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习型班级的实践与思考(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40:41
日期:2004-1-7 作者:上海虹口高级中学“创建学习型班级”课题组[来源:班主任网]
四、 实践与思考
面对知识经济的国民教育不仅要为保证国家的竞争力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专门人才,还要开发适应国家梯次配置需要的人力资源,更要担负起全面提高国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造就高素质的劳动大军的重任,因此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将空前重大。进入90年代,上海市虹口中学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探索过程中,倡导“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三学会”教育,积极开展人格教育,提出“品行修炼品格,人格造就人才”的人格教育思想,班级的管理机制已逐步进入了学习型班级的时代!
学习型班级具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是未来成功班级的模式。学习型班级是具有开创性学习的班级,是更注重人文环境的班级。学习型班级是勇于自我批判、善于革新创造的班级,是创造性的班级。学习型班级是自主管理、无为而治的班级。
我课题组成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一系列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以下文章反映了我课题组成员多年来的实践与思考,仅供参考。
第一篇  如何在班集体中创建学习型组织
李    骏(04届高二8班班主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古语有之,这里强调的是成功背后强大智囊团的支持,这力量来自哪儿呢?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协作以及智慧的碰撞。在传统的教育变革成为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些能力越来越被强调。
学生来学校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传统教育中学生是知识的习得者,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这样的方式能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高效率地让学生吸收知识,然而传统的一个教学班每班五十个人左右,每节课只有教师一人承担知识的传授工作,课时有限,让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真是少之甚少,一旦提到在有限课时内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自身特长,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就成了传统教育的瓶颈问题了,然而这恰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里包括的有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等。如何培养这些能力成为当前教育者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如果能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引下的学习型组织,就能充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这样就迎刃而解了传统教育中的瓶颈,更达到了一举多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与他人的交往能力,与他人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们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素质。
对于班集体建设而言,传统的教学班虽然有许多班干部承担各项工作,使得整个集体的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这样只是培养了部分成绩优良或者有一定管理能力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对于其他表现平平的同学而言,容易得不到培养的机会,一个班级可能有强大的组织核心,但这批同学可能不被带动起来,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现象,必将使整个班级人心涣散,使一个班级成为一盘散沙。
班集体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教育学生、塑造学生、锻炼学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师生双方的参与,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才能使他们受到教育。
高二(8)班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活动中,经过以下两个环节:
一、引导学生参与班集体的建设
要给学生明确的参与目标
目标具有导向功能。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在班集体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使班集体的目标变成为学生明确的参与目标呢?其实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或进行某一活动时,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而不是一台供人操纵的机器。学生在心理上有独立、自主、主动参与的要求。他们的这种需要若能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对由老师组织的教育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在行动上采取合作的态度,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和不合作的态度。所以在制订班集体目标时,老师要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即广泛听取每一位同学的意见与建议,经全班同学集体制订。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有利于内化成他们追求的目标。制订班级其他规章制度,同样也要有学生参与,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订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这样,他们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
要给学生提供可行的参与形式
参与意识的培养需要有一系列的实实在在又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参与形式。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参与班级事务的机会,让他们在设计班级活动,维护班级秩序,处理班级事件中体验到自己对班集体的一份责任感与义务感。这样,在培养其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互相关心,增强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进而也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
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参与机会,使良好的参与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素质。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时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同学们就会以极大的热情人人想办法出主意,分工合作……样样有人干,人人有事做。学生在参与中创造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班级集体。
在一个班级内无论是进行学习还是班集体建设,进行小范围的学习型组织都是必要而可行的方式,在小组范围内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展示自己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在班集体中开展学习型组织的活动
何谓学习型组织?
