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分级制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57:11
    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在美国被电影评级定为NC-17级。这件事情有点意思。
    对于电影等文化产品的审查,几乎在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存在,但是,大多数国家的审查标准是看不见的,美国等国家则有明确的、标准化的分级制度。将审查制度标准化的国家大约有30多个。
    20世纪初,美国的审查制度也是没有标准的,当时的美国官方认为,电影纯粹属于商业,不受《宪法》“言论自由”的保护。因此,那个年代的电影都要接受地方政府部门的审查,联邦政府不管这些事。各州、市政府各自出台规定对电影进行审查,结果可想而知。1952年,联邦最高法院认为,电影也应该享受“言论自由”的权利,因此,地方政府对电影的审查失去了法律依据。但是,最高法院依然保留了对于电影中“淫秽”内容的审查权利。这个出于道德要求的审查权力,使得后来美国电影对于色情一直比较严格,对于暴力等其他内容则比较宽松。    美国政府对于电影的审查制度消失后,面对社会对于电影内容的批评,电影审查主要变成电影行业内部的自律行为。直到1968年,美国电影协会(MPAA)开始制定了一套电影分级系统,将电影审查明确地标准化。迄今为止,这个电影分级制度已经实行了近40年,却在美国遭到各方面的质疑和批评。    1968年出台的电影分级系统,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当时,电视的出现,使得电影工业岌岌可危,电影不得不瞄准青少年市场。虽然法律保留了对淫秽的审查权利,但是,究竟何为淫秽,又争执了很长时间。等淫秽概念明确后,又有人提出,某些对于成年人不算淫秽的内容,对于青少年应该算淫秽。法院支持了这一观点。于是,有些地方的执法部门开始考虑动用执法队伍,阻止青少年进入电影院。正是在这一形势下,为了让广大家长放心,美国电影协会制定了一套并不具有强制性的分级系统,更多只是对家长的安慰,目的是让他们同意孩子们进电影院。然而,随着几十年的发展,这套电影分级系统已经悄悄地与它的初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美国现在的电影分级制度,有五个级别,大致分级标准如下。
    G:适合所有人观看。没有裸露、没有性、没有毒品;
    PG:家长指导级。此类电影可以包含不太严重的脏话、部分裸露(如屁股),轻微暴力(如踢屁股);
    PG-13:强烈要求家长指导13岁以下青少年观看。脏话可以更多,但有量化标准,例如f+++一词,在电影里只能出现一次,而且,这一次的使用方法还有限制,例如普通骂人话“f+++ you”可以,但是谈话如“They are f+++ing”则不可以;暴力内容需卡通化,不可直接呈现。
    R:没有家长陪同的17岁以下青少年禁止观看。这类电影有性爱主题、性爱对话、性爱裸露;暴力内容也受到限制,例如吴宇森电影中,周润发双手持枪大开杀戒就不允许;
    NC-17:属于儿童不宜,不论有没有家长陪同,17岁以下青少年都不能观看。此类电影内容包括,成人性交、肛交、两人以上性交等,但还不能有明显的生殖器镜头;其他如同性恋,失常的举止也属于此类级别;甚至还包括黑社会和外国电影
    1968年的时候,还有一个X级,后来取消了。
    李安的《色戒》被评为NC-17级,在美国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它可能导致票房惨败。人们也许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几年前,中国有一部很一般的电影,在国内没有分级制度的情况下,自说自话地打上“少儿不宜”的标签,结果骗了不少人到电影院观看,赚了不少钱。为何“少儿不宜”在美国没有票房号召力?难道美国人觉悟都那么高?不是。被定为NC-17级后,这部电影就不能大肆宣传。再好的产品,没有广告和营销手段,结果一般都不妙。也就是说,在中国曾经有人举着“少儿不宜”得牌子到处宣传,但是,在美国不可以。只有部分发行录像带、DVD的,可以拿“未分级”当做广告噱头。

    于是,我们看到美国电影分级的一个特点,出于《宪法》规定“出版自由”的条文,它不能枪毙作品,不能禁止电影的播放,但是有权利限制发行。这种限制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大电影公司已经与院线等发行系统结成同盟。正因为如此,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限制什么,如何限制,其实都是美国电影协会可以灵活掌握的,这种评级实际上是在实行行业垄断。
    美国电影协会(MPAA)是一个与政府关系暧昧的民间组织,它的主要成员包括:华纳、环球、迪斯尼、20世纪福克斯、派拉蒙、索尼等,这几家大型电影公司控制了美国95%的电影生意。而这几家电影企业的上级母公司或集团,则拥有美国全部媒体的90%以上。因此,美国电影协会的评级制度经常是一些大电影公司之外的独立制片人遭受损失。也就是说,独立制片的电影很容易受到分级制度的伤害。一个不理想的分级,可以导致独立电影血本无归,大公司的垄断就能不受挑战。
    当然,独立电影也可以不参加定级,因为定级都是自愿的。但是,如果不参加定级,只能在很少的影院放映。调查显示,80%以上的影院都与美国电影协会结成同盟,遵守分级制度,拒绝未分级的电影。道理很简单,院线系统的主要收入要靠大电影公司。
