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点滴体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24:08
宝应县范水高级中学   王洪珠  倪瑞丰     邮编225819
摘要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认真进行课堂设计,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   设计探索性实验  设计开放性问题  研究性学习思路   设计矛盾情景  自学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一个老师课堂质量的高低决定该老师的教学实绩,他的能力大小可以在短短的一堂课上体现出来:体现他对教学大纲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重难点的分析和突破,对教学方法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生的交流以及课堂的艺术性,问题提出的时机都需要精心设计,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上出一堂好课。实际上课前的备课以及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请行家指正。
一、设计探索性实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方面。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许多化学实验也可设计成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的实验结果学生预先不知道,或者一部分不知道,通过实验操作之后才得出的。例如,我在讲金属钠这一课时,一开始并没有按照书上的顺序: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再讲钠的化学性质最后谈钠与硫酸铜等盐溶液的反应,而是先复习初中的金属置换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然后向学生设问: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若把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什么现象?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发言踊跃,普遍认为这个实验的现象是钠表面沉积紫红色的铜。也有少数同学认为会有气泡(这些同学往往都预习过书上的相关内容)。然后我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课堂气氛沸腾了,出乎大部分同学意料的实验现象(钠在液面上四处游动,产生较多无色气泡,产生蓝色沉淀等),都感到无比惊讶,带有几分困惑。学生们一个个非常兴奋,思维明显被激活了。此时我开始发问了:“蓝色沉淀是什么?为什么?哪儿来的OH—呢?与谁有关?”那一堂课,效果非常好。当学生的思维与旧知识产生矛盾,而且要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探索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形成能力。而如果按照传统课堂教学,则偏重于教师对现有教材的知识传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即使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绝大多数也是教师课前设计好答案,并要求学生的回答也应其相同,否则可能被认为是错误的。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寻找不同答案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另外,还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让学生设计、探索实验。而且还可以选择最佳方案。如某些金银首饰加工者在为顾客打造黄金首饰,如戒指、耳环等时,常在首饰中掺入黄铜,达到欺骗顾客的目的。请设计实验方案,来鉴定黄金首饰在加工时是否掺假?
当时,同学们共设计了三个方案,分别是:(1)测黄金首饰的密度。与纯金相比,掺入黄铜后其密度必然减小。测出首饰的质量和体积就行(2)真金不怕火炼。将黄金首饰在酒精灯上灼烧,如果变黑,则掺有铜。(3)在首饰上滴一滴硝酸(浓稀均可),如果滴硝酸处显蓝色,同时有微小的气泡产生,则首饰被掺假。
方案(1)从原理上讲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很多同学的首选。但耳环、戒指的体积小,掺入的铜也少,变化值很小,密度测量也就很施行。方案(2)、(3)是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方案(3)需要用药品硝酸,而方案(2)只需一个热源,所以方案(2)是最简单有效的。
二、设计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往往是答案不唯一,答案可能性也很多。运用创造学原理,设计具有创造特点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教学中心环节。注意启发、讨论、实验等方法在教学中相互渗透。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实验、情景,通过指导和引导,让学生去分析、讨论、探索或实验,参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再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接受者。例如:到高中对“电离”概念的教学,“电离”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为学生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感觉到物质电离后自由离子移动的过程,学生难以接收这样的化学结论。所以有老师用多媒体模拟电离过程设计动画教学软件,学生虽然也能掌握,但好象总缺少一点什么东西。而通过溶液导电的实验,学生观察到有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有些则不能导电的实验,能比较容易形成电离的概念,从而正确理解、认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内涵。与此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电解质导电能力的实验,使学生获得不同物质导电能力有强有弱的感性知识,这样,对学生形成全部电离和部分电离的理论概念,找到了极有说服力的依据。并可以据此要求设计实验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到高二之后,学生可以用更多的方法来证明。笔者做了有益的尝试,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就是如何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了十几种方法,并对每一种方法所用的实验仪器、试剂、原料、现象、原理、优缺点都进行了说明和评价,最后他们选择了其中比较简便而且现象非常明显的方法。①常温下,测0.1mol/LHAc溶液的pH值,pH值大于1就可以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②常温下,测0.1mol/LNaAc溶液的pH值,pH值大于7就可以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③相同情况下,测0.10.1mol/LHAc和0.1mol/LHCl溶液的导电能力,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较弱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④常温下,向0.1mol/LHAc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显一定的红色,再向其中加入少量的醋酸钠晶体,红色变浅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有的学生的方法虽然不太简便,但思路较新颖,连我们教师也没有想到,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效果不错。
还有比如浓稀硫酸的鉴别方法→pH=2的硝酸和醋酸的鉴别→pH=2的强酸和弱酸的鉴别均是非常好的开放性问题。从物理方法(密度)到化学方法(与铁产生气体与否、纸张是否炭化、),简单方法(放置于空气中是否增重)到复杂方法(稀释测导电性)。,答案的多样性同样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采用研究性学习思路,提供材料,组织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方法的一种学习。这一理论为我们提供的教学思路是:提出任务(提供材料)——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发现探索)——内化(概括)。运用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如何根据教材(或其他读物)提供充分的、优质的学习材料。二是预设好教学组织形式。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的、充分的调动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参与课堂互动。由于提供材料、组织形式的不同,比如讲授SO42-的检验时用实验法解决过程如下:
提供材料: 实验仪器:试管架及试管(若干)、胶头滴管、烧杯等
实验试剂:未知液1(含Ag+)、未知液2(含SO32-)、未知液3(含CO32-)、未知液4(含SO42-)、BaCl2溶液、盐酸、稀HNO3溶液、
Ba(NO3)2溶液……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未知溶液里一定含有SO42-呢?
