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周评述:银监风暴 压垮房企的稻草 - 观点地产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05:03
观点一周评述:银监风暴 压垮房企的稻草作者: 本刊编辑部     时间: 2010-03-29 00:51:38    来源: [ 观点地产网 ]推荐文章:

王天也:建业2010年销售目标为54亿

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建设正式启动

南京两幅住宅用地拍卖 首付款需50%

研究机构普遍预期长实09年内地业绩增长强劲

建业地产预计2010年斥资25亿拿地

广州3月份暂缓住宅用地推出

银监会这一次出台的“四大防控要求”,切切实实的对准了房企的“命门”——资金。

  观点地产网 在资产泡沫化的风声鹤唳之下,中央政府忍不住再次出招。

  银监会3月26日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提出四大防控要求,包括禁止对囤地捂盘的地产商发放新增贷款,查处其重复抵押问题,对78家国资委勒令要退出地产的央企相关贷款项目不予授信,监测查处贷款违规流入股市、房市。

  如此大动干戈,除了表示调控的决心之外,对于房企来说,这一次的后果可能有点不妙。

  冲动了一年的中国经济,走到2010年的3月,面临着的最大问题不再是通货膨胀,而是资产泡沫化。按照经济学的解释,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的区别在于,通货膨胀为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过程;而资产泡沫则是某种资产的市场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向上偏移过程。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通货膨胀是货币现象,是过多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的结果;资产泡沫则是由于不符合经济现实的买卖行为导致的资产价格高估。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资产泡沫问题毫无疑问集中在房地产资产方面。目前再去争论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已经显得一厢情愿,泡沫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在泡沫日益膨胀,并存在破灭危险的前提下,政府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管理。这种管理与去年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之时出台的救市政策不同,那时是危机管理,而这次是繁荣管理。

  繁荣管理源于危机管理,同时,由于去年中央政府经验不足,危机管理政策经验出现了一些失误,使得目前的繁荣管理看起来麻烦巨大、无从下手——四万亿投资和十万亿信贷的后果就是过犹不及,导致今天资产泡沫化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解决起来,可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代价到底有多大,则需要看政府如何管理繁荣。管理繁荣,很大程度上在于怎么管理楼市和股市。

  过去这一年,可以说是惊心动魄的一年。虽然自下半年开始有意识地收紧流动性,但是流动性的释放已经成为惯性,中央一再三令五申,央行与银监会的调控政策也是隔三差五的出来,但是直到今天,仍然很难看到一个满意的局面。

  地产泡沫破裂的代价有多大?可以看一看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的影响。虽然不能说中国一定会重蹈覆辙,但是看起来今天的中国正在一步一步接近那个相似的结局。

  而付出泡沫破裂代价的,首当其冲是银行,然后是房地产企业,这种结局被称为“硬着陆”。所幸的是,中国政府对经济过热的调控有过一次成功的“软着陆”经验,那一次付出的代价是收获一个支离破碎的海南。

  但目前来看,即使实现经济“软着陆”,房地产仍然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实现“软着陆”的前提,首先是要对过热的房地产进行调控。

  政策日益显现出严厉的一面,而且多为“对付”房地产。过去一年的辉煌,使得房企已经忘记了不久前的难堪。说得不好听一点,被救活了过来的房地产企业很快就忘了在银根紧缩下苟延残喘之痛,再加上一年多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国进民退”,房地产的问题实实在在是政策调控的大问题。

  银监会这一次出台的“四大防控要求”,切切实实的对准了房企的“命门”——资金。

  房地产企业的要害有两个,一是土地、二是资金。打击囤地、限交地价款等政策已经首先拿土地开刀,而这次轮到了资金。虽然目前大多数房企看起来仍然风光无限,房价照样坚挺,地王仍然逍遥,但是若被切断资金来源,后果如何可以想象。

  银行贷款收紧、资本市场再融资审批排队房企成群结队、信托融资也有限制,依靠销售回款能支持得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