    在美国有人曾经把独立制片的电影镜头与大公司的电影镜头作比较,结果发现,几乎雷同的镜头,如果出自独立制片,就被分为NC-17,如果出自大公司,就被分成R级。李安的《色戒》出品人是焦点(Focus)电影公司的总裁,这家公司成立于2004年,资历很浅,因此,NC-17的分级会不会是对这个“小字辈”的某种警告,我们无从猜测。然而,焦点电影公司隶属于环球电影公司,环球是美国电影协会(MPAA)的重要成员,分级制度会拿自己人开刀吗?《色戒》被定级后,出品方很快表示接受这个结果,甚至不要求修改后重新定级,多少有点奇怪,内中猫腻不能一眼看清。
    但是,利用分级制度维护垄断的经济行为,还不是分级制度的全部。独立制片如果生存不下去,或者生存困难,就等于失去了话语权,媒体文化产品的声音,就都由几家大公司掌控,一种隐性的“舆论控制”便形成了。而且,这种控制还可以借助其他辅助手段而实现。
    举一个例子,分级制度可以借助对暴力内容的限制,对战争、军事题材的电影实施约束。除此之外,如果某一部电影需要动用坦克、军舰、飞机、部队等资源,还必须给五角大楼递交5份剧本,经五角大楼审批后,再决定是否配合。为了防止有人采用骗术——审查的剧本与实拍的剧本不同,五角大楼在通过剧本审查后,还会派军官下剧组,监督导演是否真的按照剧本在拍。影片完成后,还得由五角大楼先看,才能决定是否进入院线。如此一来,任何对美国军方不利的电影,除非小制作,否则都难以绕过五角大楼的掌控。再加上美国电影协会的分级制度,双保险制,使得批评美国政府的电影很难顺利出炉。前几年,美国有一部严厉批评政府的《华氏911》,就是小制作纪录电影。如果不是嘎纳授予这部电影金奖,它在美国的处境真的很难说。即便如此,《华氏911》在美国的上映依然受到重重限制。
    有了明确的分级制度,还需要有人来实行这个制度。近40年来,究竟是哪些人根据分级制度为不同的电影评定级别,是美国电影工业最大的秘密之一。有人说,美国只有两个机构是完全秘密操作的,一个中央情报局,另一个是美国电影协会。美国电影协会为了避免社会上对其“不公正”的指责,对外宣布说,所有的审查评级委员都是普通平民。美国人一贯对政府不太放心,因此,由平民来审查电影,比政府官员来审查电影,似乎更加合理。
    但是,据可靠消息透露,这些专职的审查评级委员,都拿有高薪。拿人钱财,自然要为人办事,何况还有其他制约。据透露,成为电影审查评级的人,都要在一份类似合同的誓词上签字,这份合同要求评级委员终生保持沉默,保守秘密,不能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能受雇于其他公司或个人,不能使用任何或通过任何方式泄露美国电影协会的机密信息,否则,将会对美国电影协会所遭受的任何伤害和损失做出赔偿。那么,什么是美国电影协会的“机密信息”呢?没有任何定义,它可以是一切内容。美国电影协会解释说,对所有评级委员实行终生保密,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这种解释听起来真的就像是中央情报局保护特工安全一样。
    如果有人对美国电影协会的定级表示不服,可以有上诉的权利。但是上诉的对象还是美国电影协会,到法院是没用的。美国电影协会内部的受理上诉委员会有十几名成员,大多是影院系统有实力的人物,他们与大电影公司的关系可想而知。况且,如果你不依不饶地上诉,以后还想不想在美国电影圈内混了?
    而且,美国媒体的调查显示,上诉委员会中还有两名正式的神职人员。这让人想到欧洲中世纪教会首创的出版审查制度,也延续到今天的美国。事实上,美国的教会系统秉持着
几千年一贯的思想、言论审查传统,一直是电影审查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行者。他们可以发动教徒抵制电影,这种方法曾经使某些电影最终被封杀。教会甚至还对已经分级的电影,采用教会自己的分级标准,再次分级后,向教徒另行推荐。    美国电影始终在政府、行业、宗教三方势力的掌控下运转,而电影分级审查制度已经日益成为操控电影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美国电影协会的批评,近年来越来越强烈,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互联网的兴起。很多人说,互联网上什么色情内容没有?美国电影协会还在做着掩耳盗铃的事情。有人对比欧洲电影检查制度指出,美国的电影审查重点应该是暴力,而非淫秽色情。这种意见认为,严格色情却宽容暴力,已经扭曲了美国青少年对于生命价值的态度。此外,还有批评意见认为,美国电影协会出台的一系列反对盗版的规定,也是在维护大公司的利益。    当然,近年来对美国电影协会及其审查制度的批评显得更加多方位,真正的批评意见还在于由大型电影公司组成的美国电影协会,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不合理身份。另外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就是,垄断的电影工业,为了保证垄断利润,如何与政府部门暗中勾结,从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配合。    我们同时还看到,美国电影分级围绕的一个重点人群就是青少年。电影一方面从青少年身上赚了大量的钱,另一方面又想不让青少年受坏东西的影响。而事实上,电影中的色情、暴力等坏东西又是最容易赚钱的。在利润和道德的互相撕扯下,美国电影工业的自检、自审,能够达成怎样的平衡,确实给人留下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