开始学生大多数设计实验方案:
未知液   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稀HNO3溶液   沉淀不溶解
请同学代表上来做实验,实验结果:未知液1、未知液2、未知液4同时有此类现象,只有未知液3的现象是先有白色沉淀加入稀HNO3溶液后沉淀溶解。
追问:怎样才能排除未知液1、未知液2?让我们在来修改一下以上方案:
学生重新设计方案有:
1、未知液   Ba(NO3)2溶液   白色沉淀   稀HNO3溶液   沉淀不溶解
2、未知液   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稀HCl溶液     沉淀不溶解
3、未知液  稀HNO3溶液    无沉淀   Ba(NO3)2溶液        沉淀
4、未知液  稀HCl溶液     无沉淀        BaCl2溶液          沉淀
结论:1、能排除未知液1、未知液3,不能排除未知液2。
2、能排除未知液2、未知液3,不能排除未知液1。
3、能排除未知液1、未知液3,不能排除未知液2。
4、正确。
以上的这些教学重视了自主意识、独立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视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重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情感意识,这种学习就不是纯粹的化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的一种学习。
四、设计矛盾情景,展开问题讨论
中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是形成良好思维的最佳时期,作为化学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也应如此,在条理清楚、循循善诱的同时,应给学生留有回味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创设一定的矛盾情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矛盾,经过几次挫折,让学生在不懈探索中准确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矛盾,从而得到实际锻炼提高能力。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教师一开始就可以设问:酸的水溶液由于[H+]>[OH-]而显酸性,碱的水溶液由于[OH-]>[H+] 而显碱性,那么正盐的组成中只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既无氢离子又无氢氧根离子,它的水溶液是不是都显中性?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教学的主题,接着通过演示实验,用PH 试纸分别检验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盐的水溶液的pH值,学生观察后,教师再提出:“这些盐本身并不能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为什么有的溶液显酸性,有的显碱性,有的显中性呢?”学生的脑海里充满了疑惑、好奇,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在配合实验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启动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定律和理论上,让学生能围绕教学主题系统地、分层次地、深入地展开思维。
五、引导自学,培养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某种知识,更在于要教会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分析方法和思想方法,尤其是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学会带着问题去看书,去查找资料,去寻找答案,并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将这种方法和能力应用于分析同类和其它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自学能力加以培养,从而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自学,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关键要靠教师长期、细心指导和帮助,要靠教师主动地去创设适于学生创造的学习环境,采取活泼多样的方式,借助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批判力,并对其标新立异的想法给予分析性指导和支持。如:在讨论了“镁的性质”后,要求学生对ⅡA族其它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有所了解,思考元素镭主要有哪些性质?①在化合物中显+2价;②单质使水分解放出氢气;③镭比钙的金属性更弱;④氢氧化物呈两性;⑤碳酸镭的溶解度比碳酸钙小;⑥镭是一种放射性元素;从同主族元素性质相似性规律分析,很容易得出①②⑤⑥是正确的;③④是错误的。这样学生自己学习总结规律的意识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
总之,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教学中既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讲解教材、训练技能为主的封闭式教学变为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变传授知识为以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创新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认真进行课堂设计,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志龙《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黄中灶《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