1990年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彼得·圣吉(Peter Senge)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掀起了组织学习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美国的AT&T、福特汽车(Ford)、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onic)、摩托罗拉(Motorola)、科宁(Corning)、联邦快递(Federal Express)、欧洲的赛恩斯钢铁、罗福(Rover)、ABB等都正在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那么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呢?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在班级的学习型组织中,可以进行各项活动,包括日常学习讨论,也可以进行小组建设,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竞争,从而提高小组的向心力、运行的机制、小组成员的总体平均能力,小组成员个体能力,建立适合于学生自主意识发展的环境、氛围,进而使整个班级整体学习能力、班集体凝聚力得到质的飞跃。
学习型组织的开展
1、组织假设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观与有效教学策略,在增加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社会技能与情感的发展及有效学习方面,有显著优势。将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社会化,教学动力产生机制和课堂教学交往上,将突破原有教学形式的束缚。
2、组织研究问题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和与策略的讨论,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导向与程序结构;加强学生合作交往意识及小组合作技能的培养。
3、小组实际操作
各小组保持均衡,在学习成绩、表达能力等方面,各小组应大体相等;男生女生混编;统一小组男女生数应大体相等,在自愿为主,适当调整的基础上,每个小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学生参与小组尽量尊敬学生意见,并动态的进行调配,即在小组确定以后,不能一成不变,一学期可变动两次,偶尔变更合作学习伙伴,这样可有利于拓展学生交往的范围。不仅增强了新鲜感,提高了兴趣,还有利于扩大学生交往空间,便于学生从不同合作伙伴那里学到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小组人数
小组规模为五至七人,这样组内汇集的知识信息经验量可相对大一些,但并非越大越好,因为人数一多,学生就会丧失了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
5、小组长
小组长为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小组人与人关系的调配者、小组的核心,一个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组长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组长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意愿,但小组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为锻炼小组每一个人的管理意识,小组长一般一个月变换一次,小组成员因轮流承担。
6、座位
小组活动时可将座位调整成长方形排列,这样有利于小组每个成员充分发表意见。
学习型组织活动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发展”
1、活动方式的基本流程是:
发现问题——独立自学——小组交流——确定目标——集中训练——评议小结
2、基本流程解说
a、发现问题
小组活动的第一步是进一步巩固知识,补足漏洞,对于小组成员共同的问题记录在案,留为课外作业。这一环节扫除了小组成员共同的障碍,并记录了学习所悟、所疑、所得,发现了问题。
b、独立自学
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各自到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运用不同的辅助工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独立思考问题。
c、小组交流
在独立自学的小组交流的程序和内容:①小组成员依次汇报自学所得:学到的知识,弄懂的问题,总结出的读书方法;②组内质疑、辩论,讨论适时可行的方法及方案;③讨论合作,尝试释疑;④归纳总结最佳解决方法及方案,记录在案;⑤依据已解决的问题,深入下去,依次提出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⑥与其他组进行交流,看是否能进一步解决新问题。
小组学习由组长主持,人人要动口、动脑、动手,个个要贡献自学成果。人人既当学生又当老师,互帮互助,合作发展。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每位同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满足他们自学有所得后的表现欲。充分发挥小集体协作互助的功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以发展。小组交流时,组员要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d、确定目标
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确定下一步学习的目标,要适合目前学习方式、状态,以使问题继续得以深入研究。
e、集中训练
根据解决的问题及确定的学习目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查找一两个综合性、整体性、训练性强的问题,集中讨论,深入理解。也可以进行组织训练。
根据即定的学习目标集中训练,可先个体思考、练习,再在小组内交流提高,合作完成,然后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汇报竞赛,可要求每小组推荐进步最大的同学参加组间竞赛。这一竞赛促使全班每位同学使出“浑身解数”帮助本组水平较差的同学。也可先每人思考,自己训练,再在小组内交流,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代表全组参加组间竞赛。
f、评议小结
集中训练之中要组织学生自评和他评,之后要组织学生回忆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收获,归纳学习方法。
3、应遵循的原则
a、实践性原则  个体充分独立自学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主体活动。
b、全体性原则  要求每个人都要实实在在地参与小组活动全过程。
c、民主性原则  交流讨论中可以争论,可以保留自己观点。确定目标过程中,练什么,怎么练,学生有参与决定权。
