流于现状,就克服不了一般化、简单化、表面化的弊端,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就抓不住新机遇,就不能嬴得新的挑战。
经济频道自身就是广播创新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经济宣传、经济报道成份逐日加重,受众对经济报道的需求日益加大,经济频道从而成为广播大军中的一支“突击队”,“轻骑兵”。新世纪、新千年,社会经济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经济频道新闻如何树立新观念、开拓新视野、发展新市场、占有新材料、启用新方法、创造新语言,做强、做好,成为当务之急,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经济频道新闻的创新谈几点思考和认识,简要地说,就是要念好“新、需、重”三字经。
一、“新”字当头、精心策划。
判断“新”,观察“新”,反映“新”,这是新闻策划的主要内容。通过策划创新,找到新思路、新点子,找到新的切入点。新思路、新点子从哪里来,首先来自于新的观念。新的观念一靠接受,二靠培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我们多年来反复强调、反复宣传的,但真正落到我们自身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大的方面存在观念创新的问题,比如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比如经济报道本身内涵与外延的扩展,比如指导性、服务性、实用性功能在经济报道中的定位,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去反复思考、求新。小的方面,具体到每个采访对象的报道主体,同样存在观念创新的问题,新闻实践证明,一些脍炙人口的创新报道,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都是用新观念指导新闻实践的产物,矛盾在不断运动的变化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次要方面是什么?它们的强弱关系如何?一旦二者发生移位,事物本身将发生什么变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报道新闻事实之前,在策划时,都要有周全的考虑和充分的研究。做到了这点,新情况、新问题、新实际、新论证、新面貌、新人物、新事物、新思想、新语言、新观察、新分析、新经验、新知识、新路子就能纷沓而至,尽收眼底。
其次来自于新的立体的思维方式。要组织、采写新闻精品,必须注意摆脱思维定式的影响,强化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是要发挥求异思维的效能,善于从相同事物中寻找不同点,从事物的一般性中寻找特异性,从比较中寻求个体,善于抓角度、抓特点,善于多侧面、多层次、多色彩地反映客观事物。二是要有超前思维,对客观事物有率先认识与预测的能力,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总揽全局,洞察事物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因而能比别人早、准、快地发现和捕捉新闻,在报道上先发制人。三是要培养多向思维能力,不只选择一个视角,一个方向去感知事物,而是朝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在认识路线上独辟蹊径。在多向思维中,要特别重视培养逆向思维能力,从而取得出奇制胜的报道效果。
二、“需”字为靶,巧妙编排。
新闻节目编排本身就是一个创作过程,因此,编排必须在每一个环节树立起创新意,有意识地去创新,将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最大限度地融入新闻节目中,转化为人们看得见的东西,在编排的过程中,必须牢牢盯住市场,一切服从市场。突出一个“需”市,将听众的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
我们必须了解听众的需求。听众通过我们的节目,除想了解报道的厂家、商家以及其产品的性能、价格、服务等因素外,还希望了解现行的市场政策,了解企业和产品在市场的定位,了解市场的走势,了解潜在市场的需求。我们同时还要了解报道对象的需求,被报道的厂家、商家除了通过我们的节目宣传企业形象、推介特色产品和持色服务外,同样渴求上述市场信息,以更好地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开拓市场、掊育场。
换一个角度说,听众和报道对象亦是我们新闻传媒的市场,我们若是能了解市场走势进而把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进行三维整合,根据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作好市场定位,推出新闻精品,就能定期满足市场之需求,我们自身之“需”,也就迎刃而解。
具体说来,新闻编排可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对比编排。将好的榜样和坏的典型编排在一起组成对比报道,这种方式既遵循了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又旗帜鲜明地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体现了新闻舆论引导和监督相结合的作用。二是包裹式编排。将若干条消息编排在一起,各则新闻之间互相补充,互为背景,突出同一新闻主题,这一编排方式可使人们了解一个事件的各个侧面,获得全面信息,使新闻价值格外突出。三是集纳编排。将有相同主题或相同内容、相同特征、相同体裁的新闻稿件排在一起,做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变分散为集中,说明一个比较深刻的主题。四是组合编排。即根据稿件内容进行论证,补充和解释。如加编前话、编后话、短评、漫议、记者观察等,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指导性。五是主次编排。对一般性互不关联的新闻稿件,采取先主后次,先重后轻,先内后外,先近后远的原则编排,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挤一些时间给有价值的新闻,最大限度地增加新闻节目的信息量。
三、“重”拳出击,多出精品。
在经济生活中,厂家也好,商家也好,甚至一个城市也好,都注重在“重”字上下功夫。厂家全力推出“拳头产品”,商家刻意推行特色服务,城市优先扶持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和重点区域经济,在鉴于此,我们经济频道广播必须坚持重点论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打好新闻报道的重点战、阵地战,围绕经济工作重点,多出重头报道, 确立“名牌栏目”,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做好“鼓”与“呼”。
那么如何才能“重”起来呢?
