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饮干樽歌此曲:封丘风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48:25
封丘风光
封丘县历史悠久,文化遗址、文物较多。
青堆遗址
在封丘县城东北16里的青堆村东头。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青堆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高出地面约四米。遗址13万平方米。遗物有石器、灰陶(条纹、方格纹)和俑腿。1978年,又发现蚌镰、陶罐、陶瓮。
息氏墓
其墓位于县城东北16公里的青堆村东头。战国时期,宋康王戴偃 驱车出游,来到青堆,途中见一采桑女子貌美过人,心怀恶念。为能看到她,就令人在青堆东头筑起了一座高台(青陵台)望之。宋康王差人访问其家,乃知是宋康王舍人韩凭之妻息氏,宋王要韩凭将其妻献给他,韩凭夫妇不从,韩凭在台下自杀。息氏投台而死。
宋康王命将他们夫妻分葬大路两旁,不准合墓。后两墓葬各生一棵样树,根结于下,枝交于上,此为相传故事“相思树”。息氏墓前现存石碑一通,为清康熙十九年知县王赐魁所立。
宋太祖黄袍加身处位于封丘县城东南13公里的陈桥小西街路北。陈桥村在五代时曾为后周驿站。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仍为驿站。祟宁四年(1105),微宗为显扬列祖,把驿站改为东岳庙。明朝天顺三年(1459)赵晃倡修,赵命长子益淡同天坛山紫薇宫王道然共修大殿、东西底、大门、寝宫、子孙殿。清顺治十六年(1659)九月,杨九德主持重修。乾隆九年(1744),重修大殿阎罗神像。光绪十三年(1887)农历十月,重修宋太祖黄袍加身大殿。建国前夕至今设立了学校,将东西房改为教室,拆去了大门和门前照壁。现仅存黄袍加身处大殿一座、“系马槐”一棵、宋太祖黄袍加身处碑,顾贞观《满江红》词碑,农纯题《念奴娇》词碑、金梦麟题“系马槐”石碣和明朝重修山门碑记等。“系马槐”历尽千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这里所保留的石刻,有诗词、题字,不仅有文学艺术价值,而且有书法艺术价值,另外还有一口水井。
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大殿,仍保持清光绪重修时的建筑风格,为单檐歇山九脊殿,柱子12根。1978年又进行了维修,雕梁画柱,红墙绿瓦滚龙盘,金碧辉煌,内悬挂赵匡胤画像,以供游人观赏。
海棠赋碑
因宋苏东坡撰书海棠赋,镌于石上而得名,碑身高1.96米,宽0.8米,厚0.22米,碑阳刻的是海棠赋:
江城地瘴藩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翠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尺,日暖风清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凄,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们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柱杖敲门着修竹。
急逢绝艳照衰朽,叹惜无言揩病目。
陋帮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燕子飞来定鸿鸽。
天涯流落俱何念,为饮干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落雪纷纷哪忍睹。
行草相间,字径有二三寸或寸许不等,末尾有钧阳马文升、东里高拱、兰阳艾维新等人的跋语,具为草书,字径七、八分。额篆“宋贤墨宝”四字,碑侧镌赵孟倾所画的竹兰葡萄,并有明宣宗朱瞻基的跋语,延陵吴宽的题诗,碑身原刻艾维新撰文及明天启五年(1625)黄陵集所产灵芝图。《海堂赋》系宋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在黄州定惠院居住时,院东杂草满山,东坡特赋诗一首。《海棠赋》,写在卷上,到明朝钧阳马文升往役安南,在市场上获得此卷,后转到艾维新之手,刻于石上保存。雍正六年(1728),大山呼重修关帝庙时,艾维新令孙将碑卖给庙内。1953年封丘县人民文化馆将此碑运往馆内保存,以供游人参观。
苏东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所撰写的《海棠赋》,不仅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历史上有很多人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明代马文升说:此赋“划拱壁马。”,东里高拱赞扬道:“千金不易得也,至宝至宝!”艾维新评述:“坡公好用宣城纸齐锋笔作字,大小真行,公有独得处。”此碑是研究学习书画的珍品。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