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湖西岸现存藏书二名楼 (骆兆平)-中国·宁波·海曙·企业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13:27
明清时期是宁波藏书文化发展的兴盛时期,众多藏书家与藏书楼出现在月湖一带。现存的范氏天一阁、徐氏烟屿楼,在学术界均享有盛誉。
范氏天一阁
天一阁在宁波月湖西面的芙蓉洲上,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藏书楼。自明嘉靖年间建立以来,至今已有430余年了,这在我国藏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奇迹。天一阁藏书丰富,对我国学术文化的发展有过积极的贡献,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2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一阁创始人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明正德元年(1506)九月十九日生, 髫年补博士弟子员,嘉靖七年(1528)举于乡,十一年(1532)成进士。初任湖广随州知州,十五年(1536)升工部员外郎。十九年(1540)出任江西袁州府知府,二十三年(1544)迁江西按察副使,备兵九江。后升广西参政,转福建按察使。三十一年(1552)兼任福建乡试监试官。后进云南右布政。三十三年(1554)为陕西左使,未几丁忧归里。三十七年(1558)起补河南,升副都御史。三十九年(1560)升兵部右侍郎,同年十月去官归里。万历十三年(1585)九月二十八日卒,享年八十岁。著有《奏议》四卷、《天一阁集》三十二卷等。
范钦爱读书和藏书,宦迹所到之处均留心收集典籍。归里后,更集中精力从事抄书、校书、刊书等文化活动。“于书无所不蓄”在宅东建天一阁,藏书七万余卷。书楼是六开间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前后开窗。楼上原来统为一间,中间用书橱分隔。楼下不藏书,正中三间品连一起,作为中厅,两旁悬挂楹联。阁前有平台和水池,池边种植竹木。阁前后均有假山,前假山上筑有东西两亭,环境十分清幽。
范钦不仅创建了天一阁,为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作出了贡献,而且还采取了极有远见的措施,为天一阁藏书的长久保存奠定了基础。我国历史上,书楼失火和藏书被子孙瓜分豆剖的事例可谓不少,常引起人们的思考。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就有濡须秦氏“宅舍及文籍不许子孙分割”的记载。范钦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但想到了,而且还做到了典籍的防火和防散。他认为书最怕火,因此在建筑设计安排上,把书楼与住宅分隔开来,书楼四周留有空地,楼前凿池,禁止烟火入内,以隔绝火源。他认为书不可分,因此把天一阁藏书作为单列的一份财富,留给后人,以保持原有的藏书体系。相传“侍郎二子方析产时,以为书不可分,乃别出万金,欲书者受书,否则受金”。后来,藏书由其长子大冲继承。
范大冲字少明,由邑庠生入太学,以恩例授光禄署正,奉诏宣谕浙江等处。他继承父志,续增藏书,校刊范钦遗著《天一阁集》及《范氏奇书》中范钦未完成的《新语》二卷等。并规定藏书归子孙共同所有,共同管理。又“增置先代祀田”。祀田的收入,除用于祭祀外,也是一种天一阁的管理基金。
万历三十年范大冲去世以后,天一阁藏书进入家族共管时期。范氏绵延十余代,子孙繁衍,读书知礼者不少,其中“登进士者二人,举人四人,贡生七人,监生十四人,诸生二十八人”。自清末废科举,业工商者居多,但仍有读书种子。他们对天一阁作出了许多贡献。
大冲生二子,长汝楠,次汝桦。他们二人生活在明末时期,对天一阁藏书以保守为主,数十年中,略有所增。
清初,范氏又出了一位进士,即范汝楠长子范光文。光文字耿仲,号潞公,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七月初八日生。“清顺治三年(1646)举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授礼部祠祭司主事,同年调吏部稽勋司主事,七年(1650)调考功司。”八年(1651)为陕西乡试正考官。曾综四司事,案无滞牍。他在天一阁前“增构池亭”,又“复购所未备,增储之”。
范汝楠次子范光燮字友仲,一字鼎仍,晚号希圣老人,恩贡生。清康熙十五年(1676)为嘉兴府学训导,二十五年(1686)升长治县丞,适染危疾,乞休归里。在清代,他是沟通天一阁与学术界联系的第一人。康熙十二年(1673)他破戒引黄宗羲登阁,“悉发其藏”,并同意他“冀以暇日,束纸錔笔,拣卷少帙薄者抄之”。鄞县人李邺嗣为选辑《甬上耆旧诗》,也在光燮导引下登楼查阅过地方文献。后来,范光燮在嘉兴府学任训导时,从天一阁抄录藏书百余部,供士子们阅读,使天一阁秘藏的典籍得以传播利用。