首先是要确定重点报道内容。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国家如此,地方如此,企业也如此。改革就是创新,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及时捕捉到客观反映人们群众的各种创新,要安排专门的力量,设立专门的栏目,为改革导好航,服好务。
改革是一个改造与催生的过程,改革是从特殊到一般的矛盾求解过程,要针对不同矛盾报道反映不同的求解方法;改革是一个各种内外因素互为作用影响的过程,要从改革内外因素联系上确定报道视角;改革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进行的,新闻报道必须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调。
特色经济是一个重点。特色经济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从决策者到普通市民的“钟爱”与“骄傲”,说其是当地经济的标志也不过分,其魅力天然又自然。新闻创新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选取特定对象,抓住特点、特色表现,因此,关注特色经济,易引起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兴趣和共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区域经济也是一个重点。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经济区域化,集中优惠政策、投入优额资金、选取优势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经济本身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它有特色经济的成份,但相对多元化、一体化。我们报道区域经济,就是弘扬经济创新的成果,总结经济创新的经验和教训。
“重”起来其次是要探寻新的表现途径和表现。程式化、模式化的表现不是“重”,夸夸其谈不是“重”,轻率肤浅不是“重”,繁杂纷乱不是“重”。要达到“重”的要求,我们要力求在工作中做到“四化”。一是结合经济频道自身的特点,寻找受众最易于接受的角度,将重点报道日常化进行运作;二是巧妙运用多种形式,将重点报道生动化,象:记者提示性新闻、新旧对比式新闻、异地采访新闻;三是最大限度地吸引听众参与,将重点报道群众化,充分利用经济频道传播优势,多搞现场报道、现场直播等形式,让听众参与。四是从一角看全盘,将重点报道细微化处理。
总之,要搞好经济频道的新闻工作,首当其冲地是要作好创新工作,只有创新的新闻才能生动鲜活,老百姓才能喜闻乐听。
试析经济报道的手法创新
时下听得最多的一句对经济新闻的评价,就是“内行人不屑看,外行人看不懂。”其具体表现可以用一些公式来概括,如:产量X+创产值Y+获利润Z+同期增长W%,这可命名为“填空式报道”;又如:GDPX+增长率Y%+评论“今年开局形势喜人”,这可以叫做“简单因果式报道”;还有一些报道干脆直接将国家新颁布的政策法规原原本本地搬上报刊,变成了“红头文件式报道”,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何让乏味的经济新闻“旧貌换新颜”,如何在经济新闻的报道手法上创新,已经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内容上分析,现今的经济新闻其报道内容大多涉及经济政策的解读、生产与流通状况的剖析以及经济走势的判断等等,其本身含义已经较难理解,如果在语言表达或陈述方式上再不进行处理,读者阅读起来自然很费力。其次,为了增强说服力,经济报道多采用客观陈述性语言,经常罗列出大量枯燥的数字与表格,这也使得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因此,要想拉近经济新闻与读者的距离,有效地加强其渗透力与影响力,就必须在报道手法上有所创新。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经济报道的创新手法进行分析。
一、“体验”经济生活
蹦极、攀岩、潜水、野外暴走的风靡,昭示着一个崇尚感性与体验的时代的到来,在这样一个时代中,经济报道当然也要让读者在静默的字里行间体验到经济领域的瞬息万变。通常,体验式报道是指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一种新闻报道。我国新闻界前辈范长江在上世纪30年代采写的《中国的西北角》就是此类报道的不朽名篇。“体验”带给人们的启示是,记者完全可以用第一人称“我”参与到经济生活中,以“我”的视角观察社会变迁,以“我”的感受把握经济脉搏,让读者在“我”的无形引导下,接纳经济报道。《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说过:“抓报道要寻找最带有共性的话题,最能引起共鸣的角度,最能动情的切入口。”而体验式的经济报道无疑能兼顾这三“最”,并充分体现了经济报道的人文关怀。这种真实、亲切、自然的报道方式可以增强现场感和可读性,使得经济报道内容更加丰富,形象日趋丰满。
与经济新闻通常采用的第三人称报道方式相比,第一人称的报道更容易触动读者心弦,产生共鸣。目前出现的体验式报道经常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体验春运、体验“的哥”、公交车售票员的工作生活等,标题也多为《我当一天×××》或《×××零接触》。比如,在《经济观察报》2003年年终特刊上,就有一篇名为《穿越中国之境》的体验式报道,在这篇文章中,“我”观察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一间寒冷的小学教室、出席了北京高科技商界的私人俱乐部晚会、经历了北京抗击非典的战役,从而从诸多不同截面来反映中国,“看看这个变化的国家的各个面孔”。正是由于记者用第一人称写作,使得这篇报道在众多的年终特刊文章中尤其引人注目。
