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系统教学设计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对比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20:38
- []Tag:建构主义
《电化教育研究》03年10月《系统教学设计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李康
重要观点:
(一)对知识的认识
系统教学设计:人类长期实践和生活的积累的结果,客观存在,可以分解分类,可以传授。
建构主义: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中逐渐建构的。不可分解分类,不可被传授。
(二)教学任务
系统教学设计:完成预期目标与学生已有水平间的差距,主要责任在教师
建构主义:学习者应处理他们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责任在学习者自己
(三)教学目标
系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具体性、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注意教学目标分类及教学指导作用。
建构主义:否定教学目标分类和教学策略的多种类型和结构,不赞同学生行为的量化处理和控制。
(四)教学策略
系统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多因素,组织教学资源,形成固定环节可操作的教学流程模式。
建构主义:只给出基本的活动框架,具体活动策略交由学习者自行安排。
(五)教学评价
系统教学设计:按预先目标来评价和衡量学习结果,看是否达标。
建构主义:评价重点在学习获得行为的过程上,而非预期目标或知识技能上。
评价优缺点
系统教学设计
优点:
整体化把握(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学策略、媒体、结果等多要素全面分析,形成最佳方案,组成最佳策略,达到最佳效果)
层次化处理(虽然整体考虑,但实施时会按关系不同如从属关系,并列关系等分层操作)
程序化实施(工作步骤有较强逻辑关系,环环相扣,程序化的设计及实施步骤)
具体化操作(每一步骤都是具体可操作的,目标明确具体化,因素数据化,策略模式化)
缺点:
注意外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忽视内在心理品质和教养目标实现,忽视内隐的心理变化。
设计方案具体可操作性强,但易造成僵化、机械、流水线式的教学流程,不利于教学灵活性、创新性的产生。
建构主义
优点:
在教学目的上,注意学习者内在心理变化,意在发掘学习者内在潜力。
在教学策略中,注意调动学习者积极性,把教学策略主动权在学生。
在教学过程上,提倡灵活、有弹性的过程,追求教学中的创新和灵感。
在教学评价上,强调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评价不能在活动之外。
缺点:
没有具体可操作因素,充满了不可把握不可预知的因素。
知识和学习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建构主义把个人获得的知识与人类共同的知识混为一谈,以个人获得的知识取代人类共同的知识,否定知识的客观性、可信性、可分类等属性。不划分教学目标,不确定教学策略,走向另一个极端。
评价上,关注教学过程而非个人学习结果。不关心学习者获得客观知识合理的百分比,不关注学习效率的问题,不关注学习者个人知识获得的多少。
分析后结论:
今后教学设计的发展,会在教学的计划性与随意性、具体性与宽泛性、程序性与灵活性等找到新的平衡点,成为教学设计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我的想法
一、建构主义也分为好多流派,其中的差异也足以作这样的对比。不知本文作者是取的哪个建构主义流派作为比较的代表。本文中并无提及。我想应该在文章开始做简要说明。
二、建构主义否定教学策略?何来的抛锚式、支架式、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这几种颇为代表性的建构主义教学策略对于学生的高级思考能力的培养还是很有好处的。
三、建构主义主要关注教学过程的评价?建构主义是典型的以学为中心。它的评价也是评价学习的过程,意义建构的过程。评价个体学习者意义建构的深度和多少,关注个体在小组中贡献等,而非教师组织的学习过程。
四、整体上看,这篇文章还是比较清楚地指出了建构主义与系统教学设计差异比较大的地方。而且抓住了教学目标、学习过程、对人类共同的知识和个人建构后的知识的差异理解等重要方面做了准确的说明。条理比较清晰,结论虽然很短很宽泛,但是还是很有意义的。
04年2月《建构主义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解析及意义建构的心理机制的探讨》张文兰
04年3月《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盛群力译
04年9月《后建构主义: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回归》夏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