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岂能“分级”进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08:35
《黑龙江日报》报道农民耕地被强占挖土取砂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黑龙江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副局长给穆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打电话了解情况,穆棱市国土资源局李局长在电话中说:“不要相信小报的报道,不准确。”(据4月25日《京华时报》)

  根据主办单位的不同,报纸有中央级、省部级和地市级之分,这没有问题。但无论是哪一级别的报纸,行使的都是宪法赋予的监督权,这种舆论监督权利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权利的位阶只能依据所属法律的位阶,而非权利行使者的身份。但根据这位国土局长的意思,舆论监督也是要“分级”的,政府在应对舆论监督时,先要看一看报纸的级别,级别高的就“高度重视、认真调查”,级别低的则“不要相信、不予关注”,这是什么逻辑?即便如此,黑龙江日报作为黑龙江省委机关报,对本省地方政府部门的舆论监督都如此艰难,在李局长眼中还有什么报纸不是“小报”呢?

  这则新闻反映出的实质是一些地方官员应对舆论监督的心态。在这些官员眼里,舆论监督是要“分级划片”的,他们手里通常有四个标签——本地报和外地报、大报和小报。不同的标签组合代表着不同的处理方式:本地大报,意味着要高度重视,妥善处理,因为这家报纸背后可能是手握官员“生杀大权”的上级机关;本地小报,意味着可以灵活处理,控制舆论,因为这家报纸在本级机关的控制范围之内;外地大报,意味着要适度重视,速出结论,虽是大报,毕竟是外地的,一般不会刨根问底;外地小报,意味着可以不予理睬,甚至威胁呵斥,因为他们是“狗拿耗子”,而且是“小狗”,掀不起啥大风浪。

  事实上,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前段时间热炒的西安交大教授造假事件就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央级媒体的强大力量——地方媒体报道多次都不了了之的事情,中央电视台一出面,马上得到解决。这样的舆论监督结果是很难让人满意的。长此以往,舆论监督有被架空的危险,甚至可能失去其独立价值。而且,舆论监督都要“分级”,普通老百姓的监督恐怕就只能沦为空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