d、灵活性原则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机灵活地进行组织和调控,不能追求教学步骤的完整性、严密性,而牺牲学生自由发展的时空。在组织集中训练可以借助不同学科特点借助不同展示方式,如做题比赛、演讲、文艺活动、墙报、辩论赛等等。
e、竞赛机制     小组内、小组间展开竞赛。看哪一小组讨论交流的成果最多最好。
4、小组活动的培训
在开放自由民主的氛围下,小组活动也要有一定的“序”和“要求”。要求组织者要有条理。听别人发言要专心,要边听边想,批判性地吸收 ,听后可补充和争辩。教师对小组长要进行相关培训,使其能高效地组织好小组活动,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5、教师如何发挥指导作用
在独立自学前,教师要导之以趣;小组交流中,教师既要全面巡视,了解学情,当好顾问,又要“知而不言,言而不尽”,引导学生自己来当好裁判作出评定,还要深入到几个小组参与讨论,导思,导法,对中下生加以辅导;集中训练时,加以指导;“巩固运用”一环节,加以引导,做好向导。
6、成效
a、真正实现了教为学服务,较好地处理了主导、主体关系。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增强。
b、保证学生有充分的个体读书实践时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c、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扩大了信息来源渠道,增强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向互动,合作发展。
d、在自由和谐,紧张而又愉快的小组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性增强。
e、有利于学生听力、表达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自主学习,合作发展”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由独奏变为伴奏,使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
上述讨论的是在班级内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方式,如何在班级内长时间贯彻、活动,需要师生共同的配合。其实学生们都是智慧的集合体,学生要善于向教师学习,更需要向自身学习,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然而更需要说明的是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的团队学习有一些区别,区别就在于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最主要职能,在小组范围内活动的开展可不局限于课堂知识,可拓展到班级组织的的方方面面,最主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规律和步骤,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活力、无穷无尽的潜能,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第二篇    学习型组织在班级中的初步构建
姚   婕  (04届高二11班班主任)
“学习型组织”是由当代管理大师,美国麻省理工史隆学院彼得-圣吉博士通过穷十年之心力而研究、提炼、总结推出的一套完整的操作型很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方法,这种方式的企业管理培训之风即从美国辐射全球,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权威指南,被国际企业界誉为“朝向二十一世纪的管理圣经”。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适用于各种组织。新加坡用它指导政府管理;日本大阪府用它指导城市管理;微软公司用它指导企业管理。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国际共创的、共识的现代管理理论。早在70年代初,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明确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而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要真正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到底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才识最有效、最彻底的?答案就是——改变人们对学习的传统思维模式。
然而,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一套适应于“学习型社会”的生活态度,最好的土壤便是“学校”。在这里学生的心智模式正处于一个“雕塑期”。在这一时期如果我们能够较好地帮助他们树立起一种积极健康,并适应现今社会高速发展要求的心智模式,无疑走上社会后他们将更具竞争力。
在教学中贯彻“学习型组织”的做法,其实并非无人尝试,我国的同济大学就是运用这样的方法来管理指导学院工作的,并已初见成效。而在我看来,如果将这种方法很好地利用到班级管理中去的话,其操作性将更强。
首先,“学习型组织”的第一步便是要“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认识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入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基于各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所以,在组织整体确立之前,就应该明确个人潜在学习的意愿,并以此作为划分群体的重要依据,以此来保证个人与“学习型组织”的意愿一致。在“学习型组织”成立之初,可以以学科作为划分的参考,以供学生选择,初步形成“学习型小组”。
第二步,是在“自我超越”之后,逐步改善“学习型组织(小组)”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图像、印象。我们通常不易罕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学习生活及其他行为的影响。例如:对于刻苦努力、悉心钻研的学习态度认为是“死读书”;对于能相对较轻松就能获取理想成绩的人,就认为是天生聪明,等等。如果我们无法确立一个正确、健康、积极的心智模式来对待学习生活的话,这将成为“学习型组织”进一步开展、获得实质性成效的一大障碍。
确立“学习型组织”的第三步就是建立起各成员间的共同愿景。这一环节其实就是“自我超越”这一步更深层次的提升。在个人学习意愿的共同交集中进行整合,提炼属于团体的,更高更美好的愿景理念。如果有一项理念,长时期一直能在一个组织中鼓舞人心,那就是拥有了一种能够凝聚并坚持实现共同愿望的能力。一个缺少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有了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大家会努力学习,追求卓越,不是因为他们被要求这样做,而是因为衷心想要如此。