范光燮长子范正辂字载瞻,幼读书天一阁,“经史靡不淹贯,中康熙五年举人”,初任浙江秀水教谕,后升福建泉州府德化县知县。他对天一阁书亦有增益。今存范正辂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纂修的《德化县志》就有八部之多。
范光燮次子范廷辅字左垣,太学生,例授儒林郎候选州同知。他对黄宗羲抄录的书目作了增补,重定《天一阁书目》并通过黄宗羲的友人王文三,请黄宗羲写了一篇《天一阁藏书记》。
此后,范钦六世孙和七世孙的人数众多,虽然也有人考中举人,或当过知县,但其中为天一阁作出过贡献的代表人物均未见记载。至乾隆三十八年(1773),清政府诏修《四库全书》,向各地采访遗书。此时,范钦八世孙懋柱等进呈图书最多,今有书目可查的计六百四十一种,后来受到乾隆皇帝的表扬和奖励。
范氏呈书以后,天一阁名重海内,但“其藏弆碑刻尤富,顾世无知之者,于是范懋敏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编《天一阁碑目》二卷。懋敏字苇舟,号逊斋,太学生。碑目附刻于文选楼本《天一阁书目》之后,是唯一流传至今的反映天一阁收藏碑帖拓本情况的目录。
嘉庆八、九年间,浙江巡抚阮元登天一阁,见“天一阁书目庞杂无次序,因手订体例,选范氏子弟能文者六七人,分日登楼,编成书目”。编目以范邦甸为主。邦甸字禹甫,号小愚,范钦十世孙,县学廪生。
道光九年(1829),范邦畘等范氏后人节省祀田收入之余,竭尽全力,对藏书楼进行了一次大修。据周彦《范氏重修天一阁记》,当时‘上自栋瓦,下至阶庭,左右墙垣,罔不焕然一新。阅八月而告成。明年更复修砌岩石(假山),浚深池水,所费计千余缗”。
鸦片战争后,浙江布政使刘喜海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登天一阁,他在《天一阁见存书目例言》中说:“御题书二种佚于兵燹,御赐《图书集成》一万卷,见缺一千余卷。”后来,缪荃孙《天一阁始末记》更说:“道光庚子(二十年)英人破宁波,登阁周视,仅取《一统志》及舆地书数种而去。”但细考英军占领宁波府城的时间,是在“道光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至二十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国军队进驻宁波,盗贼乘混乱之际破墙入阁,潜运藏书,此后辗转流散。范钦十世孙范邦绥“方避地山中,得讯大惊,即间关至江北岸。闻书为洋人传教者所得,或卖诸奉化唐岙造纸者之家,急借赀赎回。寇退,又偕宗老多方购求,不遗余力,而书稍稍复归”。邦绥字履之,号小酉,懋敏孙,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以知县分发四川,三年不得补充。咸丰九年(1859)为乡试同考官,后以旅费不给,告归。
光绪年间,宁绍台道薛福成公余之暇登天一阁观书,嘱钱学嘉等编校书目,“又择范氏子姓数人襄厥役”。光绪十五年(1889)刻成《天一阁见存书目》四卷,首末二卷。
民国三年(1914),天一阁藏书大量失窃,窃贼越墙潜入宝书楼,窃去大量珍贵典籍,售给上海书商。范氏后人玉森、盈火广偕宗老奔走官厅,自上海至杭州,呈请返还,卒未见归。拘获窃贼薛继位一名,判处徒刑九年,“瘐死狱中,聊以雪愤”。玉森名盈灿,字锦文,县学生。盈火广字挺式,鄞县地方法院录事,均范钦十二世孙。
民国二十二年(1933)九月十八日,天一阁东墙被台风吹坏,书楼也年久失修,范氏已无力修复。于是地方人士发起募捐,在同年十月二十四日会同范氏后人组成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对书楼进行大修。又对环境进行整治,迁入府学尊经阁,建明州碑林于天一阁之北。范氏代表佑卿、吉卿、多禄、庆祥、盈汶、若鹏六人为委员,参与其事。
抗日战争期间,重修天一阁委员会于1937年8月17日择阁中珍本,装成三箱,31日转移至鄞西茅草漕范大冲墓庄,由范吉卿管理。1939年1月,又将其他明刻明抄本分装八木箱,于12日移到鄞南茅山范钦墓庄,由范鹿其管理。后因时局日益紧张。“教育当局及该阁主持人,为确保安全计,于民国二十八年三月,将藏书二十余箱移至龙泉县山中。”范氏推定范召南随书管理。抗战胜利后,上项藏书于1946年12月运回归阁。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天一阁遗存原藏书一万三千余卷,《古今图书集成》八千二百余卷,及少量近代出版物。当时守阁的有范钦十二世孙盈泩和十三世孙若麒。若麒字鹿其,曾任贯桥小学校长。从此,他们又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留阁参加新中国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天一阁历史开始谱写新的篇章。半个世纪中,藏书增加十余倍,珍本大量影印出版,就阁读书者数以千计。书楼保持民国时期大修后的原状,宝书楼墙外扩建了园林,慕名前去参观者数以千万计。天一阁藏书文化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徐氏烟屿楼
徐时栋是清代浙东著名的学者和藏书家。他生活在鸦片战争以来的战乱年代,两遭兵火,所著多有散佚,所藏图籍亦一再被毁。然而他毫不气馁,藏书失而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