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人情观更易导致人际冲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18:17
中国式的人情观更易导致人际冲突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潜在的冲突可谓无处不在,对于强调和谐的中国人来说,冲突总是不好的,于是便想方设法阻止冲突的发生,努力维持一种所谓的“和谐状态,常常自以为这样就能避免彼此伤害。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志学博士的研究却表明,冲突是可以解决的,却是不能回避的,为了追求虚假的和谐而一味地回避冲突,最终会导致冲突的升级,从而给人们的工作和交往带去更大的危害。   

    中国式的人情观要求个人和他人建立持久和睦的关系,所以人们千方百计地避免冲突。   
    中国人害怕与人发生冲突由来已久,总是感觉有了冲突就会伤害彼此感情,这和国人心灵深处的人情情结颇为相关。到底什么是人情,似乎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却又都说不清楚。为此,张志学博士做了一项非常有趣的调查。   
    他在北京市和河北徐水调查了60位城镇居民。对他们说:提起蓝天人们就想起了白云,那么提起有人情没有人情时,请将所有想到的词语和句子列出来。   
    归类分析的结果是,有人情引发的积极词汇多达232次,包括助人心地善良心胸开阔热情体贴人和蔼可亲真诚与人为善等等,而引发出的消极词汇不讲原则,前后仅出现三次。   
  与之相反,由没有人情引发的消极词汇达158次,包括死板顽固不化冷漠无情自私刻薄心胸狭窄没有良心冷血动物不择手段等等。   没有人情引发出与公正有关的词出现20次,其中还有包括4六亲不认2工作狂,这类常人认为是消极意义的中性词汇。   
    调查发现,都市化程度迥然不同的北京人和河北徐水人对于人情的认识其实差不多,这说明现代中国人提起有人情没有人情是带着喜欢和不喜欢两种情感的,对有人情的人持有积极态度,而对于没有人情的人却持否定态度。   
    张志学认为,人情已经变成一种待人的社会规范和社会认知,它包含了一层观念,即我们需要和别人建立一种持久和睦的关系,它要求人们对待熟人要一团和气,要互相帮助,于是,冲突在他们看来就是不和谐。
  因此为追求和谐避免冲突,中国人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去揣测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他人带去消极印象,由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然而这种千方百计为别人着想的做法,反倒引发消极结果。
  本想回避冲突,最后恰恰导致冲突升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心办坏事   别人借钱忘还,自己想要又难以开口,这可能是每个人都曾遇到的窘境,张志学博士对这种现象深入剖析后,勾勒出中国人好心做坏事的心理过程。   遇到同学或熟人借了自己的钱却忘了还,被借钱的人不好意思开口,翻来覆去地想如何将钱要回来。他会想:如果我向他要钱,他会如何看待我?他会认为,开口要钱后,对方会对自己有消极评价。

  于是,有人会采用一些很委婉的办法要钱。如果当初对方借自己的钱用于买衣服,就问对方衣服穿起来怎么样。对方回答说很好,可就是没有记起来当初借钱的事。看人家根本不受暗示,就托第三者给对方传话,提醒对方借了钱。

   “还有中国人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就是向对方也借相同数量的钱,人家不客气,过了半个月说自己需要用钱,请将两周前借的钱还了。这个时候才告诉对方,三个半月以前他也向自己借了钱。采取这种方法让人还钱别人更不高兴。

    张志学博士认为,大多数人并不在意别人直率地向其要钱,忸怩地要钱,反而会让对方认为你不够直率。而借钱者当初就是害怕被认为是小人,才这样做的,这说明中国人,将一个概率性的坏事,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坏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心办坏事,想回避冲突,恰恰导致冲突升级
  

    人们臆想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以负面印象,很多时候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另一项相当有趣的研究中,他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人们类似的思考方式还会破坏人际关系,使一个组织正常的工作受到影响。他选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MBA学员阅读这样一个故事,然后以问卷形式做出选择。   
    对于被调查者而言,如果所借金额太大,绝大多数人都会要求还,而如果所借钱的金额过少,很多人也不在乎就不要求还。根据被调查者的收入情况,张志学通过前期调查确定了让人们犹豫不决的数量点。   结果显示,很多人表示会不要钱,因为他们害怕难为情,害怕使对方不高兴。于是张志学在问卷中追问:如果你让对方还钱,你会多大程度赞成以下的陈述。   1.我的做法会得罪朋友;   
2.朋友会觉得我很小气;   
3.朋友会觉得我不够友好   
4.朋友会认为我没有人情味;   
5.我们的关系不会像以前那么友好;   
6.我们的交往频率会下降。   
    大多数人表示比较同意上述六句话。张志学又让另外一些人,转化角度看另一个故事,故事情境和上一个完全一样,只是被调查者的身份变成了向人借钱者,向他们追问,如果人家要他还钱,他多大程度上同意以下的表述:   
1.朋友的做法会得罪我;   
2.我会觉得朋友很小气;   
3.我会觉得朋友不够友好;   
4.我会认为朋友没有人情味;   
5.我们的关系不会像以前那么友好;   
6.我们今后的交往频率会下降。  
    结果人们总的来说,不大同意这6句话的判断。两种情况下人们对于6个问题的回答出现很显著的差别。   
    分析这种心理,张志学博士认为:这才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别人向你要钱时,你不会认为对方小气。你又凭什么认为,你直接向别人要钱,别人会认为你小气呢?这说明中国人真实表达自己行为,和想像自己向别人表达行为造成后果是有差别的,差别来自就来自人情规范的影响,为追求和睦,太在乎关系了!
  坦诚沟通在多数情况下不仅不会得罪人,反而能够更有效地消除误解和冲突。
  张志学博士又将这种调查推进到组织情境中。让被调查者假设其所在的企业发生改革,打破原有格局,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组合团队,询问其是否愿意和忘记还钱的人在一起工作。   统计结果显示,表示不好意思直接要钱的人中,有40%不愿意和忘记还钱的同事一起工作,这说明中国人一些琐事没处理好,代价影响太大,本想回避冲突,导致更糟糕的结果。

  为此,张志学博士又举了一个例子,两个工作伙伴合作同一项目,一位提出解决方案,另一位本不同意,但碍于人情就是不提出来,希望以此来保证内部和谐,结果由于各种意见没有充分考虑,导致项目失败,彼此又相互埋怨,最后分道扬镳。
  张志学博士说:西方人遇到问题,总是寻求直接解决,不但不会破坏关系,反而使得彼此之间更加信任,而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人们为了追求和谐会产生一种负面臆想,虚假地认为自己的直言或不同的见解会得罪别人。

  虽然现实存在直言者吃亏的情况,但是他通过研究发现,在很多情况下人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坦诚行为的消极后果。这种对消极后果的过分忧患导致人们回避冲突,潜在现实的冲突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或管理,最终出现了更大的冲突。
  所以,人们应当意识到负面臆想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有话直说,坦诚沟通在多数情况下不仅不会得罪人,反而能够更有效地消除误解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