第五步,团队学习。学校教育形式上提供了团队学习的基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习在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看来还是相当个人的事,团队学习会互相干扰、降低学习效率。其实不然,在团队学习中,集体的智商远高于个人的智商,科学的整体搭配会极高地提升个人学习行为能力。学生不仅需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新的人际关系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学会和其他的学生一起同心协力地学习。当团队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队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学生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所以,在初步建立“学习型组织”时,适当的激励机制也是有一定必要的。
最后一步便是较高要求的“系统思考”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多的环节,也会有一些不在意料之内的状况出现。“学习型小组”就必须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将每一个环节置于整个系统中进行思考与应对,而非独立成一个个孤立的步骤。“学习型组织”应该改变传统学习观念,树立起“不是要学生学习,而是要在学习中培养人才”的理念。
综上所述,学习型组织在班级中的构建就是要建立起新的学习模式,重视开发系统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全面地分析学习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和状况,促进学习效率。学习型组织所强调的是组织学习,把个人的学习发展和团队组织的学习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有了统一的目标和共同意愿,又有系统的教育和学习体制,其总体效果将会大大超过个人学习的效果。学习型组织根据日常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展开学习讨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由上及下领导式的灌输,知识经验的共享能对每个成员产生更为积极的效果。
第三篇  如何在高一起点班建立共同愿景
李    骏 (06届高一10班班主任)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中人们共同愿望的景象。它要求组织的全体成员拥有一个中心的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大家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而主动地去认真努力学习、追求卓越。

暑假中我即将接手新一届的高一起点班,我的工作也已跨入了第三个年头,3年要站稳讲台。面对着3尺讲台,我不禁问自己,第三年担任班主任的我真能站稳讲台吗?总会想起第一年做班主任时的情形,那时的我对于工作具有满腔热情,我天天早来晚走,事无巨细,但班级管理的效益不高,是的,我还不能很好地了解如何才能形成真正的班集体、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快地成长。面对我即将接手的新班级,我在想,如何能够从一开始就让全体学生确立共同的奋斗愿景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在缺少愿景的情况之下,充其量只会产生“适应性的学习”,甚至因为每个学生的目标和情况的不同而造成这样的结果:如果说将班级违反条例规定,影响上进的因素比喻成“火”的话,那么班主任成天就象是一位“救火员”,哪里有险灾隐情就往哪里扑,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班级在发展道路上就会时不时形成一个火场,学习如何能顺畅的进行?
如果在高一起点的时候,确立一个共同愿景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与作用呢?共同愿景就像是一个方向舵,一个班级班长、班主任是舵手,成员们共同努力,能够使学习过程在遭遇混乱或阻碍的时候,继续遵循正确的路径前进。何况高一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习惯不同、基础不同、层次不同,那么共同愿景就能承担这样的任务:在高一刚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们通过共同愿景的建立,孕育无限的创造力,形成强大的驱动力,形成一种令人奋发向上的氛围,激发创立优秀班级的勇气,并达到个人愿景的实现。
共同愿景在一个班级中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它的作用至少有这几项: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与规范作用。它让人勤奋地学习、勤奋地工作,拥有共同愿景,并共同努力,就是拥有了班级的未来。

好班级产生好氛围,好氛围激励学生共同向前发展,这就是一个学习型班级“共同愿景”的目标与指向。要做就做最好的!我们在暑假中确立了个人愿景和班级愿景。
个人愿景: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高中三年后考入理想的大学;
班级愿景:创建一流的班级。
首先,在暑假中,我们策划与编写了“精英聚会,劲赴前程”的小册子,在暑假家访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与家长对我班未来的愿景与学生个人的愿景有所了解与思考,这本小册子分为早做大学梦、怎样做一名优秀的高中生、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有关个人潜能的开发问题、在高中阶段学习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及做个快乐健康的人等章节,这也是进入高中之前的第一课。
在家访过程中激励学生与家长朝自己的目标、班级的目标共同努力,并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与老师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才能步调一致、有的放矢地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各种合理的需要,并施以有效的教育,使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中体会受教育的愉快。我们要做到相互信赖、相互信任。
其次,每一位学生都在暑假中确立了“大学梦”,我们根据不同的大学愿景分了六个大学队,这样,六个小组愿景就形成了,以后通过到各所大学进行调查、学习与了解,在开学后的学习型组织中就能开展不同特色的活动。
我们还在军训及开学后的训练、活动、学习中不断地强调共同愿景及个人愿景的作用与价值。

创建一流的班级、争做一流的学生:
军训中全班劳动一齐上,建设清洁的家园;
班级音乐会上成员们一露身手,这是我班文化建设上的一次重要的盛会;
运动场上啦啦队尽情呐喊,选手们为班级荣誉而冲刺;
这就是“共同愿景”产生的魅力!

