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压力透析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9:27
笔者认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教师工资统筹重心,以统一标准,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二)编制问题是减轻农村教师工作压力的重点,教师编制核算标准有待完善

    农村教育面临着一种核算超编但实际缺编的怪现象,即按照国家、省市编制标准,农村中小学从总体上看是超编的,而且超编较严重,但农村中小学在实际中又存在普遍的教师缺编状态,结果导致:一方面,中小学教师任课门数繁多、周课时量繁重,工作压力过大,另一方面,农村的隐性民办教师(或称“代课教师”)仍然大量存在。这部分教师工资待遇低,非常不稳定,使农村教育的基础非常脆弱。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基本上是按照师生比进行核算的,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的实际。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居住比较分散,学校的布局也自然相对分散,学校规模较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仅以师生比来决定农村教师编制配额,就有失公允。如果只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角度考虑,盲目进行布局调整,又会导致很多其他问题,损害农村孩子的利益,造成不公正。这不是本文讨论重点,不再赘述。笔者认为,核算教师编制首先应该以公平和正义为前提,不仅应从师生比考虑,更应从师班(班级)比、师科(学科)比考虑。农村教师编制紧张除核算教师编制时对农村的特殊情况缺乏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教育财政困难,因此常常出现人为控制或减少编制的情况,很多大中专毕业生充当“代课教师”而工作多年尚未等到“合法身份”(没有正式教师编制)就是一个明证。而这一问题也要通过提升教师工资统筹重心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三)评价制度是减轻农村教师心理压力的核心,教育质量标准有待明确

    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教师的做法,对教育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师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加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设置一套科学的教育质量评定标准。这在我国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一直以来,我们对教育质量的追求如同对经济效率的追求一样,都把“产出”(在教育领域,更单一地表现为升学率)作为衡量标准,认为产出越多,效率就越高,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效率不仅由产出作标志,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维度即投入的成本,效率实际上是“投入与产出之比”。具体到教育领域,就是要把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联系起来,比如,在对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的教育绩效进行评价时,既要看投入量,包括人、财、物三个方面的投入,又要看产出量,其中学生的学业质量只是一个方面,此外,还要考虑对社会的效益等。如果从这个角度上理解,目前我国城市中小学的教育效率未必会比农村高,甚至很可能要大大低于农村地区。另外,目前我国普遍实行的升学考试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业质量,因此有必要重建一套学生学业质量评定指标体系,以标准化考试代替升学考试,这样才能真正的消除“高考”、“中考”的“指挥棒”效应,对教育的评估才能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对教师的工作才能给予科学合理的评定。

    (四)专业性质是划定教师责权利的关键,教师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

    农村中小学教师付出与收获不对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的责权利划分不清,而导致责权利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又在于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职业、待遇该如何定位、定性、定量?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应履行哪些职责?应享有哪些权利和利益?这些都需要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来确定。从现实来看,目前赋予教师的花环太多,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到死丝方尽的春蚕”、“成灰泪始干的蜡烛”、“光荣的人民教师”等等,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始终是与“崇高”、“无私”等词汇相连的。的确,作为一线的教师,他们为教育教学花费了很大的心血,但他们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又得到了什么?难道真的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有人之为人的正常需求,他们的付出与所得之间的偏差太大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教师的不满足感甚至厌恶感,因此,有相当一部份教师产生“希望调离教师岗位”的想法也就情有可原了。但如果这次调查真实地反映了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状况的话,那这将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多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厌倦会直接威胁到农村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教师专业化水平,科学定位教师的责权利关系,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