二、抽象到具象之旅
经济报道由于常常要涉及数据、图表,所以有时会显得抽象、空洞。要想避免这种毛病,经济报道就要化抽象为具象,用可观、可感来代替不可捉摸。
从抽象到具象,首先体现在文字的表达上,具象化的文字表达往往让读者感到更加亲切。比如,在《经济报道》2004年2月号刊登了文章《人民币升值对世界经济福兮祸兮》,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数据与图表来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取而代之的是,它形象地写道:“美国经济一打喷嚏,英国经济就感冒;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若放慢,亚洲其他国家就可能发现自己出现经济感冒的不良症状。”再比如2004年4月12日《经济
观察报》上的《回归欧洲无梦之旅》一文,作者用“勒紧裤腰带,以至于肋骨都露出来”来形容波兰1989年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并用“只有休克、没有疗法”来形象其失败远大于成功的改革结果。还有,2004年第2期《生态经济》杂志开篇文章《我素我行,素面人生》向读者介绍素食主义生活观念,文中写道“每制作一个汉堡包,就要砍伐相当于一块厨房大的热带雨林———美国快餐以中美洲成片的森林被夷平而辟作牧场作为代价”,因此“我们的嘴不仅在进食森林、海洋,还在进食草原、耕地。”上面这些例子都通过生动形象的文字把经济问题讲得引人入胜,明白易懂。
此外,从抽象到具象,也体现在报道的角度上。比如,最近媒体频传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活动,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参与此类非法活动?《中国青年报》2004年4月11日的主打报道《本报记者卧底暗访———揭开大学生非法传销组织黑幕》就用一篇亲历报道来解释这一问题。记者假装成一位传销人员,深入四川涪陵一个非法传销组织卧底,与该传销组织中的大学生成员朝夕相处,一点一滴记录他们传销中的组织活动内幕、生活状况、收入水平、受骗前后的心理变化,真实地将大学生的内心活动呈现在观众面前,并揭示了他们作为天之娇子上当受骗带给个人及社会的严重后果。在这里,记者不是简单地宣传国家禁止传销的法律条文,而是用真实具体的事例来揭示非法传销这个毒瘤对民众、对经济造成的危害。正是记者的具象化报道角度使得这一文章在众多同类报道中显得格外有说服力。
三、“拿来主义”的链接
“链接”一词最早出现在网络上,网络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其超文本链接功能。在超文本结构中,文本中的关键人名、地名,甚至词语、句子都可以链接到相关的文本上。在网络的影响下,纸质媒体采取“拿来主义”,迅速将这一可以有效扩展新闻信息的手法化为己有。纸质媒体对这种做法的称呼可谓是五花八门,如链接、相关链接、小资料、人物档案等等。在文字表述上,这些链接新闻往往片言只语,简明扼要。拿经济报道中的链接来看,根据其功能,大致又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背景资料的补充。经济报道常涉及新人物或新现象,一般读者对之较为陌生,链接就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补充资料。在人物专访中,链接的常见形式是贴出专访对象的生平经历。比如,2004年9月6日《经济观察报》题为《玛约丽·斯卡蒂诺:“她”的影响力》的专访中就用了生平简历的链接。而在对持续发生变化的事件的报道中,链接常表现为大事记,简介在一段时间内该事件的发展。比如,在2004年9月6日《经济观察报》题为《央视新大楼动工在即造价翻倍?》的主体新闻后,就补充了央视新大楼项目大事记,反映了从2002年1月到新闻刊出时间止,央视新大楼的各种进展。
二、专业问题的解疑释惑。中国不少读者对经济问题并不是那么熟悉,有时虽然对现象耳濡目染,但对一些专业术语或概念却一知半解,因此,经济报道在涉及到专业术语或专门的政策法规时,往往需要通过链接来加以解释。比如,《湖南经济日报》2004年11月4日发表了《布局3G湖南手机市场暗流涌动》,文章分析了面对3G时代的来临,洋品牌与国产品牌的手机竞争会进一步加剧,争相分食国内市场的蛋糕。其后的链接就非常详细地介绍了什么是3G、3G的技术标准是什么,从而让读者对这一术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三、佐证主体新闻。当经济报道要从个案分析升华到具有普遍意义的整体归纳时,往往需要链接同类新闻来佐证主体新闻。2004年11月1日的《经济观察报》文章《加息后的金融全景》全面分析了国内利率上调后对保险、基金、证券、股市、债市的影响,并对加息后市场反应做了预期。其后的链接《中国因素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就列举了英、美、日本、香港等地区的金融市场反应。
四、扩展主体新闻,使读者能够从更开阔的视野中来把握事件。《中国商报》2004年11月16日发表文章《中国履行POS约定尚有难度》。文章主体新闻解释了什么是POS公约,为什么要履行POS公约并分析了履约难的原因。文章后的链接列举了在POS公约出台以前、美国越战后,以及1968年包括日本九州的23个县,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都曾经发生了因为没有履行POS公约而造成的历史惨剧,从而从时空两个方面拓展了人们对POS公约重要性的理解。
总的来说,通过链接迅速提供相关人物及事件的背景知识已经成了今天经济报道的常见手法。通过链接新闻的配合,主体新闻的深度、宽度和厚度都会大大拓展。而且,这种形式也非常适合纸质媒体发挥深度报道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