目前我班取得的一些成果:
自发举办了年级第一场音乐会;
校军训评比总分第一名;
校运会年级总分第三名;
连续五周获得年级卫生流动红旗;
目前暂列年级行为规范常规评比总分第一;
期中考试总分获得较好名次,在年级有两个提高班的前提下,其中语文名列第一,超过提高班;历史名列第三,化学、数学位居第四。

我们还要在以后的班级建设中不断地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实现班级工作中的最佳效益!
附:
学生在暑假期间围绕“共同愿景”所写的一些文章:
学 习 方 法
赵嘉琦
初三终于过去,在这个有些喘不过气来的一年里,我适应了忙碌的生活,也适应了依赖。
每个学生在初三几乎都有补课的经历,而我算是补得很厉害的一位,所以不知不觉形成了依赖,三天两头往外跑,像是明星赶场子一样,日子就这样过到了中考。
对于初三的学习我认为自己太不勤奋,不主动的学习会造成分数提不高,上课四十分钟要每一分钟都认真听讲这对我来说有些不想坚持。听课的时候总不免有人喜欢睡觉,而这个会带动别人一起睡,听课的效率降低了,成绩自然就不会提高了。我们应该要认识到老师讲的内容往往都是扩充的知识,不听的话以后就没机会了,知识的漏洞就是从这种地方开始的。
学习不太认真的人往往娱乐活动较多,然而并不是说学生不能有娱乐活动,而是学生应该有自控能力来自觉让自己课内课外调节情绪。娱乐活动有自己的时间,它在学习中是次要的,因此有很大的限制,很多的学生喜欢上网或玩游戏,虽然说这类活动对开发智力还是起到一点作用的,但过于痴迷也会降低智商......所以影响学习的东西还是不碰为妙,为了迎接美好的将来啊!
步入高中后,虽然没有高中学习的经验,但也已经听惯了老师家长的苦口婆心。如果有一天,我很努力地学习却始终没有理想的成绩,那么我必须反省,人家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不只是指努力,更是指脑子技巧上的用心,光靠手上做题是没有用的,我们真正该做的是换一种学习方法,读书的技巧真的非常重要。高中只有三年,如果白白做了三年无用功的话,那不止是浪费时间,更消耗了三年来投入的精力与心血。
等了又等,我们终于是高中生了,看到了眼前艰辛却不能回头,每一个高中生都是这样的吧!每年生日的许愿将会改成“祝愿考进XX名牌大学”之类的,我们很期待新的生活,相信它会很精彩的,如果在苦中作乐,那么高中的生活将会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活力。刚刚开始谱写人生新的一页,但是一切都应表现在行动中才是,但愿三年以后的我们能够笑得开心,笑得灿烂。
学习方法和总结
徐一帆
遗憾地告别了初中,在经历了此次,中考的败后,曾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我把这次的失败归结为:命运的安排以及自己的倒霉,却没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前几天老师的家访却令我感触很深,我也明白了凡事应从自己身上找不足,并且应及时地总结自己。因此,我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总结:
一、 语文
我从小并不太爱看书,因为总觉得什么名著拉都太厚实,觉得麻烦,不爱看,而总喜欢看看一些杂志类、“小书”类的书籍,虽然也是书,也能学到些东西,但也都是常说的些旁门左道的玩意儿,最多“耍耍宝”还有个用。但是名著却不同,这些都是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就开始传阅的书籍,俗话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钥匙”,那么时间也是检验经典的方法,名著之所以能流芳也必有其独到之处,“道理易懂,但实际就难了”。
话说我目前就在看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的《三国演义》,这部书自我懂事以来就知道是本名著了,小时候妈妈就告诉我“不管你爱不爱看名著,男孩子《三国演义》是必看的,里面是有很多东西是要学的!”而我呢也只是拿起来翻了几翻,连第一章都没看完就又仍下了。如今是学校规定要写它的读后感才“不得已”而看的,谁知道它的魔力的却很大,一下把我吸引进了书中描写的那个时代里,我现在才意识到名著的魅力,也希望不会太晚。
因此我也从中总结出:光看一些所谓杂文是没多大帮助的,而一本名著却会教人很多东西,不仅仅是做人。语文学习是重在积累,积累的多了,说话、写作的水平也会大大提高,正犹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且在不知不觉中,一个人的学养和修养也会得到提高,就像吕蒙,能够“士隔十日,当刮目相待”一样。所以,为了学好语文,也同样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我应在语文的学习方面多加积累,多看书,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二、 数学
