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来构建中国的社会政策or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00:44
用“心”来构建中国的社会政策  2010/2/28 16:17:0011推荐

 

在中国社会,社会政策虽然还是新生事物,但已然是一个很热门、很受关注的话题。社会政策在今日中国如此凸现的原因何在,社会民众对之可期待些什么,决策者又应该如何面对。认真梳理这些问题,对于今日中国社会政策的有效建设和健康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发展的补课:社会建设呼唤社会政策

中国社会第一次在完整意义上使用“社会政策”始于2006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此前并不是没有社会政策的说法,但彼时的社会政策内涵界定极其狭窄,主要是抚恤救济慈善等内容,故政府系统内也只有民政部门来担负这些社会政策的筹划落实。中国社会的这种做法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社会,在计划体制的塑造下,政治、经济两大领域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全部空间,几乎每个中国民众都有一个经济和政治意义上的单位(连农民都归属各个公社的各个生产队),这“单位”不仅仅是工作的地方,甚至是全部生活的空间。单位负责了其成员的全部生活要求,从生产工作到娱乐社交,从生儿育女到养老送终。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中国民众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单位人”,没有单位之外的其它空间存在,也不需要有单位之外的其它空间存在。一切都有单位负责,要社会何用?所以从整个社会的建设任务来说,当时的中国只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但是随着发展的演进,社会结构在变化,社会群体在分化,社会空间在拓展,社会功能在凸现。很多原本属于经济、政治的空间被日益剥离出来成为了社会空间,很多原先附着于经济政治领域的民生事项需要有专门的应对与解决,经济建设的成果与政治建设的要求要通过社会建设来实现。中国社会要在现代背景下全面发展,必须补上社会建设这一课。

比如,为了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特别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建设,要注重通过竞争来激发活力、创造效率,这不可避免会导致收入差距,可在社会民众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提升的情况下,过于悬殊的贫富差距不仅不可能产生效率,反而会导致经济的停滞乃至社会的冲突。发展固然关注物质财富数量的增加,但更看重的是物质财富价值的实现。我们发展创造的财富归根结底,还是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着眼于民生。这就需要通过社会建设化解经济建设产生的发展目的异化的问题。

又比如,政治建设明确了社会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但政治上的平等原则如何真正体现在公民的现实生活中,要通过社会建设来完成。只有通过发展教育、医疗、环保等社会事业,让公民真正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平等的就业权利、平等的医疗权利、平等的保障权利等等,政治建设上的平等才算是有具体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正是社会建设的领域。

于是在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建设的任务,形成了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格局。社会建设被提了出来,筹划、促进、保障社会建设的社会政策当然要相应跟进,丰富其内容、拓宽其外延、扩充其功能。

 

人本与共享:社会政策的价值指向

任何政策的制定都要建立在基本的价值支持基础上,不同的价值理念导致不同的政策导向。意在把人当作工具,抑制人的活力的社会政策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肯定是南辕北辙。因此,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日中国,社会政策必须以“人本”与 “共享”为基本价值指向,而不要老想着去减少群众的权利、降低群众的需求、控制群众的行动,老想着便于管理,老想着“清一色”、“一言堂”。

人本,就是把人当目的,发展是为了人而不能反了过来。不能造福于民生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更不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发展。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前面,任何的发展都只是手段。我们的社会政策必须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把解决贫困、就业和社会公正作为重要内容,必须在重视物质积累的同时,充分尊重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切实解决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在内的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仅满足人民群众当下的生活需求,更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长远的发展权利与发展能力提高。

共享则是使人民群众得到的社会福利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我们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在财富的分配和占有方面不可能是无差别的,要保护在改革发展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财富及其财富的拥有者,要继续支持并保护靠劳动和创造先富起来的群体,绝对不能搞平均主义,不能没有条件地进行“劫富济贫”;但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当前更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一定要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我们不能让社会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收益差距太大,让一些利益群体超常规地获得利益,而另一些群众生活的改善却赶不上相应的社会发展进步水平。

建立在这样价值理念上的社会政策就会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使得各个社会阶层与群体都能享有自己可得到的和应该得到的权益与利益,都能在和谐社会的社会结构中找到自己的应有位置和恰当位置,进而实现社会的有序稳定。

 

量力与尽力:社会政策的实践要求

出于对社会大趋势的认知,我们一些决策的同志在理论上也承认社会政策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往往“顾左右而其它”舍不得投入。确实,在进行具体的社会政策安排过程中,是要坚持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有机统一,只是在理性考量现实社会财富能力可能性的前提下,要更加突出尽力的责任感与自觉性。

虽然,今日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建立在其上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水平决定了我们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大的发展阶段,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仍然在艰难跋涉中,我们所说的总体小康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一阶段的社会政策安排不能把群众胃口吊的太高,吊得太高不仅不利于社会持续发展,也解决不了社会民众的现实问题。对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福利社会政策我们还不能操之过急。

但是,毕竟30年来中国社会财富的积累是巨大的,经济总量超过了30万亿,在世界排名中坐三看二,人均GDP也已经接近4000美元。我们一些社会群体的生活奢华程度、我们一些地区的现代化程度已经让发达国家瞠目结舌,再老说家底薄,恐怕就不是“不能”的问题了,而是“不为”的问题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政策含金量的高与低背后更多反映的是决策者对中国社会民众感情的深厚与否以及对其所宣称执政信仰坚守的真诚与否。

目前中国社会GDP增长的高速与人民群众满足感幸福感的徘徊,政府搞建设的“大手笔”与群众消费 “斤斤计较”的巨大反差,充分说明中国社会在社会建设方面是有历史欠账的。而现在到还帐的时候了。我们不主动还,客观社会发展现实也会逼迫我们去还,与其被动应付不如主动作为。中国在社会建设上要舍得投入甚至倾斜投入,在社会政策的安排上要各个部门全系统参与,不能仅仅停留于民政一个部门。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表明,通过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消除过大的贫富差距,使相对低收入以及一般收入社会群体的生活水准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准保持着一种大体同步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弱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阻力,保持社会稳定。

 

2010-02-16

 

阅读全文(227) | 回复(6)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  
  • 标签:社会政策 社会建设 
    • 上一篇:投资与消费是一对“欢喜冤家”
    • 下一篇:全面改革:改革的理当与改革的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