一提到数学,通常我便很骄傲的说:“这是我的强项!”但中考的失败却证明了,数学也恰恰是我的弱点。众所周知的是,数学一直是男生的天下,男生的理科通常是数一数二的。我扪心自问,我的数学到底是好还是差,一方面,初中是同学们的数学题目大都喜欢来问我,我也是耐心的给他们解题,小学到初中我的数学是从来没落下过的,而另一方面却是这次中考数学的失败,我也因此对我的能力开始产生了怀疑,或许有人读了会帮我总结出几条:“大意失荆州”或是“骄傲而导致的失败”,是,这些我也想过,可我在考前的却仔仔细细的都复习过了,考试中我也是尽量仔细不马虎,可是结果,却是……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失败呢?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如今我对我自己的总结是:平时的习惯和做题量。所谓的习惯是指平时做题的习惯,因为平时学校训练做题时,我总是有“最后的大题是关键的想法”所以,我对前面的填空题(除了一些较难的)我都是粗粗的做做,并没重视它们,因此,此次的中考我相信是失分在了这个上面。其次谈到的做题量,便是平日里题目做的还不够多,只完成学校里的作业,而课后的少量补充总是远远达不到要求,也因此输在了这个上面。
既然,已经了解了自己这次失败的原因,我自然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免三年后再犯同样的过失。所以,我应从现在开始认真对待每一次的练习或考试,认认真真的做每一道题,不分其主和次,俗话说“只有涓涓溪流才能汇成滔滔江水”所以每一道题都是关键所在,要好好把握。第二,在做完回家作业后,一定要给自己多加“补充”,多做些题目,以扩大自己对题目的认知度,正所谓“万变不离其中”题目做的多了,自己考试时便也会“临危不惧”了,我相信,只要我做好了这几点,我的数学一定还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三、 英语
老实说,英语这门课程是我学的最差的,然而当今世界上英语又变的非常重要,想要以后有出息,英语是非学不可的,并且一定要学好它。道理易懂,可是实际的却不同了。为什么呢?不是我看到英语讨厌或是对英语本身存在偏见,而是英语是一门语法,学起来相对枯燥、乏味,而与其类似的语文,由于它是母语,对于一些词汇不用背、记,在日常生活中总会用到,所以不会觉得这个好像英语似的比较“遥不可及”,还会有一定的积极性,而英语的这方面却恰恰相反了。这么一来,对英语学习便没了一种动力,被动的学习总是事倍功半的。初三的学习大多是复习,我也十分重视自己的英语成绩,初三以来,我的英语考到90(100分总分)分以上的几乎没有,而120分的卷子能考到100以上的也是寥寥无几,自模拟考后,我便开始穷追英语,然而却也只考了个105的中等分数,就像我说的,事倍功半。
我想,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我想应该是:不注重预复习。要知道英语学习的预复习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是英语这一门课)。预习,影响到上课的效率;复习影响到知识的吸收与消化,而没做到这些,正是导致了我英语学不好的关键所在。
那么,既然总结出了两个关键所在,就应“对症下药”。对于第二个“病”,下“药”简单,难是难在怎么坚持吃“药”,虽说我现在下决心每天要预习、复习,可是“结百丈冰,并非一日之寒”需要一段很长的日子,所以,要真正坚持预复习,就得养成习惯。如何养成习惯?班主任的一句话到是说的有理:“每天写下预习笔记,让妈妈检查。”这虽然是通过旁人的监督来达到目的,但这样的做法却是事半功倍的,所以这就是我给自己下的第一剂“药”。相对的,要解决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比较麻烦,这毕竟是我个人的主观问题,但我相信,只要我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把预复习当作了习惯,那我一定会喜欢上英语,改变我以前的观点,把被动再次转变为主动,到时候,我有信心,把英语学得更好。
以上是我对我自己初中以来三门主课的总结,以及对将来高中生活学习的计划,这些计划全是从我自身的不足出发的,对付不足的方法也是我通过几个礼拜的总结以及探讨得出来的,我相信这一定是有用处的,能帮助我的,我也会努力去完成这些,争取三年后能考入一个理想的、好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